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2 细胞工程 2.2 动物细胞工程 2.2.2 动物细胞融合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度高二生物选修三专题2 细胞工程 检测试卷(含答案详解)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度高二生物选修3专题2检测卷一、选择题1.若获得脱毒苗,一般选取植物体的哪一部分组织()A.叶 B.花粉 C.根 D.茎尖2.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的去核卵细胞中,融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出生小羊的大多数性状() A.像甲 B.像乙 C.像丙 D.难以预测3.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花药、胚等不能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B.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外植体是指用于培养的植物组织或器官D.外植体可诱导出愈伤组织4.玉米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科学家在玉米育种中和栽培中作了大量的研究。
如图是关于玉米培养的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从繁殖原理上分析,A→D属于无性生殖B.植株D和G中的染色体组数不同C.E→G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E→F过程中获得的植株一般没有直接的使用价值(即应用于大田生产)5.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B.体外培养单个B淋巴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C.将等量B淋巴细胞和骨髄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6.下列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A.玉米的卵细胞 B.哺乳动物的精子C.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卵 D.裸子植物的叶肉细胞7.下列动物细胞中,恢复其全能性相对较容易的是()A.神经细胞 B.骨细胞 C.囊胚期细胞 D.肝细胞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源于生命体的活性物质,在生活实践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图为人工培育含SOD植物新品种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将SOD基因导入植物细胞B.②、③分别表示脱分化、再分化过程,均无需严格的无菌操作就可以完成C.SOD催化O2形成H2O2的机制是为该反应提供活化能-D.该育种方式利用了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9.关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于培养的材料不一定需要离体B.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培养基中不需加入含碳有机物C.愈伤组织可制造成人工种子D.脱分化和再分化都需要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刺激、诱导10.以下描述正确的一组是()①植物组织培养是指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培养成愈伤组织②从免疫学的应用来看,给儿童服用小儿麻痹糖丸属于免疫预防③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中,最基础的是动物细胞培养④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重要的用途是培养具双亲优良性状的经济动物A.①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1.下图示“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其中①~⑤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
专题2 2.2 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练习作业)参考答案【学习后使用】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作业】一、选择题1.关于动物细胞融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B.动物细胞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C.常用的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因素有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激、紫外线照射D.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解题分析A项为动物细胞融合的含义;B项是融合后细胞的特点;C项中紫外线照射常用于人工诱变,可诱发基因突变,而不是诱导细胞融合的因素,常用的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物理因素是离心、振动和电激;D项为动物细胞融合的意义。
答案 C2.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B.所用的技术手段完全相同C.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D.都能形成杂种细胞解题分析两种细胞工程所用的技术手段不完全相同,植物体细胞杂交时要先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而动物细胞融合时,要先使细胞分散后再诱导细胞融合,B错误;诱导的方法,除动物细胞的融合常用灭活的病毒作诱导剂外,其他的二者基本相同,A错误;二者采用的原理不同,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最终形成的是杂交细胞,植物体细胞杂交还用到细胞的全能性,最终形成杂种植株,C错误。
答案 D3.动物细胞融合属于动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之一,下列有关动物细胞融合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融合产生的细胞称为重组细胞B.融合后形成的细胞为单核或多核细胞C.常用的诱导融合的生物诱导剂是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等D.也称细胞杂交,可由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成一个细胞答案 D解析动物细胞融合产生的细胞称为杂交细胞,核移植产生的细胞称为重组细胞,A错误;融合后形成具有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B错误;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生物诱导剂是灭活的病毒,聚乙二醇属于化学诱导剂,C错误;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D正确。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二细胞工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细胞工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的技术或方法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和单克隆抗体——细胞的全能性B.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壁——酶的专一性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增殖解析:选A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细胞增殖;植物细胞壁的成分包括纤维素和果胶,根据酶的专一性可利用相关酶分解细胞壁;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紫草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都是细胞的增殖。
2.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B.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植物茎尖脱毒D.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育解析:选B 克隆动物用到的生物技术有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移植等,无体细胞杂交技术。
3.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酶解法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B.再生出细胞壁是原生质体融合成功的标志C.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细胞代谢产物D.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克服不同物种间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解析:选C 去除植物细胞壁可以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原生质体融合后形成新的细胞壁标志着杂种细胞的形成;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是获得杂种植株;植物体细胞杂交不是有性生殖过程,因此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于培养的细胞多取自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B.培养过程中需要使用胰蛋白酶等获得细胞悬液C.动物细胞培养时要保证氧气供应,不能通入二氧化碳D.动物细胞培养时的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并要加入血清解析:选C 动物细胞培养需要一定的气体环境,所需要的气体主要有氧气和二氧化碳。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修三:专题2《细胞工程》:2.2《动物细胞工程》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第一节 动物细胞培养
1、动物细胞培养的概念
从动物有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 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 细胞生长和增殖.
胚胎或幼龄动物的 2、动物细胞培养过程: 组织、器官 单个细胞
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 酶 加培养液
遗传物质 未改变
细胞悬浮液 原代培养 10代细胞 细胞株
50代细胞
遗传物质 已改变
传代培养
细胞系 无限传代
多细胞动物和人体的细胞都生活在内环境中,根据你所学的 内环境的知识,思考以下问题: 1.体外培养细胞时需要提供哪些物质? 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促生长因子和动物 血清等。
2.体外培养的细胞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适宜温度、PH和气体环境;无菌无毒环境
比较项目
原 理 培养基类型 培养基特有成分 培养结果 培养目的
植物组织培养
细胞的全能性 固体培养基 蔗糖、植物激素 新的个体或细胞产品
动物细胞培养
细胞增殖 液体培养基 葡萄糖、动物血清促生长 因子 细胞或细胞产品
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 获得细胞
高中生物 专题2 细胞工程 2

专题2 细胞工程 2.2 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一、选择题1.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育农作物,其优点不包括()A.加快繁育速度B.保持亲本优良性状C.培育出无病毒植株D.改变植物的基因型解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可以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还可以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并通过作物脱毒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
答案:D2.2012·广东高考]培育草莓脱毒苗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是()A.组织培养B.细胞杂交C.显微注射D.核移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相关知识。
由于植物分生组织中病毒很少或没有病毒,常用茎尖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细胞杂交通常用于培育杂种个体;显微注射技术常用于基因工程,培育转基因生物;核移植技术常用于培养克隆动物。
故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A3.下列应用不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A.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B.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C.人工种子培育D.“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培育解析:花药离体培养、人工种子培育和体细胞杂种植株的培育均需要植物组织培养作为技术手段,而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形成与植物组织培养没有直接关系。
答案:B4.2013·江苏高考]某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兰科珍稀花卉很难获得成熟种子。
为尽快推广种植,可应用多种技术获得大量优质苗,下列技术中不能选用的是()A.利用茎段扦插诱导生根技术快速育苗B.采用花粉粒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苗C.采集幼芽嫁接到合适的其他种类植物体上D.采用幼叶、茎尖等部位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解析:本题考查对获得大量优质苗的多种技术手段的分析。
为了使优质苗的生物性状不发生性状分离,可采用茎段扦插诱导生根技术快速育苗,也可采用将幼芽嫁接到合适的其他种类植物体上的方法或用茎尖或幼叶等部位的组织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大量优质苗;花粉粒是减数分裂的产物,利用花粉粒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苗,其高度不育,且会发生性状分离,因此B项方案不能选用.答案:B5.下列育种措施,可以增加植物突变体出现的是()A.采用嫁接方法培育苹果新品种B.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烟草受精卵中,培育抗冻烟草C.用紫外线对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愈伤组织进行照射D.使用秋水仙素对棉花植株进行处理解析:愈伤组织中的细胞处于分裂状态,受紫外线照射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高中生物专题2细胞工程2.2动物细胞工程2.2.1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2.2.1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学习目标] 1.归纳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条件及应用。
2.归纳通过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及应用前景。
方式一2003年,四川少年小林点燃鞭炮,导致面部、四肢被严重烧伤并感染。
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小林的爸爸、妈妈向医生恳求“割皮救儿”,烧伤整形科主任魏平最终同意进行这场罕见的亲体皮肤移植手术。
为了全覆盖孩子身体上被深度烧伤并发生感染的创面,医生把取自父子俩的皮肤全部剪成指甲盖大小的皮块,儿子和爸爸的皮肤相隔相嵌,估计父亲的皮肤至少能在其儿子身上存活半年甚至更长时间,这就给儿子自身皮肤的生长带来了生机,孩子的痊愈指日可待。
思考:1.小林在皮肤烧伤之后,很容易得病,为什么?2.选取植皮时,理论上选择谁的皮肤最好?为什么?3.自身的健康皮肤是有限的,能不能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自身的皮肤?方式二古代神话里孙悟空用自己的汗毛变成无数个小孙悟空的离奇故事,表达了人类对复制自身的幻想。
1978年,美国科幻小说家罗维克(D.Rorvick)写了一本名叫《克隆人》(The Cloning of a man)的书,内容是一位富商将自己的体细胞核移植到一枚去核卵中,然后将其在体外卵裂成的胚胎移植到母体子宫中,经过足月的怀孕,最后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婴,这个男婴就是一个克隆人。
现在,克隆人已经不是科幻小说里的梦想,而是呼之欲出的现实。
由于克隆人可能带来复杂的后果,一些生物技术发达的国家,现在大都对此采取明令禁止或者严加限制的态度。
克隆人,真的如潘多拉盒子里的魔鬼一样可怕吗?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克隆技术呢?一、动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的培养1.动物细胞工程2.动物细胞培养 (1)概念: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
(2)过程动物组织块或器官――――――――――→剪碎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单个细胞――→加培养液细胞悬液――→初次培养原代培养―→传代培养。
高二生物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

高二生物选修3 专题2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和条件、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并了解它们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2、知道动物细胞融合的概念、方法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并正确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细胞的基础知识,深刻理解这两项技术的原理,并理解这些技术的新进展。
2、结合免疫原理、融合原理以及动物细胞培养,全面理解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体内培养可生产出专一性强,灵敏性高的抗体。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收集相关报道,在同学中开展应用前景及存在问题的讨论,来加强对科技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2、通过对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发展史及单克隆抗体具体应用的学习,体验现代生物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及与现代医学的联系,坚定自己投入到自然科学发展中的信心。
四、教学过程1、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将它分散成,然后放在中,让这些细胞。
2、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可表示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其中原代培养是指,传代培养是指。
3、动物细胞培养所需的条件有。
4、动物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移入一个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
这个新的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
核移植移到的动物称。
5、核移植动物的应用前景有。
五、例题分析:例1、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是()A、动物细胞融合B、胚胎移植C、动物细胞培养D、核移植例2、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培育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B、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使细胞分散C、细胞的癌变发生于原代培养向传代培养的过渡过程中D、培养至50代后的传代细胞称为细胞株例3、表现型不同的母牛生育出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小牛,产生这一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A、试管动物培养B、胚胎移植子C、胚胎分割移植D、受精卵移植例4、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绵羊“多利”的培育程序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写出图中a、b所指的细胞工程名称:a ;b(2)实施细胞工程a时,所需的受体细胞大多采用动物卵母细胞的原因是(3)“多利”面部的毛色是。
2018学年高中生物选修三课件 专题2 细胞工程 专题2 2.2.1

养。两种表述没有本质区别。
养。
(6)细胞贴壁(贴壁生长)和接触抑制 ①细胞贴壁:培养液中分散的动物细胞,置于适宜的条件下,能够分裂, 这些细胞贴附在培养瓶壁上,称为细胞贴壁,或贴壁生长。 ②接触抑制: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 增殖的现象。
(7)胰蛋白酶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及与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联系 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一般均需对细胞进行胰蛋白酶细胞分散处理,区分两 种“培养”的关键是看用胰蛋白酶处理的对象。 ①第一次:用胰蛋白酶对剪碎的动物组织进行处理,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后进行培养,即为原代培养。 ②第二次:细胞培养过程中出现接触抑制,用胰蛋白酶使其从瓶壁上脱离 下来,然后,将其分散到多个培养瓶中继续培养,即为传代培养。
探讨3:探究动物细胞培养时,为什么要在培养基中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 成分?
提示:因血清和血浆中含有多种维持细胞正常代谢和生长的物质,如蛋白 质、氨基酸、未知的促生长因子等。因此细胞培养时,为保证细胞能顺利生长 和繁殖,一般需添加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
探讨4: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控制的气体环境是怎么样的?各自起什么作用? 提示:95%的空气和 5%的 CO2 混合气体;O2 维持细胞代谢,CO2 维持培养 液的 pH。
【答案】 D
2.某研究小组进行药物试验时,以动物肝细胞为材料,测定药物对体外培 养细胞的毒性。供培养的细胞有甲、乙两种,甲细胞为肝肿瘤细胞,乙细胞为 正常肝细胞。请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问题。
(1)将数量相等的甲细胞和乙细胞分别置于培养瓶中培养,培养液及其他培 养条件均相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甲细胞数量比乙细胞数量________。
(2) 在 动 物 细 胞 培 养 时 , 通 常 在 合 成 培 养 基 中 加 入 适 量 血 清 , 其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细 胞培 养应 在含 5%CO2 的恒温 培养 箱中 进行 , CO2 的作 用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学习目标] 1.掌握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和方法。
2.归纳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及应用。
方式一1970年,有两位科学家做了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以证明细胞膜的流动性。
思考该如何实现人—鼠细胞的融合,动物细胞融合后还有什么用途呢?植物体细胞杂交可得到杂种植株,动物细胞融合后能像电影上一样形成杂种动物个体吗?方式二“太空婚礼”2002年12月30日,两场筹备了10年的“太空婚礼”首次在神舟四号飞船上举行,植物细胞“新人”是黄花烟草和革新一号烟草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动物细胞“新人”是小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两批新人同时在“产房”——电融合仪内孕育新生命。
请思考:新人一的婚礼流程是怎样的?爱情结晶是什么?新人二的婚礼流程又是怎样的?爱情结晶会是什么呢?要想知道答案,就让我们一起来进入今天的课题吧!一、动物细胞融合1.概念: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也称细胞杂交。
2.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
3.诱导融合的方法(1)物理、化学方法: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同,如聚乙二醇、电激等。
(2)生物方法:灭活的病毒。
4.过程:具有不同遗传信息的两个或多个细胞―――――→灭活的病毒PEG、电激等杂交细胞。
5.结果:形成单核杂交细胞,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的遗传信息,可表现出两个或多个亲本的特点。
6.意义: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成为研究细胞遗传、细胞免疫、肿瘤和生物新品种培育等的重要手段。
如: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杂交瘤技术,为制造单克隆抗体开辟了新途径。
归纳总结1.对动物细胞融合的理解(1)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包括细胞膜融合、细胞质融合和细胞核融合。
其中细胞膜融合是细胞融合的先导,细胞核融合是细胞融合的实质。
(2)融合处理后的细胞不可以直接用于培养,还需要筛选。
因为诱导融合的手段只是促使细胞间的融合,不能保证所有的细胞都发生融合,形成的融合细胞也有多种,因此需要进行筛选。
(3)细胞融合技术与有性杂交不同。
有性杂交有着十分严格的时空关系和物种界限;动物细胞融合则不同,它通过人工的方法克服了存在于物种之间的遗传屏障,从而能够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不同物种的不同组织类型的细胞融合在一起。
2.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对比比较项目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融合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融合方法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诱导手段离心、电激、振动、聚乙二醇等诱导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还可用灭活的病毒诱导结果形成杂种植株形成杂交细胞,以生产细胞产品用途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扩展杂交亲本范围,培育新品种制备单克隆抗体、病毒疫苗、干扰素等意义突破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例1下列不属于细胞融合技术应用的是( )A.细胞遗传与细胞免疫的研究B.生物新品种的培育C.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濒危动物的克隆答案 D解析克隆濒危动物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不属于细胞融合技术的应用。
例2下列对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诱导融合的方法也完全相同B.只有植物体细胞杂交可跨越种属间的生殖隔离,突破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C.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杂交瘤技术,为生产单克隆抗体开辟了新途径D.目前科学家终于实现了两个植物物种间的体细胞杂交,得到了同时具有两个物种遗传物质的超级植物,并使它们的性状全部得以体现答案 C解析动物细胞融合的诱导方法有生物方法,如用灭活的病毒,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没有生物方法;两个植物物种间的体细胞杂交,得到了同时具有两个物种遗传物质的超级植物,但目前不能使它们的性状全部能得以体现。
拓展提升生物工程技术产生后代个体的遗传物质或基因来源(1)转基因生物:目的基因来自外源生物,绝大多数基因来自两个亲本。
(2)杂种植株:遗传物质来自融合的两个亲本细胞。
(3)经细胞培养获得的动物细胞:遗传物质只来自一个亲本。
(4)动物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细胞:遗传物质来自融合的两个亲本细胞。
(5)克隆动物: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来自供体动物,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来自提供卵母细胞的动物个体。
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传统抗体的获得(1)方法:①向动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抗原,使动物产生抗体;②从动物血清中分离所需抗体。
(2)缺陷: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制备原理①B 淋巴细胞特点:一种B 淋巴细胞只产生一种单一抗体,B 淋巴细胞在体外不能(填“能”或“不能”)无限增殖。
②骨髓瘤细胞特点:能无限增殖。
③杂交瘤细胞特点: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得到的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2)制备过程制备特异性B 淋巴细胞⎩⎪⎨⎪⎧①向小鼠注射特定抗原蛋白②从小鼠脾脏细胞中获取相应B 淋巴细胞⇓获得杂交瘤细胞⎩⎪⎨⎪⎧①将小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中形成的B 淋巴细胞融合②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该杂种细胞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 ⇓提取单克隆抗体: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的腹水中提取 (3)单克隆抗体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
(4)单克隆抗体的应用①作为诊断试剂,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
②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
归纳总结1.血清抗体与单克隆抗体的比较名称 产生特点血清抗体 由B 淋巴(浆)细胞分泌 一般从血清中分离,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单克隆抗体 由杂交瘤细胞分泌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大量制备2.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的两次筛选 项目 第一次筛选第二次筛选筛选原因 诱导融合后得到多种杂交细胞,另外还有未融合的细胞从小鼠体内提取的B 淋巴细胞有很多种,形成的杂交瘤细胞也有很多种筛选方法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未融合的细胞和同种细胞融合后形成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用多孔培养皿培养,在每个孔只有一个杂交瘤细胞的情况下开始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得到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筛选目的得到杂交瘤细胞得到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3.利用生物导弹治疗癌症(1)组成:“生物导弹”=抗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化学药物(或放射性同位素或细胞毒素)。
(2)原理:单克隆抗体和癌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专一性结合,使药物定向作用于癌细胞。
(3)优点:用药量小、疗效高、毒副作用小。
例3用a表示骨髓瘤细胞,b表示B淋巴细胞,则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两次筛选的目的分别为( )A.从a、aa、ab、bb、b中筛选出a、aa、ab;从a、aa、ab中筛选出abB.从a、aa、ab、bb、b中筛选出ab、bb、b;从ab、bb、b中筛选出abC.从a、aa、ab、bb、b中筛选出ab;从ab中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abD.从a、aa、ab、bb、b中筛选出aa;从aa中筛选出能大量增殖的aa答案 C解析第一次筛选是用选择培养基选出杂交瘤细胞,即ab;第二次筛选是通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ab。
例4将特定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相结合制成的“生物导弹”,能够用于杀死人类某些癌细胞,其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的原理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B.经①形成的杂交瘤细胞都能无限增殖并产生特定抗体C.②过程需要筛选并克隆单个杂交瘤细胞D.抗体的靶向作用使③过程具有高度特异性答案 B解析①过程的原理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都是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经①形成的杂交瘤细胞不一定都能产生特定抗体,需要经过抗体阳性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B错误;②过程需要采用抗体阳性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然后进行克隆化培养(包括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C正确;抗体的靶向作用使③过程具有高度特异性,D正确。
1.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 )A.细胞膜的流动性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细胞质的流动性D.细胞质酶的活性答案 A解析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2.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相比,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诱导因素是( )A.聚乙二醇B.灭活的病毒C.振动D.电激答案 B解析动物细胞融合可以用灭活的病毒诱导,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能用灭活的病毒诱导。
3.(2017·湖北黄梅二中高二下期中)如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效应T细胞B.②中使用胰蛋白酶有利于杂交瘤细胞的形成C.③同时具有脾脏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的特性D.④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答案 D解析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B淋巴细胞,A项错误;胰蛋白酶可使组织分散为单个细胞,B项错误;③为杂交细胞,若是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细胞,才同时具有B淋巴细胞(可产生抗体)和骨髓瘤细胞(可无限增殖)的特性,C项错误;④是经筛选后获得的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项正确。
4.利用单克隆抗体研制而成的“生物导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瞄准装置”,二是杀伤性“弹头”。
下列对此描述不正确的是( )A.“瞄准装置”由识别肿瘤的单克隆抗体构成B.“弹头”由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等物质构成C.“弹头”中的药物有选择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D.“生物导弹”是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制备出来的答案 C解析“弹头”中的药物既能杀伤肿瘤细胞,也能杀伤正常细胞,不具有选择性;“生物导弹”中的“瞄准装置”由专一识别特定肿瘤细胞的单克隆抗体构成;“弹头”由杀死肿瘤细胞的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等物质构成;“生物导弹”是利用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等细胞工程技术制备出来的。
5.(2014·新课标Ⅰ,40)某研究者用抗原(A)分别免疫3只同种小鼠(X、Y和Z),每只小鼠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测定各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结果如下图所示。
若要制备杂交瘤细胞,需取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0条),并将该细胞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为60条)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经筛选培养及抗体检测,得到不断分泌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融合所需的B淋巴细胞时,所用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需达到16 000以上,则小鼠最少需要经过________次免疫后才能有符合要求的。
达到要求后的X、Y、Z这3只免疫小鼠中,最适合用于制备B淋巴细胞的是________小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