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太阴病辨证论治

合集下载

太阴病辨证论治

太阴病辨证论治
胃主燥而脾主湿; 3. 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
升而胃主降; 4. 脾与胃燥湿相济,升降协调,相辅
相成,共同完成对水谷受纳,运化、吸 收及输布的任务。
4
太阴为三阴之首,太阴病是由 中阳不足,寒湿内盛而引起的 疾病,是三阴病的初始阶段。
5
一、太阴病成因
外感风寒或内伤生冷
太阴病成因
17
证候:自利不渴,利下溏泄,有不消 化食物,伴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 自痛,苔白腻,脉缓弱。
病机:中阳不足,脾胃虚弱,寒湿内 盛,升降失常。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方药:轻者用理中汤,重者用四逆汤。
18
“自利”鉴别
“自利”一症,太阴、阳明均可 见,临床当注意鉴别。
19
太阴下利
22
证候:发热恶寒、头痛、四肢烦疼, 脉浮而缓,伴脘腹冷痛胀满、纳呆 少食。
病机:素体脾阳不足伴风邪袭表, 营卫不和。
治法:调和营卫,温阳和里。 方药:桂枝汤。
23
本条与太阳篇163条桂枝人参汤 证同为太阴兼表证,鉴别如下:
24
桂枝人参汤证为太阳病不解,屡用 误下,表邪不去反伤脾阳所致协热 下利,证属太阴兼表,以太阴里虚 寒为主,症见下利不止,心下痞硬, 发热恶寒,脉必不浮,故治宜温中 解表,双解两经之邪,方用桂枝人 参汤,表里同治,以温中为主。
虽病在太阴,但非阳虚寒湿之证, 故无吐利、食不下。
若脾气不和,气滞络瘀较重,兼腐 秽壅滞,轻度里实者,则可见“大 实痛”,属脾气不和,气滞络瘀兼 挟积滞的虚中挟实证。
27
1. 桂枝加芍药汤证
证候:腹满时痛,喜温喜按,无食不 下、呕吐、下利。
病机: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脾伤 气滞络瘀。

太阴病辨证论治

太阴病辨证论治
主症: 腹满时痛: 脾经气血失和,气不利则满, 血不和则痛。 腹满时痛的同时不伴吐利等脾脏虚寒的证候。 病机:脾经气血失和
治法:疏通经脉,和里缓急
方药: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甘草: 辛甘通阳 生姜、大枣: 补脾和胃 芍药、甘草: 酸甘化阴,缓急止痛 气滞血瘀 大实痛 桂枝加大黄汤:疏通经脉,化瘀止痛
【原文】大阴为病,脉弱,其人续 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 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280)
太阴病预后
【原文】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
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 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 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278)
【原文】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
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 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 病也。(187)
二者纳化相依,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共 同完成饮食物的受纳、腐熟、转疏和吸收
证候特点:
中阳不足,运化失职,寒湿内盛,升降紊乱 治法:温补(四逆辈) 痊愈 转归: 转出阳明 邪传少阴
第一节
太阴病辨证纲要
【原文】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 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273) 脉证分析:
太阴病辨证论治
第五章太阴病辨证论治 概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太阴病辨证纲要 太阴病本证 太阴病兼变证 太阴病预后
第五节
太阴病欲解时
病位
太阴包括手、足太阴二经和肺、脾二脏

成因:•外寒直中太阴

太阴病是中阳不足,寒湿内盛的证候。
•三阳病失治误治,损伤中阳而转为太阴 •内伤劳倦,损伤脾胃而运化失职 生理: 足太阴脾经从足走腹 脾主大腹 络胃属脾 沟通脾胃之间的表里关系 1.胃与脾同居中州,以膜相连,互为表里 2.脾主运化,喜燥恶湿,以升为健;胃主 受纳,腐熟水谷,喜润恶燥,以降为顺

辨太阴病脉证辨治法

辨太阴病脉证辨治法

01
春季养生
顺应春季阳气生发,注意保暖, 避免过早减衣,以防寒邪入侵。
02
03
04
秋季润燥
秋季干燥,应养阴润燥,多食用 梨、藕等滋阴食物,保持室内湿 度。
饮食起居调整建议
饮食调整
01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避免过食生冷、油腻、辛辣
之品。
起居有常
02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以免耗伤正气。
03
辨治法详解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与实施
辨证施治
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如腹满、呕吐、食不下 等,选用适当药物进行治疗。
药物配伍
依据中医药理论,合理搭配药物,以增强疗 效,如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等。
药物剂量与用法
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轻重,确定药物的剂量 和用法,确保安全有效。
非药物治疗手段探讨
01
02
延误治疗时机
误诊误治会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 机,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引发变证
误治还可能引发其他变证,增加治疗 难度和患者痛苦。
损伤正气
误用寒凉药物或过度使用攻伐之法, 会损伤患者正气,导致病情加重或缠 绵难愈。
提高诊断准确率途径
加强理论学习
医生应加强对太阴病理论的学习,掌握其病 因、病机和临床表现,提高诊断水平。
误诊原因分析
症状相似度高
太阴病与其他一些疾病在 症状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如腹泻、腹痛等,容易 导致误诊。
病史采集不全
医生在诊断时未能详细询 问患者病史,忽略了太阴 病的特异性表现,从而导 致误诊。
体征观察不细
医生脉象等,也容易导致误 诊。
误治后果评估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第五章 太阴病辨证论治

第五章  太阴病辨证论治
第五章 太阴病辨证论治
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
掌握太阴病提纲、病机、治法及代表方 掌握太阴病提纲、病机、 太阴腹痛证、 太阴腹痛证、发黄证 熟悉太阴兼表证 了解太阴病预后
概 说
一、太阴之生理: 太阴之生理:
(一)太阴之气是脾主运化功能的概括。 太阴之气是脾主运化功能的概括。 运化水谷精微、 运化水谷精微、运化水湿 (二)足太阴脾经的经络深布于腹内。 足太阴脾经的经络深布于腹内。 (三)太阴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太阴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1、脾与胃:脾主运化,以升为健,胃主受纳, 、脾与胃:脾主运化,以升为健,胃主受纳, 以降为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以降为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2、脾与肾:脾之运化赖肾阳的温煦。 、脾与肾:脾之运化赖肾阳的温煦。
太阴病本证: 太阴病本证:四逆辈 太阴病兼变证: 太阴病兼变证: 兼表: 兼表:桂枝汤 兼腹痛: 兼腹痛: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大黄汤 兼寒湿发黄: 兼寒湿发意图:
太阳病 阳 阳 病 阳 阳病 阳 太

阴病

阴病

第一节 太阴病辨证纲要
太阴病提纲( 太阴病提纲(273/P292) )
证候 自利---寒湿下注 自利 寒湿下注 不渴---寒湿内盛 不渴 寒湿内盛 属太阴----见 条提纲证 属太阴 见273条提纲证 病 病机:脏有寒 脾阳不足, 病机:脏有寒-----脾阳不足,寒湿阻滞 脾阳不足 治则:当温之-----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治则:当温之 温中散寒, 温中散寒 方药: 方药:四逆辈 轻者:太阴虚寒----理中丸(汤) 轻者:太阴虚寒 理中丸 理中丸( 重者:肾阳亏虚 附桂理中 附桂理中/四逆汤 重者:肾阳亏虚----附桂理中 四逆汤 寒凝骨节----附子汤 脾肾阳虚 寒凝骨节 附子汤 水气内停----真武汤 水气内停 真武汤

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原文——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原文——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原文——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二七三、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二七四、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二七五、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二七六、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取汗。

二七七、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二七八、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二七九、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汤方:桂枝二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方:桂枝二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二八〇、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伤寒论——太阴病治则方药总论

伤寒论——太阴病治则方药总论

伤寒论——太阴病治则方药总论临床上凡是出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等证者为太阴病。

一、太阴病成因太阴病成因其一为素有脾阳虚衰,或内有寒湿,复感外邪,致脾虚不运,寒湿内停。

其二为三阳病误治,伤及脾阳,致脾虚不运,寒湿内停;或邪陷脾络,脾络不通。

所以太阴病的性质以脾脏的虚、寒、湿为特点,即以脾阳虚衰、寒湿内盛、运化失职、升降失常为基本病机,以腹满而吐、下利、食不下、腹痛为主要证候。

二、太阴病证候分类太阴病的证候有表证、里证之分。

太阴病表证,乃素具太阴体质,又复感外邪发病,以脉浮、发热恶风、肢体痛楚为主要证候特点。

太阴病里证,由于体质因素及感邪程度的不同,又有里虚证与里实证之分。

里虚证,以自利不渴为特点;里实证,以腹满时痛、大实痛为特点。

三、治则方药1.太阴病正治法太阴病因属里虚寒证(脾胃虚寒,故其治疗原则,当以温法补法为主,以温中散寒为重点。

如表证偏重的,先行解表;里证为急的,先治其里。

《伤寒论太阴篇》没有肯定方子,我们根据里虚寒证来看,自当温里为主,特补出理中汤为太阴病主方。

理中汤:干姜白术人参炙甘草2.太阴病兼变证治法a、既有下利腹胀满(太阴里虚证),又有身体疼痛(太阳表证),是里虚挟表,当先用理中汤温里,然后再用桂枝汤治表。

b、表证未解,而又有腹满时痛,用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加重芍药用量),表未解挟有宿食而里实满痛,用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芍药生姜炙甘草大枣桂枝加大黄汤:桂枝芍药生姜炙甘草大枣大黄四、与太阴病相似证候的辨别1. 本证当与热性下利证鉴别,两者均有下利、腹痛等临床表现,但热性下利,以泻下物秽臭难闻为特征,可伴有黄色粘冻或脓血,还可见口渴,舌红,苔黄腻等热象。

2. 腹部胀满疼痛,是阳明病、太阴病共有症状,但虚则太阴,实则阳明,阳明病腹满痛不减而拒按,大便燥结,为里实;太阴病腹满痛时发时止,喜温喜按,腹泻较甚,为里虚寒。

辨证注意点:本证为里虚寒证,抓住虚寒性下利的特征。

太阴篇-张维亮

太阴篇-张维亮

●从病理上讲,脾阳不足,寒湿中阻,无热则津不 伤。 ●“自利不渴” 为太阴虚寒下利的辨证要点。
19
三阴病下利口渴症状比较
口渴 太阴 少阴 厥阴 自利 不渴 自利 而渴 下利 消渴 实质 三阴 阴液充足 二阴 阴液不足 绝阴 阴津亏乏 病机 脾阳虚衰,病从寒 湿而化,寒湿弥漫 肾阳虚衰,气不化 津,津不上承。 木火燔灼,津液消 耗,肝胃阴伤。
太阴病辨证纲要
●太阴病治则:
脾阳不足 寒湿内盛
温中散寒 正治: “当温之” 健脾燥湿
误下:
中阳更伤 水停食阻
胸下结硬
●以为腹满为实而犯“虚虚实实”之戒,误用下 法即“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 。 ●太阴病治禁:不可攻下。
1“此言太阴总证也。太阴之脏为脾,太阴 之脉入腹,故腹满时痛吐利,为太阴病也。……盖 邪逼于上则吐而食不下,邪逼于下则利甚而腹痛, 上下交乱,中州无主,此但可行温散,设误下之, 则在下之邪可去,而上之邪陷矣,故胸下结硬。” 黄仲理:“太阴之为病……宜理中也”。 王三阳:“当用辛甘之药温散之,则邪散去而自和 矣”。
◎1、论太阴兼表证,即素体脾阳不足,复感外邪证治。 ◎2、“脉浮者”:太阴病脉不沉而浮,知是外有表邪, 为里虚不甚,正气尚能与邪相争,病机向外之象。 指出中阳不足之人外感,虽无汗,可宜桂枝汤治 之。 ◎3、本条当与274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互参, 脾主四肢,“风引末急”,风中太阴,则四肢烦 疼。故太阴兼表证的脉证:腹满痛,食少,下利,四 肢烦疼,脉浮。
24
服法要点:
1.本方一方二法 丸法 :用于病情较缓者。 汤法 :用于病重势急或服丸剂 效不显者。 2.服药后腹中未热,可加大药量,“益至三四丸”。
3.药后食顷,饮热粥一升许,温养中气以祛寒。

伤寒论选读背诵条文

伤寒论选读背诵条文

第二章、太阳病辨证论治太阳病辩证纲要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岀,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滋。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癇,时癒疯,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太阳病本证一、中风表虚证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岀,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眾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日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

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 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衆滎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 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列。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服后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月艮一列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机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英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二、伤寒表实证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计右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太阴病的证治 ppt课件

太阴病的证治  ppt课件
ppt课件 5
3、太阴表证
太阴主四肢,所谓太阴表证,是指四肢 末梢被风寒邪气所伤的证候。在《伤寒论》 中也叫太阴中风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 为欲愈。(274)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275)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276)
ppt课件 6
桂枝加芍药汤在治疗痹证中的应用
ppt课件 4
2、太阴经脉气血不和证
太阴经脉气血不和证,是太阴经脉受邪,经 气不利,气血失和的证候。气不利则满, 血不和则痛,故以腹满、腹痛为主证。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 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 桂枝加大黄汤主之。(279)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 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 故也。(280)
ppt课件 8
ppt课件 7
4、太阴湿盛发黄证、自愈证 太阴外薄阳明证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 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 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278)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 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 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 病也。(187)
ppt课件
3
三、太阴病的证候和治疗
1、太阴脾脏虚寒证
脾阳、脾气虚,运化失职,升降紊乱, 邪犯太阴,寒湿留滞,则形成太阴脏虚寒证, 是太阴病的主要证候。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 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3)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7)
基础方:白芍30~40克 桂枝10~20克 炙甘草10 克。 陈旧性疼痛,久病入络,加丹参30克,莪术10~ 20克,生牡蛎30克。 腰以上疼痛,加鸡血藤30克;颈部疼痛,加葛根 20克;下肢疼痛,加桑枝30克。 凡舌质淡、暗皆可以使用,舌上有瘀斑更适合, 如果舌红,可加胡黄连6~10克。 热痹见关节红肿热痛,配合白虎汤。

太阴病(10)

太阴病(10)
太阴病篇 18
理中汤治疗脾阳虚泄泻案例
王某,男,39岁。腹泻已逾一年,经常肠鸣,大便稀溏 ,日下八九次,食欲欠佳,完谷不化,曾经数十医诊治而少效 。予诊时,患者面色苍白无华,精神疲乏,腹部稍胀而喜按, 舌苔浮有一层黄色厚腻之苔,脉细迟。此是脾虚泄泻,法宜补 中益土,方用仲景理中汤。处方:人参9克,炒白术9克,黑干 姜7.5克,炙甘草6克。连服6剂后,病情大有好转,继用前方6 剂,药尽即瘥。(谢俊明.袁文裴医案.江西医药)
小便自利——阳气回复,脾尚健运 ——湿从下泄,邪有出路——不能发黄
太阴病篇 34
(278)太阴寒湿发黄
暴烦下利日十余行——正邪剧争,驱邪于外
清阳得升,阳气伸展 脾阳恢复
“脾家实” 浊阴得降,推荡积滞
正复邪去 利必自止
太阴病篇 35
(187)太阴转属阳明机理
太阴病
寒湿久郁化热
过用温燥
阳明病——大便硬
其他:小儿慢惊风、多寐、泄泻属脾气虚寒者。
太阴病篇 17
理中汤治疗脾阳虚泄泻案例
崔某,男,5岁。呕吐,泻泄,高热来势凶猛,延诊。热退 吐止,仍泻,有轻中度脱水,建议转诊,治疗7日,脱水纠正, 但泻泄仍作,到某医院治疗14日,泻泄未瘥。出院延余诊。症 见神疲体倦,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口不渴,大便清稀,舌淡 ,苔白,脉沉弱迟。辨证为脾胃虚寒,治宜温中祛寒,补益脾 胃,拟理中汤加味。处方:人参5g、炒白术10g、炮干姜5g、炙 甘草3g、炮附子5g、肉桂3g(另包)、砂仁3g、茯苓10g,日1 剂水煎服,连服2剂而愈。(崔兆兰.理中丸的临床应用.河北 中医,2000,22(9):686)
太阴病篇 19
第三节 太阴病兼变证
太阴兼表证(276) 太阴腹痛证(279)(280) 太阴发黄证(259)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原文】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鞕。

(603)【伤寒】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鞕。

(273)【词解】①食不下,指食欲不振或不能进食。

此由脾虚邪陷,中阳不足,受讷无权,腐熟无力,运化失职,故食不下。

②自利:未经用药泻下而自行腹泻。

③时腹自痛:此为脾虚湿滞,气机不畅,故时而腹部作痛。

④胸下结鞕:胸脘部痞结胀硬。

【要点】本条论述太阴病的典型症状与误下变证。

【今译】太阴病一开始发生的症状,腹部胀满而且呕吐,饮食不下,腹泻却很厉害,一阵一阵腹部疼痛。

如果误用泻下法,势必导致胸脘部痞结胀硬。

【释析】本条首揭太阴病一开始得病的特点,以作为太阴病的诊断依据,太阴属土主湿,在脏为脾,脾主升清与运化转输水谷精微、津液。

当其外受寒邪或内伤生冷而发病时,脾阳被寒邪所伤,运化失职,寒湿内停,胃肠气机阻滞不行则腹满;寒湿内盛,气机阻滞,升降失常,导致胃气不降,浊阴上逆则吐;中焦虚寒,脾不健运,胃不受纳,因此食不下;脾虚气陷,清阳不升,水湿不化,则下利益甚,即自利乃脾家自伤,自发性下利,并不是邪气内陷而被迫下利;腑气以通为用,寒湿而聚,气机时有凝滞,时有暂通,所以时腹自痛。

可见“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是太阴病的辨证眼目,连发两个“自”字,则形象地描绘出太阴病因本身虚寒而引起的下利腹痛。

“自利益甚”不但反映出脾阳随着病情的发展越来越虚,而且说明“腹满而吐,食不下”等都是最早期的症状。

“时腹自痛”,指腹痛隐隐,时时发作。

即腹痛非持续性,和阳明腑实的腹满痛始终不减,或减不足言迥然有别,这是因为其腹痛由寒湿阻滞经脉,经气不畅所致,故可得温则减,或随着一日中阳气的盛衰变化而有缓解之时。

太阴脾、阳明胃同主胃肠疾患,阳明多为里热实证,而太阴多为里虚寒证,故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说法。

太阴虚寒证与阳明腑实证都有腹满,但两者的性质则截然不同,太阴腹满属虚寒,腹满喜温喜按,局部柔软,为脾阳虚而寒湿郁滞,其特点为“腹满时减,复如故”,虽下利而腹满仍不除;阳明腑实证的腹满属实热,腹部硬满,胀痛拒按,为肠间燥屎阻结,其特点为“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得大便通利则腹满可除。

《太阴病辨证论治》课件

《太阴病辨证论治》课件

《太阴病辨证论治》PPT课件
# 太阴病辨证论治 PPT课件 ## 简介 ### 太阴病的基本概念 ### 太阴病的病因、发病及症状
辨证论治
1
临床治疗原则
根据太阴病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治疗方法
运用草药、针灸、穴位按摩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
3
方药选择
根据辨证结果选择适合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太阴病常见证型
总结: 太阴病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病证,正确辨证论治对患者康复至关重 要。 建议: 医护人员应深入学习太阴病的辨证论治方法,积极为患者提供有效的 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黄帝内经》
2. 《伤寒论》 Q&A: 太阴病的辨证论治中常见的问题及解答。 常见问题解答: 包括与太阴热毒炽盛, 表现为高热,口渴,大汗 等症状。
胸痹内藏证
寒湿内盛,影响气血运行, 表现为胸部闷痛,气促等 症状。
胸痹外合证
外邪侵袭,表现为寒热交 替,恶寒发热等症状。
胃寒证
脾胃阳气不足,形成寒凝,表现为食欲不振, 腹胀等症状。
腹痛证
寒湿为患,蕴结腑腑,引发腹痛,腹胀等症 状。
结束语

太阴病辨证纲要

太阴病辨证纲要

太阴病辨证纲要
附子
太阴之为病,腹满(先)而吐(后),食不下,自利益(逐渐)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胃脘部痞结胀硬)。

(273)辨证要点: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盛,时腹自痛。

病机:中阳不足,运化失职,寒湿内盛,气机不畅。

意义:太阴病的基本脉证,凡具备此证即可诊断为太阴病。

太阴病本证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77)
因无热邪,仅是脾胃阳虚,寒湿内停于中焦,且下利轻,津未伤,故口不渴。

自利不渴不仅可与里热下利之口渴作鉴别,而且亦与少阴病“自利而渴”有别,是太阴病的典型症状之一。

辨证要点:自利不渴,同时应伴有太阴病提纲中的证候。

病机:中阳不足,脾胃虚弱,寒湿内盛,升降失常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轻者用理中汤,重者用四逆汤。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课件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课件
详细描述
太阴病的病因主要包括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情绪失调等。
总结词
长期饮食不规律、过食生冷、油腻食物等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劳累过度则耗伤气血,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情绪失调如忧思、抑郁等也会影响脾胃气机,进而引发太阴病。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太阴病的病理机制主要涉及脾胃阳气虚弱,寒湿内生,气机升降失调等。
太阴病时,脉象也可能出现弦紧的情况,这是由于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所致。
03
02
01
太阴病时,脾胃气虚是常见的证候。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
脾胃气虚证
太阴病时,寒湿困脾也是常见的证候。患者可能出现肢体困重、乏力、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寒湿困脾证
太阴病时,痰湿中阻也可能出现。患者可能出现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的典型案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总结词:成功治愈
详细描述:患者李某,女,45岁,因长期脾胃虚弱,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诊断为太阴病。经过中医辨症治疗,采用健脾和胃、温中散寒的中药方剂,同时配合饮食调理和运动,患者病情逐渐好转,最终治愈。
总结词:有效预防
详细描述:王某,男,32岁,为避免太阴病的发病,采取了积极的预防措施。他注重饮食卫生,避免过度进食生冷食物,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同时,他学习了一些中医保健知识,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通过这些措施,王某有效地预防了太阴病的发生。
如干姜、附子等,适用于太阴病的寒证。
温中散寒药
如党参、白术等,适用于太阴病的气虚证。
健脾益气药
如黄连、黄芩等,适用于太阴病的湿热证。
清热利湿药
如陈皮、丹参等,适用于太阴病的血瘀证。

疑难重点条文串讲 太阴病

疑难重点条文串讲 太阴病

(2)桂枝三两(去皮) 大黄二两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 (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服。
桂枝、甘草-辛甘化阳,通阳益脾
方解
生姜、大枣-辛甘化阳,补脾和胃
重用芍药,配甘草缓急止痛 芍药 活血和络,络通痛止
大黄 合芍药增强活血和络之力 气滞可致便秘,兼导滞通便
疑难重点条文串讲 太阴病阴脾而言。 ●太阴病即是指病邪侵袭手太阴肺、足太阴脾
后,肺、脾功能失调二出现的一类疾病,主 要是中阳不足,寒湿内盛而引起的疾病。
概论
一、太阴的生理 1、阴气盛,位主里 。 2、脏腑:脾、肺。与胃、大肠相表里。主指脾。 3、经络: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二、太阴病病理与证治 1、病性:里虚寒证(中焦)。 2、病因:一是它经传入,二是本经受邪。 3、病机:中阳不足,寒湿内盛。 4、证类:
【释义与导读】 1、此论寒湿发黄及其治疗原则。伤寒,发汗太过,
可致脾阳受损,运化失健,寒湿内生,进而影响 肝胆疏泄功能,胆汁外溢而发黄。其黄晦暗,不 若湿热发黄之黄色鲜明如橘子色。
2、其治无方,但却提出了“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 中求之”的治疗原则,温中散寒,除湿退黄,自 在不言之中。
第四节 太阴病预后和转归
但此是脾络不和,以痛为主;彼是寒湿中阻,以呕 利为主。
证治要点
1、病机:邪陷脾络,脉络不和。 2、治疗:通阳益脾,和络止痛。 3、方药: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
(1)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 (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二、太阴病腹痛证
【原文】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 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 汤主之。 (279) 【释义与导读】

中医伤寒论-太阴病辨证论治

中医伤寒论-太阴病辨证论治

太阴病辨证论治1.太阴病发黄,其治法为A.温阳散寒,健脾燥湿B.温补肾阳,利水退黄C.当温之,宜服四逆辈D.温中散寒,利湿退黄E.健脾和胃,行气利水答案:D2.引起太阴病的主要病机是A.脾阳亏虚,饮食内停B.脾气下陷,阴血不足C.湿邪内盛,脾胃不和D.脾运失职,清阳不升E.中阳不足,寒湿内盛答案:E3.太阴腹痛证的治法为A.通阳益脾,活络止痛B.宣通内外,和畅气机C.通阳益脾,温补调中D.温补脾阳,缓急止痛E.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答案:A4.太阴病的主要病机是A.湿邪内盛,脾胃不和B.中阳不足,寒湿内盛C.脾气下陷,阴血不足D.脾运失职,清阳不升E.脾阳亏虚,饮食内停答案:B5.属大承气汤证的是A.心烦腹满,卧起不安B.腹满时减,喜温喜按C.腹满时轻时重,重时不喜温按D.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E.腹满不减,减不足言答案:E6.属理中汤证的是A.心烦腹满,卧起不安B.腹满时减,喜温喜按C.腹满时轻时重,重时不喜温按D.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E.腹满不减,减不足言答案:B7.不属于太阴脏虚寒证的症状是A.胸下结硬B.腹满C.呕吐、食不下D.自利不渴E.时腹自痛答案:A8.桂枝加芍药汤证中"腹满时痛"的机理是A.误下伤脾,运化失职,气机壅滞,血脉不和,经络不通B.太阴脾虚,饮食停积C.邪陷阳明,腑气不通D.脾虚湿阻,气机不利,阳气时通时闭E.误下邪陷,寒痰结于胸膈,波及腹部答案:A9.患者,女,55岁,素易腹泻,此次来诊因腹部胀满,时有疼痛,食后尤甚,遇冷则剧,小便如常,大便便软,舌淡脉弱。

辨证当是A.理中汤证B.小建中汤证C.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D.桂枝汤证E.桂枝加芍药汤证答案:E10."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其"腹满时痛"是病属A.太阴B.阳明C.少阴D.厥阴E.少阳答案:A11.太阴病本证的治疗大法是A.温中祛寒,健脾燥湿B.升举脾阳,祛散寒湿C.补中益气,温胃散寒D.健脾和胃,利水祛湿E.温中散寒,消积导滞答案:A12.太阳病误下兼太阴症见腹满时痛,宜用A.桂枝加芍药汤主之B.桂枝人参汤主之C.桂枝加大黄汤主之D.小承气汤主之E.大承气汤主之答案:A13.太阳病误下兼太阴症见腹满大实痛者,应用A.桂枝加芍药汤主之B.桂枝人参汤主之C.桂枝加大黄汤主之D.小承气汤主之E.大承气汤主之答案:C14.桂枝加芍药汤的组成是A.桂枝二两,芍药六两,甘草三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B.桂枝四两,芍药六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四两C.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D.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E.桂枝二两,芍药三两,甘草三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二两答案:C15.桂枝汤的组成是A.桂枝二两,芍药六两,甘草三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B.桂枝四两,芍药六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四两C.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D.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E.桂枝二两,芍药三两,甘草三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二两答案:D16.太阳病误下兼太阴证,见腹满时痛,宜用A.大承气汤B.桂枝人参汤C.桂枝加芍药汤D.桂枝加大黄汤E.小承气汤答案:C17.太阳病误下兼太阴证,见腹满大实痛者,应选用A.大承气汤B.桂枝人参汤C.桂枝加芍药汤D.桂枝加大黄汤E.小承气汤答案:D。

伤寒论纲要~太阴篇

伤寒论纲要~太阴篇

伤寒论纲要~太阴篇第五章太阴篇第⼀节概说太阴病是⼀种脾胃虚寒的证候,是病情趋向衰退,脾胃机能减弱的疾病,太阴居三阴之⾸,它在三阴中症状较不复杂及病情亦较轻浅的疾病。

太阴病的成因:(⼀)藏有寒:因患者素来脾胃虚寒,初发病即能形成太阴症状或由于脾胃素虚,外邪传⾥,从寒化⽽成的。

(⼆)阳经误治引起:因误治损伤脾⽽形成。

如原⽂279条“太阴病,医反下之,因⽽腹满痛者,属太阴也……。

”⼆、太阴病的病机:内经“脾主为胃⾏其津液者,”这说明脾的主要作⽤是运化津液,升清降浊供养全⾝的营养,⼜“脾恶湿,湿⽓太胜,则其运化之能⼒不⾜,升清降浊的功能失常,表现为腹胀满,⾷不化,若⽔湿停滞肠胃则⼤便泄泻,上逆为呕吐。

因下焦⽓化未伤,津液犹能上承,故多见⼝不渴。

所以太阴病下利⼝不渴,不发热是特点,内径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虚寒,⽓机不化,则腹部满闷,寒⽓阻滞则见时腹⾃痛。

⼆、太阴病的主要脉证:主证:腹满⽽吐,⾷欲减退,时腹⾃痛,⼿⾜温,⼝不渴,但不发烧,亦是特点。

脉象:多濡弱或迟缓。

第⼆节太阴病的辨证论治太阴与阳明互为表⾥,关系较密,可互相传变,如阳明病久⽽虚者可转为太阴;(太阴病中阳渐复者可转为阳明)。

阳明病为燥热伤津的⾥实热证,太阴病逝寒湿为患的⾥虚寒证。

显然⼆经得病证是根本不同的,但亦有症状易混故必严加区别,如腹部满痛是太阴与阳明共见的主要症状,但太阴病是隐隐的时腹⾃痛,且⼤便⾃利,腹满时减,喜温⼿按,多不⼝渴,⽽阳明腑证的腹满痛是腹痛较甚,拒按且⼤便秘结。

若辨证不清,将太阴病误为阳明腑证,妄⽤攻下,就会重伤胃阳,造成胸下结硬的不良病变。

(原⽂273条)。

太阴病亦有兼轻度表邪⽽出现脉浮等表证症状者,此即“太阴中风,”它和太阳表证及少阴两感证不同,须予以区别。

太阴病是⽆热⽽⼿⾜⾃温,太阳病则早晚必现发热;少阴病则有四肢厥冷。

太阴病为脾胃虚寒,寒湿内盛的疾患,所以治法当以健脾、燥湿、温阳,散寒为主,但太阴病亦有兼存表证者,故必须权衡轻重按标本缓急的原则表证偏重的先解表,⾥证为急得则先治⾥,总之,要按照病情,随证灵活⽤药,亦不能拘守于某⼀成⽅。

伤寒论(5.5)--太阴病兼变证

伤寒论(5.5)--太阴病兼变证
第三节 太阴兼变证
太阴兼表证的治法( 276/P294 )
太阴病 --- 指素体脾胃虚弱者(或太阴病初愈之 时) 脉浮者 ---- 当有发热、恶寒、汗出、头痛等表虚 证
以表证为主,病机向外 治则 ----- 可发汗:解肌发汗,调和营卫 方:宜桂枝汤
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的证治( 279/P29
5)
案例录像
兼见潮热谵语等燥热之 象
----- 阳明腑实内结
----- 通腑泻热,除满消胀
寒湿发黄的证治及禁例( 259/P29 7)
因:伤寒发汗已 ---- 汗出太过,中气更伤
病 人 证:身目发黄 ---- 寒湿中阻,肝胆失疏
机理:寒湿在里故也 ---- 寒湿为患
治禁:不可下
治则:于寒湿中求之 ---- 温化寒湿
桂枝加
重在腹痛,无下利
芍药汤
---- 邪初入太阴,脾络不

腹满时痛 和,寒湿不显
同属太阴 ---- 桂枝加芍药汤
太阴提 纲证
兼吐利,食不下
----- 脾虚寒湿内盛
----- 温中散寒,健脾燥 湿
无潮热谵语燥热之象
桂枝加大 黄汤证
阳明腑 实证
----- 初涉阳明,实邪内 阻
腹满硬痛 拒按便秘
----- 和络止痛,泻实和 胃
小便不利 --- 茵陈五苓散
小便利 --- 茵陈术附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太阴病辨证论治(TREATMENT OF TAIYIN DISEASE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概论(INTRODUCTION)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太阴病的临床表现、证候类型及其治疗方法。

太阴病是由中阳不足,寒湿内盛而引起的疾病。

太阴包括手、足太阴二经和肺、脾二脏。

但从太阴篇来看,主要是论述足太阴脾病变,而手太阴肺的病证大多归于太阳篇。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上行沿小腿内侧,交厥阴经之前,沿大腿内前侧上行,入腹,属脾络胃。

由于经络相互络属的关系,使足太阴脾与足阳明胃互为表里。

脾胃位居中焦,脾主运化,升清阳,主四肢,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与脾合称为后天之本。

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升,胃主降,脾以升为顺,胃以降为和,脾胃各项功能协调,则清阳得升,浊阴得降,水精四布,五脏得荣。

若脾胃虚弱,或被邪气所犯,以致中阳不足,运化无力,寒湿内停,升降失常则形成太阴病。

太阴病的成因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六淫之邪主要是寒湿之邪直接侵犯中焦,或七情中的忧思伤脾,或饮食劳倦所伤,从而使脾胃虚弱,运化失职。

二是先天禀赋不足,脏气虚弱,脾之阳气不足而自病;亦可因脾胃素虚,复被邪气所犯而发病。

三是三阳病失治误治,损伤中阳,脾胃受损从而转为太阴病。

太阴病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为提纲,概括了太阴病的基本特点,作为整个太阴病的诊断标准,反映了太阴病脾胃阳虚,寒湿内盛,升降失常的基本病理机制。

太阴病亦分为太阴病本证和太阴病兼变证,太阴病本证即太阴病提纲证,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且自利不渴为基本表现。

太阴病兼变证主要有太阴兼表证,太阴兼腹痛证以及寒湿发黄证等。

太阴病的治疗,仲景提出“当温之”治疗大法,即太阴病本证当温中祛寒,健脾燥湿,用理中丸、四逆汤一类方剂。

太阴病兼变证中,若兼表证,里虚不甚,表证为主者,宜调和营卫用桂枝汤;若兼腹痛证宜通阳益脾,活络止痛,大实痛则化瘀通络,用桂枝加芍药汤或桂枝加大黄汤;属于寒湿发黄者则“于寒湿中求之”,即温阳散寒,除湿退黄。

太阴病的转归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过恰当治疗或自身阳气恢复,其病得愈。

二是太阴病过用温燥,或寒湿久郁化热,阳复太过,由太阴而转出阳明。

三是病邪内传,太阴病由于失治误治,阳衰加重,病邪又可传入少阴或厥阴,因此,一般认为太阴为三阴之首,是三阴病的初始阶段。

第一节太阴病辨证纲要(Outline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for taoyin disease)【学习要求】掌握太阴病提纲证【原文】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結鞕①。

(273)【词语解释】①胸下结硬:胸下即胃脘部,指胃脘部痞结胀硬。

【原文析义】本条为太阴病的提纲证。

太阴病是中阳不足,运化失职,寒湿内停,升降失常所导致的疾病。

中焦阳虚,寒凝气滞,或因运化失职,寒湿内阻,气机不畅,故见腹满。

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由于中阳不足,升降失职,浊阴上逆则呕吐。

中气下陷,寒湿下渗则见自利。

自利是指自发性下利,非误治所致,“自利益甚”,则指下利逐渐加重,乃由于呕吐,食不下,使脾胃更伤,气陷更甚所致。

脾胃虚弱,受纳腐熟运化功能失职,故食不下。

时腹自痛也是太阴虚寒腹痛的特点,乃由于中焦阳虚,寒凝气滞,或寒湿内阻,气机阻滞所致,常表现为时作时止,喜温喜按。

治疗当以温中散寒,健脾燥湿为主,方用理中汤丸。

若将腹满、呕吐、不欲食、腹痛误认为阳明里实证而误用下法,使中阳更伤,脾胃更弱,运化无力,水停食阻,寒凝气滞更甚,可导致胸下结硬。

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反映了中阳不足,脾胃虚弱,寒湿内盛,升降失常的太阴病本质,为太阴病主要脉证和共有症状,故立为太阴病提纲。

【辩证提要】辩证要点: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病机:中阳不足,寒湿内盛,气机不畅。

意义:太阴病的基本脉证,凡具备此证即可诊断为太阴病。

【疑难点击】本条作为太阴病提纲,各家认识比较一致,但对本证成因及性质,观点有很大分歧。

张兼善认为是饮食生冷,饮食过多,损伤脾胃所致;王三阳主张此风寒中于太阴经,非中脏腑之阴证,亦非阳邪传里;成无已、汪苓友认为属阳邪传里之热证;尤在泾提出不必拘传径、直中,不必究伤寒、杂病,只要出现提纲中证候,即可诊为太阴病。

目前多数学者注家,包括各版教材均宗尤在泾之说。

【复习思考】太阴病提纲中所述主症及病机是什么?第二节太阴病本证(Major syndrome of taiyin disease)【学习要求】掌握太阴病病机、治法及代表方。

【原文】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藏有寒①故也,當温之,宜服四逆輩②。

(277)【词语解释】①藏有寒:藏同脏,指脾脏虚寒。

②四逆辈:指四逆汤一类方剂。

包括理中汤。

【原文析义】本条论太阴病的主症、病机和治则。

自利为太阴病最主要症候之一,乃由于脾阳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内停,寒湿下渗所致,详见于273条太阴病提纲。

因无热邪,仅是脾胃阳虚,寒湿内停于中焦,且下利轻,津未伤,故口不渴。

自利不渴不仅可与里热下利之口渴作鉴别,而且亦与少阴病“自利而渴”有别,是太阴病的典型证候之一。

与太阴病提纲症候相参,则辨证更为准确。

太阴病总的病机为脾脏虚寒,故称“藏有寒”。

治疗上仲景提出当温之大法,即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未言具体方药,而曰“宜服四逆辈”,即四逆汤、理中汤一类的方剂。

临证可视病情的虚寒程度,轻者单纯脾胃虚寒宜理中汤(丸),重者由脾及肾,伴肾阳虚者,宜四逆汤。

【辨证提要】辨证要点:自利不渴,同时应伴有太阴病提纲中的证候。

病机:中阳不足,脾胃虚弱,寒湿内盛,升降失常。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轻者用理中汤,重者用四逆汤。

【复习思考】太阴病的主要症状、病机及治疗大法是什么?第三节太阴病兼变证(Associated and deteriorated syndromes of taiyin disease)【学习要求】掌握太阴腹痛证、太阴发黄证;熟悉太阴兼表证。

一、太阴兼表证(Taiyin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superficies-syndrome)【原文】太陰病,脉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276)【原文析义】本条论太阴兼表的证治。

原文举脉略症,冠以太阴病,脉当缓弱,今脉缓弱而反浮,说明里虚不甚,且病机向外。

除脉浮外,可伴头痛、恶寒、四肢疼痛等证,故以桂枝汤治之,既可调脾胃,又可和营卫,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本证为素有脾阳不足,复感风寒之邪而患病,故不可用麻黄汤单纯发汗。

然对此太阴兼表之表里同病,若里证较重者,应以四逆辈先温其里,后解其表,或用桂枝人参汤,温里为主,兼以解表。

【辨证提要】辨证要点:本证以太阳中风证为主,伴有轻度太阴病证候,辨证要点是脉浮,恶寒,头痛,下利等。

病机:素体脾阳不足伴风邪袭表,营卫不和。

治法:调和营卫,温阳和里。

方用桂枝汤。

【疑难点击】关于本证为何证?病机如何?历代注家争议较大。

主要有两点:一者认为是太阴病兼太阳表证,如汪苓友、程郊倩、《医宗金鉴》以及各版教材均持此观点,认为此证或者是素体脾胃不足又患了太阳表证,或者是太阳表邪不解,内传太阴,伤及脾阳,但里虚寒不甚,以表证为主,故治以桂枝汤。

二者认为是太阴本身的表证(经证),如方有执、高学山、程知等。

第三节太阴病兼变证(Associated and deteriorated syndromes of taiyin disease)二、太阴腹痛证(Taiyin disease with abdominal pain)【原文】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279)桂枝加芍藥湯方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六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生薑三兩(切)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藥。

桂枝加大黃湯方桂枝三兩(去皮)大黃二兩芍藥六兩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陰為病,脉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

(280)【原文析义】以上二条论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的证治及脾虚气弱者当慎用攻伐之品。

279条言太阳病当用汗法,禁用攻下,今不当下而误下,故曰“反”。

误下伤脾,脾伤运化失职,气机壅滞则腹满;血脉不和,经络不通则腹痛,因病位在脾,故曰“属太阴也”。

然此虽属太阴,却与太阴病本证不同,彼为脾阳不足,寒湿内盛所致,故除见腹满时痛外,更见食不下,呕吐,下利等,当用理中汤治疗;而本证仅见腹满时痛,余症不显,为脾伤气滞络瘀所致,故治以通阳益脾,活络止痛,方用桂枝加芍药汤。

“大实痛”是形容腹痛剧烈,拒按等证情,比“腹满时痛”为重,可伴便秘之症,乃脾伤气血瘀滞较甚,不通则痛所致,故在上方基础上加大黄二两,增强化瘀通络导滞之功,名为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加大黄汤即桂枝加芍药汤再加大黄组成。

加大黄亦有双重作用,其一因气血经络瘀滞较甚,腹满痛较重,故加大黄增强其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功;其二因气滞不通,亦可导致大便不行,加大黄能导滞通便,邪气去则络脉和,其病自愈。

280条曰太阴病,脉弱,这是太阴病的主脉,乃由于脾阳虚弱,鼓动无力所致。

若阳虚加重,使脾胃升降失常,脾气不升,寒湿下注,可出现下利。

此时即使出现络脉不和,气滞血瘀的腹满时痛或大实痛,当用桂枝加芍药汤或桂枝加大黄汤时,其大黄、芍药的用量宜轻,因有脾阳虚弱,若苦寒药用量过大,更伤脾阳,易生变证,故曰“易动故也”。

本条是强调应根据病人的体质及脉症来增减药量,使方药更适合于病情。

桂枝加芍药汤是由桂枝汤原方倍用芍药组成,虽只有一味药量不同,方义却有很大差别。

本方用桂枝配合甘草辛甘化阳,通阳益脾;生姜与大枣合用亦能辛甘合化,补脾和胃;重用芍药取其双重作用,一者与甘草配伍,缓急止痛,再者活血和络,经络通则满痛止,故用于腹满时痛十分恰当。

【辨证提要】辨证要点:桂枝加芍药汤证以腹满时痛为主症,无食不下、呕吐、下利等明显脾阳虚证。

桂枝加大黄汤证是在上证基础上腹痛剧烈,或伴便秘之症。

病机:桂枝加芍药汤证为脾伤气滞络瘀;桂枝加大黄汤证为脾伤气滞络瘀,郁滞较甚。

治法:桂枝加芍药汤证为通阳益脾,活络止痛;桂枝加大黄汤证为通阳益脾,活络止痛,化瘀导滞。

【疑难点击】对于本证的病因、病机、证治历代认识不一,主要焦点有二,一是本证是否兼有表邪不解;二是“大实痛”属阴实还是阳实。

认为本证不兼表邪的根据是本条为表证误下后出现了腹满时痛,病位已去表入阴,故仲景明言“属太阴也”;况且桂枝汤加芍药后,重用芍药六两,服药后又不温覆啜粥,显无解表之力,此说见于李克绍《伤寒论语释》、五版教材《伤寒论讲义》、自考教材《伤寒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