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易错题集 经典

合集下载

2024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易错类型17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鉴别(8大易错点)(教师版)

2024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易错类型17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鉴别(8大易错点)(教师版)

易错类型17物质的分离、提纯与鉴别易错点1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基本原理易错点2“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易错点3“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易错点4“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易错点5“气+气”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易错点6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易错点7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易错点8物质检验中干扰因素的排除易错点1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分析】(1)“四原则”①不增——不得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尽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③易分——使被提纯或分离的物质跟其他物质易分离;④易复原——被提纯的物质要易恢复原来的组成状态。

(2)“三必须”①除杂试剂必须过量;②过量试剂必须除尽(除去过量试剂带入的新杂质,同时注意加入试剂的顺序);③选择最佳的除杂途径。

易错点2“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分析】易错点3“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分析】易错点4“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分析】易错点5“气+气”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分析】易错点6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分析】离子试剂现象注意沉淀法Cl -、Br -、I-AgNO 3溶液和稀硝酸白色沉淀(AgCl)、淡黄色沉淀(AgBr)、黄色沉淀(AgI)—SO 2-4稀盐酸和BaCl 2溶液白色沉淀先加稀盐酸Fe 2+NaOH 溶液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Fe 3+NaOH 溶液红褐色沉淀—气体法NH +4浓NaOH 溶液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需加热CO 2-3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HCO -3有干扰SO 2-3稀硫酸和品红溶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显色法I-氯水(少量)和CCl4下层为紫红色—Fe2+KSCN溶液和氯水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滴加氯水后溶液变红色先加KSCN溶液,无变化,再加氯水Fe3+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苯酚溶液溶液显紫色—Na+、K+Pt(Fe)丝和稀盐酸火焰分别呈黄色、紫色K+的焰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易错点7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分析】(1)NO2或溴蒸气Cl2NO(2)试纸检验,如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3)溶液检验,如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用品红溶液检验SO2;(4)点燃法,如H2、CH4等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高三化学易错题集锦(120道题)带答案

高三化学易错题集锦(120道题)带答案

化学错题集1.相同物质的量的碳和铜,分别和足量的浓硫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比为B A.4∶1 B.3∶1 C.2∶1 D.1∶12.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

混盐Na4S2O3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产生S。

下列关于混盐Na4S2O3的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A.该混盐与稀硫酸反应产生1mol S时转移2N A个电子B.该混盐的水溶液呈碱性C.该混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可以生成白色沉淀D.该混盐中的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和+43.在反应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中,1molCuSO4能氧化磷的物质的量是BA、2/5 molB、1/5 molC、11/5 molD、1/3 mol4.已知下列事实①高氯酸的酸性比硫酸强②盐酸是比氢硫酸更强的酸③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④氯气与硫化氢混合可产生单质硫⑤氯元素、硫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分别是+7、+6,其中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C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⑤5.将容积为18mL 的试管盛满水,倒置于水槽里,然后慢慢依次通入6mL NO 2,6mL O2和,6mL NO最终试管里气体的体积是AA、没有气体B、12mLC、4mLD、2mL6.使CO2通过足量Na2O2充分反应后与NO混合,已知CO2和NO的体积共为30mL,最终剩余气体15mL,则CO2和NO 的体积比为(相同条件下测定,忽略N2O4的存在)ABA、等于1B、大于1C、小于1D、以上都可以7. 同温同压下,三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③N2O4,进行喷泉实验。

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CA.1:1:1B.1:1:2C.1:1:4D.3:2:48.用一充满氨气的集气瓶作喷泉实验,若是在标准状况下充入的氨气,且水全部充满烧瓶,则所得氨水的浓度约是AA.0.045 mol ·L-1B.0.45mol·L-1 C.0.0225mol·L-1 D.0.225mol ·L-19. 现有100g3.4%的氨水,欲使其质量分数(NH3)增大1倍,可采用的正确方法是BA.使溶液再溶解0.2molNH3B.加入20.4%的浓氨水25gC.加热蒸发掉一半水D.加热蒸发掉50gH2O10.某二价金属跟硝酸反应时,金属与硝酸所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则反应中一的还原产物可能是ABA、NH4 NO3B、N2OC、NOD、NO211.工业上以氧化钙和硝酸制备四水合硝酸钙Ca(NO3)2·4H2O晶体,为确保制备过程中既不补充水分,也无多余水分,所用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AA 70%B 69.5%C 63.6%D 53.8%12.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的NO2气体和336ml的N2O4气体(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多少克 BA.9.02B.8.51C.8.26D.7.0413.将0.1mol Cu与40ml 10mol/LHNO3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的溶液里含有a molH+,由此可知CA. 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4.48 LB. 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1.49LC. 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2-a)molD. 反应后的溶液里含有0.2mol NO3-14.14g铜银合金与一定量浓硝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与1.12L氧气(标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恰好被完全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为 CA.9.6gB.6.4gC.3.2gD. 4.8g15.(NH4)2SO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4(NH4)2SO4 =N2↑+6NH3↑+3SO2↑+SO3↑+7H2O。

高一化学易错题型训练《物质的分类》

高一化学易错题型训练《物质的分类》

高一化学易错题型训练《物质的分类》易错点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易错题典例】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浓硝酸滴到皮肤变黄C.钠与酒精混合有气泡D.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易错点二:纯净物与混合物【易错题典例】下列物质中有固定熔点的是()A.聚乙烯B.氯化钠C.淀粉D.聚1,3-丁二烯易错点三:单质和化合物【易错题典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A.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C.CCl4是一种化合物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易错点四: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联系【易错题典例】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有的性质是()A.都不稳定,密闭放置可产生沉淀B.两者都有“丁达尔效应”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二者都能沉淀,Fe(OH)3胶体发生聚沉,MgCl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沉淀D.两者都能透过半透膜易错点五:胶体的应用【易错题典例】下列事实与胶体知识有关的是()①重庆美丽夜景中的光柱②用明矾净水③静电除尘④卤水点豆腐⑤一支钢笔使用不同牌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A.①②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全部都无关参考答案:D、B、 B 、C、C[巩固练习]: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C )①水银②空气③氯酸钾④五氧化二磷⑤糖水⑥硫粉⑦氨气⑧盐酸A.①②⑤⑦B.①②④⑥C.②⑤⑧ D.②③⑤2.下列物质中均为化合物的一组是( C)A.金刚石、干冰、SO2B.KCl、盐酸、NaOHC.CuSO4·5H2O、冰、乙醇D.臭氧、CaCO3、铝合金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A.凡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B.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凡有盐参加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4.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定反应可直接形成盐的是( D)①金属单质②碱性氧化物③碱④非金属单质⑤酸性氧化物⑥酸A.①②③ B.①④⑥C.②⑤⑥ D.全部5.某同学要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物质,使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

高三化学五个容易错的专题

高三化学五个容易错的专题

高三化学五个容易错的专题专题一阿伏伽德罗常数【易错题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B.1.7g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C.1mol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D.标准状况下,2.24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NA『错解分析』错选C,认为在Na2O2固体中,含有Na+和O-两种离子,1molNa2O2固体中含有2molNa+和2molO-,故其中的离子总数为4NA。

『正确解答』此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知识。

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指1mol任何微粒中含有的微粒数,等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A错;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故其1.7g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其每个分子中含有的电子为18个,则其1.7g中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9mol,数目为0.9NA,B 对;Na2O2固体中,含有的是Na+和O22-两种离子,1mol固体中含有3mol离子,故其中的离子总数为:4NA,C错;戊烷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故其2.24L不是0.1mol,D错。

『规律小结』进行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的主要考查点有:①判断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的某种粒子数目的多少;②物质的组成;③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进行一些量之间的换算等,在解题时要抓住其中的易错点,准确解答。

【易错题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1L0.1mol·L-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NAB.1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NAC.在反应中,每生成3mol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D.常温常压下,22.4L乙烯中C-H键数为4NA『错解分析』选B或D。

认为羟基-OH中有8NA个电子或10NA个电子;22.4L乙烯是1mol,1mol乙烯C-H键数为4mol。

『正确解答』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载体考查如下知识点①考查22.4L/mol的正确使用;②考查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的计算等内容。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练习易错题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练习易错题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练习易错题1.下列制绿矾的方法最适宜的是:a、铁屑和稀硫酸B.FeO和稀硫酸c.fe(oh)3与稀硫酸d.fe2(so4)3与铜粉。

答:a2.下列化学实验措施不当的是:a、纯锌片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度不快。

锌片的一角可以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然后与硫酸反应,以加快制氢速度b.苯中滴入液溴未见反应,可加热促其进行c、如果没有优良的工业用催化剂,在催化裂化实验中也可以用水泥代替d.做石油分馏实验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浸在液面以下。

回答:BD3.中和滴定实验进行过程中始终要注意的是:a、滴定管中的液位读数b.锥形瓶中指示剂颜色的变化c、继续摇晃锥形烧瓶d.用右手控制滴定管中液体流出的速率。

答案:BC4.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沉淀,滤液中再通入硫化氢又产生沉淀,不符合此现象的组是:a、 hg2、al3、ba2、nab、ag、fe3、mg2、csc.ag、cu2、rb、nh4d.fe2、ca2、li、k。

答:广告5.不加其它试剂就无法鉴别的一组无色溶液是:a、 nh4no3、na2so4、cuso4、mgcl2b.mgcl2、bacl2、naoh、h2so4c、 nabr、agno3、hcl、kid.nano3、bacl2、na2co3、h2so4。

回答:B6.下列关于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网络结构中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其中最小的环有六个碳原子b.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或cl-周围紧邻的有6个cl-或nac、在CSCL晶体中,每个CS周围有8个Cl-,每个CS之间也有8个等距CSd.在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的也有8个co2分子。

答:CD7.co2和no组成的混和气体vl,通过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不可能是(l):a、 v/2b.v/3c.5v/6d.v答案:bd8.由一元醇a和一元羧酸B形成的酯的相对分子量为212。

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的总和。

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合成易错题整理(附答案)

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合成易错题整理(附答案)

有机合成易错点一: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的关系【易错题典例】有机物中由于基团间的相互影响,基团化学性质的活泼性也会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苯由于甲基对苯环的影响,导致苯环上甲基邻、对位上的氢原子易被取代而使溴水褪色B.乙醇由于羟基的影响,导致乙醇甲基上的C-H键易断裂而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C.苯酚由于苯环的影响,导致酚羟基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D.苯酚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导致苯环上羟基邻、对位上的氢原子只能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答案】B【错因分析】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侧重常见有机物结构、性质的考查,易错点:(1)对有机物中所含有的官能团及官能团所具备的性质不熟悉;(2)不能结合反应原理准确分析实验现象,如选项C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不可能发生弱酸制强酸的现象;(3)对反应条件的记忆易混淆,如苯酚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甲苯必须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解题指导】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原子或原子团的相互影响为解答的关键,具体分析:A.甲基影响苯环,则甲苯中苯环上的H易被取代,但不能使溴水褪色;B.醇类发生消去反应的结构特点是:只有-OH相连碳的相邻碳上有氢原子的才能发生消去反应;C.酚羟基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D.苯酚可发生取代反应,说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但苯酚能与溴水反应。

各有机物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易错点二:有机物的鉴别【易错题典例】可用于鉴别以下三种化合物的试剂组合是()①银氨溶液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③氯化铁溶液④碳酸钠溶液A.②与①B.③与④C.①与④D.②与④D【答案】【解题指导】结合有机物的官能团的性质,掌握官能团的特征反应是鉴别有机物的关键,乙酰水杨酸中含有酯基和羧基,丁香酚中含有酚羟基和C=C,肉桂酸中含有C=C和羧基,可根据官能团的异同判断性质的移动,进而选择实验方法;常见官能团的鉴别方法有:易错点三:有机物的推断【易错题典例】有机化合物A(C 9H10O 2)为一种无色液体.从A 出发可发生如图的一系列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图示可推知D 为苯酚B .G 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只有两种C .上述各物质中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A 、B 、D 、GD .A 的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答案】B【解析】B 能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D ,D 能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说明D 中含有酚羟基,所以A 中含有苯环,A 的不饱和度==5,则A 中还含有一个不饱和键,A 能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发生水解反应生成B 和C ,则A 中含有酯基,C 酸化后生成E ,E 是羧酸,E 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 ,G 的分子式为C 4H 8O 2,则E 的结构简式为CH 3COOH ,C 为CH 3COONa ,G 的结构简式为CH 3COOCH 2CH 3,结合A 的分子式(C 9H 10O 2)可知,B 为甲基苯酚钠,B 可为邻间对三种,现以对位甲基苯酚为例,各反应如下: A→B+C :+2NaOH△ +CH 3COONa+H 2O ,B→D :+CO 2+H 2O→+NaHCO 3,D→F :+2Br 2→↓+2HBr ,C→E :CH 3COONa CH 3COOH ,E→G :CH3COOH+HOC2H5CH3COOC2H5+H2O;A.由上述分析可知,D为甲基苯酚,故A错误;B.G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3,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应是甲酸形成的酯,相应的醇有1-丙醇,2-丙醇,有2种,故B正确;C.D为甲基苯酚,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C错误;D.A为邻间对三种酚酯,无论何种结构中都不含碳碳双键,如对位结构简式为,故D错误;故选B。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错题集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错题集

必修一第一章易错题整理(一)1、为防止瓦斯爆炸,可采取的措施有:a.定期检查矿井内的瓦斯浓度,保持矿井内有良好的通风状况;b.定期向矿井内撒石灰粉,以除去矿井的瓦斯;c.用矿井通风和控制瓦斯涌出的方法,防止瓦斯浓度超标;d.定期向矿井内喷洒水,以保持矿井内湿润;e.杜绝一切非生产需要的火源;f.矿工戴上防毒面具,以防不测。

其中正确的是()A.abce B.ace C.acde D.acef2、已知H2的爆炸极限是4.0%~74.0%(体积分数)。

某H2中含有0.8%(体积分数)的O2,甲学生用它还原CuO,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应将酒精灯放在a管的________,然后,使酒精灯缓缓向另一端移动,以保证CuO完全被还原。

A.左端B.中间C.右端(2)a管右端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管中石棉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管中Cu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A.某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B.某溶液中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2-4C.某溶液中加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D.某溶液加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Ba2+4、从实验室加热氯酸钾与MnO2的混合物制氧气后的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溶解、过滤、蒸发、洗涤B.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溶解、蒸发、洗涤、过滤D.溶解、洗涤、过滤、加热5、除去白砂糖中少量的沙子,应采取的操作步骤其中正确的是()A.溶解→结晶B.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溶解→过滤D.加入适当的试剂,将沙子溶解6、某溶液中存在Mg2+、Ag+、Ba2+三种金属离子,现用NaOH、Na2CO3、NaCl 三种溶液使它们分别沉淀并分离出来,要求每次只加一种溶液,滤出一种沉淀,所加溶液顺序正确的是()A.Na2CO3、NaCl、NaOH B.NaOH、NaCl、Na2CO3C.NaCl、NaOH、Na2CO3D.NaCl、Na2CO3、NaOH7、现有一瓶氯化钠和碳酸钙固体粉末的混合物,需分离该混合物。

高中化学易错题集

高中化学易错题集

一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1、(2011年12).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无色无味B.铝呈银白色C.蔗糖易溶于水D.碳酸易分解2、(2011年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3、(2010年18).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气焊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盐酸用于除铁锈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4、(2009年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酒精燃烧C.铁丝弯曲D.西瓜榨汁5、(2008年19).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铅具有导电性B. 碳酸氢钠能与稀盐酸反应C. 氯化钠是白色固体D. 常温下甲烷是无色无味气体6、(2008年3). 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 冰雪融化C.菠萝榨汁 D.透水砖渗水7、(2007年16). 下列叙述中,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A. 无色无气味B. 常温下为气态C. 能支持燃烧D. 液氧为淡蓝色8、(2007年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酒精燃烧B. 玻璃破碎C. 冰块融化D. 铁丝弯曲9、(2006年2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氧气用于炼钢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 天然气用作清洁燃料10、(2006年1).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木柴燃烧B. 冰雪融化C. 白磷自燃D. 食物变质二化学标志1、(2009年2).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2、(2011年16).垃圾分类从你我他开始。

废弃塑料瓶属于( )A.可回收物B.有害垃圾C.厨余垃圾D.其他垃圾三物质分类1、(2011年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B.苏打水C.白醋D. .蒸馏水3、(2010年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灰水B.洁净的空气C.生铁D.干冰4、(2009年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H2O C.KCl D.H2SO46(2008年10).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茶饮料B.蒸馏水C.苹果醋D.牛奶7、(2008年4).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NaClB. MnO2C. NaOHD. H2SO48、(2007年5). 饰品中的红宝石主要成分是Al2O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易错题集
1、X 、Y 、Z 为三种单质。

已知:Y 能将Z 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而Z 又能将X
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由此可以推断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①单质的氧化性:Y>Z>X ; ②单质的还原性:Y>Z>X ;
③对应离子的氧化性:X>Z>Y ; ④对应离子的还原性:X>Z>Y A 、只有①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①④ D 、①②③④ 2、铁屑溶于过量的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
A 、硫酸
B 、氯水
C 、硝酸锌
D 、氯化钙
3、化合物A 、B 、C 都只含有两种元素,且A 、B 均含X 元素。

已知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
A+B —→X+C ,X 是一种单质,由此可知X 元素( )
A 、一定是金属元素
B 、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C 、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D 、无法确定
4、在氧化还原反应KClO 3+6HCl=KCl+3Cl 2+3H 2O 中,当生成0.5molCl 2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A 、5:1
B 、3:1
C 、1:3
D 、1:5
5、取17.4 g MnO 2固体粉末与一定体积的浓盐酸(含溶质0.4mol )共热制取氯气(假设HCl
挥发损失不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过程中MnO 2作催化剂
B 、盐酸未完全反应
C 、参加反应的盐酸有一半被氧化
D 、反应产生2.24L 氯气(标况) 6、往下列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 2,将会看到白色沉淀的是( )
A 、CaCl 2溶液
B 、澄清石灰水
C 、饱和碳酸钠
D 、Na 2SiO 3溶液
7、高温下硫酸亚铁发生如下反应:2FeSO 4=Fe 2O 3+SO 2↑+SO 3↑,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得到的沉淀是( )
A 、BaSO 4和BaSO 3
B 、BaS
C 、BaSO 4
D 、BaSO 3
8、标准状况下H 2S 与O 2混合气体100mL ,经点燃后反应至完全,所得的气体经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状况下体积为10mL ,该10mL 气体可能是( )
A 、H 2S 和SO 2
B 、O 2
C 、H 2S
D 、SO 3 9、中和一定量的某醋酸溶液时,消耗氢氧化钠m g 。

如果先向该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醋酸钠,然后再用氢氧化钠中和,此时可消耗氢氧化钠n g 。

则m 与n 的关系为( )
A、m>n B 、m<n C、m=n D、无法确定
10、例题21、已知化合物B 3N 3H 6(硼氮苯)与C 6H 6(苯)的分子结构相似,结构如右图。

则硼氮苯的二氯代物(B 3N 3H 4Cl 2)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
A 、2
B 、3
C 、4
D 、6 11、X 、Y 为两种主族元素,其原子的最外
层电子数分别为1和6,则X 、Y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
A 、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 、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 、一定形成X 2Y 型化合物
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12、25℃时,重水(D 2O )的离子积为1.6 *10-15,也可用PH 值一样的定义来规定其酸碱度:PD=-lg[D +],下列有关PD 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性D 2O 的
PD=7
②在1LD2O中,溶解0.01molNaOD,其PD值为12
③1L0.01mol/L的DCl的重水溶液,PD=2
④在100mL 0.25mol/L DCl的重水溶液中,加入50mL 0.2mol/L NaOD的重水溶液,反应后溶液的PD=1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有一种碘和氧的化合物可以称为碘酸碘,其中碘元素呈+3、+5两种价态,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I2O4
B、I2O5
C、I4O7
D、I4O9
14、有甲基、苯基、羟基、羧基两两结合的物质中,具有酸性的物质种类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15、下列物质在空气中久置变质,在变质过程中既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又有非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
A.食盐B.漂白粉C.氯水D.绿矾
16.除去SO2中少量的SO3,应选用()
A.饱和NaHCO3溶液B.饱和Na2SO3溶液
C.98.3%的浓H2SO4D.NaOH溶液
17、鉴别NO2和Br2蒸气,下列实验不可行的是()
A.溶于水B.通入CCl4
C.通入NaOH溶液D.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
18、有四种金属A、B、C、D,它们与浓HNO3反应时,只有A不反应,把这四种混合物加入盐酸,其中B、C溶解,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可得到C离子的沉淀,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顺序可能是()
A.BCDA B.ABCD C.CBDA D.DCBA
19、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的碘以KIO3形式存在。

已知:IO3- +I-+H+
25、有人从市场上购得一瓶“纯净水”喝过后感觉略有苦涩味,怀疑是用深层地下水冒充的
伪劣产品,地下水一般硬度较大(即含钙镁离子浓度较大)。

家庭中的下列物品可用于验证他的推测的是
A.小苏打B.肥皂水 C.食醋 D.食盐
26、下列说法中,存在科学性错误的是
A.高温高压下可将石墨制成金刚石
B.明矾可用来消毒净化水
C.使用催化剂不能提高汽油的热值
D.空气中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氮的氧化物
27、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平衡和电离平衡,在右图的容器中按图示操作,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氨水的浓度增大,pH减小
B.液面上氨气的压强不变,水溶液的pH不变
C.液面上氨气的压强增大,溶液的浓度增大,pH变大
D.液面上氨气的压强变大,溶液的浓度增大,NH3·H2O电离程度变大
28、采用循环操作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下列工业生产中,没有采用循环操作的是
A.硫酸工业B.合成氨工业C.电解铝D.氯碱工业
2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2g的金刚石晶体中含有碳碳键的数目为4N A
B.46g四氧化二氮含有的原子总数一定为3N A
C、P4分子中P和P—P键的比为2∶3
D.SiO2晶体中, 有N A个Si就有2N A个Si—O键
30、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中各放入同浓度同体积的足量稀硫酸,分别加入0.1mol两种金属,
反应后需在游码中拔动0.2g后,天平才能恢复平衡。

两金属是
A.镁和铝 B.铁和铝C.镁和钠D.铁和铜
31、共价键的断裂有均裂和异裂两种方式,即均裂:A∶B →A·+B·,异裂:A∶B →A++[∶B]-。

下列化学反应中发生共价键均裂的是
A.2K+2H2O=2KOH+H2↑B.2N a+2C2H5OH →2C2H5ON a+H2↑C.Na2CO3+H2O
H2O+CH3COOC2H5
32、.恒温恒容下,往一真空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A,发生如下反应:2A(g)
A、[Na+]+[H+]=[X—]+[OH—]
B、[HX]+[X—]=[Na+]
C、若溶液呈酸性,则[X—]>[Na+]>[H+]>[OH—]
D、若溶液呈碱性,则[Na+]>[HX]>[X—]>[OH—]>[H+]
34、反应2A(g)+B(g)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D BC B A B CD C C C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D B D B BD C CD AC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B B A D AD B B B C
28 29 30 31 32 33 34
CD BC A D BC BD C
答案:Na2O2 7.8g;(NH4)2SO4 6.6g;KNO3 0.32g;Na2SO4 8.52g。

由①④知:混合物中无CuSO4,有Na2O2和(NH4)SO4,由③知:无Na2CO3和NaCl,而可能有Na2SO4和KNO3,设Na2O2的物质的量为X,则:
2Na2O2~4NaOH~O2
x 2x 0.5x 余n NaOH=0.05×2=0.1mol
NaOH~NH3
2x-0.1 2x-0.1
总气体的量为:0.5x+(2x-0.1)=
=0.1mol×78g/mol=7.8g
SO42-~2NH3
1 2
0.05 0.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