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全)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pptx

(全)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pptx

3. 小学生记忆的特点
1
从记忆的目的看:无意记忆占主导地位,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2
从记忆的内容看: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抽象记忆逐渐发展;
3
从记忆的方法看: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意义记忆逐渐发展;
4
元记忆在高年级有初步发展。
4.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 抽象思维逐步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2 抽象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但仍带有不自觉性;
图式:来源于遗传,是对环境作出适应的认知结构。不同的个体对外界环境中的 刺激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在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会不断改变、丰 富,形成更高级的图式。
同化:是指将周围的环境因素纳入到机体已有的图式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图 式。
顺应:指主体改变已有的图式以适应客观的变化。 最近发展区:是指介于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认知任务与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所能
至善原则
4.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观包含哪几个方面。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划分为哪几
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1
学海无涯
儿童心理发展观包含的方面: 1)强调动作的重要性
认为动作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儿童通过动作使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 ——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2 儿童总是依赖现有的认知图式认识世界,并在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 会不断改变、丰富,形成更高级的图式。 3 适应的形式有:同化与顺应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划分: 感知运动:以感知和运动反射为主,依赖于眼前的人 和事物。
够完成的认知任务之间的差距。
6. 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
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 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心理矛盾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第二章 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第二章  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填空题:1、通过遗传而获得的生理解剖特点就是我们所说的遗传素质,它不能认为是“与生俱来”的东西,2、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它保证了物种的共性,遗传素质的差异也是个体心理发展差异的生物基础,它让个体在发展中与众不同。

3、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就是我们所谓的年龄特征。

4、洛伦茨有关“印刻”的理论实际展现了心理学研究中对“关键期”问题的早期探讨。

5、青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三个显著的心理转折期,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3岁危机”、“7岁危机”和“少年危机”。

6、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依德把儿童个性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7、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有三个重要的观点: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强调学习的关键期。

二、判断题:1、只要教育得当,没有正常的遗传素质也会有个体心理的正常发展。

2、生理成熟主要依据有机体的遗传素质随着年龄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不需要经过特别的训练和学习,如身高、体重、走路等。

3、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告诉我们,教育不能过分超前,身心发展的成熟是我们进行恰当教育必须考虑的前提。

4、染色体异常是在遗传过程中,其中一对染色体多了或少了一个染色体,从而产生的遗传性缺陷。

唐氏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染色体先天缺陷,又称为先天愚型、伸舌样白痴。

三、名词解释:1、遗传——父代把自己的生物特性通过基因传递给子代的现象。

2、生理成熟——指随着年龄增长个体生理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自然成长。

四、简答题:1、请简要阐述一下教育与个体心理发展的关系。

答:教育是社会环境因素中较为独特的因素,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引导着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

2)教育制约着个体心理发展的进程。

3)教育是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基本条件。

4)教育的主导作用是以教育的适当性为前提的。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P11。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P1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的研究是基础,②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的揭示是重点,③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是目的。

P14。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①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②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P17。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①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①描述性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c。

个案法;②实验性研究方法:a.实验室实验法,b.自然实验法(特殊形式教育实验)。

P25。

华生的心理发展环境决定论:①否定遗传的价值,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②行为主义对心理发展的解释(思维的发展、情绪的出现、人格的发展)。

P30.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①本我(属于无意识层面,原始的、本能的、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最强有力的部分),②自我(人格中有意识的成分,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与现实世界反复作用的过程中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③超我(从自我分化出来的部分,能够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反映着儿童生长的社会所具有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是父母权威和职责的内化)。

P34。

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理论的联系与区别:①联系:精神分析学说,②区别:弗重视性冲动的作用,埃强调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弗认为人是生物冲动的奴隶,埃将孩子看做是自发地去适应环境的积极的探索者强调自我的作用。

P35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①0-1岁:信任对怀疑,②1—3岁:自主对羞怯,③3—6岁:主动对内疚,④6-12岁:勤奋对自卑,⑤12-20岁(青少年期):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⑥20—40岁(成年初期):亲密对孤独,⑦40-65岁(成年中期):繁殖对迟滞,⑧65岁之后(成年晚期/老年期):自我完善对绝望。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一、基础知识1.1 幼儿发展阶段幼儿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学龄期。

在这些阶段中,幼儿的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能力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了解这些阶段的特点对于我们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工作非常重要。

1.2 幼儿心理特点幼儿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思维活跃、记忆力好、情绪波动大等。

这些特点使得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很大的潜力,但同时也需要我们耐心引导和关注。

二、教育方法2.1 游戏教学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通过游戏教学法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游戏教学法可以分为角色扮演、模拟游戏、竞赛游戏等多种形式,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

2.2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创造特定的情境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这种教学法可以帮助幼儿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可以通过模拟购物场景来教幼儿认识货币和计数。

2.3 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指让幼儿在小组中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

这种教学法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三、心理健康教育3.1 情绪管理幼儿的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地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例如,当幼儿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可以教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通过大哭大闹来发泄情绪。

3.2 自信心培养自信心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我们可以通过表扬、鼓励等方式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很多事情。

3.3 社交能力培养社交能力是幼儿在未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各种集体活动来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相处、合作和分享。

例如,可以组织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一起做手工、玩游戏等活动。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全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全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概念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教育规律以及教学应用的科学,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二、识记1、心理学发展史中的一些历史事件:(1)1879年,心理学之父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最早提出系统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推广幼儿园,被称为幼儿教育之父,代表作《人的教育》。

(3)普莱尔,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1882年,著作《儿童心理》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成为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奠基人。

(4)霍尔,美国心理研究运动的创始人,有“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称号。

提出个体心理发展的“复演说”。

在儿童研究中发明了研究儿童的新技术——问卷法。

(5)IQ最早由施太伦提出,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在制定“斯坦福-比奈量表”中引用IQ,并加以改进。

比奈夫妇主张用精确的数量化方法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

(6)格赛尔,婴幼儿发展量表。

(7)华生(美),行为主义创始人,把实验法引入儿童心理学研究领域,进行了著名的儿童情绪条件反射实验。

(8)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儿童个性及心理治疗有着重大影响。

(9)皮亚杰(瑞士),发生认知论提出者,系统的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创造性的用弗洛伊德的“临床法”研究儿童,提出认知发展的四阶段和道德认知发展阶段(三阶段)。

(10)布鲁姆,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11)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提出者,提出了及时强化的概念和强化的事件规律。

将程序教学用于教学实践。

(12)桑代克,1903年《教育心理学》被看做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确立的里程碑。

(13)陈鹤琴,最早开创我国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他的《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专著。

2、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以儿童心理学为经,以教育心理学为玮,把两门学科交织在一起,是一门兼跨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两大领域的交叉学科。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心理学(一)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二)心理学是研究和运用行为规律的科学二、心理学的学科分支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一)什么是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四、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从学科范畴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又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从学科作用看,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并以应用为主。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内容,是围绕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这一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2)教师(3)教学内容(4)教学媒体(5)教学环境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1)学习过程(2)教学过程(3)评价----反思过程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况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桑代克1903年著《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被公认为是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桑代克也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2、发展时期(20世纪20 年代到5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广泛吸取心理学各分支学科与教育有关的内容,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如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等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新的变化和趋势。

集中表现为:一是内容日趋集中,大都是围绕有效的教与学而组织的。

二是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4、完善时期(20世纪80东代以后)(二)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建国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以下是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重点知识:1.发展心理学理论:了解不同的心理学理论对儿童发展的解释,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伯纳斯的社会认知理论以及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阶段理论等。

这些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在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和发展特点。

2.儿童认知发展:学习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包括感知、思维、记忆、语言、问题解决和创造力等方面。

了解儿童的认知能力将帮助我们设计相应的教育活动,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儿童情感发展:探索儿童情感的起源和发展,了解情感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研究表明,良好的情感发展有助于儿童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培养和促进儿童的情感发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4.儿童社会发展:了解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和发展,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以及社会角色的形成等。

研究表明,儿童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学习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因此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积极的社会行为。

5.儿童自我发展:研究儿童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认同的形成过程,包括自尊、自信和自主等方面。

了解儿童的自我发展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支持他们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

6.儿童学习和教育:研究不同的学习理论和教育方法,包括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的探究式学习等。

理解儿童学习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如何设计和实施教育活动,将帮助教育者更好地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

7.儿童心理问题和干预:了解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并学习如何进行干预和支持。

研究表明,早期的干预可以在儿童的心理问题发展成为长期困扰之前进行干预,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总之,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发展和教育的学科,它提供了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我们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和发展特点,并指导我们如何促进他们的教育和发展。

通过学习这些重点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儿童,从而提供更贴近他们需求的教育措施。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复习提纲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复习提纲

江苏自学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466第一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青少年身体上的变化:(P5)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一是体型外貌的变化;二是脏器机能的健全;三是性的成熟。

此外与心理发展最密切的是:脑与神经系统的成熟变化。

2.脑与神经系统的变化:(P10) 神经元的修剪原则——“用进废退”。

3.大脑各部分的发育完善:(P12)①顶叶位于脑的最上部,它是最先完成髓鞘化和修剪的脑区。

1②枕叶位于脑的后部,主管视觉。

③颞叶位于额叶的下方,耳朵的正上方,16岁之前颞叶还处于生长阶段,16岁后才开始修剪和髓鞘化。

颞叶主要负责加工听觉刺激和语言信息。

④额叶位于脑的前部,是大脑皮层最大的区域,它最迟发育完善,功能也最复杂,和学习的关系最为密切。

⑤小脑位于脑的后下部,它负责人的运动协调,与平衡、调节身体姿势有关。

⑥杏仁核,和我们的“本能”有关,决定的是较低级的反应。

第二节心理发展的实质1、发展的定义:(P14)指个体从受精卵到死亡整个过程中的系统的连续性和有续的,模式化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心理发展的含义: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以改进,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

大致体现为:①反应活动从混浊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化;②反应活动从不随意、被动向随意、主动演变;③从认识客体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演变;④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

注意:如果出成简答题,问“心理发展的含义是什么?”必须首先回答发展的定义。

2、心理发展的实质:(P15)1)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发论观点: 内发论观点认为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

必须要牢记的几个人物以及其著名言论: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内发论观点以霍尔、彪勒为代表。

以弗罗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

2)个体心理发展的外铄论观点: 外铄论观点认为心理发展完全取决于个体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学习理论一、奥斯贝尔意义接受理论1.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1)意义学习实质:意义学习就是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联系(2)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学生认知结构中具备与性知识相联系的知识准备;学生具有意义,学习的倾向。

2.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1)实质: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实质是概念同化的过程(2)先行组织者二、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1.准备率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时。

当某一次给予某一反应,准备连接时,给予连接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反之就会引起烦恼2.练习率是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连结,也就是刺激-反应之间的连结,练习和使用越多,就越来越得到加强,反之会变弱。

3.效果率是指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景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加强,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削弱或淘汰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1.学习源于观察与模仿①观察学习,社会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可以通过直接经验产生的学习②替代强化,因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强化,因而自己的相应行为倾向间接地受到社会强化的情况2.已经习得的行为未必表现出来四、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1.如果一个人做出组织所希望的行为,那么组织就与此相联系提供强化这种行为的因素,如果做出组织所不希望的行为,组织就应该给予惩罚。

据此,就让组织成员学习组织所希望的行为,并促使组织成员矫正不符合组织要求的行为2.把重点放在外形的形容词上,而不是放在需要动词,需要的满足的内部心理方面3.强调环境条件和自己,但不否认人们具有需求价值信念以及意图4.讨论的重点是先行的刺激-反应行为-行为的结果五、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频率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越多,习惯形成的就越迅速,马上把反应出现的次数作为解释反应的保留或淘汰的原则2.记忆力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先进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纲(最新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纲(最新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纲题型:单选题(20个,20分);多选题(10个,20分);名词解释(2个,10分);简答(3个,18分);论述(2个,16分);案例分析(1个,16分)第一章:绪论1、1879年,心理学之父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普莱尔,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1882年,著作《儿童心理》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成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奠基人。

3、霍尔,美国心理研究运动的创始人,有“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称号。

提出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复演说”。

在儿童研究中发明了研究儿童的新技术——问卷法。

4、桑代克,1903年的《教育心理学》被看做西方教育心理学确立的里程碑。

5、陈鹤琴,最早开创我国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他的《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专著。

6、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法的内涵与优缺点;横向研究、纵向研究、跨文化研究的内涵以及优缺点。

理论联系实际: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第二章: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1、心理发展的概念以及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2、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3、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以及心理发展阶段4、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5、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认知发展阶段6、维果茨基的教学与发展的关系7、华生的心理发展理论第三章:儿童认知的发展概念:感觉、知觉、注意的分类、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转移、注意分配、思维、思维的品质、想象以及想象的分类理解:1、小学儿童注意发展以及注意品质的发展2、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发展3、小学儿童记忆的分类,小学儿童记忆的特点4、思维的特征、问题解决5、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6、遗忘的规律及原因7、知觉的特性8、感觉适应和感觉对比理论联系实际:1、如何根据儿童思维品质发展的年龄特点进行思维训练2、如何根据小学儿童记忆的特点,对小学儿童进行记忆力训练。

第四章: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概念:气质、性格、皮格马利翁效应、自我意识、品德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复习资料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复习资料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复习资料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复习资料(习题和答案)第一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填空题1.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的记录而写的一书是儿童心理学早期专题研究成果之一,它对推动儿童心理的传记法(或日记法)研究有重要影响。

2.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

3.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

4.就是美国心理研究运动的创始人,拥有“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的称号。

5.心理学家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的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二、选择题1.()的《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一书可以说道就是我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专著。

a黄翼b孙国华c陆志伟d陈鹤琴2.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问题和表格,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回答,从而收集资料和数据的方法叫()。

a问卷法b观察法c个案法d书面调查法3.在一特定时间同时观测不同年龄的不同个体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的研究方法称为()。

a横向研究b跟踪研究c纵向研究d横贯研究4.我国第一份公开发表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术杂志()在1985年创刊。

a《心理发展与教育》b《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c《心理发展》d《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学》5.根据观察的时间安排可以把观察法分为()。

a全面观察b集中观察c重点观察d分散观察三、判断题1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儿童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2.普莱尔明确提出了个体心理发展的“为丛藓科扭口藓演讲”。

()3.美国的格塞尔把实验法引入儿童心理学领域,进行了有名的儿童情绪条件反射实验研究。

()4.自然实验的主要优点是它的掌控比较严苛,所赢得的数据的可重复性低,数据比较可信,结论经得住考验。

()5.以赞科夫为代表进行了“教育与发展”的实验研究,使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日益相结合。

()四、思考题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是什么?2.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常见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案一、1.《一个婴儿的传略》2.19世纪后半期3.普莱尔4.霍尔5.《教育心理学》二、1.d2.ad3.cd4.a5.bd三、1.√2.×3.×4.×5.√四、略第二章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一、单选题1.“如果给我十几个身心健康的婴儿,我可以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训练成医生、律师或是乞丐,无论他们的早年及种族就是什么。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学科。

它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于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0-6 岁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以及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的学习、游戏、交往等心理活动。

二、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包括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动力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等。

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包括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情感发展的特点、社会性发展的特点等。

幼儿学习心理 包括幼儿学习的特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

幼儿游戏心理 包括幼儿游戏的特点、游戏的作用、游戏的指导等。

幼儿交往心理 包括幼儿交往的特点、交往的方式、交往的指导等。

幼儿心理健康 包括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等。

三、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 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语言、表情等,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实验法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研究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测验法 通过心理测验,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四、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为幼儿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幼儿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提高幼儿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从而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 2. 3. 4. 5. 6. 1. 2. 3. 4. 1. 2.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推动幼儿教育改革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推动幼儿教育改革,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研究内容的综合化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将更加综合化,涉及幼儿心理发展的多个方面。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1.儿童发展阶段:儿童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等不同的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特征和任务,了解这些阶段的特点有助于理解儿童行为和需求。

2.心理发展理论:重点复习皮亚杰、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心理学家的发展理论,了解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过程。

3.认知发展: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特别关注儿童的感知、记忆、思维和语言发展等方面。

4.社会性发展:研究儿童与他人和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了解儿童在社交、情感和道德等方面的发展过程。

6.语言发展:研究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

理解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和语言发展障碍的原因。

8.家庭教育:了解家庭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关注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风格对儿童的影响。

9.学校教育:了解儿童在学校中的学习和适应情况,关注教育环境对儿童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影响。

10.评估和干预:了解儿童心理健康和学习问题的评估和干预方法。

重点掌握儿童发育评估工具和干预策略。

以上是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复习重点,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这门学科内容较为广泛,需要结合具体案例和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

儿童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打印

儿童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打印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要求2014.12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 分)替代强化:替代性强化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指一种榜样替代的强化。

一般说来,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获得奖励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失败的行为、受到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

这样一来,对榜样行为的强化,通过学习者的观察、体验而可以转化为学习者自身的动机作用。

自我强化:自我强化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指人们能够自发地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并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起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不能把心理特征与年龄特征简单对应。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是一种结构、内容、运作三位一体的人格理论。

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超我和自我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相应的心理反映内容和功能,三部分又始终处于冲突一一协调的矛盾运动之中。

程序教学:代表人物斯金纳,是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

遵循三大原则:小步子原则,及时反馈原则,自定步调原则。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

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生过程,动机过程。

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负强化:撤消或减弱原来存在的消极刺激或者条件以使目标行为发生的频率提高。

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惩罚: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维纳归因模式的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即行为结果的产生是由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决定的,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即行为结果是由稳定因素还是不稳定因素决定的,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即行为结果的产生是由可控制因素还是不可控制因素决定的。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I.简介A.介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定义B.解释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II.儿童发展A.神经发育与儿童学习1.大脑的发展过程2.幼儿期和学龄期的学习差异B.成长与社会情感发展1.情绪的发展2.社交关系的建立3.儿童与同伴的互动C.认知发展与学习1.认知过程及其发展2.儿童思维的特点和演变D.学习障碍与特殊教育需求1.特殊学习障碍的类型2.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对教育的影响III.青少年发展A.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1.青少年身体发育的变化2.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建立3.青少年与家人和同伴的关系B.青少年认知和思维发展1.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提升2.青少年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C.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1.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类型和原因2.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策略IV.成人发展A.生涯选择和职业发展1.生涯理论和发展2.职业发展的里程碑和挑战B.成人社会和情感发展1.成人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2.成人婚姻和亲密关系的发展C.成人认知发展1.成人思维模式的变化2.成人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保持和提升V.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应用A.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法1.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2.罗杰斯的个体中心疗法和教育应用B.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法1.奖励和惩罚的应用2.启发式教学和自我反馈的利用C.认知主义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法1.儿童思维发展理论及其应用2.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估的设计VI.教育心理学与教师实践A.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的设计1.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利用2.个体差异的考虑B.学习环境和课堂管理1.课堂秩序和学生参与的管理2.个性化学习的设计和实施C.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建立1.创造支持性和有尊重的学习氛围2.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VII.总结和展望A.总结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和理论B.展望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方向以上是一个关于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的提纲,其中包括了儿童发展、青少年发展、成人发展以及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对后期心理发展的影响。
量。
年 龄 纵 向 研 对 同 一 个 或 同 一 ①反映儿童心理随年龄的变 时间长、耗资大,被试可能
和 测 究设计 群个体,在较长时 化,可以探究早期对后期的影 中途流失(死亡等),多次试
试 时 (追踪) 间 内 进 行 定 期 的 响。②对儿童进行细致、整体 验可能导致被试厌烦或练习
4 青少年认知的发展 4.1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的关系 感觉:脑对当前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达到一定标准,一定量才能感觉到)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两者成反比关系(阈限越低,感受性越强)
4.2 知觉的特性(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选择性:把少数事物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从而对它们作出清晰的反映。(对象和背景可以相 互转化) 整体性: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刺激物中缺失的部分加以主观上的整合与补充,知觉为
料(独家),便于深入研究
质影响结果准确性
(四)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如智力测试)
(五)个案法。对某个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小样本研究) 优点:①深入研究个体,揭示个体差异;②手段多样,定量与定性结合;③对个体的临床矫 治与发展指导研究有重要价值;④有助于获得假设,深入研究 局限:资料缺乏可靠性;研究结果代表性低,无法得出普遍性规律 (六)临床法。由皮亚杰倡导,是自然主义的观察、测验和精神病学的临床诊断法的合并 运用,包括对儿童的观察、谈话与儿童的实物操作三个部分。 (七)活动产品分析法
2.3 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成分:本我、自我、超我,各自遵循的原则
2.4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
件反射学习理论的主要
观点(正强化、负强化、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一、儿童认知发展1.儿童认知的基本构成要素,如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

2.儿童认知的发展阶段,如儿童的感知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形式操作期等。

3.儿童认知的发展理论,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等。

4.儿童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概念,如模式化、内隐理论、自主学习、元认知等。

二、儿童情感发展1.儿童情感的基本构成要素,如情绪、情感、性格等。

2.儿童情感的发展阶段,如婴幼儿期的依恋、幼儿期的情绪识别和情绪调节、学龄前期的同伴关系等。

3.儿童情感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如爱默生的情感发展理论、碧带福的人格发展理论等。

4.儿童情感发展中的重要概念,如自尊、情商、同理心等。

三、儿童社会发展1.儿童社会发展的基本构成要素,如社交能力、合作能力等。

2.儿童社会发展的发展阶段,如幼儿期的亲子关系、学龄前期的同伴关系、中学期的自我认同等。

3.儿童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如布内尔的同伴模型、弗洛伊德的身份危机理论等。

4.儿童社会发展的重要概念,如社会比较、合作学习、权威性教育等。

四、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1.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包括教师行为、教师反馈等。

2.学校过程和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包括课堂氛围、学术期望等。

3.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包括家庭背景、家庭教育方式等。

4.同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包括同伴关系的建立和维护等。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教材、课堂笔记和相关的研究文献,对以上内容进行详细的阅读和理解。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概念卡片、思维导图等工具,将重点概念和理论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此外,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深化对儿童发展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P26-27
①0-2岁感知运动阶段(客体、永久性)
②2-7岁前运算阶段(传递、保守、自我中心、三山实验)
③7-11岁具体运算阶段(守恒实验、重量实验)
④11岁之后形式运算阶段(抽象系统)
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前5阶段)P36-37
1.0-1岁,信任对怀疑
2.1-3岁,自主对羞怯
3.3-6岁,主动对内疚
4.6-12岁,勤奋对自卑
5.12-20岁,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
6.20-40岁,亲密对孤独
三、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170
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学习过程中就要努力做到:①用探究和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②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数据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③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如果能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协商过程结合起来,则建构意义的效率就会更高,质量也会更好。

四、学习动机的理论 186
⑴行为强化理论(斯金纳提出)价值: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刺激和外部强化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其积极意义。

不足:把所有人类行为的原因都归结为外部强化,等于否定了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一种机械论的观点。

⑵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提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不50%
⑶成败归因理论(斯纳提出)分内部和外部、稳定性和非稳定性、可控性和不可控性,原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
⑷成就目标理论(德韦克提出)
⑸自我效能理论(班杜拉提出)结果因素即强化,强化有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影响其形成的因素:学习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

⑹自我价值理论(卡文顿提出)
⑺自我决定理论(德西和瑞文提出)
五、学习动机的激发措施
⒈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恰当进行奖惩
⒉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
⒊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增强对成功的期望
⒋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
⒌培养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成功的自信心
⒍维护学生的自我价值,警惕自我妨碍策略
⒎维护内在需要,促进外部动机内化
六、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直观的方式:①实物,即对实物的直接观察。

②模型,即用模拟的形象来描述、表现一种食物,让学生看到无法直接观察或难以直接观察的东西。

比如地球仪、
分子结构模型、流程图等③言语,形象的言语也可以使事物的信息丰富起来,生动起来,从而让学生有活灵活先,身临其境之感,比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

七、如何促进知识的概括
⑴加题目⑵列小标题⑶提问题⑷说明目的⑸总结或摘要⑹画关系图或列表
为了帮助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内容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教师可采用以下策略:(1)举例(2)类比与比喻(3)证明(4)阐述(5)解释(6)推论。

八、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230
①从教材入手,注重从就知识引出新概念。

首先,应充分发挥教材中准备题的作用。

其次,要充分发挥教材结构体系的迁移作用。

再次,应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和优化。

②从内容入手,突出基本概念教学,为知识迁移打好基础。

③从知识体系入手,注重新旧知识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④建立有利于迁移的教材结构。

教师对教材呈现的顺序应努力做到:⑴从一般到个别,使教材渐进分化⑵建立横向联系,使教材综合贯通⑶从已知到未知,是教材组织序列化。

九、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253
(1)准确的示范和讲解。

例如:练钢琴入门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例如:盲打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例如:有错要提出来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映像。

十、学习策略的构成
(1)丹瑟洛——基础策略、辅助策略
(2)麦克卡——认知策略(①复述策略:重复、抄写、做记录、画线。

②精细加工策略:想象、总结、做笔记、答疑。

③组织策略:组块、选择要点、列提纲、画地图)、元认知策略(①计划策略:设置目标、浏览、设疑。

②监视策略:自我调查、集中注意。

③调解策略:调整阅读速度、重新阅读、复查)和资源管理策略(①时间管理:建立时间表、设置目标。

②学习环境管理:寻找固定地方、安静地方。

③努力管理:归因于努力、调整心态。

④其他人的支持:寻求教师、伙伴的帮助)
十一、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305
㈠营造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㈡注重创造性人格的培养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个体对错误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特征的榜样
㈢教授创造性思维的策略①发散性思维训练②直觉思维训练③推测与假设训练④自我设计训练⑤头脑风暴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