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系统的定义 预处理与反褶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观测系统的定义预处理与反褶积一、实验目的

了解观测系统定义,会用模块解决原始资料中的废炮道、能量不均一及面波等噪音问题。会试验反褶积模块和参数,能够输出经预处理与反褶积后的地震数据。

二、实验内容

一)、原始资料导入(input)

原始资料的路径

图1 原始数据导入

以第一炮为例

图2 示例

选择图中圆圈中的按钮,点击某一道,可以显示该道信息。如图2所示选择第31道(chan)。可以由数据导入知道,该每一炮的地震记录共120道,数据资料为275炮的地震记录,;道头长度184;采样频率为2.0ms。

还可以选择dx/dt,在图中鼠标中键可以观察地震资料中直达波是直线,反射波是双曲线,右键可以显示地震波在地层中的速度,如图3。

图3

二)、切除、顶切和底切

1、切除

图4切除

点击Picking-----Kill traces…打开一个对话框,输入列表名应用后选择切除道即CHAN,OK即可进行某一道或者几道的切除。鼠标单击要切除的道,然后单击左

侧刷子样的图标。示例如图5。切除了41、51和61道。

图5 切除

2、顶切

点击Picking-----Pick Top Mute…打开一个对话框输入列表名应用后选择aoffset,应用,在图上按住左键拖动选择,然后单击刷子的图标就能把所画线的上部切除。如图6、7。

顶切

底切

图6 顶切和底切

图7顶切

注意图6中粗线以上的部分被完全切除。

3、底切

点击Picking-----Pick Bottom Mute…打开一个对话框输入列表名应用后选择aoffset,应用,在图上按住左键拖动选择,然后单击刷子的图标就能把所画线的上部切除。如图6、8。

图8 底切

注意图8中粗线以下部分被完全切除。

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切除、底切、顶切很少使用,毕竟地震资料来之不易,而且资料珍贵,不容有部分缺失。

三)、二维海上观测系统定义(2D Marine Geometry)

1、在ProMax中选择二维海上观测系统定义2D Marine Geometry Spreadsheet*,运行后进行参数等的设定。首先点击setup,设定相关参数,检波器间距25.0m,炮间距37.5m,单位选择“米”。点击“OK“保存。

图9 Setup

2、然后设定Auto-2D,最近道为120,最远道是1,(均指道号)道号增量是1,最小偏移距是300.0m,即炮点到检波点最近距离。炮数275,道间距25.0m,炮间距37.5m,第一个炮点为1,增量为1。注意:资料处理中的数据均来自实验中参数的设定。

图10 Auto-2D

3、单击Sources可以检查数据,炮号、坐标、野外文件号等。后面的Patterns 同样是检查是否导入数据。

图11 设置野外文件号等

4、单击Bin,将图中三项全部运行一遍,第二项Binning,CDP共深度点距离12.5,与炮点距离0。设定完单击OK。共深度点距离为道间距的一半。

图12 观测系统定义

完成以上四点之后就可以显示该观测系统的观测点的覆盖次数。实现40次满覆盖。Database--- Database---XDB Database Display---

Database---Get---CDP---GEOMETRY FOLD

图13 覆盖次数四)、置观测系统道头(Inline Geom Header Load)参数默认

图14

图15 示例

五)、带通滤波(Bandpass Filter)

带通滤波可以滤去信号中高频和低频成分,保留中频成分滤波参数为0-10-50-60|50-60-120-130|70-80-160-200

图16

带通滤波效果如图17。

图17 带通滤波后的效果图

六)、真振幅恢复(True Amplitude Recovery)

在地震记录上,反射波的振幅值除了由界面的反射系数决定外,还受到地震放大器的增益控制影响以及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的发散和吸收作用而衰减,故不反映真正的振幅值。真振幅恢复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是增益恢复;第二是补偿因衰减而耗损的振幅值。如图19,真振幅恢复看起来衰减的振幅值增大,清晰。

图18

图19真振幅恢复

七)、F-K分析(F-K Analysis)

在频率域和空间域对地震信号进行分析如图21,选择圈中的按键可以对地震信息进行分析寻找其多次波等信息。

图20

图21

八)、F-K滤波

在野外采集得到的地震资料中,除了有效反射信息、低高频随机噪音外,还记

录了各类线性干扰,如折射波、侧面波、多次波和面波等。f-k域二维滤波利用有效波与干扰波视速度差异,在频率—波数域中将有效波与干扰波分离,进而压制干扰波,突出有效波能量。对前面进行过的真振幅恢复等处理后的数据进行F-K滤波。

函数模块为F-K Filter。处理效果如图22。

与真振幅恢复后的处理结果图19和原始数据图15对比。可以看出F-K滤波对面波和多次波的压制作用。

如图22,在fk滤波之后虽然部分干扰有明显的削弱效果(黑色圆圈圈出部位),但是fk滤波也会滤掉有效成分,因此慎用。

图22 F-K滤波

九)、交互频谱分析(Interactive Spectral Analysis)

信号分析原理测试信号的频域分析是把信号的幅值、相位或能量变换以频率坐标轴表示,进而分析其频率特性的一种分析方法又称为频谱分析。可以得到信号中的各个频率成分和频率分布范围,各个频率成分的幅值分布和能量分布交互式频谱分析是通过傅里叶变换,将时间域的信号变换到频率域,以方便我们了解地震信号在频率域的特征,已拾取反射波的有效频带,为后续的带通滤波提供依据。信号的频谱包括振幅谱和相位谱两部分。

不仅可以整体分析信号的频谱还可以加窗,分析信号局部。在原信号中低频成分能量较强,中频成分能量低。可以观察高频成分,优势频带(大约在100Hz 以内)。

图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