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中国传媒大学 808《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基础》考试大纲 考试题型 考试内容

中国传媒大学 808《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基础》考试大纲 考试题型 考试内容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包含了汉语言文学大学本科的两门主要基础课:古代汉语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语言部分主要考查古代汉语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应用古代汉语阅读和翻译古代文章的能力,文学部分主要是考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能力以及相关知识。

要求学生掌握运用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作品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考试的内容第一部分古代汉语(一)古汉语通论:汉字学方面的知识1.传统“六书”理论2.汉字的形体演变与结构方式3.古今字、通假字、假借字4.汉字的繁简、异体问题5.汉字形体构造与词的本义问题重点内容:用六书说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六书说的价值及局限;汉字形体的演变规律;异体字问题。

(二)古汉语通论:词汇及词义方面的知识1.古今词义的异同2.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3.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重点内容:本义的确定;引申的类型;引申序列的确定。

(三)古汉语通论:古代汉语语法方面的知识1.古代汉语的一些基本句式2.古代汉语的特殊语法重点内容:宾语前置句的类型与条件;被动句的发展。

(四)古汉语通论:文史类工具书的知识重点内容;文史类基本工具书的概况;相关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五)古汉语通论:古书的传承与古代的注疏1.古书版本的基本知识【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12.古代注疏的基本体例(六)古汉语通论:古代文化常识1.古人的衣食住行2.古人的姓氏名号3.古代官职及天文地理知识4.古代的婚丧嫁娶重点内容:古代名物制度;古人姓氏名字的关系及反映的精神观念。

(七)古汉语通论:汉语音韵学知识1.反切2.四声(八)古汉语通论:文体、修辞与声律1.赋的构成2.古汉语的修辞3.诗的格律问题4.词牌及词律问题5.曲律与元杂剧问题重点内容:诗律;词律;元曲曲律;元曲用词特色。

说明:古代汉语考试内容详参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二部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部分(一)诗歌《诗经》(四首)氓[卫风]七月[豳风]采薇[小雅]何草不黄[小雅](二)文1.历史散文尚书(一篇)无逸左传(三篇)宫之奇谏假道秦晋肴之战【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2郑子产相国国语(一篇)邵公谏弭谤战国策(三篇)苏秦始将连横冯谖客孟尝君鲁仲连义不帝秦2.诸子散文论语(两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长沮桀溺耦而耕章孟子(二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鱼我所欲也章荀子(一篇)劝学篇庄子(一篇)养生主[节录]韩非子(二篇)内储上[节录]说难[节录]3.辞赋楚辞(三篇)湘君湘夫人哀郢秦汉部分(一)辞赋贾谊赋(一篇)鵩鸟赋(二)诗歌乐府民歌(五首)战城南【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3有所思陌上桑十五从军征焦仲卿妻[并序]古诗十九首(录三首)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明月何皎皎(三)文司马迁文(二篇)魏其武安侯列传李将军列传[节录]班固文(一篇)苏武传三国两晋南北朝部分(一)辞赋王粲赋(一篇)登楼赋陶渊明辞(一篇)归去来兮辞[并序]鲍照赋(一篇)芜城赋(二)诗歌曹操诗(三首)短歌行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神龟虽寿]蔡琰诗(一首)悲愤诗曹植诗(三首)送应氏[步登北邙阪]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4阮籍诗(三首)咏怀诗[夜中不能寐][嘉树下成蹊][洪生资制度]左思诗(二首)咏史[郁郁涧底松][皓天舒白日]陶渊明诗(五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清晨闻叩门]杂诗[白日沦西阿]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谢灵运诗(一首)石壁精舍还湖中作鲍照诗(三首)梅花落拟行路难[写水置平地][对案不能食]谢脁诗(二首)玉阶怨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庾信诗(二首)寄王琳重别周尚书[阳关万里道]乐府民歌(七首)子夜歌[始欲识郎时][今夕已欢别]读曲歌[打杀长鸣鸡]西洲曲企喻歌辞[放马大泽中]琅琊王歌辞[新买五尺刀][敕勒歌](三)文【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5诸葛亮文(一篇)出师表孔稚珪文(一篇)北山移文郦道元文(一篇)江水[三峡](四)小说干宝《搜神记》(一则)李寄刘义庆《世说新语》(四则)过江诸人周处王子猷居山阴石崇要客燕集唐五代部分(一)诗歌王维诗(二首)渭川田家山居秋暝高适诗(一首)燕歌行岑参诗(一首)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李白诗(四首)蜀道难峨眉山月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诗(四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新安吏登高【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6韩愈诗(一首)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柳宗元(一首)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刘禹锡诗(一首)西塞山怀古白居易诗(二首)上阳白发人琵琶行李贺诗(一首)雁门太守行杜牧诗(二首)过华清宫泊秦淮李商隐诗(一首)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杜荀鹤诗(一首)山中寡妇(二)文王勃文(一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韩愈文(四篇)师说进学解张中丞传后叙柳子厚墓志铭柳宗元文封建论种树郭橐驼传三戒[并序]钴鉧潭西小丘记陆龟蒙文(一篇)野庙碑[并诗](三)传奇【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7李朝威传奇(一篇)柳毅传(四)词李白词(一首)菩萨蛮[平林漠漠]温庭筠词(一首)菩萨蛮[小山重叠]冯延巳词(一首)谒金门[风乍起]李煜词(二首)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虞美人[春花秋月]宋金部分(一)词范仲淹词(一首)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晏殊词(一首)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欧阳修词(一首)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词(二首)雨霖铃[寒蝉凄切]望海潮[东南形胜]王安石词(一首)桂枝香[登临送目]苏轼词(四首)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秦观词(二首)鹊桥仙[纤云弄巧]踏莎行[雾失楼台]【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8周邦彦词(二首)六丑[正单衣试酒]苏幕遮[燎沉香]李清照词(二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张元干词(一首)贺新郎[梦绕神州路]陆游词(一首)清商怨[江头日暮痛饮]辛弃疾词(四首)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永遇乐[千古江山]姜夔词(一首)扬州慢[淮左名都]张炎词解连环[楚江空晚](二)诗歌梅尧臣诗(二首)田家语汝坟贫女王安石诗(二首)河北民泊船瓜洲苏轼诗(三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吴中田妇叹题西林壁黄庭坚诗(二首)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投荒万死鬓毛斑][满川风雨独凭栏]范成大诗(二首)【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9后催租行四时田园杂兴[新筑场泥镜面平]杨万里诗(二首)插秧歌初入淮河[船离洪泽岸头沙]陆游诗(四首)剑门道中遇微雨书愤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示儿文天祥诗(一首)正气歌元好问诗(一首)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惨淡龙蛇日斗争](三)文范仲淹文(一篇)岳阳楼记欧阳修文(三篇)五代史伶官传序醉翁亭记秋声赋王安石文(一篇)答司马谏议书苏轼文(三篇)留侯论喜雨亭记前赤壁赋(四)话本碾玉观音元代部分(一)诗歌刘因诗(一首)白沟【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10岳鄂王墓萨都剌诗(一首)早发黄河即事杨维桢诗(一首)题苏武牧羊图(二)文吴澄文(一篇)送何太虚北游序李孝光文(一篇)雁山十记[大龙湫记](三)戏曲关汉卿杂剧(一种)感天动地窦娥冤[第三折]马致远杂剧(一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第三折]王实甫杂剧(一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高明戏文(一种)琵琶记(糟糠自厌)(四)散曲马致远散曲(一首)天净沙[秋思]张养浩散曲(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睢景臣散曲(一首)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明代部份(一)诗歌高启诗(一首)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李梦阳诗(一诗)秋望【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11鲥鱼王世贞诗(一首)登太白楼陈子龙诗(一首)易水歌夏完淳诗(一首)别云间(二)文宋濂文(一篇)送东阳马生序刘基文(一篇)卖柑者言归有光文(一篇)项脊轩志宗臣文(一篇)报刘一丈书袁宏道文(一篇)徐文长传徐弘祖文(一篇)游黄山后记张岱文(一篇)柳敬亭说书张溥文(一篇)五人墓碑记(三)小说冯梦龙小说(一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四)戏曲汤显祖传奇(一种)牡丹亭[惊梦]李玉传奇(一种)清忠谱(五)散曲【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12朝天子[咏喇叭]陈铎散曲(一首)水仙子[瓦匠]冯惟敏散曲(一首)玉芙蓉[喜雨]薛论道散曲(一首)黄莺儿[塞上重阳]清代部份(一)诗歌吴伟业诗(一首)捉船行顾炎武诗(一首)流转吴嘉纪诗(三首)海潮叹船中曲[侬是船中生][断梗不怨风]王士禛诗(三首)秦淮杂诗[年来肠断秣陵舟]真州绝句[晓上江楼是上层][江干多是钓人居]郑燮诗(一首)渔家袁枚诗(二首)马嵬[莫唱当年长恨歌]渡江大风蒋士铨诗(一首)岁暮到家汪中诗(一首)白门感旧黄景仁诗(一诗)圈虎行【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13苏堤春晓(二)词陈维崧词(二首)点绛唇[晴髻离离]醉落魄[寒山几堵]朱彝尊词(二首)桂殿秋[思往事]解佩令[十年磨剑]顾贞观词(二首)金缕曲[季子平安否][我亦飘零久]纳兰性德词(二首)长相思[山一程]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张惠言词(二首)木兰花慢[尽飘零尽了]水调歌头[今日非昨日](三)小说蒲松龄小说(三篇)青凤窦氏黄英(四)戏曲洪昇传奇(一种)长生殿[惊变]孔尚任传奇(一种)桃花扇[馀韵]本部分考试内容详参朱东润主编六卷本《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修订版。

古代汉语考试大纲

古代汉语考试大纲

《古代汉语》考试大纲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本课程的考试要求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本科的结业水平。

古代汉语课程的自学内容和考核目标是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学习目的以及自学考试特点编制而成的。

自学内容共分两大部分,即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和古文阅读实践。

基础知识方面包括绪论、文字、词汇、语法、古代文献阅读的基本知识等部分,古文阅读实践方面包括古文阅读、古文句读、古文今译、古文背诵等部分。

除绪论部分外,其他各部分均一一列出知识点,并提出具体的考核要求。

其中,凡要求“识记”的内容,应考者应能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识记。

凡要求“理解”的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和理论都与考核点直接相关,应考者应熟知其概念和有关知识,理解其原理,并能在语言环境中予以辨认。

凡要求“应用”的内容,必须做到在了解有关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使之转换为能力,即能运用有关知识和理论来分析解决古代汉语书面语中的相关问题,并指导对古书的阅读。

壹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基本要求:能较系统地掌握大纲所列出的各种基础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说明同文字、词汇、语法等内容有关的语言现象。

一、文字部分(一)基本要求了解汉字的结构类型和字体演变常识。

重点掌握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汉字结构的特点,并能通过结构分析辨认或理解常用汉字的本义。

理解并掌握古书用字中字与字关系的各种常见现象。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1)识记:许慎提出的“六书”中象形、指意、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概念。

(2)理解:象形、指意、会意、形声四种汉字结构的特点。

(3)应用:掌握指定教材中分析过的所有例字的形态结构类型,并能举一反三,对与教材所举例字形体结构相似的汉子予以正确分析。

(4)应用:了解义符、声符等概念,并能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

(1)理解:指定教材分析过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本义及其同形体结构的关系。

(2)应用:掌握形声字的本义同义符的关系。

(1)理解:了解通假字、异体字、分化字等概念,并能分辨这三种用字现象的区别。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大纲doc - 湖北师范学院研究生处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大纲doc - 湖北师范学院研究生处
3、古书的用字现象:古今字
异体字
繁简字
假借字
4、古汉语词汇:单音词
复音词
同义词
5、古汉语词义系统:
(1)字的本义/词的基本义--引申义+假借义--语境义
(2)古今词义的异同
6、词类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7、古汉语句法:
(1)判断句
否定句
填充题:10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名词解释题:4小题
每小题5分
共20分;
判断题:10小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简答题:3小题
每小题10分,共30分;
分析题:4小题选做2小题
每小题20分
共40分
(五)主要参考书目
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修订本
第七章 明代拟话本
第八章 明代诗文
第九章 明代散曲和民歌
第八编 清初至清中叶文学
第一章 长生殿
第二章 桃花扇
第三章 清代其他戏曲作家作品
第四章 聊斋志异
第五章 儒林外史
第六章 红楼梦
第七章 清代其他小说
第八章 清代诗词文
第九编 近代文学
即考查解读赏析古代文言文的能力
1、《左传》相关篇目
2、《战国策》相关篇目
3、《论语》《礼记》相关篇目
4、《孟子》相关篇目
5、先秦诸子相关篇目
6、《诗经》经典篇目
7、《楚辞》经典篇目
8、《史记》《汉书》相关篇目
9、《文心雕龙》《昭明文选》相关篇目
全四册)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11月
三、考查范围
第一编 上古至战国文学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涵盖‎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的主要内容‎,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性‎课程。

考试目的:测试学生运‎用语言理论‎分析和解决‎语言问题的‎基本能力,并由此判断‎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深‎造的基本素‎质和培养潜‎力。

考试要求:全面系统掌‎握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基础知识,具有分析和‎解决语言文‎字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参考书目(一)《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二)《现代汉语》(增订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三、考试方式和‎时间考试方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个小时。

四、试卷结构(一)试卷总分1‎50分;(二)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各占50%;(三)考试题型:简答20%,论析80%。

《古代汉语》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和‎要求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性‎课程。

考试目的:在于测试学‎生对古汉语‎文字、音韵、词汇、语法、古注、诗律等基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阅读和‎分析古典文‎献的能力和‎水平,并由此判断‎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深‎造的基本素‎质和培养潜‎力。

考试要求:系统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理论,具有较好的‎文字、音韵、训诂功底,理论联系实‎际,能分析和解‎决古汉语阅‎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

王力教材的‎重点是第一‎、二册的全部‎文选和通论‎,第三册通论‎“古书的句读‎”、第四册通论‎“诗律(上)(下)”等。

二、参考书目《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

三、考试方式和‎时间考试方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个小时。

四、试卷结构(一)试卷总分1‎50分;(二)释词、简答40%,标点、论析60%。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古代汉语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古代汉语

1504-全国-古代汉语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关系的一句是()(1分) A:魯宣公卒,赴(訃)者未及,東門门氏來告亂。

B:今離妻見秋豪(毫)之末,不能以明目易人。

C:更招竹林人,枕藉糟舆麯(麴)。

D:敝邑以政刑之不脩(修),寇盗充斥。

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是联绵词的一句是()(1分)A:言語相結,天下為一。

B:舆之馳騁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國家為事。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D: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

3、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是复合词的一句是()(1分)A:藁徒相似,其寶味不同。

B: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漠,無論魏晉。

C:國且危亡,在於旦暮,左右莫敢諫。

D:臣所以不死者,以王之有齊地也。

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是()(1分)A:河内凶,則移其民於河東。

(凶恶)B: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专一)C:男有分,女有歸。

(返回)D:稱解狐,其雠也。

(赞扬)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1分)A:今之爭奪,非鄙也,财寡也。

(贪吝、小气)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指责)C:昔樂武子無一卒之田,其宮不備其宗器。

(宮室、住宅)D: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

(迎接、接待)6、下列句子,含有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的一句是()(1分)A:傾奪鄰國,而雄諸侯。

B: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C: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D:若弗舆,則請除之,無生民心。

7、下列句子,含有主谓倒装的一句是()(1分)A:沛公安在?B:賢哉,回也!C: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D:夫晉何厭之有?8、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為”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1分) A: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

B: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

C: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D: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9、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属于程度副词的一句是()(1分)A: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B: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古代汉语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古代汉语

1110-全国-古代汉语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視而可識,察而見意”所描述的汉字结构类型是()(1分) A:象形B:指事C:会意D:转注2、“匪來貿絲,來即我謀”中“即”的意思是()(1分)A:即使B:接近C:离开D:立即3、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使用本义的是()(1分)A: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B:十年春,齊師伐我。

C:强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D: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属于程度副词的是()(1分)A: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B:沛公至罩,立誅殺曹無傷。

C:鄰國之民不加少,察入之民不加多,何也?D:行略定秦地。

5、下列各项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程度深浅的差异的是()(1分) A:菜:古义专指蔬菜,今义还包括鱼、肉等食品。

B:子:古义指男孩和女孩,今义指男孩。

C:谤:古义指公开议论他人的过失,今义指造谣中伤。

D:恨:古义指遗憾,今义指想怨恨。

6、下列句子,含有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一句是()(1分)A: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

B:故逺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C: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

D: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

7、下列句中加着下划线的词,用通假字的一句是()(1分)A:伯樂喟然太息日:“一至于此乎!”B: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纓索絕。

C:今有無名之指,屈而不信。

D:公患之,使鉏麑賊之。

8、下列句子,含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的一句是()(1分) A:高臺芳榭,家家面築。

B: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願以異日。

C:漁夫樵夫之舍,皆可指數。

D: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

9、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一句是()(1分)A: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B:求!無乃爾是過與?C:是故窮則不隱,通則大明。

D:不知是非,不辟死傷。

10、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的一句是()(1分)A: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

B:哀公問社於宰我。

C:舌弊耳聾,不見成功。

D:今君聽讓人之議而不知我,西河之為秦取不久矣。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

语⾔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语⾔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考试⼤纲⼀、考试⽬的和要求本课程涵盖汉语⾔⽂学专业本科阶段“现代汉语”和“语⾔学概论”的主要内容,是汉语⾔⽂学专业的核⼼课程,也是汉语⾔⽂字学专业学⽣必须掌握的基础性课程。

考试⽬的:测试学⽣运⽤语⾔理论分析和解决语⾔问题的基本能⼒,并由此判断学⽣是否具有进⼀步深造的基本素质和培养潜⼒。

考试要求:全⾯系统掌握现代汉语与语⾔学概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法等基础知识,具有分析和解决语⾔⽂字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和综合素质。

⼆、参考书⽬(⼀)《语⾔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学出版社,1997年。

(⼆)《现代汉语》(增订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三、考试⽅式和时间考试⽅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个⼩时。

四、试卷结构(⼀)试卷总分150分;(⼆)语⾔学概论和现代汉语各占50%;(三)考试题型:简答20%,论析80%。

《古代汉语》考试⼤纲⼀、考试⽬的和要求古代汉语是汉语⾔⽂学专业的核⼼课程,也是汉语⾔⽂字学专业学⽣必须掌握的基础性课程。

考试⽬的:在于测试学⽣对古汉语⽂字、⾳韵、词汇、语法、古注、诗律等基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阅读和分析古典⽂献的能⼒和⽔平,并由此判断学⽣是否具有进⼀步深造的基本素质和培养潜⼒。

考试要求:系统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理论,具有较好的⽂字、⾳韵、训诂功底,理论联系实际,能分析和解决古汉语阅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

王⼒教材的重点是第⼀、⼆册的全部⽂选和通论,第三册通论“古书的句读”、第四册通论“诗律(上)(下)”等。

⼆、参考书⽬《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王⼒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

三、考试⽅式和时间考试⽅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个⼩时。

四、试卷结构(⼀)试卷总分150分;(⼆)释词、简答40%,标点、论析60%。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古代汉语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古代汉语

1710-全国-古代汉语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下列各组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1分)A:戶甘森雞B:其閩築海C:元馭柴淚D:韭禮汝偏2、下列句中的“池”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中的“池”意思相同的一句是()(1分) A: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

B: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C:南冥者,天池也。

D:花林曲池,園園而有。

3、下列对“敬”和“恭”的词义辨析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分)A:程度深浅不同:“敬”表示一般的尊重;“恭”表示高度的尊重。

B:语法功能不同:“敬”除了做谓语外,还可以做定语;“恭”只能做谓语。

C:范围广狭不同:“敬”只能用于下对上;“恭”没有这种限制。

D:侧重的方面不同:“敬”侧重于内心;“恭”側重于外貌。

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用引申义的一句是()(1分)A:案灌夫項,令謝。

夫愈怒,不肯謝。

B:彼有遺秉,此有滯穂。

C: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D: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属于同义词连用的一句是()(1分)A: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B: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

C:荆人尚猶循表而導之。

D: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

6、下列各组词,全是联绵词的一组是()(1分)A:芣苢馳騁囹圄B:執事趑趄隳頽C:逶迤倉庚繽紛D:俊傑社稷形容7、下列句中,是主谓倒装句的一句是()(1分)A:子邪,言伐莒者?B:不者,若屬皆且爲所虜。

C:是非君子之言也。

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

8、下列句中,有名词作状语的一句是()(1分)A:反欲鬭兩主,觀禍敗。

B:我醉,汝道苦我,何故?C:擧以敗國,將何賀焉?D:荆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

9、下列句中,数词作谓语的一句是()(1分)A: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

B:今人有五子不爲多。

C: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D:古者使車轂擊馳,言語相結,天下爲一。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古代汉语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古代汉语

1410-全国-古代汉语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下列各组字全都是会意字的是()(1分)A:牧息吹B:春貧高C:祝恭秉D:弑名臭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用引申义的是()(1分)A:律謂武曰:“副有罪,當相坐。

”B:見靈輒餓,問其病。

曰:“不食三日矣。

”C: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

D:棄甲曳兵而走。

3、下列对“视”和“望”的詞意辨析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分)A:色彩褒贬不同:“视”是褒义词,“望”是中性词。

B:语法功能不同:“视”不可以带宾语,“望”可以带宾语。

C:程度深浅不同:“视”程度深,“望”程度浅。

D:性状情态不同:“视”强调“看”的动作,“望”表示拍头向远处看。

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是()(1分)A:治國無法则亂,守法而弗變则悖。

(悖:逆,违背事理)B:客果有能也,吾負之,未嘗見也。

(負:负责)C: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關盛衰之運。

(參:参考)D: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

(御:防御)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是()(1分)A: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B: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C: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D: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厭,其速怨於民多矣。

6、“天生民而立之君”一句属于()(1分)A:被动句B:宾语前置句C:双宾语句D:判断句7、下列各组字,原来不是异体字关系,后来把它们当作异体字认同的是()(1分) A:砲一炮B:份一彬C:皂一皁D:傘一繖8、下列句子含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进行时的状态的是()(1分) A:童子隅坐而執燭。

B:將不勝其岔而蟻附之。

C:劍斬虞常已。

D:今而後知君之犬馬畜伋。

9、下列句子含有数词作谓语的是()(1分)A: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B:吾日三省吾身。

C: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爲也。

D: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10、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1分)A: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衆。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古代汉语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古代汉语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古代汉语1610-全国-古代汉语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已知我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是()(1分)A:战国文字B:殷商甲骨文C:西周金文D:秦朝小篆2、“望”和“顾”两词意义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1分)A:性状情态不同:“望”指抬头向远处看;“顾”指转头向后看。

B:语法功能不同:“望”可以带宾语;“顾”不可以。

C:程度深浅不同:“望”是一般地看;“顾”是认真地看。

D:侧重的方面不同:“望”侧重外表;“顾”侧重内心。

3、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是()(1分)A:窮則不隱,通則大明,身死而名彌白。

(窮:钱财不足)B:此令臣輕背其主,而民易去其鄉。

(去:离开)C: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篤:马上)D: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斵之。

(聰:聽声音)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古今意义变化属于色彩褒贬差异的一句是()(1分) A:姜與子犯謀,醉而遣之。

醒,以戈逐子犯。

B: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C:楚子將以商臣爲大子,訪諸令尹子上。

D: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1分)A: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B:定乎内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C:竊人之财猶謂之盜,况貪天之功以爲己力乎?D:女爲人臣子,不顧恩羲,畔主背親。

6、下列句中,“被”介绍动词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1分) A: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无怨乎?B: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禹湯被之矣。

C:禰衡被魏武谪爲鼓吏。

D:項王身亦被十餘創。

7、下列各组字,全都是指事字的一组是()(1分)A:向舂高B:大止匍C:匪星上D:刃本末8、下列句子,名词作一般动词的一句是()(1分)A: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B:得者不敢輒食,乃歷數家。

C:荊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

D:此不知其罪而死,臣爲君數之。

9、下列句中,不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1分)A:與吾共定天下者,獨卿而已。

古代汉语考试大纲

古代汉语考试大纲
7.既来之,则安之。(使动)
8•阳货欲见孔子。(使动)
9.怀其宝而失其邦。(使动)
9.《礼记》:学记
文字:
通假字:说脱佛拂修修
古今字:孙逊章彰
词汇:
就体化琢知道 旨至道

党庠序比年中年考校
离经
视知类通达强立反术游

躐时正业安弦安诗安礼

修息然故师辅敏呻占毕

施求佛去刑豫陵捍格

八、、
教喻强达微臧譬喻 尸庸丑五官器
4•“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 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
5.求,无乃尔是过与?
6.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二)词类活用
1.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名动)
2.乘肥马,衣轻裘。(名动)
3.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使动)
4.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使动)
5.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名动)
6.修己以安人。(使动)
禽擒
章彰
厉砺
沈沉
异体字:
餝饰
熿煌
虵蛇
词汇:

天府
少奏
诛罚
端胜
科条




成功
死士
缀厉






羸滕
橐形容

归色



受纯决
贤于式

特穷

横历
宫谢
贫穷
亲戚
语法
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1.西有北有南有东 有2.廷说诸侯之王。3.郊迎三十里。4.嫂 虵行匍伏。
(二)动词活用作名词:奋击百万。
(三)名词活用作动词: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 通。

王力古代汉语大纲

王力古代汉语大纲

《古代汉语》考试大纲浙江财经学院一、考试题型1、填空题(10%)2、单项选择题(20%)3、字词解释(20%)4、简答题(20%)5、标点题(10%)6、综合阅读题(20%)二、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等专业三、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以及理论结合实践的语言分析能力。

四、教材与参考书:教材:王力主编《古代汉语》(1、2册),中华书局,1999年5月校订重排本。

主要参考书: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99年修订本。

五、考试基本内容本课程考试内容主要由文选和通论两部分组成。

(一)文选部分文选部分是最基本的感性材料,要求对以下文选精学精读,做到字字落实,熟读成诵。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季氏将伐颛臾》《礼记》:《教学相长》《大同》《博学》《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庄子》:《北冥有鱼》《吕氏春秋》:《察传》《诗经》:《七月》《氓》(二)通论部分通论部分主要包括文字、词汇、语法、古书注解、语文工具书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1、绪论什么是“古代汉语”?2、文字(1)“六书”的名称与顺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造字法转注假借用字法(2)许慎“六书”的定义;许慎的六书在《说文序》里解释为: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臂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宜,以见止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许慎于《后叙》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又云:“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渐多也。

”这是许氏对九千多小篆形体的基本分类,即区分为“文”和“字”两大类:“象形、指事、会意”是对“依类象形”(后二者含有象形因素)的“文”的解说;“假借、转注、形声”是对“孳乳渐多”的“字”的解说。

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考试大纲

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考试大纲

期末复习资料[古代汉语][完善版]完善版-古代汉语复习提纲一、文字1.何谓“六书”?辨析常用汉字的造字法。

(P73-79)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许慎《说文解字》: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詘,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1)象形。

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如:日、月、鸟、鱼、鹿、羊、耳、门、马、禾、鼎、壶、网、手、象。

(2)指事。

是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

如:上、下、亦、本、末、寸、丹、十、刃、甘、二。

(3)会意。

是由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让人们看了可以体会出来。

如:步、逐、斗、莫、牧、涉、既、旦、粪、伐、采、春、朝。

(4)形声。

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

如:杞、物、江、里、旌、歌、悲、视、疆、闻、诚、指、问、础、载、防、帛、都、徒。

2.汉字的形体变化有哪些表现?(P79)从总体上来看,汉字的形体演变,分为字形体态的变化(即“笔势”,或称“笔画的姿态”)和字形结构(简称“结构”)的变化。

汉字字形体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笔势和笔意的走向、呈现的状态,即一般所说的字体风格,或书体。

字形结构的变化,则表现为结构的繁复和简化、分化和同化,以与讹变等。

从甲骨文金文演变到楷书,固然有结构上的变化,但主要是一种笔势的变革。

3.隶书的产生在汉字发展史上有何影响?(P79)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是古今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1)把小篆不规则的曲线或匀圆的线条变成方折的笔画,使字形变得平直方正;(2)改变了少数偏旁的形体,是一次重要的简化。

4.异体字的类别、形体分歧以与异体字的判定。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古代汉语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古代汉语

1101-全国-古代汉语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用本字的一句是()(1分)A:選贤與能,講信脩睦B: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C:姜氏欲之,焉辟害D:澭水暴益,荆人弗知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属于同义连用的一句是()(1分) A: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B:是以人民衆而貨財寡。

C:良馬可形容筋骨相也。

D: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爲?3、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属于联绵词的一句是()(1分) A:飢之於食,不待甘旨。

B: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

C:是氣也,寓於尋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間。

D: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

小人之利也,敢煩里旅?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解释正确的一句是()(1分)A:河内凶,則移其民於河東。

(动乱)B:萬物作焉而不辭。

(告别)C: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责备)D:懷其寳而迷其邦,可謂仁乎?(迷态)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句是()(1分) A:求,無乃爾是過與?B: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C: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D:川壅而潰,傷人必多。

6、下列形声字,全都是内形外声的一组是()(1分)A:醬問固B:簡表閩C:隨嬴辯D:衷闢戚7、下列句中,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的一句是()(1分)A:国單兵日益多。

B:漁夫樵夫之合,皆可指數。

C:秋水時至,百川灌河。

D:童子隅坐而執燭。

8、下列句中,含有形容词意动用法的一句是()(1分)A: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

B:君子食之,以平其心。

C: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

D:傾奪鄰國,而雄諸侯。

9、下列句子,属于主謂倒裝句的一句是()(1分)A: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別乎?B:吾以子爲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

C:古今所傳,不可誣也。

D:甚矣古書之難讀也。

10、下列句中,数詞表示約数的一句是()(1分)A: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古代汉语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古代汉语

1310-全国-古代汉语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下列各组字,全都是指事字的一组是()(1分)A:高亦心B:厷止力C:上血刃D:末下甘2、“斗”本义是“酌酒的器皿”,引申指“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类型是()(1分) A:动静关系B:时空关系C:礼俗关系D:相似关系3、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1分)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B:至杀不辜人也,祂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羲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C: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D:古说济水伏流地中,今历下凡发地皆是水。

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是()(1分)A: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覆:覆盖)B:畜老犹惮杀之,而况君乎?(惮:怨恨)C:夫古者聚货不妨民衣食之利,聚马不害民之财用。

(货:财物)D: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来:前往)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古今意义的变化属于广度宽窄差异的一句是()(1分)A: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D: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6、下列句中,用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1分)A: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方术不用,为人所疑。

D:业精於勤,荒於嬉。

7、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用通假字的一句是()(1分)A:天下之民皆引領望之矣。

B: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貳。

C: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

D: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8、下列句中,含有名词使动用法的一句是()(1分)A:将不腾其忿而蚁附之。

B:而後乃今将图南。

C:築室百堵,西南其户。

D:天雨雪,武卧啮雪。

9、下列句中,“而”连接主语和谓语的一句是()(1分)A:昌以氂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B:相鼠有皮,人而无义。

C:顺流而东行,至於北海。

D: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10、下列句中,“为”是介词的一句是()(1分)A:夫执舆者为谁B: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C: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1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1分)A: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

808《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基础》考试大纲

808《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基础》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包含了汉语言文学大学本科的两门主要基础课:古代汉语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语言部分主要考查古代汉语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应用古代汉语阅读和翻译古代文章的能力,文学部分主要是考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能力以及相关知识。

要求学生掌握运用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作品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考试的内容第一部分古代汉语(一)古汉语通论:汉字学方面的知识1.传统“六书”理论2.汉字的形体演变与结构方式3.古今字、通假字、假借字4.汉字的繁简、异体问题5.汉字形体构造与词的本义问题重点内容:用六书说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六书说的价值及局限;汉字形体的演变规律;异体字问题。

(二)古汉语通论:词汇及词义方面的知识1.古今词义的异同2.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3.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重点内容:本义的确定;引申的类型;引申序列的确定。

(三)古汉语通论:古代汉语语法方面的知识1.古代汉语的一些基本句式2.古代汉语的特殊语法重点内容:宾语前臵句的类型与条件;被动句的发展。

(四)古汉语通论:文史类工具书的知识重点内容;文史类基本工具书的概况;相关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五)古汉语通论:古书的传承与古代的注疏1.古书版本的基本知识2.古代注疏的基本体例(六)古汉语通论:古代文化常识1.古人的衣食住行2.古人的姓氏名号3.古代官职及天文地理知识4.古代的婚丧嫁娶重点内容:古代名物制度;古人姓氏名字的关系及反映的精神观念。

(七)古汉语通论:汉语音韵学知识1.反切2.四声(八)古汉语通论:文体、修辞与声律1.赋的构成2.古汉语的修辞3.诗的格律问题4.词牌及词律问题5.曲律与元杂剧问题重点内容:诗律;词律;元曲曲律;元曲用词特色。

说明:古代汉语考试内容详参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二部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部分(一)诗歌《诗经》(四首)氓[卫风]七月[豳风]采薇[小雅]何草不黄[小雅](二)文1.历史散文尚书(一篇)无逸左传(三篇)宫之奇谏假道秦晋肴之战郑子产相国国语(一篇)邵公谏弭谤战国策(三篇)苏秦始将连横冯谖客孟尝君鲁仲连义不帝秦2.诸子散文论语(两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长沮桀溺耦而耕章孟子(二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鱼我所欲也章荀子(一篇)劝学篇庄子(一篇)养生主[节录]韩非子(二篇)内储上[节录]说难[节录]3.辞赋楚辞(三篇)湘君湘夫人哀郢秦汉部分(一)辞赋贾谊赋(一篇)鵩鸟赋(二)诗歌乐府民歌(五首)战城南有所思陌上桑十五从军征焦仲卿妻[并序]古诗十九首(录三首)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明月何皎皎(三)文司马迁文(二篇)魏其武安侯列传李将军列传[节录]班固文(一篇)苏武传三国两晋南北朝部分(一)辞赋王粲赋(一篇)登楼赋陶渊明辞(一篇)归去来兮辞[并序]鲍照赋(一篇)芜城赋(二)诗歌曹操诗(三首)短歌行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神龟虽寿]蔡琰诗(一首)悲愤诗曹植诗(三首)送应氏[步登北邙阪]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阮籍诗(三首)咏怀诗[夜中不能寐][嘉树下成蹊][洪生资制度]左思诗(二首)咏史[郁郁涧底松][皓天舒白日]陶渊明诗(五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清晨闻叩门]杂诗[白日沦西阿]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谢灵运诗(一首)石壁精舍还湖中作鲍照诗(三首)梅花落拟行路难[写水臵平地][对案不能食]谢脁诗(二首)玉阶怨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庾信诗(二首)寄王琳重别周尚书[阳关万里道]乐府民歌(七首)子夜歌[始欲识郎时][今夕已欢别]读曲歌[打杀长鸣鸡]西洲曲企喻歌辞[放马大泽中]琅琊王歌辞[新买五尺刀][敕勒歌](三)文诸葛亮文(一篇)出师表孔稚珪文(一篇)北山移文梗概:第一部分是第一段,主要是泛论各类隐士的行径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ala期末复习资料[古代汉语][完善版]Lala完善版-古代汉语复习提纲一、文字1.何谓“六书”?辨析常用汉字的造字法。

(P73-79)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许慎《说文解字》: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詘,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1)象形。

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如:日、月、鸟、鱼、鹿、羊、耳、门、马、禾、鼎、壶、网、手、象。

(2)指事。

是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

如:上、下、亦、本、末、寸、丹、十、刃、甘、二。

(3)会意。

是由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让人们看了可以体会出来。

如:步、逐、斗、莫、牧、涉、既、旦、粪、伐、采、春、朝。

(4)形声。

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

如:杞、物、江、里、旌、歌、悲、视、疆、闻、诚、指、问、础、载、防、帛、都、徒。

2.汉字的形体变化有哪些表现?(P79)从总体上来看,汉字的形体演变,分为字形体态的变化(即“笔势”,或称“笔画的姿态”)和字形结构(简称“结构”)的变化。

汉字字形体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笔势和笔意的走向、呈现的状态,即一般所说的字体风格,或书体。

字形结构的变化,则表现为结构的繁复和简化、分化和同化,以及讹变等。

从甲骨文金文演变到楷书,固然有结构上的变化,但主要是一种笔势的变革。

3.隶书的产生在汉字发展史上有何影响?(P79)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是古今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1)把小篆不规则的曲线或匀圆的线条变成方折的笔画,使字形变得平直方正;(2)改变了少数偏旁的形体,是一次重要的简化。

4.异体字的类别、形体分歧以及异体字的判定。

(P79-81)从古书上看,异体字可以分为两大类:(1)两个字并驾齐驱,都是常见的字。

如:詠咏睹覩綫線嶽岳憑凭俯俛鶏雞雁鴈賸剩煙烟脣唇(2)一个字常见,一个字罕见。

如:地墬俯頫时峕坤堃异体字形体上的分歧有五种情况:(1)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别。

如:“憑”是形声,“凭”是会意,“嶽”是形声,“岳”是会意。

(2)意符的不同。

如:詠咏、睹覩、鶏雞、雁鴈、歎嘆。

(3)声符的不同。

如:綫線、煙烟、时峕。

(4)意符声符都不同。

如:“賸”,从贝,朕声,“剩”,从刀,乘声。

(5)变换各种成分的位置。

如:“雜”字本写作“襍”,后来作“雜”,“衣”只占了左上角,并变了形状,“集”下面的“木”搬到左下角去了。

异体字的判定——我们所说的的异体字是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但有三种情况不能认为是异体字的:(1)有些字,虽然意义相近,后代读音也相同,但不能把它们当作异体字。

如:“寘”和“置”、“寔”和“實”。

(2)有些字,虽然自古同音,但意义广狭不同,有相通之处,也有不通之处,因而也不能看作异体字。

如:“遊”和“游”、“修”和“脩”、“雕”和“凋”。

(3)有些字只偶尔通用,更不能认为是异体字。

如:八月剥枣的“剥”用作“扑”、四之日其蚤的“蚤”用作“早”。

5.简化字的形体来源是什么?(P82)(1)采用历代的简体字或俗礼。

如:乱、体、宝、尽、对、办、继、杰。

(2)采用人民群众创造的简化字。

如:队、阶、击、讲、币、彻底、进、论。

(3)采用古字和笔画比较简单的异体字或通用字。

如:云、礼、弃、无、从、个、气、网。

(4)采用同音字代替。

如:“丑”兼代“醜”、“里”兼代“裏”、“干”兼代“干、幹、亁、榦”、“谷”兼代“谷、穀”、“发”兼代“發、髮”、“斗”兼代“斗、鬭”。

(5)利用草书楷化的办法。

如:书、为、伟、乐、东。

6.《说文》及《说文》四大家。

(P546—548)《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比较完备的字典,共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个(9353),另有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个(1163)。

《说文解字》收录了汉代能见到的古文字,是研究古汉语和古文字学极为重要的资料,书中所收的字都是先列小篆形体,然后进行说解,每字先说字义,后释形体。

清代研究《说文解字》之风盛行,给这部书作注疏的人很多,比较著名的四大家分别是: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桂馥《说文义证》、王筠《说文句读》。

二、词汇1.古今词义的异同有哪几种情况?举例说明。

(P84-85)(1)古今意义基本未变。

如:马、牛、羊、山、水、日、月、人、手。

(2)古今意义完全不同。

如:“绸”古代是缠绕的意思,现在有未雨绸缪这种成语中的含义,已经不是缠绕的意思了、“该”古代是完备的意思,现在应当的意思。

(3)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某些相同之点,又有各种不同之处。

2. 辨析古今词义的变化。

(P85-90)(1)词义范围的差异。

词义扩大:“菜”古义专指蔬菜,不包含肉类、蛋类等,今义则涵盖范围较广,都有包含;“睡”古义专指坐着打瞌睡,今义则扩大为不管坐着睡还是躺下睡,白天还是晚上睡,都叫做睡。

词义缩小:“宫”上古泛指房屋,秦汉以后渐渐变为只有封建帝王宫殿、及现代的文化娱乐场所才叫做宫;“瓦”古义指纺锤、瓦锅、瓦片等,今义主要指盖房顶用得建筑材料。

词义转移:“暂”在汉以前是突然、一下子的意思,现在渐渐发展为不久、短暂的意思;“汤”本义是热水,其作为热水的意思在今天只有在成语赴汤蹈火中才有,汤的今义则是米汤、菜汤等。

(2)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意义褒贬:“古褒今贬”的如:“复辟”(古义为恢复君位)、“爪牙”(古义为勇猛得力的帮手,今义为走狗);“古贬今褒”的如:“锻炼”(古义除了冶炼的意义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的意思)、“谤”(古义是批评评论,今义诽谤)。

词义轻重:“古轻今重”的如:“诛”(古义责备,后发展为杀戮);“古重今轻”的如:“感激”(古义愤激,今义只是感谢)★注意:我们所谓“古”这个一个历史的概念,同样属于古代汉语,先秦的情况就和汉魏六朝不同,汉魏六朝又和唐宋不同。

而且“古”和“今”也不是一刀两断截然分开的。

还应注意,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一个很大的差别,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

3.词的本义指的是什么?如何探求词的本义?(P90-93)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

(或者说,词的本义是与词的书写形式相对应,并有文献参证的词的最早意义。

)探求词的本义:(1)从分析字形入手,了解字形演变的历史,特别要当心字体讹传的情形,才能避免因讹生训的错误。

(2)要注意意义与字形之间的关系,如果意义与字形毫无联系,这个意义就可能不是本义。

所以总的来说,探求词的本义时,不仅要分析字形,还必须要有语言资料来加以证实,这是检验本义是否可靠的重要依据。

4.举例说明本义发展出引申义的基本方式。

(P96)从本义与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看,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是本义发展为各种引申义的基本方式。

如:(1)“网”的本义是用绳编织成的捕鱼或鸟兽的工具,后来引申为广泛搜求的意思。

(2)“踵”的本义是脚后跟,后来引申为继承。

(3)“市”的本义是做买卖的地方,直到唐以后它的意义才由特指城市内的商业区而演变为指整个城市、都市。

(4)“特”的本义是公牛,后来引申为男性配偶,后来又引申为杰出的人才。

5.辨析下列各组同义词。

(☆郭锡良《古代汉语》P888-904及★《王力古汉语字典》)(1)☆一/壹P904现代汉语中“壹”是“一”的大写,但在古代两个字意义和用法都有不同。

“一”是具体的数字,“壹”是抽象的概念,表示专一、无二心;“壹”一般只用于“专一”的意义,“一”除了用作具体的基数外,还用作动词或形容词,表示统一、一致;“壹”和“一”有时也可互相借用。

(2)★二/贰P96“二”①数词②不专一、不一致,如:勿以老妾故持二心、口不二价;“贰”①副的,如:建其正,立其二②不专一,如: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③不一致,如:法不二后王④重复,如: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⑤数词“二”的大写。

(3)★疾/病P26“病”常指病得很重,“疾”则常指一般的生病。

“疾病”连用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病”含有“病重”的意思,一种是“疾病”是同义搭配的双音词,和现代汉语没有区别。

(4)★贫/穷P314在古代,缺乏衣食钱财一般叫做“贫”。

不得志,没有出路叫做“穷”。

注:“困”、“穷”连用时也含有“贫穷”的意思。

(5)★世/代P348上古时父子相继为一世,“代”则指朝代,如“三代”指三个朝代,不指三代人,而三世则指祖孙三代。

唐太宗李世民避讳“世”字,从此,“世”这个意义便被“代”取代。

(6)★追/逐“追”P514①追赶,如:少师归,请追楚师②追求,如: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③追溯,回溯,如:复修旧德,以追念前勋④补救,如: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⑤duī(堆),如:追琢其章,金玉其相;“逐”P510①追赶,如:遂逐齐师②追求,如:误逐世间乐③竞争,如: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④驱逐,赶走,如:是孔丘斥逐于鲁君,曾不用于世也。

(7)★耻/辱P328(书中为“羞、耻、辱”的辨析)“羞”只是羞愧,在程度上没有“耻”、“辱”重。

“耻”、“辱”用于名词时是同义词,用于动词时,则意义不同,“耻之”是表示以他为可耻,“辱之”是表示侮辱他或是他受辱,这样的用法“耻”和“辱”是不能互换的。

(8)★再/复“再”P483意思是第二次,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复”P115①回来,回去,如:至今九年而不复②报复,如:有北面复匈奴之志③再,又,如: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④回答,如:王辞而不复⑤免除赋税徭役,如:沛幸得复,丰未复⑥通“复(複)”,夹层的,如: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数人偶语。

(9)★败/负“败”P8①毁坏,败坏,如:鱼馁而肉败,不食②失败,打败仗,与“胜”相对,如:秦数败赵军③衰落,凋残,如:堕蝉翻败叶,栖鸟定寒枝;“负”P114①背,用背驼东西,如:负石自投于河②背靠着,如: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之国归攻战③违背,背弃,如:项羽负约④失败,与“胜”相对,如: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⑤亏欠,如:通家商负责熟巨万。

(10)☆俱/具P903“俱”和“具”不仅字形不同,古音也不同。

“俱”是见母,侯部,“具”是群母,侯部;作动词时,“俱”表示在一起,同去或者同来,“具”表示准备、具有;作副词时,“俱”是偕、同的意思,用来表示主语的范围,“具”表示尽、悉、统统。

【注】在先秦“具”用作副词,偶然可作“俱”讲。

(11)★完/备P14这两个字都有“全”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

“备”着重在数量,有“应有尽有”的意思,“养备而动时”不能换成“养完而动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