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科举制度

合集下载

宋朝的科举制度

宋朝的科举制度

宋朝的科举制度引言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执政时间长达319年,期间出现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

其中,科举制度是宋朝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对于选才、选拔官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宋朝的科举制度,包括科举制度的起源、设立官学的背景、考试程序、考试内容等方面的内容。

科举制度的起源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确立于唐朝。

当时的科举制度是由隋炀帝及唐太宗李世民实施的,旨在选拔人才、保证政府的稳定运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逐渐发展成为严格的考试制度,并在宋朝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设立官学的背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设立最多、影响最大的官学时期。

早在北宋时期,已经有了被称为“国子监”的皇家学府,这是为了培养国家需要的文武官员而设立的。

南宋时期,国子监被改制为国子学,同时建立了徽宗皇帝亲自倡导设立的东坡书院等地方性学府。

这些官学为科举考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考试场所,成为了宋朝科举制度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试流程初试宋朝科举制度中的初试是由地方官员主持的。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五经》、《五史》以及一定的诗文题目。

初试的目的是选拔出一部分基础较好、学识扎实的考生,并进入到下一轮复试环节。

复试复试是由中央政府官员主持的,考试地点在国子监。

复试的内容更加严格和全面,主要包括《诗经》、《书经》、《礼记》、《周礼》等经典著作的详细解释和评注,要求考生在传统文化方面有深入理解和独到见解。

同时还要求考生作文,以考查他们的文学造诣和表达能力。

复试的通过人数较初试明显减少,只有少数考生有机会进入到最后的殿试环节。

殿试殿试是宋朝科举制度中的最后一环,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

参与殿试的考生数量非常有限,一般在百人左右。

殿试的内容主要是写作和辩论,考查考生的文学才华和对时事政治的理解。

参加殿试的考生中取得成绩前列的会被授予进士头衔,从而有机会被提拔为官员。

考试内容宋朝的科举考试内容与唐朝相比,更加强调文学才华和理论知识。

宋代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宋代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宋代科举制度及其影响宋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项重要制度,它的实施使得中国文化更加繁荣发展。

科举制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由以血缘关系为主的世袭文化向以科举为主的士族文化转型。

宋朝时期,科举制度在经过几次改革后逐渐完善,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独特传统。

一、科举制度的成立及其发展1. 科举制度的起源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

隋朝大业年间,官员的选拔不再以家族资历为主,而是以应试的形式选拔,这为科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朝时期,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分为县试、府试和会试三级考试。

2. 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宋代是科举制度发展的黄金时期。

宋太宗初年,废除了唐朝以来的三馆秘阁制度,建立了“国子监”和“太学”,从而将科举制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到了宋代晚期,科举制度的制度体系逐渐完善,年、榜、次、场、试等等单元制的细节已经基本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考试制度逐渐成熟。

二、科举制度的影响1. 稳定统治科举制度通过选拔有才学的人才来进入官场,使得官员的质量大大提高。

同时,考试的公正性也使得官场更加稳定,从而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朝廷的统治。

2. 基础教育的发展府学和县学,成为国民教育制度的基础,提供了朝廷推行“读书为仕”的方针的普及途径,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3. 文化繁荣科举制度的落实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科技的发展。

科举制度选拔出了许多能人,而这些人才往往都拥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才学,他们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4. 社会进步科举制度的落实为人们提供了进入官场、成为官员的机会,这增加了人们的社会流动性和动力,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科举制度的局限性和变质1. 学习方式单一科举制度选拔的人才,往往是通过记忆传统经典,注重文学造诣,而缺乏实际能力的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2. 社会阶层渐趋稳定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官员,大多数都来自于地方名门。

这种情况造成社会阶层逐渐稳定,造成贫富差距加剧和社会流动性下降的趋势,这是科举制度的局限性之一。

宋代的科举制度

宋代的科举制度

宋代的科举制度宋代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宋代的科举制度始于北宋时期,创立于太祖赵匡胤的时代。

该制度过程中经历了不断的演进和完善,持续了近五百年之久。

宋代的科举制度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进士科和明经科。

进士科是选拔官吏的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每三年举行一次进士科考试,合格者可以取得进士出身,称为举人。

进士科考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乡试,即在州县一级进行的考试;第二阶段是殿试,即在京城举行的考试。

乡试考试内容主要是文学、经学和史学,殿试考试则以诗词、文章和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为主。

合格者可以进入国子监进一步学习和考试,以取得更高的官职。

明经科则是辅助进士科考试的一种科目,主要是考察考生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明经科的合格者可以补充进士科考试的不足,也可以独立获得诸多官职。

宋代的科举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宋代科举制度注重统一考试制度,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的考试,展示了它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其次,宋代科举制度注重考试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主要考核文学、经学和史学等实际能力,体现了宋代统治者对于国家发展和治理的需求。

再次,宋代科举制度注重时效性,每隔三年进行一次考试,缩短了选拔官吏的周期,更好地满足了政府对于人才需求的迫切性。

最后,宋代科举制度注重激励和评价,通过科举制度来奖励优秀的考生,给予他们更高的官职和特权,激发了人们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宋代的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稳定。

通过科举制度,宋代政府能够选拔到一大批优秀的官员,提高了政府的执行效率和治理能力,推动了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繁荣。

此外,科举制度也带动了教育的发展,各级学府和书院得以兴起,例如国子监等,为后来的科举制度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

总的来说,宋代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它不仅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官员,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繁荣。

宋代科举制度

宋代科举制度

宋代科举制度1. 引言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代科举制度是中国科举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

本文将从宋代科举制度的背景、内容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便更好地了解宋代科举制度的重要性和特点。

2. 背景在了解宋代科举制度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其背景。

宋代科举制度的出现与中国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密切相关。

在北宋时期,由于政治改革的推动,科举考试逐渐取代了其他选拔官吏的方式,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

3. 科举制度的内容3.1 考试流程宋代科举制度的核心是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全国范围的考试,会试是以地方为单位的考试,而殿试则是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3.2 甄选人才科举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宋代科举制度更加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

考生需要在乡试和会试中展示才华和知识,以便被选为进士。

进士是科举制度中的最高级别,他们有机会担任国家重要职位。

4. 科举制度的影响4.1 促进教育发展宋代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得中国教育得到很大发展。

为了应对考试,学校和私塾相继涌现。

进士和贡生们也积极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在文化教育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

4.2 社会流动性的增加科举制度的存在为社会阶层的流动提供了途径。

任何一个有才华的人都有可能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

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封建社会阶级固化的现象,使得社会更加公平和包容。

4.3 文化传承与融合科举制度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传承与融合。

因为考试范围是全国范围的,来自不同地区的士人们可以共同参与考试,互相学习交流。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流动和交融。

5. 总结宋代科举制度的推行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

它不仅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增加了社会流动性,也促进了文化传承与融合。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几百年,为中国历史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宋代科举制度分析

宋代科举制度分析

宋代科举制度分析宋代是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较为成熟的时期,科举制度在政治、教育、社会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分析宋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和作用,并探讨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特点宋代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基于考试的形式,分为三个阶段,即乡试、会试和殿试。

其中,乡试在各地行,选拔出的优秀考生进入会试,再由会试选拔出的考生参加殿试,最终经过皇帝的考核任命为官。

科举制度的特点在于公平公正,落地兼顾才干和品德。

在乡试阶段,通过充分的考试竞争,选拔出了各地的优秀考生。

会试则更加注重学问才能,通过策问、诗文等形式考察考生的学术水平。

殿试则更加注重考生的政治抱负和气质,考察他们是否适合从政。

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官员的素质和能力。

二、科举制度的作用科举制度在宋代起到了多重作用。

首先,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在科举考试的压力下,广大学子努力学习,以期通过考试取得功名。

同时,科举考试中涉及的诗文、经义等学科也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推动了当时文化的繁荣。

其次,科举制度提高了官员的素质。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的官员,他们不仅有才具和学问,而且具备一定的政治魄力和品质。

这对于当时政府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再次,科举制度对社会流动性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科举制度下,考生不再受到出身的限制,只要通过考试,就有机会进入仕途并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阶层的固化,提高了社会的流动性和公平性。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度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倡导了儒家政治理念的传承和发展。

科举考试注重考查考生的儒家经典知识,这使得儒家思想在宋代得到广泛传播,并成为当时政治与社会的主导思想。

其次,科举制度对社会道德建设起到了一定作用。

进入仕途的官员在经历了严格的考试选拔后,往往会更加注重自身政治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这使得当时社会有了一定程度的道德规范和官员廉洁之风。

再次,科举制度对中央集权起到了巩固作用。

宋朝科举制

宋朝科举制

宋朝科举制
宋朝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科举制度分为三个阶段:乡试、省试、殿试。

乡试是在县城集中考试,选拔出合格的人才参加省试。

省试是在省城集中考试,选拔出更优秀的人才参加殿试。

殿试是在皇帝居住的地方集中考试,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担任官员。

宋朝科举制的实施,一方面严格按照考试科目、考核标准选拔人才,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近乎崇拜科举制度,导致士人阶层对于科举成为了追求的唯一目标,忽视了实际能力和治国才能。

同时,科举制度也带来了贪污舞弊的问题,许多富有的人家都会资助贫苦士人,以便他们能够通过科举考试。

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宋朝科举制度仍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体系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

- 1 -。

解读宋代的科举制度与文化影响

解读宋代的科举制度与文化影响

解读宋代的科举制度与文化影响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朝代,其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并对宋代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宋代科举制度及其文化影响进行解读。

1. 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宋代的科举制度起源于唐代,但在宋代得到了更加完善和广泛的运用。

宋代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地方性的选拔考试,会试是地方官员筛选考试,殿试是在京城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经义、史书、诗词和制度等等。

2. 科举制度的意义科举制度在宋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为人才选拔提供了一种公平公正的途径。

无论贫寒与富贵,只要有才华就有可能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位。

其次,科举制度使得社会上知识分子的地位得到了提升,文人成为了社会的精英阶层。

此外,科举制度也推动了宋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3. 科举制度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科举制度对宋代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也加深了社会等级之间的鸿沟。

由于科举制度的存在,社会上流传着“秀才不出门,全靠祖宗积德”的说法,强调了科举对于个人命运的重要性。

其次,科举制度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土壤,大量的文人涌现出来,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研究,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学、历史和哲学作品。

再次,科举制度也为宋代社会提供了一种社交平台,官员们通过学术交流,培养了友谊,并相互影响。

总之,宋代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并对宋代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科举制度,人才得以选拔,社会上知识分子的地位提升,文化得到了繁荣发展。

科举制度同时也对社会稳定和社会等级产生了影响。

此外,科举制度也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土壤,带动了学术的交流和发展。

宋代科举制度的存在,成为了当时社会的标志之一,对后世的中国教育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的科举制度与文化繁荣

宋代的科举制度与文化繁荣

宋代的科举制度与文化繁荣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科举制度对于中国教育史和文化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科举制度使得社会出现了一批才华横溢的人才,这也是宋代文化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宋代的科举制度宋代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完备和成熟的一种选拔制度。

这个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选拔人才,为官员的选拔提供标准。

这个制度从唐朝开始推行,到宋代则更加完备和系统。

宋代的科举制度分为三种考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指在县级考点进行的一次选拔,一般是选择学子的第一步。

通过乡试之后,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是在省会举行的一种选拔,考生在会试中要完成一定的作文和诗文题目。

会试通过后,参加殿试。

殿试是在皇宫里进行的最后一轮选拔,最终能够获得中举的人才能成为官员。

这种科举制度可以说是一个良好的机会平等制度,因为只要学识足够,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科举。

这种制度的出现使得整个社会都充满了求学和进步的氛围。

有了科举制度,人们对于学术上的追求和探索便越来越高涨。

二、科举制度对于文化繁荣的影响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高度文化繁荣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

这种文化繁荣不仅是因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更是因为科举制度的出现,使得社会上出现了一批才华横溢的人才。

首先,科举制度激发了中国古代科技的研究。

在宋代,大批的学者,如苏颂、沈括等人,都是华夏历史上的科技巨匠,他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建立了许多对于中国科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成果。

其次,科举制度也促进了文学和诗歌的发展。

在宋代,以苏轼、李清照、陆游、秦观等文学家为代表的文学家,以及以陆游、范仲淹为代表的诗人,都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一股力量。

他们的诗歌和文章不仅传唱于当时,也留给了后人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中国文学历史上重要的篇章。

最后,科举制度对于教育体制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宋代的学校,不仅可以教书,还可以传授创新思想、促进人才的开发和培养。

宋代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宋代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宋代科举制度及其影响宋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阶段之一,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宋代科举制度的起源、运作机制以及其对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至宋代达到了巅峰。

宋代科举制度由贡举、省举和院试组成。

贡举是指通过地方官员举荐的方式选拔人才,省举则是由朝廷在省级考试中选拔,而院试则是由朝廷在京的国子监举行的考试。

二、科举制度的运作机制宋代科举制度的运作机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贡举、省举、殿试和礼部试。

首先,地方官员通过贡举推荐有才学的人士参加省举。

然后,在省级考试中选拔优秀的考生进入殿试阶段。

殿试是在朝廷内进行的,考生在贵宾殿内接受考官的面试和答题。

最后,优秀的考生进入礼部试或皇帝亲自参与选拔的中举人。

三、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影响1. 提供了社会流动机会:科举制度的实施打破了封建社会的血缘限制,使得社会的底层人民也有机会通过积极努力进入士人阶层,促进社会流动。

2. 增强了统治者的控制力:科举制度使得统治者能够选择合适的人才参与政府的管理,增强了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同时也为统治集团提供了稳定的人才来源。

四、科举制度对政治的影响1. 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度使得朝廷能够通过选拔优秀人才来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控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2. 建立了官僚体制:科举制度为官僚体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官员的选拔标准不再依赖于血缘和身份,而是侧重于人才和能力,使政府机构更加科学高效。

五、科举制度对文化的影响1. 促进了文化繁荣:科举制度使得文化和教育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发展和繁荣。

2. 注重教育普及: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科举制度使得教育普及成为国家的重要政策,推动了普通人的教育程度的提高。

六、结语通过对宋代科举制度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它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影响。

科举制度不仅促进了社会流动和政治稳定,也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教育的普及。

宋代科举的三级考试制度

宋代科举的三级考试制度

宋代科举的三级考试制度
宋朝的科举制度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在县级考点进行的考试,主要考查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

通过乡试的考生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是在省级考点进行的考试,考查文化素养和知识面的广度。

通过会试的考生可以参加殿试。

殿试是在皇宫进行的考试,考查文化水平和才能,同时要求考生有一定的政治素质。

其次,宋朝的公吏选拔过程非常严格,考试的范围涵盖了儒家经典、政治经济学、法律、诗词、文章等多个领域。

考试要求不仅仅是文化知识,还要考虑到品行、家庭背景、政治倾向等方面。

因此,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的人往往都是素质比较高的人才,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修养,能够胜任各种官职。

再次,宋朝的公吏制度注重官员的考核和监督。

在任职期间,官员要经常参加各种考试和考核,以检验他们的政绩和能力。

如果出现问题,不仅会面临政治处分,还可能被罢免官职。

同时,宋朝还设立了专门的监察机构,对官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恪尽职守、廉洁奉公。

总体来说,宋朝的公吏制度是一个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注重官员的考核和监督,保证了政府机构的有效运转和政治稳定。

宋代科举制度

宋代科举制度

•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 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 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 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 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 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 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 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 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 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 先例。
•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 誉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 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 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代统治者 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誉 录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 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 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 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 制。
•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确 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 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 授官。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 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 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 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二年 不定。实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 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 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 试。
王安石,还有他的…
哼!此乃老 夫的杰作!
《三经新义》
• 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 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 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 而有之,变换不定。
我曰…这本草草编撰 的《三经新义》害了
多少寒门士子啊!

王的陈其“欧
岩孙尧兄陈阳
叟何叟陈康修

、、则尧肃《 冯王是叟公卖 京曾连都尧油
中 三

宋代的科举制度

宋代的科举制度
第二步考试是礼部的省试,一般在每年的正月举行。省试合格后,放榜为进士,省试第一名称 省元.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始定殿试之制,复试礼部进士。雍熙元年(984年),定三甲制,凡头甲赐 及第 ,二甲赐出身,三甲赐同出身。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又将殿试进士分为五等,规定为:学思优长,词理精纯为一等;才思该通,文理周率为第二;文理俱通为第三;文理中平第四;文理疏浅为第五。此后又先后于大中祥符二年(1000年),四年(1011年)及嘉祐六年(1061年)进一步完善五等评定制度。临轩唱名时,以前二等赐及第,三等曰度
科举制度自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创以来,经唐代而体制初备,成为继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以后的最主要的人才选拔考试制度,在国家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多重作用。进入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定型,体制日渐细密周全,规模也逐步扩大,对政治文化教育的影响也更为广泛深刻,成为构成中国古代封建的官僚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有机部分,对于学术思想、文化艺术等广义的文化现象也产生着一定的导向和制约作用。
科举考试的内容,与唐代科举相比,没有很大的差别。其中进士科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10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10条;九经试帖书120帖,对墨义60条;五经试帖书80帖,对墨义50条;三礼对墨义50条;三传对墨义110条;开元礼及三史科,各对墨义300条;学究对毛诗墨义50条,对《论语》墨义10条,对《尔雅》及《孝经》墨义共10条,《周易》、《尚书》各25条;明法对律令40条,兼经50条。
(二)宋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变化
除一般程式之外,宋代对于科举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造,使其制度更加完备。宋代对于科举制度的改造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完善科举考试的程式,加强公平竞争的原则,以杜绝循私舞弊的现象。其具体措施包括:废除由 台■近臣得荐所知之负艺者 的 公荐 制,罢止唐代以来举人预投公卷(或称温卷)的惯例,改变 礼部采名誉,观素业 的做法,一切考诸试篇。太宗淳化三年(992年),采用将作监丞陈靖的建议,在廷试礼部进士时,开始实行糊名考校,以革除应试者 争习浮华,尚敏速 的弊端。此后又将糊名封弥用于省试和解试。这种封弥糊名的办法是将试卷上考生的姓名、年甲、三代、乡贯等密封或去掉,代之以字号。这种做法有助于防止考官徇私作弊。封弥后代用的字号,北宋时多于《玉篇》中取字为号,南宋初改用《千字文》中取字为号,以三字凑成一号。例如:嘉祐六年(1059年)殿试,曾对■、■、■、■、■、虭等六号卷子重加详定,这些字号均取自《玉篇》;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殿试将 任贤辉 字号卷列居第一,这个字号卷便是王十朋的殿试文卷(参见张希清《宋代殿试制度述记》,《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实施封弥之后,考官尚能通过辨认文卷字迹得知考生是谁,故尔不能完全杜绝作弊现象。于是,又创立了誊录制度,设专人誊录试卷, 而后识认字画之弊始绝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据《宋会要辑稿?选举》七之九和七之十一记载,殿试誊录始创于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至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之间,此后分别在省试及解试实施。宋代学者吴自牧《梦梁录》卷二曾记述宋代省试后封弥誊录的详细经过:所纳卷子,径发下弥封所封卷头,不要试官知士人姓名,恐其私取故也。

北宋科举制

北宋科举制

北宋的科举制度在唐朝科举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北宋科举制度的特点包括:
1. 建立了完善的三级考试制度,包括“州县考课法”、“科举制”和“常平法”。

2. 科举制由中央的科举考试委员会按照一定的方法,对全国各地的读书人进行选拔,经过皇帝审批后授予官职。

3. 常平法是由地方官员和士人进行共同商定,以维持本地区稳定治安为目的而建立的法律制度。

4. 州县考课法在北宋初年时实行过一段时间,但由于“人亡政息”(指统治者不作为)以及一些地方官员利用职权贪污腐败等原因最终导致这项制度被废除。

5. 在每一级考试之前都会举行一次统一的常平考试,通过该考试后就会授予相应职位。

6. 每隔几年要举行一次“乡试”,在乡试之前会对各地考生进行选拔工作。

7. 宋朝的科举制形成了完善的分类和科目规划,例如武举分为解试、省试、殿试,贡举分为进士、明经、诸科。

总的来说,北宋的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维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完整版)宋朝的科举制度

(完整版)宋朝的科举制度

宋朝的科举制度一、发展背景:在沿袭唐制的基础上,宋元朝又根据自身朝代的实际情况,有新的变化和发展,科举制度逐渐成熟和完善。

二、科举的种类宋朝的科举大致分为三类:一为制举,由天子直接考选。

二为常贡,由州县贡人礼部考选。

三为学选,由三舍选充。

三、考试内容的分类常科和制科。

常科指常设科目,有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学究、明经、明法诸科。

制科为非常设科目,由皇帝根据需要临时设置并亲自主持的特种考试,选拔特殊人才。

文科和武科。

武科的考试内容为先骑射后策问,,其中策问决定去留,弓马区分高低。

成人科和童子科。

童子科规定,凡15岁以下,能通经作诗赋的少年儿童,由州官推荐,经皇帝亲自考试,中试着赐进士出身或同学究出身。

四、宋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对唐朝的变化和发展1、扩大科举名额(1)唐朝进士科,每榜入取人数很少。

但宋太宗以后,科举名额扩张,每榜人数多达百人。

(2)宋朝科举除照例录取之外,还增设了特奏名(特赐连续多次应省试而不第的年老举子以本科出身)。

(3)在扩张名额的同时,又提高科举及第的地位和待遇。

及第后可直接做官,不需要像唐朝那样还必须通过吏部考试。

2、确定“三年一贡举”宋朝科举考试时间,最初没有明确的规定。

后来,宋英宗平治三年,确定科举考试时间为“三年一贡举”。

3、殿试成为定制殿试始于唐朝,但是没有成为制度。

为了录取的公平,宋代形成了三级科举考试制度:州试(由地方官主持)----省试(由尚书省礼部主持)----殿试(由皇帝主持)。

宋真宗时,分为五等,第一、二等为及第,三等为出身,四、武等为同出身。

宋神宗时,第一、二等为赐进士及第,三等为赐进士出身,四等为赐同进士出身,五等为赐同学究出身。

南宋时变成,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南宋的殿试影响了元明清的科举考试制度。

4、建立新制,防止科场作弊为了考试的公平性和客观性,防止作弊,宋朝在科举考试的实践中建立了一些制度,内容如下:建立别头试。

宋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对文人的影响

宋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对文人的影响

宋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对文人的影响一、背景介绍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科举制度成为了选拔文人官员的主要途径,并且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宋代科举制度的背景、组成与演变,并分析其对文人的影响。

二、科举制度的组成和演变1. 科举制度的起源宋代科举制度起源于唐朝,但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606年唐太宗李世民推行的明经乡试。

2. 科举制度的组成宋代科举制度由三个阶段构成:乡试、省试和殿试。

•乡试:乡试是最低级别的考试,参加者来自各地乡镇,称为秀才,通过此项考试方可晋升为举人。

•省试:省试由各地省级行政区主持考试,合格者可晋升为进士。

•殿试:殿试是最终的考试环节,由皇帝亲自主持,在这个阶段表现出色的进士将有机会成为朝廷的高级官员。

3. 科举制度的演变宋代科举制度在其存在的800余年里发生了多次改革和演变。

其中最重要的改革是王安石变法时期对科举制度的改革。

改革后,乡试取消了明经科试题,转而注重实用性,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设置了更多相关题目。

此外,考试文章范围也拓展到诗词和赋文等文学作品。

三、科举制度对文人的影响1. 社会地位提升科举制度为文人提供了通过考试晋升官职、推动社会地位提升的机会。

合格者可以成为进士或进一步晋升为高级官员,享有特权和社会尊重。

2. 文人精神追求科举制度鼓励文人追求知识和才华,并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修养与文学能力。

这促使大量文人积极投入到学习和创作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文化热潮。

3. 平等机会与社会流动科举制度起初是为了选拔人才而设立,无论贫富和出身,只要参加考试并通过,就有机会晋升。

这种平等机会和社会流动性的存在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固有的等级制度。

四、总结宋代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制度之一。

通过详细介绍其组成和演变,我们可以看到科举制度对于宋代社会和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提供了晋升官职的途径,鼓励文人精神追求,并促进了社会流动和平等机会的出现。

宋朝的科举制度

宋朝的科举制度

宋朝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继唐代进士科试和明朝科举制度之后的一种形式,它的实行为中国封建社会提供了一种重要的选才方式,使得有才能者有机会在朝廷上有所发展。

从公元960年开始,宋朝就推行科举制度,经过不断完善,直到明代终止,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官僚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科举的形式、特点以及对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简要探讨。

1、科举制度的形式宋代的科举制度是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和改进,也是明代科举制度的前身。

宋代科举制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府、州、县”三级考试。

其中,“乡试”是县级科举考试,目的是选拔“秀才”。

通过乡级考试之后,“同考”则需前往府、州进行“省试”,通过省级考试则可以获得“举人”的称号,成为官方选择的初级官员、县令、知州等。

高级官员则需要通过“制举”才可以晋升。

2、科举制度的特点首先是选拔方式的公平性。

科举制度取消了世袭官职和阶级限制,不论贫富,只要有才能,就可以通过科举课程升官。

其次,科举制度的选拔范围十分广泛,通过县试,乡试,同省试,全国高考等层层选拔机制,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到官选的过程中。

最后,科举制度也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推行地方派遣、分科设置等措施。

3、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度不仅有利于选拔人才,而且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也有积极影响。

首先是政治方面。

科举制度有效缓和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避免了朝廷内部大批官员世袭的苛酷现象。

同时,科举制度也可以降低官员的腐败率,改善社会治理和安全。

其次是经济方面。

宋代的科举制度改善了农民的地位,选择了许多有农民背景的杰出人才,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农业政策,大力发扬了农业经济。

最后是文化方面。

科举模式的完善和推行培养了大量文化人,同时也推动了科技的发展,许多人才涌现,文化的繁荣也受到了推进。

总的来说,宋代的科举制度是一个集合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体,它的实施为中国封建社会提供了多方面的发展机会。

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历代朝廷也不断完善和改变其实行的方式,为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中国宋代科举考试制度

中国宋代科举考试制度

中国宋代科举考试制度包括以下方面:
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

宋代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州试、省试和殿试。

州试由地方官主持,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科目为经义和策论,取中者称为解元,可以参加省试。

省试由礼部主持,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科目为经义、策论和诗赋,取中者称为进士,可以参加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科目为策论,取中者称为进士及第,按照名次分为状元、榜眼、探花等。

三级考试制度既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公正,又增强了皇帝对取士的控制,使得进士成为“天子门生”。

扩大了考试的规模和录取的人数。

宋代科举考试的资格门槛大大降低,所有阶层的人都可以参加考试,不再受到出身、籍贯、年龄等的限制。

宋代政府还兴办了各级学校,为考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条件,甚至给贫寒学子提供了补助。

宋代科举考试的规模和录取的人数都大大超过了前代。

据统计,宋代共举行了科举考试116次,录取进士约2.1万人,平均每次录取180人,而唐代共举行了科举考试270余次,录取进士约1万人,平均每次录取37人。

宋代科举的扩大,使得更多的人有了从政的机会,也使得官僚队伍更加庞大和多元化。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的科举制度宋沿五代旧制,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后改开宝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科,进士科以外的各科,常合称“诸科”。

神宗时,废诸科,另设“新科明法”,元祐时废,绍圣复设延续至北宋末,南宋绍兴年间一度复设。

此外,还有武举、童子举;而制科则分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经学优深可为师法、详闲吏理达于教化三科,仁宗时分设六科,神宗时罢,元祐复设,绍圣时再废,另设宏词科。

元祐时曾设“经明行修科”,实同制科。

南宋复设制科,设博学宏词科,南宋末改称词学科。

宋代科举以进士科最为重要。

北宋前期宋初沿五代旧制,分进士科及诸科,科举考试也是“朝代更易”,不废科举,宋朝建立的次月,即建隆元年(960)二月,举行首次科举考试,仍依五代旧制,每年举行一次,自开宝七年(974)权停“贡举”后,间年举行一次“贡举”,渐成惯例。

宋初取进士,亦无定数,通常为10 余名,少则六七人,大体与后周时相当。

乾德四年(966),除录取进士6 人外,又录取“诸科”9 人。

此后,不定期地录取“诸科”,录取人数通常也多于同科进士人数,即所谓“国初,诸科取人亦多于进士,盖亦承五季之敝云”。

宋初承五代旧制,科举考试前,“台、阁近臣得(向主考官)荐所知进士(应举者)之负艺者,号曰公荐”,中举后的进士则“拜知举官子弟弟侄,及目(主考官)为师门、恩门,并自称门生”,建隆三年(962)下诏禁止。

但依五代旧制,录取进士之权仍完全掌握在主考官手中,皇帝并不进行干预,每年考取进士后,“知贡举(官)奏合格人姓名而已”,类同备案。

开宝五年(972),主考官录取进士11 人、诸科17 人后,宋太祖“召对讲武殿,始下制放榜”,皇帝开始参与新进士的录取,被称为“新制”③。

次年三月,宋太祖在召对时,黜落“应对失次”的进士、诸科各 1 人,又因下第举子投诉主考官不公,宋太祖决定从下第举子360 人中选取195 人,以及已被录取的进士9 人、诸科27 人,亲自在讲武殿主持考试,取进士26 人,诸科101 人,共127 人。

唐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策贡士洛城殿”,史称“贡士殿试自此始”④,这只是代替主考官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考试。

而宋太祖主持的“殿试”,则是具有在主考官已考之后的复试补取性质,新录取者列于原已录取者(除已罢黜的2 人外)之后,作为“一榜”,“自兹殿试遂成常式”①。

开宝八年,除任命王祐为“权知贡举”任主考官外,又任命 3 人为“权同知贡举”任副主考官,以后成为制度。

主考官进呈以王式为首的进士36人,殿试后改以王嗣宗为首,而以王式为第四,首次改变礼部主考官原先排列顺序。

唐代进士第一名称“状元”,也称“状头”,为五代、宋代所沿称。

③《十国春秋》卷15《南唐烈祖纪》。

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建隆元年二月辛卯。

①《文献通考》卷30《选举考》三。

本年首次出现礼部试(省试)与殿试不同的排名顺序,因而尚书省礼部贡举榜的“榜首”,改称“省元”(后代称“会元”);而称殿试首名为“状元”。

宋太祖虽然重视科举考试,但五代重武轻文的习气未除,进士及第后所担任的官职很低,如开宝八年殿试的状元王嗣宗,初任为秦州司寇参军,其时虽为实职,但属低级文官“选人”最低的初等“幕职州县官”。

太平兴国二年(977)正月,举行的科举考试,取进士109 人、诸科207 人,又录取参加过十五次以上考试而未被录取的进士及诸科184 人,再取考“九经”而不合格的老年举子7 人,“特赐‘三传’出身”,共录取507 人。

考试合格的进士及诸科300 多人“赐及第”,而将从考试不合格中录取的进士及诸科近200 人则“赐出身”,以示两者的区别。

史称宋太宗又命将进士及第者“定其优劣为三等”,这是首次将进士分为三等。

又提高了进士入仕的寄禄官及差遣职务,“第一等为将作监丞,第二等为大理评事,并通判诸州”,“同出身以下免选,注初等幕职判司簿尉”。

实际是将所有进士分为三等,一、二等为进士及第,三等为同进士出身。

雍熙二年(985)又将考试合格的进士、诸科各分为三等,淳化三年(992),采纳陈靖建请,殿试采取“糊名考校”,又分进士为五等(进士分为五等自此始),一、二、三等赐进士及第,四、五等赐进士出身②。

景德四年(1007),颁布《考试进士新格》,完全以考试成绩定录取及等级的标准。

大中祥符四年(1011)颁布《亲试进士条制》,制定一系列规定,并定出五个等级的标准。

天圣五年(1027),始分进士为六等,第一等五名,第二等称第一甲,第六等为第五甲,进士分甲自此始。

后演变为五等,第一等即是第一甲。

后又定第一、二甲为“进士及第”,第三甲为“进士出身”,第四、五甲为“同进士出身”(同出身),后曾改第五甲为“同学究出身”。

南宋孝宗时改为第一、二甲为进士及第,第三、四甲为进士出身,第五甲为同进士出身。

太宗末年起连停科举五年,真宗初又连续举行三年,后行间年一举,以后又渐行间隔二年一举,但还不是定制,所有停举年都要下诏“权停贡举”。

英宗治平三年(1066),“诏礼部贡院,今后每三年一开科场”,确定了“三年大比”的制度,为后世所沿袭。

同时针对每次考试录取人数增多,诸科人数较进士更多,而“冗官”也日益严重的情况,规定进士以皇祐四年(1052)录取数的四分之三为额,“进士以三百人为额,明经诸科不得过进士之数”③。

熙宁科举改革以后科举“省试”原以诗赋为第一场,论为第二场,策为第三场,帖经为第四场;仁宗时改为第一场试策,第二场试论,第三场试诗、赋,第四场试帖经、墨义,顺序虽有所调整,但诗、赋和帖经、墨义仍是必考的科目。

王安石积极倡导科举以经义取士,并把《孟子》列为考试科目之一,以改变“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的状况。

他把改革科举看成是“一道德”,即统一思想,造就改革派人材的主要途径。

熙宁四年(1071)二月,王安石在所拟改革科举的中书札子中,认为:“古之取士,皆本学校,道德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材皆足以有为于世。

”因此他提出“宜先除去声病偶对之文,使学者得以专意经义”。

“贡举新制”规定,应举人不再考试诗赋、帖经、墨义之类,而以《诗》、《书》、《易》、《周礼》、《礼记》为本经;《论语》、《孟子》为兼经。

第一场选考本经中的一经,第二场考兼经,都要“务通义理,不须尽用注疏”;第三场考论;第四场考时务策。

同时废罢明经诸科,另设明法科,凡是原先应试明经诸科,而又“不能改试进士”科的,考明法科,“试以律令《刑统》大义断案,中格即取”①。

新的明法科,时称新科明法。

②《资治通鉴》卷204,天授元年二月辛酉。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开宝六年三月辛酉。

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儒家经典,但是注释不一,还不能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

王安石创立的“新学”派,是新兴的“宋学”中体系相对完整的学派。

宋神宗对王安石说:“今谈经者人人殊,何以一道德,卿所著经,其以颁行,使学者归一。

”①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以“新学”派的观点撰注《诗义》、《书义》、《周礼义》,合称《三经新义》,于熙宁八年颁布学校,作为教科书。

此后,《三经新义》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以此选拔拥护改革的官员。

元祐时,新学派遭到打击,但理学派、蜀学派,都还是小学派而未受到重视,只提出“王安石不当以一家私学(《三经新义》),令天下学官讲解”,并不得引用王安石的《字说》,而要求用“诸家之说”,以及考试“添诗赋”,但没有恢复帖经、墨义,曾分设经义、诗赋两科,后改为第一场试本经义及《论语》或《孟子》,第二场试诗、赋,第三场试论,第四场试子、史、时务策①。

绍圣以后,又废试诗赋,“新学”学说又受到重视。

崇宁四年(1105)规定,由学校“三舍法”贡士,而罢诸州府发解(解试)及礼部贡院试(省试),直接参加殿试,大观三年(1109)科举考试只有殿试,遂无“省元”而有“上舍魁首”,殿试首名仍称状元。

宣和六年(1124),又恢复“省试”(礼部贡院试)。

南宋建炎及绍兴初年,因战乱而未举行“省试”,改行“类省试”,故无“省元”而只有“状元”。

北宋时第二、三名俗称榜眼;南宋时俗称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绍兴末年以前,科举虽仍以“新学”学说解释经义为主。

但“理学”在秦桧、赵鼎扶植下,在科举考试中也逐渐得势。

高宗末孝宗初,“理学”遂与“新学”并为显学,科举中随权臣及主考官的倾向而变化,宁宗中期以后,理学派在科举中逐渐占优势,至理宗淳祐元年(1241)后,理学成为统治思想,新学、蜀学在科举中遂完全被排斥。

为防止在科举考试中作弊,淳化三年(992)殿试,首先实行“糊名(封弥)考校”,考官受命后不回家,直接赴贡院以避请托,后成为惯例。

景德四年(1007)开始,“省试”也实行糊名考校。

大中祥符八年(1015)开始,又设誊录院,考卷经誊录后再送考官,以防止考生在考卷上以“点污”形式与考官通同作弊。

考官亲属历来另行考试,称为“别头试”,以防止考官偏袒其亲属;景祐四年(1037)起,诸路“解试”(乡贡)也实行别头试,而首都开封府及国子监别头试的封弥、誊录,则实行“省试”的制度,以及实行其他防止考试、阅卷作弊的措施,北宋及南宋中期以前,情况大体较好。

理学在科举中日渐占优势之时,正是南宋日益腐败之日,科举中的奸弊也日益增多。

嘉定十六年(1223)时,“伪冒滋长,摭取其优,凡十二事陈之,曰门关、曰纳卷、曰内外通传、曰全身代名、曰换卷首·纳白卷、曰吊卷..”等。

史称:“至理宗朝,奸弊愈滋”,“所取之士既不精,数年之后,复俾之主文(任考官),是非颠倒逾甚,时谓之缪种流传。

复容情任意,不学之流,往往中第”②,可说是对南宋末年科举情况的最好概括。

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太平兴国二年正月;《宋会要辑稿》选举2 之1,7 之4、5。

①《宋会要辑稿》选举1 之1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8,皇祐四年十月丁亥。

①《文献通考》卷31《选举考》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熙宁四年二月丁巳。

南宋的类试(类省试)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227),时当“三年大比”之年,但因宋金战争而无法进行。

十二月,逃亡在扬州(今属江苏)的宋高宗下诏,停止进行“省试”,而在各路首府(转运司所在州)由提刑司,开封府、国子监由东京留守司,差官进行“类省试”,简称“类试”。

国子监生亦可参加本路的类试。

宋制“省试”之前,各路举子须先经“解试”,即通过州试(乡试)、转运司试(漕试)或国子监试(太学试)中的一种,称为“正解”。

“正解”和“免解”(不经考试)举子,头年发解,次年春参加“省试”、“殿试”。

各路应考的举子中举者的比例相差很大,通常开封府、国子监举子每四五人中举一名,而外路举子常是二三十人中举一名,有时六七十人才中举一名,河东、广西、夔州、利州等路有时甚至无一人中举。

建炎元年所定各路的解额中则每十四人取一名,余数不足十四人亦取一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