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病辨证论治
太阴病辨证论治
升而胃主降; 4. 脾与胃燥湿相济,升降协调,相辅
相成,共同完成对水谷受纳,运化、吸 收及输布的任务。
4
太阴为三阴之首,太阴病是由 中阳不足,寒湿内盛而引起的 疾病,是三阴病的初始阶段。
5
一、太阴病成因
外感风寒或内伤生冷
太阴病成因
17
证候:自利不渴,利下溏泄,有不消 化食物,伴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 自痛,苔白腻,脉缓弱。
病机:中阳不足,脾胃虚弱,寒湿内 盛,升降失常。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方药:轻者用理中汤,重者用四逆汤。
18
“自利”鉴别
“自利”一症,太阴、阳明均可 见,临床当注意鉴别。
19
太阴下利
22
证候:发热恶寒、头痛、四肢烦疼, 脉浮而缓,伴脘腹冷痛胀满、纳呆 少食。
病机:素体脾阳不足伴风邪袭表, 营卫不和。
治法:调和营卫,温阳和里。 方药:桂枝汤。
23
本条与太阳篇163条桂枝人参汤 证同为太阴兼表证,鉴别如下:
24
桂枝人参汤证为太阳病不解,屡用 误下,表邪不去反伤脾阳所致协热 下利,证属太阴兼表,以太阴里虚 寒为主,症见下利不止,心下痞硬, 发热恶寒,脉必不浮,故治宜温中 解表,双解两经之邪,方用桂枝人 参汤,表里同治,以温中为主。
虽病在太阴,但非阳虚寒湿之证, 故无吐利、食不下。
若脾气不和,气滞络瘀较重,兼腐 秽壅滞,轻度里实者,则可见“大 实痛”,属脾气不和,气滞络瘀兼 挟积滞的虚中挟实证。
27
1. 桂枝加芍药汤证
证候:腹满时痛,喜温喜按,无食不 下、呕吐、下利。
病机: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脾伤 气滞络瘀。
太阴病辨证论治课件
黄。
六、太阴病的转归
1.经过恰当治疗或自身阳气恢复,其病得愈。 2.太阴病过用温燥,或寒湿久郁化热,阳复太过,
由太阴而转出阳明。 3.病邪内传,太阴病由于失治误治,阳衰加重,
病邪又可传入少阴或厥阴。
《伤寒论·太阴病脉证并治》原文
原文第280条: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 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 动故也。
讲析:二条论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的证治及脾虚气 弱者当慎用攻伐之品。
桂枝加芍药汤分析
医反下之 太阳病
属太阴
腹满时痛
气不利则满
桂枝加芍药汤
血不和则痛
时腹自痛? 四逆辈
太阴脾络受伤 气血不和
桂枝加芍药汤分析
禁例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若将腹满、呕吐、不欲食、 腹痛误认为阳明里实证而误用下法,使中阳更伤, 脾胃更弱,运化无力,水停食阻,寒凝气滞更甚, 可导致胸下结硬。
结论
病机:脾阳不足,寒湿内盛,升降失常。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第二节 太阴病本证
原文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 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其人续自便利:若阳虚加重,使脾胃升降失常,脾气不升, 寒湿下注,可出现下利。
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此时即使出现络脉不和, 气滞血瘀的腹满时痛或大实痛,当用桂枝加芍药汤或桂枝 加大黄汤时,其大黄、芍药的用量宜轻。
二、太阴病成因
①本经自病:外邪直接侵犯中焦 ②他病传来:三阳病失治误治,损伤中阳,脾胃
受损从而转为太阴病。
三、太阴病临床表现及病机
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 自痛
太阴病辨证论治
治法:疏通经脉,和里缓急
方药: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甘草: 辛甘通阳 生姜、大枣: 补脾和胃 芍药、甘草: 酸甘化阴,缓急止痛 气滞血瘀 大实痛 桂枝加大黄汤:疏通经脉,化瘀止痛
【原文】大阴为病,脉弱,其人续 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 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280)
太阴病预后
【原文】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
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 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 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278)
【原文】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
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 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 病也。(187)
二者纳化相依,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共 同完成饮食物的受纳、腐熟、转疏和吸收
证候特点:
中阳不足,运化失职,寒湿内盛,升降紊乱 治法:温补(四逆辈) 痊愈 转归: 转出阳明 邪传少阴
第一节
太阴病辨证纲要
【原文】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 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273) 脉证分析:
太阴病辨证论治
第五章太阴病辨证论治 概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太阴病辨证纲要 太阴病本证 太阴病兼变证 太阴病预后
第五节
太阴病欲解时
病位
太阴包括手、足太阴二经和肺、脾二脏
概
成因:•外寒直中太阴
论
太阴病是中阳不足,寒湿内盛的证候。
•三阳病失治误治,损伤中阳而转为太阴 •内伤劳倦,损伤脾胃而运化失职 生理: 足太阴脾经从足走腹 脾主大腹 络胃属脾 沟通脾胃之间的表里关系 1.胃与脾同居中州,以膜相连,互为表里 2.脾主运化,喜燥恶湿,以升为健;胃主 受纳,腐熟水谷,喜润恶燥,以降为顺
辨太阴病脉证辨治法
01
春季养生
顺应春季阳气生发,注意保暖, 避免过早减衣,以防寒邪入侵。
02
03
04
秋季润燥
秋季干燥,应养阴润燥,多食用 梨、藕等滋阴食物,保持室内湿 度。
饮食起居调整建议
饮食调整
01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避免过食生冷、油腻、辛辣
之品。
起居有常
02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以免耗伤正气。
03
辨治法详解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与实施
辨证施治
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如腹满、呕吐、食不下 等,选用适当药物进行治疗。
药物配伍
依据中医药理论,合理搭配药物,以增强疗 效,如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等。
药物剂量与用法
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轻重,确定药物的剂量 和用法,确保安全有效。
非药物治疗手段探讨
01
02
延误治疗时机
误诊误治会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 机,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引发变证
误治还可能引发其他变证,增加治疗 难度和患者痛苦。
损伤正气
误用寒凉药物或过度使用攻伐之法, 会损伤患者正气,导致病情加重或缠 绵难愈。
提高诊断准确率途径
加强理论学习
医生应加强对太阴病理论的学习,掌握其病 因、病机和临床表现,提高诊断水平。
误诊原因分析
症状相似度高
太阴病与其他一些疾病在 症状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如腹泻、腹痛等,容易 导致误诊。
病史采集不全
医生在诊断时未能详细询 问患者病史,忽略了太阴 病的特异性表现,从而导 致误诊。
体征观察不细
医生脉象等,也容易导致误 诊。
误治后果评估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太阴病_精品文档
【病因病机】脾气素虚,复感风寒或误下损伤 中阳,而表邪不解。
【诊断要点】脉浮,发热恶寒,纳差,便溏。
29
【鉴别诊断】
太阳中风证 太阴兼表证
感 受 风 寒 之 脉 浮 发热恶寒
病机 症状
卫失固密,营阴外泄 中阳不足,风寒外束 汗出,头项强痛 纳差,便溏,神疲乏力
30
【辨证思路】 1、首辨是否有外感表证:发热恶风寒,脉
23
【治疗措施】调和阴阳,疏络活血。 1、病情轻者:用桂枝加芍药汤,以桂枝汤调
和中焦阴阳,加重芍药用量以理脾和营,缓急 止痛。《本草思辨录》“芍药抑木疏土而破结, 故为腹痛专药”。 2、病情较重,出现大实痛者:用桂枝加大黄 汤。即在桂枝加芍药汤的基础上再加大黄。
24
三、太阴病兼表证
【概述】 1、概念:指中阳不足,感受外邪或本在太
2、肺(功能在太阳):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朝百脉而主治节,为相傅之官,以,下络大肠,还循胃口,
为十二正经之始。 足太阴脾经接足阳明胃经,起于大趾之端,过
大腹。
其经络通过别络与足阳明胃经与手阳明大肠经 相表里。
3
二、太阴病理 (一)成因
12
【临床表现】腹满腹痛,食不下,呕吐,下利, 口不渴(手足自温),神疲乏力,舌苔白厚腻 或水滑,脉濡弱或迟缓。
13
证候分析(虚则太阴,实则阳明,轻则太阴,重则少阴):
脾阳不足
运化失职 寒湿内生 鼓动无力
不能化谷 不能化水 寒湿中阻 升降失常
脾络不和 寒湿弥漫
水湿中阻
食不下 腹满
清气下陷
下利
若治疗得当,脾阳恢复——病愈。
太阴病过用温补,或寒湿久郁化热,阳复太过,转 属阳明。
第五章 太阴病辨证论治
第五章太阴病辨证论治(TREATMENT OF TAIYIN DISEASE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概论(INTRODUCTION)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太阴病的临床表现、证候类型及其治疗方法。
太阴病是由中阳不足,寒湿内盛而引起的疾病。
太阴包括手、足太阴二经和肺、脾二脏。
但从太阴篇来看,主要是论述足太阴脾病变,而手太阴肺的病证大多归于太阳篇。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上行沿小腿内侧,交厥阴经之前,沿大腿内前侧上行,入腹,属脾络胃。
由于经络相互络属的关系,使足太阴脾与足阳明胃互为表里。
脾胃位居中焦,脾主运化,升清阳,主四肢,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与脾合称为后天之本。
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升,胃主降,脾以升为顺,胃以降为和,脾胃各项功能协调,则清阳得升,浊阴得降,水精四布,五脏得荣。
若脾胃虚弱,或被邪气所犯,以致中阳不足,运化无力,寒湿内停,升降失常则形成太阴病。
太阴病的成因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六淫之邪主要是寒湿之邪直接侵犯中焦,或七情中的忧思伤脾,或饮食劳倦所伤,从而使脾胃虚弱,运化失职。
二是先天禀赋不足,脏气虚弱,脾之阳气不足而自病;亦可因脾胃素虚,复被邪气所犯而发病。
三是三阳病失治误治,损伤中阳,脾胃受损从而转为太阴病。
太阴病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为提纲,概括了太阴病的基本特点,作为整个太阴病的诊断标准,反映了太阴病脾胃阳虚,寒湿内盛,升降失常的基本病理机制。
太阴病亦分为太阴病本证和太阴病兼变证,太阴病本证即太阴病提纲证,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且自利不渴为基本表现。
太阴病兼变证主要有太阴兼表证,太阴兼腹痛证以及寒湿发黄证等。
太阴病的治疗,仲景提出“当温之”治疗大法,即太阴病本证当温中祛寒,健脾燥湿,用理中丸、四逆汤一类方剂。
太阴病兼变证中,若兼表证,里虚不甚,表证为主者,宜调和营卫用桂枝汤;若兼腹痛证宜通阳益脾,活络止痛,大实痛则化瘀通络,用桂枝加芍药汤或桂枝加大黄汤;属于寒湿发黄者则“于寒湿中求之”,即温阳散寒,除湿退黄。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太阴病是由脾阳虚弱、寒湿阻滞而引起的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为主证的疾病,也称里虚寒证。
第一节太阴病辨证纲要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3)【提要】太阴病辨证提纲及治禁。
病因病机:脾阳不足,运化失职,寒湿内停,升降失调。
腹满---中阳受损,寒湿内停,气机阻滞时腹自痛(时轻时重,时作时止)----寒湿内阻,气机不畅食不下----脾虚不运,纳化失司吐----胃气上逆利----气机升降失调,脾气不升太阴腹满脾阳不足,寒湿郁滞腹满时减,复如故,伴下利阳明腹满肠间燥屎阻结腹满不减,减不足言,伴便秘太阴虚寒腹痛的特点是:A.时腹自痛B.腹满而痛C.下腹部疼痛D.上腹部疼痛E.下利腹痛『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太阴虚寒腹痛的特点是时腹自痛。
第二节太阴病本证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77)【提要】太阴病的主证、病机和治则。
自利---寒湿下注不渴---寒湿内盛属太阴----见273条提纲证病机:脏有寒-----脾阳不足,寒湿阻滞治则:当温之-----温中散寒,健脾燥湿方药:四逆辈轻者:太阴虚寒----理中丸(汤)重者:肾阳亏虚----四逆汤第三节太阴病兼变证一、太阴兼表证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276)【提要】论太阴兼表的证治。
【辨治要点】病机:素体脾阳不足伴风邪袭表,营卫不和。
主症:发热恶寒,四肢疼痛,食少纳差,脘腹胀满,便溏,脉浮。
治法:调和营卫,温阳和里。
方用桂枝汤。
二、太阴腹痛证本太阴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279)【提要】论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的证治及脾虚气弱者当慎用攻伐之品。
【方义】桂枝加芍药汤即桂枝汤倍用芍药而成,桂枝加大黄汤即桂枝加芍药汤再加大黄二两而成。
【辨治要点】①桂枝加芍药汤证病机:脾伤气滞络瘀。
主症:以腹满时痛为主症,无食不下、呕吐、下利等明显的脾虚寒湿证。
太阴病(10)
理中汤治疗脾阳虚泄泻案例
王某,男,39岁。腹泻已逾一年,经常肠鸣,大便稀溏 ,日下八九次,食欲欠佳,完谷不化,曾经数十医诊治而少效 。予诊时,患者面色苍白无华,精神疲乏,腹部稍胀而喜按, 舌苔浮有一层黄色厚腻之苔,脉细迟。此是脾虚泄泻,法宜补 中益土,方用仲景理中汤。处方:人参9克,炒白术9克,黑干 姜7.5克,炙甘草6克。连服6剂后,病情大有好转,继用前方6 剂,药尽即瘥。(谢俊明.袁文裴医案.江西医药)
小便自利——阳气回复,脾尚健运 ——湿从下泄,邪有出路——不能发黄
太阴病篇 34
(278)太阴寒湿发黄
暴烦下利日十余行——正邪剧争,驱邪于外
清阳得升,阳气伸展 脾阳恢复
“脾家实” 浊阴得降,推荡积滞
正复邪去 利必自止
太阴病篇 35
(187)太阴转属阳明机理
太阴病
寒湿久郁化热
过用温燥
阳明病——大便硬
其他:小儿慢惊风、多寐、泄泻属脾气虚寒者。
太阴病篇 17
理中汤治疗脾阳虚泄泻案例
崔某,男,5岁。呕吐,泻泄,高热来势凶猛,延诊。热退 吐止,仍泻,有轻中度脱水,建议转诊,治疗7日,脱水纠正, 但泻泄仍作,到某医院治疗14日,泻泄未瘥。出院延余诊。症 见神疲体倦,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口不渴,大便清稀,舌淡 ,苔白,脉沉弱迟。辨证为脾胃虚寒,治宜温中祛寒,补益脾 胃,拟理中汤加味。处方:人参5g、炒白术10g、炮干姜5g、炙 甘草3g、炮附子5g、肉桂3g(另包)、砂仁3g、茯苓10g,日1 剂水煎服,连服2剂而愈。(崔兆兰.理中丸的临床应用.河北 中医,2000,22(9):686)
太阴病篇 19
第三节 太阴病兼变证
太阴兼表证(276) 太阴腹痛证(279)(280) 太阴发黄证(259)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原文】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鞕。
(603)【伤寒】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鞕。
(273)【词解】①食不下,指食欲不振或不能进食。
此由脾虚邪陷,中阳不足,受讷无权,腐熟无力,运化失职,故食不下。
②自利:未经用药泻下而自行腹泻。
③时腹自痛:此为脾虚湿滞,气机不畅,故时而腹部作痛。
④胸下结鞕:胸脘部痞结胀硬。
【要点】本条论述太阴病的典型症状与误下变证。
【今译】太阴病一开始发生的症状,腹部胀满而且呕吐,饮食不下,腹泻却很厉害,一阵一阵腹部疼痛。
如果误用泻下法,势必导致胸脘部痞结胀硬。
【释析】本条首揭太阴病一开始得病的特点,以作为太阴病的诊断依据,太阴属土主湿,在脏为脾,脾主升清与运化转输水谷精微、津液。
当其外受寒邪或内伤生冷而发病时,脾阳被寒邪所伤,运化失职,寒湿内停,胃肠气机阻滞不行则腹满;寒湿内盛,气机阻滞,升降失常,导致胃气不降,浊阴上逆则吐;中焦虚寒,脾不健运,胃不受纳,因此食不下;脾虚气陷,清阳不升,水湿不化,则下利益甚,即自利乃脾家自伤,自发性下利,并不是邪气内陷而被迫下利;腑气以通为用,寒湿而聚,气机时有凝滞,时有暂通,所以时腹自痛。
可见“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是太阴病的辨证眼目,连发两个“自”字,则形象地描绘出太阴病因本身虚寒而引起的下利腹痛。
“自利益甚”不但反映出脾阳随着病情的发展越来越虚,而且说明“腹满而吐,食不下”等都是最早期的症状。
“时腹自痛”,指腹痛隐隐,时时发作。
即腹痛非持续性,和阳明腑实的腹满痛始终不减,或减不足言迥然有别,这是因为其腹痛由寒湿阻滞经脉,经气不畅所致,故可得温则减,或随着一日中阳气的盛衰变化而有缓解之时。
太阴脾、阳明胃同主胃肠疾患,阳明多为里热实证,而太阴多为里虚寒证,故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说法。
太阴虚寒证与阳明腑实证都有腹满,但两者的性质则截然不同,太阴腹满属虚寒,腹满喜温喜按,局部柔软,为脾阳虚而寒湿郁滞,其特点为“腹满时减,复如故”,虽下利而腹满仍不除;阳明腑实证的腹满属实热,腹部硬满,胀痛拒按,为肠间燥屎阻结,其特点为“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得大便通利则腹满可除。
《太阴病辨证论治》课件
《太阴病辨证论治》PPT课件
# 太阴病辨证论治 PPT课件 ## 简介 ### 太阴病的基本概念 ### 太阴病的病因、发病及症状
辨证论治
1
临床治疗原则
根据太阴病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治疗方法
运用草药、针灸、穴位按摩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
3
方药选择
根据辨证结果选择适合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太阴病常见证型
总结: 太阴病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病证,正确辨证论治对患者康复至关重 要。 建议: 医护人员应深入学习太阴病的辨证论治方法,积极为患者提供有效的 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黄帝内经》
2. 《伤寒论》 Q&A: 太阴病的辨证论治中常见的问题及解答。 常见问题解答: 包括与太阴热毒炽盛, 表现为高热,口渴,大汗 等症状。
胸痹内藏证
寒湿内盛,影响气血运行, 表现为胸部闷痛,气促等 症状。
胸痹外合证
外邪侵袭,表现为寒热交 替,恶寒发热等症状。
胃寒证
脾胃阳气不足,形成寒凝,表现为食欲不振, 腹胀等症状。
腹痛证
寒湿为患,蕴结腑腑,引发腹痛,腹胀等症 状。
结束语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解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解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解第一节概论一、太阴含义在六经中医,太阴有经藏两层意义。
太阴经包括足太阴脾经和手太阴肺经。
太阴藏则包括足太阴脾藏与手太阴肺藏。
太阴与六气之湿土对应。
足太阴脾又与五行之己土相配,手太阴肺则与辛金相配。
足太阴脾与足阳明胃相表里,手太阴肺与手阳明大肠相表里,胃与大肠分离。
二、太阴病含义在《伤寒》里,太阴病指足太阴脾病,未包括手太阴肺病。
足太阴病,也被分为所谓经病与藏病。
脉浮,四肢烦痛,身痛这些用桂枝汤治疗者,称为经证。
腹胀,腹痛,自利不渴这些要用四逆理中治疗者,称为藏证。
实际上,将一些阳明病证也收入了太阴病。
三、太阴病治方医学辨解六经中医将脾胃放在中央湿土,因此,其太阴病理从湿土立论,胃虽然配戊土,其病理却从燥金立论。
可见,六经中医将脾胃置于燥与湿对立之状态,自相矛盾,且违背藏腑表里自和之生理。
在治方医学里,脾藏复归东方木位,其数八;胃腑与大小肠重回一家,且复归东方正風之位,其数三。
脾藏与胃腑处于同一时象,脾藏地八之木为太极本体,胃腑天三之風气为之用,两者构成一个太极阴阳之生命小系统。
因此,治方医学之脾胃生理与病理,皆确定从五行之風木立论,脾与胃之关系乃是体用间相互依存之关系,绝非矛盾双方,阴阳之对立关系。
治方医学讲脾主肌腠筋肉,故治方医学之脾胃病,属于次表之病,与六经中医之太阳病有密切之联系。
太阳伤寒中風,治疗均不离桂枝,以其治在胃腑与脉腑,即治在次表与中枢。
《伤寒》谓桂枝本为解肌,可见太阳病不仅治在肺焦之表,亦治脾胃之次表,以及表里之中枢。
可见,治方医学将脾胃复归东方風木,与《伤寒》之临床经验完全吻合,与后世医家之临床经验亦完全吻合。
总体而言,太阴病有表热里寒的特征,即表病热,里病寒,即脾主之肌腠筋肉病热,脾之用腑病寒。
脾主之肌腠筋肉病热,此与太阳病身疼病寒之区别;脾之用腑病寒,此与阳明病胃腑燥热之区别。
若以六经中医之语言,可谓太阴经表病热,阳明胃腑病寒。
太阴病看经方辨病脉证治
太阴病看经方辨病脉证治/子目录1、什么是太阴病2、太阴病位在腹3、太阴虚实4、太阴病愈后判断5、三阴三阳病欲解时6、病、证之辨7、太阴寒温脏腑辨8、寒之在太阳太阴辨9、五色五脏病辨10、利尿可以退黄11、太阴病成因12、一般与特殊13、脉证虚实辨14、病例举例1、什么是太阴病讲太阴病的意义看经方的思维方法伤寒的辨病方法、辨证方法、辨脉方法、辨治方法。
明确了经方的思维方法,才能清晰明辨病证和经方。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太阴病位在腹阳明在胃、太阳膀胱太阴说到了脾三阴三阳,是脏腑、是经络?3、太阴虚实虚证、大法宜补不宜下。
从病说不宜下辨证是否可下?可与不可之辨,是谓辨治。
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中风之阴阳辨4、太阴病愈后判断表里判断——阴而非联太阴、太阳中风之辨——四肢非头项辨症辨病,通过证来识病——是证知阴阳邪不实,——阳微正不虚,——阴涩而长,病易愈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5、三阴三阳病欲解时对《内经》各得其时而欲的具体的临床落实仍然是个理论的说明中介理论理论与临床间的桥梁临床的入门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方一。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取汗。
——阴病为什么脉浮、发汗用桂枝?——阴阳是什么,要辨的是什么?6、病证之辨方证、病证、脉证之辨表里先后同样是《内经》的治则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
宜服四逆辈。
方二。
——自利不是特征症状,不渴是除外症状,意义何在?7、太阴寒温脏腑辨太阳阳明合病可自利太阴特点是不渴——阴阳之别辨渴之一证,知阴阳脏腑之辨,太阴在脏性质是寒,治疗宜温结合前述,温补是本病之大法四逆辈,是温脏的代表类方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原文及译文作者:张仲景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去故也。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太阴病的主要症候特征是,腹部胀满,呕吐,吃不进饮食,腹泻特别厉害,腹部时时疼痛。
如果误用攻下,就会导致胃脘部痞结胀硬。
太阴感受风邪,四肢疼痛而烦扰不安,脉象浮取见微,沉取见涩而转长的,为邪去正气来复的征象,疾病将要痊愈。
太阴病将要解除的时间,多在21时到3时之间。
太阴病,脉象浮的,是外兼表证未解,可以用发汗法治疗,宜用桂枝汤。
腹泻而口不渴的,是属于太阴病。
因为脾虚有寒,应当用温补的方法治疗,可用四逆汤一类的方剂。
外感病,脉象浮而缓,手足自然温暖的,是病属太阴。
太阴寒湿内郁,应当出现身体发黄,如果小便通畅的,则湿能下泄,不能形成发黄证。
到了七八天,病人突然出现心烦、一日腹泻十多次,这是脾阳恢复,胃肠机能恢复正常,推荡腐秽积滞之物从下而去所致,因此,其腹泻一定会自行停止。
本来是太阳表证,医生反而用攻下法治疗,出现腹部胀满时作疼痛的,这是误下伤脾,邪陷太阴,用桂枝加芍药汤主治;如果出现腹满硬痛、大便不通,是实邪内阻,用桂枝加大黄汤主治。
桂枝加芍药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剖开生姜三两,切片以上五味药,用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分三次温服。
旧本说:现用桂枝汤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方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剖开以上六味药,用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
太阴病辩证纲要
03
太阴病辨证分型与治疗原则
辨证分型方法论述
经典辨证
根据《伤寒论》所述,太阴病以腹满、呕吐 、下利、食不下等为主要表现,结合脉象、 舌象等进行辨证分型。
病因辨证
针对太阴病的病因,如脾阳素虚、内有寒湿 等,进行辨证分型,以明确病因,指导治疗 。
症状辨证
根据太阴病的不同症状表现,如腹痛、腹胀 等,进行辨证分型,以区分病情轻重和病势 进退。
健脾燥湿药物的配 伍
如白术与茯苓、薏苡仁等配伍,可增强健脾燥湿的作用。
补气药物的配伍
如人参、黄芪等补气药物与白术、甘草等健脾药物配伍, 可增强补气健脾的作用,改善太阴病的气虚症状。
05
针灸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在太阴病中 应用
针灸治疗原理简介
调和阴阳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能够调和阴阳平衡,改善太阴病中脾阳不足、 寒湿内停等病理状态。
注意事项
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顾护脾胃,避 免过用寒凉药物伤及脾阳,同时要注 意饮食调护,避免生冷、油腻等不易 消化食物。
Hale Waihona Puke 04药物选用与方剂配伍规律探讨
药物选用原则及禁忌
药物选用原则
太阴病的治疗以温中散寒、健脾燥湿为主,药物多选用温性、甘味、辛味之品,如干姜、附子、白术 等。
药物禁忌
避免使用过于寒凉、滋腻之品,以免伤及脾阳,加重病情。
养生保健理念传播
01
02
03
宣传太阴病知识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太阴病 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 防等相关知识,提高公众 对太阴病的认识。
推广中医养生方法
积极推广中医养生方法, 如食疗、药膳、艾灸等, 以增强脾胃功能,预防太 阴病。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保持 规律作息,劳逸结合,避 免过度劳累而损伤脾胃。
【太阴病】太阴属于里虚寒温化寒饮是关键
【太阴病】太阴属于里虚寒温化寒饮是关键第一节太阴里虚寒中焦是重点一、太阴病脉证病机与治则太阴病为里阴证。
病位在里,病性属于阴(寒),病状(病理状态)属于虚。
太阴病与阳明病同为里证,太阴病为里阴证,性质里虚脏寒;阳明病为里阳证,性质里热腑实。
太阴病的证候特点就是虚寒、畏寒无热。
太阴病里证的主要证候: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或溏泻不爽,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自利不渴。
或口干饮水不多,或喜热饮。
胃中和腹中寒凉喜温。
头晕头痛,胸闷,心悸,妇人带下清稀,舌质淡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或水滑;脉象沉弱,或沉弦。
太阴病的病机:里虚寒饮(湿)盛。
太阴病的治则:温里散寒化饮(温法)。
二、太阴病提纲证太阴病提纲证为《伤寒论》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这一条主要阐明了太阴病提纲及太阴病的治疗禁忌。
太阴病病变反应在三阴的最里层,为大虚大寒之证。
太阴病为里虚寒水饮盛。
阳明为腑,太阴为脏,皆是位于胸腹部的内脏。
三焦包括整个胸腹部脏器及功能,“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明·张景岳《类经·脏象类》)。
太阴病里证所反应的病位亦涵盖于三焦,重点是中焦,中焦是人身胃气的发源地,如《灵枢·营卫生会》所说:“中焦亦并胃口,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
”胃气立极于中焦,为脾、胃等脏腑整体运化功能所生,是平人之常气,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
”《伤寒论》第398条曾有:“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之言,说明运化精微以奉生身的功能主在脾胃之气。
《伤寒论》第280条说:“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这里脉弱是太阴病的主脉,太阴病脉弱,自下利不止,即“自利益甚”,原因在于胃气弱,不能用大黄、芍药,否则会加重胃气虚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要:述太阴病的证治 分析:
自利不渴
以其脏有寒故也— 当温之—温中散寒,健脾燥湿—治则 四逆辈—理中、四逆、真武汤等—方药 第三节 太阴病兼变证 一、太阴兼表证 原文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4.试比较柴胡加芒硝汤证与大柴胡汤证的证治异同。 两证均为少阳兼里实证,治以和解兼下,但大柴胡汤证,方用大黄、
枳实、芍药,而去人参、甘草,其泻热通腑之力较强,故宜用于正 气未虚,里实较甚者;柴胡加芒硝汤证,方用人参、甘草扶养正气, 芒硝重在软坚润燥,而其破结去壅之力较弱,故多用于正气已伤, 燥热内结者,可谓和解枢机兼通下实热的轻剂,多用于大柴胡汤证 之体虚者。 概说 一、太阴生理
提要:太阴表证的证治
李某,男,54岁。 主诉:腹满疼痛伴呕吐、泄泻三天。
现病史:患者素有胃病,常吐清涎,食欲不振。某日不慎受凉,头
痛项强,身热恶寒,体痛,用火熏法治之,病虽缓不愈。三天后, 见口干而苦,头昏眼花,往来寒热,一日数次,身体疼痛,上腹部 胀痛,苔白根部黄腻,脉弦细数。 续前
某医诊与调胃承气汤。药后吐泻不止,腹满更甚,有时腹部剧痛,
五、归转 第一节 太阴病辨证纲领 原文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
下之,必胸下结鞭。
提要:述太阴病的提纲证
分析:
腹满—脾阳受伤、运化失职、寒湿内停、气机不畅。为太阴之特征, 亦属主证。
汪某,男,39岁。 主诉:慢性腹泻1年。
现病史:腹泻已逾1年,经常肠鸣,大便稀溏,日下八九次,食欲
分析:
大便硬者
余外内容同278条 第五节 太阴病欲解时 原文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4.大柴胡汤证也可出现下利,其机理是:
A.湿热下注 B.少阳兼阳明,壅热迫津下泄 C.胆气下迫
D.阳明燥结,热结旁流 E.气机下陷,清阳不升
5.大柴胡汤的组成为:
A.小柴胡汤去人参加大黄、枳实 B.小柴胡汤去甘草加大黄、芍药 C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 D小柴胡汤去生姜、甘草,加大黄、枳实 E.小柴胡汤去人参、 甘草,加大黄、芍药、枳实
胃主受纳腐熟,脾主运化。 人体津液布散: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行并行。共同完 成水谷精微四布,水液运行。
二、太阴病机
平素脾虚 风寒直中太阴 三阳误治转属
三、太阴临床特征 腹满 时腹自痛 呕吐下利,食不下
四、治则:温中散寒 、健脾燥湿 四逆辈
四肢厥冷,周身疼痛,恶寒蜷卧,苔白滑,脉沉微。
二、太阴腹痛证
原文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
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提要:太阴误下,邪陷太阴的证治
分析:
腹满时痛—太阴误下,中焦脾胃气机不和气滞
瘀阻脾络
大实痛—腹满时痛的重证
三、太阴发黄证 原文25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
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提要:太阴寒湿发黄的成因、机理及治禁 分析:
伤寒 ↑过汗
第四节太阴病预后 原文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
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也。
提要:太阴阳复的机理与表现 分析:
伤寒脉浮而缓 手足自温(要点) 原文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 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名词解释
往来寒热: 哕:指呃逆。 心下急:即胃脘部拘急不快或疼痛的感觉(心下即尖突下胃脘处)。
1.少阳之为病,______,______,______也。(263) 2.伤寒五六日中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 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 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96)
3.少阳病小柴胡证,在治疗不利时,通过怎样的症状变化,可以
测知,病机已转为大柴胡汤证了?
本有柴胡证,虽经治疗,病症由喜呕变为“呕不止”,由胸胁苦满
变为“心下急”, 由心烦而变为“郁郁微烦”等现象,说明此乃 少阳邪热不解,继而内并阳明,以致热壅于胃脘,则腑中气逆气滞 益甚,化燥结实之势欲成,故可认定是少阳并及病阳明邪入阳明。 因少阳证不解,则不可下,而阳明里实,又不得不下,故须用大柴 胡汤和解与通下并行,双解少阳、阳明之邪。
太阴病辨证论治
王继浩
1.以下那一项,不属于少阳经系的组成部分:
A.手足少阳经脉 B.胆腑 C.手足厥阴经 D.三焦腑
2.小柴胡汤原方中,重用达半斤的药是:
A.柴胡 B.黃芩 C.柴胡、黃芩 D.半夏 E. 柴胡、半夏
3.柴胡证往來寒热,休作有時的产生机制主要是:
A.血弱氣盡,腠理開 B.藏府相連,邪高痛下 C.邪氣与正氣相搏於胁下 D.正邪分爭于表里之间
2.如何理解“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所谓一证,当指少阳主证之一而言,即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
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中的某一证;不必悉具, 则更强调少阳病临床证候表现非常复杂,所有主证未必全见。故临 证之时,宜察证审因,详加辨析,虽见部分主证,但足以反映少阳 枢机不利,胆火上炎的病机特点,即可确认为少阳病,应用和解之 法,投以小柴胡汤治疗。此提示了小柴胡汤灵活运用的具体方法。
3.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見____________,不必悉具。(101)
1. 试述“少阳为枢”的辨证意义。 经曰:大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即三阳经的离合,太阳主
表,是敷布阳气以卫于外故为开;阳明主里,受纳阳气以支援内脏 故为阖;少阳居于半表半里之间,转枢内外故为枢,这三经开阖枢 的作用,是相互为用,调合统一而不能相失。所以少阳为枢,居半 表半里之位,为人身阴阳气机升降出入开阖的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