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

合集下载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附录 A-D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附录 A-D

附录A 核减建筑面积指标速查表
A.0.1 非功能性凹槽
A.0.2 室外透空空间
A.0.3 室内透空空间
表中S1为本栋相应功能规定建筑面积,S2为室内透空空间的投影面积限值,单位为㎡。

A.0.4 建筑层高
附表A.0.4 建筑层高的限值和标准值
A.0.5 计一半面积的阳台
附录B 建筑工程设计各阶段图纸基本内容及要求
附录C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2.计容积率建筑面积=地上规定建筑面积+地上核减建筑面积+地上核增建筑面积
3.计规定容积率建筑面积=地上规定建筑面积+地上核减建筑面积
4.不计容积率建筑面积=地下规定建筑面积+地下核增建筑面积
5.容积率=(地上规定建筑面积+地上核减建筑面积+地上核增建筑面积)/建设用地面积
6.规定容积率=(地上规定建筑面积+地上核减建筑面积)/建设用地面积
附录D 建设场地环境设计基本内容
D.0.1 建设场地环境设计的总体原则
符合规划要求、适应主体功能、充分利用地形、经济美观实用、体现以人为
本、便于维护管理。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2019(修订稿)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2019(修订稿)

第1章总则1、0、1为实现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市得目标,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得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建筑品质,推进建筑设计得标准化与规范化,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以及其她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则。

1、0、2 本规则以国家与广东省、深圳市得有关标准及规范为基础依据,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同类技术标准与规定,结合深圳得城市发展目标要求与实际情况制定。

1、0、3 建筑设计应根据经市规划主管部门核准得规划设计条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相关得各层次规划、城市设计等)进行,并遵循适用、经济、美观得原则,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要求,做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

在深圳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与扩建项目得建筑设计工作,适用本规则。

1、0、4第2章名词解释2、1建筑分类名词2、1、1 民用建筑供人们居住与进行各种公共活动得建筑得总称。

2、1、2 居住建筑以提供日常生活居住场所及配套设施为主要目得,供人们居住使用得建筑。

2、1、3 住宅建筑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布局完整,建筑按套型设计,独门独户并设有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等空间供家庭居住使用得建筑。

2、1、4 宿舍建筑为相应功能区配套建设,有集中管理且供单身人士使用得居住建筑。

2、1、5 公共建筑以为公众提供公共活动场所为主要目得,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得建筑。

2、1、6公共配套设施与区域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得,各类非独立选址得小型或辅助型公共设施、交通设施与市政设施等。

2、1、7 办公建筑供机关、团体与企事业单位办理行政事务与从事各类业务活动得建筑。

2、1、8 公寓式办公建筑为商务人士提供中短期商务与住宿服务得办公建筑,也称为商务公寓。

2、1、9 商业建筑供人们进行商业活动得建筑。

2、1、10 教育建筑供人们开展教学活动所使用得建筑.2、1、11 城市综合体将城市中得商业、办公、居住、旅馆(酒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与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中得多项进行组合,总建筑规模在10万平方米以上,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得能动关系,从而形成得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得综合建筑体。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 层高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 层高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层高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层高的规定是指在深圳市进行建筑设计时,建筑物的楼层高度应符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根据深圳市的相关规定,建筑物的层高应根据建筑用途、结构形式和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设置。

建筑用途是决定建筑物层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建筑用途对层高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商业建筑通常需要较高的层高,以容纳商业活动所需的设备、货物和顾客流量。

而住宅建筑则可以考虑较低的层高,以提供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

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也影响着层高的规定。

深圳市鼓励使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建筑,这些结构形式可以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承重能力,因此可以设计更高的层高。

而木结构等其他结构形式则可能限制建筑物的层高。

周边环境也是层高规定的考虑因素之一。

深圳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地震和台风等自然灾害是常见的,因此建筑物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抗震和防风的能力。

较高的层高会增加建筑物的重量和抗震能力要求,因此在地震和台风频发的地区,建筑物的层高可能会受到限制。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还规定了建筑物的最小层高和最大层高。

最小层高是为了保证建筑物内部空间的舒适度和使用功能,避免出现局促和拥挤的情况。

最大层高则是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过高的层高可能导致建筑物结构不稳定,也增加了消防和疏散的难度,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控制。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还规定了建筑物的每层净高和层高差。

每层净高是指建筑物楼层内部从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包括地板高度和天花板高度。

层高差是指相邻两层之间的高度差,用于设置楼梯、电梯和其他垂直交通设施。

这些规定旨在提供舒适和便利的使用环境,同时也考虑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达性。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层高的规定是为了保证建筑物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建筑物时,需要根据建筑用途、结构形式和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设置,同时遵循最小层高和最大层高的要求,并考虑每层净高和层高差的规定。

这样才能设计出功能完善、结构稳定、使用舒适的建筑物,为深圳市的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深圳建筑规则

深圳建筑规则

深圳建筑规则
深圳的建筑规则是指适用于深圳市的建筑规定和标准,这些规则旨在确保建筑物的安全、质量和环境保护。

这些规则和规定通常由深圳市政府或相关机构制定,并适用于所有在深圳市内进行的建筑项目。

深圳的建筑规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必须符合深圳市的规划要求,包括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位置、高度、外观等方面。

2.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以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3. 建筑施工:建筑施工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包括施工方法、施工过程、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

4. 建筑验收:建筑项目必须通过验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才能投入使用。

5. 建筑环境:建筑项目必须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包括噪声、废气、废水等方面的排放标准。

总的来说,深圳的建筑规则是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质量和环境保护,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

深圳市建筑设计管理规定(试行)

深圳市建筑设计管理规定(试行)

深圳市建筑设计管理规定(试行)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2013年10月28日目录第1章总则第2章名词解释2。

1 建筑容量名词2。

2 建筑术语2。

3 各类建筑名词第3章建筑技术经济指标计算3。

1 建筑面积3.2 建筑基底面积3.3 容积率3。

4 建筑高度3.5 建筑栋数3.6 建筑层数第4章总图设计4.1 总体要求4.2 建筑退线4。

3 建筑间距与建筑日照4.4 建筑通风4.5 道路系统4。

6 场地其它规定第5章建筑地下及外部空间设计5。

1 建筑地下空间5.2 市政道路上方跨街建(构)筑物5。

3 建筑立面设计5.4 建筑屋面设计第6章建筑分类设计6。

1 通用规定6。

2 住宅建筑6。

3 宿舍建筑6.4 老年人居住建筑6.5 居住社区公共配套设施6.6 办公建筑6.7 商务公寓6.8 商业建筑6。

9 教育建筑6.10 城市综合体6。

11 小型垃圾转运站6.12 公共厕所6.13 附设式停车库6。

14 厂房6。

15 研发用房(新型产业用房)6.16 仓库6.17 物流建筑第7章附则附录1 建筑工程设计各阶段报批图纸基本内容及要求附录2 建设场地环境设计基本内容及要求第1章总则1。

1 为了提高深圳市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建筑品质,规范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管理的标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结合深圳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1。

2 在深圳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管理活动均按本规定执行。

1.3 本规定中某些条款需与《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中的相关条款配合执行。

1。

4 本规定未尽之处应执行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1.5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中有特殊约定的,从其约定.1。

6 本规定解释权属深圳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第2章名词解释2.1 建筑容量名词2。

1。

1 用地面积经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用地范围内的土地面积.2.1。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2024年主要内容解读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2024年主要内容解读

2024年5月《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应用历程•对建筑屋面构架、幕墙等高度按照主体高度24 米、150米、250米实施分级控制•加强工业建筑管理、地下空间层高限定•细化玻璃幕墙设计要求•重点应对面积管控、讲求公共利益,提升建筑品质,推进建筑设计标准化和规范化,取得了较好的管控效果•核增、核减建筑面积的引用,鼓励建筑方案设置架空绿化休闲空间,提升公共空间品质•控制偷面积•修改厂房层高限制表述•对半地下停车库上方,提供露天公共绿化活动场地的部分可不计入建筑覆盖率和基底面积。

•将《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中涉及“公寓式办公”相关内容删除,同时删除第6.7“公寓式办公建筑”整个章节。

2015年11月2022年1月2024年5月2019年1月第二次修订(深规土〔2018〕1009号)全面检讨和修订2014年7月发行8月实施《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深规土【2014】402号第一次修订(深规土〔2015〕757号)第三次修订第三次修订修编目的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增加民生福祉、优化营商环境、繁荣建筑创作,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按照国家省市相关规范标准要求,我局完成《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以下简称《设计规则》)修订,现予公布实施。

助力民生高质量发展,优化面积计算,提高市民获得感助力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风貌,繁荣建筑创作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建筑设计标准,推动工业上楼本次修编内容的亮点及特色一、注重建筑设计精细化规划管理要求,删除与规划管理无关条款,简化规则内容,条款清晰明确、易操作,为规划管理提供技术服务支撑。

二、为了提升公共空间品质,优先保障公共利益,优化了城市公共通道、架空绿化/休闲等核增空间要求,增加了社区体育活动场地附属设施、防坠落设施等核增功能。

三、结合高密度、高容量发展下的城市建筑现状及设计创新,优化了绿化覆盖率、建筑覆盖率等计算方式。

四、随着建筑后期监管方式的完善,优化建筑面积管控方式,简化凹槽、室外透空等条款。

深圳市建筑设计管理规定

深圳市建筑设计管理规定

深圳市建筑设计管理规定(试行)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2013年10月28日目录第1章总则第2章名词解释2.1 建筑容量名词2.2 建筑术语2.3 各类建筑名词第3章建筑技术经济指标计算3.1 建筑面积3.2 建筑基底面积3.3 容积率3.4 建筑高度3.5 建筑栋数3.6 建筑层数第4章总图设计4.1 总体要求4.2 建筑退线4.3 建筑间距与建筑日照4.4 建筑通风4.5 道路系统4.6 场地其它规定第5章建筑地下及外部空间设计5.1 建筑地下空间5.2 市政道路上方跨街建(构)筑物5.3 建筑立面设计5.4 建筑屋面设计第6章建筑分类设计6.1 通用规定6.2 住宅建筑6.3 宿舍建筑6.4 老年人居住建筑6.5 居住社区公共配套设施6.6 办公建筑6.7 商务公寓(公寓式办公楼)6.8 商业建筑6.9 教育建筑6.10 城市综合体6.11 小型垃圾转运站6.12 公共厕所6.13 附设式停车库6.14 厂房6.15 研发用房(新型产业用房)6.16 仓库6.17 物流建筑第7章附则附录1 建筑工程设计各阶段报批图纸基本内容及要求附录2 建设场地环境设计基本内容及要求第1章总则1.1 为了提高深圳市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建筑品质,规范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管理的标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结合深圳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1.2 在深圳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管理活动均按本规定执行。

1.3 本规定中某些条款需与《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中的相关条款配合执行。

1.4 本规定未尽之处应执行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1.5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中有特殊约定的,从其约定。

1.6 本规定解释权属深圳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第2章名词解释2.1 建筑容量名词2.1.1 用地面积经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用地范围内的土地面积。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第1章总则1。

0。

1 为实现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市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建筑品质,推进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则。

1.0。

2 本规则以国家和广东省、深圳市的有关标准及规范为基础依据,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同类技术标准与规定,结合深圳的城市发展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1。

0.3 建筑设计应根据经市规划主管部门核准的规划设计条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相关的各层次规划、城市设计等)进行,并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要求,做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

1.0.4 在深圳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建筑设计工作,适用本规则。

第2章名词解释2。

1 建筑分类名词2.1.1 民用建筑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

2.1.2 居住建筑以提供日常生活居住场所及配套设施为主要目的,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

2。

1.3 住宅建筑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布局完整,建筑按套型设计,独门独户并设有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等空间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1.4 宿舍建筑为相应功能区配套建设,有集中管理且供单身人士使用的居住建筑。

2.1。

5 公共建筑以为公众提供公共活动场所为主要目的,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

1。

6 公共配套设施与区域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各类非独立选址的小型或辅助型公共设施、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等。

2.1。

7 办公建筑供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办理行政事务和从事各类业务活动的建筑.2。

1.8 公寓式办公建筑为商务人士提供中短期商务与住宿服务的办公建筑,也称为商务公寓.2。

1.9 商业建筑供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建筑.2.1。

10 教育建筑供人们开展教学活动所使用的建筑。

2。

1.11 城市综合体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馆(酒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中的多项进行组合,总建筑规模在10万平方米以上,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的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建筑体。

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一、居住建筑建筑形式及士屋顶
1.建筑形式:居住建筑形式以全封闭夹层体量、双层低层体量、带有
屋顶平台或不规则屋面的高层体量以及半封闭夹层体量形式为主,应尽可
能减少光照入口门面并限制朝向。

2.屋顶:根据不同结构体系,屋顶应采取不同的节能措施,如使用屋
顶夹层、薄膜夹层、反射材料、防火条件、反射棉等节到节能。

二、居住建筑外墙
1.外墙:居住建筑外墙应采用水泥砂浆机制砖或砌块砌体外墙体系,
采用砖晶冷墙体,应尽可能考虑墙体集热性能,提高耐久性,有利于热环
境层和空气网的形成,并尽可能采用墙体上的反射涂料,使墙体分布更合理,以节约能源。

三、居住建筑窗户
1.窗户:居住建筑窗户采用断桥钢化玻璃窗,窗户扇型应采用封闭式,并设计层压,多层空气网结构,窗框外采用聚苯乙烯等反射材料,窗框内
设置钢化玻璃,以提高外窗节能效果。

四、居住建筑通风采光
1.通风采光:建筑应尽可能设计充足的通风采光系统,尤其是夏季,
应借助太阳能的自然供暖,采取通风采光技术,减少室内供暖设备的使用,从而节约能源开支。

建筑设计规则 - 深圳市规划国土委龙华管理局

建筑设计规则 - 深圳市规划国土委龙华管理局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相关修订条文(征求意见稿)3.1 建筑面积3.1.1 半地下室建筑面积核定3.1.1.1半地下室楼层顶板露出室外地面高度大于1.5m的区域均用于3.1.3所述功能时,该层的建筑面积计入地下建筑面积,并按地下室相关要求控制。

3.1.1.2 半地下室楼层顶板露出室外地面高度大于1.5m的区域用于非3.1.3所述功能时,该层内:用于非3.1.3所述功能建筑空间的建筑面积计入地上建筑面积,并参照地上建筑相应功能及相对于室外地面所在楼层的相关要求控制;用于3.1.3所述功能建筑空间的建筑面积计入地下建筑面积,并按地下室相关要求控制。

3.1.2 地上核增建筑面积核定3.1.2.6 架空绿化休闲⑶民用建筑及新型产业建筑的楼层内,与前述消防避难空间结合设置,架空作为公共绿化或公众休闲活动场地。

除建筑首层或塔楼底层以外的其他楼层中,计地上核增建筑面积的消防避难及架空绿化休闲空间的总建筑面积不得超过所在栋(座)总规定建筑面积的5%。

3.1.4 地上规定建筑面积核定3.1.4.4 允许设置且同时满足以下要求的阳台,不论层高均以其围护结构或围护物外围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地上规定建筑面积(该类阳台简称为计一半面积的阳台),否则需全部计入地上规定建筑面积(该类阳台简称为计全面积的阳台):……3.1.4.5允许设置且同时满足以下要求的凸窗可不计建筑面积(该类凸窗简称为不计面积的凸窗),否则需以其围护结构或围护物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全部计入地上规定建筑面积(该类凸窗简称为计全面积的凸窗):……3.1.6 地上核减建筑面积核定3.1.6.2超过规定限值或未按规定设置的内天井及室外透空空间未按相关规定设置的内天井以及有以下情形的室外透空空间,其按层计算的投影面积全部计入地上核减建筑面积:……3.1.6.4建筑层高超过规定限值⑸裙楼屋顶层用于公共绿化种植(含管线敷设)的覆土层厚度不超过 1.2米,且塔楼底层室内地面面层(完成面)高出相邻室外覆土层表面不超过0.3m时,塔楼底层层高可由室内地面面层(完成面)起算。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2016)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一、适用范
围本规则适用于深圳市建筑设计项目,不适用于邻接地区的建筑设计项目。

二、设计要求(一)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二)
建筑本体设计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执行;(三)建筑外观设计要坚
持绿色环保、简洁清新、现代时尚、构成多样性的原则;(四)建筑功能
设计要求结实安全、易维修、可操作性强;(五)室内设计要求符合人体
工程学原则,充分满足生活、工作、娱乐等需求;(六)环境友好设计要
求应节约能源、保护自然资源、减少污染等。

三、设计审查深圳市政府根
据社会公众对建筑外观环境友好性、安全性等要求,要求对建筑设计方案
进行审查,审查报告以设计方案审查报告书为准,由城市规划建设行政执
法部门发放审查合格证书。

四、设计师质量建筑设计师必须具备相关的专
业学历及资质,能够充分审视了解建筑设计的可行性,建筑尺度、结构形式、环境友好度、安全等,满足本规则第二条及第三条规定的要求。

深圳市建筑设计导则

深圳市建筑设计导则

深圳市建筑设计导则深圳市建筑设计导则是一份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它包含了深圳市建筑设计的基本规范和标准。

这份设计导则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建筑设计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对深圳市建筑设计导则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设计导则的目的和适用范围深圳市建筑设计导则旨在规范和指导深圳市建筑设计工作。

它适用于所有的建筑设计人员、设计单位和业主等,包括新建、改建、扩建等各类建筑项目。

二、设计导则的内容和要求1、总体要求深圳市建筑设计导则要求建筑设计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建筑设计。

2、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建筑设计应注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2)环境适用性原则建筑设计应符合所在环境的特点,保护环境资源,合理利用自然条件,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

(3)经济原则建筑设计应具有经济合理性,同时满足建筑物功能需要。

(4)美观原则建筑设计应考虑美学因素,尽可能使建筑物既实用又美观。

3、功能要求建筑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需求,结合合理的空间布局、流线和空间形态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

4、造型要求建筑设计应注重建筑正面和立面的造型,使建筑物既符合实用要求,又美观大方,具有城市形象。

5、结构要求建筑设计应根据同类建筑物的经验和标准,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和技术方案,保证设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施工技术要求建筑设计应结合施工工艺,合理制定施工方案,使施工工艺简单、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7、材料要求建筑设计应选择质量好、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的材料,保证建筑物耐久性和经济性。

8、环境保护要求建筑设计应重视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节约资源和能源。

三、设计导则的执行和监督深圳市建筑设计导则是建筑设计的重要规范和标准,所有建筑设计人员和单位都应按照它的要求执行设计任务。

同时,为了保证设计质量和监督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建立定期检查和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总之,深圳市建筑设计导则的出台为深圳市的建筑设计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在建筑设计质量的提高和城市形象的营造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第1章总则1、0、1 为实现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市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建筑品质,推进建筑设计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以及其她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则。

1、0、2 本规则以国家与广东省、深圳市的有关标准及规范为基础依据,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同类技术标准与规定,结合深圳的城市发展目标要求与实际情况制定。

1、0、3 建筑设计应根据经市规划主管部门核准的规划设计条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相关的各层次规划、城市设计等)进行,并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要求,做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

1、0、4 在深圳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与扩建项目的建筑设计工作,适用本规则。

第2章名词解释2、1 建筑分类名词2、1、1 民用建筑供人们居住与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

2、1、2 居住建筑以提供日常生活居住场所及配套设施为主要目的,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

2、1、3 住宅建筑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布局完整,建筑按套型设计,独门独户并设有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等空间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1、4 宿舍建筑为相应功能区配套建设,有集中管理且供单身人士使用的居住建筑。

2、1、5 公共建筑以为公众提供公共活动场所为主要目的,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1、6 公共配套设施与区域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各类非独立选址的小型或辅助型公共设施、交通设施与市政设施等。

2、1、7 办公建筑供机关、团体与企事业单位办理行政事务与从事各类业务活动的建筑。

2、1、8 公寓式办公建筑为商务人士提供中短期商务与住宿服务的办公建筑,也称为商务公寓。

2、1、9 商业建筑供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建筑。

2、1、10 教育建筑供人们开展教学活动所使用的建筑。

2、1、11 城市综合体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馆(酒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与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中的多项进行组合,总建筑规模在10万平方米以上,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的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建筑体。

深圳市建筑设计管理规定

深圳市建筑设计管理规定

目录第1章总则第2章名词解释2.1 建筑容量名词2.2 建筑术语2.3 各类建筑名词第3章建筑技术经济指标计算3.1 建筑面积3.2 建筑基底面积3.3 容积率3.4 建筑高度3.5 建筑栋数3.6 建筑层数第4章总图设计4.1 总体要求4.2 建筑退线4.3 建筑间距与建筑日照4.4 建筑通风4.5 道路系统4.6 场地其它规定第5章建筑地下及外部空间设计5.1 建筑地下空间5.2 市政道路上方跨街建(构)筑物5.3 建筑立面设计5.4 建筑屋面设计第6章建筑分类设计6.1 通用规定6.2 住宅建筑6.3 宿舍建筑6.4 老年人居住建筑6.5 居住社区公共配套设施6.6 办公建筑6.7 商务公寓(公寓式办公楼)6.8 商业建筑6.9 教育建筑6.10 城市综合体6.11 小型垃圾转运站6.12 公共厕所6.13 附设式停车库6.14 厂房6.15 研发用房(新型产业用房)6.16 仓库6.17 物流建筑第7章附则附录1 建筑工程设计各阶段报批图纸基本内容及要求附录2 建设场地环境设计基本内容及要求第1章总则1.1 为了提高深圳市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建筑品质,规范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管理的标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结合深圳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1.2 在深圳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管理活动均按本规定执行。

1.3 本规定中某些条款需与《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中的相关条款配合执行。

1.4 本规定未尽之处应执行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1.5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中有特殊约定的,从其约定。

1.6 本规定解释权属深圳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第2章名词解释2.1 建筑容量名词2.1.1 用地面积经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用地范围内的土地面积。

2.1.2 建设用地面积经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土地面积。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第1章总则1.0.1 为实现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市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建筑品质,推进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则。

1.0.2 本规则以国家和广东省、深圳市的有关标准及规范为基础依据,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同类技术标准与规定,结合深圳的城市发展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0.3 建筑设计应根据经市规划主管部门核准的规划设计条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相关的各层次规划、城市设计等)进行,并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要求,做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

1.0.4 在深圳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建筑设计工作,适用本规则。

第2章名词解释2.1 建筑分类名词2.1.1 民用建筑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

2.1.2 居住建筑以提供日常生活居住场所及配套设施为主要目的,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

2.1.3 住宅建筑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布局完整,建筑按套型设计,独门独户并设有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等空间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1.4 宿舍建筑为相应功能区配套建设,有集中管理且供单身人士使用的居住建筑。

2.1.5 公共建筑以为公众提供公共活动场所为主要目的,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1.6 公共配套设施与区域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各类非独立选址的小型或辅助型公共设施、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等。

2.1.7 办公建筑供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办理行政事务和从事各类业务活动的建筑。

2.1.8 公寓式办公建筑为商务人士提供中短期商务与住宿服务的办公建筑,也称为商务公寓。

2.1.9 商业建筑供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建筑。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2019(修订稿)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2019(修订稿)

第1章总则1.0.1为实现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市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建筑品质,推进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则。

1.0.2本规则以国家和广东省、深圳市的有关标准及规范为基础依据,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同类技术标准与规定,结合深圳的城市发展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0.3建筑设计应根据经市规划主管部门核准的规划设计条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相关的各层次规划、城市设计等)进行,并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要求,做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

1.0.4在深圳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建筑设计工作,适用本规则。

ﻬ第2章名词解释2.1建筑分类名词2.1.1民用建筑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

2.1.2居住建筑以提供日常生活居住场所及配套设施为主要目的,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

2.1.3住宅建筑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布局完整,建筑按套型设计,独门独户并设有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等空间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1.4宿舍建筑为相应功能区配套建设,有集中管理且供单身人士使用的居住建筑。

2.1.5公共建筑以为公众提供公共活动场所为主要目的,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1.6公共配套设施与区域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各类非独立选址的小型或辅助型公共设施、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等。

2.1.7办公建筑供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办理行政事务和从事各类业务活动的建筑。

2.1.8公寓式办公建筑为商务人士提供中短期商务与住宿服务的办公建筑,也称为商务公寓。

2.1.9商业建筑供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建筑。

2.1.10教育建筑供人们开展教学活动所使用的建筑。

2.1.11城市综合体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馆(酒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中的多项进行组合,总建筑规模在10万平方米以上,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的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建筑体。

深圳地区建筑工程规划设计通则

深圳地区建筑工程规划设计通则

深圳地区建筑工程规划设计通则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深圳地区的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提供通则和指导原则。

在深圳日益发展的建筑行业中,规范与统一的设计过程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二、规划设计原则1. 合规性:建筑工程规划设计必须符合深圳地区的相关法规和规定。

设计师应详细了解和遵守建筑法律法规,以确保项目合法且符合标准。

2. 可持续性:规划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建筑物的能源使用效率、材料选择和废物处理等方面应考虑到环境友好性。

3. 功能性:建筑工程规划设计应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同时兼顾人性化设计和空间利用效率。

4. 安全性: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施工安全。

应充分考虑自然灾害和紧急情况的可能性,确保建筑的抗灾能力和人员逃生通道的设置。

5. 风格统一性:深圳地区建筑虽然多样化,但设计应保持一定的风格统一性,以实现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文化内涵的表达。

三、设计流程1. 方案设计:根据客户需求和项目背景,设计师应进行初步方案设计,包括平面布局、外立面设计等。

2. 施工图设计:根据初步方案设计,设计师应进一步细化施工图设计,包括结构布置、设备安装等。

3. 审批和验收:设计师应协助客户进行规划审批和工程验收的流程,并提供相关的申请和报告材料。

4. 监理和管理:设计师应在建设过程中提供监理和管理服务,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四、资质要求进行深圳地区建筑工程规划设计需满足以下资质要求:1. 具备相关建筑设计类专业背景和学历。

2. 取得深圳市相关部门颁发的建筑设计资质证书。

3. 具备一定工程实施经验和项目管理能力。

五、总结深圳地区建筑工程规划设计通则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提供了指导和规范。

设计师应遵循规划设计原则,按照设计流程进行操作,并满足相关资质要求。

这将有助于建设优质且符合法规标准的建筑工程,推动深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请注意,本文档仅为指导性文件,具体操作仍需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第1章总则1.0.1为实现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市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建筑品质,推进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则。

1.0.2本规则以国家和广东省、深圳市的有关标准及规范为基础依据,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同类技术标准与规定,结合深圳的城市发展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0.3建筑设计应根据经市规划主管部门核准的规划设计条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相关的各层次规划、城市设计等)进行,并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要求,做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

1.0.4在深圳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建筑设计工作,适用本规则。

第2章名词解释2.1建筑分类名词2.1.1民用建筑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

2.1.2居住建筑以提供日常生活居住场所及配套设施为主要目的,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

2.1.3住宅建筑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布局完整,建筑按套型设计,独门独户并设有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等空间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1.4宿舍建筑为相应功能区配套建设,有集中管理且供单身人士使用的居住建筑。

2.1.5公共建筑以为公众提供公共活动场所为主要目的,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1.6公共配套设施与区域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各类非独立选址的小型或辅助型公共设施、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等。

2.1.7办公建筑供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办理行政事务和从事各类业务活动的建筑。

2.1.8公寓式办公建筑为商务人士提供中短期商务与住宿服务的办公建筑,也称为商务公寓。

2.1.9商业建筑供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建筑。

2.1.10教育建筑供人们开展教学活动所使用的建筑。

2.1.11城市综合体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馆(酒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中的多项进行组合,总建筑规模在 10 万平方米以上,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的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建筑体。

2.1.12附设式停车库与主体建筑相连、设置在地上或地下的停车设施。

2.1.13工业建筑供人们从事各类工业生产活动的建筑。

2.1.14厂房供人们进行各类工业化生产的建筑。

2.1.15新型产业建筑区别于传统产业建筑,供人们从事各类新型产业的研发、设计及推广、应用等的建筑,也称为研发用房或新型产业用房。

2.1.16仓库以货物储存为主的库房建筑。

2.1.17物流建筑用于进行物品储存、运输、配送、物流加工、物流管理及展销等综合功能的建筑。

2.2建筑通用空间名词2.2.1裙房在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主体投影范围外,与建筑主体相连的附属建筑。

当裙房的建筑高度超过24m 时,其建筑退线、间距、消防、覆盖率等均应按高层建筑控制。

2.2.2裙楼、塔楼带裙房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中,建筑主体位于裙房屋面以下的低楼层部分与裙房一起合称为裙楼;建筑主体位于裙房屋面以上的高楼层部分称为塔楼。

2.2.3骑楼建筑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

2.2.4架空连廊位于二层及以上,联系两栋(座)建筑的水平交通走廊,分有上盖和无上盖架空连廊。

2.2.5内天井四周均被计建筑面积的建筑空间(两栋或两座建筑之间的单层架空连廊除外)围合的室外露天空间,主要用以解决建筑物的采光和通风。

2.2.6凹槽三面被计建筑面积的建筑空间围合,仅一面开口,且开口内无任何结构连梁、连板或与其类似的装饰性构件连接的上下透空的室外露天空间。

⑴当朝向凹槽开口的户内房间(均不含阳台)有除此以外其他的采光通风来源,或凹槽位于户内房间与房间之间时,该凹槽为非功能性凹槽。

⑵除上述情况外,当凹槽开口是户内房间采光通风唯一来源时,该凹槽为功能性凹槽。

2.2.7室外透空空间三面被计建筑面积的建筑空间围合,仅一面开口,开口内有不计建筑面积的结构连梁、连板或与其类似的装饰性构件连接的上下透空的室外露天空间。

2.2.8室内透空空间建筑楼层内局部设置的跨越一个以上标准层高的有盖建筑空间。

2.2.9地下室与半地下室当某一建筑楼层的顶板面高于周边室外地面的高度均不大于 1.5m 时,该层为地下室;当某一建筑楼层有超过 1/4 周长的顶板面高于室外地面的高度不大于 1.5m ,其他部分顶板面高于室外地面的高度大于 1.5m 时,该层为半地下室。

当地下室、半地下室周边室外地面标高不一致时,按以下标准确定室外地面标高:⑴建筑基地与城市道路(包括路边绿化带,下同)直接相邻的,以城市道路或路边绿化带(覆土面层)标高加0.3m 作为建筑室外地面标高。

⑵建筑基地与城市道路不直接相邻的,取建筑基地原始标高及设计标高中的较低值作为室外地面标高。

⑶与地下室、半地下室结合设置的下沉式采光井或下沉式广场地面不作为室外地面。

2.2.10 公共停车场(库)可供社会公众共同使用的停车场(库)。

2.2.11 共用停车场(库)可供宗地内所有业主共同使用的停车场(库)。

2.2.12架空层建筑物中仅有结构支撑而无外围护结构(因安全要求必须设置的净高不超过 1.5m 的栏杆除外)的开敞空间层。

2.2.13避难层按消防规范要求,为消防安全专门设置的供人们疏散避难的楼层。

2.2.14结构转换层因建筑物上部与下部采用不同结构类型,而用于设置转换结构构件(包括转换梁、转换桁架、转换板等)的楼层。

2.2.15设备层建筑物中专用于布置暖通、空调、给排水和电气等专业的设备和管道且供人员进入操作的空间层。

2.2.16夹层在一个楼层内,以结构板形式局部增设且投影面积不大于该楼层建筑面积1/2 的楼层。

2.3建筑部件名词2.3.1幕墙由金属构架与板材组成,不承担主体结构荷载与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建筑外装饰结构。

2.3.2阳台附设于建筑物外墙,周边设有栏杆或栏板,可供人活动的室外或半室外平台,有无顶盖不限、顶盖高度不限。

阳台按其上方顶盖高度分为单层高阳台和多层高阳台。

2.3.3露台建筑二层及以上利用下层屋顶,作为本层户外活动空间的无顶盖室外平台。

2.3.4挑檐建筑屋盖挑出外墙面的部分。

2.3.5女儿墙建筑外墙高出屋面的部分。

2.3.6楼梯由连续行走的梯级、休息平台和维护安全的栏杆(或栏板)、扶手以及相应的支托结构组成的作为楼层之间垂直交通用的建筑部件。

2.3.7台阶联系室内外地坪或楼层不同标高而设置的阶梯形踏步。

2.3.8凸窗凸出建筑外墙面的窗户。

2.4建筑容量名词2.4.1用地面积经市土地主管部门划定的用地范围内的土地面积。

2.4.2建设用地面积经市土地主管部门划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土地面积。

2.4.3建筑面积建筑物(包括墙体)所形成的楼地面面积。

2.4.4地上规定建筑面积指标市规划、土地主管部门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中规定的计容积率建筑面积。

2.4.5地下规定建筑面积指标市规划、土地主管部门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中规定允许建设的地下建筑面积。

2.4.6地上/下规定建筑面积在项目设计、实施阶段,经市规划、土地主管部门核定的建筑物地面以上/下部分实际使用地上/下规定建筑面积指标的建筑面积。

2.4.7地上核减建筑面积地面以上建筑室外或室内透空空间、凹槽、建筑层高、阳台面积等超过相应规定限值,应占用地上规定建筑面积指标的建筑面积。

2.4.8地上/下核增建筑面积市规划主管部门基于保证公众安全、方便公共活动、改善公共环境、鼓励配建机动车停车位等目的,经核定允许在地上 /下规定建筑面积指标以外增建的特定用途的地上/下建筑面积。

2.4.9户内建筑面积也称为套内建筑面积,是指建筑户门范围内由产权人独立占有和使用的建筑面积,包括户内使用面积、户内墙体面积和户内阳台面积。

2.4.10建筑层高建筑物相邻楼层的地面至楼面或楼面至楼面的结构面层之间的垂直距离。

2.4.11梁底净高从地面或楼面面层(完成面 )至上方最大结构梁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4.12地下室顶板埋深地下室结构顶板面到室外地面最低点的垂直高度。

第 3 章建筑技术经济指标计算3.1 建筑面积层高不小于 2.2m 的建筑楼层均应计算建筑面积。

3.1.1半地下室建筑面积核定3.1.1.1半地下室楼层顶板露出室外地面高度大于 1.5m 的区域,均用于 3.1.3 所述功能及与其结合设置的小型环卫设施等功能时,该层的层数计入地面以下层数,建筑面积计入地下建筑面积,并按地下室相关要求控制。

3.1.1.2半地下室楼层顶板露出室外地面高度大于 1.5m 的区域,用于非 3.1.1.1 所述功能时:⑴同时该层顶板露出室外地面高度不大于 1.5m 的区域,均用于 3.1.1.1所述功能,且该两部分功能区域之间地上、地下均有明确的竖向分界的,用于 3.1.1.1所述功能的区域,其层数计入地面以下层数,建筑面积计入地下建筑面积,并按地下室相关要求控制;用于非 3.1.1.1 所述功能的区域,其层数计入地面以上层数,建筑面积计入地上建筑面积,并按地上建筑相关要求控制。

⑵不属于 3.1.1.2 ⑴所述情形的,该层的层数计入地面以上层数,建筑面积计入地上建筑面积,并按地上建筑相关要求控制。

3.1.2地上核增建筑面积核定建筑功能符合以下要求的地上建筑空间,建筑面积计入地上核增建筑面积。

3.1.2.1城市公共通道建筑楼层(包括首层)内,按城市规划要求设置的24 小时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城市公共通道,其中车行通道有效宽度不小于4m ,净高不小于5m ;人行通道净宽不小于 3.5m ,梁底净高不小于 3.6m 。

3.1.2.2架空公共空间建筑首层架空或其他楼层与城市公共通道连通的部分架空,作为24 小时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公共空间,梁底净高不小于 5.4m 。

3.1.2.3骑楼下方空间沿街或沿城市公共通道一侧,按城市规划要求设置、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骑楼下方空间:⑴骑楼净宽不小于 2.4m ,梁底净高不小于 3.6m ,且净空范围内无突出的门、窗、招牌、台阶等。

⑵骑楼地坪标高与其周边的城市人行道一致,且地面铺装符合城市人行道地面标准。

⑶骑楼上盖至地面的垂直空间范围内无任何形式的结构连梁或连板。

3.1.2.4架空停车场⑴建筑首层或塔楼底层架空(整层或局部),作为公共或共用停车场。

⑵除上述楼层外的其他楼层架空,作为公共或共用停车场,其层高不超过 3.9m ,且单个停车位建筑面积符合表 3.1.2.4 ⑵的要求:表 3.1.2.4⑵ 架空停车场停车位建筑面积停车位数量n(辆)n< 100100≤ n< 300300≤ n< 500n≥ 500停车位建筑面积(㎡ / 辆)≤ 50≤ 45≤ 40≤ 353.1.2.5消防避难空间民用建筑及新型产业建筑的楼层内,按消防规范要求的最大间隔层数(或最大间隔高度)设置的层高不大于5.1m 的避难层中,专用于消防避难的建筑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