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教学方法
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明确记叙文的基本构成要素。
2. 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3.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记叙文的构成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3. 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构成要素,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如何运用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记叙文的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记叙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构成要素,让学生明白记叙文的基本结构。
3. 示范:以一篇范文为例,分析其记叙文的构成要素,展示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
4. 练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两篇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总结自己在阅读记叙文时的经验和感悟,与同学交流分享。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评价学生对记叙文定义、特点和构成要素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阅读记叙文时运用方法和技巧的情况,评价其阅读理解能力。
3.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分析其阅读记叙文的分析能力和感悟。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记叙文的奥秘。
2. 通过案例分析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记叙文的构成要素和阅读方法。
3.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构成要素,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
2. 案例分析法:以具体范文为例,分析记叙文的构成要素,展示阅读方法。
记叙文阅读教案
记叙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特征,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组织方式,能够识别记叙文的文体特征。
2.具备一定的阅读技巧,能够独立阅读和理解记叙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阅读记叙文,了解不同的文化传承和历史沿革,领悟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二、教学重点1.记叙文的基本特征。
2.记叙文的组织方式和阅读技巧。
3.文化传承和历史沿革的阅读理解。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事件的阅读难度。
2.提高对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的把握能力。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给学生讲一段有趣的故事或阅读一篇记叙文来引起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讲授法:通过讲解文本的内容、结构和特点,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方法。
3.问答法:通过问题和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记叙文的内涵和意义。
4.课堂练习法:通过讲解案例和实际练习,提高学生对记叙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五、教学内容与步骤1.导入篇目:《骆驼祥子》导入方式: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最喜爱的一本书,或者讲述一段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2.讲授① 记叙文的基本特征(1)正常的时间序列,情节讲述方式为时间发展的线性结构;(2)语言表达方式富于形象与感性;(3)情节中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具有生动性和鲜明性。
(4)文本情感色彩丰富,能够感动读者的心灵,引发读者共鸣。
② 记叙文的组织方式和阅读技巧1. 整体阅读文本,了解主题和文本结构:画出文本的脉络结构,注重情节叙述和事件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
2. 点读细节内容,把握情感表达:注重语言形象、细节描写、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等方面,通过于文本的细致阅读,掌握文本的情感色彩和内涵意义。
3. 多维度的理解文本,加强文本思考:注重探索背后的文化含义和历史背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进行分析和思考,准确理解文本的内涵和意义。
3.问答教师提问:1.记叙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你认为一个好的记叙文应该具备哪些品质?3.你对于记叙文阅读前的准备有何建议?4.你在阅读一篇记叙文时,通常通过哪些方式加强心理体验?学生回答:1.答:记叙文的基本特点是时间线性结构、形象感性的语言表达、生动的事件和人物描写和文本情感色彩丰富等。
记叙文阅读教学教案
记叙文阅读教学教案第一章: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2. 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分析3. 记叙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2. 讲解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3. 分析记叙文的结构4. 介绍记叙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5. 实践练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记叙文,并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记叙文阅读重要性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记叙文结构和阅读方法的掌握程度3. 学生阅读实践中的表现和分析能力第二章:记叙文的人物描写一、教学目标1. 理解人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2. 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3. 培养学生对人物描写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2. 人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3. 分析人物描写的作用和效果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记叙文中人物描写的重要性2. 讲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3. 分析人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和效果4. 实践练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含有人物描写的记叙文,并分析其中的描写方法和作用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人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人物描写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3. 学生阅读实践中的表现和分析能力第三章:记叙文的情节安排一、教学目标1. 理解情节安排在记叙文中的作用2. 掌握情节安排的基本技巧3. 培养学生对情节安排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情节安排的方法和技巧2. 情节安排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3. 分析情节安排的作用和效果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记叙文中情节安排的重要性2. 讲解情节安排的方法和技巧3. 分析情节安排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和效果4. 实践练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含有情节安排的记叙文,并分析其中的情节安排方法和作用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情节安排在记叙文中的作用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情节安排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3. 学生阅读实践中的表现和分析能力第四章:记叙文的情感表达一、教学目标1. 理解情感表达在记叙文中的作用2. 掌握情感表达的基本方法3. 培养学生对情感表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情感表达的方法和技巧2. 情感表达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3. 分析情感表达的作用和效果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记叙文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2. 讲解情感表达的方法和技巧3. 分析情感表达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和效果4. 实践练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含有情感表达的记叙文,并分析其中的情感表达方法和作用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情感表达在记叙文中的作用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情感表达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3. 学生阅读实践中的表现和分析能力第五章:记叙文的背景描写一、教学目标1. 理解背景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2. 掌握背景描写的基本方法3. 培养学生对背景描写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背景描写的方法和技巧2. 背景描写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3. 分析背景描写的作用和效果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记叙文中背景描写的重要性2. 讲解背景描写的方法和技巧3. 分析背景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和效果4. 实践练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含有背景描写的记叙文,并分析其中的背景描写方法和作用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背景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背景描写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3.第六章:记叙文的理解一、教学目标1. 理解在记叙文中的作用2. 掌握分析的方法3. 培养学生对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的作用和种类2. 分析的方法和技巧3. 与记叙文内容的关系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记叙文中的重要性2. 讲解的作用和种类3. 分析与记叙文内容的关系4. 实践练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记叙文,并分析的作用和与内容的关系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在记叙文中的作用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分析的方法的掌握程度3. 学生阅读实践中的表现和分析能力第七章:记叙文的细节描写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细节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2. 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3. 培养学生对细节描写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2. 细节描写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3. 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和效果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记叙文中细节描写的重要性2. 讲解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3. 分析细节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和效果4. 实践练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含有细节描写的记叙文,并分析其中的细节描写方法和作用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细节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细节描写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3. 学生阅读实践中的表现和分析能力第八章:记叙文的语言风格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语言风格在记叙文中的作用2. 掌握分析语言风格的方法3. 培养学生对语言风格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语言风格的种类和特点2. 分析语言风格的方法和技巧3. 语言风格与记叙文主题的关系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记叙文中语言风格的重要性2. 讲解语言风格的种类和特点3. 分析语言风格与记叙文主题的关系4. 实践练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记叙文,并分析其语言风格和与主题的关系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语言风格在记叙文中的作用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分析语言风格的方法的掌握程度3. 学生阅读实践中的表现和分析能力第九章:记叙文的结构安排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结构安排在记叙文中的作用2. 掌握结构安排的方法3. 培养学生对结构安排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结构安排的方法和技巧2. 结构安排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3. 分析结构安排的作用和效果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记叙文中结构安排的重要性2. 讲解结构安排的方法和技巧3. 分析结构安排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和效果4. 实践练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含有结构安排的记叙文,并分析其中的结构安排方法和作用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结构安排在记叙文中的作用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结构安排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3. 学生阅读实践中的表现和分析能力第十章:记叙文的主题理解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主题在记叙文中的作用2. 掌握分析主题的方法3. 培养学生对主题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主题的种类和特点2. 分析主题的方法和技巧3. 主题与记叙文内容的关系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记叙文中主题的重要性2. 讲解主题的种类和特点3. 分析主题与记叙文内容的关系4. 实践练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记叙文,并分析其主题和与内容的关系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主题在记叙文中的作用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分析主题的方法的掌握程度3. 学生阅读实践中的表现和分析能力重点解析本套“记叙文阅读教学教案”涵盖了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人物描写、情节安排、情感表达、背景描写、理解、细节描写、语言风格、结构安排以及主题理解等十个章节。
记叙文阅读策略教学活动和教学思路
记叙文阅读策略教学活动和教学思路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记叙文作为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
本文将重点探讨记叙文阅读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思路,以提供给教师们参考和应用。
一、预测猜测策略在进行记叙文阅读时,让学生进行预测猜测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教师可以在开始阅读前通过提供标题、插图或开放性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并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结局。
这种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张精心挑选的插图,要求学生根据插图中的人物、环境和动作等元素,猜测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可能发展的情节。
学生可以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互相交流,激发出不同的猜测,并根据教师提供的提示来完善自己的答案。
然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猜测作为阅读的引导,以观察学生在阅读中的预测是否与故事的发展一致。
二、情景再现策略情景再现是一种把阅读内容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故事的情节和细节。
教师可以通过描述、角色扮演或绘画等方式,将故事中的情景再现出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感受,提高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力和注意力。
例如,在教授一篇记叙文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故事所描述的场景中,感受空气中的温度、听到的声音、看到的景象等等。
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语言或绘画的方式将自己所感受到的情景描绘出来。
通过情景再现,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故事的内容,增强他们对记叙文的体验和理解。
三、问题引导策略问题引导是一种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记叙文的内容和结构的策略。
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文体特点和故事情节,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
这种策略能够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阅读思维。
例如,在阅读完一篇记叙文后,教师可以针对文章的开头、结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等方面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初中阅读记叙方法教案
初中阅读记叙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阅读记叙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运用记叙方法,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及特点2.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3. 记叙文的写作方法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及特点,使学生对记叙文有初步的认识。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记叙文,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就阅读过程中的感悟、疑问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4. 方法指导:教师讲解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如:关注标题、开头、结尾、过渡句段等,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
5. 写作练习:教师布置一道记叙文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6. 佳作欣赏:教师选取一篇优秀记叙文,让学生欣赏、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技巧。
8. 课后作业:学生课后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和写作,巩固课堂所学。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记叙文的阅读方法。
2. 运用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课堂氛围。
3. 结合实例讲解,使学生直观地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4. 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与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3.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六、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3. 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选取富有生活气息的记叙文进行教学。
4.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发现记叙文的魅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和审美情趣,引导学生运用记叙方法,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记叙文阅读教学教案
记叙文阅读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记叙文的叙事线索和人物形象。
2. 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情趣,提升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介绍记叙文的定义、类型及基本结构。
2.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泛读、精读、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
3. 记叙文中的叙事线索:时间、空间、逻辑等线索的识别与分析。
4. 记叙文人物形象的把握: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5. 实践练习: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概念、阅读方法及技巧。
2. 难点:对记叙文中叙事线索和人物形象的深入理解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和阅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方法。
3.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分析成果。
4. 实践演练法: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讲解阅读方法。
2. 第二课时:分析记叙文中的叙事线索和人物形象。
3. 第三课时:实践演练,阅读一篇记叙文并进行分析与评价。
4. 第四课时: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分析成果。
5. 第五课时:总结课程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的质量,包括对记叙文的理解、分析深度和写作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交流能力和思维的批判性。
4. 阅读测试:通过定期的阅读测试来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技巧的提升。
七、教学资源:1. 教科书和阅读材料:提供精选的记叙文作为教学案例。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文本、图片和相关视频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3. 在线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额外的阅读材料和分析工具。
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一、引言阅读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而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阅读教学计划,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有效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能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课程目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具体地说,阅读教学的目标如下:1.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包括词汇、语法、语篇、解题技巧等。
2.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机会和兴趣,并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三、教学内容设计1.教材选择选择适合学生阅读并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教材。
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来选择阅读材料,例如科学、历史、小说、诗歌、报纸和杂志等。
2.预习在教学之前让学生对教材进行预习。
预习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教材内容和结构,为之后的学习提供指导,并且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阅读理解阅读理解也是阅读教学中最关键的一部分,它重点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意义,并根据文章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在阅读理解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和策略。
4.词汇学习词汇是阅读理解的基础,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对不熟悉词汇的意义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词汇量,扩大词汇范围。
5.阅读能力的提升阅读能力是指学生应对不同阅读材料的能力,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于一些较难的阅读材料,教师可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新阅读技巧。
6.阅读作文阅读作文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方法1.问答式教学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讨论式教学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他人的观点。
教师备课必备: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记叙文阅读教案
教师备课必备: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记叙文阅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能够分析、理解文章中的人物、情节、背景等要素。
2.能够运用各种阅读策略,积累相关词汇和语言知识,并能在阅读中体验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3.能够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开阔阅读视野,培养阅读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结构和特点,掌握分析文章的方法,启发学生阅读兴趣。
2.教学难点:如何启发学生主动阅读,让他们去深入思考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主题。
三、教学方法1.导入法。
通过简单的生活语境,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2.分析法。
通过对文章的人物、情节、背景等要素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3.讨论法。
在分析文章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
4.启发式阅读法。
通过提问、分析、解释等方式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和阅读。
四、教学环节1.导入环节:我会分享一个故事,该故事以旁观者的视角讲述了全班班长和新转学生之间的一段故事,通过引入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分析环节:笔者选择的是陆定一的《第三只眼睛》,让学生对文章的人物、情节和背景进行分析。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行为举止以及背景中的历史背景等不同的涉及方面,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内涵。
3.讨论环节:在分析阅读中,作者陆定一所抒发出来的观念世界是什么,这种观念世界体现在哪里?阅读这个故事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或反思?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展开讨论会,发散思维,形成多层次的思考和理解。
4.小结环节:回顾教学目标,看看每个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能够获取记叙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思辨和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评价学生的阅读作品将作为重要的评价方式之一,让学生通过基本的作文写作方式,来体现阅读所带给他们的启示和思考。
此外,评价方式不仅仅是关注结果,还需要随时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通过不同方式的反馈,让学生走上阅读道路上更高的巅峰。
记叙文教学教案(最新4篇)
记叙文教学教案(最新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记叙文教学教案(最新4篇)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
记叙文阅读教学教案
记叙文阅读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记叙文中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感受记叙文的美。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记叙文的基本结构3. 记叙文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的分析方法4. 优秀记叙文作品的欣赏与鉴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分析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记叙文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鉴赏。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记叙文中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课后阅读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和鉴赏。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记叙文教材或文章。
2. 准备优秀记叙文作品供学生欣赏和鉴赏。
3. 准备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记叙文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五、教学过程:2. 新课: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分析方法,如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记叙文作品,让学生学会欣赏和鉴赏。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记叙文中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分享各自的看法。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和鉴赏记叙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记叙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分析与鉴赏能力:评估学生在分析记叙文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时的逻辑性和深度。
4. 小组合作能力:在小组讨论环节,观察学生的合作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推荐优秀记叙文作品,供学生课后阅读和欣赏。
2. 组织记叙文阅读交流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3. 结合语文学科,引导学生从文学角度欣赏记叙文作品。
4. 开展记叙文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八、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记叙文阅读的理解程度。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教案: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
2. 学会分析记叙文中的情节、人物和环境描写,深入理解文章主题。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答题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引子、发展、高潮、结局3. 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意义4.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意义。
2. 难点:如何运用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深入理解记叙文主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分析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3.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解答问题,提高课堂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记叙文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分析记叙文的结构。
3. 讲解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意义,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章。
4.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题,教授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5.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一篇记叙文,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练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阅读理解测试:定期进行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答题能力。
七、教学策略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针对性训练和辅导。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问和解答问题,提高课堂氛围。
八、教学拓展1. 推荐优秀记叙文作品,让学生课后阅读,提高阅读水平。
2. 组织记叙文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3. 结合语文学科其他教学内容,如诗歌、散文等,进行跨学科教学。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教案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去理解和分析记叙文。
3. 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速度和效果。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导入、发展、高潮、结局3.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快速阅读、细致阅读、批判性阅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特点、结构和阅读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阅读方法去深入理解记叙文。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示范法:展示如何运用阅读方法阅读记叙文。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阅读实践来提高阅读技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学作品,总结出记叙文的特点。
2. 新课讲解:讲解记叙文的结构和阅读方法,举例说明。
3. 课堂实践: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记叙文,尝试运用所学方法。
4. 讨论与分享:分组讨论阅读体会,分享阅读心得。
5. 总结与反思:教师点评,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6. 课后作业:布置一篇记叙文阅读作业,要求运用所学方法。
7.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1. 评价方法: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和阅读测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评价内容:学生对记叙文特点的理解、阅读方法的掌握以及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提升。
3. 反馈方式:及时给予学生正面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和提高阅读技能。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记叙文作品,让他们在课后进行阅读,以丰富阅读体验和提升阅读水平。
2. 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尝试写一篇记叙文,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自我检查和提升。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语文教材,提供相关的记叙文文章。
2. 辅助材料:提供一些关于记叙文阅读方法的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
九、教学进度安排1. 本教案共需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按照教学内容的顺序,依次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结构、阅读方法等。
中学记叙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学记叙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学记叙文阅读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抓住记叙文的要素,理清文章思路。
记叙文的六大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抓住这六个基本要素是正确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也是学习记叙文的重中之重。
教师需要着重声明记叙文六大要素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记叙文基本要点,确立记叙文正确的阅读与写作方向。
2. 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
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分析和总结,提高阅读效率。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
4. 注重课堂互动和交流。
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交流,分享阅读心得和体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5. 强化写作训练和指导。
教师应该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通过仿写、扩写、改写等方式,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写作营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6. 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如PPT、视频、音频等,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7. 完善评价体系和机制。
教师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和机制,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总之,中学记叙文阅读教学策略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际需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
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素养。
记叙文课外阅读“三段教学法”
记叙文课外阅读“三段教学法”在某个炎热的下午,我坐在阳台上看着电视。
突然,母亲走过来,递给我一本书,说这是一本很好看的书,我可以尝试阅读一下。
我接过书,发现是一本关于记叙文的课外阅读材料。
我心中泛起了一丝好奇,立刻翻开了书页。
书的开头是一段介绍记叙文的内容和特点的文章。
它说记叙文是通过叙述事件或者经验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体,它不仅可以使读者了解一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还可以引起读者共鸣,让读者对生活有更深入的思考。
接着,书的作者将记叙文的阅读理解分为了三段教学法。
第一段是“细读”,第二段是“理解”,第三段是“思考”。
“细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要仔细品味每一个故事的细节。
只有细读才能真正体会到作者的用心和情感,也才能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含义。
阅读中,我会不时做一些标记和批注,以便后期复习和思考。
“理解”是指通过对故事的主题、情节、人物以及文学手法的分析,来理解故事的内涵和意义。
作者强调了主题的重要性,只有把握住主题,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故事。
在这一段,我会对故事的情节进行整理和总结,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和句子,以便后期思考。
“思考”是指在阅读之后,对故事及其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作者提醒我,要多角度地思考,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质。
在这一段,我会和朋友或者教师交流,互相讨论和分享阅读的感受和见解。
读完这三段教学法,我感到受益匪浅。
它不仅教会了我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还让我受益良多。
现在,每当我阅读记叙文的时候,都会按照这三段教学法来进行,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涵,还能加深对生活的思考。
记叙文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阅读,而是成为了我思考和成长的一部分。
记叙文阅读教学教案
记叙文阅读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能够识别和分析记叙文的要素。
2. 通过阅读记叙文,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理解意义、推断结论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够对记叙文进行评价和分析。
4.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记叙文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要素。
3. 记叙文评价和分析:主题、情节、人物、语言、结构等方面。
4. 推荐阅读材料:现代文、经典文学作品、报纸杂志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介绍记叙文阅读策略和评价方法。
2. 阅读法:学生自主阅读推荐材料,进行实践和体验。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进行评价和分析。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案例,进行深入解读和探讨。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2.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表达、合作态度等。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记叙文阅读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计划:1. 第1-2课时: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介绍记叙文阅读策略。
2. 第3-4课时:学生自主阅读推荐材料,进行实践和体验。
3. 第5-6课时: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进行评价和分析。
4. 第7-8课时:分析具体记叙文案例,进行深入解读和探讨。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阅读的记叙文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2.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选择文章中的某个角色进行扮演,通过表演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人物性格。
3.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记叙文写作技巧,创作一篇短篇记叙文。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含记叙文定义、特点、阅读策略等要点。
2. reading materials:收集和整理一批适合学生水平的记叙文材料,包括报纸、杂志、文学作品等。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教案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来理解记叙文。
3. 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评价记叙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3. 实例分析与练习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短的记叙文,引发学生对记叙文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记叙文的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以及阅读方法。
3. 实例分析:选取几个典型的记叙文,让学生运用所学阅读方法进行分析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记叙文阅读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他们对记叙文阅读方法的认同度和实用性。
五、教学资源:1. 记叙文文本:选取一些经典的记叙文,作为教学实例。
2. 阅读方法指导手册:为学生提供具体的阅读方法指导。
3. 课堂PPT:展示记叙文的概念、特点和阅读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了解了记叙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阅读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并引导他们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阅读。
通过课后反馈和作业评价,了解学生对记叙文阅读方法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记叙文实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扩展:1. 对比阅读:让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如议论文、说明文等,分析记叙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七、课堂活动:1.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文章中的角色,通过表演来深入理解记叙文的情节和人物性格。
2. 故事接龙:学生分组轮流讲述一个故事,锻炼他们的叙述能力和对记叙文结构的理解。
八、作业布置:1. 阅读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篇记叙文进行阅读,并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分析和理解。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教案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掌握记叙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3. 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和评价记叙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记叙文阅读的基本方法3. 分析、理解和评价记叙文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记叙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分析、理解和评价记叙文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记叙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理解和评价记叙文。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分享阅读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记叙文阅读的基本方法:a. 整体感知:阅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b. 关注细节:关注文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c. 分析情节: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d. 理解主题: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
3. 案例分析:选取一篇记叙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理解和评价。
4. 互动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讨论如何更好地阅读记叙文。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解答学生的疑问。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阅读记叙文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和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记叙文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检查他们能否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和理解记叙文。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了解学生在互动交流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对于记叙文阅读方法的理解深度。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记叙文作品,鼓励他们在课外进行阅读,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2. 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创作记叙文,通过写作实践来加深对记叙文特点的理解。
3. 举办阅读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写作比赛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记叙文教学的技巧
(小学语文记叙文教学的技巧)记叙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记叙文教学的技巧。
一、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在记叙文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即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记叙文的文体特点、阅读方法、写作技巧等,同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精选教学内容,注重知识整合与拓展记叙文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难易适度,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知识点的整合与拓展,将相关知识点进行串联,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将记叙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在记叙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情景模拟法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实践等方式,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四、注重教学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学评价是记叙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教学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记叙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推荐优秀的记叙文作品、组织阅读分享活动、开展阅读竞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阅读教学方法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具体的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蕴含在具体材料之中的,是通过对人、事、景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的。
记叙文的另一特点,就是以记叙为主,采用综合表达方式,包括记叙中的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等。
记叙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包括:1、整体感知。
①理清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一般来说,每篇记叙文都应具备这六要素,把这些要素交待清楚,内容才显得完整,眉目才清楚。
②理清记叙的顺序。
记叙的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和插叙。
倒叙往往出于作者表达的需要;或是为了突出中心;或是为了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是为了结构的变化,使叙述有波澜;或是为了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有两种:一是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二是插进对有关事情的追溯和回忆,叙述完了,仍按原线索继续叙述③理出记叙的线索。
线索是文章的纲,抓住了这个纲,就能理顺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作为叙述线索,可以有多种,如以时间发展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某人为线索,以见闻为线索,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以感情为线索等等。
2、分析综合。
①分析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采用综合表达方法是记叙文的主要特点之一,即除了以记叙为主之外,还要运用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描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以及环境进行描写,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说明是记叙的一种补充,它要交代解释记叙文中需要加以说明的部分;议论是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直接发表作者的见解,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抒情是指在记叙的基础上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抒发作者难以抑制的感情。
弄清这些特点,有助于提高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②分析记叙文常用表现手法。
过渡。
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分析:第一,分析过渡的方法和规律。
常见的过渡方法有用词语过渡、用句子过渡、用段过渡。
第二,了解过渡的作用。
人们常说,写文章要承上启下,这就离不开恰当的过渡。
穿针引线,组织成篇,可以说是对过渡重要作用的恰当比喻。
照应。
阅读时要注意分析作者的照应技巧,做到四看:一看起段与题目的照应,二看开头与结尾照应,三看前设悬念,后有照应,层层推进,多处照应,四看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复叠式照应。
复叠式照应对突出文章中心,标明文章线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悬念。
悬念是写作中为加强表达效果,吸引、感染读者常用的手法之一。
“抑扬”的表现手法。
巧用扬抑则是使笔底波澜陡起、摇曳生姿的常用手法之一。
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可以是贯穿于作品整体的,也可以出现于产读时应注意把握。
⑤衬托。
衬托是用一些别的人或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某一人或事物的写作手法。
③把握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
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是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词语的含义。
二是试用同义或近义词语替换作比较,理解词语的含义。
理解得对不对,还可通过朗读体味,通过工具书来查证。
三是注意句中隐含的意思(即言外之意)。
④归纳记叙文的中心。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从分析标题入手。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使读者获得总的印象,有的可从中窥出文章的中心。
二是从分析材料入手。
材料是表现文章中心的基础,可以通过材料蕴含的意义总结中心。
三是从分析段首入手。
文章常开篇点题,分析开篇的语句、段落,往往可以把握文章的中心。
四是从分析篇末入手。
许多记叙文都是在篇末点明主题或深化中心意思的,分析结尾的含义常常可以捕捉到文章的中心。
五是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入手。
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功效,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个“睛”来“看”文章的中心意思。
六是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作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意思。
3、鉴赏评价。
①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还可以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
有些作品除了中心人物之外,还有其他人物,分析时我们既要抓住中心人物,又要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②分析写作技巧。
分析记叙文的写作技巧,除了注意体裁的特点之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从文章的取材方面看,选择材料是文章写作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有的文章,作者善于紧紧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从文章结构布局方面看,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要着眼于全文的整体构思,理清文章的思路、脉络,分析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
从文章的表达方式看,可以研究其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综合表达方式运用得怎样,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对括描写、心理描写以及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怎样为表现中心思想服务等。
从文章的语言运用看,可先看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形象性、鲜明性、生动性,成语典故的运用,句式的变换,修辞方法的运用等等。
还有语言风格,有的朴实自然,有的清新流畅,有的含蓄蕴藉,有的通俗晓畅,有的幽默辛辣等等。
③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要求学生了解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对文中描写对象是歌颂赞美还是批判讽刺,是喜爱同情还是厌恶憎恨。
【案例】下面是一位老师教授《散步》的教学实录:【课前准备】学生:①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
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反复朗读文章,理解大意,在笔记本上做好词语解释,扫清文字障碍。
②查找有关写作背景资料,以便对课文有更深入了解。
教师:①准备播放的音乐和教学课件。
②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步骤】一、导入语。
[2分钟]同学们,我们都是生活在家庭当中的一员,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都沐浴着家的温暖,是家的温馨使我们快乐的生活。
当我们高兴时,家是撒欢的场所,当我们遭遇不幸时,家又是避风的港湾。
那你们认为家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重要吗?(学生回答)好,既然家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是如此重要,那我们都要尽力的维护好它,但光靠一个人的力量够吗?(学生回答)每个人在家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此都应该尽自己所能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莫怀戚笔下的这个和睦友爱家庭是怎样的?它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
(板书课题)老师已经布置大家作了很详细的课前预习,扫清了文字障碍,查阅了有关写作背景的资料,也让大家朗读了课文,相信你们对文章已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我们现在就先让三个同学来给我们朗读一下文章。
二、抽三个学生朗读,教师评述。
[5分钟]教师:刚才我们听了几个同学的朗读,现在谁来说说文章讲的是什么事呢?(一家四口外出散步的故事)教师:这篇散文,写了一家四口在初春散步,表现得很温馨,很甜美。
这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是透过优美而朴素的语言传递给我们的,所以下面老师将配上动情的音乐给大家再次朗诵这篇散文,希望你们能用心去感受这份温情。
三、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配以音乐)[5分钟]四、课文讲解。
[15分钟]教师:刚才大家说到文中有四个人物,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样呢?首先,看看“我”,同学们说说文中的“我”这个人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
关于“我”:[5分钟]你认为“我”是怎样一个人?(孝顺,善良的人)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我”孝顺的段落或语句。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象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为母亲的身体着想,不把母亲当累赘,硬要母亲出来,在初春的好天气里运动运动,对老年人有好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说:‘走大路。
’”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见,知道母亲伴同“我”的日子不会很长,所以很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背起了儿子。
”)(板书:“我”:孝顺善良)关于我的母亲:[5分钟]文中的奶奶又是怎样一个人呢?(善解人意,爱护小辈)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奶奶善解人意,爱护小辈的段落或语句。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母亲很害怕自己给儿子、孙子、媳妇造成麻烦,怕成为他们的拖累,所以宁愿一个人在家)(“但是,母亲摸摸孙儿……母亲对我说”母亲很为小辈着想,不愿意为难自己的儿子,更不愿意为了自己而搅了一家人出游的兴致)(板书:母亲:慈爱亲切)关于儿子和妻子:[5分钟]教师:文中对妻子、儿子着墨不多,但他们也在尽自己所能维护着家的温馨和谐。
那,请同学来说一说你对妻子、儿子的印象又如何呢?学生小结教师评述:儿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也非常懂事,在爸爸作出决定后他欣然接受没有一点蛮横无理的态度。
教师:我们再进一步思索,从儿子身上有没有折射出家庭教育因素呢?(这家人有良好的家风,对孩子疼爱但不溺爱。
我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亲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样。
儿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长大后他也一定会像爸爸一样孝敬自己的父母,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教不如身教”,从小到大孩子就是在这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学生小结,教师评述:从文中看,妻子很贤良,是位慈爱的妈妈和孝顺的儿媳。
对丈夫温顺有理,对婆婆尊敬有加,对儿子关怀倍至。
在她身上也渗透了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高尚情操。
(板书:妻子:温柔贤惠)(板书:儿子:聪明乖巧)教师总结:本文无论写谁,作者在字里行间都表达一种永恒的情感:亲情。
(板书:亲情)教师:通过对四个人物的描写,这个“亲情”又渗透了哪些情感?(“我”和母亲之间、妻子和儿子之间——母子情)(“我”和妻子之间——夫妻情)(母亲和儿子之间——祖孙情)教师:本文就围绕着这三种亲情表达了一个重大主题——(学生回答)互敬互爱、珍爱亲情、珍惜生命。
教师总结: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颂扬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文章只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但却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
(板书:小事情表现大主题)。
所以同学们对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才能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其实,在我们经过的平写出凡日子里,都蕴涵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就像文中提到的那转瞬即逝一幕幕将永远留在我们心底久久回味,从而使我们更爱自己的家人,更珍惜亲情,珍爱生命。
这就是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
五、播放乐曲。
[2分钟]让我们共同欣赏一首清新悠扬的乐曲《家》。
请同学们闭好眼睛,用心去感受,让自己和家人在一起时的美好时光一幕幕在脑子中呈现,感觉一下自己从家庭当中得到过的无尽温暖和爱,相信你对“亲情”二字会有更深透的理解的。
思考题:既然说在生活中蕴涵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那请同学来告诉我们平时父母是怎样关心和爱护你的?你又为他们做过什么?(学生讨论)[5分钟]六、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意韵基础上伴着音乐朗读。
[5分钟]七、教师提问,让学生说说自己父母的生日。
[1分钟]总结:希望同学回去以后都能问清楚自己父母的生日,把它记在本子上,最好记在心理,每逢父母的生日,都能给他们送上你最诚挚的问候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