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隆升研究进展
青藏高原与大陆动力学地体拼合、碰撞造山及高原隆升的深部驱动力
青藏高原与大陆动力学地体拼合、碰撞造山及高原隆升的深部驱动力一、本文概述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地质构造吸引了全球科学家的目光。
作为地球上最大、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涉及了复杂的地壳运动和动力学过程。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青藏高原与大陆动力学地体拼合、碰撞造山及高原隆升的深部驱动力,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地质现象的本质和机制。
文章将首先概述青藏高原的基本地质特征和构造格局,包括其形成的历史背景、主要的地体拼合事件以及碰撞造山过程。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深入探讨青藏高原隆升的深部驱动力,包括地壳增厚、地幔对流、板块俯冲等因素的作用。
通过对这些深部驱动力的详细分析,文章将揭示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质过程和机制,以及这些过程对区域乃至全球地质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本文还将关注青藏高原与大陆动力学地体拼合、碰撞造山过程中的岩石圈、软流圈以及地幔等深部结构的变化,探讨这些变化如何影响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地质演化。
通过综合研究,文章将提出新的观点和认识,为理解青藏高原乃至全球大陆动力学过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青藏高原与大陆动力学地体拼合、碰撞造山及高原隆升的深部驱动力,以期为推动地球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青藏高原与大陆动力学地体拼合青藏高原的形成与演化,深受大陆动力学地体拼合的影响。
地体拼合是指不同地块或地体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通过断裂、滑脱、碰撞等过程,最终合并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的构造单元。
这一过程不仅塑造了青藏高原现今的地貌格局,也深刻地影响了区域乃至全球的气候、生物和环境。
在地质历史的长河中,青藏高原经历了多期的地体拼合事件。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拼合。
这一事件发生在约50 Ma前,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和变形。
这次拼合事件不仅形成了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也奠定了高原现今的基本构造格局。
青藏高原的形成还与其他地体拼合事件密切相关。
研究揭示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和机制
研究揭示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和机制7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丁林带领的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团队,在《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上,发表了题为《青藏高原隆升时间和机制》(Timing and Mechanisms of Tibetan Plateau uplift)的综述文章,系统阐述了青藏高原的差异性隆升过程和深部动力学机制。
大陆碰撞-俯冲等深部圈层作用驱动的青藏高原隆升是新生代全球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
高原隆升显著影响地表圈层-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和人类圈的耦合作用过程,深刻影响亚洲气候动力学、生物多样性、碳循环、现代水资源和大江大河演化,是21世纪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
然而,在大陆碰撞过程中,青藏高原大陆岩石圈变形和地表高程时空变化的机制尚不清楚。
近些年,随着青藏高原定量古高度数据的加速产生,科研人员逐渐认识到高原具有差异性隆升的特征,部分地区的隆升时间比以前的推测或早或晚,已有的动力学模式均不能完整体现高原隆升过程。
“青藏高原的完整演化模式必须考虑亚洲在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之前的构造事件中继承下来的古地貌和岩石圈的不均一性,这对认识高原差异性隆升至关重要。
”丁林说。
通过详细分析青藏高原白垩纪海陆转换、构造变形、岩浆和低温热年代学证据,研究提出,拉萨-羌塘地体的碰撞以及随后的拉萨岩石圈向北俯冲导致分水岭山脉的初步生长;南部新特提斯洋的持续俯冲,在约9500万年前将冈底斯地区隆升至海平面之上,从而形成与现今的安第斯山相似的发展过程,称为安第斯型冈底斯山,并在藏南地区形成显著的降水效应。
此时的青藏高原仅有两条狭窄的山脉,即分水岭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但地表隆起的幅度有待量化。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时间和方式对于限定印度北缘范围和新生代陆内缩短变形量至关重要,而它们又是约束高原地表隆升幅度和深部动力学机制的关键。
中国科学院在地球科学方面的研究有哪些突破?
中国科学院在地球科学方面的研究有哪些突破?一、大陆构造演化中国地貌复杂多样,其形成与大陆构造演化密切相关。
中国科学院在大陆构造演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例如,在青藏高原隆升与隆起机制上,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通过地震监测、地形测量等手段,揭示了青藏高原隆升的动力学过程,提出了多种有力的证据支持莫霍界面下地幔物质上涌与地壳的动力学相互作用论。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大陆的构造演化、地震活动规律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气候变化与灾害防治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与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科学院针对气候变化问题积极开展研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例如,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的科研团队通过对气候古记录的研究,揭示了中国东部战国时期与秦汉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以及成因,为研究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
此外,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地震预测与灾害防治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他们通过开展地震监测、地震活动性探测等研究,提出了大地震形变学、地震电磁学等多种预测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地震预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地震灾害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三、地质资源勘查利用地质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国科学院在地质资源勘查利用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例如,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与资源研究中心的科研团队在矿产资源勘查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与成因机制。
他们通过对主要矿床的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研究,提出了多种矿床成因模型,为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因素。
中国科学院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环境治理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例如,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科研团队深入研究了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资源,并开展了珍稀植物的种质资源调查与保护研究。
他们通过野外调查、种质收集等手段,建立了一批珍稀植物的种质资料库,同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珍稀植物的遗传背景与适应性演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环境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持。
古新世—中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北缘隆升的特征——来自可可西里盆地的报告
 ̄ 82@ f
2 。 。 8
2
地
质
学
报
AC OL GI A I C TA GE O C S NI A
V I 2 o2 o8 _ N .
Fe b. 2008
古新 世一 中新 世 以来 青 藏 高原 北 缘 隆 升 的 特征 来 自可 可 西 里 盆 地 的报 告
地层学 、 积学 和磁性 地 层研 究 , 为风 火 山 群下 部 沉 认 的沱沱河 组粗 碎屑 岩 系年 龄 为 5 6 ~3 Ma 风火 山 .0 2 ,
片平坦 。至 中新世 哺乳动物群 发生 明显 的分化 , 我 国大西北 地区 出现 了草 原 型 动物 ( 铸 鼎 等 ,0 4 , 邱 2 0 ) 因而 中新世初期是青 藏高原环境 重大 变化 时期 , 环境
~
化 的各种特 征 , 解决 青 藏高 原 隆 升 的时 间 、 程 的 是 过 关键 。本文 以青藏 高 原腹 地最 大 的红 色 盆 地 可可 西
里为例 , 从古 新世一 中新世时期 的沉 积 、 生物 、 山岩 火
的特征等诸 多方面 , 阐述 青藏高原 显著 开始 隆升 的时 间、 表现特点 和作用 。
— —
蔡 飞刘 ,启 ,延 ,晏 ,德 , 灿 罗 杰 雄 , 德民 魏 荣 顾 生 袁 明 李 威 王国 , 中
中 国地 质 大学地 球科 学学 院 , 武汉 , 3 0 4 4 0 7
内 容 提 要 : 于 青 藏 高 原 隆升 的 时 间有 4 、2Ma 1 等 见 解 , 直 存 在 争 议 。本 文 以 青 藏 高 原 腹 地 最 关 5Ma3 、4Ma 一
大 的 红 色 盆地 可 可 西 里 为 例 , 古 新 世 一 中新 世 时期 的 沉 积 、 物 、 山岩 的 特 征 等 诸 多 方 面 , 从 生 火 阐述 青 藏 高 原 显 著 开 始 隆 升 的 时 间 、 现 特 点 和作 用 , 认 为 中新 世 初 期 , 藏 高 原 有 一 次 强 烈 的 降 温 事 件 ; 物 质 组 分 上 , 钙 质 粘 表 并 青 在 以 土 、 达 克 ( d kt ) 山 岩 为 主 ; 物 上 以 寒冷 、 旱 标 志 的裸 子 植 物 为 主 的植 硅 体 ; 新 世 中 期 之 后 青 藏 高 原 全 埃 A a ic 火 i 生 干 中
青藏高原隆升与地壳运动研究
青藏高原隆升与地壳运动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地球的内部构造及其运动机制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青藏高原作为亚洲的屋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针对青藏高原隆升与地壳运动的研究,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以期能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
青藏高原是全球最大、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其面积约有25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为4000多米。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青藏高原一直是全球气候格局和区域降水的主要调节者。
然而,长期以来,关于青藏高原的形成原因和机制,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论的焦点。
传统的学说认为,青藏高原的形成是由于地球板块构造的碰撞与挤压所造成的。
大约5000万年前,欧亚大陆板块和印度板块发生碰撞,导致青藏高原的形成和隆升。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青藏高原不断上升并不断影响周围地区的地壳运动。
近年来,随着地震学、构造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等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开始逐渐对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造成的地壳运动进行深入研究。
他们发现,青藏高原的隆升并不仅仅是由于板块碰撞和挤压所致,还与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密切相关。
通过测定地震的震源机制、重力场和形变数据,科学家们得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青藏高原的隆升是由于地幔柱的上升所致。
地幔柱是指地球内部较热、较轻的物质所形成的热对流圈,它的上升会导致地壳的隆起和地震的发生。
而地幔柱的上升又与地球内部部分岩石的熔融密切相关。
此外,青藏高原的隆升还与造山带的形成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青藏高原的北部和南部,分别是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脉。
这两个山脉是在地球板块碰撞的作用下形成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变。
山脉的抬升造成了青藏高原的隆升,而青藏高原的隆升又进一步影响和改变了山脉的形态。
总结起来,青藏高原的隆升与地壳运动的研究既有传统的板块构造学说,也有近年来的新观点。
科学家们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观测和研究,试图解开青藏高原形成的谜团。
他们发现,青藏高原的隆升不仅与板块构造的碰撞和挤压有关,还与地幔柱的上升、岩石熔融以及造山带的形成有密切的联系。
近年来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形成模式的主要进展
高 原 的 隆 升 是 岩 石 圈拆 沉 作 用 的结 果 , 者 或 是 地 幔 向 下 对 流 造 成 的 ( ]a , 8 , Mon r 1 8 9 1 9 ) 尽 管不 同 学 者观 极 其 不 同 , 绝 大 0。 9 但 多 数 人 根 据 板 块 构 造理 论 都 认 为 , 马 拉 雅 喜
20 0 2年第 2期
国 土 资 源 情 报
1 5
B rx n i 人 ( 2 在 这 期 问重 新 提 出 阿 aa a g 等 18 ) 9 尔 冈 模 式 , 他 们 认 为 , 度 大 陆 壳 十 分 平 但 印 缓 地 俯 冲 在 西 藏 之 下 最 近 几 年 , 国 地 质 中 科学 院与美 国等 国家合 作实 旌 了 I N—
19 ) 9 6 以及 根 据 连 续 介 质 力 学 原 理 , 出 了 提 均 匀 变 形 模 式 , 释 青 藏 高 原 巨 厚 的 地 壳 和 解 高 的 海 拔 。 们认 为青 藏 高 原 作 为 一 个 整 体 他 发生 均 匀 缩 短 和均 匀 加 厚 。 一些 作 者 ( i Br d, 1 7 ; h o a d Mo g n 1 8 ) 认 为 青 藏 9 8 Z a n ra , 5 则 9
是 世 界 地 学 研 究 和 争 论 的 焦 点 之 一 。 括 起 概 来 , 论 的 焦 点 集 中 在 以 下 三 个 科 学 问 题 争
上 :
只 用 大 陆 碰 撞 作 用 不 能 解 释 喜 马 拉 雅 山 脉 及 其 周 边 的 青 藏 高 原 的 形 成 和 演 化 问题 . 大
了强 烈 壮 观 的 造 山 作 用 , 波 及 范 围 从 喜 马 其 拉 雅 经 天 山 和 蒙 古 一 直 到 贝 加 尔 湖 一 带 的 广 阔 地 区 , 些 地 区 广 泛 的地 壳 变 形 形 成 了 这
有关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生代扩展与隆升的讨论_张培震
第26卷 第1期2006年1月第 四 纪 研 究QUATERNARY SC I ENCESV o.l 26, N o .1Janua ry ,2006文章编号 1001-7410(2006)01-05-09有关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生代扩展与隆升的讨论*张培震 郑德文 尹功明 袁道阳 张广良 李传友 王志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摘要 青藏高原晚新生代的扩展和隆升对周边环境演变产生重大影响,确定扩展和隆升的起始年代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
近年来在六盘山、积石山和祁连山及其相邻盆地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生代(5~10M aB P.或约8M aB P.)发生了准同期、影响深远的构造变形,导致了沉积盆地的消亡和山脉的隆起。
青藏高原北缘的阿尔金山和东缘的岷山、龙门山及川滇高原也在该时段发生了构造活动的加速和构造隆升。
所有这些准同期的事件反映了约8M aB P.前后青藏高原向周边的扩展,扩展的方式是通过一系列逆冲断裂、褶皱变形、左旋走滑及其伴随的山脉隆起和盆地消亡而实现的。
该时期青藏高原的扩展导致了周边的环境变化,奠定了今日环境的格局。
主题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约8M aB P. 高原扩展与隆升 起始年代中图分类号 P534.6,P 542.1 文献标识码 A第一作者简介:张培震 男 50岁 研究员 新构造地质学和大陆动力学专业 E m ai :l peiz h en @i es ac c 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0234040)资助 2005-11-05收稿,2005-11-25收修改稿1 引言青藏高原的形成不仅导致了亚洲大陆内部强烈的晚新生代构造变形,还对周边地区的地貌格局和环境演化产生重大影响[1~7]。
例如,青藏高原的隆升和扩展造成了东亚大气环流格局的重构,导致了我国北方沙漠化和干旱的形成与扩大,奠定了今日山川水系的格局和活动构造的框架,成为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的直接原因。
青藏高原古近纪 —新近纪隆升 与沉积盆地分布耦合
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隆升与沉积盆地分布耦合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之一,由多个构造单元组成,包括青藏高原中部、青藏高原东北缘和喜马拉雅山。
在其形成过程中,青藏高原经历了多次地质事件,包括隆升和沉积。
其中,古近纪-新近纪时期的隆升事件和沉积盆地的分布耦合是一个重要的地质事件。
古近纪-新近纪时期的青藏高原隆升始于约6600万年前,并持续至今。
在这个时期,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碰撞和挤压作用,青藏高原逐渐上升,形成了现代的高原地形。
同时,沉积盆地也因此形成了许多地质构造,比如珠穆朗玛峰南侧的喜马拉雅山前缘盆地和北侧的雅鲁藏布江盆地。
喜马拉雅山前缘盆地是一个古老的、多相沉积的地质构造,形成于古老的扬子陆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碰撞和挤压作用。
在古近纪-新近纪时期,这个盆地受到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经历了大规模的海侵和陆侵作用。
在地质剖面上,喜马拉雅山前缘盆地的地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下部为前陆逆冲褶皱,中部为三角洲和河道相,上部为湖泊和滨海相。
这些沉积相的变化与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密切相关。
雅鲁藏布江盆地则是青藏高原北缘的一个重要地质构造。
在古近纪-新近纪时期,这个盆地同样受到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发生了广泛的构造变形和沉积作用。
在沉积序列上,雅鲁藏布江盆地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下部为海相沉积,中下部为陆相碎屑性沉积,中上部为封闭盆地的湖相沉积,上部为半封闭湖盆相。
这些沉积相的演化过程与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和地形背景密切相关。
总之,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时期的隆升和沉积盆地分布耦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质事件。
通过观察喜马拉雅山前缘盆地和雅鲁藏布江盆地的沉积序列和沉积相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青藏高原的形成和演化历史。
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中国地质自然环境影响的探讨
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中国地质自然环境影响的探讨第4卷第1期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3年8月GeologicalHazardsandEnvironmentPreservationV o1.4.№lAug’,1993L|/3’虫藏言蓑蔫导地/J自然环境影响的探讨/}江堡些盛尸—————————’——’........——一r(中国地质科学院五六二综台大队,三河市101601)本立论述丁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和形成原日,韧士}分析丁这一地质事件肘青藏高原厦中国大陆地质自然环境的影响.认为,一十地区地质自然环境的形成与演化是全球性变化与地区性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这两方面变化分别与地球运动和区域地壳运动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地质动力话动过程,是认识地蓐自然环境的重要内窖.糊词,,始.越唯敏Jf,I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地球发展史上的重大地质事件,它不但对区域地质构造,矿产资源等具有重要控制作用,而且对中国大陆地质自然环境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笔者根据正在进行的有关课题研究的部分成果,初步总结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与形成原因,探讨这一地质事件对中国气候以及沙漠,黄土和泥石流活动等所产生的影响.一,中国大陆地壳运动与青藏高原的形成青藏高原的北界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南界为喜马拉雅山,东界为龙门山,横断山和川西高原,西缘为克什米尔和帕米尔高原.面积约330×10km.高原北部为柴达术盆地及其它一些小型盆地,海拔2700--3100m高原南部和东部是一些巨大山系与深切河各.高原中部除个别高大山系外大部分地区地势宽坦,低丘,宽谷,湖盆交错,平均海拔4500—5000m青藏高原的急剧隆起发生在新生代,但在此之前经历了漫长的成陆作用和夷平活动.在地质时期中,广阔的青藏地区经历过多次海陆变迁.其最终结束海侵的成陆时间早晚不一.总的发展趋势是由北向南海水逐渐退出:北部是昆仑山,可可西里山于晚三叠世末成陆f南缘的喜马拉雅山则直到始新世中,晚期才成为陆地(表1)_1_∞.在地壳上升,海水退却的同时,发生造山运动,从北向南形成高大山系的雏形.要有:海西期的昆仑山印支期的可可西里山;燕山期的唐古拉山}喜山期的喜马拉雅山等. 由于在早第三纪以前的构造运动在本区活动不十分强烈,所以诸多山系和整个青藏地区2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993年的高度还不大.此外,在成陆造山过程中,在山地地区发生剥蚀活动,在河谷,湖盆内发生堆积作甩.经过漫长的隆升,夷平话动,使广阔的青藏地区形成基本统一的夷平面,其高程1500~3000m.这一地质地貌活动为青藏高原的形成创造了基础条件,因此是高原演化的奠基时期.表l青藏地区鼍并海遇成陆时间表地区最晚海相屉成陆时间决定戚陆的构造运动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叠幕一上三叠统三叠纪束毒西一印支运动芜墙高原北部一横断山区中慷罗骁中慷罗世末燕山运动早期阿底斯山一念青唐古拉山白里系早白里世末一晚自里世韧燕山运动中晚期雅鲁藏布江索段上白里骁晚白里世蔫山运动晚期雅鲁藏布江西段和喜马拉雅山始新坑始新世中晚期喜马拉雅运动一幕喜马拉雅山南麓(巴基斯坦北部)中新统中新世中期喜马拉雅运动=幕(111文世宣[I],张青梧啪等,1981,惨改)第四纪——特别是早更新世中晚期以后,青藏地区发垒持续的,快速的整体隆升.到中更新世束,高原平均高程达3000m左右,高大山系达4000--5500m;到晚更新世束,高原进一步上升到4000m左右,高大山系上升到5000--6500m;全新世以来,上升速度进一步加剧.高原和高大山系分别达到4500--5000m和5500--8000m.目前隆起活动仍未停止,大部分地区以2一lOmm/a以上速率继续上升(图l,表2).表2青藏高原地区第四纪以来上升幅度念青唐古羌塘昆仓山唐古拉山阿底斯山藏南各地喜马拉雅山恕山拉山东爰高原全新世80O--900400—600100--E00900—190O晚更新世250O一280025O025002000--280020口0—2500中更新世2500早更新世(据郑奉,1981[a]等’青藏高原隆升虽然是持续进行的.但具有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点.据沉积序列,河流阶地和古冰川遗迹等方面分析,快速整体隆升后第一个比较明显的激烈期发生在L4一L2MaB.P.前后的早更新世末,此期间上新世一早更新世时期的古湖泊相继消亡,在东昆仑山口,甲洼等地剖面中,穷家岗冰期的冰碛层和河溯相沉积层,不整合覆盖在下部溯相沉积层上此后,大致在0,9MaB.P,0.5MaB.P.,0.1MaB.P.和8000a前后又发生多次构造运动,使高原在持续隆升中,多次发生较大幅度的上升和河流下切活动,形成若干次沉积间断和多级河流阶地(图2),.综观青藏高原全部隆升过程,第四纪以来,呈现隆,●摹1期张业戚t青藏高原隆起盈其对中国地赢自鼎环境影响的探I寸3E奢f避国1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示意圈臣令’图2青藏高原三个冰靖层谷地和河流阶地剖面勘’窟日中喜马拉雅山卓羹友蜂北垃热久囊市答地左横剖面-b.蕾兰酉喜马拉稚山北墟马甲囊市支疵答地左捌面-t栌定贡嘎东较大援河各地右横面.1.鞠相屡2.拜质阿朔相屡-3.砂质河期相层’4?iI}泥质j辫相屠-5?山麓砾石堆积f6-珠磕屉?7.球术角砾署-8.冲租砾石屡f9.斯屡}1D.基告升速率不断增大的趋势,尤其是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时期.隆升活动特别强烈.平均速率分别达到7一l0mm/a和50mm/a左右.青藏高原隆升活动具有区域的整体性和局部的差异性.其整体性主要表现在整个高考妻上是在早更新世开始大幅度隆起,此前区内虽然发育有山地,湖泊,河流,盆地等不同地貌形态?但高程无巨大差异,因此区内由古生物,古岩溶,沉积相等反映出的古环矗基本一致.隆升过程中,虽然不同方式的构造形变广泛发生,但由于隆升的速度很快,时间t,I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很短,所以尚未形成严重的地区性差异;连发育在高原内的许多河流也来不及充分下切,致使高原内大部分地区原来形成的宽广统一的夷平面不但现今高程近于一致,而且原有地貌形态也得以较好的保存青藏高原隆起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在整体隆升的背景下,存在一定程度的地区性差异.这种差异以高原边缘地区最强烈.北缘的柴达木盆地,受昆仑山东西向构造带和阿尔叠构造带影响,中新生代时期,发生断陷或拗陷活动,形成相对独立的中新生代盆地.东缘的龙门山,横断山和川西高原地区,虽然伴随青藏高原发生强烈上升,但上升幅度较高原腹地要小,同时由于不同方向的断裂构造十分发育,面状剥蚀和河流下切活动特别强烈,因此隆升活动受到多方面干扰,形成高山耸峙,峡谷纵横的地貌特征南缘的喜马拉雅山,同整个高原相比,上升步伐更快,晚更新世和全新世上升速率分别超过15mm/a和70mm/a}诸多山峰在伴随山系快速隆起的同时,还发生强烈的断块上升,因此其上升速率和幅度较喜马拉雅山还大.此外,在高原内部的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等山系,在伴随高原整体性隆升过程中,也发生断块上升活动,因此上升速率和幅度也不同程度地高于整个高原地区.在一些高大山系的山麓地带,伴随高大山系的块断上升活动,常常因局部引张作用而发生断陷活动,因此形成断续分布的断陷盆地.如在喜马拉雅山北麓,不但发育了一系列湖盆,而且形成了宽阔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在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北麓,形成了班公湖,昂拉仁错,色林错(奇林湖),纳木错等数十个湖泊.对于青藏高原的形成原因,不同大地学说给予了不同的解释.地质力学认为,青藏高原是伴随该地区主要构造体系的生成演化而出现的,而构造体系又是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的产物.青藏高原地区除受纬向构造,南北向构造,西域系构造,北东向构造等多种构造体系影响外,主要为帕米尔一喜马拉雅歹字型构造和青藏川滇歹字型构造控制.这两个巨大的歹字型构造由一系列走向东西一北西的弧形倒转褶皱和逆冲断裂带组成.自北向南大致形成4个构造带巴颜喀拉构造带,中生代以前为北西西向海槽,三叠纪晚期发生褶皱和断裂活动}唐古拉构造带,三叠纪和侏罗纪为海槽,中侏罗世后发生强烈构造活动,白垩纪前后成陆,构造带主要由上三叠统和侏罗系褶皱和冲断裂组成;冈底斯山一念青唐古拉构造带,北部侏罗纪一白垩纪为海相沉积,南部为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白垩纪末发生造山运动,晚侏罗世和白垩纪地层发生褶皱和冲断层;喜马拉雅构造带,包括雅鲁藏布江断裂和喜马拉雅北坡的一系列复杂的褶皱和冲断层,均形成于新生代.上述构造带是印支运动以后,伴随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的发展,由北向南依次形成的.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中国大陆地壳运动虽然发生了十分复杂的时空变化,但受地球自转速率控制,其基本方式是发生纬向的或经向的水平位移,因此形成一系列纬向构造和经向构造.在这一基本格局控制下,由于不同地区边界条件的制约,纬向构造和经向构造常常受到不同程度的改造——甚至形成多种形式的扭动构造体系.这种现象在古生代以后表现得尤其突出.其时中国大陆地壳持续向南推移过程中,在中国大陆西部开始受到印度地块的阻挡,于是在青藏地块东南边缘的三江流域产生日益强烈的侧向挤压,使青藏地块发生顺时针方向的扭动,因此一些弧形褶皱和断裂开始发育,形成了歹字型构造的雏形.中●‘‘第1期张业戚,青藏高陆踅厦其对中国地蜃自然环境影响的探讨5生代以来的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不但继承了古生代地壳运动程式,而且发生在青藏地区的构造运动的强度一次比一次加大,因此使歹宇型构造迅速发展定型.据地球物理资料,青藏地区地壳具有多层结构,因此在多次构造运动作用下,发生强烈挤压和构造推覆,地壳不但发生巨大断裂变形,而且在水平方向急剧缩短,在垂直方向大幅度增厚,与此同时,深部上地幔物质发生上涌,这些活动使青藏地区隆起成陆后发生强烈的整体上升,形成雄踞地球之巅的”世界屋脊”这场剧烈的地壳形变运动,在区域上是由北向南发动的,所以循此方向,构造运动的强度和地表隆升的幅度不断增大.在时闻上,这场运动在古生代开始孕育,中生代萌发,早新生代初步发展,晚新生代以后急剧加强.现今阶段,青藏高原地区不但仍然以很大的速率继续上升,而且构造活动,地震活动,地热活动等都十分强烈,表明这场雄伟壮阎的地壳运动仍处于方兴未艾之中.二,青藏高原隆起后,中国气候环境的巨大变化青藏高原的隆起,控制了晚新生代以来东亚季风的形成与发展,从而使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气候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据有关研究成果],早第三纪时期,地轴与黄道面交角大约为Oo(现为663,),太阳辐射能够更多地进入高纬地区,因此全球气候比较温暖.亚热带气候带可达北纬35.一45.,暖温带可达北纬5.一5O..该时期我国和东亚大陆构造活动相对稳定,大多数地区遭受剥蚀夷平,青藏高原及周缘山地尚未大幅度隆起,中国大陆地貌虽然也有多种形式的变化,但基本上为波浪状起伏的准平原.在这种情况下,除沿海地带出现局部性季风环流外, 广大区域为行星风系控制.气候带基本与纬向线平行分布,各带温差不大,锋面活动不强. 自高纬向赤道地表温度缓慢上升,气候带稀疏宽广.全国陆地可大致分为5个区域:东北区域为湿润暖温带l华北区域为湿润的暖温带一亚热带;准噶尔盆地一内蒙古高原为干旱暖温带塔里术盆地一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干旱一半干旱亚热带}西藏高原一华南沿海地区为湿润的热带,亚热带(图3)rr].到晚第三纪末期,全球气候开始变冷,气候带增多,各带之间冷暖,干湿变化加大,与此同时,海陆热力差异加强,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出现原始的古季风环流.在我国.一方面各地区准平原化遭到El益严重破坏,地貌形态趋于复杂化,多元化{另一方面,青藏地区在全部成陆后开始向高原发展.其时大部分地区高程达2000m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使中国大陆气候带(特别是冬季气候带)开始南移,另一方面已显雏形的青藏高原对夏季风开始产生敷益明显的阻滞作用,因此使西北地区开始出现全年干旱的气候特征.I临近第四纪之前,虽然气候在反复冷暖交替中不断变冷,但毕竟没有进入冰期阶段}已经出现的古季风环流虽然受到原始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的影响,但这种影响还比较微弱,因此东亚季风尚不强盛.对我国和东亚气候的影响并不特别显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大陆晚第三纪气候在继承早第三纪时期气候温暖,南北温差不大,气候带基本与纬圈平行等特点的同时,又出现气候带南移,区域气候变化趋于复杂多变等特点.从而显示出开始向第四纪气候转化的特点.这一时期中国大陆大致分为6个气候区域:东北地区仍为湿润的暖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3年圉3中国早第三纪气候带分布图(据扬怀仁等,1989[~J)圉d中国晚第三纪气候蒂分布圉(据橱怀仁等,1989[T3)●蕈l期张业戚,青藏高舅i隆起厦其对中11llh;l自嚣环境髟响的探讨7温带|海河,黄河下谱地区为湿润的温带一亚热带|西北干旱暖温带除包括西北大型盆地和高大山系外,进一步向东扩展到黄土高原地区|藏滇地区为湿润的温带一亚热带,长江中下游和江南丘陵的大部分地区为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区}东南沿海和台湾,海南地区为湿润的热带一亚热带(图4)m.第四纪——特别是早更新世中晚期以后,中国大陆气候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除了受第四纪全球性冰期,问球期控制外,还受到急剧隆升的青藏高原的强烈影响.第四纪以来,全球性降温使中低纬的海陆热力差异不断加大,因此使第三纪末期出现的局部性古季风环流逐步扩大,形成大范围的东亚季风环流.与此同时,急剧隆起的青藏高原.对自由大气产生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越来越大,从而使东亚环流得到极大地加强.实际观测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冬季(或寒冷的冰期阶段),青藏高原是中国和亚洲地区的一个十分强大的冷源.受其影响,一方面在海拔大约4000--5000m的近地面产生一个具有反气旋特征的冷高压,因此加强了中国大陆的冬季风,另一方面,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阻隔了北部西伯利亚气流与南部印度洋气流的联系,使冷空气在西伯利亚地区积聚加强,并频繁侵袭我国,不但加剧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寒冷,干旱,而且使中国东部地区产生强烈的东北季风.冬季温度明显低于同纬度的其它大陆地区.夏季(或温暖的问冰期),青藏高原一方面作为中国和亚洲大陆的热源,形成一个由高原近地面热低压和高原上空高压组成的高原季风环流,因此强化了中国东部——特别是东南部区域的夏季风环流,使这些地区夏季(或问冰期阶段)更加炎热多雨I另一方面.它仍是一个巨大的屏障阻挡了西南季风的北上.因而使青藏高原及其北部广大地区常年干旱少雨.综合上述,新生代时期中国大陆气候由时空比较稳定的温暖气候逐渐变化为寒冷多变的气候.这一变化始于上新世,早更新世逐渐发展,中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急剧发展,目前尚在继续演化之中.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包括t第一,中国大陆由受行星风系控制转变为受季风控倍鼍}第二,气候变化除纬度效应外,还出现强烈的非纬度的区域性变化,造成强烈的南北向差异和东西差异,在此两方面综合作用下,形成三大气候区——东部的东南季风区,西南部的西南季风区,西北部的内陆干旱区,第三,青藏高原和高大山系,除整体干旱,严寒和区域性气候变化外,还形成了垂直气候带|第四,在中国大陆第四纪以来气候的时问变化上,一方面随冰期,间冰期及冷期,暖期交替发生较长时间尺度的变化,另一方面随冬夏交替发生短时间尺度的变化.冬季和冰期阶段,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极端寒冷,干旱, 东部地区气温也低于同纬度其它地区}夏季和间冰期,东部地区较其它同纬度地区相比要炎热多雨,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仍十分干旱.三,气候导致的其它地质自然环境变化气候在地质自然环境系统中具有突出的主导作用.气候变化进一步决定植被迁移,冻土与冰川发育,黄土分布,沙漠进退等;这些环境又共同控帝j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气候环境变化的多种效应,首先反映在青藏高原地区.从沫川发育情况看,青藏高原一直是中国陆地冰川主要发育区.第四纪以来.伴随全球气候转冷和高原急剧隆起,冰川活动的规模在反复消长中不断扩大.早更新世希夏邦马冰期,沫川规模很小,只有一些山8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3年地冰帽和小型山麓冰川,出现在希夏邦马等个别高大山峰地区.到中更新世聂聂雄拉冰期,冰川活动显着加强.冰川遗迹在高原的主要山脉广泛分布,冰川型式多样,不仅有狭长的山谷冰川,山麓冰川,而且有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的半覆盖式冰川.到晚更新世的珠穆朗玛冰期,冰川活动仍十分强烈,特别是高大山系的冰川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如察隅河谷晚更新世早期冰川长达200km以上;嘉黎县西北的麦地卡盆地发育了3600kin:的盆地式冰川I在理塘与稻城之间形成了近300Okm的冰盖.全新世时期,虽然全球气候进入温暖的冰后期,但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昆仑山,念青唐古拉山等高大山地的冰川活动并没有停止,一直到现今阶段仍在继续进行].晚更新世以后t由于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降水急剧减少,导致湖泊萎缩,湖水咸化.如班公湖,羊卓雍湖,马法术错等陆续由外流变为内注奇林湖(色林错)等一批湖泊解体,并逐步进入盐湖阶段.伴随更新世后气候愈益寒冷干燥,土壤也发生显着变化.中更新世时期,为典型的褐红壤型土.晚更新世时,除喜马拉雅山南翼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区,因受到一定的西南季风的影响,仍继续红壤或褐红壤型土的形成活动外,其余广大地区均变为褐土型土.全新世时期,除局部海拔高度较低,受季风影响的地区为黄棕壤型土的成土活动外,其余广大地区进一步发展为棕毡土型成土活动.此外,自更新世晚期开始,在高原腹地和周缘山地还形成了大面积的多年冻土.高原植被也发生显着变化.第三纪时期为茂密的针阔叶混交林.早更新世以后,植被逐渐稀疏,昆仑山首先变为高山荒漠和灌木丛草原.中更新世以后,高原地区的栎类和雪松迅速减少,松树和其它针叶树增多.晚更新世以后,松栎林,云杉林等完全消失,逐渐变为高寒草原,草甸和荒漠草原或荒漠稀疏灌术草原.青藏高原隆起不仅使自身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对中国广大区域的地质自然环境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区域环境变化中,最突出的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沙漠化.中国沙漠主要分布在北纬35—50.,东经75.--125之间的西北,内蒙古温带与暖温带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按纬度而言,这些地区本不应该成为沙漠猖獗的地区.之所以形成严重的沙漠化,除远离海洋外, 更重要的是第四纪以后,由于全球气候变冷和青藏高原的迅速隆起,使这些地区气候持续严重干旱,于是在早更新世时期开始出现沙漠,而后在反复消长中不断扩大,最终形成浩瀚的沙漠.中国黄土的发育历史与沙漠化具有类似特点.它同样作为寒冷干燥气候的产物,自早更新世形成以后,一方面随冰期与问冰期发生反复扩展与收缩,另一方面在反复消长中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从黄土发育情况看,老黄土主要停积在西北和华北地区,而新黄土(下蜀土上部)则越过长江,远达江南丘陵地区.此外,在中国西北黄土沉积剖面中,愈到上部由新黄土反映的气候愈趋干燥.这些变化显示了青藏高原不断隆升的作用Eg]我国西北以及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等广阔区域的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的兴衰,明显受到青藏高原隆起和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影响.其发展的总趋势是,伴随季风气候的发展和干旱的加强,地表水体萎缩,含盐量提高如罗布泊湖中全新世以后面积缩小了数倍位于内蒙古高原弱水下游的古居延泽.原来包括今日的嘎顺诺尔,苏古诺尔及居延洼地,汇●第1期张业戚,青藏高熏隆起厦其对中国地质自鼎环境形响的择{寸9纳弱水东河和西河,水域辽阔,两汉时期,该地经济繁荣,而后由于气候日趋干旱,沙漠化发展,八泽河水锐减,湖面萎缩解体.古居延泽干涸,仅在嘎顺诺尔和苏古诺尔洼地尚存残留的湖泊].我国泥石流活动的发展历史也与青藏高原和东亚季风气候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密切关系.据有关研究成果,早更新世时期,我国泥石流活动不强,只在天山等局部地区发现水石流堆积物.中更新世时期,泥石流活动显着加剧,泥石流堆积物广泛发育在天山,昆仑山,贺兰山,太行山,秦岭川滇山地等地区.在黄土发育区,泥石流堆积物多出现在离石黄土下部}在非黄土地区,泥石流堆积物则覆盖在早期河潮相沉积物上,或与同期其它类型沉积物以相变方式发生水平交错过渡.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泥石流活动在广泛发生的同时,还出现类型多样和强度加大的特点.在青藏高原和西北高山地区,主要为冰川型泥石流}在黄土高原,陇南山地,川滇山地等地区,主要为粘度较大的暴雨型泥石流}在秦岭,太行山,燕山,辽西山地等地区,主要为暴雨型水石流.导致第四纪泥石流活动演化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中更新世后中国大陆完全受季风气候控制,季节性降水,暴雨型酶水变得十分强烈,为泥石流活动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条件;第二,由于青藏高原的持续隆起和中国其它区域新构造运动的进行,中国大陆三大阶梯状的地貌格局逐步形成,高原,山地,丘陵地区的局部性高差也越来越大,因此为泥石流活动创造了广泛的地形基础}第三,伴随第四纪风化剥蚀与多种沉积活动的进行,第四纪黄土以及残积物,坡积物冲洪积物等松散堆积物愈益丰富,因此为泥石流活动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第四纪环境演化,直接影响了青藏高原地区的古人类活动.现今的西藏高原,环境恶劣,人烟稀少,特别是藏北高原地区基本上属于无人区.但考古资料表明,在石器时代,这里曾有过与华北地区类似的古人类活动.近20年来,先后在申扎县多格则公社多热藏布河二级阶地,日土县扎布公社古湖岸阶地,普兰县马法术错东北岸的三级阶地,日土县帕也布也峰南麓帕也曲真沟,吉隆县戳错龙湖北岸阶地等发现细石器20多处.这些石器多分布在宽展的河谷和湖滨地带,现今海拔4400--5200m.这些石器的特点与华北地区相似.它们可能属于旧石器晚期或中石器时代目.这些古人类遗迹说明,在更新世晚期或全新世初期,尽管青藏高原已经发生急剧隆起,气候和水土环境也逐渐恶化,但整个高原地区的环境还没有发展到完全扼杀人类生机的程度——特别是在河流,潮泊及一些山麓地区,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并有较好的水土条件,使古人类在这些地方得栖息生存.全新世以后,尽管全球和东亚进入温暖的冰后期,但青藏高原隆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藏北高原更加严寒干旱,同时河流干涸,湖水成化,土壤贫瘠,草木稀琉,可狞动物绝迹,使古人类失。
刘晓东, 2013. 青藏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干旱环境演化的影响
青藏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干旱环境演化的影响刘晓东(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710075)摘要:青藏高原隆升是新生代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对亚洲乃至全球气候和环境演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近40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各种地质记录和气候数值模拟研究了青藏高原隆升的气候环境效应,丰富了对亚洲季风变迁和亚洲内陆干旱化机制的认识,但至今仍存在许多需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试图回顾青藏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干旱环境演化影响的研究,对高原整体隆升、阶段性隆升和区域隆升三类数值模拟试验的结果进行总结,重点分析不同形式的构造隆升在气候和环境效应上的区域差异。
从目前的数值模拟结果来看,海陆分布和喜马拉雅山的隆升可能对南亚季风的建立和发展具有较大的作用,而东亚北方季风的形成发展、高原北侧干旱化加剧和亚洲粉尘循环增强则可能与青藏高原主体、特别是高原北部的隆升关系更为密切。
该文也就青藏高原隆升与其它影响因子作用的对比、南亚季风和东亚季风的起源、高原隆升过程中的反馈效应与气候环境变化的非线性响应、数值模拟与地质记录的对比及其不确定性等进行讨论,并探讨了未来需深化研究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青藏高原构造隆升亚洲季风内陆干旱环境演化地质记录数值模拟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超过4000m、范围达2,500,000 km2,是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向北漂移并与欧亚板块碰撞的产物[1, 2]。
高原隆升不仅是新生代固体地球演化的重大事件之一,也被认为是地球气候和环境演化的重要驱动力。
它不仅改变了青藏地区本身的地貌和自然环境,而且对亚洲季风、亚洲内陆干旱化乃至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都有深刻的影响。
近40 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通过地质记录和气候数值模拟,研究了青藏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干旱环境演化的影响,在高原隆升的气候环境效应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到目前为止,大量地质证据支持高原隆升与亚洲季风形成发展及内陆干旱化的密切联系(例如,文献[3-5]),但对高原隆升的历史和模式、亚洲季风和内陆干旱化的起源和区域差异等问题的看法还有待统一(例如,文献[6-8])。
青藏高原的隆起与环境效应
青藏高原的隆起与环境效应000000000高原第三次强烈隆升发生在距今15万年左右,这段时间,高原的平均高度已达到4000米以上,一些高山超过了6000米,使高原内部的气候更加寒冷干燥。
地质历史进入全新世(距今一万年前),高原继续抬升,形成了今天高原面平均高度达到4700米。
高原的强烈降升,给亚洲东部的自然环境以深刻的影响,高原的动力作用和势力作用改变了周围地区的环境。
1 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气候和环境效应2000 m这一高度被认为是高原隆起—黄土堆积的临界高度。
在共和运动时期,喜玛拉雅山由于普遍超过了6000 m而成为阻塞印度洋季风的重大障碍。
近年来随着构造隆升驱动气候变化假说的提出,用以青藏高原为代表的构造隆升导致的各种物理化学过程及其气候效应来解释大冰期的来临和全球气候变化,考虑青藏高原大地形存在时的1月份100 k Pa等压面上的大气环流图式与现今实际观测值近似一致,当不存在青藏高原时,现有的西伯利亚高压就不复存在,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欧亚大陆的冬季才有西伯利亚高压.青藏高原的隆起增加了冬季雪的覆盖厚度,改变了局部乃至全球的反照率,从而可能对全球气候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把晚新生代地球的变冷及区域分异性的增强归因于晚新生代青藏高原及北美西部高原的隆起。
从孢粉植物分异及演变、干旱碎屑及膏盐沉积分布等方面,对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气候与地形的演变进行了探讨。
其结果表明,盆地西部新生代两个极端干燥的气候期(膏盐发育期)分别出现在始新世至渐新世及上新世至第四纪。
前者与老第三纪行星环流控制下的副热带干燥带有关,而后者与青藏高原的隆升有关。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的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于25~17第二期强烈隆升即相当于喜马拉雅运动的二期,其所达高度与宽度,足以改变环流形势,它和同时期的热带太平洋的变暖、南极冰盖出现越赤道气流增强、亚洲东缘、东南缘边缘海盆的扩大、亚洲大陆的向西伸展、副特提斯洋的萎缩等因素相结合,共同加强了大陆与大洋的热力差别和动力作用,孕育了以夏季风为主的亚洲季风系统,替代了东亚地面老第三纪的行星风系,导致了东亚干旱草原带大收缩与湿润森林带大发展等重大环境变化。
青藏高原隆升总结:地质现象与大气环境之间的关系
青藏高原隆升总结:地质现象与大气环境之间的关系青藏高原隆升是指在地质历史上,青藏高原以及其周边地区地壳隆起的过程。
这个过程始于3300万年前,至今仍在继续。
青藏高原隆升对于地球科学、大气科学、气候变化和生态学等多个领域都具有重大意义。
在本文中,将探讨青藏高原隆升与地质现象、大气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质现象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大、最高的高原之一,其面积达到了270万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的区域占到了高原面积的三分之二。
青藏高原隆升是指在地质历史上,青藏高原以及其周边地区地壳隆起的过程。
地质学家认为,青藏高原隆升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向北撞向亚洲板块而导致的。
在这个撞击过程中,岩石被压缩,并随之形成了一系列地质现象,如地震、岩浆喷发、火山爆发等。
二、青藏高原隆升与大气环境之间的关系随着青藏高原隆升的进行,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青藏高原隆升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气压变化青藏高原隆升导致高原上空的大气压力增加,并随之形成高气压系统。
这个高气压系统会影响周围的大气环流,从而导致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2. 降水及气候变化青藏高原隆升会影响降水的分布和数量,并随之影响周边地区的气候。
高原上空的大气压力增加会影响大气环流,使得降水发生的地方发生变化。
此外,由于高原处于高纬度地区,因此青藏高原隆升还会影响全球气候,使得全球温度变化发生变化。
3. 地形、土壤和植被变化青藏高原的地形、土壤和植被都受到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
隆升后,青藏高原的地形变得更加陡峭和岩石裸露,植被覆盖受到影响。
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青藏高原隆升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青藏高原隆升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非常显著。
其主要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气候变化青藏高原隆升会导致大气环流的变化,从而影响全球气候。
青藏高原隆升还会导致本地区气温变化、降水量变化等气候变化。
上新世以来青藏高原隆升的沉积响应——以龙门山地区大邑砾岩为例的开题报告
上新世以来青藏高原隆升的沉积响应——以龙门山地区大邑砾岩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近几十年地球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青藏高原隆升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
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最大的高原地带,其隆升过程受到古地理、气候变化、地质构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其沉积响应的研究对于解释其形成和隆升的机制、推测其未来演化趋势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选题选取了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地区的大邑砾岩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上新世以来的沉积响应,旨在深入探讨青藏高原隆升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揭示其演化过程,为推测未来的变化趋势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二、研究前人的工作以往的研究发现,青藏高原隆升的主要原因是板块运动的结果。
其隆升时间大致可追溯至古近纪晚期至新生代早期,这也是高原内部地形图形成的时期。
在青藏高原东脚斜坡发现了新生代构造疑云,地形上留下了三大阶地以及相应的河流升降痕迹等证据,青藏高原的隆升也为许多现代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土壤条件。
以龙门山地区为例,之前的研究揭示了其特殊的地质和构造背景,同时研究表明,大邑砾岩的年代可分为新元古代、奥陶纪、泥盆纪和中新世,不同年代的沉积受到了不同的构造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大邑砾岩的研究也为青藏高原隆升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基于之前的研究,本文将选取大邑砾岩中的中新世层位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考察、岩石薄片鉴定、地球化学测试等方法,研究其沉积环境、沉积物源、物源性质、沉积物输送等方面的特征,探讨青藏高原隆升对其沉积过程的影响。
2. 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地球化学测试等常见的地质实验手段,结合数字地貌学等数值模拟方法,构建单源物质输送模型,模拟沉积物在中新世隆升过程中的输送模式,进一步探究青藏高原隆升对物源沉积、垂向沉积、横向沉积等方面的影响,揭示高原隆升对区域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
四、预期成果通过对大邑砾岩中的中新世层位进行系统研究,预计可以得到以下一些研究成果:1. 重建龙门山地区中新世时期的沉积环境,探讨高原隆升对该地区古地理演化的影响;2. 揭示大邑砾岩中的物源性质和沉积物输送模式,推测青藏高原隆升对于区域沉积体系和物质输送的控制程度;3. 分析青藏高原隆升的主要原因和演化趋势,为推测其未来演化趋势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参考。
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
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摘要:青藏高原的形成和隆升是一个十分复杂,倍受地球科学家关注的问题。
他被认为是刚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青藏高原是由6个地体相继增生到亚洲大陆上的一个组合,这些地体之间的边界被5条缝合带所限定。
造山作用自北向南相继变年轻。
青藏高原隆升对中国西部环境变迁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随着青藏高原的持续隆升,高寒草原开始退化,造成中国西北地区大面积的荒漠化,成为制约我国西部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关键字:青藏高原;隆升;环境变迁青藏高原的隆升对于中国西部环境变迁起了决定性的影响,现今中国西部大陆构造格架,包括盆-山地貌与盆地地貌的形成都和青藏高原隆升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同时,对于青藏高原整体初次隆升时间的认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它牵涉到对古近纪期间和中新世以后中国西部广袤领域地球动力学与气候、环境的认识。
至于形成现今高原面貌即主夷平面的末次隆升时间,不仅涉及全球气候变迁、我国西部干旱气候与大规模沙漠化行程时间,还牵扯到中国西部构造变形与盆-山地貌形成的时间。
1新生代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地区在第三纪经过两次隆升与夷平的旋回,导致第三纪中期我国环境变化剧烈。
3.6mabp以来高原整体阶段性快速隆升,对高原本身以及我国西部自然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
高原隆升过程的争论20世纪70年代末,李吉均[1]认为,青藏地区在上世纪中晚期,地面平均海拔在1000m以下,自上新世晚期和第四纪早期才开始强烈隆升。
9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这一观点相继提出挑战,对隆升的加速时间存在重大分歧[2]。
有学者主张,青藏地区在14mabp时已达到最大高度并发生东西向拉伸塌陷,其后水平高度开始降低[3]。
更多学者则认为青藏地区在8mabp以前已达到现今高度,其根据是:当时阿拉伯海上涌流增强,表明印度洋季风出现或增强[4];波特瓦尔高原气候变干,植被由森林变为草原[5];拉萨西北羊八井地堑垄断裂活动发生在8mabp前后[6]。
青藏高原隆起的机理
青藏高原隆起的机理
青藏高原的隆起主要源于地壳运动、构造活动、岩石类型和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首先,青藏高原的隆起始于2.5亿年前的晚古生代晚期,印度板块向亚欧板块的碰撞导致地壳产生强烈的挤压变形和上隆运动,从而形成了青藏高原。
这种地壳运动和构造活动导致了高原地区的地形变得崎岖,地貌类型多样。
其次,青藏高原的岩石类型也对高原的隆起产生了影响。
例如,该地区的许多岩石具有脆性,容易受到风化和侵蚀,这使得高原地区的地形呈现出山地和河谷的特点。
此外,气候变化也对青藏高原的隆起产生了影响。
例如,该地区的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气温差异大,这导致了高原地区的地形呈现出干旱和高原的特点。
综上所述,青藏高原的隆起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壳运动、构造活动、岩石类型和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青藏高原独特的地质环境和地貌特征。
青藏高原
1.青藏高原研究进展和争论一、高原岩石圈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是由5条缝合带和被它们分隔开的6个地体组合而成的。
综合地球物理的观测研究,揭示了高原具有巨厚、多层、高低速相间的地壳结构。
青藏高原北部的陆块不仅阻挡印度大陆向北的碰撞,而且塔里木-阿拉善地块正向高原下俯冲,问题在于是主动俯冲还是被动俯冲。
二、高原形成演化模式20世纪70~80年代以来,中外地质学家提出了关于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碰撞变形及隆升机制的一系列解释模型,如双地壳模型、挤入模型、逃逸模型、挤压模型、旋转模型等。
由于缺乏对三维变形量与变形方式的详细研究,这些模型各自较好地解释了某些现象,但却与另一些现象相矛盾,因而未能被大家所接受和公认。
大陆碰撞后印度板块持续北移,在南北向强大的挤压作用下,高原岩石圈在经向上缩短并被压扁。
经历多次叠加变形后,高原岩石圈的刚性不断增强,塑性和变形能力减弱,变形域缩小,在周围刚性块体的夹持下表现出以整体抬升为主。
在岩石圈深部温压条件增大,受分异作用和热作用的影响加大,岩石塑性增强,主要以垂向拉伸为主。
南北方向的压缩量等于垂向伸展增厚量加东西向流展滑移量。
将高原多次叠加压扁变形、南北缩短、垂向拉伸、东西流展以及热作用过程归纳起来,提出了青藏高原形成与隆升的叠加压扁热动力模型。
三、高原的隆升过程20世纪60年代,中国学者在希夏邦马峰北坡海拔5000m以上的上新世地层中发现高山栎化石,提出青藏地区在第三纪末期以来发生强烈隆升的观点。
70年代末李吉均等认为,青藏地区在上新世中晚期,地面的平均海拔在10000m以下,自上新世晚期和第四纪早期才开始强烈隆升。
9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这一观点相继提出了挑战。
有人认为高原隆升是一个渐进过程,只是在新生代晚期隆升速度显著加快,而对开始加速隆升的时间存在重大分歧。
我国学者对岩石圈地球物理和大地构造、岩石抬升年龄、侵入体剥离速度等的研究结果与从新生代地层、湖芯所获得的信息作了比较。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自然地理的环境
青藏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形成和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影响摘要综合介绍了青藏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形成、北半球大气定常行星波建立、区域和全球气候变迁及环境演化的影响,并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评述,指出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青藏高原隆升亚洲季风形成气候变迁环境演化古气候模拟1 引言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隆起是地球演化史上一起重大的自然历史事件,高原隆起不仅对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甚至对北半球、乃至全球的气候与环境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现代气象学研究[1~3]表明,青藏高原与亚洲季风活动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地质时期东亚季风的变迁,必须考虑高原隆起的作用。
多年来有许多科学家从各种角度揭示了高原隆升的地质事实,但由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不同来源地质观测资料的局限性,使人们对于高原隆起的历史及过程至今仍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参见李吉均的介绍[4])。
然而,青藏高原隆起对亚洲季风和全球气候及环境演化具有重大影响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地学科学家的共识.鉴于青藏高原在亚洲季风、全球气候乃至整个地球系统中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高原隆升再度成为地学界关注的热点.2 高原隆起对大气环流的影响2。
1 高原隆起与亚洲季风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亚洲季风区是世界上最显著的季风区[5]。
季风区雨热同季,利于植物的生长,养育着众多的人口(中国和印度为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
分析发现,亚洲季风系统中存在着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南亚季风[6]、东亚季风[7]和高原季风[8]。
以下仅简单讨论南亚季风和高原季风的形成。
东亚季风的形成则在5。
1节中专门讨论。
2。
1。
1 南亚季风的形成Flohn[9]最早指出青藏高原在大尺度南亚季风中的重要性.后来Manabe等[10,11]利用大气环流模式(GCM)进行了有山、无山的对比试验才使得这一问题得到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青藏高原大地形不仅直接控制着冬季西伯利亚高压的位置和强度,而且决定着夏季风的建立与发展。
青藏高原的隆起
青藏高原的隆起,迫使西风带北撤,并在北部形成强大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每隔一定时间表现为寒潮的侵袭。
寒潮南下过程中,遇到青藏高原的阻挡,便折向东,直驱华北以至华南,使我国东部气温低于世界其它同纬度地区。
由于青藏高原的大幅度抬升,喜马拉雅山脉便成了阻止印度洋气流北上的主要障碍,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地区,尤其是藏北高原的气候变得干燥少雨。
这种变化影响到整个西北地区。
但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大地形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改变了它及其周围地区大气环流的形势,从而支配着亚洲季风的许多特色。
高原冷热源作用的季节变化形成独特的高原季风现象,对东亚季风起着维持和加强作用并造成西风气流的分支,对我国西北干旱气候的形成和维持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些都对亚洲东部,特别是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西南季风气流将不存在,青藏地区的大陆性气候将越加明显,气候会变得更加单调,这一地区将处于亚热带、温带的森林草原-草原-荒漠地带中。
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条件形成了特殊的高原季风气候,诱发了南侧季风,同时促进了东亚季风的形成。
这两个季风气候使我国整个亚热带拥有非常潮湿的气候,使青藏高原边缘的水汽沿着这个信道不断输送到高原,造成四川盆地边缘非常潮湿的地区,包括雅鲁藏布大峡谷,它的水汽输送量相当于夏天长江以南向长江以北输送的总量。
怒江、雅鲁藏布江是两个主要的水汽输送信道。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我国在北纬23度半、海拔4500米的高度应当是零下十几摄氏度,现在青藏高原的白天很暖和。
在这个25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它把巨大的热源形成大气,大量的热气上升又形成热高压,这种特殊的高原季风气候诱发了西印度洋季风。
两个季风气候使我国的四川盆地潮湿多雨,使雅鲁藏布江、怒江和金沙江能输送大量的水资源。
按照地理学的地带性规律,我国长江中下游应该是干旱荒漠地区。
但是由于青藏高原的形成,海洋和大陆的气压梯度更大,夏天吸引大量的水汽登陆,使这里形成了温暖湿润的气候,也是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青藏高原隆升动力学模式概述
青藏高原隆升动力学模式概述青藏高原隆升机制的探究可以追索到20世纪20年代。
早期研究多侧重于古板块的裂解、俯冲和碰撞等。
然而大多数俯冲和挤压汇聚模式都回避了当印度板块俯冲时,欧亚岩石圈地幔减薄的事实。
深部结构与内部圈层相互作用的探测成果,以及拆沉构造、底侵作用、垮塌作用、幔柱构造和垂向挤出作用等研究的进展,为青藏高原研究提供了大量新的思维,提出了多种模式,深化了对高原隆升机制的认识,将高原隆升研究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根据其物理-力学机制的不同可分为:俯冲作用模式、挤压加厚模式、大陆挤出模式、地幔对流模式和多因驱动模式等(杨力强等, 2001; 2002)。
1)俯冲作用模式俯冲作用模式认为印度板块向北的俯冲作用在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高原的隆升是印度板块物质加入的结果。
它包括传统的地壳俯冲模式、修改的地壳俯冲模式、双向陆内俯冲分层变形模式和拆沉底侵模式。
传统的地壳俯冲模式(Argand, 1924)认为印度板块以低角度往北大规模俯冲到青藏高原之下,形成双层地壳。
但深地震探测资料已经证明这种双重地壳并不存在(滕吉文等, 1980; 肖序常等, 1990; 吴功建等, 1991; 崔作舟, 1992)。
修改的地壳俯冲模式(Beghoul and Barazangi, 1993)认为印度板块仅俯冲到青藏高原南部的约三分之二距离,而北部的三分之一可能发生了两种构造作用:拆沉作用和热减薄作用。
一方面,印度板块俯冲前沿的上地幔和下地壳发生了部分拆沉作用,导致产生近2Km的隆升;另一方面,青藏高原的上地幔在俯冲的印度板块挤压下,迅速增厚的边界层在热对流作用下不稳定而逐渐产生热侵蚀使地幔减薄。
这一认识得到地震波速度以及二维有限元模拟结果的支持(Barazangi et al., 1982; 高祥林等, 1987)。
双向俯冲作用模式(Mattauer, 1986; Matte et al., 1997)认为青藏高原的隆升是在南部印度板块和北部塔里木板块的双向陆内俯冲作用下形成的。
青藏高原东缘及四川盆地晚中生代以来隆升作用对比研究
带南北地 区的差异 。空间上 的连 续性表现在 中生代一新生代构造活动具有 由北 向南逐 渐迁移 的趋 势, 即由北 向南磷灰石裂 变径迹年龄减 小和 径迹长度 增大 的趋 势 。构造 活 动时 问的幕 式 性表现在 阶段性的快速 冷却( 埋深) 其相间 的缓慢冷却过程 。青藏高原东缘和 四川盆地各 地 及
质构 造 单 元 径 遗年 龄 值 及 年 龄 变 化 范 围具 有 由西 向东 逐 渐 增 大 、 迹 长 度 逐 渐 减 小 的趋 势 , 径 它
们在 晚 中生代 一新生代共处于统一 的、 递进 的挤压变形动力学体制下 , 西 向东构 筑成一个 有 从 机联 系的挤压一 抬升体系 , 新生代构 造抬升运 动主要 受控 于喜马拉 雅构造运 动 , 其 同时也受 中 央造 山带和扬子板块 的重 要影 响。青藏 高原 东 缘新近 纪 龙 门 山造 山带 隆升 速 率最 快( 于 大
Hale Waihona Puke 川西 前 陆盆地 系统 的定 性 、 量对 比 , 曾把青 定 未
藏高原 东缘 与 四川 盆地 二者 纳入统 一 的运 动学 和
[ 稿 日期 ]20 —61 收 0 80 —1 [ 者 简 介 ]邓  ̄ ( 9 0 , , 士 研 究 生 , 产普 查 与勘 探 专 业 , — i D n b 3 0 @ 1 3 cm。 作 18 一) 男 博 矿 E ma : e g i 0 0 6 . o l n
维普资讯
・
48・ 7
成都 理工 大 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第3 5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藏高原隆升研究进展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地球的“第三极”,其隆升机理和过程以及对周边乃至全球环境的影响,是当今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关键,涉及到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变化及多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牵涉到地球科学的方方面面,凝炼着地球科学的许多重大问题,其中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和过程就是众多问题的基础。
青藏高原抬升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强烈碰撞的结果。
印度洋海底扩张研究揭示,大约于70Ma的白垩纪末,印度板块开始快速北进,最高速度达17cm/a。
早期,印度大陆板块前端的大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简称“海-陆碰撞”),大洋板块厚度小、密度大,俯冲于欧亚大陆板块之下(图7-15左);晚期,大约在43Ma的中始新世,印度大洋板块俯冲殆尽,使印度大陆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接触和碰撞(简称“陆-陆碰撞”(图7-15右),大陆板块厚度大、密度小,很难俯冲。
有学者把“海-陆碰撞”称为“软碰撞”(soft collision),“陆-陆碰撞”称为“硬碰撞”(hard collision)。
从“软碰撞”到“硬碰撞”,印度板块北进阻力加大,速度明显降低(下降至5cm/a),但传递的力量更大,影响更深远,最终导致青藏高原大规模隆升。
图7-15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软碰撞(左)和硬碰撞(右)
关于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有许多不同的认识,例如:①青藏高原从40Ma前后的始新世开始隆升,至14Ma的中中新世左右达到5000m多的最大值,此后逐渐下降到现在的高度(Coleman等,1980)。
②青藏高原在中新世晚期已经接近现今的高度,此后高原抬升缓慢(Harrison等,1992)。
③青藏高原从40Ma开始缓慢抬升,至4Ma前后加速上升(徐仁等,1973)。
④青藏高原在40Ma、20Ma分别有过1000m多的隆升,后又经准平原化作用使地面降低,最后于4Ma以后才急剧隆升到4000m的海拔高度(李吉均等,1979,1998)。
关于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也有多种不同的假说,较有影响的有以下几种:
假说一:“双层地壳说”。
代表人物是Powell(1986-1987),他认为,青藏高原地壳之所以厚度很大和强烈隆升,是因为青藏高原有着双层地壳(或双层岩石圈),上层是青藏高原地壳,下层是俯冲下插的印度大陆地壳,并从流变学的角度论证了这种长距离俯冲的可能性。
他把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分为5个阶段:①约100~50Ma,洋壳俯冲阶段;②50~20Ma,陆-陆碰撞阶段;③20~5Ma大陆俯冲阶段,此时印度大陆的俯冲角度约为30°;④约5~2Ma,已俯冲在青藏高原大陆岩石圈之下的印度大陆岩石圈在浮力作用下抬升,引起软流圈的对流,并在表层出现地堑;⑤约2Ma~现今,抬升的印度大陆岩石圈最终与青藏高原大陆岩石圈合并,使青藏高原地区大幅度抬升。
后来,Beghoul等人(1993)利用地震波的测量结果,支持双地壳模型。
假说二:“侧向挤压和垂直拉伸说”(“手风琴模型”)。
最早由Dewey(1973)提出,认为印度大陆岩石圈与青藏高原岩石圈在水平方向上的碰撞缩短导致在垂直方向上拉长增厚,类似于手风琴。
岩石圈以这种形变方式接纳了印度板块的北进。
因增厚而下沉的下地壳温度升高,发生部分熔融,产生了辉石麻粒岩和斜长岩;而上地壳的硅铝质岩石则熔化成花岗岩。
England和Mckenzie(1982)以及Vilotte(1982)等学者进一步讨论了这种作用的可能性,认为上部缩短增厚是通过岩层的褶皱达到的,印度板块并没有下插到青藏地块之下。
假说三:“大陆贯入说”(“千斤顶模型”)。
Zhao(1987)等认为,印度板块以每年50mm 的速度插入到青藏高温粘性的(牛顿体)下地壳中,产生的抬升力作用于脆性的上地壳底部,使青藏隆升。
这一过程类似于液压千斤顶,印度板块相当于插入欧亚板块的活塞,把力传递到整个青藏地区使其上升。
假说四:“侧向挤出说”。
由Tapponier等人1986提出,他们认为印度板块作为一个刚性体,在向北作长距离推移时,把原先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之间的桑德兰陆地(Sunderland)推向东南,并发生了20°~25°的顺时针旋转而成了现在的东南亚半岛,华南山块也被推往南东东方向,并顺时针旋转了约40°。
分割东南亚半岛和华南地块的红河大断裂则发生了巨大的左旋平移运动,并在其南段拉开成南海海盆。
Tapponier等人所提出地块的水平滑移距离非常大,达到了上千公里的量级。
上述四种假说究竟谁是谁非?随着近年来青藏高原地球物理探测的进展,特别是地震层析成象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青藏高原之下确实存在着双层地壳(吴功建等,1991,朱露培等,1992,陈俊勇等,1996,钟大赉等,1996,曾融生等,1998,滕吉文等,1999)。
目前的研究成果基本上支持假说一,双层地壳是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巨大和强烈隆升的原因。
而且,大规模的俯冲作用还可以解释青藏高原南部晚第三纪花岗岩的成因(石耀霖等,1992,
1997)。
然而,与假说一最大的不同是,大陆块体并非俯冲于青藏地壳底部或上地幔软流层内,而是插入到了青藏下地壳中(曾融生等,1992),俯冲地壳之下的刚性地幔(即岩石圈下部)则很可能与俯冲地壳发生折离(钟大赉等,1996)。
这样,假说三又有了合理的成份。
然而,通过俯冲作用,青藏地区并没有接纳印度板块的全部北移量。
青藏高原南部近南北向的裂谷系的扩张速率为1±0.5cm/a,推算出近南北向的俯冲速率为2cm/a,这一数值远小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4.5~6.4cm/a的会聚速率,意味着印度板块的北进有相当一部分转化为其他方式的运动(Tapponier,1986)。
拉萨附近的古地磁资料表明,青藏地块与欧亚大陆北部稳定区之间在始新世以后发生过显著的相对运动,平均位移量达2000±600km、甚至2500km。
新近研究表明,从南向北挤入青藏高原之下的印度地壳总长度约为510km(曾融生等,1998),扣除这一俯冲量之后,青藏块体向北的位移量仍可达到1490±600km。
然而,古地磁资料也显示,古近纪以来,塔里木盆地没有发生过显著的运动,其位置是比较稳定的(郑剑东等,1991)。
塔里木盆地深部存在着高速的“地幔根”,在200~300km的深度也没有发现软流圈的存在(国家地震局《阿尔金活动断裂带》课题组,1992,朱介寿等,1997),所以要使塔里木盆地发生水平位移是十分困难的,塔里木盆地仿佛是一个钉子,牢牢地固定在原地,鄂尔多斯地块的情况也与塔里木盆地类似。
古地磁数据一方面反映青藏块体巨大的北移量;另一方面又反映塔里木地块基本原地不动,两者的矛盾无疑暗示,青藏地块有相当一部分北移已转化为其他方式或方向的运动,假说四有一定的合理性。
总之,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和机制,是当今地球科学中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非常活跃前缘问题。
文章录入:吴志伟责任编辑:吴维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