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讲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讲义
八年级数学讲义第11章三角形一、三角形的概念1.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要点:①三条线段;②不在同一直线上;③首尾顺次相接.2.三角形的表示△ABC中,边:AB,BC,AC 或c,a,b.、顶点:A,B,C .内角:∠A ,∠B ,∠C..二、三角形的边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证明所有几何不等式的唯一方法)(1)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b+c>a(2)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b-c<a判断三条已知线段a、b、c能否组成三角形.当a最长,且有b+c>a时,就可构成三角形.】确定三角形第三边的取值范围: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2.三角形的主要线段三角形的高线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①锐角三角形三条高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②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线交于直角顶点;③钝角三角形三条高线所在直线交于三角形外部一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A三角形的中线连结三角形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三、 @四、 三角形的角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结论1:△ABC 中:∠A+∠B+∠C=180° ※三角形中至少有2个锐角 结论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 ※三角形中至多有1个钝角 注意:①在三角形中,已知两个内角可以求出第三个内角 如:在△ABC 中,∠C=180°-(∠A+∠B )②在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内角和的比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求各内角. 如:△ABC 中,已知∠A :∠B :∠C=2:3:4,求∠A 、∠B 、∠C 的度数…2三角形外角和定理外角: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角. 性质: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与之相邻的内角互补 外角个数: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有两个外角,这两个角为对顶角(相等),可见一个三角形共有6个外角五、 *六、三角形的分类(1) 按角分:①锐角三角形 ②直角三角形 ③钝角三角形(2) 按边分:①不等边三角形 ②底与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 ③等边三角形五 多边形及其内角1、 多边形的定义: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2、正多边形:各个角都相等、各个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人教版初中数学讲义
人教版初中数学讲义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基本定理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31、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79、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80、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8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8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2 S=L×h83、83、(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 ad=bc ,那么a:b=c:d84、84、(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85、(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86、那么(a+c+…+m)/(b+d+…+n)=a/b87、8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87、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9、88、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90、8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1、90、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2、9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3、9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4、93、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5、94、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6、95、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7、96、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8、97、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9、98、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100、9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1、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2、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3、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5、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6、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7、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8、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9、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10、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初一数学基础知识讲义
初一数学基础知识讲义初一数学基础知识讲义1. 数的基本概念- 自然数:1、2、3、4……- 整数:0、-1、-2、-3……- 有理数: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
- 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2. 数的运算- 加法:a + b = c,表示将a和b相加得到c。
- 减法:a - b = c,表示从a中减去b得到c。
- 乘法:a × b = c,表示将a和b相乘得到c。
- 除法:a ÷ b = c,表示将a除以b得到c。
3. 整数运算- 整数加法:整数和整数相加。
- 整数减法:整数减去整数。
- 整数乘法:整数和整数相乘。
- 整数除法:整数除以整数。
4. 分数运算- 分数加法:分数和分数相加。
- 分数减法:分数减去分数。
- 分数乘法:分数和分数相乘。
- 分数除法:分数除以分数。
5. 小数运算- 小数加法:小数和小数相加。
- 小数减法:小数减去小数。
- 小数乘法:小数和小数相乘。
- 小数除法:小数除以小数。
6. 不等式- 大于:a > b,表示a比b大。
- 小于:a < b,表示a比b小。
- 大于等于:a >= b,表示a大于等于b。
- 小于等于:a <= b,表示a小于等于b。
7. 几何图形- 点:没有长度、面积和体积,只有位置。
- 直线:由无数个点连成的无限延长线。
- 线段:直线两个端点之间的部分。
- 射线:一端起始,一端无限延长的直线段。
- 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上,永远不会相交的直线。
- 垂直线:与另一条直线相交,形成90度的角。
九年级人教版数学讲义
九年级人教版数学讲义你好!欢迎使用九年级人教版数学讲义。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该讲义的主要内容。
一、目录九年级人教版数学讲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实数与数轴第二章:一次函数第三章:三角形第四章:四边形第五章:圆第六章:统计初步第七章:数学思想方法二、主要内容1. 实数与数轴:本章主要介绍实数的概念和性质,以及数轴的表示方法和基本性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之间的对应关系。
2. 一次函数:本章主要介绍一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像,以及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一次函数的基本思想和解题方法。
3. 三角形:本章主要介绍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三角形的分类(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一般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中的应用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和解题方法。
4. 四边形:本章主要介绍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和解题方法。
5. 圆:本章主要介绍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定理,以及圆在实际中的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圆的性质和解题方法,并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6. 统计初步:本章主要介绍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方法,以及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统计的基本思想和解题方法。
7. 数学思想方法:本章主要介绍数学思想和方法,如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以及这些思想和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三、作业与练习九年级人教版数学讲义提供了大量的作业与练习,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完成这些作业与练习,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初三数学人教版秋季讲义
第四讲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典题回顾:1、已知x 、y 都是正整数,且18=+y x ,求x+y 的值。
2、2222)11(y xy x y x y x ++÷+--,其中23,23-=+=y x .3、按要求解方程: ①033212=+-x x (利用配方法) (2)0822=--x x (利用因式分解方法)③2)1(5)1(32=+-+x x (利用公式法)二、根与系数的关系:1、如果方程)0(02≠=++a x bx ax 有两个实数根21,x x ,那么 ;2、一些常见的关于两根代数式的变形:(1)2221x x += ;(2)))((21a x a x ++= ;(3)1221x x x x += ;(4)21x x -= ; 3、求关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代数式的值的方法:遇双平方,先 ;遇括号,先展开;遇分式,先 ;遇公因式,先 ;遇两根之差,先 ,再 。
例1、(1)设a 、b 是方程020092=-+x x 的两个实数根,则b a a ++22的值为( )A 、2006B 、2007C 、2008D 、2009(2)已知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0252=--x x 的两个实数根,则22βαβα++= .(3)已知m 和n 是方程03522=--x x 的两根,则nm 11+= . (4)设21,x x 是方程0242=+-x x=-21x ,()()=++1121x x 。
例2、方程012222=+-++k k kx x 的两个实数根是21,x x ,满足42221=+x x ,则k = 。
例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22=+-m 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实数m 的最大整数值;例4、(七中高新·半期)已知21,x x 是关于方程()()()()m p p m x x --=--22的两个实数根.(1)求21,x x 的值;(用m 和p 表示出来)(2)若21,x x 是某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边长,问当实数m ,p 满足什么条件时,此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讲义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册数学讲义知识点归纳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一、学习目标一、明白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二、学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3、了解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4、把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二、重点一、一元二次方程一、一元二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而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样形式)0(02≠=++a c bx ax ,其中2ax 叫做二次项,a 叫做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二、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1.降次: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进程(不管用什么方式解一元二次方程,都是要一元二次方程降次)2、直接开平方式利用平方根的概念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式叫做直接开平方式。
直接开平方式适用于解形如x 2=b 或b a x =+2)(的一元二次方程。
依照平方根的概念可知,a x +是b 的平方根,当0≥b 时,b a x ±=+,b a x ±-=,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3、配方式:配方式的理论依照是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 b ab a +=+±,把公式中的a 看做未知数x ,并用x 代替,那么有222)(2b x b bx x ±=+±。
配方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配方(写成平方形式)、③用直接开方法降次、④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⑤判定2个根是不是实数根。
4、公式法: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式。
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求根公式: )04(2422≥--±-=ac b a ac b b x当ac b 42->0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当ac b 42-=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当ac b 42-<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5、因式分解法:先将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化成两个一次式的乘积等于0的形式,再使这两个一次式别离等于0,从而实现降次,这种解叫因式分解法。
初一人教版必备数学精讲讲义
初一人教版必备数学精讲讲义一、整数与分数1. 整数的概念及表示整数是由自然数、零和负数组成的数集,表示为Z。
2. 整数的运算2.1 加法整数加法的运算规则: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结果的符号由绝对值较大的数决定。
2.2 减法整数减法的运算规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3 乘法整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同号相乘得正,异号相乘得负。
2.4 除法整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同号相除得正,异号相除得负。
3. 分数的概念及表示分数是表示整体中的一部分的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表示为a/b (b≠0)。
4. 分数的运算4.1 加法和减法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将分数转化为相同分母后,对分子进行加或减。
4.2 乘法分数的乘法运算规则: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别相乘。
4.3 除法分数的除法运算规则: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将除数的倒数作为乘法的因数。
二、代数式与方程1. 代数式的概念及表示代数式是由数字、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表达式,可以表示数或量。
2. 代数式的运算2.1 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是将具有相同字母变量的项进行加减运算。
2.2 提取公因式提取公因式是将代数式中的公共因子提取出来。
2.3 展开式和因式展开式是将乘积式或幂式展开为加减式;因式是将加减式写成乘积式或幂式的形式。
3. 方程的概念及解法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通过求解未知数的值来满足等式成立。
4.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 + b = 0,其中a、b为已知常数,x为未知数。
5.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5.1 用逆运算法解方程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通过逆运算法求解方程。
5.2 用等式变形法解方程利用等式的性质进行变形,将方程转化为更简单的形式以求解。
三、图形的认识与几何运算1. 点、线、面的概念及表示点是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用大写字母表示;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集合,用小写字母表示;面是由无数个连在一起的线组成的集合。
2. 直线、射线和线段直线是一定方向上无限延伸的线段;射线是起点固定,沿着一定方向无限延伸的线段;线段是由两个点确定的有限部分。
人教版初中数学讲义第7讲 平方根
第7讲 平方根知识点1: 平方根 (一)什么叫做平方根? 探索一什么数的平方等于9?2() =9,2() =9 什么数的平方等于16?2() =16,2() =16, 什么数的平方等于49?2() =49,2() =49 什么数的平方等于121? 2() =121,2() =121总结: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 或 . 用数学式子表述为:若2x =a ,则x 是a 的平方根。
平方根的特点结论一: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 个,它们互为 数。
探索二2() =0结论二:0的平方根有 个,是 ; 探索三2() =-4,2() =-9,2() =-16,结论三:负数 平方根(填“有”或“没有” )重点点击: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 个,它们互为 数; 0的平方根有 个,是 ;负数 平方根 (二)算术平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一正一负,其中 叫做算术平方根。
如:81的算术平方根是 ,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三)如何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算数平方根(1) “25的平方根”可以表示为±, “25的算数平方根”可以表示为,,(2)小结:正数a 的平方根可以用 表示;正数a 的算术平方根可以用 表示;正数a 的负的平方根可以用 表示。
(3a 满足的条件时 如:9的平方根可以表示为±9或3±2的算术平方根可以表示为: (四)平方根的性质(1)a (a 的算数平方根)具有双重非负性:a 是非负数,a 也是非负数(2))0()(2≥=a a a ,||2a a =(3)平方根小数点位数移动规律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或者向左移动2位,它的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就相应地向右或者向左移动1位.250=25= 2.5=0.25=. 【典型例题】类型一、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5是25的算术平方根B.l 是l 的一个平方根C.()24-的平方根是-4 D.0的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都是0举一反三:【变式】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将错误改正:(1)9-没有平方根.( )(24=±.( ) (3)21()10-的平方根是110±.( ) (4)25--是425的算术平方根.( )2、x 为何值时,下列各式有意义?.举一反三:【变式1】代数式y =3-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变式2】已知2b =,求11a b+的算术平方根.类型二、平方根的运算2、 填空:(1)4-是 的负平方根. (2表示 的算术平方根,= .(3的算术平方根为 . (43=,则x = ,若3=,则x = .举一反三:【变式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3是9的平方根. ② 9的平方根是3. ③4是8的正的平方根.④ 8-是64的负的平方根.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变式2】求下列各式的值:(1) (2(3(44.若2m -4与3m -1是同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求m 的值.【变式】已知2a -1与-a +2是m 的平方根,求m 的值.类型三、利用平方根解方程5、求下列各式中的x .(1)23610;x -= (2)()21289x +=;(3)()2932640x +-=【变式】求下列等式中的x :(1)若21.21x =,则x =______; (2)2169x =,则x =______;(3)若29,4x =则x =______; (4)若()222x =-,则x =______. 类型四、平方根的综合应用5、已知a 、b |0b -=,解关于x 的方程2(2)1a x b a ++=-举一反三:0=,求20112012x y +的值.1、—8是 的平方根; 64的平方根是 ; =64 ;—5的平方是 ;=9 ; 9的平方根是 。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讲义
基本定理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31、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2 S=L×h83、(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 ad=bc ,那么a:b=c:d84、(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人教版初中数学讲义
人教版初中数学讲义一、教材结构与特点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分为多个章节,涵盖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领域。
在数与代数部分,从有理数、实数的概念开始,逐步深入到整式、分式、方程与不等式等内容。
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起扎实的数的运算和代数表达式处理能力。
图形与几何方面,包括了点、线、面、体的基本概念,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常见图形的性质和判定。
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统计与概率部分,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以及概率的基本概念和简单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决策能力。
综合与实践则强调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重点知识点1、代数式的运算包括整式的加减乘除、乘法公式的应用,以及分式的化简和运算。
这是后续学习方程和函数的基础。
2、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
3、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函数的应用。
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
4、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
5、圆圆的有关性质、与圆相关的位置关系、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6、数据的分析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统计量的计算和意义。
三、学习方法1、理解概念数学概念是学习的基石,要深入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具体例子来加深印象。
2、多做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但要注意不要盲目刷题,要注重总结解题方法和思路。
3、建立错题本将做错的题目整理到错题本上,分析错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再次犯错。
4、小组学习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有助于开拓思路。
5、联系实际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兴趣。
四、教学建议1、激发兴趣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初中数学讲义完整版
人教版初中数学讲义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基本定理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31、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79、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80、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8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8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2 S=L×h83、83、(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 ad=bc ,那么a:b=c:d84、84、(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85、(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86、那么(a+c+…+m)/(b+d+…+n)=a/b87、8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87、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9、88、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90、8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1、90、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2、9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3、9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4、93、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5、94、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6、95、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7、96、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8、97、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9、98、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100、9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1、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2、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3、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5、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6、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7、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8、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9、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10、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讲义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讲义第一章:整数
整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研究整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1. 整数的概念
整数由正整数、0和负整数组成,以...(文档中内容超过800字,请随意补充相关知识点)
第二章:代数式
代数式是数学中用字母表示数的算式。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研究如何理解和使用代数式。
1. 代数式的概念
代数式由字母、数字和运算符号组成,表示数...(文档中内容超过800字,请随意补充相关知识点)
...
(继续添加章节和相关内容)
第六章: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是数学中研究形状和结构的重要内容。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研究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1. 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其中一个角为直角。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研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重要定理。
1.1 定理一: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中非常重要的定理,描述了直角三角形的边之间的关系。
1.2 定理二:余弦定理
余弦定理是直角三角形中另一个重要的定理,描述了直角三角
形的边和角之间的关系。
...
通过本讲义的研究,我们将掌握数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为更深入的数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本文档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以教材为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暑期讲义全册
第一章 有理数知识框架:⎪⎪⎪⎪⎪⎩⎪⎪⎪⎪⎪⎨⎧则、除法法则有理数的乘除:乘法法近似数、科学记数法有理数的乘方则、减法法则有理数的加减:加法法相反数、绝对值数轴(三要素)示的意义正数与负数:定义及表有理数第一课 正数与负数正数与负数、有理数的分类定义: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用过去学过的数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上一个“-”(读作负)号表示。
注意: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上面我们引进了-5,-2,-237,-0.7,-20等,像这样的数是一种新数,叫做负数。
过去学过的那些数(零除外),如3,10,500,1.2,等,叫做正数。
正数前面也可以放上一个“+”(读作“正”)号。
如3可以写成+3。
一般情况下,正数前面的“+”号省略不写。
有理数的分类:⎪⎪⎪⎪⎩⎪⎪⎪⎪⎨⎧⎪⎪⎩⎪⎪⎨⎧⋯---⋯⎪⎩⎪⎨⎧⋯---⋯655.3512.53121321321,,负分数:如,,正分数:如分数,,负整数:如零,,正整数:如整数有理数 ⎪⎪⎪⎪⎩⎪⎪⎪⎪⎨⎧⎪⎩⎪⎨⎧---⋯---⎪⎩⎪⎨⎧⋯⋯655.351321413121321:,,负分数:如,,负整数:如负有理数零,,正分数:如,,如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例1.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使前后构成意义相反的量: (1)收入1300元, 800元;(2) 80米,下降64米;(3)向北前进30米, 50米;(4)高出海平面10米,______海平面25米; (5)减少5千克,_______20千克;(6)______3万吨,增产2万吨。
例2.在5分钟内背过5个单词为过关,超过的记为正。
现在小明的记录为-3,小华的记录为0,小军的记录为2,小丽的记录为+1,则:(1)四个人中有几个人过关(2)他们分别背过了几个单词 (3)记录中的四个数字统属哪一类有理数例3.把下列各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数集的圈内:-5,-,50,,0,722,-,π,-5%,负分数集合 非负整数集合正有理数集合课堂同步:一、填空题:1.气温升高1℃记作+1℃,那么气温下降6℃记作_________2.在知识竞赛中,如果+10分表示加10分,那么________表示扣20分;3.如果物体向右移动10m 记作10+m 的话,那么-2m 表示物体 ,“0”表示物体4.仪表指针顺时针旋转900记作-900,那么逆时针旋转800记作_____________;5.在数-100, , -7, π, , 0, 32π-, •3.0, 722-中,不是分数的是_______________;不是小数的是_____________;不是有理数的是6.北京与纽约的时差为-13h ,北京时间是10月16日16:00,纽约时间是____________7.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1,51,9,28,05.0,1006,2.3,65,7,9.8,54+--+----正整数集合{ } 负整数集合{ } 正分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 ) 8.如果水位下降3m 记作-3m ,那么水位上升4m ,记作( )9.下列有关“0”的数选中,错误的是( )A.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B.不是有理数,是整数C.是整数,也是有理数D.不是负数,是有理数 10.下列有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其中正确的是( )A. 一天凌晨的气温是-50C ,中午比凌晨上升100C ,所以中午的气温是+100C B. 如果生产成本增加12%,记作+12%,那么-12%表示生产成本降低12% C. 如果+米表示比海平面高米,那么-6米表示比海平面低-6米 D. 如果收入增加10元记作+10元,那么-8表示支出减少8元11.欢欢发烧了,妈妈带她去看医生,结果测量出体温是℃ ,.用了退烧药后,以每15分钟下降℃ 的速度退烧,则两小时后,欢欢的体温是( ) ℃。
(完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辅导讲义
最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辅导讲义第1讲 与有理数有关的概念考点·方法·破译1.了解负数的产生过程,能够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会进行有理的分类,体会并运用数学中的分类思想.3.理解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的意义.会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经典·考题·赏析【例1】写出下列各语句的实际意义⑴向前-7米 ⑵收人-50元 ⑶体重增加-3千克【解法指导】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应该包合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二是它们具有数量.而且必须是同类两,如“向前与自后、收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等等”解:⑴向前-7米表示向后7米⑵收入-50元表示支出50元⑶体重增加-3千克表示体重减小3千克.【变式题组】01.如果+10%表示增加10%,那么减少8%可以记作( )A . -18%B . -8%C . +2%D . +8%02.(金华)如果+3吨表示运入仓库的大米吨数,那么运出5吨大米表示为( )A . -5吨B . +5吨C . -3吨D . +3吨03.(山西)北京与纽约的时差-13(负号表示同一时刻纽约时间比北京晚).如现在是北京时间15:00,纽约时问是_ ___【例2】在-227,π,0,0.033.3这四个数中有理数的个数(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解法指导】有理数的分类:⑴按正负性分类,有理数0⎧⎧⎨⎪⎩⎪⎪⎨⎪⎧⎪⎨⎪⎩⎩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负份数;(2)按整数、分数分类,有理数⎧⎧⎪⎪⎨⎪⎪⎪⎨⎩⎪⎧⎪⎨⎪⎩⎩正整数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其中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因为π=3.1415926…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不能写成分数的形式,所以π不是有理数,-227是分数,0.033.3是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成分数形式,0是整数,所以都是有理数,故选C .【变式题组】01.在7,0,15,-12,-301,31.25,-18,100,1,-3 001中,负分数为 ,整数为 ,正整数 .02.(河北秦皇岛)请把下列各数填入图中适当位置15,-19,215,-138,0.1,-5.32,123, 2.333【例3】(宁夏)有一列数为-1,12,-13,14,-15,16,…,找规律到第2007个数是 .【解法指导】从一系列的数中发现规律,首先找出不变量和变量,再依变量去发现规律.归纳去猜想,然后进行验证.解本题会有这样的规律:⑴各数的分子部是1;⑵各数的分母依次为1,2,3,4,5,6,…⑶处于奇数位置的数是负数,处于偶数位置的数是正数,所以第2007个数的分子也是1.分母是2007,并且是一个负数,故答案为-12007. 【变式题组】01(湖北宜昌)数学解密:第一个数是3=2 +1,第二个数是5=3 +2,第三个数是9=5+4,第四个数是17=9+8…观察并猜想第六个数是 .02.(毕节)毕达哥拉斯学派发明了一种“馨折形”填数法,如图则?填____.03.(茂名)有一组数1,2,5,10,17,26…请 观察规律,则第8个数为__ __ .【例4】(2008年河北张家口)若1+m 2的相反数是-3,则m 的相反数是____. 【解法指导】理解相反数的代数意义和几何意义,代数意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互为相反数.几何意义:在数轴上原点的两旁且离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 互为相反数,本题m 2=2,m =4,则m 的相反数-4。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下册培优讲义机构辅导资料(共30讲)
九年级讲义目录专题01 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阅读与思考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问题常涉及最简根式、同类根式,分母有理化等概念,常用到分解、分拆、换元等技巧.有条件的二次根式的化简与求值问题是代数变形的重点,也是难点,这类问题包含了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等众多知识,又联系着分解变形、整体代换、一般化等重要的思想方法,解题的基本思路是:1、直接代入直接将已知条件代入待化简求值的式子. 2、变形代入适当地变条件、适当地变结论,同时变条件与结论,再代入求值.数学思想:数学中充满了矛盾,如正与负,加与减,乘与除,数与形,有理数与无理数,常量与变量、有理式与无理式,相等与不等,正面与反面、有限与无限,分解与合并,特殊与一般,存在与不存在等,数学就是在矛盾中产生,又在矛盾中发展.=x , y , n 都是正整数)例题与求解【例1】 当x =时,代数式32003(420052001)x x --的值是( ) A 、0 B 、-1 C 、1 D 、20032-(绍兴市竞赛试题)【例2】 化简(1(ba b ab b -÷-- (黄冈市中考试题)(2(五城市联赛试题)(3(北京市竞赛试题)(4(陕西省竞赛试题)解题思路:若一开始把分母有理化,则计算必定繁难,仔细观察每题中分子与分母的数字特点,通过分解、分析等方法寻找它们的联系,问题便迎刃而解.思想精髓:因式分解是针对多项式而言的,在整式,分母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因式分解的思想也广泛应用于解二次根式的问题中,恰当地作类似于因式分解的变形,可降低一些二次根式问题的难度.【例3】比6大的最小整数是多少?(西安交大少年班入学试题)解题思路:直接展开,计算较繁,可引入有理化因式辅助解题,即设x y==想一想:设x=求432326218237515x x x xx x x--++-++的值.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的根式为复合二次根式,常用配方,引入参数等方法来化简复合二次根式.【例4】 设实数x ,y 满足(1x y =,求x +y 的值.(“宗泸杯”竞赛试题)解题思路:从化简条件等式入手,而化简的基本方法是有理化.【例5】 (1的最小值.(2的最小值.(“希望杯”邀请赛试题)解题思路:对于(1)的几何意义是直角边为a ,b 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从构造几何图形入手,对于(2),设y =,设A (x ,0),B (4,5),C (2,3)相当于求AB +AC 的最小值,以下可用对称分析法解决.方法精髓:解决根式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有理化,有理化的主要途径是乘方、配方、换元和乘有理化因式.【例6】 设2)m a =≤≤,求1098747m m m m m +++++-的值.解题思路:配方法是化简复合二次根式的常用方法,配方后再考虑用换元法求对应式子的值.能力训练A级1.化简:7()3“希望杯”邀请赛试题)2.若x y x y+=-=,则xy=_____(北京市竞赛试题)3.+(“希望杯”邀请赛试题)4.若满足0<x<y=x,y)是_______(上海市竞赛试题)5.2x-3,则x的取值范围是()A.x≤1B. x≥2C. 1≤x≤2D. x>06)A.1B C. D. 5(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7.a,b,c为有理数,且等式a+=成立,则2a+999b+1001c的值是()A.1999 B. 2000 C. 2001D. 不能确定(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8、有下列三个命题甲:若α,β是不相等的无理数,则αβαβ+-是无理数;乙:若α,β是不相等的无理数,则αβαβ-+是无理数;丙:若α,β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0个B.1个C.2个D.3个(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9、化简:(1(2(3(4(天津市竞赛试题)(5(“希望杯”邀请赛试题)10、设52x=,求代数式(1)(2)(3)(4)x x x x++++的值.(“希望杯”邀请赛试题)117x=,求x的值.12、设x x ==(n 为自然数),当n 为何值,代数式221912319x xy y ++的 值为1985?B 级1.已知3312________________x y x xy y ==++=则. (四川省竞赛试题)2.已知实数x ,y 满足(2008x y =,则2232332007x y x y -+--=____(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3.已知42______1x x x ==++2x 那么. (重庆市竞赛试题)4.a =那么23331a a a ++=_____.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5. a ,b 为有理数,且满足等式14a +=++则a +b =( )A .2B . 4C . 6D . 8(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6. 已知1,2a b c ===,那么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Aa b c << B . b <a <c C . c <b <c D . c <a <b(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7.=) A . 1a a -B .1a a - C . 1a a+ D . 不能确定 8. 若[a ]表示实数a 的整数部分,则等于( )A .1B .2C .3D . 4(陕西省竞赛试题)9. 把(1)a - )A .B C. D .(武汉市调考题)10、化简:(1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210099++(新加坡中学生竞赛试题)(3(山东省竞赛试题)(4 (太原市竞赛试题)11、设01,x << 1≤<.(“五羊杯”竞赛试题)12的最大值.13、已知a , b , c为有理数,证明:222a b c a b c ++++为整数.专题02 从求根公式谈起阅读与思考一元二次方程是解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在因式分解、代数式的化简与求值,应用题,各种代数方程,几何问题、二次函数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初学一元二次方程,需要注意的是: 1、熟练求解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是基础,它体现了“降次求解”的基本设想,公式法具有一般性,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主要方法,对于各项系数较大的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先从分析方程的各项系数特征入手,通过探求方程的特殊根来求解,常用的两个结论是:① 若0=++c b a ,则方程20(0)ax bx c a ++=≠必有一根为1. ② 若0=+-c b a ,则方程20(0)ax bx c a ++=≠必有一根为1-.2、善于变形解有些与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的问题时,直接求解常给解题带来诸多不便,若运用整体思想,构造零值多项式,降次变形等相关思想方法,则能使问题获得简解.思想精髓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为1,22b x a-±=这个公式形式优美,内涵丰富:① 公式展示了数学的抽象性,一般性与简洁美; ② 公式包含了初中阶段所学过的全部六种代数运算;③ 公式本身回答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全部的三个问题,方程有没有实数根?有实根时共有几个?如何求出实根?例题与求解例1 阅读下列的例题解方程: 2||20x x --=解:①当x ≥0时,原方程化为220x x --=,解得122,1x x ==-(舍)① 当0<x 时,原方程化为220x x +-=,解得11=x (舍),22-=x 请参照例题解方程:2|3|30x x ---=,则方程的根是____(晋江市中考试题)解题思路:通过讨论,脱去绝对值符号,把绝对值方程转化为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解.例2 方程2|1|(42)x x -=-+的解的个数为(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解题思路:通过去绝对值,将绝对值方程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求解.例3 已知m ,n 是二次方程2199970x x ++=的两个根,求22+19986)(20008)m m n n +++(的值.(“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解题思路:若求出m ,n 值或展开待求式,则计算繁难,由方程根的定义可得关于m ,n 的等式,不妨从变形等式入手.反思:一元二次方程常见的变形方法有:①把20(0)ax bx c a ++=≠变形为2ax bx c =--②把20(0)ax bx c a ++=≠变形为2ax bx c +=-③把20(0)ax bx c a ++=≠变形为cax b x+=- 其中①②体现了“降次”代换的思想;③则是构造倒数关系作等值代换. 例4 解关于x 的方程:2(1)(21)30m x m x m -+-+-=解题思路:因未指明关于x 的方程的类型,故首先分01=-m 及1-m ≠0两种情况,当1-m ≠0时,还考虑就24b ac -的值的三种情况加以讨论.例5 已知三个不同的实数a ,b ,c 满足3=+-c b a ,方程012=++ax x 和02=++c bx x ,有一个相同的实根,方程02=++a x x 和02=++b cx x 也有一个相同的实根,求a ,b ,c 的值.解题思路:这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有公共根的问题,可从求公共根入手.方法指导:公共根问题是一元二次方程常见问题,解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 ①若方程便于求出简单形式的根,则利用公共根相等求解. ②设出公共根,设而不求,消去二次项.例6 已知a 是正整数,如果关于x 的方程32(17)(38)560x a x a x +++--=的根都是整数,求a 的值及方程的整数根.(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解题思路:本题有两种解法,由方程系数特点发现1为隐含的根,从而将试题进行降次处理,或变更主元,将原方程整理为关于a 的较低次数的方程.能力训练 A 级1、已知方程062=+-q x x 可以配成()72=-p x 的形式,那么262=+-q x x 可以配成______________的形式.(杭州市中考试题)2、若分式22221x x 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等于____.(天津市中考试题)3、设方程2199319940,x x +-=和2(1994)1993199510x x -⋅-=的较小的根分别为α,β,则βα⋅=___.4、方程2|45|62x x x +-=-的解应是____(上海市竞赛试题) 5、方程23(1)1x x x ++-=的整数解的个数是____.A 、2个B 、3个C 、4个D 、5个(山东省选拔赛试题)6、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5320m x x m m -++-+=的常数项为0,则m 的值等于( ) A 、1 B 、2 C 、1或2 D 、0(德州市中考试题)7、已知a , b 都是负实数,且1110a b a b+-=-,那么ba 的值是( )A 、12+ B 、12- C 、12- D 、12+- (江苏省竞赛试题)8、方程2||10x x --=的解是( )A 、12± B 、12- C 、12±或12- D 、12-± 9、已知a 是方程2199910x x -+=的一个根,求22199919981a a a -++的值.10、已知2410a a ++=且42321322a ma a ma a--=++,求m 的值. (荆州市竞赛试题)11、是否存在某个实数m ,使得方程220x mx ++=和220x x m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根?如果存在,求出这个实数m 及两方程的公共实根;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已知关于x 的方程2(4)(8)(8012)320k k x k x ----+=的解都是整数,求整数k 的值.B 级1、已知α、β是方程2(2)10x m x +-+=的两根,则22(1)(1m )m ααββ++++的值为___ 2、若关于x 的方程20x px q ++=与20x qx p ++=只有一个公共根,则1999(p q)+=___3、设a , b 是整数,方程20x ax b ++=,则b a +=_________(全国通讯赛试题)4、用[]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则方程22[]30x x --=解的个数为(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5、已知1||1a a-=,那么代数式1||a a +=( )A 、2 B 、2- C 、 D 6、方程||3||20x x x -+=的实根的个数为(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7、已知2519910x x --=,则代数式42(2)(1)1(1)(2)x x x x -+----的值为( )A 、1996B 、1997C 、1998D 、19998、已知三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0,0,0ax bx c bx cx a cx ax b ++=++=++=恰有一个公共实根,则222a b c bc ca ab++的值为( ) A 、0 B 、1 C 、2 D 、3(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9、已知x =,求4322621823815x x x x x x --++-+的值.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10、设方程2|21|40x x ---=,求满足该方程的所有根之和.(重庆市竞赛试题)11、首项系数不相等的两个二次方程222(1)(2)(2)0a x a x a a --+++= ①及222(1)(2)(2)0b x b x b b --+++= ②(其中a , b 为正整数)有一个公共根,求b ab aa b a b --++的值.(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12、小明用下面的方法求出方程30=的解,请你仿照他的方法求出下面另外两个方程的解,专题04 根与系数关系阅读与思考根与系数的关系称为韦达定理,其逆定理也成立,是由16世纪的法国数学家韦达所发现的.韦达定 理形式简单而内涵丰富,在数学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1.求方程中字母系数的值或取值范围; 2.求代数式的值;3.结合根的判别式,判断根的符号特征; 4.构造一元二次方程; 5.证明代数等式、不等式.当所要求的或所要证明的代数式中的字母是某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时,可先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找 到这些字母间的关系,然后再结合已知条件进行求解或求证,这是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基本思路,需要注意的是,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前提条件是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所以,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时,必须满足判别式△≥0.例题与求解【例1】设关于x 的二次方程22(4)(21)10m x m x -+-+=(其中m 为实数)的两个实数根的倒数和为s ,则s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例2】 如果方程2(1)(2)0x x x m --+=的三个根可以作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那么,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A .01m ≤≤B .34m ≥C .314m <≤D .314m ≤≤【例3】已知α,β是方程2780x x -+=的两根,且αβ>.不解方程,求223βα+的值.【例4】 设实数,s t 分别满足22199910,99190s s t t ++=++=并且1st ≠,求41st s t++的值.【例5】(1)若实数,a b 满足258a a +=,258b b +=,求代数式1111b a a b --+--的值; (2)关于,,x y z 的方程组32236x y z axy yz zx ++=⎧⎨++=⎩有实数解(,,)x y z ,求正实数a 的最小值;(3)已知,x y 均为实数,且满足17xy x y ++=,2266x y xy +=,求432234x x y x y xy y ++++的值.【例6】 ,,a b c 为实数,0ac <0++=,证明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有大于1的根.能力训练A 级1.已知m ,n 为有理数,且方程20x mx n ++=有一个根是52-,那么m n += .2.已知关于x 的方程230x x m -+=的一个根是另一个根的2倍,则m 的值为 . 3.当m = 时,关于x 的方程228(26)210x m m x m -+-+-=的两根互为相反数; 当 时,关于x 的方程22240x mx m -+-=的两根都是正数;当 时,关于m 的方程23280x x m ++-=有两个大于2-的根.4.对于一切不小于2的自然数n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20x n x n -+-=的两根记为,n n a b (2)n ≥则223320072007111(2)(2)(2)(2)(2)(2)a b a b a b +++=------ .5.设12,x x 是方程222(1)(2)0x k x k -+++=的两个实根,且12(1)(1)8x x ++=,则k 的值为( )A .31-或B .3-C .1D .12k ≥的一切实数 6.设12,x 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x x n mx ++-=的两个实数根,且1210,30x x x <-<,则 ( ) A .12m n >⎧⎨>⎩ B .12m n >⎧⎨<⎩ C .12m n <⎧⎨>⎩ D .12m n <⎧⎨<⎩7.设12,x x 是方程220x x k +-=的两个不等的实数根,则22122x x +-是( )A .正数B .零C .负数D .不大于零的数8.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是5,两对角线交于O 点,且AO ,BO 的长分别是关于x 的方程22(21)30x m x m +-++=的根,那么m 的值是( )A .3-B .5C .53-或D .53-或9.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2)04m x m x --=. (1)求证:无论m 取什么实数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是12,x x ,且满足212,x x =+求m 的值及相应的12,x x .10.已知12,x 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30kx x +-=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k 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这样的实数k ,使12123222x x x x +-=成立?若存在,求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1.如图,已知在△ABC 中,∠ACB =90°,过C 点作CD ⊥AB 于D ,设AD =m ,BD =n ,且AC 2:BC 2=2:1;又关于x 的方程012)1(24122=-+--m x n x 两实数根的差的平方小于192,求整数m 、n 的值.DBAC12.已知,m n 是正整数,关于x 的方程2()0x mnx m n -++=有正整数解,求,m n 的值.B 级1.设1x ,2x 是二次方程032=-+x x 的两根,则3212419x x -+= .2.已知1ab ≠,且有25199580a a ++=及28199550b b ++=则ab= . 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610x x k -++=的两个实数根是12,x x ,且221224x x +=,则k = .4.已知12,x 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x ax a ++=的两个实数根,则1221(2)(2)x x x x --的最大值为 .5.如果方程210x px ++=(p >0)的两根之差为1,那么p 等于( )A .2B .4CD 6.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x mx m -+-=的两个实数根分别是12,x x ,且22127x x +=,则212()x x -的值是 ( )A .1B .12C .13D .257.在Rt △ABC 中,∠C =90°,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a 、b 是关于x 的方程0772=++-c x x 的两根,那么AB 边上的中线长是 ( ) A .23 B .25C .5D .2 8.设213a a +=,213b b +=且a b ≠,则代数式2211a b+的值为( ) A .5 B .7 C .9 D .119.已知,a b 为整数,a b >,且方程233()40x a b x ab +++=的两个根,αβ满足关系式(1)(1)(1)(1)ααββαβ+++=++.试求所有整数点对(,)a b .10.若方程2310x x ++=的两根,αβ也是方程620x px q -+=的两根,其中,p q 均为整数,求,p q 的值.11.设,a b 是方程2310x x -+=的两根,c ,d 是方程2420x x -+=的两根,已知a b c dM b c d c d a d a b a b c+++=++++++++.求证:(1)222277a b c d M b c d c d a d a b a b c +++=-++++++++; (2)33334968a b c d M b c d c d a d a b a b c+++=-++++++++.12.设m 是不小于1-的实数,使得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2)310x m x m m +-+-+=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12,x x .(1)若22126x x +=,求m 的值;(2)求22121211mx mx x x +--的最大值.1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0x cx a ++=的两个整数根恰好比方程20x ax b ++=的两个根都大1,求a b c ++的值.专题06 转化与化归----特殊方程、方程组阅读与思考特殊方程、方程组通常是指高次方程(组)(次数高于两次)、结构巧妙而富有规律性的方程、方程组.降次与消元是解特殊方程、方程组的基本策略,而降次与消元的常用方法是: 1、因式分解; 2、换元; 3、平方; 4、巧取倒数;5、整体叠加、叠乘等.转化是解各类特殊方程、方程组的基本思想,而化归的途径是降次与消元,而化归的方向是一元二次方程,这也可以说是“九九归宗”.例题与求解【例1】已知方程组⎩⎨⎧=+=+233522y x y x 的两组解是),(11y x 与),(22y x ,则1221y x y x +的值是_______ (北京市竞赛题)解题思路:通过消元,将待求式用同一字母的代数式表示,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值.【例2】方程组⎩⎨⎧=+=+2363yz xz yz xy 的正整数解的组数是( )A .1组B .2组C .3组D .4组解题思路:原方程组是三元二次,不易消元降次,不妨从分析常数的特征入手.【例3】 解下列方程:(1) 42)113(1132=+-++-x xx x x x ;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2)121193482232222=+-++-++x x x x x x x x ; (河南省竞赛试题) (3) 1)1998()1999(33=-+-x x ; (山东省竞赛试题) (4) 222222)243()672()43(+-=+-+-+x x x x x x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解题思路:注意到方程左边或右边项与项的结构特点、内在联系,利用换元法求解.【例4】 解下列方程组:(1) ⎪⎪⎩⎪⎪⎨⎧=++=-+-+;612,331y y x y x y x (山东省竞赛试题)(2) ⎩⎨⎧=++=++;2454,144)53)(1(2y x x y x x x (西安市竞赛试题)(3) ⎩⎨⎧+-=+-=.23,23232232y y y x x x x y (全苏数学奥林匹克试题) 解题思路:观察发现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的特点和联系,用换元法求解或整体处理.【例5】 若关于x 的方程xkx x x x x k 1122+=---只有一个解(相等的解也算一个).试求k 的值与方程的解.(江苏省竞赛试题)【例6】 方程02006322=+++-y x xy x 的正整数解有多少对?解题思路:确定主元,综合利用整除及分解因式等知识进行解题.能力训练A 级1.方程1)1(3)1(222=+-+xx x x 的实数根是_____________. 2.()()()22222224367243+-=+-+-+x xx x x x ,这个方程的解为x =_________________.3.实数z y x ,,满足⎩⎨⎧=+-+-=,0223,362z xy y x y x 则zy x +2的值为_______________.(上海市竞赛题) 4. 设方程组⎪⎩⎪⎨⎧=++=++=++0,0,01222b ax x a x bx bx ax 有实数解,则.________1=++b a(武汉市选拔赛试题)5.使得()()()()7823142222+-++=--x x x x x x 成立的x 的值得个数为(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五羊杯”竞赛试题)6.已知方程组⎩⎨⎧=-=+1,22z xy y x 有实数根,那么它有( )A .一组解B .二组解C .三组解D .无数组解(“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7.设a a 312=+,b b 312=+且b a ≠,则代数式2211b a +的值为( )A .5B .7C .9D .11 8.已知实数y x ,满足20,922=+=++xy y x y x xy ,则22y x +的值为( )A .6B .17C .1D .6或179.已知关于y x ,的方程组⎩⎨⎧=-+=-222)(3,p y x p xy p y x 有整数解()y x ,,求满足条件的质数p .10.已知方程组⎩⎨⎧=+-=++-01,022y x a y x 的两个解为⎩⎨⎧==,,11y y x x ⎩⎨⎧==,,22y y x x 且21,x x 是两个不等的正数.(1)求a 的取值范围;(2)若116832212221--=-+a a x x x x ,试求a 的值.(南通市中考试题)11.已知b a ,是方程012=--t t 的两个实根,解方程组⎪⎩⎪⎨⎧+=++=+.1,1y ayb x x b ya x(“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12.已知某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q p ,,且满足关系式()⎩⎨⎧=+=++,6,5122pq q p p q p 试求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杭州市中考试题)B 级1.方程组⎪⎩⎪⎨⎧==++++=++43251z y x z y x z y x 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x x x x x 71357139722=+-+++,则x 的值为______________.(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3.已知实数00,y x 是方程组⎪⎩⎪⎨⎧+==11x y xy 的解,则._________00=+y x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4.方程组⎪⎩⎪⎨⎧=+=3411,9y xxy 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_.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5.若二元二次方程组()⎩⎨⎧+-==-12,122x k y y x 有唯一解,则k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______________. (《学习报》公开赛试题)6.正数654321,,,,,x x x x x x 同时满足1165432=x x x x x x ,2265431=x x x x x x ,3365421=x xx x x x ,4465321=x x x x x x ,6564321=x x x x x x ,9654321=x xx x x x . 则654321x x x x x x +++++的值为________.(上海市竞赛试题)7.方程06623=+--x x x 的所有根的积是()A .3B .-3C .4D .-6E .以上全不对(美国犹他州竞赛试题)8.设y x ,为实数,且满足()()()()⎩⎨⎧=-+--=-+-,1119991,111999133y y x x 则=+y x ( ) A .1 B .-1 C .2 D .-2(武汉市选拔赛试题)9.已知⎪⎩⎪⎨⎧=++=++=,3,2,1222z y x z y x xyz 则111111-++-++-+y zx x yz z xy 的值为( )A .1B .21-C .2D .32-10.对于实数a ,只有一个实数值x 满足等式012211112=-++++-+-+x a x x x x x ,试求所有这样的实数a 的和.(江苏省竞赛试题)11.解方程a x x x x =--+-+1212,其中0>a ,并就正数a 的取值,讨论此方程解的情况.(陕西省竞赛试题)12.已知c b a ,,三数满足方程组⎩⎨⎧=+-=+,4828,82c c ab b a 试求方程02=-+a cx bx 的根.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13.解下列方程(组):(1)()1639322=-+x x x ; (武汉市竞赛试题)(2)()()()6143762=+++x x x ;(湖北省竞赛试题)(3)⎪⎪⎪⎩⎪⎪⎪⎨⎧=+=+=+,414,414,414222222x z z z y y y x x (加拿大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专题08 二次函数阅读与思考二次函数是初中代数的重要内容,既有着应用非常广泛的丰富性质,又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主要知识与方法有:1.二次函数解析式c bx ax y ++=2的系数符号,确定图象的大致位置.2.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抛物线的形状仅仅与a 有关,a b 2-与(ab2-,a b ac 442-)决定抛物线对称轴与顶点的位置.3.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通常有下列三种形式: ①一般式:c bx ax y ++=2; ②顶点式n m x a y +-=2)(:;③交点式:))((21x x x x a y --=,其中1x ,2x 为方程02=++c bx ax 的两个实根.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根据不同条件采用不同的设法,可使解题过程简捷.例题与求解【例1】 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如图所示,现有以下结论:①0>abc ;②c a b +<;③024>++c b a ;④b c 32<;⑤()()1≠+>+m b am m b a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 (天津市中考试题)解题思路:由抛物线的位置确定a ,b ,c 的符号,解题关键是对相关代数式的意义从函数角度理解并能综合推理.【例2】 若二次函数c bx ax y ++=2(a ≠0)的图象的顶点在第一象限,且过点(0,1)和(-1,0),则c b a S ++=的值的变化范围是( )A .0<S <1B . 0<S <2C . 1<S <2D . -1<S <1 (陕西省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设法将S 表示为只含一个字母的代数式,求出相应字母的取值范围,进而确定S 的值的变化范围.【例3】 某跳水运动员进行10米跳台跳水训练时,身体(看成一点)在空中的运动路线是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下经过原点O 的一条抛物线(图中标出的数据为已知条件). 在跳某个规定动作时,正常情况下,该运动员在空中的最高处距水面3210米,入水处距池边的距离为4米,同时,运动员在距水面高度5米以前,必须完成规定的翻腾动作,并调整好入水姿势,否则就会失误.(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某次试跳中,测得运动员在空中的运动路线是(1)中的抛物线,且运动员在空中调整好入水姿势时,距池边的水平距离为533米.此次跳水会不会失误?并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河北省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对于(2),判断此次跳水会不会失误,关键时求出距池边的水平距离为533米时,该运动员与跳台的垂直距离.【例4】 如图,在直角坐标xOy 中,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C (4,3-),且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AB 的长为6.(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在y 轴上求作一点P (不写作法),使PA +PC 最小,并求P 点坐标;(3)在x 轴的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以Q ,A ,B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如果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泰州市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对于(1)、(2),运用对称方法求出A ,B ,P 点坐标;对于(3),由于未指明对应关系,需分类讨论.【例5】 如图,已知边长为4的正方形截去一个角后成为五边形ABCDE ,其中AF =2,BF =1.试在AB 上求一点P ,使矩形PNDM 有最大面积. (辽宁省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设DN =PM =x ,矩形PNDM 的面积为y ,建立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解题的关键是:最值点不一定是抛物线的顶点,应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PMF E DNCBA【例6】 将抛物线33:211+-=x y c 沿x 轴翻折,得抛物线2c ,如图所示.(1)请直接写出抛物线2c 的表达式.(2)现将抛物线1c 向左平移m 个单位长度,平移后得到的新抛物线的顶点为M ,与x 轴的交点从左到右依次为A ,B ;将抛物线2c 向右也平移移m 个单位长度,平移后得到的新抛物线的顶点为N ,与x 轴的交点从左到右依次为D ,E .①当B ,D 是线段AE 的三等分点时,求m 的值;②在平移过程中,是否存在以点A ,N ,E ,M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的情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江西省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把相应点的坐标用m 的代数式表示,由图形性质建立m 的方程. 因m 值不确定,故解题的关键是分类讨论.能力训练A 级1.已知抛物线9)2(2++-=x a x y 的顶点在坐标轴上,则a 的值为__________.2.已知抛物线c bx x y ++=2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正半轴交于B ,C 两点,且BC =2,ABC S ∆=3,则b =____________. (四川省中考试题)3.已知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如图所示. (1)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 =_________; (2)当x =________时,3=y ;(3)根据图象回答,当x _______时,0>y . (常州市中考试题) 4.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原点及点(21-,41-),且图象与x 轴的另一交点到原点的距离为1,则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 (安徽省中考试题) 5.二次函数c bx ax y ++=2与一次函数c ax y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6.由于被墨水污染,一道数学题仅能见到如下文字:已知二次函数c bx x y ++=2的图象过点(1,0)……求证: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2=x 对称,根据现有信息,题中的二次函数图象不具有的性质是( )A .过点(3,0)B .顶点是(2,-2)C .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度是2D .与y 轴的交点是(0,3) (盐城市中考试题) 7.如图,抛物线c bx ax y ++=2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分别是A ,B ,E ,且△A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 =BE ,则下列关系式不能总成立的是( ) (大连市中考试题)A .0=bB . 2c S ABE =∆ C .1-=ac D .0=+c a第7题图 第8题图 8.如图,某中学的校门是一抛物线形水泥建筑物,大门的地面宽度为8米,两侧距地面4米处高各有一个挂校名横匾用的铁环,两铁环的水平距离为6米,则校门的高为(精确到0.1米,水泥建筑物厚度忽略不计)( )A .9.2米B .9.1米C .9米D .5.1米 (吉林省中考试题)9.如图,是某防空部队进行射击训练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示意图. 在地面O ,A 两个观测点测得空中固定目标C 的仰角分别为α和β,OA =1千米,tan α=289, tan β=83,位于O 点正上方35千米D点处的直升机向目标C 发射防空导弹,该导弹运行到达距地面最大高度3千米时,相应的水平距离为4千米(即图中E 点).(1)若导弹运行为一抛物线,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说明按(1)中轨道运行的导弹能否击中目标的理由.(河北省中考试题)10.如图,已知△ABC 为正三角形,D ,E 分别是边AC 、BC 上的点(不在顶点),∠BDE =60°. (1)求证:△DEC ∽△BDA ;(2)若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6,并设DC =x ,BE =y ,试求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BE 最短时,△BDE 的面积.CEDBA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B ⊥OA 且OB =2OA ,点A 的坐标是(-1,2). (1)求点B 的坐标;(2)求过点A ,O ,B 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连结AB ,在(2)中的抛物线上求出点P ,使ABO ABP S S ∆∆=.(陕西省中考试题)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n mx x y ++=2经过点A (3,0),B (0,-3)两点,点P 是直线AB 上一动点,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M .设点P 的横坐标为t ;(1)分别求直线AB 和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 在第四象限,连结BM ,AM ,当线段PM 最长时,求△ABM 的面积;(3)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得以点P ,M ,B ,O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 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南宁市中考试题)B 级1.已知二次函数c x x y +-=62的图象顶点与坐标原点的距离为5,则c =________.2.如图,四边形ABCD 是矩形,A ,B 两点在x 的正半轴上,C ,D 两点在抛物线x x y 62+-=上.设OA 的长为m (0<m <3).矩形ABCD 的周长为l ,则l 与m 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昆明市中考试题)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3.如图,在⊙O 的内接△ABC 中,AB +AC =12,AD ⊥BC ,垂足为D (点D 在边BC 上),且AD =3,当AB 的长等于________时, ⊙O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___________.4.如图,已知二次函数)0(21≠++=a c bx ax y 与一次函数)0(2≠+=k m kx y 的图象相交于点A (-2,4),B (8,2),则能使21y y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时______________. (杭州市中考试题) 5.已知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则函数c ax y +=的图象只可能是( )(重庆市中考试题)A B C D6.已知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6个代数式:ab ,ac ,c b a ++,c b a +-,b a +2,b a -2中,其值为正的式子个数为 ( )A .2个B .3个C .4个D .4个以上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7.已知抛物线c bx ax y ++=2(a ≠0)的对称轴是2=x ,且经过点P (3,0)则c b a ++的值为( ) A .-1 B .0 C .1 D .2 8.已知二次函数c bx ax y ++=2(0>a )的对称轴是2=x ,且当0,,2321===x x x π时,二次函数y 的值分别时321,,y y y ,那么321,,y y y 的大小关系是( )A . 321y y y >>B . 321y y y <<C . 312y y y <<D . 312y y y >>9.已知抛物线4)343(2++-=x m mx y 与x 轴交于两点A ,B ,与y 轴交于C 点,若△ABC 是等腰三角形,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新世纪杯”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10.如图,已知点M ,N 的坐标分别为(0,1),(0,-1),点P 是抛物线241x y =上的一个动点. (1)判断以点P 为圆心,PM 为半径的圆与直线1-=y 的位置关系; (2)设直线PM 与抛物线241x y =的另一个交点为Q ,连结NP ,NQ ,求证:∠PNM =∠QNM .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11.已知函数122--=x x y 的图象与x 轴相交于相异两点A ,B ,另一抛物线c bx ax y ++=2过点A ,B ,顶点为P ,且△AP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a ,b ,c 的值. (天津市竞赛试题)12.如图1,点P 是直线22:--=x y l 上的点,过点P 的另一条直线m 交抛物线2x y =于A ,B 两点.(1)若直线m 的解析式为2321+-=x y ,求A ,B 两点的坐标; (2)如图2,①若点P 的坐标为(-2,t ),当PA =AB 时,请直接写出点A 的坐标;②试证明:对于。
(word完整版)人教版初中数学讲义(2021年整理)
(word完整版)人教版初中数学讲义(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word完整版)人教版初中数学讲义(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word完整版)人教版初中数学讲义(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基本定理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2 S=L×h83、(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 ad=bc ,那么a:b=c:d84、(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 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110、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111、推论1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112、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114、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115、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116、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117、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118、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119、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20、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121、①直线L和⊙O相交 d<r②直线L和⊙O相切 d=r③直线L和⊙O相离 d>r122、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123、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124、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125、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126、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1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128、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129、推论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130、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1、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132、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133、推论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135、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③两圆相交 R—r<d<R+r(R>r)④两圆内切 d=R—r(R>r)⑤两圆内含 d<R—r(R>r)136、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137、定理把圆分成n(n≥3):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138、定理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13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140、定理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141、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142、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14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144、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145、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146、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147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148平方差公式:(a+b)(a—b)=a2-b2常用数学公式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a-b|≥|a|—|b|—|a|≤a≤|a|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判别式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三角函数公式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半角公式sin(A/2)=√((1—cosA)/2) sin(A/2)=-√((1-cosA)/2)cos(A/2)=√((1+cosA)/2) cos(A/2)=-√((1+cosA)/2)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和差化积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某些数列前n项和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注:(a,b)是圆心坐标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圆台侧面积 S=1/2(c+c')l=π(R+r)l 球的表面积 S=4π*r2圆柱侧面积 S=c*h=2π*h 圆锥侧面积 S=1/2*c*l=π*r*l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π*r2h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π*r2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4
5
6
7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10
11
12
13
14
15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180
18 1
19 2
20 3
21
22
23
24
25
26
27 1
28 2
29
30
31 1
32
33 3 60 34
35 1
36 2 60
3730
38
39
40
41
42 1
43 2
44 3
45
46
47
48360
49360
50n-2180 51360
52 1
53 2
54
55 3
56 1
57 2
58 3
59 4
60 1
61 2
62 1
63 2
64 1
65 2
66 2
67 1
68 2
69 1
702
71 1
72 2
73
74
75
76
77
78
79 1
80 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83
84
85
86
87
88
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90
91 1
92
93 2
94 3
95
96 1
97 2
98 3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
112 2
113
114
115
116
117 1
118 2 90 119 3
120
121
122
123
124 1
125 2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R-r
d=R-r(R R-r(R
136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137
138
139n-2180
140
141
142
143360 (n-2)180n-2(k-2)=4
144180
1452 2
146= d-(R-r) = d-(R+r)
14722 2
(a-b)22-2ab+ 2
148(a+b)(a-b)=a2-b2
2-b2=(a+b)(a-b) a332-ab+b23-b3=(a-b(a22 |a+b||a|+|b| |a-b||a|+|b| |a|b<=>-b
|a-b||a|-|b| -|a||a|
-b+2-4ac)/2a -b-2-4ac)/2a
X1+X2=-b/a X1*X2=c/a
2-4ac=0
2-4ac>0
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n=n(n+1)/2 1+3+5+7+9+11+13+15++(2n-1)=n2
+n2=n(n+1)(2n+1)/6
n3=n2(n+1)2/4 1*2+2*3+3*4+4*5+5*6+6*7+
+n(n+1)=n(n+1)(n+2)/3
a/sinA=b/sinB=c/sinC=2R
222-2accosB
(x-a)2+(y-b)22
2222-4F>0
22=-2px x22=-2py
S=1/2c*h' S=1/2(c+c')h'
S=1/2(c+c')l=2
S=1/2*c*l=
s=1/2*l*r V=1/3*S*H V=1/3*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