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病

合集下载

伤寒太阴病条文 -回复

伤寒太阴病条文 -回复

伤寒太阴病条文-回复伤寒太阴病条文是中医传统经典《伤寒杂病论》中的一部分,它记录了太阴病的病理特点、诊断要点以及治疗方案。

本篇文章将逐步回答关于伤寒太阴病条文的主题。

一、太阴病的概述太阴病是指由外感风寒引发的病症,其特点是表证与里证相杂。

太阴经为肺经,主气,又与脾相表里,属于里外皆属的经脉。

太阴病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起、登病和转复。

根据病程的不同,太阴病又可以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

二、太阴病的病理特点1.太阴病初起阶段:易感受寒邪,多有畏寒发热、头痛、恶寒等症状。

外感寒邪进入体内,侵犯脾胃,脾气受损,导致脾失健运,饮食不化,纳呆便溏。

2.太阴病登病阶段:病程发展至此,病情加重。

表证与里证相杂,病人常有心烦、胸闷、呕恶、腹胀、喘黄稠痰等症状。

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3.太阴病转复阶段:是病程的后期,病情逐渐好转。

病人体内热邪自外向内转移,可出现腹痛腹泻、大便稀薄、小便黄等症状。

舌苔变薄白或黄,脉弦滑。

三、太阴病的诊断要点太阴病的诊断主要根据以下几个要点:1.寒邪侵袭:病人出现畏寒发热、喜温恶寒等症状。

2.表证与里证相杂:病人既有寒邪引起的表证,如恶寒、发热等,又有脾胃损伤引起的里证,如纳呆、泄泻等。

3.心烦胸闷:太阴病病程较长,热邪炽盛常导致心烦、胸闷的症状。

4.舌苔与脉象:太阴病的舌苔一般呈白腻或黄腻,脉象多为弦滑。

四、太阴病的治疗方案太阴病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解表、清热、扶正三个方面。

1.解表:采用辛温解表的药物,如桂枝、葛根等,以温阳祛寒,逐渐将邪气排出。

2.清热:应用苦寒泄热的药物,如石膏、连翘等,以清热解毒,改善火热之证。

3.扶正:应用健脾药物,如升麻、茯苓等,以调理脾胃,提升机体抵抗力。

五、太阴病的防治要点1.防止寒邪侵袭:保持室内温暖,适时添衣防寒。

避免长时间待在寒冷的环境中,注意保护脚部、腹部等易受寒的部位。

2.注意饮食调节: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温补食物,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和油腻食物。

辨太阴病脉证辨治法

辨太阴病脉证辨治法

01
春季养生
顺应春季阳气生发,注意保暖, 避免过早减衣,以防寒邪入侵。
02
03
04
秋季润燥
秋季干燥,应养阴润燥,多食用 梨、藕等滋阴食物,保持室内湿 度。
饮食起居调整建议
饮食调整
01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避免过食生冷、油腻、辛辣
之品。
起居有常
02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以免耗伤正气。
03
辨治法详解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与实施
辨证施治
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如腹满、呕吐、食不下 等,选用适当药物进行治疗。
药物配伍
依据中医药理论,合理搭配药物,以增强疗 效,如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等。
药物剂量与用法
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轻重,确定药物的剂量 和用法,确保安全有效。
非药物治疗手段探讨
01
02
延误治疗时机
误诊误治会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 机,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引发变证
误治还可能引发其他变证,增加治疗 难度和患者痛苦。
损伤正气
误用寒凉药物或过度使用攻伐之法, 会损伤患者正气,导致病情加重或缠 绵难愈。
提高诊断准确率途径
加强理论学习
医生应加强对太阴病理论的学习,掌握其病 因、病机和临床表现,提高诊断水平。
误诊原因分析
症状相似度高
太阴病与其他一些疾病在 症状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如腹泻、腹痛等,容易 导致误诊。
病史采集不全
医生在诊断时未能详细询 问患者病史,忽略了太阴 病的特异性表现,从而导 致误诊。
体征观察不细
医生脉象等,也容易导致误 诊。
误治后果评估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第四章太阴病

第四章太阴病

概论一、概念:凡属中焦虚寒,寒湿内阻,脾胃功能紊乱而出现的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为病证,则称之太阴病。

二、生理:太阴(手太阴肺,足太阴脾)与(手太阳大肠,足阳明胃)相表里生理功能:脾主运化,脾主升清三、病因病机:1、传经:误治,误治2、直中:外感风寒,过食生冷1,2=中阳虚损,寒湿内阻四、性质:脾虚寒证五、治则:温中散寒,健脾燥湿六、治禁:吐下七、转归:病愈,黄疸,阳明病,入少阴,厥阴第一节太阴病提纲(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病提纲证腹满—中焦虚寒,脾阳虚,失健运,寒湿内阻,寒凝气滞,气机不畅呕吐—脾虚影响及胃,脾胃升降失职,胃气上逆食不下—脾胃虚弱,受纳腐熟功能失职自利益甚—脾阳虚,脾不升清,清气下陷,失治误治下利加重时腹自痛—中焦阳虚寒凝气滞,不同则通口不渴—中焦阳虚,寒湿内停,无邪热伤津,津能上乘,且下利较轻,津液未伤意义:太阴病的主症:凡具备此证即可诊断太阴病治禁:胸下结硬—用苦寒攻下之法使脾阳更伤,运化无力,寒凝气滞更甚第二节太阴病表虚证(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太阴病主症病机治则病机:中阳不足,脾胃虚弱,寒湿内盛,升降失常。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轻者用理中汤,重者用四逆汤。

第三节太阴病辨证一、辨太阴兼有表证(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太阳兼有表证的证治方药:桂枝加黄芪汤——伤寒表虚(身无汗,但皮肤潮湿)麻黄汤——身无汗,运动也无汗,伤寒表实(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太阳兼表以里虚为主的证治病因病机:脾阳虚弱,寒湿阻滞,兼有表邪不解主症:利不止——脾虚寒湿阻滞,清阳不升,清气下陷心下痞硬——脾虚寒影响及胃,脾胃不和,气机阻滞,壅塞于中焦协同表证而发热——表邪不解,表证未罢恶寒发热等证仍在,部分表邪内陷于里治法:温中解表方药:桂枝人参汤(理中汤加人参)方义:干姜—温中散寒白术—健脾燥湿人参—补脾益气炙草—和中补脾桂枝—辛温解表临床应用:一、表里同病,外有太阳表邪,里有太阴脾虚;桂枝外散风寒,理中汤内温脾阳治疗体虚感冒,或感冒、流涕,而虚寒下利二、脾胃虚寒兼阳不化气二、辨太阴腹痛证(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4 太阴病篇

4 太阴病篇
汤法 :用于病重势急或服丸剂
效不显者。 2.服药后腹中未热,可加大药量,“益至三四丸” 3.药后食顷,饮热粥一升许,温养中气以祛寒。
4.加盖衣被,助药力以温阳散寒。
第三节 太阴病兼变证
1.桂枝人参汤证
【原文】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 ① ,利下不止,心下痞硬② ,表里不解者,桂 枝人参汤主之。(163) 【词解】 ①协热而利: 伴有表证发热的下利。 ②心下痞硬: 指胃脘部痞塞硬满。
先煎四味,后入桂,日二夜一服。
2.桂枝加芍药汤证及桂枝加大黄汤证 【原文】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 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
大黄汤主之。(279)
【提要】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的证治。
【释义】 本太阳病 —邪气在表。 医反下之 —徒虚其里。
属太阴也 腹满时痛 —误下伤脾,气机阻滞,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 故也,当温之,
宜服四逆辈 。(277) 霍乱 ,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 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386) 【提要】太阴里虚寒证的证治。
【释义】 腹满 —脾虚气滞 —胃寒气逆
呕吐
主证
食不下 —脾虚气陷,寒湿下注 自利 —脾胃阳虚,寒凝气滞 腹痛
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
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①,腐秽②当去故 也。(278) 【词解】 ①脾家实:脾阳恢复之义。 ②腐秽:指肠中腐败秽浊之物。
【提要】 论太阴病转愈的临床表现及机理。 【释义】
脉浮而缓
系在太阴 手足自温 ——脾阳尚能布于四肢。
(此非太阳中风,而是系在太阴。若为中风,
三、证候分类: 本 证:即太阴病脉证提纲证。 兼变证 太阴兼表证。 太阴腹痛证。 五、治则:温中祛寒,健脾燥湿。 六、代表方:理中丸(汤)。 七、禁忌:汗、吐、下等攻伐之法。 1、阳复病愈。 八、预后与传变 2、转出阳明。 3、病邪内传。

第五章 太阴病辨证论治

第五章 太阴病辨证论治

第五章太阴病辨证论治(TREATMENT OF TAIYIN DISEASE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概论(INTRODUCTION)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太阴病的临床表现、证候类型及其治疗方法。

太阴病是由中阳不足,寒湿内盛而引起的疾病。

太阴包括手、足太阴二经和肺、脾二脏。

但从太阴篇来看,主要是论述足太阴脾病变,而手太阴肺的病证大多归于太阳篇。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上行沿小腿内侧,交厥阴经之前,沿大腿内前侧上行,入腹,属脾络胃。

由于经络相互络属的关系,使足太阴脾与足阳明胃互为表里。

脾胃位居中焦,脾主运化,升清阳,主四肢,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与脾合称为后天之本。

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升,胃主降,脾以升为顺,胃以降为和,脾胃各项功能协调,则清阳得升,浊阴得降,水精四布,五脏得荣。

若脾胃虚弱,或被邪气所犯,以致中阳不足,运化无力,寒湿内停,升降失常则形成太阴病。

太阴病的成因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六淫之邪主要是寒湿之邪直接侵犯中焦,或七情中的忧思伤脾,或饮食劳倦所伤,从而使脾胃虚弱,运化失职。

二是先天禀赋不足,脏气虚弱,脾之阳气不足而自病;亦可因脾胃素虚,复被邪气所犯而发病。

三是三阳病失治误治,损伤中阳,脾胃受损从而转为太阴病。

太阴病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为提纲,概括了太阴病的基本特点,作为整个太阴病的诊断标准,反映了太阴病脾胃阳虚,寒湿内盛,升降失常的基本病理机制。

太阴病亦分为太阴病本证和太阴病兼变证,太阴病本证即太阴病提纲证,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且自利不渴为基本表现。

太阴病兼变证主要有太阴兼表证,太阴兼腹痛证以及寒湿发黄证等。

太阴病的治疗,仲景提出“当温之”治疗大法,即太阴病本证当温中祛寒,健脾燥湿,用理中丸、四逆汤一类方剂。

太阴病兼变证中,若兼表证,里虚不甚,表证为主者,宜调和营卫用桂枝汤;若兼腹痛证宜通阳益脾,活络止痛,大实痛则化瘀通络,用桂枝加芍药汤或桂枝加大黄汤;属于寒湿发黄者则“于寒湿中求之”,即温阳散寒,除湿退黄。

太阴病辩证纲要

太阴病辩证纲要

03
太阴病辨证分型与治疗原则
辨证分型方法论述
经典辨证
根据《伤寒论》所述,太阴病以腹满、呕吐 、下利、食不下等为主要表现,结合脉象、 舌象等进行辨证分型。
病因辨证
针对太阴病的病因,如脾阳素虚、内有寒湿 等,进行辨证分型,以明确病因,指导治疗 。
症状辨证
根据太阴病的不同症状表现,如腹痛、腹胀 等,进行辨证分型,以区分病情轻重和病势 进退。
健脾燥湿药物的配 伍
如白术与茯苓、薏苡仁等配伍,可增强健脾燥湿的作用。
补气药物的配伍
如人参、黄芪等补气药物与白术、甘草等健脾药物配伍, 可增强补气健脾的作用,改善太阴病的气虚症状。
05
针灸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在太阴病中 应用
针灸治疗原理简介
调和阴阳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能够调和阴阳平衡,改善太阴病中脾阳不足、 寒湿内停等病理状态。
注意事项
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顾护脾胃,避 免过用寒凉药物伤及脾阳,同时要注 意饮食调护,避免生冷、油腻等不易 消化食物。
Hale Waihona Puke 04药物选用与方剂配伍规律探讨
药物选用原则及禁忌
药物选用原则
太阴病的治疗以温中散寒、健脾燥湿为主,药物多选用温性、甘味、辛味之品,如干姜、附子、白术 等。
药物禁忌
避免使用过于寒凉、滋腻之品,以免伤及脾阳,加重病情。
养生保健理念传播
01
02
03
宣传太阴病知识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太阴病 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 防等相关知识,提高公众 对太阴病的认识。
推广中医养生方法
积极推广中医养生方法, 如食疗、药膳、艾灸等, 以增强脾胃功能,预防太 阴病。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保持 规律作息,劳逸结合,避 免过度劳累而损伤脾胃。

太阴病

太阴病

12
病证 性质
阳 明 病 里实热证
太 阴 病 里虚寒证
中阳不足,寒湿内 盛,气机不畅 腹满时减,复如故, 伴腹痛、吐利,虽 见吐利而腹满痛不 减,余症也不减轻
13
邪入阳明,胃肠燥 热亢盛,燥热之邪 病机 与肠中糟粕互结成 实,腑气通降失顺 满痛不减,减不足 言,大便秘结,下 症状 之则大便得通,腹 特点 满疼痛即减,余症 也随之减轻或解除
1. 治法: 本证:温中祛寒,健脾燥湿。(当温之) 兼表证:里虚不甚,表证为主宜调和营卫。 兼腹痛证:通阳益脾,活络止痛或通阳益脾, 化瘀通络。 寒湿发黄:温阳散寒,除湿退黄。 2. 治禁:禁用苦寒攻下。

9
第一节
太阴病辨证纲要
一、太阴病提纲
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
29
桂枝加大黄汤证之“大实痛” 与 阳明腑实证腹满疼痛鉴别
30
病证 阳明腑实证 桂枝加大黄汤证 太阴脾之脉络 病位 阳明胃肠之腑 邪入阳明,化热化燥, 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 与肠中宿食糟粕互结 脾虚气滞络瘀,兼腐秽 病机 成实,腑气通降失顺 壅滞 “大实痛”(持续的腹 胀满疼痛,以手按之不 减或拒按),大便闭结 不通,舌苔白腻,无发 热、口渴、汗出等燥热 伤津之象 通阳益脾,和络止痛, 兼化瘀导滞 桂枝加大黄汤
27
桂枝加芍药汤与桂枝汤 两方药物组成相同, 但剂量不一,故方义不同。
28
桂枝汤以等量桂枝与芍药配伍,是祛风
解肌,调和营卫之剂,主治太阳中风证。 桂枝加芍药汤即桂枝汤倍用芍药而成, 方以桂枝合甘草,辛甘通阳;生姜、大 枣合甘草,健脾和胃,补益中气;倍用 芍药,与甘草为伍,既能酸甘益阴,又 能和脾通络,缓急止痛。诸药合用,通 阳益脾,和中缓急,用于太阴腹满时痛。 至于大实痛,乃腐秽壅滞较甚,故加小 量大黄以化瘀导滞。

【太阴病】太阴属于里虚寒温化寒饮是关键

【太阴病】太阴属于里虚寒温化寒饮是关键

【太阴病】太阴属于里虚寒温化寒饮是关键第一节太阴里虚寒中焦是重点一、太阴病脉证病机与治则太阴病为里阴证。

病位在里,病性属于阴(寒),病状(病理状态)属于虚。

太阴病与阳明病同为里证,太阴病为里阴证,性质里虚脏寒;阳明病为里阳证,性质里热腑实。

太阴病的证候特点就是虚寒、畏寒无热。

太阴病里证的主要证候: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或溏泻不爽,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自利不渴。

或口干饮水不多,或喜热饮。

胃中和腹中寒凉喜温。

头晕头痛,胸闷,心悸,妇人带下清稀,舌质淡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或水滑;脉象沉弱,或沉弦。

太阴病的病机:里虚寒饮(湿)盛。

太阴病的治则:温里散寒化饮(温法)。

二、太阴病提纲证太阴病提纲证为《伤寒论》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这一条主要阐明了太阴病提纲及太阴病的治疗禁忌。

太阴病病变反应在三阴的最里层,为大虚大寒之证。

太阴病为里虚寒水饮盛。

阳明为腑,太阴为脏,皆是位于胸腹部的内脏。

三焦包括整个胸腹部脏器及功能,“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明·张景岳《类经·脏象类》)。

太阴病里证所反应的病位亦涵盖于三焦,重点是中焦,中焦是人身胃气的发源地,如《灵枢·营卫生会》所说:“中焦亦并胃口,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

”胃气立极于中焦,为脾、胃等脏腑整体运化功能所生,是平人之常气,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

”《伤寒论》第398条曾有:“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之言,说明运化精微以奉生身的功能主在脾胃之气。

《伤寒论》第280条说:“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这里脉弱是太阴病的主脉,太阴病脉弱,自下利不止,即“自利益甚”,原因在于胃气弱,不能用大黄、芍药,否则会加重胃气虚弱。

中医基础理论太阴病

中医基础理论太阴病

食不下,或食欲减退
下利
寒主收引,筋脉拘急
腹痛(时痛,时止,喜暧喜按)
湿浊上泛
苔白滑有津
阳虚无力鼓动血脉
脉迟缓或沉缓
5

(三)病性:里虚寒证(脾虚寒证)为主。
(四)病机:脾气虚弱,寒湿中阻。

6

(五)证候类型
太阴病虚证 理中汤、四逆汤
桂枝加芍药汤证 太阴病 太阴病实证 桂枝加大黄汤证
20

【病因病机】邪陷太阴,气滞络 瘀。

【诊断要点】腹满时痛,或大实 痛。
21

【鉴别诊断】
燥实内停,腑气不通 太阴脾伤,气滞络瘀 脾阳不足,寒湿中阻
病机
阳明实证
拒按,绕脐痛,不大便,潮热,汗出,苔黄燥
太阴实证
腹 痛
兼证
时痛时止,或大实痛拒按,或伴便秘苔不燥 喜温喜按,口不渴,呕吐,下利清稀
桂枝汤证 太阴病兼表证 桂枝人参汤证
7

(六)治疗原则: 温补中焦,散寒除湿。
8

(七)禁忌:太阴病属脾寒证,故治太阴 病禁用吐下之法。 若因寒积停滞者,需用攻下者,当扶正祛 邪同用,不可单用攻下法。


太阴病禁用下法为其常,兼有积滞而用温 下为其变。
9
• (八)传变
太阳病
少阴病


26

【临床表现】脉浮,微发热,恶 风寒,纳差、便溏,四肢倦怠, 神疲乏力,甚或下利不止,心下 痞硬,舌淡体胖,脉弱缓。
27
• 证候分析
中阳不足,感受风寒 中阳不足,风寒外束 本太阳病,攻下伤中
脉浮(卫阳外出抗邪) 微发热(卫阳与邪相争) 恶风寒(卫失温煦,阳虚不达)

太阴病(10)

太阴病(10)
太阴病篇 18
理中汤治疗脾阳虚泄泻案例
王某,男,39岁。腹泻已逾一年,经常肠鸣,大便稀溏 ,日下八九次,食欲欠佳,完谷不化,曾经数十医诊治而少效 。予诊时,患者面色苍白无华,精神疲乏,腹部稍胀而喜按, 舌苔浮有一层黄色厚腻之苔,脉细迟。此是脾虚泄泻,法宜补 中益土,方用仲景理中汤。处方:人参9克,炒白术9克,黑干 姜7.5克,炙甘草6克。连服6剂后,病情大有好转,继用前方6 剂,药尽即瘥。(谢俊明.袁文裴医案.江西医药)
小便自利——阳气回复,脾尚健运 ——湿从下泄,邪有出路——不能发黄
太阴病篇 34
(278)太阴寒湿发黄
暴烦下利日十余行——正邪剧争,驱邪于外
清阳得升,阳气伸展 脾阳恢复
“脾家实” 浊阴得降,推荡积滞
正复邪去 利必自止
太阴病篇 35
(187)太阴转属阳明机理
太阴病
寒湿久郁化热
过用温燥
阳明病——大便硬
其他:小儿慢惊风、多寐、泄泻属脾气虚寒者。
太阴病篇 17
理中汤治疗脾阳虚泄泻案例
崔某,男,5岁。呕吐,泻泄,高热来势凶猛,延诊。热退 吐止,仍泻,有轻中度脱水,建议转诊,治疗7日,脱水纠正, 但泻泄仍作,到某医院治疗14日,泻泄未瘥。出院延余诊。症 见神疲体倦,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口不渴,大便清稀,舌淡 ,苔白,脉沉弱迟。辨证为脾胃虚寒,治宜温中祛寒,补益脾 胃,拟理中汤加味。处方:人参5g、炒白术10g、炮干姜5g、炙 甘草3g、炮附子5g、肉桂3g(另包)、砂仁3g、茯苓10g,日1 剂水煎服,连服2剂而愈。(崔兆兰.理中丸的临床应用.河北 中医,2000,22(9):686)
太阴病篇 19
第三节 太阴病兼变证
太阴兼表证(276) 太阴腹痛证(279)(280) 太阴发黄证(259)

解读太阴病

解读太阴病

结果 服三剂,热渐退,汗出已减。继服三剂,热平身凉和 , 但晚 上仍腹痛肠鸣,再与 11 月 23 日方调之。
12 月 5 日告之 : 腹痛已。
按此是典型太阴病表里合病急则救其本,缓则表里同治例第 201 条 :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 必潮热发作有时 , 但浮者 , 必盗汗出,附子温中祛寒,半夏逐饮止呕,粳米、大枣 、甘 草安中止痛 ,故此治外有表证,里有寒饮、呕吐、胸胁逆满 而腹中痛甚者。救里有效,里证减而表证明显故缓则治表。使 表里得治。
若执迷不悟,见汗后有效,反复发之必致其津枯肉脱 于不起,本条所述只说脉迟,里虽虚但未见阴寒重证 , 假如另有逆,下利等症,则本方亦不得用,应按先救 里而后救表的定法处之。
2 、表里合病缓则同治 :
① 表里合病无饮者
《 伤寒论 》第 163 条 : 太阳病,外证未除, 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不止,心下痞硬 , 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此属太阳太阴合病,因太阴证急重,故急则救其里,与附子 粳米汤合小半夏加伏苓汤 :
川附子 10 克 ,粳米 15 克,炙甘草 6 克,大枣 3 枚,半 夏 12 克,生姜 10 克,茯苓 10 克。
结果 :
上药服三剂,于 11 月 26 日二诊 ,腹痛减 ,胃痛、高热 如故,仍汗出多。
且恶风明显,脉数而虚。此为里寒急减,而表虚不固,故 治以温中固表之法,与黄耆建中汤 : 生黄芪10 克,桂 18 克,白芍 10 克,生姜 10 克,大 3 浓 ,饴糖 30 克 ( 分冲 ) 。
结果 : 服一剂泻止,但晚上食粥碗又腹泻 3 次,食无味,心下满, 上方加党参 10 克。服一剂痊愈。
按《伤》论述四逆汤证有 11 条。主用生附 子温中回阳,振兴沉衰。复用甘草缓急养液, 佐以干姜温中逐饮 。

太阴病

太阴病

太阴病证是三阴病中较轻的证型,寒湿之邪侵袭人里,病变部位主要在脾胃,正气已有不足,主要临床表现是下利,腹痛,呕吐,脉弱。

可由三阳病发展而来,也可一开始即表现为太阴病。

主要临床表现:下利,泻下物多为清稀,可呈水样,也可见白色粘液,腹胀腹痛呈间歇性,喜温喜按,纳差,恶心呕吐,舌淡苔白腻,脉弱。

病机分析:本证以寒湿侵袭,脾胃虚弱为特征。

寒湿之邪侵袭,脾胃之气虚弱,健运失职,肠道传化失司,则下利,泻下物多为清稀,呈水样或见白色粘液,说明本证之下利为虚寒性下利;寒湿中阻,脾胃虚弱,气机阻滞坝IJ腹胀腹痛呈间歇性,且喜温喜按;寒湿中阻,健运失职则纳差;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舌淡苔白腻,脉弱为虚寒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热性下利证鉴别,两者均有下利、腹痛等临床表现,但热性下利,以泻下物秽臭难闻为特征,可伴有黄色粘冻或脓血,还可见口渴,舌红,苔黄腻等热象。

辨证注意点:本证为里虚寒证,抓住虚寒性下利的特征。

太阴病若正气进一步虚衰,可向少阴病发展。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课件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课件
详细描述
太阴病的病因主要包括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情绪失调等。
总结词
长期饮食不规律、过食生冷、油腻食物等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劳累过度则耗伤气血,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情绪失调如忧思、抑郁等也会影响脾胃气机,进而引发太阴病。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太阴病的病理机制主要涉及脾胃阳气虚弱,寒湿内生,气机升降失调等。
太阴病时,脉象也可能出现弦紧的情况,这是由于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所致。
03
02
01
太阴病时,脾胃气虚是常见的证候。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
脾胃气虚证
太阴病时,寒湿困脾也是常见的证候。患者可能出现肢体困重、乏力、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寒湿困脾证
太阴病时,痰湿中阻也可能出现。患者可能出现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的典型案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总结词:成功治愈
详细描述:患者李某,女,45岁,因长期脾胃虚弱,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诊断为太阴病。经过中医辨症治疗,采用健脾和胃、温中散寒的中药方剂,同时配合饮食调理和运动,患者病情逐渐好转,最终治愈。
总结词:有效预防
详细描述:王某,男,32岁,为避免太阴病的发病,采取了积极的预防措施。他注重饮食卫生,避免过度进食生冷食物,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同时,他学习了一些中医保健知识,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通过这些措施,王某有效地预防了太阴病的发生。
如干姜、附子等,适用于太阴病的寒证。
温中散寒药
如党参、白术等,适用于太阴病的气虚证。
健脾益气药
如黄连、黄芩等,适用于太阴病的湿热证。
清热利湿药
如陈皮、丹参等,适用于太阴病的血瘀证。

疑难重点条文串讲 太阴病

疑难重点条文串讲 太阴病

(2)桂枝三两(去皮) 大黄二两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 (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服。
桂枝、甘草-辛甘化阳,通阳益脾
方解
生姜、大枣-辛甘化阳,补脾和胃
重用芍药,配甘草缓急止痛 芍药 活血和络,络通痛止
大黄 合芍药增强活血和络之力 气滞可致便秘,兼导滞通便
疑难重点条文串讲 太阴病阴脾而言。 ●太阴病即是指病邪侵袭手太阴肺、足太阴脾
后,肺、脾功能失调二出现的一类疾病,主 要是中阳不足,寒湿内盛而引起的疾病。
概论
一、太阴的生理 1、阴气盛,位主里 。 2、脏腑:脾、肺。与胃、大肠相表里。主指脾。 3、经络: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二、太阴病病理与证治 1、病性:里虚寒证(中焦)。 2、病因:一是它经传入,二是本经受邪。 3、病机:中阳不足,寒湿内盛。 4、证类:
【释义与导读】 1、此论寒湿发黄及其治疗原则。伤寒,发汗太过,
可致脾阳受损,运化失健,寒湿内生,进而影响 肝胆疏泄功能,胆汁外溢而发黄。其黄晦暗,不 若湿热发黄之黄色鲜明如橘子色。
2、其治无方,但却提出了“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 中求之”的治疗原则,温中散寒,除湿退黄,自 在不言之中。
第四节 太阴病预后和转归
但此是脾络不和,以痛为主;彼是寒湿中阻,以呕 利为主。
证治要点
1、病机:邪陷脾络,脉络不和。 2、治疗:通阳益脾,和络止痛。 3、方药: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
(1)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 (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二、太阴病腹痛证
【原文】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 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 汤主之。 (279) 【释义与导读】

第九讲-太阴病

第九讲-太阴病

(四)病机 • 邪犯太阴,脾阳受损,运化失职,津液不布,寒湿内盛。简称为“脾虚
寒湿”。 (五)定义 • 太阴病,是人体感受外邪,正虚邪入,引起太阴所属脏腑、经络生
理功能紊乱所致的急性外感病。
(六).性质 1.八纲属性:里 寒 虚 阴 2.阶段:中期的过渡阶段/后期) (七)特点 1.证候单一 2.病程迁延 (八)转归及预后 1.转归:愈 传 留 2.预后:良 (九)分类 • 太阴病比较单纯。只分本、兼两证。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 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279)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 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280)
谢谢观赏
四、太阴病的治疗
(一)虚则补之

太阴病以温法为代表治法。
•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 四逆辈。(277)《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附: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 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 故令色白也。(282)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73)
A. 理中类 干姜为主
B. 四逆类 附子为主
C. 桂枝类 桂枝为主
(二)湿性缠绵,治当坚持
Ⅱ太阴病本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太阴脾家虚腐秽不去证
1.典型表现 太阴病的典型表现,特别出现腹满时痛者(喜温喜 按),大便不通
2.病机 脾虚失运,腐秽内停
3.治法 温运脾阳,导出腐秽
4.代表方
(1)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

太阴病的护理查房

太阴病的护理查房
生帮助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如规 律的作息、合
理的饮食等
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充足的休
息和睡眠
加强锻炼,提 高身体素质和
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避免 过度紧张和焦

定期进行健康 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疾病
避免接触传染 源,如避免接 触感冒病毒等
心理指导
01
02
03
04
保持积极心态: 鼓励患者保持 乐观,积极面 对疾病
四肢乏力
原因:太阴病 导致气血不足, 四肢得不到足 够的营养供应
症状:四肢无 力,活动受限,
肌肉萎缩
护理措施:加 强营养支持, 补充气血,促
进血液循环
康复锻炼:进 行适当的康复 锻炼,增强肌 肉力量,改善
四肢功能
发热
原因:太阴病患 者体内有湿热, 导致发热
症状:体温升高, 伴有头痛、乏力、 口渴等症状
食欲不振:不想 吃饭,食量减少
04
乏力:精神不振, 容易疲劳,四肢 无力
腹痛
01
02
03
04
腹泻
01 病因:太阴病,脾胃虚
弱,运化失常
症状:大便次数增多, 02
大便稀溏,腹痛,腹胀
03 护理措施:调整饮食, 避免生冷、油腻食物, 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
治疗方法:中药调理, 04
针灸,按摩,艾灸等
定期进行腹部检查,及时 发现并处理腹痛问题
0 3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 免刺激性食物
0 6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 免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
腹泻的护理
01
饮食调整: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 喝水,补充电解质
02

太阴病的护理

太阴病的护理
腻、生冷等
水分补充:适当 增加饮水量,保 持身体水分平衡
生活护理
作息规律:保持 充足的睡眠,避
免熬夜
心理调适:保持 良好的心态,避
免焦虑和抑郁
饮食调理:注意 营养均衡,多吃
易消化的食物
适当运动:进行 适量的运动,增
强体质
药物护理
1 药物选择: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保和丸等 2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合理调整药物剂量 3 药物用法: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4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5 药物保存:妥善保存药物,避免受潮、变质等
3
实施护理措施:按 照护理计划,实施 相应的护理措施, 如药物治疗、饮食 调理、心理疏导等
4
监测病情变化:密 切关注患者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护理
计划和措施
5
健康教育:向患者 及其家属普及太阴 病的相关知识,提
高自我管理能力
辨证施护
辨证论治:根据患者
的症状、体征、舌象、
脉象等,进行辨证分 析,确定护理方案。
评估方法
01
症状改善:观察患者症状是否减轻
或消失
02
体征变化:监测患者体温、脉搏、
呼吸等体征变化
03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液、尿液等实
验室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04
患者满意度:询问患者对护理效果
的满意度,了解护理工作的质量
护理效果
改善患者 症状:减 轻疼痛、 缓解不适
提高生活 质量:改 善睡眠质 量、提高 食欲
x
太阴病的护 理
目录
01 太阴病的概述 02 太阴病的护理原则 03 太阴病的护理措施 04 太阴病的护理效果评估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病因病机】邪陷太阴,气滞络 瘀。

【诊断要点】腹满时痛,或大实 痛。
21

【鉴别诊断】
燥实内停,腑气不通 太阴脾伤,气滞络瘀 脾阳不足,寒湿中阻
病机
阳明实证
拒按,绕脐痛,不大便,潮热,汗出,苔黄燥
太阴实证
腹 痛
兼证
时痛时止,或大实痛拒按,或伴便秘苔不燥 喜温喜按,口不渴,呕吐,下利清稀
【临床表现】腹满时痛,或大实痛,小便如常, 脉象沉紧,舌质或暗,舌苔白或薄微黄。

19
• 证候分析
太阳病误下伤脾
腹满(气机阻滞) 腹时痛(气滞络瘀轻) 大实痛即疼痛严重(气滞络瘀重)
脾伤气滞络瘀
小便如常(中焦尚能运化水湿) 脉沉紧(气机阻滞,络脉不通)
舌质暗(络瘀气血不能上荣) 舌苔白(脾伤有寒),薄微黄(腑有邪滞)
腹满
脾阳不足
呕吐
腹痛
口淡不渴苔白厚腻或水滑
脉濡弱或迟缓
不能养神则神疲乏力
14

【病因病机】寒邪直中、饮食所伤或误治 伤脾而致中阳不足,运化失职,寒湿内停, 气机不畅,升降失常。 【诊断要点】腹满而吐,食不下,下利, 口不渴,时腹自痛。

15

【鉴别诊断】
燥屎内结,腑气不通
病机

阳明病



第四节 太阴病辨证 【概述】 一、太阴病概念: 凡属中焦虚寒,寒湿内阻,脾胃功能紊乱,出 现以呕吐、下利、腹满疼痛、食欲减退、舌苔 白腻、脉沉缓为主要脉证的病证,称为太阴病。
1

二、太阴生理:

(一)阴气:阴气多,又称三阴,主里。 (二)脏腑:脾肺。
1、脾:主运化,主升清,主四肢,为仓禀之官,以升为健,同时 又代胃行津液使胃气不燥。
23


【治疗措施】调和阴阳,疏络活血。 1、病情轻者:用桂枝加芍药汤,以桂枝汤调 和中焦阴阳,加重芍药用量以理脾和营,缓急 止痛。《本草思辨录》“芍药抑木疏土而破结, 故为腹痛专药”。 2、病情较重,出现大实痛者:用桂枝加大黄 汤。即在桂枝加芍药汤的基础上再加大黄。
24

三、太阴病兼表证

邪不解入里
传 经
病在三阳失治误治 致中焦阳虚
中阳虚损 运化失职 寒湿内阻 升降反常
直 中
素体中阳不足,外感风寒,过食生冷
4
• (二)证候分析
气机壅滞 腹满
胃失和降、浊阴上泛
呕吐
脾虚不运,胃虚不纳 中阳虚损 运化失职 寒湿内阻 升降反常 清阳不升,寒湿不化,下趋大肠
【概述】 1、概念:指中阳不足,感受外邪或本在太 阳误用攻下,中阳损伤而表邪不解的证候。

2、临床特点:既有中阳不足的特点,又有 表邪未解的表现。
25

3、治疗原则: 如果表邪不解,中阳损伤的症状不明显, 可选用桂枝汤治疗; 如果表邪不解,中阳已伤而出现利下不止, 心下痞硬者可选用桂枝人参汤温中解表并 用。

31
【治疗措施】 1、中阳损伤不重:治宜辛温发散风寒,用桂 枝汤。


该方不仅能够发散风寒,调和营卫,且能够补中健脾, 故有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散风寒;内证得之,补 中调阴阳”的说法。

2、中阳损伤较重,表邪不解:治宜温中散寒 为主,佐以解表,方用桂枝人参汤。
32
桂枝汤证 太阴病兼表证 桂枝人参汤证
7

(六)治疗原则: 温补中焦,散寒除湿。
8

(七)禁忌:太阴病属脾寒证,故治太阴 病禁用吐下之法。 若因寒积停滞者,需用攻下者,当扶正祛 邪同用,不可单用攻下法。


太阴病禁用下法为其常,兼有积滞而用温 下为其变。
9
• (八)传变
太阳病
少阴病

【鉴别诊断】
卫失固密,营阴外泄 病机 中阳不足,风寒外束 感 受 风 寒 之 脉 浮
太阳中风证
发热恶寒
太阴兼表证
汗出,头项强痛 症状 纳差,便溏,神疲乏力
30
【辨证思路】 1、首辨是否有外感表证:发热恶风寒,脉 浮即可辨为有表证。 2、次辨外感属性:是风寒还是风热。 3、再辨有无脾肺气虚:脾肺气虚,如纳差, 便溏,神疲乏力等证即可。
中阳损伤,运化失职,寒湿不化,气机壅滞
腹满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绕脐痛,拒按,不大便
症状

太阴病
腹满时减,复如故,时轻时重,喜暖喜按
16

【辨证思路】



1、首辨病位是否在太阴:本证病位在脾,因 中阳损伤,寒湿内阻,脾胃升降失常所致,吐、 利、腹满为临床主要表现。 2、次辨病性属虚属寒:如神疲乏力,舌淡腹 满时痛时止,喜暖喜按等虚寒表现。 3、再辨疾病特征为湿: 脾胃虚寒易致寒湿侵 袭,寒湿停滞又可损伤中阳,两者互为因果, 以至寒湿内阻,气机不畅,升降反作,临证可 见舌苔白厚腻或水滑,口淡不渴等寒湿弥漫之 证。
纳差(脾失建运) 便溏(脾失运化,水湿下趋) 四肢倦怠乏力(脾虚无力外达)
心下痞硬(脾虚气机阻滞) 舌淡体胖(脾虚水湿上泛)
脉弱缓(脾虚无力鼓动血脉)
神疲(脾虚不能养神)
28

【病因病机】脾气素虚,复感风寒或误下损伤 中阳,而表邪不解。 【诊断要点】脉浮,发热恶寒,纳差,便溏。

29

11

一、太阴病虚证


【概述】 1、概念:即太阴病本证,是由中阳不足,运 化失职,寒湿内停,升降失常所致的以腹满时 痛,呕吐,下利,食不下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 的疾病。
12

【临床表现】腹满腹痛,食不下,呕吐,下利, 口不渴,神疲乏力,舌苔白厚腻或水滑,脉濡 弱或迟缓。
13

证候分析:
不能化谷 运化失职 不能化水 寒湿中阻 清气下陷 下利 升降失常 寒湿内生 脾络不和 寒湿弥漫 鼓动无力 胃气上逆 水湿中阻 食不下
太阴虚证
攻下腑实 活血化瘀,理气导滞
治法
温补中焦,散寒除湿
22



【辨证思路】 1、首辨病位为邪在太阴经络:一则有误下的治疗失 误,二则外无表证恶寒发热,足太阴脾经过腹,故腹 痛必涉太阴。 2、次辨病性为虚中夹实:“太阴实证”,为虚中夹 实,其病机为表证误下,邪陷太阴,络脉阻滞不通, 内无虚寒呕吐下利,其轻者腹痛时发时止,重者疼痛 难忍,腹满时痛与大实痛相对而言,故而出现腹满时 痛,甚或大实痛。 3、最后辨与阳明腹满和太阴虚寒腹满的区别:病机 不同,兼证不同。


26

【临床表现】脉浮,微发热,恶 风寒,纳差、便溏,四肢倦怠, 神疲乏力,甚或下利不止,心下 痞硬,舌淡体胖,脉弱缓。
27
• 证候分析
中阳不足,感受风寒 中阳不足,风寒外束 本太阳病,攻下伤中
脉浮(卫阳外出抗邪) 微发热(卫阳与邪相争) 恶风寒(卫失温煦,阳虚不达)
下利不止(脾虚气陷,水湿不化)
17Leabharlann 【治疗措施】太阴病为里虚寒证,或称 为脾虚寒证,其治疗原则“当温之”, 即温中健脾,祛寒除湿。 方用理中汤丸、病重者或病程长者用四 逆汤一类的方剂。
【治疗禁忌】禁苦寒攻下及酸寒敛阴。
18


二、太阴病实证

【概述】指太阳病误下后,邪陷太阴所致的腹 痛证。太阳病下后表邪内陷太阴,损伤脾气, 致太阴经络不和,络脉瘀阻,形成本证。
食不下,或食欲减退
下利
寒主收引,筋脉拘急
腹痛(时痛,时止,喜暧喜按)
湿浊上泛
苔白滑有津
阳虚无力鼓动血脉
脉迟缓或沉缓
5

(三)病性:里虚寒证(脾虚寒证)为主。
(四)病机:脾气虚弱,寒湿中阻。

6

(五)证候类型
太阴病虚证 理中汤、四逆汤
桂枝加芍药汤证 太阴病 太阴病实证 桂枝加大黄汤证
2、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而主治节, 为相傅之官,以降为顺。


2



(三)经络: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 为十二正经之始。 足太阴脾经接足阳明胃经,起于大趾之端,过 大腹。
其经络通过别络与足阳明胃经与手阳明大肠经 相表里。

3

二、太阴病理 (一)成因
阳明病
太阴病
少阳病
厥阴病
10


(九)转归预后:
1、痊愈; 2、邪传阳明;3、寒湿发黄证。
若治疗得当,脾阳恢复——病愈。

太阴病过用温补,或寒湿久郁化热,阳复太过,转 属阳明。 若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邪下无出路,与寒湿搏结 于中焦,影响肝胆疏泄,使胆汁外溢,渍于肌肤而 为身黄,即为寒湿发黄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