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基础相关知识及止痛药物的应用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手术 和 创伤 后疼痛是临床最常见和最急需处理的急性疼痛。
佘守章,急性疼痛治疗
慢性疼痛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
定义:
连续性或者复发性的持续疼痛,并对患者的健康、功能及生活质量产生具有足够 时间和强度的不良影响
临床常见的慢性疼痛:
骨关节炎
慢性腰背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血管源性痛
一阶梯 轻度疼痛
NSAIDs/ APAP ±辅助性药物
二阶梯 中度疼痛
曲马多 弱阿片药物 ±辅助性镇痛药
三阶梯 重度疼痛
阿片药物 ±辅助性药物
按照WHO三阶梯镇痛原则,从第一阶梯止痛药到第二阶梯止痛药 的转换必须足够早,这样才可迅速而充分的缓解疼痛。
Adapted from: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ancer Pain Relief. 1984.
疼痛基础相关知识及止痛药物的应 用
疼痛的定义
国际疼痛学会(IASP,1979): ●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 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 疼痛是主观性的,每个人在生命的早期就通过损 伤的经验学会了表达疼痛的确切词汇
● 是身体局部或整体的感觉
1995年将疼痛称为人体的第五生命体征,是人的 主观感觉,病人的主诉是疼痛程度的金标准
对疼痛认识的进展
• 从伦理及人道主义的角度而言,“缓解疼痛是基本
人权(pain relief is a basic human right)”
全世界的共识“慢性疼痛是一类疾病”
疼痛的分类
1、短暂性疼痛: 一过性疼痛发作,由轻微损伤刺激引起 ,持续时间短暂
2、急性疼痛: 急剧发病,持续时间短,也可呈持续状态 常有较明显的损伤存在
疼痛传导途径——感知
➢感知: 转换、传导和调节的最终结果在大 脑中形成对疼痛主观体验。
急、慢性疼痛发生机制
急性疼痛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
定义:
▪ Fra Baidu bibliotek期发生的持续时间 < 3个月的疼痛 ▪ 常与手术创伤、组织损伤或某些疾病状态有关
临床常见的急性疼痛:
▪ 急性疼痛包括手术后疼痛,创伤、烧伤后疼痛,分娩痛,心绞痛、 胆绞痛、肾绞痛等内脏痛,骨折痛,牙痛,癌性疼痛等。
临床常用的镇痛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
阿司匹林,炎痛喜康,消炎痛,萘普生,引哚美辛,布洛芬、 双氯芬酸,美洛昔康、尼美舒利,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
•中枢镇痛药--曲马多 •阿片类镇痛药
可待因、吗啡、羟考酮、芬太尼、盐酸二氢埃托啡、美沙酮、哌替啶、丁丙诺啡
•其他辅助用药
皮质激素类药物:强的松、氟美松 抗惊厥药物:卡马西平、苯妥英钠 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多赛平
中国六城市的慢性非癌性疾病疼痛调查
Sridhar V. Vasudevan, MD, WMJ • 2004 • Volume 103, No. 3
疼痛的测定方法
疼痛评价的工具
o 面谱表情 o 语言测定评分(verbal rating scale VRS) o 数字测定评分(numberical rating scale NRS) o 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3、慢性疼痛: 发病缓慢或由急性疼痛转化而来,持续时间长,亦可呈间
断发作 很多慢性疼痛查不出明显的损伤
发生机制
各种刺激(物理或化学性)
乙酰胆碱、5羟色胺 、组织胺、缓激肽、 钾离子、氢离子、酸
性产物
致痛物质 游离神经末梢
大脑皮质第一感觉区
疼痛
头面:三叉神经 躯干:外周神经 内脏:交感神经 气管食管:迷走神经
NSAIDs: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从而抑制感觉伤害性刺激
镇痛作用机制(2): 阻断疼痛感觉的传导
阿片类镇痛药: 激动阿片受体,抑制P物质释放,阻断疼痛感觉的传导
镇痛作用机制(3):加强疼痛下行抑制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0 1 2 3 4 5 6 7 8 9 10
• 画10cm横线,一端代表无痛,另一端代表最剧烈疼痛
疼痛治疗的基本原则
口服首选
注意具体细节关 注危险因素
WHO 三阶梯镇痛原则
按时给药:慢性 疼痛应选择控缓
释制剂
剂量个体化
按阶梯给药
三阶梯药物治疗方案
三叉神经丘脑束 脊髓后根
三叉神经丘脑束 脊髓后根
大
脊
脑
髓
皮
丘
质
脑
第
束
一
感
觉
区
疼痛传导的途径
疼痛传导的4个阶段 : • 转换 • 传导 • 调节 • 感知
疼痛传导途径——转换
➢转换: 有害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这种转化是由 位于外周组织(皮肤、皮下组织、器官或 其它深部组织)感觉神经树突的伤害感受 器来完成的。组织损伤后,一些化学物质 (如前列腺素、缓激肽、组胺和P物质等) 被释放出来激活伤害感受器。 o 前列腺素---增加受体对缓激肽和其它 致痛物质的敏感性; o P物质---导致血管舒张(发热、发红) 和水肿(肿胀),也可以促进炎症触发因 子—组胺的释放,从而导致疼痛加重。
面谱表情
数字测定评分和语言测定评分
(numberical rating scale NRS) (verbal rating scale VRS)
重 持续的剧烈疼痛,睡眠严重受到干扰,必须使用镇痛药。 中 持续的疼痛,睡眠受干扰,要求使用镇痛药。
轻 可忍受的疼痛,能正常生活,睡眠基本不受干扰。
无
视觉模拟评分
疼痛传导途径——传导
➢传导:
神经冲动沿着外周感觉(或传入)神 经从转换处到达脊髓后角末梢;再沿着 脊髓丘脑束上行到丘脑和大脑皮层。
疼痛传导途径——调节
➢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抑制疼痛传导的机 制,它是脑发出的神经冲动通过下行通 路到达脊髓后角,减弱疼痛传导通路的 活性,非常积极的情绪或高强度运动也 能激活此下行通路。 o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降压 素和γ-氨基丁酸(GABA)等神经递质 可减轻疼痛; o 其它被释放的神经递质是内啡肽和脑 啡肽。
镇痛药物的给药途径
➢ 口服给药(首选的方式) ➢ 肌肉注射给药(多用于急性疼痛或临时止痛治疗) ➢皮下、静脉注射 ➢ 舌下给药途径(用于爆发痛的处理,不适合慢性疼
痛按时给药长期治疗的需要)
➢ 直肠给药途径(无法口服的患者或儿童的选择) ➢ 经皮肤给药途径(不能口服时的一种选择)
镇痛机制
镇痛作用机制(1): 抑制感觉伤害性刺激
佘守章,急性疼痛治疗
慢性疼痛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
定义:
连续性或者复发性的持续疼痛,并对患者的健康、功能及生活质量产生具有足够 时间和强度的不良影响
临床常见的慢性疼痛:
骨关节炎
慢性腰背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血管源性痛
一阶梯 轻度疼痛
NSAIDs/ APAP ±辅助性药物
二阶梯 中度疼痛
曲马多 弱阿片药物 ±辅助性镇痛药
三阶梯 重度疼痛
阿片药物 ±辅助性药物
按照WHO三阶梯镇痛原则,从第一阶梯止痛药到第二阶梯止痛药 的转换必须足够早,这样才可迅速而充分的缓解疼痛。
Adapted from: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ancer Pain Relief. 1984.
疼痛基础相关知识及止痛药物的应 用
疼痛的定义
国际疼痛学会(IASP,1979): ●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 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 疼痛是主观性的,每个人在生命的早期就通过损 伤的经验学会了表达疼痛的确切词汇
● 是身体局部或整体的感觉
1995年将疼痛称为人体的第五生命体征,是人的 主观感觉,病人的主诉是疼痛程度的金标准
对疼痛认识的进展
• 从伦理及人道主义的角度而言,“缓解疼痛是基本
人权(pain relief is a basic human right)”
全世界的共识“慢性疼痛是一类疾病”
疼痛的分类
1、短暂性疼痛: 一过性疼痛发作,由轻微损伤刺激引起 ,持续时间短暂
2、急性疼痛: 急剧发病,持续时间短,也可呈持续状态 常有较明显的损伤存在
疼痛传导途径——感知
➢感知: 转换、传导和调节的最终结果在大 脑中形成对疼痛主观体验。
急、慢性疼痛发生机制
急性疼痛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
定义:
▪ Fra Baidu bibliotek期发生的持续时间 < 3个月的疼痛 ▪ 常与手术创伤、组织损伤或某些疾病状态有关
临床常见的急性疼痛:
▪ 急性疼痛包括手术后疼痛,创伤、烧伤后疼痛,分娩痛,心绞痛、 胆绞痛、肾绞痛等内脏痛,骨折痛,牙痛,癌性疼痛等。
临床常用的镇痛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
阿司匹林,炎痛喜康,消炎痛,萘普生,引哚美辛,布洛芬、 双氯芬酸,美洛昔康、尼美舒利,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
•中枢镇痛药--曲马多 •阿片类镇痛药
可待因、吗啡、羟考酮、芬太尼、盐酸二氢埃托啡、美沙酮、哌替啶、丁丙诺啡
•其他辅助用药
皮质激素类药物:强的松、氟美松 抗惊厥药物:卡马西平、苯妥英钠 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多赛平
中国六城市的慢性非癌性疾病疼痛调查
Sridhar V. Vasudevan, MD, WMJ • 2004 • Volume 103, No. 3
疼痛的测定方法
疼痛评价的工具
o 面谱表情 o 语言测定评分(verbal rating scale VRS) o 数字测定评分(numberical rating scale NRS) o 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3、慢性疼痛: 发病缓慢或由急性疼痛转化而来,持续时间长,亦可呈间
断发作 很多慢性疼痛查不出明显的损伤
发生机制
各种刺激(物理或化学性)
乙酰胆碱、5羟色胺 、组织胺、缓激肽、 钾离子、氢离子、酸
性产物
致痛物质 游离神经末梢
大脑皮质第一感觉区
疼痛
头面:三叉神经 躯干:外周神经 内脏:交感神经 气管食管:迷走神经
NSAIDs: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从而抑制感觉伤害性刺激
镇痛作用机制(2): 阻断疼痛感觉的传导
阿片类镇痛药: 激动阿片受体,抑制P物质释放,阻断疼痛感觉的传导
镇痛作用机制(3):加强疼痛下行抑制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0 1 2 3 4 5 6 7 8 9 10
• 画10cm横线,一端代表无痛,另一端代表最剧烈疼痛
疼痛治疗的基本原则
口服首选
注意具体细节关 注危险因素
WHO 三阶梯镇痛原则
按时给药:慢性 疼痛应选择控缓
释制剂
剂量个体化
按阶梯给药
三阶梯药物治疗方案
三叉神经丘脑束 脊髓后根
三叉神经丘脑束 脊髓后根
大
脊
脑
髓
皮
丘
质
脑
第
束
一
感
觉
区
疼痛传导的途径
疼痛传导的4个阶段 : • 转换 • 传导 • 调节 • 感知
疼痛传导途径——转换
➢转换: 有害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这种转化是由 位于外周组织(皮肤、皮下组织、器官或 其它深部组织)感觉神经树突的伤害感受 器来完成的。组织损伤后,一些化学物质 (如前列腺素、缓激肽、组胺和P物质等) 被释放出来激活伤害感受器。 o 前列腺素---增加受体对缓激肽和其它 致痛物质的敏感性; o P物质---导致血管舒张(发热、发红) 和水肿(肿胀),也可以促进炎症触发因 子—组胺的释放,从而导致疼痛加重。
面谱表情
数字测定评分和语言测定评分
(numberical rating scale NRS) (verbal rating scale VRS)
重 持续的剧烈疼痛,睡眠严重受到干扰,必须使用镇痛药。 中 持续的疼痛,睡眠受干扰,要求使用镇痛药。
轻 可忍受的疼痛,能正常生活,睡眠基本不受干扰。
无
视觉模拟评分
疼痛传导途径——传导
➢传导:
神经冲动沿着外周感觉(或传入)神 经从转换处到达脊髓后角末梢;再沿着 脊髓丘脑束上行到丘脑和大脑皮层。
疼痛传导途径——调节
➢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抑制疼痛传导的机 制,它是脑发出的神经冲动通过下行通 路到达脊髓后角,减弱疼痛传导通路的 活性,非常积极的情绪或高强度运动也 能激活此下行通路。 o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降压 素和γ-氨基丁酸(GABA)等神经递质 可减轻疼痛; o 其它被释放的神经递质是内啡肽和脑 啡肽。
镇痛药物的给药途径
➢ 口服给药(首选的方式) ➢ 肌肉注射给药(多用于急性疼痛或临时止痛治疗) ➢皮下、静脉注射 ➢ 舌下给药途径(用于爆发痛的处理,不适合慢性疼
痛按时给药长期治疗的需要)
➢ 直肠给药途径(无法口服的患者或儿童的选择) ➢ 经皮肤给药途径(不能口服时的一种选择)
镇痛机制
镇痛作用机制(1): 抑制感觉伤害性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