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水道航行方法的探讨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狭水道及运河航行

第三章 狭水道及运河航行
2.水深和水流
除某些深水港外,大多数港口航道水深都有局限。江河入海口处 的航道,往往由于水中从上游挟带大量泥沙,在河口水面变宽而流 速变慢的地区沉积下来,形成浅滩。这种浅滩的位置,随季节和江 河水势的差异而多变迁,因此航道水深经常改变,必须掌握最新的 水深资料。
由于航道狭窄,无论是两端均为较宽阔的水域,还是江河入海口 的狭窄航道,受潮流影响均较显著。
拦江沙浅滩往往随季节和时间有所变化,应查阅最新资料。受 风向的影响,有时潮水也会提前或推迟到达浅滩。大船通过浅滩前, 可向有关部门查询当时的实际潮高和水深,以资核对。
(5)尽可能避免在浅水区会遇和追越 浅水区舵效较差,相距较近还会出现船吸现象,可提前通过
VHF相互协调,使其中一船先过,另一船在浅滩外航道上慢车等候。 万一两船在浅水区会遇,应各自靠航道右侧行驶,采用减速和变速 对驶通过,应尽可能避免在浅水区追越。
航速增加到10kn,则相应的船体下沉将达到近2m;如该船航行在 类似的非封闭式的疏浚水道,其周围水深为6m,则其相应的下沉 量分别降至0.4m和1m。
(6)半波高
波浪有波峰和波谷,当船舶处于波谷时,相当于水深变浅,通常 减小半个波高。过浅滩遇有波浪时,有必要考虑半波高,以免蹲底。
(7)保留水深
保留水深应视该浅滩处潮高预报误差、海图水深测量误差和底质 确定。中版《潮汐表》预报潮高误差范围为20~30cm。一般规定 水深浅于31 m时,水深注至保留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舍去;深 于31m的水深,注至整米,小数舍去。沙底、泥底或泥沙底与石底、 岩石底等地质的保留水深也有所不同。确定保留水深时,要注意留 有充分余地,通常可取0.1~0.5m的保留水深。
(2)候潮 过浅滩往往需要候潮。过浅滩的最佳时机通常选择在当地高潮

针对狭水道航行船舶的引航研究

针对狭水道航行船舶的引航研究

针对狭水道航行船舶的引航研究◎ 杨润亮 营口港引航站摘 要:狭水道引航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引航形式,由于狭水道的航行条件特殊,对引航员的操船技术和经验提出更高的要求。

本文对狭水道的航行条件特点及其对船舶航行的影响进行了阐述,之后结合理论和工作经验提出了船舶在狭水道航行的引航策略。

关键词:引航 狭水道 安全1.引言狭水道一般是指那些水深和航道宽度受到限制,使得在其中航行的船舶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水域。

一般而言港区、进港航道、锚地、窄小海峡等水域都属于狭水道。

由于狭水道内通航密度大、环境复杂、船舶机动水域小等因素,船舶在其中的航行面临者更多的危险,狭水道中的船舶事故屡见不鲜,因此对于船舶引航员来说掌握船舶狭水道航行的特点及应对措施显得格外重要。

2.狭水道定义及其固有特点2.1狭水道定义目前而言对于狭水道没有非常准确的定义,《国际避碰规则》中也没有具体规定。

一般认为当船舶行驶在必须靠右行驶才能保证航行安全的水域时,该水域就被认定为狭水道。

国际上有些国家将航道宽度小于2海里的航道称为狭水道,但是随着船舶大型化的发展,狭水道水域的范围也逐渐扩大。

2.2 狭水道固有特点狭水道水域的航道一般比较狭窄,航道转弯路段多,并且航道内复杂多变同时船舶没有足够的回旋余地。

由于狭水道一般是连接港口和外海的枢纽水域,所以在该水域航行的船舶密度较大,容易发生拥挤。

狭水道水域一般拥有较多的助航设施和障碍物,这使得航行于其中的船舶物标定位较为方便。

狭水道内部水文气象较为复杂,尤其是风流要素,由于狭水道相较开阔水域空间狭小,容易产生狭管效应,从而导致水流速度的风速都会增加,大大增加船舶的保向难度,使航向变得更加困难。

狭水道内环境复杂,其中经常会设有锚地、捕鱼区域、引航站、测速场等,给船舶航行安全带来威胁。

3.狭水道对航行安全影响分析船舶由开阔水域航行进入狭水道水域,由于空间尺度发生变化,水流和空气等流体的流态会发生三维和二维的相互转化,从而产生水动力和风动力效应,对船舶安全航行产生影响。

浅析狭水道航行特点及避碰措施

浅析狭水道航行特点及避碰措施

2012年05月第15期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0引言随着世界航运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河道运力需求逐年增加,导致部分区域航运交通日趋繁忙。

船舶发展逐步转型为大型化、高速化和智能化,这也将给部分河道的运力带来极大挑战。

加上船舶在狭水道中航行时河道本身存在的很多对船舶航行不利因素这样一个特点,致使海难事故每年都在不断发生。

这将给船员生命,财产、海洋环境和航运事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

因此现代航运不仅要求船员素质要不断提高,而且对船舶在狭水道中安全航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就是针对于此,结合多年的狭水道航行经验,提出在操船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项,从而确保船舶在狭水道中的航行安全。

1狭水道的定义及通航特点1.1狭水道定义狭水道通常是指可航水域宽度狭窄、船舶操纵受到一定限制的通航水域。

究竟可航水域宽度为多少才能被认为属于狭水道,难以给出具体量化定义,国际上也没有统一标准。

我认为具体是否可称为狭水道在某种程度上应与船型大小有关,即船舶受到水域和水深的限制而不能自由操纵的可航水域,港口、海峡、江河、岛礁区等,可统称为狭水道。

例如中国长江水道、珠江水道、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等等在世界上都是比较有名的狭水道。

1.2狭水道的特点简介根据多年来海上经历积累的经验,我总结了狭水道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航道狭窄、弯曲,机动余地少:特别是长江,黄浦江,珠江等内河航道。

(2)航道水浅,多滩险,如长江口深水航道及其延伸段,上海长江南槽航道,珠江的伶仃水道等。

(3)狭水道易受风流及潮流影响,一般流速较大,流向复杂多变。

(4)有利于导航定位的物标较多,物标方位变化快。

(5)船舶通航停泊密度大,来往频繁并纵横交错,船与船之间距离小。

(6)狭水道的暗礁,沉船,渔栅等障碍物多,锚泊船多。

2狭水道航前准备及航行注意事项2.1狭水道航行航前准备狭水道的水文是比较复杂的,有的甚至是险恶的,所以要求船舶进入狭水道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海轮在狭水道中的安全航行探讨

海轮在狭水道中的安全航行探讨

船大 多数是 尾机 型船舶 , 驾驶 台大 多位 于船 尾 , 驾
驶 台前面有 许 多设 备 和结 构 , 果 在 了望 中不适 如
时走 动 , 势必 会 造 成 了望 上 的死角 , 以 , 海船 所 在
( )避让措 施 。不管是 海 上 , 是 内河 , 舶 2 还 船
避让措 施都有 三种 : 向 、 变 变速 或 同时变 向 、 速 。 变 但 是海 上 和 内 河 在 避 让 措 施 侧 重 点 上 是 有 差 别 的 , 上侧 重于转 向 ,海 规 》 八条 明文规 定 :单 海 《 第 “
了望在《 内规 》 是第 6条 ,海 规 》 第 5条 , 《 是 都 要求 在任何 时候均 应利用 一切有 效 的手段保 持正 规 的 了望 , 以便 对 碰撞 危 险做 出充 分 的估 计 。其 差异 就在如 何保持 正规 了望 的具体做 法上 。 ( )海上 了望 , 了要求 方法 正确 , 1 除 还特 别强 调在 了望 的过程 中一定 要 经 常走 动 , 是 因 为海 这


用 转 向可 能是避 免 紧迫局 面 的最 有效 行动 ” 因为 ,
这 个行 动变 化 快 , 它船 易 于 识别 ; 行 简单 , 执 无须 机舱 配合 ; 能迅 速增 大最近 会遇距 离 , 以海 上避 所
中在 一 起航 行 , 往 一 呼百 应 , 面一 个 带 队 的 , 往 前 后 面一 起 跟 上 , 难 从 其 中间 穿 越 , 们 队伍 庞 很 他 大 , 占长 江江 苏段 水 上 船 舶 总数 的五 分之 四左 约 右 , 船很 不规 范 , 欢抄 近路 , 船 头 , 行 喜 抢 特别 是最 近油 价上涨 后 , 他们 的金钱 意识更 加强 烈 , 潮河 感 段赶潮 流 , 非感潮 河段抢 深 漕和缓 流 ( 速快 ) 并 船 , 改变 以往 昼行夜 息 的习惯 , 加班 加点 奔小康 。

狭水道航行注意事项

狭水道航行注意事项

狭水道航行注意事项狭水道指的是一种相对较窄的水道,通常是连接两个大海、海湾或内海之间的航道。

由于其水面狭窄,船只通行时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因此,在狭水道航行时,船只需要格外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安全:1. 遵循航道规则:在狭水道中,船只必须严格遵循国际航道规则或当地的航道规则。

船只需要尽量保持靠右行驶,以便给对向船只留出足够的航行空间。

在航道中,船只需要与其他船只保持安全距离,并且使用航行信号器材进行示意。

2. 保持适当的航速:根据狭水道的规定,船只需要保持适当的航速。

适当的航速是指适合当时水道条件、船只大小和现场环境的航行速度,以保证船只的操控和反应能力。

3. 注意船体姿态:船只在航行时需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姿态,尤其是在狭水道中。

船只需要根据水道的形状和深度动态调整航向,以确保船体稳定,并防止船只因为姿态失衡而触底或碰撞到水下障碍物。

4. 关注潮流和水流:在航行狭水道时,船只需要密切关注潮汐和水流的影响。

潮汐和水流会对航行产生影响,使船只产生漂移。

船只需要了解当地的潮汐和水流情况,并在航行中对其进行调整,以免船只偏离航道或发生事故。

5. 防止和避免船只相撞:在狭水道中,对向船只之间需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以减少相撞的风险。

如果遇到相向而行的船只,船长应主动与对方联系,并协商通行的顺序。

同时,船只需要使用信号器材,如声呐、雷达等,确保对周围航行情况的准确掌握。

6. 注意航道标志和标识:在航行狭水道时,船只需要密切留意航道标志和标识。

航道标志和标识可以帮助船只确认航行方向和安全水深。

船只在航行中需要谨慎遵循标志的指示,避免违规行驶,以免造成事故。

7. 适时使用辅助船舶设备:在狭水道航行时,船只可以适时利用辅助船舶设备,如拖轮、锚等。

通过使用这些设备,可以提高船只的操控能力和安全性。

在需要借助辅助设备时,船只需要与相关单位或船队保持联系,并严格按照指引操作。

8. 加强船员值班:在狭水道航行时,船只需要加强船员的值班,确保有足够的人员及时发现和应对可能的危险情况。

浅谈船舶在狭窄水道中的掉头操作

浅谈船舶在狭窄水道中的掉头操作

浅谈船舶在狭窄水道中的掉头操作如何充分利用风、流及调整车速、用舵、带缆等方法,成功实施船舶调头,本文就多年来在秩窄水道进行船舶掉头摸索出来的一些操纵方法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掉头操作;特性航海历来是高风险的,其风险源不仅来自于大自然的不可抗力,航海设备的局限性、驾引人员的技术差异等,同时也与驾引人员的资源利用、风险识别和应变能力等各方面均有联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

大型远洋船舶进人各国的内陆河道越来越频繁,给一些港口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而这些港口及河道由于条件所限,常常无拖轮协助靠泊和掉头作业,尤其是西非、南美和东南亚一些小型港口,在不可能提供拖轮、甚至无引水员、水文资料不全和航道狭窄的情况下,给大型杂散货船舶靠泊掉头带来很大的难度。

本人多次进出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河道、圭亚那LINDEN港、苏里南的PARANAM港等,在这种狭窄水道,如何充分利用风、流及调整车速、用舵、带缆等方法,成功实施船舶调头,本文就多年来在狭窄水道进行船舶掉头摸索出来的一些操纵方法谈一些体会,以供同仁们参考。

1大型杂散货船舶操纵的特性1.1船舶尺度大,船体所受的风流作用力明显增大,尤其在船舶低速时受风流影响极其明显;而且了望盲区较小型船舶增大很多。

1.2船舶排水量大、惯性大,单位排水量分摊的主机功率小,船舶冲程增大,变速、变向时间较小型船舶显著延长,停车和倒车制动性能差。

1.3船体肥大,船舶方形系数大;舵面积比小,舵效差,应舵迟钝,淌航时丧失舵效的余速较高。

总体操纵性能表现为船舶旋回性好,航向稳定性差。

1.4船舶斜航阻力大,在旋回时船舶降速明显。

1.5旋回半径大,转向、掉头、避让时受可航水域影响大。

2进入水道及掉头前的准备工作船舶进人狭窄水道后,事先采取减速措施,控制好船速。

在港内引航员登轮中,船长及时通知船舶带缆人员前后分开,各就各位做妥相应的掉头准各工作,及时各妥双锚、各妥艏侧推等。

当引航员上船并与船长交换好有关船舶信息后,船长应密切监控引航员下达的每一个操船指令,及时向引航员通报本船的航速,提醒和督促引航员控制好船速。

狭水道航行方法的探讨

狭水道航行方法的探讨

狭水道航行方法的探讨【摘要】海上船舶上运输承担着90%以上的国际贸易运量,而航行于各个港口之间的船舶,在进港时不得不行经狭窄的航道,而国际间一些重要的海峡、运河也是很多船舶不得不经过的狭水道,狭水道航行难度较大,受风、流、浅水效应、岸壁效应、来船、航海者心理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事故多发,严重影响海上运输业的发展和海洋环境的保护。

本文通过对狭水道的概念进行阐述,明确狭水道航行的重要性,分析狭水道的各种环境条件和航行特点,通过狭水道船舶碰撞事故案例分析探讨,联系《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在狭水道的规定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狭水道航行的方法,从而减少狭水道船舶航行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狭水道特点操纵航行方法Method of navigating a narrow channel【Abstract】:Sea transportation, Bearing More than 90%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volume, has its device “vessels” at risk because of narrow channels in harbors, straits and canals in important navigation lines, where marineaccidents Occurre frequently for the affection of wind, current, shallow water effect, Shore wall effect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vessels and navigators’ psychological quality. This aiticle clasifies the importance of channelnavigation and the variou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sailing characteristics by clearly explain the definition of narrow channel, and then deeply analysis the cases of narrow channel ship collision accident with referrence to the rules in "1972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For Preventing Collisions At Sea",comes to the conclusion of the ways of channelnavigation so as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marineaccident.【Keywords】:Narrow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Manipulation Navigation method目录引言 (5)第一章狭水道概述 (6)1.1狭水道的概念 (6)1.2 狭水道的特点 (6)1.2.1 航道一般航道较狭窄,水深限制较大且经常变化 (6)1.2.2 航道内灯浮、障碍物较多 (6)1.2.3 航道多弯曲,航区内复杂多变 (7)1.2.4 潮流湍急、风流多变 (7)1.2.5 船舶通航密度大 (7)1.2.6 岸吸、岸推与船吸现象明显 (7)1.2.7 气象多变 (7)1.3《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狭水道条款及其理解和分析 (8)第二章狭水道中“沙特雅帕丹姆”轮与“瓦莱丽”轮碰撞事故及案例分析 (10)2.1碰撞事故经过 (10)2.2事故原因分析 (11)第三章进入狭水道之前的准备工作 (12)3.1 核查航行的可行性 (12)3.2 充分的航海图书资料准备 (12)3.3 研究狭水道的地形、水文情况 (12)3.4 备妥车、舵 (12)3.5 熟悉碍航物和灯浮 (12)第四章狭水道中船舶操纵的方法 (14)4.1 航速的选定和用车 (14)4.2 精准定位 (14)4.3 保向与转向 (14)4.4 会船与追越 (15)4.5 准确掌握转向点,避免形成紧迫局面 (15)4.6 密切注意浅水效应 (15)4.7 防患岸壁效应 (15)4.8 注意船间效应,估算船间效应距离 (16)4.9 掌握交通状况,遵守各种交通规则 (16)4.10 通信 (16)4.11 利用雷达、ARPPA、AIS航行 (16)第五章狭水道中操船的注意事项 (17)结论 (18)致谢语 (19)参考文献 (20)引言船舶事故在世界的任何海域都有可能发生,翻开海事档案记录,分析其事故发生的地点,很大一部分都发生在狭水道或航道内,而该水域往往是繁忙的水道,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都是极大的]1[。

浅谈公安海警舰艇狭水道航行的操纵

浅谈公安海警舰艇狭水道航行的操纵

国际海 上避碰规则 第六条规 定 : “ 一船舶在任何 每
时候 均 应 以 安 全 航 速 行 驶 , 以便 能 采 取 适 当 而 有效 的避 碰 行 动 ,并 能 在 适 合 当 时 环 境 和 情 况 的距 离 以 内把 船 停 住 。 ”在 狭 水 道 航 行 的 安 全 航 速 应 充 分 考 虑 当 时所 处 的 水 深 、 流 速 和 流 向 ,在 水 深 较浅 航行 时 ,发 现 散 波 角增 大 、横 波 变 陡 、艇 体 震 动 、 舵 效 大 大 降低 等 现 象 时 ,应 适 当降 低 航 速 ,使 舰 艇 机 动 性 增 强 ; 流速 和 流 向方 面 ,要 首 先 考 虑 流 向 ,舰 艇 是顺 流 还 是 逆 流 ,再 考 虑 流 速 ,如 是 顺 流 ,且 流速 大 ,则 要 减 速 ; 如 是 逆 流 ,且 流 速 大 ,则 要 加速 , 目 的是 保 持 舰 艇 艇 的机 动
度 良好的情况下 ,应与可见障碍物保持 2海里 以上通过 ,与 暗礁 等水下障碍物保持 3 5海里通 过 ,与海岸保持在 5 1 - -0
海 里 通 过 ;在 夜 问 或能 见 度 不 良时 ,要 适 当加 大 与 障碍 物 的 安全 距 离 。我 公 边 艇 在 满 载 情 况 下 ( 吃水 14 18 ) .— .m ,应 以 3 4 等深线为警戒线 。 ~m 舰艇在狭水道航行还应注意 : ( ) 良好 船 艺 之 惯 例 , 慎 驾 驶 而 不妨 碍 已在 主 航 道 1按 谨 内行 驶 的 其他 船通 行 。
() 2 已在主航道内行驶的船 舶和将进 入主航道航行 的船
舶相 互 都 应 合 理 行 动 。 已在 主 航 道 内 行 驶 的 船 舶 不 应 霸 占整 个航 道 而 不顾 他 船 合 理 愿 望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狭水道航行方法的探讨【摘要】海上船舶上运输承担着90%以上的国际贸易运量,而航行于各个港口之间的船舶,在进港时不得不行经狭窄的航道,而国际间一些重要的海峡、运河也是很多船舶不得不经过的狭水道,狭水道航行难度较大,受风、流、浅水效应、岸壁效应、来船、航海者心理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事故多发,严重影响海上运输业的发展和海洋环境的保护。

本文通过对狭水道的概念进行阐述,明确狭水道航行的重要性,分析狭水道的各种环境条件和航行特点,通过狭水道船舶碰撞事故案例分析探讨,联系《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在狭水道的规定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狭水道航行的方法,从而减少狭水道船舶航行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狭水道特点操纵航行方法Method of navigating a narrow channel【Abstract】:Sea transportation, Bearing More than 90%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volume, has its device “vessels” at risk because of narrow channels in harbors, straits and canals in important navigation lines, where marineaccidents Occurre frequently for the affection of wind, current, shallow water effect, Shore wall effect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vessels and navigators’ psychological quality. This aiticle clasifies the importance of channelnavigation and the variou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sailing characteristics by clearly explain the definition of narrow channel, and then deeply analysis the cases of narrow channel ship collision accident with referrence to the rules in "1972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For Preventing Collisions At Sea",comes to the conclusion of the ways of channelnavigation so as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marineaccident.【Keywords】:Narrow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Manipulation Navigation method目录引言 (5)第一章狭水道概述 (6)1.1狭水道的概念 (6)1.2 狭水道的特点 (6)1.2.1 航道一般航道较狭窄,水深限制较大且经常变化 (6)1.2.2 航道内灯浮、障碍物较多 (6)1.2.3 航道多弯曲,航区内复杂多变 (7)1.2.4 潮流湍急、风流多变 (7)1.2.5 船舶通航密度大 (7)1.2.6 岸吸、岸推与船吸现象明显 (7)1.2.7 气象多变 (7)1.3《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狭水道条款及其理解和分析 (8)第二章狭水道中“沙特雅帕丹姆”轮与“瓦莱丽”轮碰撞事故及案例分析 (10)2.1碰撞事故经过 (10)2.2事故原因分析 (11)第三章进入狭水道之前的准备工作 (12)3.1 核查航行的可行性 (12)3.2 充分的航海图书资料准备 (12)3.3 研究狭水道的地形、水文情况 (12)3.4 备妥车、舵 (12)3.5 熟悉碍航物和灯浮 (12)第四章狭水道中船舶操纵的方法 (14)4.1 航速的选定和用车 (14)4.2 精准定位 (14)4.3 保向与转向 (14)4.4 会船与追越 (15)4.5 准确掌握转向点,避免形成紧迫局面 (15)4.6 密切注意浅水效应 (15)4.7 防患岸壁效应 (15)4.8 注意船间效应,估算船间效应距离 (16)4.9 掌握交通状况,遵守各种交通规则 (16)4.10 通信 (16)4.11 利用雷达、ARPPA、AIS航行 (16)第五章狭水道中操船的注意事项 (17)结论 (18)致谢语 (19)参考文献 (20)引言船舶事故在世界的任何海域都有可能发生,翻开海事档案记录,分析其事故发生的地点,很大一部分都发生在狭水道或航道内,而该水域往往是繁忙的水道,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都是极大的]1[。

随着国际间货物运输的增加,运力的需求使船舶向大型化、快速化发展,由于受排水量的影响,大型船舶在狭水道中的航行更加困难,稍不小心就会发生事故。

研究狭水道航行的方法,减少海上事故的发生,对海上人命安全、防治海洋污染和世界经济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狭水道一般航道狭窄弯曲,滩多甚至还有暗礁、沉船或渔栅等障碍物,水文气象条件多变,相对水深或相对宽度较小,通航密度较大。

世界一些知名狭水道,如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等,虽然大大缩短大洋之间的航程,提高海洋运输效率,但也是海上事故的多发区域,对航海者的操船技能要求非常高。

本文通过重温狭水道的定义,分析狭水道的特点,联系《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探讨狭水道船舶操纵的方法,总结狭水道航行注意事项,确保船舶在狭水道的安全和高效航行。

第一章狭水道概述1.1 狭水道的概念狭水道(Narrow Channel),通常指可航水域的宽度狭窄、船舶操纵受到一定限制的通航水域。

事实上,究竟可航水域的宽度为多少才能被认为属于狭水道,很难给出具体的量化,多年来国际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国际上习惯将宽度2海里左右以内的水道认为是狭水道,但宽度为4海里的水道则很难再被认为是狭水道了。

随着船舶朝着大型化、快速化的方向发展,船舶排水量不断增大,船舶交通密度的增加,狭水道的概念也将发生变化,以适应船舶航行安全的需要。

在《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中,认定一个水道是否属于狭水道,从而确定是否适用狭水道条款,通常考虑的依据是习惯航行方法和航海专家的意见。

尽管“狭水道”往往被人们理解为一些通海的江河或狭窄的海峡,但实际上,在冰区、雷区、岛礁区中开辟出来的一些水道以及江河、港口进出口处的一部分水道也被认定是“狭水道”,也适用狭水道条款]2[。

1.2 狭水道的特点1.2.1航道一般较狭窄,水深限制较大且经常变化狭水道的宽度一般较为狭窄,有的仅能允许单向航行,给船舶尤其是大型深吃水船舶的航行、避让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严格遵守海上避碰规则、运河规则、内河避碰规则、港章和特定水域的航行条例等。

而且狭窄水道上浅滩一般较多,水深限制较大,船底富余水深也不足,势必会影响船舶操纵性能。

因航道的变迁,航道的水深经常变化,也会对船舶的安全航行带来一些威胁。

因此对于一些大型船舶必须在进出港口时准确地掌握好潮汐资料,准确地计算潮时和潮高,利用高潮安全进出港口。

1.2.2航道内灯浮、障碍物较多为了给进出狭水道的船舶提供准确的定位和物标识别,在狭水道内经常设置了一些灯浮,以供来往船舶进出口时准确识别和导航,如著名的马六甲海峡、多佛尔海峡等。

狭水道内暗礁、沉船、渔栅等障碍物多,有的狭水道内还铺设有海底电缆、输油管道、锚地、捕鱼区、危险区、测速区、校磁场和引航站,一些航道上则有桥梁等等,这些灯浮和障碍物都给船舶的航行带来一定的困难。

1.2.3航道多弯曲,航区内复杂多变狭水道航道弯曲,这要求船舶要频繁地变化航向,有时要求大幅度转向,快速把定航向;有时需要穿越航道,给航行中的其他船舶带来麻烦;有时需要给航道中的来船让路,采取正确有效的避让措施。

如果航道过于弯曲致使弯道两端的船舶不能互见,等到互见时操纵已经来不及了,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

狭水道船舶时刻运动,复杂多变,给本来已经复杂的水道带来威胁。

1.2.4潮流湍急、风流多变一些狭水道处于两个大洋之间或者是内陆与海洋相通的地方,由于海水温度、密度或盐度等不同造成流水湍急多变,狭水道航行应特别注意航道中的水文气象条件,尤其是潮流的流速和流向,它们与航道的地貌以及每月的汛期均有关系。

因此大型船舶尤其应掌握其变化规律,在进出口时应预配好流压差,并且尽量避开急涨或急落时间通过弯头或靠离泊位。

1.2.5船舶通航密度大狭水道是船舶与港口间必经地,水道内的交通一般比较拥挤,会出现很多交叉相遇的情况]3[。

面对这些情况,操船者要及时用车、用舵避让,并且还要运用良好船艺,遵守港口限速,谨慎操纵船舶。

狭水道与大海相连,会有一定的潮汐现象,加之内陆河流注入等影响,使得狭水道内的水流状况更加复杂,给船舶航行安全带来了隐患。

1.2.6岸吸、按推与船吸现象明显由于水道宽度受到限制,作用于船体的流体力比无限制宽阔水域要大得多。

当船舶偏至水道一侧接近岸壁航行时,会出现岸吸和按推现象。

航行中的船舶,船首船尾处水位升高,压力增加,从而给靠近航行的他船以排斥作用,而船中部附近水位下降,压力降低,则给靠近的船舶以吸引力作用。

1.2.7气象多变一些狭水道处于洋流交汇地带,海面和大气温差常导致浓雾发生,陆地对气流的影响也会造成天气的多变,降低气象预测的准确度。

另外,人的活动也常常影响天气的变化,例如马六甲海峡沿岸,多有居民焚烧开荒,造成烟雾弥漫,飘入海峡的烟雾和尘埃导致能见度降低,影响船舶安全航行]4[。

1.3《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狭水道条款及其理解和分析]5[1).船舶沿狭水道或航道行驶时,只要安全可行,应尽量靠近本船右舷的该水道或航道的外缘行驶。

本款适合任何能见度情况狭水道或航道中行驶的任何船舶,在任何所以无论什么船舶,只要安全可行,都应当时候尽量靠近本船右舷的该狭水道或航道的外缘行驶。

“应尽量靠近本船右舷的该水道或航道的外缘行驶”也并不指一定保持在狭水道或航道中央线的右侧行驶,应根据不同船舶的吃水决定是否进入深水区,根据情况,充分考虑地形地貌、风流因素、岸吸按推、交通密度等确保航行安全的前题下靠近航道的外缘行驶行驶。

2).帆船或者长度小于20米的船舶,不应妨碍只能在狭水道或航道以内安全航行的船舶通行。

本款规定帆船和长度小于20米的船舶,应该及早的采取行动以留出足够的水域供他船通过,或者采取不至于与只能在狭水道或航道内安全航行的船舶构成碰撞危险的方法航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