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课时家的意味)导学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学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1家的意味学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一框家的意味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家与我们的关系,继承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
2.如何孝亲敬长,能够从生活细节中体味亲情。
3.知道亲子冲突的危害,懂得化解亲子冲突,需要父母和子女的共同努力。
4.懂得家庭是不断演变的,能够以实际行动为建设和谐家庭出力。
学习重点:生命的居所学习难点:中国人的家一、预习导航:1.家庭是由。
2.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不只是。
亲情,。
3.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
4.尽孝在当下。
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
二、合作探究:1.阅读71页,探讨:什么是家庭?2.阅读72页,思考:家对我们有什么意义?3.阅读74页,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4.阅读74-75页,探讨:我们如何孝亲敬长?三、随堂演练:1.你认为世界再大,我们也要回家的理由有()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②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③家中的亲情是激励我们奋斗拼搏的动力,是我们心灵的依靠④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2.包学冠是浙江温州市文城县的村民,他多年坚持做了一项公益事业——设立“孝子孝孙奖”。
每年重阳节,他组织村里的老人敲锣打鼓地忙活一天,评选村里的大孝子。
如果我们也参与评选,下列哪些行为可能导致我们评选不上()①给劳累了一天刚进门的父母打洗脚水②试卷发下来,自己考得很差,害怕父母批评,于是把成绩改一改,给父母看③父母没有给我买到我想要的东西,我就大哭大闹④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A.①②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公开课导学案_0
《家的意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家的意味》是人教学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的内容。
本框分两目,第一目“生命的居所”主要是介绍了家的含义、家庭的功能以及家的特点;第二目“中国人的家”介绍了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家有着丰富的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的法律义务。
本框题的学习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面三个框题中,学生已学习了与同伴、老师的交往,在学生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中,家庭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领域,与家长的交往更是他们学习与其他人交往的落脚点。
而宝贵的生命来自于父母,所以本框题也为第四课《生命的思考》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分析七年级的孩子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认为在家庭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于在家庭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
同时,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尚未成熟,要他们很好地理解中国家庭文化,学会孝敬父母有一定的困难。
而本框所涉及到的家庭知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还是较为浓厚的。
教学目标体会家人对自己的付出,体验家人之间亲情的温暖。
认同中华文化中的“孝”的意义,养成热爱父母,孝敬长辈,关爱家人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家的内涵和家庭的功能,体会家对成长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孝的内涵,并能在实际生活中体现。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走近学生,检查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共同欣赏学生所画的有关家的主题作品。
用大家所熟悉的三毛人物引出今天的主题。
二、新课教授1、生命的居所导入:“家”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字眼,什么是“家”?请你用一种颜色,或一个比喻句来描述。
活动:学生自主发言,教师倾听并鼓励学生多说,大胆说。
小结:嗯,“家”是一个有着很多不同意义的字眼。
通常我们会说竞辉学校是我家,班集是我家,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在外面受委屈了,有开心或烦恼的事,遇到了困难了想去的地方就是家了。
所以“家”是我们的身心居所。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课时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
第七课亲情之爱1.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
2.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
3.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第1课时家的意味知识目标1.了解家庭的内涵及在我们成长中的作用。
2.了解中华文化中“家”的意味。
能力目标1.明确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2.知道“孝”的精神内涵及如何做到孝亲敬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热爱家庭、热爱亲人的道德情感。
重点认识家庭在我们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孝”的精神内涵。
难点对“孝”的精神内涵的理解。
教师准备:精心备课,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汉字“家”的多种写法及与“家”相关的一些词语。
方式一:播放歌曲《回家》(王杰)。
教师导入:“走过的世界不管多辽阔,心中的思念还是相同的地方。
”《回家》这首歌曲唱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那么,什么是家?家对你意味着什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家的意味》。
方式二:多媒体播放视频《爱的表达式》。
教师总结:想必同学们对这个视频并不陌生,这是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
从这个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家是最温暖的地方,父亲是家庭的顶梁柱,母亲承担着相夫教子的责任。
家,这个字我们是很熟悉的,但是家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家庭的功能有哪些?家有什么作用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学习接下来的新课——《家的意味》。
探究一:生命的居所教学活动一: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71页“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问题: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教师点拨:(示例)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一片蓝天;家是一把遮风避雨的伞;家是一个让我们身心放松的安乐窝;等等。
1.什么是“家”家,是我们常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字眼。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思考问题:一般来说,家庭的含义是什么?教师总结: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成员之间有多种关系,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祖孙关系、婆媳关系、姑嫂关系等。
家庭成员越多,家庭关系往往越复杂。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为主要任务的课程。
本课的主题是“师长情谊”,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亲情之爱,感受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体会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家庭、对父母的爱。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认知,他们开始从自我中心转向关注周围的人和事。
但他们对家庭关系的理解还比较肤浅,对家庭的功能和父母的作用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去感受家庭的爱,理解父母的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2.让学生感受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关爱与付出。
3.培养学生对家庭、对父母的爱,激发学生孝敬父母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2.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关爱与付出。
3.学生对家庭、对父母的爱,孝敬父母的情感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家庭的爱,理解父母的心。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3.情感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孝敬父母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教材内容、案例、情境等。
2.教学视频:关于家庭的短片、歌曲等。
3.教学素材:典型案例、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段关于家庭的短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家庭的温暖,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典型案例,深入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感受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关爱与付出。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孝敬父母,培养学生的孝敬父母的情感。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7.1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
-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与同伴、老师的相处中,提高了人际沟通能力,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生在处理其他社会关系时,也能够运用家庭和谐的理念,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
6.长远影响: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家庭观念的树立将对他们的性格、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
-学生掌握了家庭沟通技巧,有助于解决未来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家庭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教师对作业的批改和反馈应及时、具体,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5.教师评价与反馈:
-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在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环节,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给予肯定。
-针对学生在测试和作业中暴露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使其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增强家庭责任感,提升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学会与家人有效沟通,增进亲情,促进家庭和谐。
3.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懂得感恩与回报,关爱家人,传承优良家风。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能够分析家庭关系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同时,我将加强课后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在家庭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的实际情况,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4.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学生在家庭沟通技巧方面的不足,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我将尝试采用更多生动、有趣的案例,增加课堂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关爱家人,传承优良家风。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家的意味》教案一、教学内容《家的意味》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的内容.本框分为两目,第一目“生命的居所”主要是介绍了家的含义、家庭的功能以及家的特点;第二目“中国人的家”介绍了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家有着丰富的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的法律义务。
本框题的学习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面三个框题中,学生已学习了与同伴、老师的交往,在学生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中,家庭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领域,与家长的交往,更是他们学习与其他人交往的落脚点。
而宝贵的生命来自于父母,所以本框题也为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体验家庭的温暖、父母的情感,弘扬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的责任意识。
认同——认同家庭的优良传统、家人的优良品质、孝亲敬长的优良美德。
2、能力目标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情境创设,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收集、展示“家规家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行为能力--在生活中,增强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提高辨别家庭传统优劣的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孝亲敬长,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知识目标知道-—知道家庭的含义。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人教版初中一年级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本节课是第三单元“师长情谊”中的第七课“亲情之爱”的第一框“家的意味”,主要让学生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体会家庭的亲情之爱,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认识和感情。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家庭观念,对家庭有基本的认识。
但他们对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家庭亲情的体会也有待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已有的家庭观念为基础,通过引导、讨论、感悟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家庭,体验家庭亲情之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知道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
2.让学生体会家庭的亲情之爱,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心、支持和陪伴。
3.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认识和感情,增强家庭观念,提高家庭凝聚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之爱。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体会家庭的亲情之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家庭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家庭亲情之爱。
2.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家庭的认识和感受。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4.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家庭生活,体会家庭的亲情之爱。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家庭情境素材,如图片、视频等。
2.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家庭的意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各种家庭情境,如全家福、家庭聚会等,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家庭生活,引发学生对家庭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赛课导学案_2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七课《家的意味》教学设计课题:家的意味教材分析《家的意味》是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
家庭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领域,与家长的交往,不仅是学生现实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也是学习与其他人交往的基础,可以说,与父母的交往是学生学习交往的主战场。
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不知道把孝敬父母落实到实处。
,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认为父母对他们好是应该的,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正视现实、爱自己父母的教育。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心灵的港湾。
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正是因为太熟悉,不去珍惜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因此,需要通过对家庭温暖和亲情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意识。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材料和图画,让学生读材料、谈体会。
师:是啊,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温暖、温馨的家。
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那么,什么是家庭?今天让我们体会《家的意味》。
二.师生互动大课堂:分组讨论(一)、生命的居所活动1、我眼中的家(1)请用一个比喻描述你对“家”的认识。
(2)请用一种水果来描述你对“家”的感受。
例:我的家像一个成熟的橘子,那颜色让我想起了夜晚回家时的灯光,温馨舒适。
(3)73页的案列,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多媒体显示:说一说:什么是家庭?教师总结: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活动2:1、培养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初步形成为家庭作贡献、为父母分忧的人生态度。
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继承与发扬良好的家风和传统。
3、理解家的含义和作用,知道尽孝应在当下。
活动3:家庭的功能(1)多媒体显示:说一说,家庭的功能有哪些?(2)学生阅读课本72页。
(3)(多媒体显示)家庭的功能:物质生产功能;人口生产功能;消费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教育功能;休息娱乐功能。
(二).中国人的“家”活动4:话“家规”、“家训”(分组讨论回答)(1)探讨中华文化中“家”的意义(2)说说我国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3)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成为新时期的家风。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一框 家的意味导学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家的意味【学习目标】1. 知道家的内涵;了解家庭的组成及功能以及懂得“孝”是中国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传统美德和法定义务。
2. 通过情景讨论学习,增强对家的理解能力;通过自主参与,提高孝亲敬长的行动能力。
3. 增强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
学习重点:认识中国家庭文化。
学习难点:懂得尽孝在当下,用实际行动尽孝。
一、自主学习1. 生命的居所(1)家,是我们常常在上使用的字眼。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或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是我们的寄居之所。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3)家是我们。
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
2. 中国人的“家”(1)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浓厚的意味、丰富的。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是甜蜜、温暖、轻松的。
(2)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
(3)。
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
二、合作学习1. 家对我们有什么作用?2. 在中华文化中,家是什么?3. 怎样孝亲敬长?三、复习巩固1.下列对家认识正确的有 ( )①家就是我们住的房子,没有其他意义②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③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④家对于我们有着丰富的意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 “数一数一生多少个寒暑,数一数起起落落的旅途……拍一拍肩上沾染的尘土,再累也一样坚持的脚步,回家真的幸福。
”一首《回家的路》不知道拨动了多少游子的心。
游子们想家的原因是()A.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B.家能提供一切物质基础C.家是休闲娱乐的场所D.家是我们食宿的地方3.下列关于家庭的认识中,你不赞成的是()A.家庭必须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而成B.现在的家庭一般为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C.家庭是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D.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4.小强已经十六岁了,可是他的爸爸脾气暴躁,经常打骂小强,小强忍无可忍,决定和爸爸断绝父子关系,对此正确的看法是()A.可以。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
家的意味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家的内涵教学难点:理解家的主要特点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关于“春运”的图片——他们在路上要经历什么,他们的方向指向哪里?2.通过图片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思考家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生命的居所1.“家”是什么我家在北京市西城区……(这里的“家”指的是住址)那座房子就是我家……(这里的“家”指的是住所、建筑物)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怀容纳天地……(这里的“家”指的是国家)七年级(5)班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这里的“家”指的是班集体)(1)这些句子中,“家”分别指什么呢?(2)展开想象: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表达心目中的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填写并说明理由。
教师讲述:地域、住所、一群人、吃饭的地方等,虽然与家庭有关,但都只是家庭的某一个侧面,而不是家庭的实质。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小明的家庭设计意图:通过小明家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家的功能的多样化,为理解家的意味提供支撑。
今年暑假,小明过得非常充实,老师布置的作业已按时完成了,虽然碰到过几道难题,但在妈妈的帮助下,也顺利地解决了。
在家里,早上跟爸爸一起打羽毛球,晚上,偶尔与爸爸下几盘中国象棋。
小明的爸爸是个会计师,收入很高,长大了小明也想当一名会计师。
上个星期的双休日,全家一起去普陀岛玩了两天。
后来又去奶奶家住了几天,正好赶上叔叔的小孩满月,于是欢天喜地地喝了喜酒。
暑假快结束了,小明打算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他的快乐。
(1)材料中体现了家庭的哪些关系?你们家庭的关系有哪些呢?(2)思考:家庭有哪些功能呢?教师小结: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正是因为家庭具有的生育、经济、情感交流、赡养、扶养和抚养等方面的功能,所以,“家”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独特意义和重要价值。
3.阅读感悟(教材P73)交流讨论:同学之间交流讨论读完后的感受。
提示:有房子不等于有家;醉汉虽然有豪宅,但是没有亲人,感受不到亲人的温暖,所以他说没有家;亲人在家就在……教师总结: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更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亲人、亲情的代名词,这是家最大的特点,一个没有亲情、没有爱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优质课导学案_1
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一课时家的意味〖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亲人的情感和乐于孝亲敬长的情感。
1、采用情景教学法,用实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家,为什么需要孝亲敬长。
2、采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帮助学生认识到子女有孝亲敬长的义务。
三、知识与技能1、知道家庭的特点、家庭关系的确定、理解家的含义。
2、知道自己应该孝亲敬长。
3、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权利义务关系。
四、教学重点:理解家的含义和中国人的家、五、教学难点:理解子女为什么要孝亲敬长,为什么尽孝在当下。
六、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讨论法。
七、课时安排:一个课时。
八、上课准备:搜集相关材料,制作课件。
九、教学设计:导入:展示图片师问:请大家合上书,上课之前给大家看张图片猜猜这么多人在干吗?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生讲:(略)生讲:回家为什么要回家,家到底是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家,家的意味。
一、生命的居所师问:结合你的理解,家是什么?生讲:(略)师讲:看来我们每个人对家都有非常深厚的感情。
我们也常讲,初一九班是我家,奎屯市三中是我家。
这些都是广义的家,今天我们在这里讲的家与家庭有关。
师要求:阅读课本自己思考解决。
师问:家庭是怎么产生的呢?家庭有什么功能?(结合自己的家庭······)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生讲:(略)师总:家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有没有同学结合你自己的家,给我讲讲你家的产生?结合自己的家庭,就可以对家庭的功能有更深认识了。
你认为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启发一下师说:看课本p73,阅读感悟那个富豪为什么说“家仅仅是房子”?那位中年男子为什么说“我又有家了”?师问:这些说明了什么?家不仅仅是一个场所,更是亲人、亲情的代名词,这就是家最大的特点。
一个没有亲情的人,一个没有爱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
2020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一框 家的意味导学案
家的意味【学习目标】1. 知道家的内涵;了解家庭的组成及功能以及懂得“孝”是中国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传统美德和法定义务。
2. 通过情景讨论学习,增强对家的理解能力;通过自主参与,提高孝亲敬长的行动能力。
3. 增强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
学习重点:认识中国家庭文化。
学习难点:懂得尽孝在当下,用实际行动尽孝。
一、自主学习1. 生命的居所(1)家,是我们常常在上使用的字眼。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或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是我们的寄居之所。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3)家是我们。
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
2. 中国人的“家”(1)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浓厚的意味、丰富的。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是甜蜜、温暖、轻松的。
(2)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
(3)。
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
二、合作学习1. 家对我们有什么作用?2. 在中华文化中,家是什么?3. 怎样孝亲敬长?三、复习巩固1.下列对家认识正确的有 ( )①家就是我们住的房子,没有其他意义②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③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④家对于我们有着丰富的意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 “数一数一生多少个寒暑,数一数起起落落的旅途……拍一拍肩上沾染的尘土,再累也一样坚持的脚步,回家真的幸福。
”一首《回家的路》不知道拨动了多少游子的心。
游子们想家的原因是()A.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B.家能提供一切物质基础C.家是休闲娱乐的场所D.家是我们食宿的地方3.下列关于家庭的认识中,你不赞成的是()A.家庭必须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而成B.现在的家庭一般为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C.家庭是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D.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4.小强已经十六岁了,可是他的爸爸脾气暴躁,经常打骂小强,小强忍无可忍,决定和爸爸断绝父子关系,对此正确的看法是()A.可以。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学案新人教版
家的意味学习目标1.了解家庭的含义 , 理解家的意义 , 明白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2.增强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 , 能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3.培养热爱家庭、孝亲敬长的情感, 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
初步形成孝亲敬长的人生态度。
预习内容一、生命的居所1. 一般来说 , 家庭是由、或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 家是我们的寄居之所。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我们的是父母给予的 , 我们的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3. 家是我们的港湾。
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 家里有, 家中有。
亲情 , 激励我们奋斗拼搏, 让我们的有所依靠。
二、中国人的“家”4.在中华文化中 , 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家是、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是甜蜜、、的避风港。
5. 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论语·学而》中说: 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欤 !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 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
6. 尽孝在。
孝敬, 关爱家人 , 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 从现在开始 , 我们就应该用表达孝敬之心。
合作探究探究一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画出自己的家。
每组派一个代表展示讨论结果。
探究二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探究分享家的功能。
探究三课前收集我国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 , 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 , 课堂上说说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
课堂反馈一、选择题 (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 ,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 请将所选选项前的字母编号填入括号内 )1.歌曲《让爱住我家》中唱道 : “我爱我的家 , 弟弟爸爸妈妈让爱天天住你家, 让爱天天住我家 , 充满快乐 , 拥有平安 , 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
”你认为家庭中最重要的是()A.宽敞的住宅B.家里有亲人 , 家中有亲情C.优越的生活条件D.家人平安快乐 , 没有矛盾2. 一般来说 , 家庭是由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02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说课稿新人教版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个人经历等活动,体验家庭的意义。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家庭的意义。
3.在课后拓展环节,部分学生对拓展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未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针对以上不足,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1.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提高课堂参与度。可以通过设置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加强家庭法律知识的教学,通过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家庭成员间的权利和义务。
-项目导向学习:设计孝敬父母的小项目,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体验孝敬的意义。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家庭成员,模拟家庭生活中的场景,如孝敬父母的行为,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亲情之爱。
-实验:开展家庭关系实验,如保持一天不与家人交流,让学生体会家庭沟通的重要性。
-游戏:设计有关家庭和亲情的游戏,如“亲情接力”,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亲情之爱。
1.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本节课以家庭为主题,学生们能够从中看到自己的生活影子,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家庭的重要性。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3.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通过讲述家庭亲情故事、分享个人经历等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2.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家庭亲情之爱,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使学生懂得关爱家人,尊敬长辈,弘扬传统美德。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框《家的意味》教案新人教版
5. 对于学生的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在课堂上进行总结和讲解,帮助全班学生共同提高。
6. 对于学生的作业中表现出优秀表现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7. 对于学生的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目标: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作用。
过程:
讲解家庭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家庭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家庭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家庭的关系和亲情之爱。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家庭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家庭关系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 家庭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合作的基础上。
3. 家庭的作用
-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摇篮,提供安全感和归属感。
- 家庭是情感交流的中心,促进亲子间的沟通和理解。
- 家庭是社会化个体的基本单位,教育个体遵守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4. 亲情之爱
- 亲情之爱是家庭中最基本的情感,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的表现。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家庭和亲情之爱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1框家的意味教案 新人教版
7.1家的意味【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认同中华文化,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
能力目标:领悟家的内涵,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含义、家庭功能、家庭的确立,明确家的丰富内涵。
【重点难点】重点:家的内涵。
难点:理解家的主要特点,学会孝敬父母。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多媒体播放视频《我想有个家》。
师:是呀,家里有我们温暖的牵挂,有真情的关怀和守候,今天我们就“家意味着什么”这一话题展开探究——家的意味。
(一)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生命的居所探究一: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用一个比喻描述。
答案提示:此问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家,如:家是地域,是住所,家是温暖的避风港,家是心灵的港湾……用一种水果来描述你对“家”的感受,例如,我的家像一个成熟的橘子,那颜色让我想起了夜晚回家时的灯光,温馨而舒适。
(小组讨论)探究二:家的定义(1)学生分享家庭关系确立的多种情形。
(2)什么是家庭?(3)我们与家庭的关系。
(3)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你对下面这些家庭功能的认识。
探究三:故事(1)学生分享这两个故事。
从这两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答:体会到了家不止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知识模块二孝亲敬长探究四: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焦灼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你有这样的经历吗?答:眼神和急匆匆的脚步我感受到人们对与亲人团聚的期待,迫切想回家的焦急心情。
(1)家的内涵?探究五: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
如:孔子家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诸葛亮的《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等等。
小结:古代“家规”“家训”中的内容包含了许多积极因素,如提倡节俭,注重礼仪,勤劳善良等,这些内容都应继承和发扬光大。
(2)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个视频,看看在中国的文化当中,我们应该怎样去把握作为一个中学生明白在中国文化当中这种家庭我们应该如何做的更好?1.孝亲敬长是传统美德,也是法律义务课件20:颖考叔见郑庄公师: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生: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配套K12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1框 家的意味学案 新人教版
7.1 家的意味【学习目标】(1)知道家庭的含义。
(2)了解家庭关系的确立情形和家庭的功能。
(3)懂得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家庭对成长的意义,热爱自己的家庭难点:孝亲敬长的意义与做法【导入新课】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枝芽才会开花;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我们的家。
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爱我们的父母就开始为我们编织美丽的梦想甚至为我们起好了名字。
(请2~3名同学介绍一下自己名字的含义)简简单单的名字,寄予了父母对我们深切的爱。
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温暖所包围。
那么,什么是家呢?让我们一起进入这节课的学习吧。
【自学互研】一、生命的居所1. 什么是家庭?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 家,是什么?(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2)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二、中国人的“家”1. 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2. 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3. 怎样孝亲敬长?(1)尽孝在当下。
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2)尊敬。
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如有不同见解,不急于反驳,理性地与他们沟通。
(3)倾听。
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
双亲长辈不在身边时,要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
(4)感恩。
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了解双亲长辈的喜好,体谅他们的辛劳,平日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家人一起建设家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家的意味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
能力目标:能够领悟家的内涵,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含义、家庭功能、家庭的确立,明确家的丰富内涵。
【重点难点】
重点:家的内涵。
难点:理解家的主要特点。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多媒体播放歌曲《我想有个家》。
师:同学们,听了刚才的歌曲,你有何感想?
学生回答。
师:是呀,家里有我们温暖的牵挂,有真情的关怀和守候,今天我们就“家意味着什么”这一话题展开学习——家的意味。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3.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4.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5.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__孝__”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6.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生命的居所
探究一:教材P71运用你的经验
请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答案提示:此问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家,如:家是地域,是住所,家是温暖的避风港,家是心灵的港湾……
探究二:教材P72相关链接及探究与分享
(1)学生分享家庭关系确立的多种情形。
(2)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你对下面这些家庭功能的认识。
探究三:教材P73阅读感悟
(1)学生分享课本P73两个故事。
(2)思考感悟,从这两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案提示:(1)略。
(2)体会到了家不止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知识模块二中国人的“家”
探究四:教材P73探究与分享
思考: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焦灼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答案提示:我感受到人们对与亲人团聚的期待,迫切想回家的焦急心情。
探究五:教材P74探究与分享
(1)收集我国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
(2)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
答案提示:(1)可让学生上网收集,并进行整理,如:孔子家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诸葛亮的《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等等。
(2)古代“家规”“家训”中的内容包含了许多积极因素,如提倡节俭,注重礼仪,勤劳善良等,这些内容都应继承和发扬光大。
探究六:教材P74相关链接,及P75方法技能
(1)分享我国法律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
(2)学生分享P75“如何孝亲敬长”,了解一些具体做法。
(3)在今后的生活中,你打算如何来孝亲敬长?
答案提示:(3)爱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为父母分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习上,努力学习,积极上进;等等。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1.有这么一句古话:子不教,父之过。
这句话说明家庭具有( A )
A.教育功能B.抚育和赡养功能
C.人口生产功能D.消费功能
2.“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你对“家”的理解是( B )
①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②家是一个住所,只是我们居住吃饭的地方③家是我们情感的栖息地④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回家给父母洗洗脚”。
这里某校老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
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 D )
A.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缓解学习压力
B.从小学会自立自强,争做家庭小主人
C.让学生明白洗脚是孝敬父母的最佳方式
D.体会父母辛苦,培养孝敬父母的美德
4.“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下列语句不适合作为“好家规”的是( C )
A.居安思危,戒奢以俭B.百善孝为先
C.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D.不学礼无以立
5.中国的春运,可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而这个景观的背后,流淌的却是最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
(1)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焦灼的神情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什么?
(3)在中国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你打算如何做到孝亲敬长?
答案提示:(1)略。
(2)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3)①尊敬: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如有不同见解,不急于反驳,理性地与他们沟通。
②倾听: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
双亲长辈不在身边时,要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
③感恩: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是一种感恩;了解双亲长辈的喜好,体
谅他们的辛劳,平日里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家人一起建设家庭,也是感恩。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这节课我学会了:
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