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中韵文的艺术功效

合集下载

声韵之美韵文艺术唐宋韵文赏析

声韵之美韵文艺术唐宋韵文赏析

声韵之美韵文艺术唐宋韵文赏析在中国文学史上,唐宋时期是诗歌韵文艺术的鼎盛时期。

唐代以“声韵之美”为核心元素,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唐韵文作品,而宋代继承了唐代的遗产,并发展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宋韵文。

本文将详细赏析唐宋时期的韵文艺术,探讨其声韵之美。

唐韵文是唐代的韵文艺术,由于当时诗歌创作的繁荣,唐韵文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巅峰。

唐代的韵文通过对声音的运用,展现了独特的美感。

首先,唐韵文注重音韵的谐美,通过对声韵的处理使诗歌的内涵更加深远。

其次,唐韵文追求声音的妙趣,通过对声脉的调整和变化来达到写景描写、表达情感的目的。

最后,唐韵文追求韵脚的精确和多变性,使诗歌的韵律更加丰富多样。

典型的唐韵文代表作之一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这首诗通过对声音的精准运用,展现了壮丽的山水景色。

在诗歌中,王之涣运用了平仄抑扬的韵律,使诗句的声韵更加谐美,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此外,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也是一首富有韵律美感的唐韵文作品。

诗中的音韵高度适应了作品的主题,在音韵的引导下,诗人通过对家人的怀念表达了沉痛的感情。

与唐韵文不同,宋韵文在声韵之美方面发展出了独特的风格。

宋韵文注重韵脚的变化,通过对音韵结构的精密设计,呈现出精致的艺术韵律。

此外,宋代诗歌在表达情感和抒发思想方面更加细腻。

宋韵文重视情感的抒发,通过音韵的和谐来加深诗歌的意境和感染力。

宋代文人苏轼是韵文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江城子》是一首融合了江南景色和个人感情的佳作。

苏轼通过对音韵的运用,以及表达情感的方式渲染了宋代的江南风情,使诗歌富有韵律美感。

另外,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也是一首有趣的宋韵文作品。

诗人通过对音韵的巧妙运用,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得不到的爱情的感慨。

总的来说,唐宋时期的韵文艺术展现了声音的魅力和韵律的美感。

唐韵文通过对声音的处理和音韵的运用,展示了独特的美感和艺术价值;宋韵文则在韵脚的精确设计和表达情感的细腻上取得了突破。

唐宋时期的韵文艺术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游记》韵文叙事功能研究

《西游记》韵文叙事功能研究

分类号:学校代码:10165密级:公开学号:************硕士学位论文《西游记》韵文叙事功能研究2018年6月作者姓名:蔡莹学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向:明清文学导师姓名:刘雪莲摘要《西游记》是明代中叶最有代表性的长篇神魔小说,其文体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韵散结合,这是对中国古代传统叙事模式的继承,也是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韵文叙事功能的进一步探索。

在古代小说中应用范围极广、出场频率极高的韵文充分发挥了自身在文体、韵律、修辞等方面的优势,成为《西游记》文本叙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把《西游记》文本与小说叙事理论紧密结合的方法,从时空、代言、链接、节奏这四个方面深入探讨韵文的叙事功能。

本文的主体内容共分为五章:第一章《西游记》韵文分类。

这一章主要对韵文的概念进行界定,统计《西游记》韵文的总体数量以及采用这种文体的原因。

此外,还对韵文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梳理了小说中韵文的叙事传统,为后续章节的论述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韵文叙事的时空功能。

韵文对时空的构建是本章论述的主要内容。

四季景物、晨昏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变换,随之而来的是故事情节的新发展,从而完成了线性的时间叙事。

从东土大唐到西天雷音寺,这属于同一平面上的横向空间;天宫、凡间、地府则是垂直平面上的纵向空间,一地一景或数景的描写完成了《西游记》空间上的叙事。

第三章韵文叙事的代言功能。

韵文的代言功能,首先体现在人物独白之上,无论是叙述者的议论还是人物的情感抒发都传达给读者,形成共鸣。

其次,人物之间的对话也可以采用韵文的形式,文白相间的话语表述体现了以曲代言的特色。

最后,韵文可以充分发挥其含蓄、精练、内涵丰富的优势,完成隐藏信息的传递。

第四章韵文叙事的链接功能。

本章主要论述韵文在叙事结构上所起的链接作用,主要有三方面:其一,细节叙事贯连故事情节,不仅对细微处动作和心理活动进行补充叙事,还增补了主体情节之外的分支剧情;其二,在两个空间交接的空白处,韵文的插入能使这种过渡更加自然;其三,关节上的衔接作用可以勾连文本上下文的情节。

论《红楼梦》中诗词韵文的艺术特色及艺术功能

论《红楼梦》中诗词韵文的艺术特色及艺术功能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诗词韵文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这些诗词韵文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还具有多种艺术功能,对于整个小说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一、诗词韵文的艺术特色1 .语言优美: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诗词韵文的语言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优美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诗词韵文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

2 .意境深远:诗词韵文的艺术魅力还在于它们所营造的意境。

在《红楼梦》中,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等手法,创造出了许多深刻的意境,使读者在欣赏诗词韵文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一种心灵上的震撼。

3 .形式多样:诗词韵文的形式非常多样化,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词等等。

在《红楼梦》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各种形式的诗词韵文,使得整个小说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加具有艺术性。

二、诗词韵文的艺术功能1 .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红楼梦》中的诗词韵文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能够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通过这些诗词韵文,作者可以更加生动地描绘人物形象、刻画情感变化,从而使整个小说更加感人、动人。

2 .体现文化传统:《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其中的诗词韵文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通过对这些诗词韵文的研究和欣赏,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3 .反映社会现实:《红楼梦》中的诗词韵文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小说,还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

例如,在小说中出现的一些反腐倡廉的诗句,就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现象和人民对清廉政治的渴望。

三、结论总之,《红楼梦》中的诗词韵文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多重的艺术功能。

它们不仅美化了小说。

中国古典审美之“韵”

中国古典审美之“韵”

中国古典审美之“韵”
“韵”是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重要范畴,是中国美学高度浓缩的思想结晶。

“韵”最早产生于先秦两汉时期,它与音律密切相关,表示音声和谐之意。

此后,韵历经先秦两汉的萌发与开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博兴与实践、隋唐的演进与深化、宋元的独立与全兴,直至明清时期的成熟与总结,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独立的美学体系。

在审美活动中,“韵”应用于人物品鉴时,往往从人物的个性之韵、生命之韵、生存之韵着手,探讨个体的气质、风度,最后直达超脱玄远的市美之源。

在山水自然的市美观照中,韵由魏晋时期的淡然清净到唐宋的寄情于山水,走向明清时期对人性的终极关怀,最后深化成对人类心灵的观照,将审美的追求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绘画的审美过程中,他重视“气韵生动”,要求绘画中有“生动”的“气韵”,不仅仅体现人物的形似,更主要的是抓住人物的神似。

在书法的创作与市美欣赏活动中,它讲求“萧散简远”之美,追求“妙在笔画之外”,体现出无功利、无概念的审美倾向。

在文学作品的品鉴中,魏晋时期主要重视作品的声色之韵,讲求诗文所达到的音律和谐之美,到了范温则推崇余意之韵,陆时雍讲求余情之韵,王士祯总结历代文艺创作中对神韵的论述,最后形成了“神韵说”,对以韵为核心的中国审美文化做了系统的概括与升华。

古代中国的韵文文学与词曲艺术

古代中国的韵文文学与词曲艺术

古代中国的韵文文学与词曲艺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流传至今的文学艺术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中国的韵文文学和词曲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它们曾经在唐宋两朝时期达到了顶峰,并且对后世影响极大。

一、古代韵文文学在古代,韵文文学被广泛运用于政治、文化和艺术领域。

在唐朝时期,韵文文学达到了顶峰,唐诗是中国韵文文学的代表作。

唐诗广泛赞美了生命、自然、人类智慧和成就。

它们充满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

唐诗的艺术成就被视为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一个巅峰。

宋代词和元曲也是古代中国文学中的代表之一,它们分别运用了更加自由丰富的韵文表达和散文表现,形式更加多样性。

二、古代词曲艺术除了韵文文学,古代中国的词曲艺术也十分突出。

词曲艺术指在音乐的伴奏下,用文言文或白话文表达爱情、哀思、离别等感性主题的艺术表现形式。

词被称为“音乐诗人”,它将古代的音乐与文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在宋代,词曲成为了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大量宋代词人如柳永、苏轼、李清照都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词曲艺术作品。

元曲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作之一,它是词曲艺术与戏曲艺术的融合。

元曲中有很多优秀作品,如《窦娥冤》《西厢记》等,他们通过曲子、唱腔、表演、戏曲化的情节等多种艺术手段,全面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古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总结古代中国的韵文文学和词曲艺术,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含。

它们代表了一个历时几千年的传统,这个传统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

古代中国的韵文文学和词曲艺术,代表着中国文化顶峰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了解古代文学的韵律之美

了解古代文学的韵律之美

了解古代文学的韵律之美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韵律之美吸引着无数读者。

古人在创作文学作品时,注重音韵的运用,使得古代文学作品在朗朗上口的同时,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古代文学的韵律之美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是古代诗歌的韵律。

古人喜欢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而古代诗歌的韵律则是诗歌的灵魂。

古人注重用字的音韵搭配,使得诗歌朗朗上口,婉转动人。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用字的音韵搭配非常巧妙,使得整首诗如音乐般动听。

古代诗歌的韵律之美,使得古代诗歌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经典之作。

其次是古代散文的韵律之美。

古代散文虽然没有诗歌那样严格的格律,但古人在写作散文时也注重音韵的运用。

古代散文常常采用平仄对仗的方式,使得文章节奏感强,读起来流畅而有韵味。

例如,韩愈的《师说》中写道:“余亦欲以平生之志,告夫以言志之难也。

夫志者,心之官也;言者,志之具也。

”这段话的平仄对仗使得整段文章读起来非常舒畅,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古代散文的韵律之美,使得古代散文成为了人们品味生活、陶冶情操的良好选择。

古代文学的韵律之美还体现在古代戏曲中。

古代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以其精彩的表演形式吸引观众,更以其优美的曲调和韵律感动人心。

古代戏曲中的唱词常常采用平仄对仗的方式,使得唱词旋律流畅,情感深沉。

例如,红楼梦中的《葬花吟》中写道:“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这段唱词以其独特的音韵搭配,给人以美的享受。

古代戏曲的韵律之美,使得古代戏曲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古代文学的韵律之美不仅体现在诗歌、散文和戏曲中,还体现在古代小说中。

古代小说以其丰富的情节和生动的描写吸引读者,而小说中的文字韵律则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施耐庵的《水浒传》中写道:“豪杰多奇志,千秋尚凛然。

只因金矿决,人命遂悲辛。

韵律之美——古代韵文的构成与赏析

韵律之美——古代韵文的构成与赏析

韵律之美——古代韵文的构成与赏析古代韵文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韵律美感深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探讨古代韵文的构成要素以及其赏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

一、韵律之美的构成要素1. 音韵体系:古代韵文注重音韵的运用,以体现其独特的韵律美感。

在古代,音韵是以平仄和押韵为基础的。

平仄是指音节的轻重,平音为轻,仄音为重。

而押韵则是指诗句末尾的音节相同或相近。

2. 词句的选择:古代韵文注重词句的选择,以达到音韵和意境的统一。

在古代韵文中,往往运用古雅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营造出一种古朴典雅的氛围。

3. 句式的运用:古代韵文中的句式多样,有七言、五言等不同的格律。

每种格律都有其独特的韵律美感,通过不同的句式运用,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二、古代韵文的赏析1. 宋词的韵律美: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其韵律美感尤为突出。

宋词的格律以七言绝句为主,通过平仄、押韵的运用,使词句既优美流畅,又富有节奏感。

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词以其音韵和意境的和谐统一,给人以深深的艺术享受。

2. 唐诗的韵律美:唐诗是古代韵文的代表,其韵律美感源于其严谨的格律和独特的表现方式。

唐诗以五言绝句为主,通过平仄的运用,使得诗句节奏明快,韵律优美。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以其流畅的韵律和独特的意境,给人以无限遐想。

3. 词牌曲的韵律美:词牌曲是古代音乐和诗歌的结合体,其韵律美感表现得尤为突出。

词牌曲的曲调和词句的韵律相结合,使得整首曲子既具有旋律美,又具有词句的韵律美。

例如《青花瓷》:“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你说这一句很有夏天的感觉。

”这首词牌曲以其独特的曲调和词句的韵律美,给人以愉悦的听觉享受。

总结:古代韵文以其独特的韵律美感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文学的传统韵文

古代文学的传统韵文

古代文学的传统韵文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智慧的结晶。

其中,传统韵文作为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和结构,为读者带来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享受。

古代文学的传统韵文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文学宝库,其中的许多诗歌都采用了韵律的手法。

这些诗歌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古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例如《关雎》一诗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以其优美的韵律和富有情感的表达,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随着历史的发展,传统韵文逐渐演变并得到了更加完善的发展。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的韵律技巧更加成熟和复杂。

唐诗的五言绝句以及宋词的七言绝句,都以其独特的韵律结构和精湛的表达技巧,成为古代文学中的瑰宝。

例如杜甫的《登高》一诗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以其卓越的艺术表现力,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相结合,给人以深深的思考。

古代文学的传统韵文不仅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而且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日本的和歌和俳句,就是受到中国传统韵文的启发而发展起来的。

和歌以其简洁明快的形式,表达了日本人民对自然和爱情的热爱。

而俳句则以其独特的韵律结构和意象的凝练,成为了日本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

传统韵文的魅力在于它能够通过有限的语言和形式,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它以其独特的韵律和节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同时,传统韵文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审美的视角和文化的窗口。

通过阅读传统韵文,读者可以了解古代文化的发展和演变,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然而,随着现代文学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传统韵文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现代文学更加注重个体的表达和思想的解放,传统韵文的形式和结构显得有些呆板和约束。

然而,传统韵文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它不仅是古代文学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论《红楼梦》中诗词韵文的艺术特色及艺术功能

论《红楼梦》中诗词韵文的艺术特色及艺术功能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论《红楼梦》中诗词韵文的艺术特色及艺术功能徐忠凯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海城学院摘 要:《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精髓,其中蕴含大量的诗词韵文,作者通过运用这些诗词韵文来代拟不同的人物,并刻画出具有典型特色的形象,从而展示出不同人物的结局,是一种具有一定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且诗词韵文中具有较强的个性化以及情感化特色,可以说《红楼梦》中的诗词韵文有着较强的艺术功能。

因此文章就主要针对《红楼梦》中的诗词韵文的艺术特色以及艺术功能进行探究,真正有效将诗词韵文的优势和功能凸显出来。

关键词:《红楼梦》;诗词韵文;艺术特色;艺术功能[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7-087-01一、具有性格化的诗词,展示个性人物形象曹雪芹所撰写的《红楼梦》,属于我国自古至今最为杰出的小说,其全书当中所出场的人物大约在五百人以上,无论是皇妃权贵、政治大臣,还是奴婢、僧侣等,人物形象非常多样化。

而在曹雪芹的笔下,将众多的人物形象刻画的惟肖惟妙,而且也精心的刻画出“闺阁女子”的千姿百态。

在《红楼梦》中有很多诗词韵文是描写人物特色的,其能够将不同的人物特点、心理表现等全面展示出来,例如,在《红楼梦》中,林黛玉是一个具有一定才华和诗人气质的闺中少女,她在大观园的十二钗群中,她的诗堪称独领风骚。

而整体的个性特点却是敏感纯真、孤标傲世的。

因曹雪芹比较钦慕林黛玉具有的“咏絮才”,所以对于她的代拟诗词是非常多的。

在《红楼梦》中,不但展示出她和其他清纯少女一同分咏、联句,并且也作出《葬花吟》、《桃花行》以及《五美吟》等多首诗词,由此展示出自己内心情感,进而表达出对于人生、理想以及环境的感悟等。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葬花吟》,这是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佳作,更是作者通过运用林黛玉的形象,展示作者杰作以及艺术手段的重要形式。

该首诗是以初唐体歌行为基础,运用花来比喻人,这也就是人们所知的“黛玉葬花”,能够有效地体现出黛玉那孤傲不屈的性格,也是她短暂人生中的重要经历,更是复杂情感的刻画。

唐传奇中诗歌韵文的文本意义

唐传奇中诗歌韵文的文本意义

唐传奇中诗歌韵文的文本意义古代小说中融入韵文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很鲜明的现象。

虽然发展到后来,这一现象逐步走向极端。

尤其是在明清小说中,诗词等韵文多有脱离文本,成为炫技斗才的附属品;或者陈陈相因、千篇一律,成为小说的赘疣。

但在诗文结合的早期,尤其是在唐人小说中,诗词等韵文却有着积极的作用,除了施展才华、娱情悦性等外在功能外,对于小说中人物表情达意、刻画人物性格特点、关联故事情节发展、烘托环境渲染气氛方面都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一、参与叙事,与散文“花开并蒂”这一类诗歌多将散文所讲述的故事以诗的形式进行再叙述,体制为长诗,内容与感情基调上则与散文侧重不同。

南宋赵彦卫,其《云麓漫钞》卷八云:“此等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

”据此,散文部分主要承担了见史才与议论的责任,而此类长诗则是诗笔之所当。

而“诗笔”又该如何理解呢?陈寅恪先生曾指出:“赵氏所谓诗笔系与史才并举者。

史才指小说中叙事之散文言。

诗笔即为诗之笔法,指韵文而言。

”诗笔即为诗之笔法,与散文部分形成一种韵散相间的形式,从而使散文带有一种具有浓重抒情气质和浪漫情怀的诗歌特点。

二者犹如一根花茎上开出的两朵并蒂花一般相映成趣。

而在唐传奇中,最具有典型性的就是《莺莺传》中的《会真诗》三十韵与《长恨歌传》中的长诗《长恨歌》。

《会真诗》三十韵具有赋的特色,铺陈、渲染、堆砌辞藻,把崔张二人由相遇、相恋到相离的过程浓缩在这首诗中,其实是诗歌版的《莺莺传》。

但不同于散文部分的客观陈述,它是以一种浪漫、抒情、又带有悲剧色彩的笔调来重塑崔张故事。

比如描写二人相遇时,以铺陈神话和历史典故的方式,将这个爱情故事渲染成“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爱情绝唱。

尤其是二人分离后,诗云:幂幂临塘草,飘飘思渚蓬。

素琴鸣怨鹤,清汉望归鸿。

海阔诚难渡,天高不易冲。

行云无处所,萧史在楼中。

给人一种繁华不再空余风物徒增悲思的情调,除了渲染这样一种凄凉哀愁的氛围外,同时有一种悠悠不尽的韵味。

古代文学中的韵律效果

古代文学中的韵律效果

古代文学中的韵律效果古代文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韵律效果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经典。

在古代文学中,韵律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通过音韵的运用,使作品更加优美动人。

本文将从古代文学中的诗歌、散文和戏曲等方面,探讨韵律效果对作品的影响。

首先,古代诗歌是韵律效果的典范。

古人讲究“声律”和“韵律”,即音韵的和谐与节奏的优美。

这种韵律效果不仅体现在诗歌的整体结构上,还体现在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上。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通过平仄、押韵的巧妙运用,使整首诗的韵律感更加突出,读来如同流水潺潺,令人陶醉其中。

其次,古代散文也善于运用韵律效果。

散文是一种以散文体写作的文学形式,它以散文的形式表达情感、抒发思想。

古代散文常常运用韵律来增加文章的韵味。

比如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东篱乐府》中,“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这段文字通过反复的“薇”和“止”字,使整篇散文在音韵上达到了一种和谐的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

此外,古代戏曲也是韵律效果的重要体现。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音乐和舞蹈形式,将戏剧表演与音乐艺术相结合。

在古代戏曲中,音韵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音乐的旋律和歌词的韵律,使戏曲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例如元曲《西华山》中的“红绳系足,白练缚腰,金钗斜插,玉环佩耳”一段,通过音韵的运用,使整个舞台更加生动活泼,观众仿佛能够感受到舞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总之,古代文学中的韵律效果是其独特魅力的体现。

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戏曲,韵律效果都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通过音韵的运用,使作品更加优美动人。

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传达和思想的表达。

正是因为这种韵律效果的存在,古代文学才能够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激发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思考。

中国古代文学的音韵与语言美感

中国古代文学的音韵与语言美感

中国古代文学的音韵与语言美感中国古代文学是一座璀璨的文化宝库,其独特的音韵和语言美感使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文学的音韵特点以及其所带来的语言美感。

一、音韵的重要性中国古代文学注重音韵的运用,认为音韵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文字更加生动、节奏更加鲜明。

通过合理运用音韵,作品可以更好地表达情感、塑造人物形象,并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音韵是诗歌、韵文等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作品构建了独特的美学结构。

二、平仄的运用平仄是指诗歌中音节的重音和轻音的对立。

中国古代文学中,平仄是基本的音韵规律,它赋予了作品鲜明的节奏感。

平仄的运用可以使诗歌更加优美动听,让读者在朗诵中感受到节奏的韵律之美。

例如,杜甫的《登高》这首诗中运用了平仄的技巧,使整个诗篇如同山川起伏的景象一般。

三、押韵的艺术押韵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它增强了作品的音韵美感。

押韵可以使作品更加有韵律感,使读者在阅读时容易产生共鸣。

这种押韵的艺术在唐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其中的押韵使整篇诗歌更具韵律美。

押韵的艺术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独特的魅力所在。

四、回文的巧妙运用回文是指一句话或一篇文章从前往后以及从后往前读都是相同的,这种巧妙的构思不仅使作品在音韵上达到一种奇妙的呼应,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艺术趣味。

回文常常运用于韵文诗歌以及悬挂在殿壁上的对联上,这种独特的语言构思给人带来了一种神秘的美感。

例如,北宋文学家苏拯的《灵岩寺·送傅子正归山》就是一篇以回文为特色的作品,通过回文的构思增加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五、对偶的艺术对偶是中国古代文学语言美感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使作品具有一种鲜明的对称美。

通过对偶的手法,作品的语言更加凝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比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通过对偶的结构,使诗歌在语言上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六、修辞手法的运用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音韵特点外,中国古代文学还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古代文言散文的韵律美与情感表达

古代文言散文的韵律美与情感表达

古代文言散文的韵律美与情感表达古代文言散文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以其独特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而闻名于世。

这些经典之作不仅给人以文学享受,更是窥探古代心灵的窗口。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古代文言散文的韵律美以及情感表达,并分析其对读者的影响。

一、古代文言散文的韵律美古代文言散文以其鲜明的韵律美,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阅读体验。

首先,古代文言散文注重节奏感,通过平仄抑扬的韵律来展现文章的音韵美。

其次,古代文言散文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和排比等,使文章语言充满了音韵之美。

对于读者来说,这种韵律美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和情感共振,使阅读更具感染力。

古代文言散文的韵律美不仅体现在写作手法上,还表现在其结构和布局上。

古代散文往往通过精心设计的段落和章节来营造一种韵律感。

例如,《红楼梦》中的“入梦游仙”一段,通过交替运用长短句和对仗结构,赋予了故事更加生动有趣的节奏感,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散文的韵律之美。

二、古代文言散文的情感表达古代文言散文在韵律美的基础上,通过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将作者的思想感情传递给读者。

古代文言散文常常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发对人生和情感的思考。

例如,《孟子·尽心上》中的“聚散离合,只言之难尽也。

”以花草树木的生长变化来表达人世间相聚相离的无常,引起读者的共鸣。

情感表达还体现在古代文言散文的人物形象塑造上。

通过对人物的生动描写和细腻刻画,作者能够深入人物内心,表现其情感内核。

例如,《纳兰词传》中对纳兰容若的塑造,通过对他的痛苦和忧伤的描写,传递出对于生活和爱情的深情思考,引发读者对人物的共鸣与关注。

古代文言散文的情感表达也离不开对故事情节的巧妙安排。

通过构思复杂的情节和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作者能够展现出各种情感的冲突与交织,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例如,《老残游记》中通过老残的遭遇和努力,表达了作者对于坚持和奋斗的热爱,引发读者对于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综上所述,古代文言散文以其独特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成为传承千年的文学经典。

文言散文的韵律美与意境表达

文言散文的韵律美与意境表达

文言散文的韵律美与意境表达文言散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魅力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以其独特的韵律美和细腻的意境表达而受到广泛的赞赏与喜爱。

文言散文的韵律美来源于其独特的韵律结构和严谨的用词,而意境表达则借助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婉约的句式。

文言散文的韵律美体现在其句子结构和节奏上。

文言散文的句子常常较长,富有变化,采用平仄自由、对仗鲜明的韵律结构。

这种韵律结构使得文言散文在语言表达上显得生动有力,形成了独特的音韵美感。

例如,《醉翁亭记》中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用了平平仄仄的韵脚,形成了明快而悦耳的节奏。

这种韵律美不仅让读者在欣赏时感到愉悦,也能够在读写时感受到一种韵律的流动。

文言散文的意境表达则体现在其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婉约的句式中。

文言散文善于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形象相结合,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黄州快哉亭记》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描写,通过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内心世界的寄托。

这种意境表达使得文言散文在感情上有一种婉约而含蓄的情感,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沉浸其中,仿佛亲临其境。

文言散文的韵律美与意境表达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文言散文独特的艺术魅力。

韵律美让读者在欣赏时有一种音乐般的享受,使得文字与情感之间产生共鸣,而意境表达则通过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深入的描写,让读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这种共鸣使得读者与作品之间建立起一种心灵的联系,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

然而,《楚辞》中的《离骚》、《古诗十九首》等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文言散文作品。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邃的意境,使我们对文言散文的韵律美和意境表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从悲切的离愁别绪到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再到对自然界的讴歌和对人性的思考,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了文言散文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总而言之,文言散文以其独特的韵律美和意境表达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文篇章的韵律与文化价值

古文篇章的韵律与文化价值

古文篇章的韵律与文化价值古文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历经千年的沉淀,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古文的篇章中,韵律是一种重要的表达形式,它不仅体现了古人的审美追求,也传递了深刻的文化价值。

古文中的韵律,首先表现在其独特的音韵结构上。

古文的音韵是经过精心构思和选取的,以求达到一种和谐、流畅的效果。

例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中的“习之”、“亦说”两组音节的重复,使整句话的韵律更加明快、生动。

这种音韵结构的运用,不仅增强了句子的美感,更让古文的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古文的韵律还体现在其句式和语言的运用上。

古文中的句式多样丰富,有并列句、对偶句、排比句等等。

这些句式的运用,使句子的结构紧凑有力,句与句之间的呼应和对比更加突出。

例如《史记》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中的“兴亡”和“匹夫有责”形成了一种对比关系,使整个句子更加有力量感。

同时,古文中的语言也经过精心选择和修饰,用词准确、精练,使句子的意境更加深远。

这种句式和语言的运用,使古文的表达更富有韵律感,更具有文化的内涵。

古文篇章的韵律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美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价值的体现。

首先,古文的韵律体现了古人对于生活和自然的感悟。

古人通过对音韵的精心构思和选择,表达了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自然的敬畏。

例如《诗经》中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这首诗以采薇的动作为线索,表达了对于自然界变化的感悟和对于岁月流转的思考。

这种对于生活和自然的感悟,不仅让古文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更让古文成为了一种文化的传承。

其次,古文的韵律还体现了古人对于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古人通过对句式和语言的运用,表达了对于社会现象和人性弊端的批判和反思。

例如《红楼梦》中的“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这句话以对人性的思考为主题,表达了对于人生痛苦的认识和对于社会现象的批判。

这种对于社会和人性的思考,使古文具有了深刻的文化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借鉴和思考的方向。

文学作品中的诗意与韵律

文学作品中的诗意与韵律

文学作品中的诗意与韵律诗意与韵律是文学作品中重要的元素,它们赋予作品以美感和情感的表达。

诗意指的是作品中所蕴含的意境、情感和哲理,而韵律则是作品中音韵的有序排列。

这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代文学中,诗意与韵律贯穿于许多经典之作。

例如,《红楼梦》中的诗词描写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通过极富诗意的语言,将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同时,作品中采用了丰富的韵律手法,如押韵、对仗等,使得诗句更加流畅优美,给读者带来愉悦和享受。

诗意与韵律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它们不仅能够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也能够深化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通过独特的诗意和韵律,作家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作品中所表达的内容。

同时,诗意与韵律也是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一种心灵契合,它们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在现代文学中,诗意与韵律的运用也是不可或缺的。

许多诗人和作家通过诗意与韵律,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社会和人性的独特思考和感悟。

例如,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中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韵律。

他通过书写主人公福贵的人生遭遇和人性变迁,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思索。

作品中常常有那样一些诗意十足的句子,令人陶醉其中。

这样的诗意与韵律使得作品不仅成为纯文学的表达,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追求。

当然,在文学作品中,诗意与韵律的运用也需要考虑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语言风格。

有些作品倾向于平实和质朴,韵律则可能并不是其主要追求。

而有些作品则更注重诗意和韵律的展现,通过音韵的变化和节奏的推进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和冲击力。

每一种表达方式都有其独特之处,都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打动读者的心灵。

总之,诗意与韵律是文学作品中的至关重要的元素。

它们赋予作品深度和内涵,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触动读者的情感与思考。

无论是古代经典还是现代作品,诗意与韵律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只有通过火烧船长连夜渡海赴京的事例,牵引引起他的魂灵归宿的诗句、手法和象征,文学作品才能获得诗意与韵律的辉煌。

古代散文的韵律之美

古代散文的韵律之美

古代散文的韵律之美一、开篇引子自古以来,散文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优雅的文风吸引着读者。

而其中,古代散文更是以其独特的韵律之美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文体之一。

古代散文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的美感,与其内部的艺术结构和语言特点密不可分。

本文将展开探讨古代散文的韵律之美,以期更好地揭示这一古老文体的独特魅力。

二、自由而有序的句子构成古代散文追求的是一种自由而有序的句子构成,这使得它在韵律上表现出独特的美感。

与诗歌有所不同的是,散文可以更加自由地运用各种句式和修辞手法,从而展示作者的情感和思维。

在文章的细节表达中,句子的长度和结构 often 也是存在一定的变化的,使得整个文章句子的流动感得以体现。

这种流动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沉浸在文章中,并感受到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

三、情感与意境相结合古代散文的韵律之美不仅仅体现在句子的构成上,更表现在情感与意境的相结合中。

散文通过对人物、事件和自然景观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深入体验文本所创造的情感和氛围。

通过细腻的描写,散文能够将读者引入一个丰富多彩、让人心生共鸣的世界。

这种相结合的方式让古代散文在语言和形式上更具有表现力,读者也能更加贴近文本,感受到其中的美妙。

四、游子情怀的写照游子情怀在古代散文中也是一种重要的韵律美。

古代散文常以追求家园的思念之情为主题,通过对游子离乡背井和思念家人的描写,揭示出生活的无常和人情的深刻。

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散文在韵律上产生了一种深沉而含蓄的美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家园和亲人的深深思念,更进一步触动读者的心灵。

五、以理趋美的论述古代散文的韵律之美并非是纯粹的流水线产物,而是在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在散文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常常选择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来体现自己的思维和感受,从而使文章更有逻辑性和美感。

作者通过巧妙运用象征手法以及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手法,把握文章的节奏感和结构,以实现以理趋美的效果。

这种写作方式使得古代散文在韵律和美感上更具深度和趣味。

文学的韵律美感押韵与节奏的协调

文学的韵律美感押韵与节奏的协调

文学的韵律美感押韵与节奏的协调文学的韵律美感:押韵与节奏的协调文学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韵律美感,其中押韵与节奏的协调是重要的要素。

通过精心的语言运用,作家能够创造出旋律优美、引人入胜的作品,令读者陶醉其中。

本文将探讨文学中的押韵与节奏,并分析其在创作中的作用与意义。

一、押韵的艺术魅力押韵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选择合适的词语让音韵相似的词汇出现在一起,形成和谐的韵律效果。

押韵的艺术魅力在于给作品增添了诗意,使其更加富有节奏感,令人过目难忘。

在古典诗歌中,押韵是一种基本的要素。

例如唐诗中常见的律诗,每个句子都需要根据规定的韵脚进行押韵。

这种押韵方式不仅有助于加强句子之间的联系,也能够增加作品的音韵美感。

同时,押韵也给诗歌带来了一种节奏感,使作品的朗诵更加和谐流畅。

在现代文学中,押韵仍然被广泛运用。

例如,诗人通过押韵的方式打破常规的语言结构,使作品更富吸引力和独特性。

同时,押韵也能够加强作品的表达力,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诗歌的情感。

二、节奏的韵律感除了押韵,节奏也是文学作品中重要的元素之一。

节奏指的是句子结构中的音节和重音的有序排列,通过音节的长短、重音的强弱来创造出作品的韵律感。

在诗歌创作中,节奏感往往与押韵相结合,共同构成了诗歌的优美旋律。

例如,诗人会根据押韵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词语,同时通过改变音节的长短和重音的位置来打造出独特的节奏感。

这种节奏感在朗诵时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增加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散文创作中,节奏感同样重要。

语言的起伏、停顿和变化都能够让文章拥有动感和韵律感。

作家通过巧妙地运用标点符号、句子长度和语气的变化来创造出节奏感,使读者在阅读时产生一种顺畅且舒适的感觉。

三、押韵与节奏的协调押韵和节奏是相辅相成的。

押韵给作品带来了音韵上的美感,而节奏则增添了韵律上的魅力。

两者的协调使文学作品具备了更加出色的效果。

在诗歌中,押韵和节奏的协调尤为重要。

当一首诗的押韵与节奏密切配合时,会产生一种既和谐又富有力量感的效果。

《封神演义》韵文研究

《封神演义》韵文研究

《封神演义》韵文研究《封神演义》是一部明代小说,作者为陆西星。

这部作品以商周之交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融入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道教思想。

其中,韵文的使用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

首先,韵文在《封神演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这部小说中有很多诗歌、咒语、歌曲等不同类型的韵文。

这些韵文不仅丰富了小说的表现形式,还加深了小说的文化内涵。

比如,小说中出现的“天命已定,速降坛前,伏法受死,无得违吾法令”,这样的韵文不仅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神秘氛围,还传递了小说中天命不可违的思想。

其次,韵文的运用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

《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其中很多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韵文。

比如,姜子牙的“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吊钩。

一曲高歌一壶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这段韵文描绘了姜子牙孤傲、洒脱的形象,使读者对这个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再次,韵文的使用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封神演义》中的韵文既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又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比如,“善者福善终,恶者祸终凶”,这样的韵文不仅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道德教化,还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最后,韵文的运用还体现了《封神演义》的文化价值。

《封神演义》是一部反映明代社会现实和文化精神的小说,其中的韵文也体现了当时的文化特点和价值观念。

比如,“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这段韵文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崇敬和追思,体现了当时的文化价值观。

总之,《封神演义》中的韵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这些韵文的运用不仅丰富了小说的表现形式,还加深了小说的文化内涵,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同时,《封神演义》中的韵文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特点和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对于我们了解明代社会和文化精神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小说中韵文的艺术功效
【摘要】
韵文泛指诗词曲赋等有韵之文,在中国古代小说中,韵文(以诗歌为主)被大量融入是一个普遍现象。

特别是古代白话小说中,韵文的运用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民族性的特征之一,而且在提高小说的地位、引出故事、塑造人物、渲染气氛、总结故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古代小说,韵文,艺术功效
【正文】
一、韵文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小说的社会地位。

在中国古代各种文学体裁中,诗一直处于正统地位。

作为一门最为古老的文体,从先秦到近代,其地位居高不下。

作为儒家代表人物的孔子十分重视诗的教化作用,由此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的教化理论。

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诗还是外交活动的主要工具。

以后历代君主爱诗成癖者代不乏人。

至于那些政治、文学地位较高的文人墨客更是结集唱和,不绝如缕。

在历代正史中,都设有“儒林传”或“文苑传”,进入者多为诗文词赋作者。

而小说则摆脱不了“残丛小语”的价值定位,被看作是“小道”、“鄙俗俚语”,不受重视。

小说作者被排斥于正史之外,即便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作者也未能幸免,对其生平事迹的记载亦语焉不详,小说文本也进不了“艺文志”。

因此,为了缩小正统诗赋与小说之间的距离,谋求小说正常发展的途径,作者便在小说中大量引入诗词曲赋,通过嫁接的方式来提高小说的地位与价值,同时也在炫耀自己诗才,表明自己亦是诗人,从而呼唤社会肯定其自我价值。

二、韵文的运用有助于描写人物、刻画人物性格。

小说中的韵文在人物刻画方面,不及散文刻画人物的作用大,它在小说中是起辅助作用的。

但是,有时却能入木三分的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

如《红楼梦》中,作者在运用散体对贾宝玉的形象进行描绘之后,又用了两首《西江月》来对其性格进一步加以刻域,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

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在这里,用“后人”的两首《西江月》来表现贾宝玉的性格。

这两首词模拟封建正统派人物的口吻,运用了明贬暗褒的写法,表面上看好像是嘲讽、批判,实际上是在歌颂,既揭示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也表达了作者曹雪芹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第一首词着重在概括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不通世务”、“怕读文章”是贾宝玉最主要也是最可贵的性格。

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也集中体现在这里。

“不通世务”是说他在结交仕人、应酬官府、遵守礼教等方面一概不通,不符合封建正统派人物的要求;“怕读文章”是说他对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经典的儒家著作,对猎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八股文章毫无兴趣。

这样一个“愚顽”的“蠢物”,自然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大逆不道的人,说他“行为偏僻性乖张”,然而,这正是贾宝玉的可贵之处。

第二首词着重在从批评告诫的角度,正文反作,进一步歌颂贾宝玉的叛逆性格。

贾宝玉既不听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去“通世务”、“读文章”,也不安于封建统治者规定的本份,既“偏僻”,又“乖张”,
所以,在那些人眼中,贾宝玉既“无能”,又“不肖”,而且天下第一。

其实,这正反映了贾宝玉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不满和反抗精神。

三、有助于描写景物、烘托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

运用诗词赋进行景物描写在四大名著中最为常见。

这些景物描写与人物塑造紧密结合,景物服从于人物,突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三国演义》中,作者对诸葛亮的描写可以说是用墨如泼。

为了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在其出场以前,作者采用了迂回曲折、蕴势铺垫的写法,用了大量的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中用了一首七古: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湲飞石髓;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

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作者在诗中描写了隆中一带的地理形胜之美,突出了其清幽之境,烘托出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隐逸情怀和等待名主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雄伟抱负。

与诗歌相比,赋在小说中使用较少,而在《三国演义》的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中,作者假托前人之名,撰写了一篇《大雾垂江赋》。

这篇赋用铺叙的手法,写出了长江奔腾不息、吞纳百川的雄伟气势和大雾漫天的景象。

突出了诸葛亮的大智大勇、料事如神的性格特点。

四、运用韵语礼赞、褒贬人物。

在古代小说中,作者运用韵文进行评议褒贬,表现作者的爱憎感情。

《水浒传》则常常在人物第一次出场之前便引用诗词描绘其形貌,勾画主要性格特点,此后的散文部分则是此种性格的具体印证。

如第十八回宋江出场,作者用了两段韵语:眼如龙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垂珠,明皎皎双睛点漆。

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

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

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

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

上应星魁。

感乾坤之秀气;下临凡世,聚山狱之降灵。

志气轩昂,胸襟秀丽。

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

起白花村刀笔吏,英灵上应天星,疏财仗义更多能。

事亲行孝敬,待土有声名。

济弱扶倾心慷慨,高名冰月双清。

及时甘雨四方称。

山东呼保义,豪杰宋公明。

以上两段文字扼要介绍了宋江的外貌、性格、才能、身世、为人,实际上是他的绰号“及时雨”的诠释。

《三国演义》中的诗,以人物评论为主,评论又分为两类:一类为评论书中的人物。

如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中,当曹操说道:“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当时正值大雨将至,雷声大作。

刘被巧借雷声加以掩饰,使曹操“遂不疑玄德”。

后人有诗赞曰:
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

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赞扬刘备很强的随机应变能力。

像这样利用后人有诗为赞的形式来评价人物。

表明作者自己爱憎感情的情况,在《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

所谓的“后人”正如《史记》中的“太史公日”,实际上就是作者自己。

五、总括全文,结构全篇,暗含主旨,揭示人物命运与事件走势。

中国古代小说中常常在卷首用韵文来暗含全书主旨;在文中运用韵文或预先隐写后几回、后几十回的情节发展线索,或暗示人物的命运;在卷尾用长诗收尾,总结全文。

小说卷首用韵文的如《西游记》第一回中,小说开始就是一首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诗从天地开辟、覆载群生、仁善育物说起,运用中国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中记世界形成的过程,体现了中国人将自然运作社会化的理想。

告诉人们必须钻研《西游记》,才能懂得造人总汇之功,因而它的作用就是引导读者领略全书要旨。

在小说的结尾用诗歌总结全文的情况,如《西游记》第100回写唐僧等取经回到长安,大功告成,就用一首诗作总结,兼表歌颂之意:
圣僧努力取经编,西宇周流十四年。

苦历程途遭患难,多经山水受迍邅。

功完八九还加九,行满三千及大千。

大觉妙文回上国,至今东土永留传。

这首诗对唐僧师徒历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真经的事迹进行了赞扬。

在文中运用韵文的情况,以《水浒传》和《红楼梦》为多。

如《水浒传》第23回回前诗中的末两句“报兄诛嫂真奇特,赢得高名万古香”,在26回才得到印证。

再如第十八回回前诗:“亲爱无过弟与兄,便从酒后露真情。

何清不笃同胞义,观察安知众贼名。

顽寇长奸人暗走,惊蛇打草事难成。

只因一纸闲文字,惹起天罡地煞兵”。

这首诗实际上概括了生辰纲案侦破的全过程。

六月初三,吴用等七人装扮成贩枣的客人去安乐村王家店内投宿,何涛之弟何清因替店主办理住宿登记而见过老朋友晁盖。

六月初四案发之日,何清与店主去邻村赌博,在分路口又遇到与店主相识的白胜担桶朝黄泥冈方向走去。

“一纸闲文字”即指旅客登记薄。

何清出于兄弟之义,为其兄提供重大线索,但朱仝、雷横又循情枉法,故意放走晁盖等人。

《红楼梦》在韵文运用方面继承了前人用韵文预先隐写故事情节发展的传统,如第5回作者为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制作的十四首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暗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揭示了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虽然判词的思想内容是消极的、宿命的,但却颇具匠心。

同时,与其他小说相比,《红楼梦》的韵文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情节发展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韵文在白话小说中的运用,为作为叙事文学的小说增加了抒情色彩,在小说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上起到了必不可少的辅助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