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

合集下载

王安石《泊船瓜洲》译文全文译文及鉴赏

王安石《泊船瓜洲》译文全文译文及鉴赏

王安石《泊船瓜洲》译文全文译文及鉴赏《泊船瓜洲》是由王安石所创作的,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

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泊船瓜洲》,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译文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泊船瓜洲》注释泊船:停船。

泊,停泊。

指停泊靠岸。

绿:吹绿。

京口:古城名。

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一水:一条河。

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

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

《泊船瓜洲》赏析一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

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京口瓜洲一水间”,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

“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

“钟山只隔万重山”,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王安石于景祐四年(1037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

“只隔”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

把“万重山刀的间隔说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诗入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毕竟被“万重山”挡住了,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

“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

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唐宋诗5第四课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教案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唐宋诗5第四课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教案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3.学习者评价: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促进学生的反思和互助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思考自己在电流的热效应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让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共同提高。
4.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注重评价的及时性和针对性,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艺术性和趣味性:板书设计可以适当运用图形、符号等元素,增加艺术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
1.课堂评价:
2.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应仔细批改学生的练习作业,给出明确的评价和指导。对于学生的正确解答,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学生的错误解答,教师应指出错误所在,并提供正确的解题方法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电热水壶、电暖器等,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的热效应。
2.新课导入:介绍电流的热效应的概念和原理。
3.课堂讲解:讲解电流热效应的计算方法。
4.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所学知识计算电流热效应。
5.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热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流热效应的重要性和应用。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理解电流的热效应这一概念上,学生可能会遇到难以理解的热效应原理和计算方法。此外,他们可能对于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分析中感到困惑。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实验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讲授法用于传授电流的热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实验法用于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电流的热效应,小组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和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电流热效应现象。

陕西省南郑中学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课件:第4课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共44张PPT)

陕西省南郑中学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课件:第4课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共44张PPT)
———
明 月 何 时 照 我 还 羁 旅 乡 思
中国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 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中,或游 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他们眼中所见,耳中 所闻,心中所感,由此触发灵感,写下诗篇,就 叫羁旅诗。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 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
羁旅乡思类诗歌常见主题: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 乡之情。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 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常用表现手法: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 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较特殊的表
“生”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不仅富有动感,而且点染 了海和月的同生共命的缠绵,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从无到有的 过程。这一句其景可爱,情状可爱。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联 千古传诵。此联看似平淡无奇,意境雄 浑,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前句写景, 后句即景生情: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 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 轮明月。 抒写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 情。写景抒情,融为一体。
❖诗人披衣出户,陶醉在月色中,却 忽然想到月光虽美,但不能采撷以 赠远方佳人,倒不如回屋,寻个美 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全诗意 境优美,此中可见诗人美丽的期盼, 并无忧郁、无奈之情。
品味情感
本诗抒发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诗 人望月,怀念天边亲人与他同望;徘徊 于室内外,依旧驱散不去思念之情。忽 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赠予人,倒不如 寻个美梦,或许可期得欢娱约会。
望 月 怀 远
张 九 龄
张九龄是唐玄宗开元时宰相。韶州

(3)羁旅乡思诗鉴赏

(3)羁旅乡思诗鉴赏

高考真题
子规【元】曹伯启(四川)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 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吴松道中二首【宋】晁补之(山东卷)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 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 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 之感也非常强烈:“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 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 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 轩涕泗流。”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歌复习之三
羁旅乡思诗
何为羁旅乡思
“羁旅乡思”——羁:“停留,使停
留”。就是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 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 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 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 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它往往表 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初见嵩山【宋】张耒[lěi]辽宁卷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②侧面落笔(主客移位;虚实结合)。不说自 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 杜甫的《月夜》中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 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妻子写得娇 美动人,也衬托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 来格外动人。另外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 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 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从而表 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 PPT精品课件1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 PPT精品课件1

①主要叙写羁旅漂泊之苦,抒发内 心的孤独、凄凉。次写思乡之情。
枫桥夜泊 张继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
(主要写漂泊客居他乡的游子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
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羁旅诗,一般是从旅人身 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 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 的憧憬。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著名的一个节日。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 样的心情。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 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 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 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2)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 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 的。(想象1分,画面描绘2分) 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
这类诗有一些常用的意象,如“归雁、圆月、客 船、天涯、他乡、孤灯、无眠、晚钟、醉酒、凄风、 苦雨、慈母”等,或物或事或人。鉴赏时应把握作者 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 又是如何将思乡的情感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 融合在一起的。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1)两首诗都以“除夜”为题,“除夜”指 , 两诗都选择 作为意象。 (2)高诗的“霜鬓明朝又一年”、戴诗的“明日又逢春”,两 者都用了“又”字请分别赏析“又”字的内涵。 (1)除夜:除夕;“(孤馆)寒灯”或“霜鬓”“衰鬓”。 (2)高诗之“又”:归乡遥遥无期,一年又一年,寄托无奈、 伤感、凄冷、孤寂之意;戴诗之“又”:可做多解,既可理解为 在悲苦的人生中寄予新的希望,也可理解为诗人年年待岁,迎来 的只能是越来越可怜的老境,一年不如一年的凄惨命运。只要意 思接近即可)

唐宋诗词鉴赏第四课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

唐宋诗词鉴赏第四课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

表现了什么样的画面?结合全诗,说说这样的名词组
合的诗句有何妙处。
1、《望月怀远》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 此时。 ”一句是千古佳句,结合全诗说说诗 人是怎样借明月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望月怀远》诗意画
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
容多写闺情。其词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 然题材狭窄,多写妇女离愁别恨之作但伤之于柔弱秾艳,与韦庄并 称“温韦”。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3、《商山早行 》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表现了什么样的画面?结合全诗,说说这样的名词组 合的诗句有何妙处。
泊船瓜洲
王安石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明月何时照我还。
静夜思
李白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床前明月光,
邯郸驿里逢冬至,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商山早行 》诗意画
3、《商山早行 》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 霜。 ”表现了什么样的画面?结合全诗,说说这样 的名词组合的诗句有何妙处。
知人论世
温庭筠 (812?~870?)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 太原祁人。文思敏捷,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 叉”“温八吟”之称。然恃才不羁,生活放浪,好讥刺权贵,得 罪宰相令狐绹,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公元 859年,出为隋县尉。徐商镇襄阳,召为巡官,常与段成式、韦 蟾等唱和。后来,归江东,任方城尉。公元866年,徐商知政事, 用为国子助教,主持秋试,悯擢寒士,竟流落而终。诗词兼工。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思乡诗鉴赏》 课件 (共45张)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思乡诗鉴赏》 课件 (共45张)
七言古诗作于1094年(宋哲宗绍圣元年)。这 一年因朝中党祸,苏轼被贬谪惠州安置,黄庭 坚、晁补之、张耒等人,都因受牵连相继被贬。 作者在这年春初,也被罢去颍州州学教授的职 务。在离开颍州(州治在今安徽阜阳)的舟中, 感慨时事,写下《舟中》组诗。
诗的头两句:“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 风用壮。”写舟行之险。江上恶风卷浪,黄流 湍急,风势壮猛,浪涛骇人。作者处于这样的 情境当中,感到惊心动魄。三四两句:“疾如 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紧承上文, 以重笔渲染风浪的威势。先写风涛之迅疾,仿 佛如万马破空而来,瞬息千里,次写风涛气势 之猛,有
①有人评论说此诗具有“时渐进,情渐 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赏析这一 特点。
暮色初起,稀稀落落的枫叶(飘零的霜叶)触动 了了诗人的离情乡思; 随着暮色渐浓,孤城关闭,独鸟归巢 ,诗人孤独 寂寞之情渐深; 夜幕降临,明月初上,空寂的渡头更让诗人乡心 欲绝;
偏偏这个时候,却不知哪里传来捣寒衣的砧声, 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烈。
寒食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
还有哪些?
重阳登高: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伤春悲秋: (杜甫《登高》)
日暮思归: (崔颢《黄鹤楼 》)
思江南
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 羁人又动望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 不到桐庐已及明。
因梦寄情 情因梦切
• 横压三江五湖之概。这里,“万骑千里”是眼前 所见;“气压江湖”,是心灵激荡所感。这几句 把“情为境移”、“心为事慑”的景况,写得十 分突出。但尚未表示由此而生的内心感慨,重点 在于绘景。下面四句,则着重抒吐情怀。
第五六两句:“岸上空荒火夜明,舟山坐起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四课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望月怀远》144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四课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望月怀远》144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第1页共4页第四课羁旅乡思诗鉴赏【学习目标】1、掌握羁旅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由《望月怀远》迁移而探究“明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情感指向。

3、学习羁旅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羁旅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难点:提高羁旅诗的综合鉴赏能力。

课前预习【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熟读课内诗歌,结合注释疏通诗歌大意,借助“教材助读”能够对羁旅乡思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

2、用10分钟左右认真完成“预习自测题”,并对相关知识进行反复记忆。

【教材助读】一、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

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羁旅之愁。

今天我们走近他们的身边,去听听他们的心声。

二、旧知回顾: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悬:端端正正地高挂。

三、知识点1羁旅诗概述羁旅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

所以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

在此过程中,他们因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触发灵感,写下诗篇,就叫做羁旅诗。

它们或写羁旅之思(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

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这些都是鉴赏的切入点。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

《泊船瓜洲》全文翻译赏析

《泊船瓜洲》全文翻译赏析

《泊船瓜洲》全文翻译赏析《泊船瓜洲》全文翻译赏析《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歌开篇写景,既兼具比兴,更通过夸张将空间的近与时间的久构成了有力的反差,直逼出末尾“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情感迸发,大有银瓶乍破之势。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泊船瓜洲》全文翻译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泊船瓜洲》年代:宋作者: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作品赏析【注释】:[1]京口:今江苏镇江。

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

[2]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赏析】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身体力行致力于改革的杰出的政治家,也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据史料记载,王安石1069年开始推行新法,数年后,因新旧党争十分激烈,宋神宗终于下令“权罢新法”,王安石也被迫辞官。

晚年在钟山过着隐居生活。

据说王安石辞官的第二年,皇帝又起用他,召他进京。

一日,诗人乘船路过瓜洲,因怀念金陵故居,在船停泊瓜州小憩时,王安石立在船头远眺,看到京口和瓜州就隔着一条长江,钟山也只是相隔着几座大山,春风已经吹到了江南,大地又是一片春光,他想到这里,不禁又想起自己推行的变法运动,他深信自己一定会使变法成功,怎奈朝廷内部斗争尖锐,自觉前途迷惘,不由又触动了对家乡的情思。

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不由吟出了一首七言绝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这四句诗中诗人特别喜欢“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因为春风暗示了他推行的变法运动,可是,又觉得“到”这个字用得还不够生动,他想改成“入”和“过”,后来又想到了“满”,又都觉得不满意。

整整想了一夜,却没有结果。

第二天一早,他又来到船头,忽然看到江岸一片葱绿,于是心中一亮,这个“绿”字就此诞生了,春风又绿江南岸“因此成了千古名句,这首诗也成了流传千古的名作。

《泊船瓜洲》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它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唐宋诗5第四课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教案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唐宋诗5第四课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教案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唐宋诗5第四课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教案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唐宋诗5》第四课“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为选修《唐宋诗词鉴赏》中的重要章节。教材通过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感遇》及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作品,深度探讨了唐宋时期文人在羁旅他乡时对故土的深切思念。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唐宋诗词的艺术特色,不仅传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同时也映射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及文化背景。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在掌握诗词韵律美感的基础上,理解并感悟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反思总结法:通过反思,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效果和不足。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对诗词鉴赏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通过拓展学习,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提升综合文化素养。
-通过反思总结,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诗词,表达对家乡或亲人的思念之情,从而加深对诗词创作技巧的理解。
-小组研讨: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针对特定的诗词作品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文化探究:鼓励学生对唐宋时期的文化背景进行探究,了解诗词创作与当时社会文化的关系。
-艺术体验:建议学生参与诗词朗诵、书画欣赏等活动,体验诗词与艺术相结合的美感。
核心素养目标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尤其在诗词学习方面,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诗词格律、韵律美感以及简单的意象解读能力。然而,在《唐宋诗词鉴赏》的深入学习中,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仍存在差异。大部分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较为浓厚,但部分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尚需加强,尤其在对羁旅乡思这类深层次情感的理解上。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中的 “滋”字用得好在哪里?
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
生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写尽了 “遥夜”、“竟夕”的精神,形象地写 出了诗人凝神望月而相思难抑的情形。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 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是否流 露诗人的无奈和忧郁? 诗人披衣出户,陶醉在月色中,却 忽然想到月光虽美,但不能采撷以 赠远方佳人,倒不如回屋,寻个美 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全诗意 境优美,此中可见诗人美丽的期盼, 并无忧郁、无奈之情。
重点留心四种意象
1.望月怀远
2.鸿雁传书 3.折柳送别
4.杜鹃啼血
思想感情
主要写羁旅漂泊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
凉,次写思乡之情。 感念亲情之深,主要表达对家乡人的思念, 次写羁旅漂泊之苦。 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 无门的孤独与愤慨之情。 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例:《 征人怨》
②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 倍觉凄凉。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 无奈;时空的永恒;思乡思亲。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 寒蝉——悲凉。 猿猴——伤感。 落花——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 挫折。 沙鸥——飘零;伤感。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 陈代谢。
总结:
《望月怀远》是望月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的名篇,写景抒情并
举,由景入情,情景相生。
诗情感真挚。全诗紧紧
围绕“望月”而展开,从
望月写到怀人,层层深
入,形成清丽而深远的 意境,语言明快
品味情感
本诗抒发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诗 人望月,怀念天边亲人与他同望;徘徊 于室内外,依旧驱散不去思念之情。忽 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赠予人,倒不如 寻个美梦,或许可期得欢娱约会。

第四课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思乡

第四课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思乡

• 13.答案示例: • 我赞同梅尧臣的评价(点明观点)。[角度一]“鸡声茅 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作 者旅外早行,所见之景很多,所以难写[一层];作者选取 代表典型景物的五个名词性短语,不着一个动词,却简洁 而又合面地描摹出旅途见闻,营造了悲凉孤寂的氛围[二 层]。[角度二]这两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表面上写 旅途景色,实际上既含有“早行”的条件,又含有旅途的 艰辛和羁旅的愁思[一层],作者固然是“早行”,但板桥 上的“人迹”,分明表示“更有早行人”,作者似乎在惊 佩,似乎在懊恼,但都表达出急于归家的迫切心情[二层], 寥寥十字,言有尽而意无穷,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总结] • [10分,表明观点,1分;分角度分析,6分,两个角度各3 分;语言表述,3分;结构层次,1分。]
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渲染烘托; •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 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绝句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①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 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 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 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 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 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 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杜陵:作者的故乡。
12.(7分)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首句表现了“早行”的典型情境。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 经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巧妙点题,毫无斧凿之痕。 • B.“客行”句点明早行的原因。这里“悲”字含有怀念故乡 而欲归未归的意思,表情达意十分传神,容易引起读者的共 鸣。 • C.“榆叶”句仍紧扣“早行”。“叶落”反衬出路寂静;而 “明”字则准确写出因为天色未亮,驿墙边鲜红的枳花格外 耀眼。 • D.“杜陵梦”与“悲故乡”遥相呼应,与中间写景相辅相成, 使“早行”所见之景与“早行”所发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体 现。 (2)作者以“凫雁满回塘”收束全诗,试简析其妙处。 13.宋代诗人梅尧臣评价“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句: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请结合诗 句说说你的理解。(200字左右)(10分)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行役诗鉴赏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行役诗鉴赏

知识梳理
2、常见意象 • 月——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 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 • 鹧鸪——羁旅乡愁 • 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 另有笛、长亭、折柳、书信(家书)、捣衣 • 特殊节日:除岁(除夕)、元宵节、中秋节、 重阳节、寒食节 • 其它还有:驿道,马,船, 故园, 浮萍,飞蓬等。
明月何时照我还
——羁旅行役诗鉴赏
教学目标: 1、了解羁旅诗的特点 2、掌握鉴赏羁旅诗的情感和常用手法
羁旅诗概述
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 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 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 大川,或探亲访友。 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 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
知识梳理
• 1、羁旅诗常见思想情感 感情1:表现行旅之 人旅途的寂寞艰辛, 孤独伤感。 ——羁旅愁思
知识梳理3:常见表达技巧
1.常用的抒情手法: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2.表现手法: 衬托(乐景衬哀情),虚实结合, 对比。 3.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借代。 4.构思技巧: 以景结情,抑扬。
链接高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羁 旅 愁 思
感情2:表现对家乡或家人的思念之情。 乡思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 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漂泊在外;贬官异地; 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感情3:抒发身世漂泊、壮志未酬 的仕途失意。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教学参考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教学参考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教学参考一、知识概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这一首《静夜思》,可谓中国思乡诗的代表,被誉为一首“无比精粹而不失伟大的东方乡情曲”。

自古以来,思乡就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

尤其是在交通讯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传递?于是,羁旅的骚人墨客,常拈物取事,化意成文,或因久宦在外,或为长期漂泊,抑或由于久戍边关;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如此种种,皆为一抒羁旅乡思之情也。

“明月何时照我还”择取了唐诗瀚海中抒发羁旅情怀的三篇作品。

学习本文,我们首先可以在诵读的基础上感知作者倾注于诗歌字里行间的情感,然后从诗歌的意象角度切入对诗歌意境的分析,进而品味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鉴赏要点鉴赏羁旅情怀的诗歌作品,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与句法,体味诗歌的艺术特色。

望月怀远张九龄(一)作者简介张九龄,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

在政治方面,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文学方面,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

誉为“岭南第一人”。

(二)整体感知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现的是怎样的主题?从诗题来看,“望月怀远”,当是指诗人望月而生情,表达诗人对远方之人殷切怀念的情思。

古人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联想非常丰富。

望月怀人,常常成为古诗词中的题材,但像张九龄写得如此幽清淡远,深情绵邈,却不多见。

(三)文本分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上生明月”,“生”字用得极为生动,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之“海上明月共潮生”异曲同工。

此句重在写景。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
这里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虚实相生指由眼 前所见到心中所想,进而把眼前的实象与心中的 虚象有机聚合在一起的一种表现手法。虚实相生 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 突出诗歌的中心。以乐景衬悲情,通过这个温 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 的思念。
பைடு நூலகம்
品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2)与此类似的意象叠加的诗句还有:“杨柳岸晓风 残月”(柳永《雨霖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楼 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细草微风岸,桅樯独夜舟”( 杜甫《旅夜书怀》)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这时,远在天 天涯共此时。 边的亲人和我同样在望着月亮。 情人怨遥夜, 亲人怨恨夜太长了,在经过整整一夜 竟夕起相思。 后,思念之情变得更加强烈。 灭烛怜光满,熄灭了蜡烛,更觉得月色皎洁可爱,披衣走到 披衣觉露滋。屋外长久地望月,感到了深夜露水浸润的凉意。 不堪盈手赠, 月光虽然可爱,却不能满满地捧在手里把它送 给远方的亲人,倒不如回去睡觉,在梦中与亲 还寝梦佳期。
相关背景:
诗人本来是太原祁人,但由于在长安南郊安 了个家,所以在他的一些诗歌里,是把长安南郊 说成他的故乡的。唐宣宗大中末年,他离开长安, 出外宦游。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里跋涉的时候, 还念念不忘 “故乡”;晚上住在茅店里,也在做 着“杜陵梦”。
解题:
《商山早行》是唐代著名的羁旅行役诗之一, 为诗人离开长安时所作。“早”字是这首诗所 描写的中心,诗中的一切动作、场景、情绪都 围绕着它而出发,为镜头焦点之所在。其中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已成为千古传诵 的名句。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思乡诗鉴赏》 上课课件 45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思乡诗鉴赏》 上课课件 45
• 声音

笛声、角声、芦管声 子规、鹧鸪 、乌鸦 、猿啼
• 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
• 船、浮萍、飞蓬、飘蓬、孤雁、沙鸥 、浮云
• 自然、植物类
• 秋风、秋霜、衰草、梧桐、丁香 、芭蕉
• 其他
• 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 • 孤灯、双鲤、桑梓、阳关、关山、天涯、他乡、故园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思乡诗鉴 赏》 上课课件 45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
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
鬓,明日又逢春。
(1)两首诗都以“除夜”为题,“除夜”指 除夕
都选择 旅馆寒灯、霜(衰)鬓 作为意象。
,两诗
(2)请分别赏析二首诗中“又”字的内涵。
高诗之“又”:归乡遥遥无期,一年又一年,寄托无奈、伤感、
蜀中九月登高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
托物言情 物因情动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思乡诗鉴 赏》 上课课件 45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思乡诗鉴 赏》 上课课件 45
三、常见意象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思乡诗鉴 赏》 上课课件 45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思乡诗鉴 赏》 上课课件 45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思乡诗鉴 赏》 上课课件 45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思乡诗鉴 赏》 上课课件 45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思乡诗鉴 赏》 上课课件 45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思乡诗鉴 赏》 上课课件 4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另外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 都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而 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 5、对比、衬托
• 2006年江苏卷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
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
•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 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 【答案】①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列锦 的表现手法;②映衬类: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
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
而闲适之情;或列锦类: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的将乡间
《商山早行》——意象、意境、手法、情感 1、这首诗描绘了两幅不同的画面,一幅是 异乡的画面,一幅是故乡的画面,请找出相 应的诗句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常在有 月亮的时候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 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 不老去
——席慕蓉Leabharlann 第四课: 明月何时照我还——羁旅乡思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羁旅乡思”诗常见的情感 及手法; 2、结合具体作品在探究中让学生提 高阅读鉴赏此类诗词的能力。
•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 《书愤》)
• 3)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抒 怀》)
• 纯意象排列,中间不用一个闲字,不标明名 词间的关系,使之间的关联有跳跃性,能调动 读者的思考,让读者自由组合,获得广阔的想 象理解的空间,组成的画面更丰满。这就是古 典诗歌的“意象叠加”法。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合作探究
• 1、第二联历来脍炙人口,请简要 赏析
• 典例引路
2012年广东卷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 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
• [注] 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 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副生动的乡村
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 情怀。
例题:朱樱青豆酒, 绿草白鹅村。
颔联采用意象 叠加的方式巧妙的 将乡间独特物象樱 桃,豆,草,鹅排 列在一起,勾勒出 一幅生动的乡村春 意盎然的图景,渲 染出静谧的气氛, 表达了诗人的闲适 而悠游的情怀
•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
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
节描写,正体现了此评价。请你
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
再如1、赵师秀的 《约客》:“黄梅 时节家家雨,青草 池塘处处娃。有约 不来过夜半,闲敲 棋子落灯花。”
2、执手相看泪眼
3、一骑红尘妃子笑
• 4、想象、对写法(侧面落笔)

邯郸冬至夜思家

“羁旅乡思”诗的感情比较好把握,由题目 我们可以知道两种最常见的感情:
1、主要叙写羁旅漂泊之苦,抒发内心的 孤独、凄凉。
a、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 思》 2、感念亲情之深,主要表达对家乡亲人的 思念。
b、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 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与愤慨之情。
• 明确概念:
• 古代文人或因在外做官,或因游学赶考, 或因征战在外等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加 之交通、通信极其不便以及其他一些主客观因 素的影响,常常情不自禁地抒发自己的羁旅愁 绪、乡情乡思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或对亲人 的思念,我们统称之为羁旅乡思诗
鉴赏方法
1.整体感知,确定题材类别 2.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品感情 3.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 4.赏析手法,根据要求,规范答题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对面落笔:
• 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 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 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 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 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老妻写得 娇美动人,也衬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 读来格外凄恻动人。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 2、以乐景衬哀情(反衬)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3、细节描写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 “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 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 明确: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 的是反衬手法。
合作探究,品读赏鉴
商山早行
温庭筠
duó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zhǐ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小结
• 羁旅乡思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 ①主要叙写羁旅漂泊之苦,抒发内心的 孤独、凄凉。
• ②感念亲情之深,主要表达对家乡亲人 的思念。
•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
报国无门的孤独与愤慨之情。
• ( 前三种情感经常交叉出现)
•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常用手法
1、融情于景,以景衬情
•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
人之情。
•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 霜。
• 第二联历来脍炙人口, 请简要赏析
• 明确:颔联采用意象 叠加的方式将鸡声、茅 店、月、人迹、板桥、 霜排列在一起,勾勒出 一幅清冷的商山早行图, 渲染出凄清、寂寞的气 氛,表达出诗人出行的 艰辛,从而衬托出思乡 的深切。
• 意象叠加的实例:
•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