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二篇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教案新人教版[1]
10 短文二篇课题短文二篇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感情.3。
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4。
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过程与方法1.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
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
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
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古今异义四时.俱备(古义:季节今义:某个时候)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停止、休息)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衰败,萎靡)盖.竹柏影也(古义:原来是今义:器物上部有遮盖作用的东西)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清闲的人今义:指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念.无与为乐者(古义:考虑,想到今义:想念)月色入户.(古义:单扇的门今义:主要指人家)一词多义新课导入中国的文人似乎与山水、自然有着特别的情结,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好像永远无法割断的情愫。
人生得意时,他们走向自然,向山山水水、一花一草笑谈自己心中的万丈豪情;仕途失意时,他们退隐江湖,大自然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倾诉对象。
多情文人与美丽山水结合的结果就是那一篇篇传诵千古的至情至性的美文,景以人名,人以景传。
今天学习的两篇美文,一篇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一篇绘就一幅淡雅的月夜图,都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清纯美好。
语言朴素自然,富有诗情画意。
答谢中书书写作方法运用【深入研读,探究方法】《答谢中书书》1。
推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二篇教案新人教版
10短文二篇1.累积要点文言字词,疏导文义,背诵并默写课文。
2.品尝文章的语言美,提升鉴赏能力。
3.学习《酬谢中书书》,感觉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育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4.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觉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窘境达观处世的冷静心态。
第 1 课时酬谢中书书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曾跟着郦道元一同畅游三峡,领会了它的雄奇险拔、幽静艳丽。
其实,莽莽神州,高峰大岳,千流百川,有无数奇特如画的风光让人心动神摇。
今日我们再学习陶弘景的《酬谢中书书》,共同赏识一幅清丽的山川画,品尝一首流动的山川诗。
二、教课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诵课文,而后提出朗诵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学生互相帮助解答。
2.自主学习。
联合工具书和说明,初步疏导文义,将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标出。
3.频频朗诵课文,试试在频频朗诵的过程中疏导文义。
4.关注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四时俱备 ( 古义:季节今义:时间).晓雾将歇 ( 古义:消失今义:歇息).夕日欲颓 ( 古义:坠落今义:低沉,委靡).【词类活用】五色交辉 ( 名词作动词,辉映).5.本文虽属山川小品文,但是作者仍精心布局。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看看应当如何分才好?三个部分之间有何联系?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
中间的写景部分从“顶峰入云”到“沉鳞竞跃”,先仰望“顶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接着分“晓”与“夕”两层来写。
文章最后以叹息总括前文。
目标导学二:赏析写景,领会感情1.作者笔下的风景很美,请问美在哪里?明确:其一:山川相映之美。
山的陡峭,水的明媚互相映托。
水的动势给山增添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两者相映成趣。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大自然的各样色彩互相配合,绚烂感人,琳琅满目。
其三:晨昏变化之美。
清早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活力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莽,飞鸟归林,猿猴栖树,游鱼跃水。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教案新人教版
四、把握文章主旨
怎样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
教师适时引导,教师选点精讲。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
概括写作技巧。
师友交流,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其他师友
全班交流
互助释疑
五、交流疑点,互相解答。
六、全班交流,解决疑难。
掌握学情,及时解惑。
师友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班上提出。
巩固拓展
7、探究方法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
(形态、色彩、声音)
(三)梳理结构
1.导入新课:中国的文人似乎与山水、自然有着特别的情结,多情文人与美丽山水结合的结果就是那一篇篇传诵千古的至情至性的美文,景以人名,人以景传。今天学习的两篇美文,一篇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一篇绘就一幅淡雅的月夜图,都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清纯美好。语言朴素自然,富有诗情画意。
4.读课文,把握文意。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交流感知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作者以及背景资料。
2.生字、生词的读音和释义。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翻译课文
(二)回答问题:
1.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引原句)
2.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引原句)
1.抓住特征描写景物。
2.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八、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教师出示问题,适时引导
指导比较两文异同
师友相互讨论谈感受。
全班交流心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总结提高
九、课堂总结
1.师友归纳,总结知识。
2.总结收获,点拨提升。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短文二篇教案 新人教版
10 短文二篇知识与能力1.注重整体感知。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参考注释和工具书,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
2.注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环节。
过程与方法1.诵读,体味语言的自然美,学习写景的技巧。
2.从叙事写景的角度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答谢中书书》:感受祖国山川之美。
2.《记承天寺夜游》:培养豁达宽广的胸襟。
重点整体感知作品内容,领悟作者发现美、欣赏美的情怀。
难点反复诵读,体味语言之美。
诵读法课外资料延伸法陶弘景及苏轼的生平资料、承天寺图片。
2课时对于祖国的秀美山川,无数位文人在赞羡的同时,也作了大量的描写,但用书信这一文体进行描摹并且成为名篇的却并不多。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用书信文体写的《答谢中书书》,从中感受他所描绘的山川之美。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人。
幼有异慧,年四五岁即以荻为笔在灰中学书,读书万卷,未及弱冠,齐高帝即引为诸王侍读。
后隐居于句容茅山,自号华阳隐居。
因梁武帝早年与之游,即位后,逢有朝廷吉凶征兆等大事,常前去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
好神仙之术,爱山水。
著作甚多,大都亡佚,诗文今传《陶隐居集》辑本一卷。
陶弘景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因政局动荡,社会混浊,他遁逊山林,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所以他在《答谢中书书》中以描画山水昭示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1.明确学习目标。
2.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
(2)自由朗读两三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做到流利地朗读。
3.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如遇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词语。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消散。
夕日欲颓.:坠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置身其中。
(3)全班讨论,理解文章大意。
4.背诵课文。
(1)自由竞背。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3.了解短文的思想内容。
4.背诵并默写这篇短文。
能力目标:1.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多媒体依次显示山水相映图,石壁翠竹图、晨晖、夕照,激发学生想像。
3.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稍加粗拨。
明确: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
其次是缤纷的色彩美。
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
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轴。
五、深入研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提问: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点拨:文章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直抒胸臆的句子。
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实欲界之仙都”,表露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总言之,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2.学生齐背课文,仔细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布置作业1.默写课文。
2.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幅画面,写一段赏析文字。
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这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3.了解这篇短文的思想内容。
4.背诵并默写这篇短文。
能力目标:1.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语文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教案
《短文两篇》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
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2.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答谢中书书》教学过程:一、导入导语:同学们,你有没有觉得我们生活的地方景色很美呢?也许你忙碌于繁重的学业,无暇欣赏;或许你对周围的环境已经太过熟悉,熟视无睹,其实,只要我们放缓脚步,带着心情,就会感到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天的清明,地的广袤,山的秀美,树的苍翠……无不让人心动神摇。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是一篇描写秀美山水的文言小品文,作者仅用六十八个字,却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和体会到的笼于笔端,纳于纸上,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
(板书课题)二、破题提问1:题目中有两个“书”,意思是一样的吗?明确:第一个“书”,见课文注解①,与“中书”连用,是一种文书官职的称呼;第二个“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诉说)情。
提问2:题目的意思如何理解呢?明确:回复谢中书(谢徵)的书信。
三、认读师语:作者在书信中都写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
一读:大声地朗读,做到字准句清。
步骤:1.学生试读2.教师范读3.全班齐读4.注意读音:夕日欲颓(tuí)未复有能与其奇者(yù)二读:注意停顿,读出节奏韵律。
步骤: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停顿。
2.学生个读3.提示节奏:文章多为四字对偶句,朗读节奏均为“二、二”,散句以句意来定:“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短文二篇教案 新人教版
(2)相.与.步于中庭( 共同、一起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原来是绿 竹和翠柏的影子。
3.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①作者描绘的世界: 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②作者的心境: 自我排遣的旷达(或虽遭贬谪依然旷达)
【文言翻译】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听到猿猴长啸,鸟雀此起彼伏的鸣叫;太阳快要 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 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 猿鸟的呜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 水中竞相嬉戏(意思对即可)。这几句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 息。
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及 至/乃 设 饭 一 杯/萝 卜 一 楪 /白 汤 一 盏 而 已
3.从穆父召食皛饭和东坡召食毳饭两件事可见这两人都是 _爱__开__玩__笑__(_喜___欢__捉__弄__人__/_善__戏__谑__)_的人。
(二)记承天寺夜游
预习导学
【字词积累】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欣.然起行( 高兴 ) 2.念.无与为乐者( 考虑、想到 ) 3.怀民亦未寝.( 睡觉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教学讲义(新人教部编版).ppt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 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 尽在其中
32
• 2、作者是怎样描绘“山川之美”的?
16
品味探究(1)
• 1、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 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 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
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够和古今山水知 音比肩的得意之感。
•
语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
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7
品味探究(2)
• 2、作者是怎样描绘“山川之美”的?
3、晓雾将( 歇 ),猿鸟乱鸣; 消散 4、夕日欲( 颓 ),( 沉鳞 )竞跃。坠落 指欣赏 5、未复有能( 与 )其奇者。 潜游在水中的鱼
二、本文运用了什么结构?运用了什么写法来表现山川之美? 总—分—总的结构 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写法
三、文中哪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山水景物的赞叹? 实是欲界之仙都。
了解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 3、探究,体会作者沉迷山水之怡然自得。 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5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6
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 —536),字通明, 丹阳秣陵(今江苏 南京)人。南朝齐、 梁时期思想家、医 学家。隐居茅山。 梁武帝遇有国家大 事,常去山中征询 他的意见,时人称 为“山中宰相”。
• 实是欲界之仙都。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短文二篇教案 新人教版
10 短文二篇知识与能力1.注重整体感知。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参考注释和工具书,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
2.注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环节。
过程与方法1.诵读,体味语言的自然美,学习写景的技巧。
2.从叙事写景的角度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答谢中书书》:感受祖国山川之美。
2.《记承天寺夜游》:培养豁达宽广的胸襟。
重点整体感知作品内容,领悟作者发现美、欣赏美的情怀。
难点反复诵读,体味语言之美。
诵读法课外资料延伸法陶弘景及苏轼的生平资料、承天寺图片。
2课时对于祖国的秀美山川,无数位文人在赞羡的同时,也作了大量的描写,但用书信这一文体进行描摹并且成为名篇的却并不多。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用书信文体写的《答谢中书书》,从中感受他所描绘的山川之美。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人。
幼有异慧,年四五岁即以荻为笔在灰中学书,读书万卷,未及弱冠,齐高帝即引为诸王侍读。
后隐居于句容茅山,自号华阳隐居。
因梁武帝早年与之游,即位后,逢有朝廷吉凶征兆等大事,常前去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
好神仙之术,爱山水。
著作甚多,大都亡佚,诗文今传《陶隐居集》辑本一卷。
陶弘景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因政局动荡,社会混浊,他遁逊山林,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所以他在《答谢中书书》中以描画山水昭示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1.明确学习目标。
2.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
(2)自由朗读两三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做到流利地朗读。
3.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如遇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词语。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消散。
夕日欲颓.:坠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置身其中。
(3)全班讨论,理解文章大意。
4.背诵课文。
(1)自由竞背。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二篇》教案新人教版
10 短文二篇◇教材分析◇《短文二篇》选入两篇风格迥异的写景短章,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答谢中书书》以清俊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乐在林泉的情趣;《记承天寺夜游》如一篇短小的日记,记述了作者夜游承天寺的经历,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出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
3.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过程与方法】1.诵读教学法。
指导学生在诵读中仔细品味文章的语言,深入作品意境,获得美的享受。
2.比较法。
两篇短文作者不同、题材不同、语言风格也不同。
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注意比较两篇文章,欣赏两篇写景短文的画面,品味不同的语言风格,体会不同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时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学情分析◇1.重点:(1)借助诵读,欣赏两篇短文不同的语言风格。
(2)把握文中景物的不同特点,领略不同的写景手法。
2.难点:(1)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情感。
(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道出其壮观豪放的气魄;杜甫笔下的泰山“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突出其雄伟神奇的景观;郦道元笔下的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尽现其雄奇险拔的奇景……这些美景,无不让你心动神摇。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陶弘景美妙的山川之景中,去尽情地感受一番。
二、预习成果展示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今茅山)。
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教案新人教版20210717215
2021年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教案新人教版202107172151.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常用文言词语,明白得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优美语言,明白得作品意境,体会文章包蕴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导朗读,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积存文言词语,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诵读法、比较法。
课件。
第1课时《答谢中书书》一、情形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你忙于繁重的学业无暇观赏,但当你抬头远望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
天的高远,地的广袤,山的挺立,水的澄澈……无不让你心旌摇荡。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答谢中书书》确实是一首流淌的山水诗,让我们一同去观赏吧!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但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2.文体知识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3.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欲颓.(tuí) 沉鳞.(lín)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yù)4.明白得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晓雾将歇..竞跃】指水中潜游的鱼。
..】将:将要;歇:消散。
【沉鳞【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
那个地点有观赏、领会的意思。
5.一词多义欲夕日欲.颓(将要)实是欲.界之仙都(七情六欲)6.古今异义四时.俱备(古义:季节;今义:时刻) 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消沉,萎靡)7.词类活用五色交辉.(名词作动词,辉映)8.朗读指导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上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4页)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上第三单元第10 课《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4 页)《记承天寺夜游》教课设计新安县南李村镇第一初级中学靖娟教课目的1、朗诵:读准字音,读通词句,读出文章神韵。
2、累积:掌握文中要点字词句的含义,学习抓住特色描绘光景的方法。
3、感悟:感觉作者的特别心境,意会作者的人生态度。
要点、难点1、朗读课文、累积字词,学习写景方法。
2、感觉作者的特别心境,意会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课过程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诗词、散文方面有巨大成就,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简单认识背景: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有职无权的闲官)。
二、师生互动,学习新课。
第一步:读顺课文1、自由朗诵。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留,读出节奏。
提示:( 1)念 / 无与无为乐者,遂 / 至承天寺 / 寻张怀民。
(2)怀民 / 亦未寝,相与 / 步于中庭。
(3)庭下 / 如积水空明,水中 / 藻荇交横,盖 / 竹柏影也。
2、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第二步:读懂课文1 / 4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联合说明,合作翻译全文,掌握要点字词的含义,理解句子的意思。
(学生译读,小组议论;教师巡视并指导。
)分组抢答:(一)解说以下加点字词的意思。
(1)念无与为乐者:(想到)(2)遂至承天寺:(于是、就)(3)怀民亦未寝:(睡)(4)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5)盖竹柏影也:表推断(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罢了)(二)翻译以下要点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能够共同游玩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同样清亮透明。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织,本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不过缺乏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第三步:读透课文要求:指引学生从内容、构造、感情、写法等方面来深读课文,而后小组议论沟通。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短文二篇教案 新人教版
10 短文二篇知识与能力1.注重整体感知。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参考注释和工具书,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
2.注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环节。
过程与方法1.诵读,体味语言的自然美,学习写景的技巧。
2.从叙事写景的角度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答谢中书书》:感受祖国山川之美。
2.《记承天寺夜游》:培养豁达宽广的胸襟。
重点整体感知作品内容,领悟作者发现美、欣赏美的情怀。
难点反复诵读,体味语言之美。
诵读法课外资料延伸法陶弘景及苏轼的生平资料、承天寺图片。
2课时对于祖国的秀美山川,无数位文人在赞羡的同时,也作了大量的描写,但用书信这一文体进行描摹并且成为名篇的却并不多。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用书信文体写的《答谢中书书》,从中感受他所描绘的山川之美。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人。
幼有异慧,年四五岁即以荻为笔在灰中学书,读书万卷,未及弱冠,齐高帝即引为诸王侍读。
后隐居于句容茅山,自号华阳隐居。
因梁武帝早年与之游,即位后,逢有朝廷吉凶征兆等大事,常前去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
好神仙之术,爱山水。
著作甚多,大都亡佚,诗文今传《陶隐居集》辑本一卷。
陶弘景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因政局动荡,社会混浊,他遁逊山林,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所以他在《答谢中书书》中以描画山水昭示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1.明确学习目标。
2.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
(2)自由朗读两三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做到流利地朗读。
3.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如遇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词语。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消散。
夕日欲颓.:坠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置身其中。
(3)全班讨论,理解文章大意。
4.背诵课文。
(1)自由竞背。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教案(附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
<答谢中书书>一、教材分析《答谢中书书》是一篇山水小品,仅用了六十八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
抒情议论,各类皆备。
可谓尺幅能容千里。
本文的特点首先表现在优美的意境上“一切景语皆情语”。
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大自然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主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己相融合的生命愉悦。
另一方面,本文结构缜密、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第井然。
另外,这篇小品语言极富特色,以四言为主,很是整饬,最后,以长句收束,犹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
《答谢中书书》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虽然没有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
二、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已经到了八年级,但文言文基础较薄弱,阅读能力偏低,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不高,因此在教学时,必须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并积累重点词语,在理解感知的基础上悬着恰当的角度对诗歌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三、教学目标1、能够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诵读能力。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3、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优美的意境,4、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蕴含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亲近自然归隐山林的志趣,体会文中蕴含的热爱自然思想感情。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老师要请大家来欣赏美丽的风景。
(出示风景图),大家从眼前的画面里看到了什么?(生:山,水,树……) 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什么样的树呢?请大家来具体描绘一下你眼前的这幅画面。
说得好,老师觉得如果能多运用我们学过的修辞手法,描绘得更具体些,那就更好了。
大家都感受到了眼前这幅画面所展现的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山明水秀,绿树成荫。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描绘山水风光的优秀诗句。
比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学生自由背诵有关诗句二、解题(首先看文章的题目和背景)1\题解: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二篇教案新人教版
10 短文二篇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义,背诵并默写课文。
2.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提高鉴赏能力。
3.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4.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第1课时答谢中书书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曾随着郦道元一起畅游三峡,领略了它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
其实,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有无数神奇如画的风光让人心动神摇。
今天我们再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学生相互帮助解答。
2.自主学习。
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义,将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标出。
3.反复朗读课文,尝试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疏通文义。
4.关注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四时.俱备(古义:季节今义:时间)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消沉,萎靡)【词类活用】五色交辉.(名词作动词,辉映)5.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布局。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看看应该如何分才好?三个部分之间有何联系?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
中间的写景部分从“高峰入云”到“沉鳞竞跃”,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接着分“晓”与“夕”两层来写。
文章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目标导学二:赏析写景,体会感情1.作者笔下的景色很美,请问美在哪里?明确:其一:山水相映之美。
山的峻峭,水的明丽相互映衬。
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大自然的各种色彩相互配合,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其三:晨昏变化之美。
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栖树,游鱼跃水。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三篇】
【导语】《短⽂两篇》即《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
整理了⼈教版⼋年级上册语⽂《短⽂两篇》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短⽂两篇》教案⼀ 教学⽬标 1、背诵并默写课⽂。
2、掌握常⽤⽂⾔词语,理解课⽂⼤意。
3、品味优美语⾔,理解作品意境,体会⽂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把握作者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
2、借助注释和⼯具书理解课⽂;背诵、默写课⽂。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教学内容:《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封书信,作者⽤凝练的语⾔描绘了秀美的⼭川景⾊,表达了作者能够品味⼭⽔之美的⾃豪感。
学习本⽂,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把握作品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导⼊新课。
简介作者古⼈云:“仁者乐⼭,智者乐⽔。
”⼭⽔景物,曾经引起了古今⽆数⽂⼈墨客的⽆限情思,他们为我们奉献了⼤量的歌咏⾃然⼭⽔的优美篇章。
今天,我们来学习南朝梁代陶弘景写的⼀篇⼭⽔⼩品——《答谢中书书》。
⼀、简介作者 陶弘景(学⽣根据搜集的资料介绍,教师作适当补充)。
⼆、范读课⽂ a.学⽣听读课⽂,注意句⼦的节奏,轻重⾳等,初步感知课⽂。
b.⾃由朗读课⽂两三遍,进⼀步感知课⽂,做到流利地朗读。
三、疏通⽂意 a.学⽣借助注释和⼯具书,疏通⽂意。
如遇有问题,先在四⼈⼩组内讨论解决。
教师明确重点词语 五⾊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欲颓:坠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指欣赏。
b.全⽂讨论,理解⽂章⼤意。
在四⼈⼩组内互相检查背诵。
c.教师抽查背诵。
四、品味、探究⽂章内涵 齐背课⽂,思考下列问题: a.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b.作者是怎样描绘秀美的⼭川景⾊的? 四⼈⼩组讨论交流,明确:表达了作者沉醉⼭⽔的愉悦之情和与能够和古今⼭⽔知⾳⽐肩的得意之感。
“实是欲界之仙都。
⾃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先仰视“⾼峰⼊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平看“两岸⽯壁”“青林翠⽵”,最后⼜分“晓”“⼣”两层来写,⼀句⼀景,次第井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短文二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义,背诵并默写课文。
2.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提高鉴赏能力。
3.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4.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第1课时答谢中书书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随着郦道元一起畅游三峡,领略了它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
其实,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有无数神奇如画的风光让人心动神摇。
今天我们再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学生相互帮助解答。
2.自主学习。
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义,将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标出。
3.反复朗读课文,尝试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疏通文义。
4.关注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
四时.俱备(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消沉,萎靡)
【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名词作动词,辉映)
5.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布局。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看看应该如何分才好?三个部分之间有何联系?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
中间的写景部分从“高峰入云”到“沉鳞竞跃”,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接着分“晓”与“夕”两层来写。
文章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目标导学二:赏析写景,体会感情
1.作者笔下的景色很美,请问美在哪里?
明确:其一:山水相映之美。
山的峻峭,水的明丽相互映衬。
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大自然的各种色彩相互配合,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其三:晨昏变化之美。
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
林,猿猴栖树,游鱼跃水。
其四:动静相衬之美。
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青林翠竹为静,五色交辉为动(
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2.“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作者是如何以景传情的?
明确:本文作者用寥寥数笔,描绘了一幅清爽宜人的画卷,其间景物色彩灿烂,生命勃发,灵动飞扬。
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3.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说说本文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明确:“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言简而意丰。
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深感自豪,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三、板书设计
答谢中书书
意
境美⎩⎪⎨⎪⎧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动静相衬之美⎩⎨⎧流水 五色交辉 猿鸟乱鸣 游鱼竞跃(动)高峰 青林翠竹 日出雾歇 日落山暝(静)
第2课时 记承天寺夜游 一、导入新课
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晚上,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一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
如此景象,自然会触动诗人们多愁善感的心灵,或思念家乡亲人,或追忆在外漂泊的亲友,或寄托祝福,或表达相思。
今天我们学习苏轼的一篇小散文《记承天寺夜游》,看看苏轼在美丽的月色中发出了怎样的人生感慨。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疏通文义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有职无权,过了几年闲居生活。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平淡自然的小品文,就写于作者被贬黄州的第四年。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及节奏。
特别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遂.(suì) 寝.(qǐn) 藻.(zǎo) 荇.
(xìng) 3.反复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疏通文义。
目标导学二:概括内容,把握情感
1.根据内容(或表达方式)可以把课文分为几个层次?
明确: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一至第三句):记事,交代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
第二层(第四句):写景,写月下庭中景物。
第三层(第五至第七句):议论抒情,抒发面对月光、竹柏疏影的感触。
2.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词句可以体会出?请简要分析。
明确:①“欣然起行”,作者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睡意顿消,披衣而起,欣然相迎,表现了作者的兴奋喜悦之情。
②“无与为乐者”“寻张怀民”,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是喜悦的,但也流露出寂寞之感。
③“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也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目标导学三:品味语言,理解写法
1.如何理解“月色入户”?
明确:“入户”二字把月色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
月光似乎善解人意,主动来与人做伴,安慰这位失意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何妙处?
明确:此句是全篇的精妙所在,寥寥18字,以极精练的文字描画出承天寺庭院中优美的月色,表现出浓郁的诗情。
作者将月色当作水来描写,将月下的竹柏影当作水中的藻、荇来描写,突出月光树影的“交横”之态,创造出一个澄澈透明的世界。
三、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叙事——赏月缘由
写景——庭下月景
悲凉苦闷豁达乐观
可取之处 两篇文章本身比较简短,字词也容易理解,因此易于讲解,正是由此,两篇文章都强调在朗读的过程中疏通文义。
同时,两篇文章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篇一的“动静结合”写作手法,篇
二中的“抒情、叙事、议论”融合写法,在课时中都结合文本特
色进行学习。
不足之处
两篇文章都有深刻的内蕴以及高雅的审美情趣,在课时中,难以
用大量的辅读资料让学生对其加深理解,宜有所改进。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