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各课时课件解析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5.1 一元一次方程(共27张PPT)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5.1 一元一次方程(共27张PPT)
是________________ .(只写一个即可) 2x=4 6. 根据条件:x的3倍与7的和等于15,列出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 . 3x+7=15 7. 若代数式3x+7的值为-2,则x的值为__________ x=-3 .
随堂 · 检测区 (三)解答题
即时演练 查漏补缺
典例 · 精析区 【例1】
以题说法 互动探究
设某数为x,根据下列条件列方程:
(1)某数的4倍是它的3倍与7的差; (2)某数的65%与-2的差等于它的一半; (3)某数的 3 与5的差等于它的相反数. 4




1.甲数减小20%后得到乙数,且乙数比甲
数小1,若设乙数为x,则可列出方程: x =x+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
变式训练
典例 · 精析区
以题说法 互动探究
【例2】
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①3x=0;②2-4y;③m2-3m=4;④2a-1=-a+5.
点 答
拨 案
变式训练
典例 · 精析区
以题说法 互动探究
【例2】
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①3x=0;②2-4y;③m2-3m=4;④2a-1=-a+5.
∴x=3是方程的解.
典例 · 精析区
以题说法 互动探究
【例3】
x
请填写下表,然后说出方程3x-6=x的解.
-1 0 1 2 3 4 …
3x-6 -9 -6
-3
0
3
6





3.以下t的值是方程3t-1=5+t的解的是 ( D )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1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课件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1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课件

知识点二 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
4.吴颖买书需用48元钱,付款时恰好用了1元和5元的纸币共12张.设所用(suǒ yònɡ) 的1元纸币为x张,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 A.x+5(12-x)=48 B.x+5(x-12)=48 C.x+12(x-5)=48 D.5x+(12-x)=48
3
3
方程 6 x -15=3(x-2)的解.
3
1不是
3
2021/12/10
第六页,共四十四页。
知识点二 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 根据实际问题列简易方程的步骤 (1)设未知数:一般问什么设什么,有时也可根据题意间接(jiàn jiē)设未知数; (2)找关系:找到能够反映应用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 (3)列方程:分析题目中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出相关代数式,用 相关代数式代替等式左右两边,就可以列出方程. 例3 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数是13岁,就问同学
2021/12/10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四页。
C. 1 =1
x
D.x2-1=0
答案(dáàn) B 选项A,含有两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选项B,符合一元
一次方程的定义;选项C,分母中含有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选项D,
未知数的次数是2,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选B.
2021/12/10
第十四页,共四十四页。
2.如果方程(m-1)x+2=0是关于(guānyú)x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 A.m≠0 B.m≠1 C.m=-1 D.m=0
D.如果- 1
3
答案 D
x=1,那么x=-3
将- 1
3
x=1的两边同乘-3,得(-3)×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各课时课件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各课时课件

•5、小颖的爸爸今年44岁,是小颖年龄的3倍还
大2岁.设小明今 年x岁,则可列出方程:_____.
2020年2月23日星期日 03:17:19
归 纳 小 结
2020年2月23日星期日 03:17:20
作 业 课本第132页,习题5.1,知识技能,1. 布 置
2020年2月23日星期日 03:17:21
探 苗长高到1m? 索 如果设x周后树苗升高到1m,那么可以得到方程: 新 40+5x=100 . 知
2020年2月23日星期日 03:17:1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甲、乙两地相距 22 km,张叔叔从甲地出发
到乙地,每时比原计划多行走1 km,因此提前
探 12 min 到达乙地,张叔叔原计划每时行走多少
索 千米?
新 设张叔叔原计划每时行走 x km,可以得到方程:
2020年2月23日星期日 03:17:09




如果设小彬的年龄为x岁,那么“乘2再减5”
就是__2_x_-_5__,所以得到等式: 2x-5=21 .
2020年2月23日星期日 03:17:11
第 五 章






哲觉中学 苏勇
2020年2月23日星期日 03:17:12
小颖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40 cm ,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5 cm,大约几周后树
新 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
知 的解.
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某方程的解?
将数值代入方程中,看左右两边的值是否相等.
2020年2月23日星期日 03:17:17
1、下列各式是方程的是
.其中是一元一

5.1 认识方程 课件 (共20张PPT)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5.1 认识方程 课件  (共20张PPT)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4. 已知方程 (m 2)x m 1 3 m 5 是关于 x 的一元一 次方程,求 m 的值,并写出原方程.
解:因为方程 (m 2)x m 1 3 m 5 是关于 x 的一元 一次方程, 所以 |m|-1 = 1,且 m-2 ≠ 0,得 m = -2. 所以原方程为-4x + 3 = -7.
A. 3x-2=2x
B. 4x-1=2x+3
C. 3x+1=2x-1 D. 5x-3=6x-2
2. 若 x=4 是关于 x 的方程 ax=8 的解,则 a 的值 为___2___.
当堂小结
认识方程
方程的定义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解
课堂练习 1. x = 1 是下列哪个方程的解
A. 1 x 2 C. x 1 x 2
甲种支数 乙种支数 20支
解:设甲种铅笔买了 x 支,乙种铅笔买了 (20 - x) 支. 0.3x + 0.6(20-x) = 9,是一元一次方程.
(3)一个梯形的下底比上底多 2 cm,高是 5 cm,面 积是 40 cm2,求上底.
1 2 (上底+下底)×高 = 梯形面积
解:设上底为 x cm,则下底为 (x + 2) cm. 1 (x x 2)5 40,是一元一次方程. 2
x
415 424 433 442 451 460 379 388 …
10x + 15(45 - x) 46570 64655 6460 465 470 475 480 485 …
总结 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 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称为解方程。
练一练
1. 下列方程中,解为 x=-2 的是( C )
典例精析
例1 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方程: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5-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5-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2. 工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 方法与行程问题相类似,一般有如下规律:在工作
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三个量中,如果一个量已知, 那么就设另一个量,从第三个量找相等关系列方程.
知2-讲
特别解读 1. 当问题中总工作量未知而又不求总工作量时,通常把
总工作量看作整体1. 2. 常见的相等关系为:总工作量= 各部分工作量之和;
4.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图示
知1-讲
知1-讲
特别解读 1.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设→列→解→检→答. 2. 配套问题中的关键词语“刚好”与“最多”要认真区别.
知1-讲
特别解读 设未知数的方法有直接设未知数法、间接设未知数法、
设辅助未知数法. 列方程的本质就是“用两个不同的代数 式表示出同一个数量”,所以分析问题时,要多思考题中某 个数量能不能用两种方法来表示.
知识点 4 销售问题
在比赛积分问题中,基本相等关系有: 参赛场数= 胜场数+ 负场数+ 平场数; 比赛总积分= 胜场积分+ 负场积分+ 平场积分.
知4-讲
知4-讲
特别解读:(1)比赛中的积分与胜负场数有关,同时也 与比赛积分规则有关,需先弄清“胜一场积几分,平一场 积几分,负一场积几分”.
(2)在积分规则中,一般规律为:胜场积分> 平场积分 >负场积分,据此可粗略判断解题的结果是否正确.
知2-练
解:设甲队整治河道x m, 则乙队整治河道(1200 -x) m.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2x4+120106-x= 60,解得x=720 . 则1200-x=480 . 答:甲队整治河道720m,乙队整治河道480 m.
知2-练
3-1.某地决定修建一条高速公路,其中一段长为146 m的山 体隧道贯穿工程由甲、乙两个工程队负责施工,甲工 程队独立工作2天后,乙工程队加入,两工程队又联合 工作了1天,这3天共掘进26 m,已知甲工程队每天比 乙工程队多掘进2 m,按此速度完成这项隧道贯穿工 程,甲、乙两个工程队还需要联合工作多少天?

北师版2018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全章教学课件

北师版2018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全章教学课件

练一练
B
二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解:(1)方程两边同时减2,得 于是 x+2-2=5-2, x=3. 方程的解,最 后结果要写成 x=a的形式!
(2)方程两边同时加5,得 于是 即
3+5=x-5+5, 8=x.
x=8.
解:(3)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得
3 x 15 3 3
化简,得 x=-5. (4)方程两边同时加2,得
3.小刚准备用自己节省的零花钱购买一台MP4来学习英语,
他已存有50元,并计划从本月起每月节省30元,直到他有 260元.设x个月后小刚有260元,则可列出计算月数的方程 为( )A B.30x-50=260 D.x+50=260
A.30x+50=260 C.x-50=260
4.若方程(a+6)x2+3x-8=7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 -6 方程,则a=________. 5.若关于x的方程(k-2)x|k-1|+4=0是一元一次方程,
当堂练习
加10 等式基本性质1 乘-3 等式基本性质2 D -9/8
D
解:(1)x=3;(2)1/5.
课堂小结
等式的基本性质
{
等式的基本性质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 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 5 同一个式子,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4
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 数不为零),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1)等式两边都要参加运算,并且是做同一种运算. (2)等式两边加减乘除的数一定是同一个数或同一 个式子. (3)除以的数(或式)不能为 0.
练一练
1. 如图所示,天平右盘里放了一块砖,左盘里 放了半块砖和2 kg的砝码,天平两端正好平衡,那么 一块砖的质量是( D )

2024新人编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5.1.1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课件

2024新人编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5.1.1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课件

A.2(x+3)=
x 2
+4
B.2x+3=
x 2
+4
C.2(x+3)=
x 2
-4
D.2x+3=
x 2
-4
巩固练习
6.小芬买了15份礼物,共花了900元.已知每份礼物内都有
1包饼干及每支售价20元的棒棒糖2支,若每包饼干的售价为
x元,则依题意可列出下列哪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 C )
A.15(2x+20)=900
1.2x+1=0.8x+3
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一 【一起探究】 请同学们按照教学活动1中的方法,先设出未知数,在
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问题1 用买3个大水杯的钱,可以买4个小水杯,大水杯的 单价比小水杯的单价多5元,两种水杯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探究新知
问题2 如图是一枚长方形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 年纪念币,其面积是4000mm2,长和宽的比为8∶5(即
A.-2 B.3 C.4 D.5
当堂训练
3.为了参加社区“畅响G20”文艺演出,某校组建了46人的
合唱队和30人的舞蹈队,现根据演出需要,从舞蹈队中抽
调了部分同学参加合唱队,使合唱队的人数恰好是舞蹈队
人数的3倍,设从舞蹈队中抽调了x人参加合唱队,可得正
确的方程是( B )
A.3(46-x)=30+x
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五 【一起探究】
下列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①2x+1;②2m+15=3;③3x-5=5x+4;④x2+2x-6=0; ⑤-3x+1.8=3y;⑥3a+9>15.
理由解::①上是述含式有子未知是数方的程式的子有,②不是③等④式⑤;,⑥其是中不等②式③;是而

精编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5.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3课时)PPT课件

精编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5.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3课时)PPT课件
北师大版 数学 七年级 上册
5.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1课时)
导入新知
约公元825年,中亚细亚 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了 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了怎 么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译本 为《对消与还原》,“对消” 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
素养目标
2. 会用移项、合并同类项解ax+b=cx+d型的方 程.
巩固练习
5.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变式训练
解方程:(1)2(x+0.5)+2x=45;(2)要解这两个方程可按去括号法则先将括号去掉,
然后按照移项法则移项,合并同类项,将未知数的系
数化为1,要注意符号问题.
解:(1)去括号,得 2x+1+2x=45.
移项,得 2x+2x=45-1.
探究新知
易错警示 1.移项时必须是从等号的一边到另一边,并且不要忘记对 移动的项变号,如从2+5x=7得到5x=7+2是不对的.
2.没移项时不要误认为移项,如从-8=x得到x=8,犯这 样的错误,其原因在于对等式的基本性质(对称性)与移项 的区别没有分清.
巩固练习
变式训练
下面的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1)5+x=10移项得x= 10+5 ; 10-5 × (2)6x=2x+8移项得 6x+2x =8;6x-2x × (3)5-2x=4-3x移项得3x-2x=4-5;√ (4)-2x+7=1-8x移项得-2x+8x=1-7.√
合并同类项,得-x=14,
系数化为1,得x=-14.
探究新知
5.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交流探究 观察下面的方程,结合去括号法则,你能求 得它的解吗?
4 ( x+0.5 ) +x= 10-3
方程的左边有带括 号的式子,可以尝 试去括号!赶快动 手试一试吧!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精品课件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精品课件

1. 配制一种农药,其中生石灰,硫磺粉和水的重量
比是1:2:5,要配制这种农药2000千克,各种原料分
别需要多少?
组卷网
• 例1: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9, -27,81,-243,···,其中某三个相 邻数的和是-1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
解:设这三个相邻数中第一个数为 x,那么第二个数 为 -3x ,第三个数为 -3×(-3x),得:
X+(-3x)+9x = -1701
7x=-1701 x=-243
50+0.4t = 0.6t 0.4t -0.6t = -50
-0.2t= -50 t=250
答:
1.某饲养场共有鸡和猪70只,它们的腿数为 196,求该场有多少只鸡?
2.父子二人,父亲48岁,儿子21岁,问多少年 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 4 倍.
3. 一份试卷共25道选择题,总分为100分,每 道题选对得4分,选错或不选扣1分,如果一个 学生得85分,那么他做对了多少道题?
那么-3x=729, 9x=-2187
答:这三个数分别是:-243,729,-2187
1. 三个连续偶数的和为120,求这三个偶数?
zxxkw
例2:
两种移动电话
计费方式表
月租费 本地通话费
全球)一个月内在本地通话200分和300分,按两种 方式各需交费多少元?
解:(1)通话200分时,全球通要交费为 50 + 0.4×200 =130 (元)
神州行要交费为 0.6×200 =120 (元)
通话300分时,……
全球通 神州行 月租费 50元/月 0 本地通话费 0.4元/分 0.6元/分
(2)累计通话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两种计费方式 的收费一样的情况吗?

《解一元一次方程》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024年秋】

《解一元一次方程》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024年秋】
得2x+8=3x-12.解得x=20.
答:这个班共有20名小朋友
课堂小结
1.移项的概念: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作移项.
2.移项的作用:使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位于方程左、右
两边,使方程更接近于x=m的形式.
3.移项法则:移项要变号.
4.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成1.
1
x+ x=19,解这个方程就可以求出“它”了.
18
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一 【一起探究】
问题: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
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
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探究新知
方法一:设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计算机x台,则去年
购买计算机 2x台,今年购买计算机4x台.
过的一元一次方程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2)怎样才能将它转化为x=a(常数)的形式呢?
(3)将方程3x+20=4x-25转化为x=a的形式的依据是
什么?
探究新知
思考:(1)怎样解这个方程?方程3x+20=4x-25与前面学
过的一元一次方程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解:(1)把方程转化为x=m(常数)的形式,方程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2课时 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目标
1.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
用及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
2.通过经历“移项”这一解方程步骤的得出过程,掌握“ax+b=cx+
d”型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对于x+2x+4x=140这个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PPT优秀课件

《一元一次方程》PPT优秀课件
列方程: 1700 .150x 2450 .
探究新知
(3) 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人,这个学校一共有多少学 生?
解:设这个学校的学生人数为x,那么女生人数为 0.52x,男生人数为 (1- 0.52)x.
等量关系:女生人数- 男生人数=8, 列方程:0.52x- (1-0.52)x=8.
(7) 3x+1.8=3 y.
含有两个
未知数 解析: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次)的整式方程
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4)(5)是一元一次方程.
巩固练习
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3y-7 ;
(2)7a+8=10 ;√
(3)16y-7=9-2y ; √ (4)7y-y2=12;
(5)-4.5y-12=x-10 ; (7)7-13 y 9 .
方程 的解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两边相等的未知数 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建立 方程 模型
实际 问题
设未 找等量 知数 关系
列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导入新知 用方程来解决
汽车匀速行驶途经王家庄、青山、秀水三地的时间 如表所示,翠湖在青山、秀水两地之间,距青山50千米 ,距秀水70千米.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有多远?
地名 时间 王家庄 10:00
青山 13:00 秀水 15:00
如果设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为x千米,你能列出方程吗? 70千米
x千米 50千米
x
2
⑤x 2 y 1
其中是方程的是 ①②③④⑤ ,是一元一次方程的
是 ②③ .(填序号)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根据下列问题,找出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指出其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公开课】+解一元一次方程课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公开课】+解一元一次方程课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 能够抓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新课引入
把一批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若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若每 人分4本,则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名学生? 问题1: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这批书的总数有几种表示方法? 每人分3本,共分出3x本,加上剩余的20本,这批书共(3x+20)本. 每人分4本,需要4x本,减去缺的25 本,这批书共(4x-25)本. 问题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的式子相等 问题3:根据这一相等关系可以列什么方程? 3x+20=4x-25.
答:这三个数是-243,729,-2187.
归纳
数列的规律探究
为了探究数列的规律,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编号:将数列中 的数按照排列顺序编号; 2.计算:计算相邻数字之间的差、比值或每个数字与序号之间的关系; 3.归纳:根据观察到的规律,提出一个假设或公式来描述数列的规律; 4.验证:使用假设或公式来生成数列的后续项,并与实际数列进行比 较,验证其正确性.
解:设她们采摘用了x小时,则王芳采摘了8xkg,张华采摘了7xkg. 由题意得8x-0.25=7x+0.25, 移项,得8x-7x=0.25+0.25, 合并同类项,得x=0.5.
答:她们采摘用了0.5小时.
课堂练习
1.解方程3x+4=4x-5时,移项正确的是( A )
A.3x-4x=-5-4
B.3x+4x=4-5
解:移项,得1.2x-0.8x=3-1, 合并同类项,得0.4x=2, 系数化为1,得x=5.
例题讲解
例2.某制药厂制造一批药品,如用旧工艺,则废水排量要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 还多200t;如用新工艺,则废水排量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少100t.新、旧工艺的 废水排量之比为2:5,采用两种工艺的废水排量各是多少吨?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5-2解一元一次方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5-2解一元一次方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知2-练
例 2 解方程: 解题秘方: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进行解 答,注意移项要变号.
(1)8-3x=x+6;
解:8 -3 x =x+6, -3 x-x = 6 -8. 移项
- 4 x=-2 .
x= 12.
合并同类项
知2-练
(2)51x-1=3+65x.
解:51x-1=3+65x, 移项
系数化为1,得x=
1 3
.
3-1.解方程:(x+3)-2(x-1)= 9-2x.
解:去括号,得x+3-2x+2=9-2x. 移项,得x-2x+2x=9-3-2. 合并同类项,得x=4.
知3-练
知识点 4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
知4-讲
1. 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时,方程两边乘各分母的
最小公倍数,从而约去分母,这个过程叫作去分母. ••••• 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解:去分母,得 3(x-1)=5x. 去括号,得 3x-3=5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2x=3. 系数化为 1,得 x=-32.
知4-练
(2)x3+1=2x+3 1; 解:去分母,得x+3=2x+1. 移项,得x-2x=1-3. 合并同类项,得-x=-2. 系数化为1,得x=2.
知4-练
(3)x+3 2-2x-5 3=-2; 解:去分母,得5(x+2)-3(2x-3)=-30. 去括号,得5x+10-6x+9=-30. 合并同类项,得-x=-30-10-9. 系数化为1,得x=49.
系数化为1
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 知数 的系数a,得到方程 的解为x =ba(a ≠ 0 )
变形依据 注意事项
(1)系数相加; 合并同类 (2)字母及指
项法则 数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设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每10万
人中约有x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那么可以得到 方程: x(1+147.30%)=8 930 .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19:56
某长方形操场的面积为5 850 m2,长和宽之
差为25 m,这个操场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米?

如果设这个操场的宽为x m,那么长为(x
索 +25) m.由此可以得到方程: x(x 25) 5850.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19:57
上面得到的方程2x-5=21,40+5x=100,
x(1+147.30%)=8 930有什么共同点?

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
索 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授课教师:党娅玲
授课对象:七年级(7)班全体学生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19:50

1.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
第 1.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二) 五 2.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章 2.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一 2.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三) 元 3.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水箱变高了 一 4.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 次 5.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 方 6.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 程 回顾与思考
探 苗长高到1m? 索 如果设x周后树苗升高到1m,那么可以得到方程: 新 40+5x=100 . 知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19:54
甲、乙两地相距 22 km,张叔叔从甲地出发
到乙地,每时比原计划多行走1 km,因此提前
探 12 min 到达乙地,张叔叔原计划每时行走多少
索 千米?
新 设张叔叔原计划每时行走 x km,可以得到方程:
探 索 移项时应该注意变号. 新 移项变形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1. 知 移项的目的是使未知项集中于方程的一边(左
边),已知项集中于方程的另一边(右边).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20:12
例 题 讲 解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20:13
巩 固 练 习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20:14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19:52




如果设小彬的年龄为x岁,那么“乘2再减5”
就是__2_x_-_5__,所以得到等式: 2x-5=21 .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19:53
第 五 章
一 元 一 次 方 程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19:54
小颖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40 cm ,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5 cm,大约几周后树

22 22 12
x x 1 60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19:55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截至
2010年11月1日0时,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
探 化程度的人数为893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 索 人口普查时增长了147.30%. 2000年第五次全国 新 人口普查时每10万人中约有多少人具有大学文 知 化程度?
新 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
知 的解.
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某方程的解?
将数值代入方程中,看左右两边的值是否相等.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19:57
1、下列各式是方程的是
.其中是一元一
次方程的是
.
巩 (1)3x-2=7; (2)4+8=12; (3)3-x;
固 (4)2m-3n=0;(5)3x2-2x-1=0;(6)x+2≠3;
练 (7)5/(x+2)=7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19:58
•2、如果5xm-2 =8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m= .
•3、某数的一半减去该数的等于6,若设此数为x,
巩 则可列出方程:
.
固 •4、一桶油连桶的重量为8千克,油用去一半后,
练 连桶重量为4.5千克,桶内有油多少千克?设桶
习 内原有油x千克,则可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20:01
第 五 章






哲觉中学 苏勇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20:02
如果在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加入或拿去相同
质量的砝码,天平仍平衡吗?


如果在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将砝码扩大或缩
新 小相同的倍数,那天平仍平衡吗?

如果将天平看成等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6)若2x(x-1)=x,则2(x-1)=1.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20:05
例 题 讲 解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20:06
巩 固 练 习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20:07
归 纳 小 结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20:07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20:08
复 习 导 入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20:09
第 五 章
一 元 一 次 方 程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20:10
移项法则:

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
索 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20:11
移项时应该注意什么?移项变形的依 据是什么? 移项的目的是什么?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20:03
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
索 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
知 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20:04
下列用等式性质进行的变形中,那些是正
确的,并说明理由
巩 (1)若x=y,则5+x=5+y ; 固 (2)若x=y,则5-x=5-y; 练 (3)若x=y,则5x=5y; 习 ((45) )若 若xax=y,ay则,5x则b5yx=;by;
•5、小颖的爸爸今年44岁,是小颖年龄的3倍还
大2岁.设小明今 年x岁,则可列出方程:_____.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19:59
归 纳 小 结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19:59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20:00
探 索 你能解方程 5x = 3x + 4 吗? 新 知
归 纳 小 结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2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10:2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