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盐的提纯(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粗食盐提纯教案

初中粗食盐提纯教案

初中粗食盐提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粗食盐的成分及其提纯的必要性。

2. 学习粗食盐提纯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粗食盐的成分及提纯方法。

2. 粗食盐提纯的实验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1. 粗食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去除。

2. 实验操作的精细性和安全性。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等。

2. 实验试剂:粗食盐、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食用的食盐是如何得到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食用的精盐是通过提纯粗食盐得到的。

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粗食盐的成分: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以及泥沙等不溶性杂质。

2. 讲解粗食盐提纯的必要性:去除杂质,得到纯净的食盐。

3. 讲解粗食盐提纯的方法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学生分组,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确保实验安全。

四、总结(5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2. 教师总结实验现象和操作注意事项。

五、拓展(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提纯粗食盐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还可以使用离子交换树脂等方法进行提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了粗食盐的成分及其提纯的必要性,学习了粗食盐提纯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在实验操作中,学生掌握了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实验技能,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实验步骤和操作要领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九年级化学下册《粗盐的提纯》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粗盐的提纯》教案、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实验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操作技能和实验分析能力仍有待提高。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在掌握粗盐成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方法进行粗盐提纯。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掌握程度不一,需要教师进行个别指导,确保实验安全、顺利进行。
"实验完成后,请同学们根据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思考实验过程中的得失。"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即将结束时,进行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粗盐的提纯方法,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步骤将粗盐变成纯净的食盐。"
2.强调实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讲解粗盐的成分及其对食盐品质的影响。
"粗盐中除了我们需要的氯化钠外,还含有泥沙、钙镁离子等杂质。这些杂质会影响食盐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化学方法去除它们。"
2.介绍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操作步骤及其原理。
"首先,我们将粗盐溶解在水中,这样可以将氯化钠从杂质中分离出来。然后通过过滤去除不溶性的泥沙,最后通过蒸发水分使氯化钠结晶,得到纯净的食盐。"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小组合作中,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凝聚力。
5.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在实验过程中,强调严谨、细致、负责任的实验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粗盐的提纯教案

粗盐的提纯教案

粗盐的提纯教案
以下是一个粗盐的提纯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粗盐的成分和组成。

2. 理解粗盐提纯的目的和过程。

3. 掌握粗盐提纯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用品:粗盐样品、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酒精灯、烧杯夹等。

2. 实验材料:蒸馏水、饱和食盐水溶液。

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粗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粗盐的成分和组成。

引导学生提出粗盐的提纯目的。

2. 实验操作:将粗盐样品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溶解。

然后用漏斗和滤纸将溶液过滤,收集过滤液。

3. 过滤液的处理:将过滤液加热至溶液中水分蒸发,得到固态的食盐。

4. 结论:通过实验结果,得出粗盐经过提纯后可以得到纯净的食盐。

5. 展示实验结果:展示提纯后的食盐和粗盐的样品进行对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提纯的效果。

教学延伸:
1. 提示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将粗盐进行提纯?
2. 阐述提纯食盐的重要性和作用。

3. 探究不同方法下提纯食盐的效果和过程。

可以尝试其他方法如结晶法等。

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了解了粗盐的成分和组成,明白了粗盐提纯的目的和过程。

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到了提纯食盐的方法和效果。

同时,学生也掌握了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

粗盐提纯初中化学教案

粗盐提纯初中化学教案

粗盐提纯初中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粗盐的成分及来源。

2.掌握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3.通过实验操作,体会化学实验的过程及重要性。

教学内容:
1.粗盐的成分及来源。

2.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3.实验操作:粗盐的提纯实验。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平时我们生活中用到的食盐是怎么来的?它是怎么提纯的?
二、讲解
1.学生了解粗盐的成分及来源。

2.讲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方法,包括溶解、过滤、结晶等步骤。

三、实验操作
1.准备工作:取一定量的粗盐、筛网、水杯、玻璃棒、烧杯等实验器材。

2.操作步骤:将粗盐加入水中溶解,过滤去除杂质,再进行结晶提纯。

3.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四、总结
1.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现象。

2.引导学生分析提纯的原理及方法的作用。

五、拓展
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其他物质的提纯方法,比较不同物质提纯的难易程度。

六、作业
1.回顾当天实验的操作步骤和结果,做一份实验报告。

2.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盐的其他用途。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粗盐的提纯方法,还通过实验操作体会了化学实验的过程及重要性。

同时,课堂引入和拓展部分的设计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初中化学粗盐提纯教案

初中化学粗盐提纯教案

初中化学粗盐提纯教案主题:粗盐提纯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粗盐的提纯方法,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科学、热爱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1. 如何有效提炼出纯净的食用盐。

2. 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细节掌握。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仪器:砂漏、瓷漏斗、滤纸、玻璃棒等。

2. 实验药品:粗盐、二氧化硅、碘酸钾溶液等。

3. 实验记录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引入:简单介绍粗盐提纯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实验操作:步骤一:在实验室台面上摆放好所需的仪器和药品。

步骤二:将粗盐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至溶解。

步骤三:加入少量二氧化硅,并继续搅拌。

步骤四:将溶液过滤,收集滤液。

步骤五:加入碘酸钾溶液,观察是否生成沉淀。

步骤六:收集沉淀,通过烘干得到纯净的食用盐。

3. 实验结果分析:观察实验结果,并讨论提纯过程中的变化和原理。

4. 总结:总结粗盐提纯的方法和步骤,复习实验操作技能。

六、教学延伸:1. 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物质的提纯方法,并进行比较分析。

2. 可以对提纯后的食用盐进行性质测试,如熔点测定等。

七、作业布置:1. 布置实验报告,描述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

2. 布置探究性问题,拓展学生思维。

八、板书设计:1. 粗盐提纯方法:1) 溶解粗盐2) 添加二氧化硅3) 过滤、收集滤液4) 加入碘酸钾溶液5) 收集沉淀得到纯净食用盐以上为初中化学粗盐提纯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帮助。

高中化学《粗盐的提纯》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粗盐的提纯》教学设计

《粗盐的提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粗盐的提纯,使学生复习溶解、过虑、蒸发的基本操作。

(2)了解物质提纯的实验原理。

2、方法与过程讲解、演示实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过虑和蒸发的操作及注意事项【教学方法】复习溶解、过虑、蒸发【教学过程】【引言】生活中,我们需要用到许多纯净的东西,例如,我们平时吃的食盐(成分NaCl还有碘酸碘)等等。

我们本节课就来学习两个基本的提纯操作――过虑和蒸发【阅读课本】实验1-1 粗盐的提纯【提问】 1、粗盐的提纯有几个步骤?分别是什么?2、每一步的操作和注意事项是什么?【教师总结】粗盐的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1、溶解过程:取适量(约4g)的粗盐放到100毫升的烧杯中,加适量(约12毫升)蒸馏水,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

直到溶解完全。

2、过滤过程:将烧杯中的溶液倒入过滤器中,过滤器的液面不能超过滤纸的边缘。

若过滤一次,溶液浑浊,就要再过滤一次,直到过滤澄清。

注意:(1)玻璃棒的引流(2)将溶液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

烧杯紧贴玻璃棒。

(3)玻璃棒下端紧贴三层滤纸处(4)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3、蒸发过程: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加热时要不停的用玻璃棒搅拌,出现少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注意:(1)搅拌时动作要小,不能让溶液洒到外面。

(2)出现少量固体时就要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的液体蒸发掉。

【板书】一、过滤蒸发1、过滤(1)过滤的原理:将固体与液体分开的操作。

过滤的思想:将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分开。

(如将沙子与石子分开)(2)用到的主要仪器:漏斗、滤纸、玻璃棒(作用:引流)、铁架台、铁圈、烧杯。

2、蒸发(1)用到的主要仪器: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作用:搅拌)、铁架台、铁圈。

(2)注意事项:①搅拌时动作要小,不能让溶液洒到外面。

②出现少量固体时就要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的液体蒸发掉。

第7课时 粗盐的提纯和离子的检验 教案

第7课时 粗盐的提纯和离子的检验 教案

●第七课时●粗盐的提纯和离子的检验教案一、粗盐的提纯【关于粗盐】用海水晒盐或用井水、盐湖水煮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如不溶等。

性的泥砂,可溶性的Ca2+、Mg2+以及一些SO-24【粗盐的提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粗盐的提纯和离子的检验等实验目的:除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检验所得盐中是否含有Ca2+、Mg2+和SO-24实验用品:仪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三角架、蒸发皿、酒精灯、试管、胶头滴管、药匙药品:4g粗盐、12mL水、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盐酸实验步骤:一、粗盐的提纯思考1:通过上述实验得到的食盐仍会含有哪些物质?思考2:如何证明或除去?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思考3:粗盐的提纯过程中用到了哪些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其适用范围分别是什么?思考4:如何确定滴加BaCl2已经足量?思考5:说明减压过滤的原理和方法。

思考6:蒸发时为何不能蒸干溶液?练习:写出粗盐提纯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

二、检验所得食盐中含有的其它杂质离子*三、问题讨论通过实验所知,上述食盐中不溶性的杂质已除去,但仍含有硫酸钠、氯化钙和氯化镁等可溶性杂质。

请根据课本第7页的溶解性表及思考与交流的提示(考虑所加试剂的先后顺序及试剂的用量及过量的处理),思考如何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而不引入新的杂质?写出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粗盐中含有泥砂、不溶性杂质及溶于水中的K+、Ca2+、Mg2+、SO-24、CO-23等离子。

因此,制备试剂级及医用NaCl必须经过提纯处理。

常用方法是:1)溶解粗盐;2)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3)在其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SO-24;4)再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Mg2+;5)再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2+和过量的Ba2+;6)过滤,除去BaSO4、Mg(OH)2、CaCO3等难溶物;7)用盐酸除去过量的Na2CO3和调节溶液的pH值;8)蒸发、浓缩、结晶。

粗盐的提纯教案

粗盐的提纯教案

粗盐的提纯教案粗盐的提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粗盐的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步骤。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粗盐的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步骤。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粗盐的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2. 盐水3. 滤纸4. 烧杯5. 恒温槽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关于溶解、蒸发、过滤等相关知识,引出本次实验的主题。

2. 实验操作(1)将一定量的盐水倒入烧杯中,加热至水分蒸发,形成盐的结晶。

(2)将盐溶液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

(3)将盐溶液放入恒温槽中加热,再次蒸发水分。

(4)进行过滤,获取纯净的盐。

3. 实验讲解(1)将盐水加热至水分蒸发,形成盐的结晶。

这一步是利用了盐的溶解性质和蒸发性质。

盐溶解在水中可以形成盐水,当加热时,水会蒸发,而盐不会蒸发,最终形成盐的结晶。

(2)将盐溶液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

该步骤是为了去除盐溶液中的杂质和不溶性物质,以获得较纯净的盐溶液。

(3)将盐溶液放入恒温槽中加热,再次蒸发水分。

恒温槽的作用是保持温度的恒定,以利于水分的蒸发。

同时,加热可以加快水分的蒸发速度。

(4)进行过滤,获取纯净的盐。

该步骤是为了去除再次蒸发后可能产生的杂质和不溶性物质,最终得到纯净的盐。

4. 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讨论观察学生操作过程中的现象和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原因。

六、实验总结和思考1. 提问学生,为什么要进行盐的提纯实验?有什么意义?2. 引导学生思考,盐的提纯实验中有哪些可能会导致提纯不完全的因素?3. 总结本次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原理。

七、课堂小结1.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室安全,注意操作规范。

2. 强调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思考并勇于提问。

八、教学反思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粗盐的提纯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初中化学粗盐的提纯教案

初中化学粗盐的提纯教案

初中化学粗盐的提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粗盐的来源和成分组成。

2.掌握粗盐的提纯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粗盐的提纯方法和实验操作。

难点: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实验结果的解读。

三、教学准备
1.提纯粗盐的实验器材和药品。

2.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

3.实验报告表格和数据处理方法。

四、教学步骤
1.了解粗盐的来源和成分组成,介绍粗盐的制备过程。

2.介绍粗盐的提纯方法:溶解、过滤、结晶、干燥。

3.进行实验操作,根据提纯粗盐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进行实验。

4.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

5.分析实验结果,讨论提纯粗盐的意义和应用。

五、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操作要细心,避免混淆粗盐和纯盐。

2.注意实验器材的清洁和实验环境的整洁。

3.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注意化学品的使用和储存。

六、实验结果的解读
1.实验提纯后的粗盐比原来更纯净。

2.实验得到的纯盐有均匀的晶体结构。

3.提纯后的粗盐可以用于食品加工和化工生产。

七、实验总结及拓展
1.总结提纯粗盐的方法和实验结果。

2.探讨提纯盐的其他方法和应用领域。

3.拓展相关实验,深化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八、作业布置
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提纯盐的应用等内容。

以上是初中化学粗盐的提纯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教学顺利!。

教学设计7:1.1.2 过滤、蒸发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设计7:1.1.2 过滤、蒸发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粗盐提纯的实验。

2.学会检验常见的离子。

3.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的基本实验技能。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境,导入实验安全标识、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进而掌握实验的基本准备常识,并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在对物质性质研究的同时,能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并逐渐在设计中体现自己的个性,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逐渐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食盐提纯过程中的过滤与蒸发操作2.离子的检验方法与检验顺序教学难点离子的检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铁架台、漏斗、烧杯、酒精灯、蒸发皿教学过程【提问】过滤、蒸发操作适用于固体混合物还是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学生回答】过滤、蒸发操作适用于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过渡】下面我们学习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板书】2.蒸馏和萃取【幻灯】展示: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示意图。

【思考与交流】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利用了什么原理?【阅读】阅读教材蒸馏相关内容课本最后一自然段。

【讲解并板书】(1)蒸馏——利用沸点不同除去液体混合物中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思考、回答】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老师演示】制取蒸馏水的操作方法。

【学生分组实验】老师巡回指导,并参与部分学生实验。

【填表】填写实验记录表,学生组内交流。

【强调并板书】蒸馏操作应注意:自来水不能超过蒸馏烧瓶容积的1/3;加沸石防暴沸;冷却水从下进从上出。

【讲述】淡水资源短缺,节约用水的道理。

【幻灯片】展示:海水淡化工厂相关新闻(位于天津塘沽的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已经可以产生出口感不错的淡水)【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我们是怎样节约用水的?为何要珍惜淡水资源?【过渡】对于液态混合物,我们还可以利用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它从另一种溶剂里提取出来。

粗盐的提纯教案

粗盐的提纯教案

粗盐的提纯教案教案标题:粗盐的提纯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粗盐的来源和成分。

2. 掌握粗盐提纯的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热板等。

2. 材料:粗盐、蒸馏水。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粗盐,并引导学生思考粗盐的来源和成分。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对粗盐进行提纯。

实验步骤:1. 将一定量的粗盐放入烧杯中。

2. 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盐溶解。

3. 将溶液倒入漏斗中,放置在另一个烧杯下方,待溶液通过滤纸过滤。

4. 将滤液放置在热板上,用中小火慢慢加热。

5. 待溶液中的水分蒸发完毕后,留下的是提纯后的盐。

实验讨论:1. 让学生观察提纯后的盐与原来的粗盐有何不同。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通过加热可以提纯盐。

实验总结:1. 让学生总结提纯盐的步骤和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提纯盐的意义和应用。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设计其他提纯物质的实验,比如提纯砂糖或蜂蜜。

2. 让学生探究不同方法对提纯效果的影响。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包括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实验数据的记录。

2. 提问学生关于提纯盐的相关问题,评估他们对实验原理和步骤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 将提纯盐的实验与食品加工、化学实验等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拓展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引导学生关注盐的消费与健康问题,进行相关讨论和研究。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在实验前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和材料,并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粗盐提纯教案》教学设计

《粗盐提纯教案》教学设计

《粗盐提纯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和基本步骤。

学会使用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粗盐提纯实验。

能够准确测量和记录实验数据。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思维。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和实验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粗盐提纯原理介绍粗盐的来源和提纯的必要性。

讲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介绍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如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等。

讲解每个仪器的作用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2.3 实验步骤讲解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包括溶解、过滤、蒸发等。

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步骤的目的和重要性。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实验准备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粗盐样品。

检查实验仪器和设备的完整性,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3.2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粗盐提纯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操作错误。

3.3 实验记录与数据分析学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数据。

学生进行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果。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实验报告教师对实验报告进行评价,给予反馈。

4.2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拓展实验学生进行拓展实验,如使用其他方法进行粗盐提纯。

学生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进行讨论。

5.2 社会实践学生调查和了解食盐的生产和提纯过程。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利用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科学思维。

6.2 教学媒体使用多媒体演示实验过程和原理。

提供实验操作视频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步骤。

6.3 教学资源提供实验试剂和仪器,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

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粗盐提纯的知识。

《粗盐提纯教案》教学设计

《粗盐提纯教案》教学设计

《粗盐提纯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和基本步骤。

学会使用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设备,如漏斗、烧杯、蒸发皿等。

能够独立完成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珍惜实验成果,爱护实验仪器的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粗盐提纯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实验内容,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物质的提纯方法,培养实验技能。

2.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具备一定的实验基础。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实验操作感兴趣。

2.3 教学目标了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步骤。

学会使用实验室仪器和设备。

能够独立完成粗盐提纯实验。

第三章: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粗盐提纯的原理和基本步骤。

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法。

3.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数据分析和解题能力的培养。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粗盐提纯的过程。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使用实验室仪器和设备,进行实地操作。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粗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粗盐提纯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粗盐是如何提纯的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5.2 讲解与演示讲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步骤。

演示如何使用实验室仪器和设备进行粗盐提纯实验。

5.3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独立完成粗盐提纯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4 数据分析与讨论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实验数据。

学生与同学进行讨论,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

第六章:教学反思6.1 教学效果评价评价学生对粗盐提纯原理和步骤的理解程度。

评价学生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

粗盐的提纯实验教学设计

粗盐的提纯实验教学设计

粗盐的提纯实验教学设计第一篇:粗盐的提纯实验教学设计粗盐的提纯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学习蒸发的操作;2、练习溶解、过滤等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了解提取氯化钠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教学难点过滤的操作和蒸发操作的技巧教学方法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注重过程“的原则,采用问题探究和实验探究为教学情境,配以讨论、实验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释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化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和学以致用的目的。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教师演示铁屑和沙子的分离实验。

2、有“粗食盐和食盐”、“粗盐溶液和食盐溶液” 各一瓶(展示)请你分析:(1)各组的外观有何差异?(2)你了解的粗盐中有哪些杂质?如何将粗盐转化为精盐?怎样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引入本节的探究任务:活动与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3、粗盐提纯的基本步骤有哪些?二、分组实验探究1、分组实验各组分工合作,分步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适时强调;发现典型,及时评价。

)2、粗盐提纯的每个步骤中,应注意哪些问题?(1)简要说明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2)教师强调蒸发时的操作注意问题。

3、交流试验结果(1)各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实验的得与失。

(2)教师点评。

(告诉粗盐产率的理论值)4、学生评议,提出质疑(1)我们小组所得食盐产率大于理论值,为什么?(2)我们小组所得食盐产率小于理论值,为什么?5、组内讨论(1)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四、总结交流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提高了哪些方面的能力?(自我评价)2、对粗盐提纯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归纳总结。

(学生示范)3、玻璃棒在实验中有哪些作用?五、作业布置1.收交实验报告。

2、课后延伸如何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钙、氯化镁、碳酸钠等可溶性杂质?原理是什么?怎样操作?第二篇:粗盐提纯教学设计《粗盐的初步提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练习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粗盐的提纯实验教案

粗盐的提纯实验教案

粗盐的提纯实验教案教案标题:粗盐的提纯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粗盐的提纯方法和原理,掌握提纯实验的操作步骤。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粗盐的提纯方法和实验操作步骤。

2. 教学难点:理解提纯原理,掌握实验操作中的关键步骤。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粗盐、蒸馏水、玻璃棒、漏斗、滤纸、蒸发皿等。

2. 实验药品:氯化钠(NaCl)。

3. 实验环境:化学实验室或教室实验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粗盐是由什么组成的?如何提纯粗盐?”2. 实验操作:a. 取一定量的粗盐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溶解。

b. 用滤纸和漏斗将溶解后的盐水过滤,得到盐水溶液。

c. 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中,置于通风处蒸发水分,得到提纯后的盐。

3. 实验观察:观察提纯前后盐的外观和性质的变化。

4. 实验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提纯方法的原理和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5. 实验总结:让学生总结提纯粗盐的方法和实验过程中的体会。

五、教学延伸1. 实验结果分析:让学生分析提纯后的盐和粗盐的差异,引导学生思考提纯方法的应用和意义。

2. 实验设计:让学生设计其他物质的提纯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评价1. 实验操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仪器使用、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

2. 实验结果评价:评价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对提纯原理的理解程度。

3. 实验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实验讨论中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评估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学反馈:收集学生对实验过程和教学内容的反馈意见,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以上是一份关于粗盐的提纯实验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粗盐的提纯教案

粗盐的提纯教案

粗盐的提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粗盐的来源和用途;2.掌握粗盐的提纯方法;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粗盐的来源和用途;2.粗盐的提纯方法;3.实验操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粗盐的提纯方法;2.实验操作。

四、教学过程1. 粗盐的来源和用途1.1 粗盐的来源粗盐是指从海水或地下盐矿中提取的未经过加工的盐。

我国盐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河北、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其中,海盐是最常见的粗盐来源。

1.2 粗盐的用途粗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制药、食品等领域。

在食品加工中,粗盐可以用于腌制、熏制、烤制等多种方式,增加食品的口感和营养。

2. 粗盐的提纯方法2.1 粗盐的提纯原理粗盐中含有杂质,如泥沙、石头、海藻等,需要进行提纯。

粗盐的提纯原理是利用水溶性差异,将杂质与盐分离。

2.2 粗盐的提纯方法(1)溶解法将粗盐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待杂质沉淀后,将上清液倒出,即可得到纯净的盐。

(2)过滤法将粗盐加入过滤器中,用水冲洗,待杂质过滤后,即可得到纯净的盐。

(3)结晶法将粗盐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加热至盐溶解,然后冷却结晶,待结晶完成后,将上清液倒出,即可得到纯净的盐。

3. 实验操作3.1 实验材料粗盐、水、烧杯、玻璃棒、过滤器、漏斗、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等。

3.2 实验步骤(1)溶解法① 取一定量的粗盐,加入烧杯中;② 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③ 待杂质沉淀后,将上清液倒出;④ 将上清液倒入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结晶现象。

(2)过滤法① 取一定量的粗盐,加入过滤器中;② 用水冲洗,待杂质过滤后,将上清液倒出;③ 将上清液倒入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结晶现象。

(3)结晶法① 取一定量的粗盐,加入烧杯中;② 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③ 加热至盐溶解,然后冷却结晶;④ 待结晶完成后,将上清液倒出;⑤ 将上清液倒入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结晶现象。

大学粗食盐的提纯教案

大学粗食盐的提纯教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粗食盐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 粗食盐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2.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2.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滤纸、剪刀、火柴、纸片等。

2. 实验药品:粗盐、水、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HCl溶液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氯化钠的性质和应用。

2. 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日常食用的精盐需要通过粗食盐提纯而得到?二、实验原理1. 讲解粗食盐的组成及杂质种类。

2. 介绍粗食盐提纯的基本原理:溶解、过滤、蒸发。

3. 讲解各步骤中涉及的反应原理和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操作1. 称取一定量的粗盐,溶解于适量水中。

2. 过滤,去除不溶性杂质。

3. 向滤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

4.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除去钙离子、钡离子以及部分镁离子。

5. 再次过滤,去除生成的沉淀。

6.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HCl溶液,调整pH值至中性。

7. 蒸发滤液,得到精盐。

四、实验现象与结论1. 观察实验现象,如沉淀的形成、溶液颜色的变化等。

2.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3. 讨论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五、实验报告1. 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现象、结论等。

2. 强调实验报告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六、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粗食盐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2. 强调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科学态度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1. 完成实验报告。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粗食盐提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不减------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
3)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容易分离
(4)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复原
三必须:
(1)除杂试剂必须过量
(2)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
(3)除杂途径必须选最佳
3、基本实验方法:
过滤与蒸发结晶、蒸馏与萃取分液
[设问]大家初中时学习了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有哪些?
蒸发皿中产生了白色固体。
[投影总结]
1、过滤
原理: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的方法。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操作要点:
①“一贴”:折叠后的滤纸放入漏斗后,用食指按住,加入少量蒸馏水润湿,使之紧贴在漏斗内壁,赶走纸和壁之间的气泡。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略低约1cm),以防止未过滤的液体外溢。
(过滤、蒸发、结晶等)
[设问]过滤使用于什么类型的混合物的分离?
(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的方法。固液分离。)
[讲]现在我们来利用初中学习的过滤和蒸发的方法来提纯粗盐。
[板书](一)过滤和蒸发(filtration and evaporation)
实验1—1粗盐的提纯
仪器:天平,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铁圈
5、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逐渐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
6、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
重难点
过滤和蒸发的操作方法;
正确的实验研究方法及实验报告的撰写。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用具
多媒体、实验1-1和实验1-2所需仪器和试剂
[实验步骤]将0.5g盐放入试管中,加入2ml的水,先滴几滴盐酸酸化,然后向试管中滴入几滴BaCl2溶液,
现象:有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离子。
加盐酸酸化的目的是为了排除碳酸根的影响,改用硝酸可以吗?不可以,因为硝酸会氧化亚硫酸根为硫酸根)
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过滤。最后加入Na2CO3溶液。
注意:通常我们是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1)进行蒸发时,液体放置在蒸发皿中的量不得超过蒸发皿容量的2/3,以免加热时溶液溅出。
(2)在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以免液体局部过热而致使液滴飞溅。
[思考题]如何将NaCl和KNO3分离?
将两者的混合物置于烧杯中,加少量100摄氏度热水,在加热的情况下不断少量加入热水并搅拌,直至混合物完全溶解;停止加热,冷却(可以用冰水水浴),当温度降至30摄氏度时硝酸钾晶体析出;过滤混合溶液得到较为纯净硝酸钾晶体;蒸发滤液,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钾晶体
课后作业
书本P10,第3、4、6、7
板书设计
1-1-2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基本概念
2、操作原则
3、基本实验方法
(1)、过滤和蒸发
原理:
操作注意事项:
(2)、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反思
③“三接触”:漏斗颈末端与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相接触;使滤液沿烧杯内壁流下;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要使玻璃棒一端与滤纸三折部分轻轻接触;承接液体的烧杯嘴和玻璃棒接触,使欲过滤的液体在玻棒的引流下流向漏斗。
注意:如果过滤是为了得到洁净的沉淀物,则需对沉淀物进行洗涤,方法是:向过滤器里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水面浸没沉淀物,待水滤去后,再加水洗涤,连续洗几次,直至沉淀物洗净为止。
[思考与交流]从上述实验中我们所制得的实验是纯净物吗?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出它们?
[讲]海水中含有可溶于水的CaCl2、MgCl2以及一些硫酸盐,所以食盐中也可能含有这些物质,而它们可溶于水所以在过滤中无法除去,也即是我们现在所得的产品中含有这些杂质,那我们该如何检验出它们是否存在。请大家先思考一下,在进行物质检验时,我们采取的步骤是什么?
[投影总结]
杂质
加入的试剂
化学方程式
硫酸盐
BaCl2aq
BaCl2+ Na2SO4==BaSO4↓+ 2 NaCl
MgCl2
NaOH aq
MgCl2+2 NaOH ==Mg(OH)2↓+2NaCl
CaCl2
Na2CO3aq
CaCl2+ Na2CO3==CaCO3↓+2NaCl
[思考与交流]加入试剂的顺序能否改变,你设计的实验有引入其他杂质离子么,如何除去?
教学目标
1、知道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加深对混合物分离、提纯等实验的认识。
2、初步学会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3、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在对物质性质研究的同时,能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并逐渐在设计中体现自己的个性,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4、初步尝试在实验探究中与人合作与交流。
[过]以上我们用的都是较简单的物理方法,大多数分离与提纯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一些新的方法。
[板书]二、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1、基本概念:
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中各物质通过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把各成分彼此分开的过程。
物质的提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物的过程。
2、操作原则:
四原则:
(1)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
(能改变,只要保证Na2CO3在BaCl2之后,盐酸加在最后就可以;因为BaCl2+Na2CO3==BaCO3↓+2NaCl;最后会剩余OH―、CO32―这两种杂质,为除去,可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边加边搅拌,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总结]我们这节课进行了的提纯实验,主要是练习过滤和蒸发的操作。另外,我们还学习了用化学方法鉴定物质。
教学过程
教学思路及教学流程
备注
[引课]淘金者是利用什么方法和性质将金子从沙里分离出来?如果有铁屑和沙混合物,你用什么方法将铁屑分离出来?
(沙里淘金是从含金量相对较大的沙里淘金。根据金是游离态存在,密度比沙大的性质,可以用水洗法将金子从沙里分离出来。
如果是沙和铁屑的混合物,可以用物理方法用磁铁吸取的方法将二者分离出来。)
2、结晶
原理:利用溶剂对被提纯物质及杂质的溶解度不同,可以使被提纯物质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而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仍留在溶液中,从而达到提纯的目的。
(1)蒸发结晶:通过蒸发或气化,减少一部分溶剂使溶液达到饱和而析出晶体。此法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不大的物质。
(2)冷却结晶:通过降低温度,使溶液冷却达到饱和而析出晶体。重结晶指的是重复冷却结晶。此法主要用于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明显减小的物质。
宁夏育才中学课时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
1-1-2粗盐提纯(硫酸根离子的检验)Leabharlann 设计者杨虹教材分析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常见物质检验的知识,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
学情分析
本节的部分内容初中已经介绍,那么安排粗盐的提纯可起到复习、巩固已有知识的作用,同时学习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还能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学习化学,为学生学习高中化学新知识打下基础。
步骤
现象
1.溶解:称取4克粗盐加到盛有12mL水的小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充分溶解。
粗盐逐渐溶解,溶液浑浊。
2.过滤:组装好仪器,将1中所得到的混合物进行过滤。若滤液浑浊,要再次过滤,直到滤液澄清为止。
滤纸上有不溶物残留,溶液澄清。
3.蒸发:将过滤后的澄清溶液转入蒸发皿,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先对试样的外观进行观察,确定其颜色、状态、气味等。当试样是固体时,有时需要先将少量试样配成溶液,再进行鉴定。)
[思考与交流]我们现在要设计实验来鉴定食盐中有可能含有的CaCl2、MgCl2以及一些硫酸盐。
[实验设计]现在有一份经过过滤蒸发提纯的实验,要除去其中的CaCl2、MgCl2以及一些硫酸盐,请你设计实验将它们除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