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低血糖治疗方法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岛素低血糖治疗方法的分析

[关键词]胰岛素;临床分析;内分泌

糖尿病人血糖的良好控制可减轻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低血糖的发生除了与胰岛素用量有关外,还与年龄、病程、所患并发症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以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39例2型糖尿病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为对象,通过血糖监测,探讨低血糖反应的发生与年龄、病程及其并发症的相关性。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本组139例,为2008年5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行胰岛素强化治疗。诊断符合1999年who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75例,女64例;年龄l4~86岁,平均68岁。病程0~25年。本次住院治疗时间平均12d。

1.2方法

1.2.1强化治疗方法:①胰岛素泵注射法。②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

1.2.2血糖监测方法:采用美国强生快速血糖仪。监测空腹、三餐后2h及患者有主诉或症状时的血糖。采血部位:指端。

1.2.3分组方法:①根据年龄分为<45岁、45~54岁、55~64岁、≥65岁4组。②根据病程分为<0.5年、0.5~4年、5~9年、≥l0年4组。③根据并发症的数量分为无并发症、1个并发症、2个并发症、3个及以上并发症4组。并发症的诊断根据《内科学》第6版诊断标准[1]。

1.3低血糖判断标准:①血糖水平低于

2.8mmol·l。②有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和体征。③进食或供糖后病情迅速缓解。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c2检验。

2结果

2.1低血糖发生率与性别的关系:139例中发生低血糖39例(28.1%),其中男25例(3

3.3%),女l4例(21.9%),男性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女性(p<0.05)。

2.2低血糖发生率与患者年龄的关系:低血糖发生率随患者年龄增长而略有上升。但65岁以上组与总体低血糖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发生低血糖患者的年龄分布

年龄(岁)n 发生数构成比(%)发生率(%)

<45 13 2 5.1 15.4

45~54 13 2 5.1 15.4

55~64 26 6 15.4 23.1

≥65 87 29 74.4 33.3(1)

合计139 39 100.0 28.1

注:(1)与本组总体低血糖发生率比较p>0.05(=3.588)

2.3低血糖发生率与病程的关系:随病程延长,各年龄组低血糖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2。

4 4 低血糖发生率与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多少的关系:随着糖

尿病并发症的增多,低血糖发生率显著增加(p<0.01)。见表3。

表2发生低血糖患者病程分布情况(1)

病程(年)n 发生数构成比发生率(%)

<0.5 35 9 23.1 25.7

0.5~4 24 6 15.4 25.0

5~9 27 5 12.8 18.5

≥10 53 19 48.7 35.8

注:(1)各年龄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p>0.05

表3患者低血糖的发生与并发症的关系

并发症数 n 发生数构成比(%)发生率(%) p(c2)值

0 30 2 12.8 6.7 -

1 34 6 23.1 17.6 -

2 34 5 23.1 14.7 -

≥3 41 26 41.0 63.4 <0.01(37.021)

3讨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可消除高糖毒性,恢复b细胞功能或修复细胞功能中能够恢复的部分,显著减少与糖尿病有关的并发症的危险性。发生低血糖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相对高龄[2]:老年患者生理功能减退,胰岛素拮抗激素一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及皮质醇释放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使机体克服低血糖的自卫反应减弱,易发生低血糖[3]。②与注射胰岛素后进餐食量不足,进食与用药时间不相匹配[4]有关,亦与患者饮食量减少或吸

收不良,禁食或延迟进食等有一定关系。③运动不当:运动可加速注射部位胰岛素的吸收,也可促进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空腹运动均易发生低血糖,在运动量较大的部位,胰岛素吸收水平增加,故在运动部位注射胰岛素也易发生低血糖。

④并发症因素:并有糖尿病肾病者肾糖原分解和异生减少,肾脏清除胰岛素减少而易发生低血糖,以及胰岛素的半衰期延长,较易造成药物的积蓄而发生低血糖。⑤合用增强胰岛素作用的药物如双胍类药物,可致低血糖的发生。⑥操作失误:抽吸剂量失误或注射部位问题致胰岛素的吸收途径改变,如注射针尖误插于血管或肌肉组织,造成胰岛素吸收过快,致药物维持时间改变而发生低血糖。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减退、受药物的蓄积作用及自卫反应能力减弱等因素影响易发生低血糖。本组结果显示低血糖的发生与年龄、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文献报道不完全一致,可能与采集样本量较小有关。由于血管病变、植物神经病变,有并发症的病人更易发生低血糖。如糖尿病并肾病者因肾功能衰退,肾脏对胰岛素的清除率降低,对胰岛素的灭活能力降低,发生低血糖的概率可升高。糖尿病并心脑血管病变患者对低血糖的调节功能减弱,低血糖时更易发生脑血管痉挛,心肌能量供应不足,心肌收缩力下降,脑灌注压下降,进一步加重脑供血不足,从而导致脑功能障碍出现相应症状,严重的低血糖可导致不可逆性脑功能损害,甚至死亡[5]。本组结果显示低血糖的发生率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多少有显著性差异(p<o.01)。主要是糖尿病并发肾脏

疾病、心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07-808.

[2]黄丽.强化治疗糖尿病低血糖症120例临床分析[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4,27(1):62-63.

[3]范立群.26例糖尿病低血糖症状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5,6(5):32-34.

[4]黄德芬,任伶俐.强化胰岛素治疗中低血糖反应的观察及干预[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4,19(3):107.

[5]赵月萍,田浩明.新诊断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j].四川医学,2005,26(2):127-1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