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_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_文学翻译断想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课件
阐释学派将关注译者的心理过程和认 知机制,探究译者如何在翻译过程中 理解和解释原文。
阐释学派将更加注重文化因素在翻译 中的作用,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与碰撞,以及如何通过翻译传递文化 内涵。
对译者主体性的深入研究
译者的认知过程
阐释学派将深入探究译者的认知过程 ,包括译者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 情感体验等对翻译的影响。
02 03
文化冲突与融合
阐释学派将研究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文化冲突,如何实 现不同文化的融合,以及如何通过翻译促进文化交流和理 解。
文化传播与推广
阐释学派将关注如何在翻译中传播和推广本土文化,使译 文能够更好地反映本国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语义阐释的重要性
在翻译过程中,语义阐释是基础 ,它决定了翻译的准确性,对于 传达原文的真正意义至关重要。
语义阐释的方法
包括词汇分析、短语分析、句子 分析等,需要综合考虑语境、文 化背景、语言习惯等因素。
语法阐释
语法阐释
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法结构进行深入分 析,理解其语法功能和表达方式,以确保翻 译的流畅性和自然性。
要点三
译者的道德责任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强调译者的道德责 任,要求译者尊重原作者和读者,确 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然而,在 实践中,译者的道德责任感可能会受 到挑战,例如在处理敏感话题或争议 性内容时。
对文化差异的忽视
文化背景的差异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在处理具有不同文 化背景的文本时,可能会忽视文化差 异对文本意义的影响。这可能导致译 文无法准确传达原文本的文化内涵。
对原文本理解的局限性
语言与文化差异
文本意义的模糊性
论阐释学对翻译研究的启示与局限性论文
论阐释学对翻译研究的启示与局限性论文论阐释学对翻译研究的启示与局限性论文摘要:我国译学界的阐释学翻译研究多从哲学阐释学的“理解的历史性”、“视阈融合”以及“效果历史”三个主要方面分析和解释翻译现象。
阐释学在翻译领域的研究成绩显着,但是也存在问题。
因此,翻译研究者对于诠释学理论的借鉴和引用应该持一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客观科学态度。
关键词:阐释学;翻译研究;视阈融合;效果历史课题项目:湖南省教育厅2008年度一般项目“哲学阐释学关照下的翻译研究”(2008C165)一、引言阐释学(Hermeneutics)是一种探求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来源于希腊学者论释荷马史诗等古典文献的语文阐释学和解释宗教经典的神学阐释学,从词源来讲,它来源于古希腊神使Hermes的名字。
Hermes的主要职责就是把神的旨意传达给世人,他须先解释神的指令,将其翻译成人间的语言,可见,阐释学从一开始就包含“翻译”的意思。
20世纪初,海德格尔(Heidegger)使方法论阐释学转向本体论阐释学,从而引发了阐释学史上的一场重大革命。
20世纪60年代,西方阐释学的发展进入哲学阐释学阶段,“阐释学意识”成为20世纪以来课题项目:湖南省教育厅2008年度一般项目“哲学阐释学关照下的翻译研究”(2008C165)人类最重要的思想观念之一。
到伽达默尔(Hangs-GeogGadamer)时代,阐释学最终完成了向哲学本体论转化这一过程。
伽达默尔的巨着《真理与方法》(1975)提出了现代哲学阐释学三大思想即:理解的历史性、视阈融合、效果历史。
本文将这三大哲学理论原则对翻译的指导意义及其局限性作一探讨。
二、阐释学对翻译研究的启示阐释学对翻译研究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其最重要的贡献是其创造性地把理解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反思了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理解过程,翻译不再被认为是文本仅仅在语言层面上的转换和对文本进行分析和应用。
总的来说,阐释学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翻译理论研究中,也在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
国内阐释学翻译研究:回顾与展望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1阐释学西方的阐释学研究源远流长,且不说古代,单说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的方法论阐释学及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本体论阐释学,就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著作和充足的理论资源。
由于阐释学是关于理解和解释的科学,而对意义的理解和解释又是翻译绕不开的话题,所以阐释学和翻译研究就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人们发现,从阐释学的视角切入翻译研究,就能够对翻译现象、翻译本质以及诸多纷繁芜杂的翻译问题得出全新而又深入的认识,因此阐释学的相关理论,尤其是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就成了从事翻译研究的一把利器。
2国内现有阐释学翻译研究思路国内阐释学翻译研究始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有学者更是把它精确地定位为始自1987年,认为这一年正是“中国译界初识阐释学翻译观的起始年”(西风,2009:58)。
自此之后,国内的阐释学翻译研究新论频出,前后相继,在近三十年的过程中始终没有中断过。
总结起来,国内阐释学翻译研究大体遵循以下几种研究思路:2.1翻译的本体性研究不管在什么领域,本体性研究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在翻译研究内部,对于“翻译是什么”这个问题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从某个视角出发,必然会得出“翻译就是某某某”的结论。
从勒弗维尔(Lefevere)的理论视角出发,翻译就是改写,从巴斯奈特(Bassnett)的理论视角出发,翻译就是文化构建,从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出发,翻译就是解释,翻译就是效果史,翻译就是视野融合。
许多学者从这一角度出发,对翻译的本质展开了更深入的反思和探讨。
在杨武能看来,翻译就是“阐释、接受和再创造的循环”(杨武能,1987:3-6);在邵宏看来,翻译是“对异邦文化的阐释”(邵宏,1987:8);郑延国认为“所谓翻译,实乃一种解释或曰阐释”(郑延国,1996:63);朱献珑、屠国元则认为“翻译就是原作与译者的视域相遇、交流、碰撞,最终实现‘视域融合’的过程”(朱献珑、屠国元,2009:108).事实上,不管是阐释也罢,解释也罢,诠释也罢,视野融合也罢,阐释学翻译研究对翻译本质的界定,对整个翻译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研究范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之前的客观主义研究转向主观主义研究;另一方面,研究对象为之拓展,研究视野为之开阔:从纯粹的语际翻译转向包括语内翻译、符际翻译甚至一切阐释性、理解性的活动在内的广义的翻译。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genggaiban
三、阐释学的分类及其与翻译的关系
1、阐释学的八大分支:
1)释经学;2)一般语言学方法论;3)理解 语言的科学;4)研究人文科学的基础方法论; 5)存在与存在思维的现象学;6)理解神话、 象征和行动后而隐藏的意义所使用的解释系统; 7)关于解释过程和其有效性的理论;8)研究 社会环境中的人的阐释学经验学派。
(9)对语言模式的破坏(the destruction of linguistic patterning)
10、对方言网络或其异国情调的破坏(the destruction of vernacular networks or their exoticization)
译文消除本土斱言是散体文著作文本性的重大损失,因为伟大的散体文 都扎根于本土语言。
(7)节奏破坏(the destruction of rhymes)
变形翻译能对节奏产生巨大的影响,如对标点符号的随意修改。
(8)对原文潜在的指示网络的破坏(the destruction of underlying networks of signification)
译者添加一些读者可以预料到的词,破坏了原文的能指链。
(1)理解即是翻译
领悟一种意义便是翻译 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就其实际过程来看,任何 一个交流行为都隐含着翻译活动,他的“理解即 翻译”论断的阐释学意义在于指出了阐释是翻译 的普遍特征,理解和阐释问题即是译者最关注的 根本问题。
(2)阐释学的四个翻译步骤:
①信赖: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读者相信原文是严肃的作品, 言之有物,有翻译的价值。 ②侵入:就是侵占与发掘,可理解为译者知觉中两种语言 之间,两种思想形式之间的冲突。 ③吸收:是指译者对原文意思进行吸收,给译文注入新的 活力。 ④补偿:是指对翻译过程中的走失进行补偿,即把原有的 东西归还到原来的地方。
辜鸿铭_论语_英译中的读者意识
文学与审美教育 160辜鸿铭《论语》英译中的读者意识徐向群 高兰英一、读者意识及其重要性辜鸿铭英译《论语》别出心裁,在欧洲引起不同凡响并广为流传。
其之所以取得成功,固然与辜鸿铭的学术背景、生活经历、语言天赋密不可分,①但更与其注重读者意识有直接关系。
所谓读者意识,指作家对读者的认识,是作家创作意识的内在构成,包括作家的创作指向,作家对创作与读者关系的理解,对读者所指、地位、功能的认识,对读者心理和阅读期待的揣测。
[1]它实际上是作家在特定的时代氛围中,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审美经验,揣度并想象读者的需求而形成的。
[2]作家写文学作品是一种创作,翻译同样也是一种创作,译者也有其意向读者,需要关注读者需求,树立读者意识。
中西翻译史上有不少翻译家都强调了关注读者及读者主体地位的重要性。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其翻译观核心是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评价译本的优劣要看读者的反应是否与源语读者的反应大致相同。
[3]奈达在《论翻译》中指出:“即便原作者的创作不为他人,而是完全出于个人爱好,在翻译时,译者也要考虑到译文是要有人看的,他的读者意识是不容忽视的。
”[4]对于读者主体地位,我国学者也给予充分肯定。
杨武能先生曾明确指出:“过去,人们常常简单地将文学翻译的模式归结为:原著→译者→文本,而忽视在这之前创作原著的作家,特别是在这之后阅读译本的读者。
在我看来,全面而如实地反映文学翻译的特征的图形应该是:作家———原著———翻译家———译本———读者……(译本的读者)实际上也参与了译本和原著的价值的创造。
”[5]其实,译者本人也曾是读者,是原著的读者。
他先要阅读原作,在理解原著基础上再创作,通过翻译传递原文信息。
翻译是一个交际的过程,交际的终极是读者,因此,读者意识应该贯穿这一过程的始终。
[6]译者选择翻译文本时需要考虑意向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实际需要。
如果原文价值难以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翻译目的也就难以实现。
另外,根据意向读者接受程度采用适当翻译方法与策略,否则,译文晦涩难懂不易被读者接受,则难以实现翻译价值。
第八章_阐释-接受批评
第八章阐释—接受批评发展过程•阐释学有着悠久的传统,源于古希腊神话赫尔墨斯神(Hermes)之名;中世纪后期,出于对《圣经》经文、律法的考证和意义阐发的需要,形成具有学科形态的古典阐释学;19世纪上半叶,德国浪漫派的宗教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推动了古典阐释学向现代阐释学的转化;•而20世纪初胡塞尔开辟的哲学现象学以及随后引发的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和伽达默尔的阐释学思潮,实现了方法论的阐释学向本体论的阐释学转向;直至20世纪60年代,在德国的“康斯坦茨学派”那里接受美学达到了自己的高潮。
理论概述•阅读的意向性:读者以“恰当的具体化”填充文本框架中的未定性和空白点,在想象中投射作品世界,恢复作品的表达意向,使再现客体获得一种整体意义。
•理解和阐释:理解即复原文本所表征的原初世界,并如同原作者或历史的当事人自己一样来理解它们;但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是通过此在来完成的,世界根本上归属于此在的世界,同时此在对存在的领悟理解必须通过语言显示出来,因而“语言是存在的家”。
操作方法•阐释循环:把理解活动看做传统的运动和解释者的运动的一种内在相互作用,先预设一个使我们能理解的前结构,而后根据前结构,推知未知,获得新知,而后推知未知的一种循环理解。
关于阐释学文学研究方法的例证•姚斯对波德莱尔《烦厌》的阐释。
现在先把这首诗的中译文抄在下面,这里所据的是戴望舒译(另有钱春绮的译文,读者可参看) 。
烦厌•我记忆无尽,好像活了一千岁。
•抽屉装得满鼓鼓的一口大柜——•内有清单,诗稿,情书,诉状,曲同(romances,浪漫曲),•和卷在收据里的沉重的发丝——•藏着的秘密比我可怜的脑还少。
•那是一个金字塔,一个大地窖,•收容的死者多得义冢都难比。
•我是一片月亮所憎厌的墓地,•那里,有如憾恨,爬着长长的虫,•老是向我最亲密的死者猛攻。
•我是旧妆室,充满了凋谢蔷薇,•一大堆过时的时装狼藉纷披,•只有悲哀的粉画,苍白的蒲遂•呼吸着开塞的香水瓶的香味。
翻译的主体性分析
24
结论与思考: 无认是译者主体还是译者中心,都将更重视语 用功能和宏观语境!(交际论、多元论、文化 论等译论)(许钧,2003)
25
结论与思考:
译者主体性对于翻译从业者的启发是:良心和 职业操守的“鸭梨山大”!(杨恒达,2002) ,(Antonie,1995)
26
结论与思考:
杨恒达,2002,作为交往行为的翻译[A] ,载谢天振编, 《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c]。上海 :上海 外语教育 出版社 。 Antdne,B.1995.Pour une critique des traductions : John ̄ ytlne.Paris:GaJJimard.
4
什么是译者的主体性?
译者首先是读者,而且是最积极主动、最 富有创造意识和钻研精神的读者。 ——翻译、翻译主体性与翻译伦理 (刘世芝,2010)
5
译者的主体性-创造性
为女民兵题照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Militia Woman Inscription on a Photo February 1961 So bright and brave, with rifles five feet long, At early dawn they shine on drilling place. Most Chinese daughters have desire so strong To face the powder and not to powder the face. (许渊冲译)
00542 《文学概论二》名词解释 知识点
00542 《文学概论二》名词解释知识点第一章绪论文艺学:实际上是指研究文学的学位,因而应该叫“文学学”,人们通常把它称为“文艺学”。
它包括三个分支: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是以人类历史和现实中的所有文学现象为对象,归纳总结文学的性质、特征和功能,阐释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发展的规律,进而发现和论证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研究方法的学科。
第二章文学观念文学文本:是指作家创作出来的、未被读者阅读的“文学作品”。
模仿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模仿本能,文学艺术是人对自然和社会模仿的结果。
巫术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的思想和仪式活动之中。
(代表人物:爱德华·泰勒和弗雷泽)游戏说:认为文学艺术产生于原始人的游戏冲动和游戏活动。
(有系统思想的理论家:席勒和斯宾塞)劳动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普列汉若夫《没有地址的信》、鲁迅)第三章文学创作文学创作:建立在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了解、感受、体验的基础上,作家经过艰辛而复杂的精神劳动,创造出特殊的精神产品——文学作品。
艺术积累:指作家在进入艺术构思之前,从审美的角度去认识、体验社会人生,并收集、积累创作材料的动。
所谓“取精用宏”,是说作家在创作中对材料应该尽可能地精炼、提纯,而这种精练、提纯必须以对丰富材料的大量占有为后盾。
艺术构思:是指作家在艺术积累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头脑中把生活素材转化为整体内心形象结构的思维过程。
内心形象:艺术构思中的形象,也称为内心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有别。
它是在原始材料、原始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艺术的提炼、概括,在作家的头脑中逐渐成形的。
形象孕育:即作家将已经萌发的内心形象,进一步加工、充实、改进、完善。
形象形成:即内心形象在作家头脑中基本完成、定型。
强化突出,是在构思中调动多种材料和手段去集中表现形象的某一特征。
夸张变形,是在构思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改变常态、违反常规的方式去塑造形象。
庞德 李白 长干行
唐诗是中国五言、七言今体诗的高峰,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百花园中绚丽夺目的奇葩。
从瞿理士(Herbert A. Giles)1898年出版的英译唐诗算起,唐诗英译也只有一百多年历史,期间有不少优秀译本问世。
而唐诗中,李白的诗歌独具一格,清新飘逸,豪放大气。
因此对他的诗歌英译研究是非常多的,《静夜思》就有9个译本。
国内外学者对此的理解不同,导致诗歌翻译的多样化,翻译理念和方法精彩纷呈,各异其趣。
诗歌翻译是最难译的,鲁迅、林语堂等认为诗歌不可译,所以历来诗歌翻译少,其理论研究更少。
人们大多停留在翻译经验和体会这一层。
但还有另一种说法:虽然诗歌无法从一种语言变换成另一种语言,但它可以用来移植。
(雪莱)这也为本文提供一个支撑点,笔者是从诗歌可译的角度进行研究的。
诗歌翻译要经历理解,阐释,表达三个阶段。
诗歌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意”,而“意”极具涵盖性,是作品的核心及思想。
因此,理解并阐释这个“意”就能顺利进行所谓的“语言移植”。
这就涉及到本文所研究的理论——阐释学。
阐释学一词起源于希腊,在经历了神学阐释学,方法论阐释学,和本体论阐释学的发展之后,已逐步完善成一门理论和哲学。
阐释学又名解释学,释义学,它是一种关于理解,解释和应用的方法论,实质是以不同的语言符号来表达同一思想,目的是重现原文的意义。
译者在理解文本之后,对文本所表达的“意”进行阐释。
而中国阐释学发展较晚。
1987年,杨能武教授在《中国翻译》上发表的“阐释、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正式将阐释学引入中国,之后,阐释学在文学翻译中得到广泛应用。
尤其是在诗歌翻译中,这一运用尤为常见。
译诗的大家许渊冲就是一个代表人物。
译诗不仅仅围绕忠实原文为目的,应该讲究“准”,对诗歌理解准确,英语表达用词贴切,精当。
(丛滋杭)本文以李白的《长干行》为例,从不同的译本看译者不同理解和翻译。
诗歌翻译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纽带,所以应该提倡并鼓励这项新事业。
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阐释学的起源及发展;第二部分简介李白及其诗歌的历史地位及影响;第三部分讨论《长干行》的不同译本,看译者的不同阐释。
阐释学翻译理论
小结: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阐释学,关
4)哲学阐释学(本体论阐释学) A 海德格尔 阐释学要旨不在于理解语言交际,也不在 于为人文科学提供一种方法论基础。阐释 学即本体论,是人类存在(being)最基本的 条件。
新的阐释循环:理解自我-理解世界 理解(understanding-解释(interpretation)-断言(assertion)
小结:传达神谕,诠释经典
3) 浪漫主义阐释学(方法论阐释学) A 施莱尔马赫 所有语言的使用都必须借助于语法和具有 象征意味的词汇。但在使用这些共享资源 时,人们使用的方式具有个人特征。因此 若要理解他人或文本之意,必须注意语言 使用的两个维度,即共有资源/语法句法, 以及个性化的运用。必须将该文本与同时 期、同一作者其他文本做比较,同时关注 特定作品的独特性。
①全文是以伽达默尔理论为核心,标题
为“阐释学的文本解读” ② 违背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精神中的 共同决定关系,译者成为了万能的阐 释者,而剥夺了读者的参与。
2)对西方阐释学翻译理论译介不够 全面。如忽略了利科的思想。
A 贝蒂:Teoria Della Interpretatione
非本体论角度 语言及文本都是人类意图的客观表现。 解释文本意义就是复活通过象征手段表达 出的意图。复活的关键在于再现原文文本 创作的过程 ,其目的不在于抵达原作者的 心理状态或内容,而在于把握原文真实唯 一的意义。
B 赫施:《解释的有效性》(1967) ①驳斥伽达默尔视域共融观点 如果缺失有效性这一概念,不同解释之间 就无合理度的区分。人文科学所赖以存在、 以解释为基础的知识和客观性将在阐释学 中不复存在。 ② 区分“含义”(Sinn)和“意 义”(Bedeutung) 含义存在于作者用一系列符号所表达的事 务中。意义则是指含义与某个人、某个系 统、某个情境或与某个完全任意的事物之 间的关系。在他看来,伽达默尔所言理解
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核心概念
阐释学、接受美学影响下的翻译观•I. 阐释学,又称解释学,或诠释学(hermene utics)•广义:指对于文本之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或哲学。
涉及哲学、语言学、文学、文献学、历史学、宗教、艺术、神话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法学等问题。
既是—门边缘学科和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又是一种哲学思潮。
•狭义:指局部解释学、一般解释学、哲学解释学等分支、学派。
•现代解释学的开创者是20世纪的德国哲学家M.海德格尔•50年代末德国哲学家H.-G.加达默尔把海德格尔的本体论与古典解释学结合起来,使哲学解释学成为一个专门的哲学学派•另外两位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宗教解释学者R.K.B.鲍尔特曼(1884~1976)和意大利"解释学理论"的研究者E.贝蒂••1. 海德格尔的“前理解”:•由―先有‖(Vorhabe)、―先见‖(Vorsich t) 、―先识‖(有的译为―先设‖,Vorgrif f)三部分构成。
•―先有‖是指预先已有的文化习惯,包括理解主体所处的风俗、传统等。
对于译者:指译者特有的社会和思想文化背景、特定的民族心理结构,这些会对译者理解原文产生影响。
•―先见‖指的是预先已有的概念系统,大体包括理解主体所具有的知识结构。
•―先识‖指的是对理解对象预先的假设、构想。
•汉斯一格奥尔格·伽达默尔:•1)“前见”:被特定的历史、文化、语言所浸染, 根本无法自由选择或摆脱历史文化通过语言对自身的预先占有。
(与海德格尔的―前理解‖一致)•通俗地讲,就是理解者对任何事物的理解都融有个人在此之前所形成的知识、观点、情趣等要素,每个理解者自身所具有的前见不同, 造成他们理解对象时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展现出不同的风格,暗示了文本意义多元化理解的可能。
••2)“合法偏见”:他从海德格尔的前结构观念出发,认为―我的前见出自我的偏颇‖,没有―偏颇‖,没有理解的前结构,理解是不可能发生的。
译者主体性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译者主体性对文学翻译的影响作者:张孟容来源:《东方教育》2017年第14期摘要:文学翻译有别于科技翻译,其要求展现作品字里行间的蕴含意义及作者风格特点。
文学翻译过程中,作为第一读者的译者要充分发挥主体性,将文学作品的原貌展现给其他读者。
本文通过分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动机、文本选择、翻译过程、翻译策略及译文价值的影响,说明译者主体性对文学翻译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文学翻译;译者主体性一、引言文学翻译指将一种语言的文学作品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行为,但不是只转换字面意义的簡单翻译。
它要求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外形体会原作者艺术创造的过程,进而在思想、情感、生活体验中找到原作内容的印证。
同时还须运用适合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正确地再现原作的内容与形式。
每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一个时代的反应有其固有的时代背景和精神内涵,文学作品共筑了一个文学世界。
译者就是往来于两个不同语言世界的使者,将两个语言文学世界的大门打开,让读者充分了解两个不同的世界。
所以并不是掌握了两种语言就可以将两种语言的文学作品进行恰当的转换。
译者要充分发挥主体性能动地翻译文学作品。
译者的主体性对文本选择、翻译策略的选取、文学翻译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二、翻译主体与译者主体性要理解译者主体性就要了解翻译主体。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的译入语文化取向不可避免要涉及翻译主体问题。
关于翻译主体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
原作者、译者、读者甚至是接受环境都被认为是翻译的主体,这和不断涌现的哲学与文艺思潮对翻译研究的影响是分不开的[2]。
许钧教授把译者看作狭义的翻译主体,把原作者和读者看作广义的翻译主体[4]。
杨武能认为“文学翻译的主体是作家、翻译家和读者;原著和译本只是他们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工具或载体,是他们创造的客体。
在整个创造性活动中,翻译家处于中心地位”[5]。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原作者、译者、读者及接受环境互为联系,但译者贯穿整个翻译过程,译者主体性是整个翻译过程的重点。
浅谈狄尔泰方法论哲学阐释学之“阐释循环”
浅谈狄尔泰方法论哲学阐释学之“阐释循环”作者:吕泥璇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4期摘要:本文通过对狄尔泰的哲学阐释学的“阐释循环”的历史上下文梳理,简要理清了线索,在“阐释循环”内在含义的定义中,探讨狄尔泰提出的此方法论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狄尔泰;阐释循环;哲学中图分类号:B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083-01阐释学是当代西方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潮。
它产生于德、法两国,六七十年代以来在欧美各国得到迅速的发展和传播,而且已经广泛地渗透到各人文学科乃至科学哲学研究中去。
德国现代生命哲学家和“阐释学之父”狄尔泰发展了这一概念,认为阐释学的循环包括相互依赖的三种关系;单个词与文本整体的循环;作品本身与作者心理状态的循环;作品与它所属的种类与类型的循环。
他并把这种循环扩展到阐释活动中理解与经验的关系上。
狄尔泰的哲学深受康德、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浪漫主义哲学以及英国经验主义的影响。
他给自己悬设的目标是要进行“历史理性批判”。
他遵循的道路是“认识论之途”,而非“传统的形而上学之途”,也就是说,他要以认识论来证明人文科学特殊的方法论特征,为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划界”。
作为精神科学方法论的解释学,主要研究人对一切历史文本的“理解”,而全部历史文献都是生命经验这一精神世界的显现,理解即生命的自我认识。
理解的本质在于,它不仅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的情感、理智的交流,它就是我的存在、我的存在方式。
它带动着我的意识和我的原始活力中的全部无意识而去追逐新的生命。
在每一个瞬息,我都不再是我,但也不止是我的“你”,而是我与你,我与人类相融。
因此,解释的理解,就是个人与普遍历史知识的融合,即个人的普遍化。
狄尔泰所用的“阐释的循环”这个概念大致包含三方面内容:1、人的现实有限存在与认识历史的关系;2、传统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解释活动中理解与经验的关系。
狄尔泰的解释学理论基本上是一种作为方法论和认识论的客观主义的阐释学。
阐释、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文学翻译断想
文学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阐释、接受和再创造三个步骤。
在阐释这一步中,翻译者要尽力理解原作的意义,从而将其转化成目标语言。
在接受这一步中,翻译者要对原作有所了解并深入思考,从而使得目标文本能够表达出原作的意义。
最后是再创造这一步:当翻译者将原文信息传递到目标文本时,他/她必须加上自己的想法和理念来使之成为独特的、真实的、生动的表达形式。
因此,文学翻译不仅是一个单向流动的进程——由原作传递到目标文本——而是一个循环流动的进程——由原作传递到目标文本然后再回到原作。
在整个循环中:(1) 翻译者要尽可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出原作; (2) 他/她要对其中隐含信息和隐喻思想有所了解; (3) 他/她要将其改写成独特但真实生动的表达形式; 圈(4) 最后, 他/她应当将所得之物带回并深度思考, 追问“如何使之成为看上去不合常理却却能处处昭然天光?”. 此般, 我便可立予起大前提: 精神上, 我便已站立于" 阐释- 接受- 再创造 " 的三都大闸之间.。
论阐释学的翻译观
阐释学(Hermeneutics)源自德国,基本意义是“解释的艺术”,是一种探究如何理解和解释文本意义的理论。
现代阐释学由海德格尔(Heidegger)在20世纪开创。
海德格尔将阐释学由传统的人文科学的方法论进一步升华为哲学解释学,并提出著名的“解释学循环”,被认为是奠定了现代阐释学的基础。
解释学循环认为,在对文本的解释中存在这样一种过程:解释者首先是利用被解释文本的各种细节来理解整体,而后解释者又会通过对整体的理解进一步强化对细节的理解,形成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虽然阐释不一定非经过翻译, 不过翻译却不可避免地会借助阐释。
翻译者是原著的读者、阐释者, 而且还是至关重要的阐释者。
由于翻译中的阐释主要是心理上的、是溶汇于公认的“理解—表达”这两个环节之中的,译者不会经常自觉地感觉到其存在。
直观地看,阐释过程的确是不易同理解和表达过程截然分开的。
翻译中的阐释即是译者对出发语本文在理解基础之上做出的评判、解释, 是他在用归宿语诉诸书面表达之前所经历的心理历程, 是附着于理解和表达这两个环节的。
理解( +阐释)——( 阐释+ ) 表达。
美国著名学者乔治·斯坦纳于1975年发表代表作《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书中斯坦纳认为“解释即翻译”,语言永远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语言的产生及理解都是翻译的过程。
他的阐释学翻译理论最为核心的观点在于将翻译过程按顺序分为四个步骤,分别为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
它们分别代表了在全部翻译过程中译者从选择翻译对象、理解翻译文本、输出翻译信息再到完善翻译成果四个必不可少的步骤,而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这四个步骤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信任是翻译活动中的第一步,是译者对原作的表达方式和表达质量的信赖。
在选择文本的过程中,译者会根据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外部条件来进行选择,这个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得以显现。
译者认为所选文本本身具有价值且值得翻译,相信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理解将原文本阐释出来,于是信任便建立起来了。
翻译_从_视域分裂_走向_视域融合_哲学诠释学观照下朱湘的诗歌翻译研究
■语言学翻译:从“视域分裂”走向“视域融合”——哲学诠释学观照下朱湘的诗歌翻译研究谷峰(巢湖学院外语系,安徽巢湖 238000)摘 要:朱湘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译著等身。
本文从西方哲学诠释学的视角考究了翻译是一种从“视域分裂”走向“视域融合”的动态过程。
在此基础上深入发掘了朱湘译诗活动中的“视域融合”现象,发现朱氏的译作处处彰显出中西宗教文化的“视域融合”、中西诗学规范的“视域融合”。
借此抛砖引玉,希望为朱湘的诗歌翻译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
关键词:朱湘;视域融合;宗教文化;诗学规范;翻译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72X(2012)04-0089-05 收稿日期:2012-03-26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皖籍翻译家朱湘的诗学翻译研究:基于哲学诠释学视角”(项目编号:2012SQRW108)和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文化翻译中的语境参数导向——多元文化视阈下翻译语境的量化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K2012B320) 作者简介:谷 峰(1979—),男,安徽巢湖人,巢湖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一、引言朱湘是蜚声内外的著名诗人,他译著等身,一生以诗歌创作和译介域外诗歌文学为己任,被誉为“中国的济慈”和“文艺的怪杰”。
朱湘选译的外国诗歌十分广泛,单从被誉为中国第一部“世界诗选”的《朱湘译诗集》来看,就有十六个国家的八十一位作者的诗作一百余篇,择译体裁丰富多样,有史诗、叙事诗、抒情诗、民歌、十四行诗。
朱湘曾撰《说译诗》一文,后收集在《中书集》中,该文述及了有关译诗的诸多翻译策略,从当代翻译研究主潮的视角来看,朱氏的许多观点具有前瞻性和启发性,如朱氏指出“我们对于译者的要求,便是他将原诗的意境整体的传达出来,而不顾问枝节上的更动,只要这种更动是为了增加效力。
我们应当给予他以充分的自由,使他的想象有回旋的余地”[1]219,这段话凸显了译者视域与源语文本视域和目的语文本文化视域之间“视域融合”的“张力”。
第四讲:读者理论: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
现象学强调的是现象本身的重要性和本质性, 而不是事物的本质性,这是现象学和形而上学 的区别。在这个问题上海德格尔与胡塞尔是一 致的; 但是,胡塞尔的现象学认为事物的现象中有客 观的真实存在。而海德格尔却认为现象中的客 观真实是依赖于阐释的,而阐释就是人生存的 本质。他认为我们的意识投射 (“project”) 出客 观世界,同时又从属于客观世界,文论流派的 衰落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文学研究的重心 开始转向对于读者接受过程的研究。 文学研究重心向读者的转移,固然有其显在 的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但从接受理论的发 展来看,其赖以产生的根基应该是现代阐释 学的理论。
赫伯特· 尧斯、沃尔夫冈· 伊塞尔:接受美学。 60年代后期,在德国康斯坦泽学派,从事接受 美学和效果美学的研究。 尧斯:《文学史作为想文学理论的挑战》 (1967) 伊塞尔:《文本的召唤解构》(1970) 斯坦利· 费什:读者反应批评
2)狄尔泰(德国历史主义学者家,1833-1911)
建立在人类自身历史中按历史过程的偶然性和可变性来 理解人的哲学; 阐释是人类沟通自己与国王历史之间联系的重要环节。 人类在自身发展中不断留下作为自身“生活表现”的符 号和印迹,对我们来说,它们又不完全是陌生的,使我 们通过“理解的艺术”来加以把握。 基本的阐释活动是对文字著述的阐释(与施莱尔马赫相 似); 阐释的循环:对文本整体意义的理解依赖于对局部的理 解,而对局部的理解又必须以假定已经有了对整体的理 解为前提。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的循环论证。 一切理解都是相对的,永远不可能完美,完全。
故事的叙述由受述者决定: The function of the narratee: It is hard to find the narratee while reading, sometimes from minor characters, or from some unimportant “signals”. In this case, the telling of the story is somewhat decided by the narratee ( like A Thousand and One Night). 叙述活动本身生成读者:The narratives produce their own “readers”, “listeners”, who may or may not coincide with actual readers.
博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博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博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主要说明了所选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等问题,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
下面是搜集的博士开题报告模板,欢迎阅读查看。
论文题目:译文文学性的再现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1、选题依据研究意义:情感在文学创作上的重要作用,钱谷融先生指出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动力学原则。
我们说,文学是情感艺术,以情感人,以情激发人。
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是作家赋予作品的艺术生命和审美价值。
当生活中的人和事触发了他的各种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便产生了强烈的用文学样式表达出来的冲动和欲望。
这样,主体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想象活动等各种心理活动就共同产生了美妙的文学作品并渗透着作家强烈的思想感情。
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
一部动人的作品翻译过来要有同样的效果,要让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同样的感受。
因此,感情的传达,是文学翻译的最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一项富有创作性的工作。
学者吴海燕(xx)指出文学是情感的艺术,文学翻译同样也是情感的艺术。
如果在文学翻译中没有情感的表达而只是毫无感情色彩地在译出语和译入语中进行转换,那么这根本不会成为优秀的文学翻译更不可能成为翻译文学。
因为在文学翻译中,我们总是可以看到译者的创作性。
文学作品翻译的再创作,首先必须以阅读与欣赏过程为前提,通过对文学作品欣赏这一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情记忆;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审美观点、倾向和兴趣来感受、体验、翻译、理解作品内容;根据自己的审美愿望,运用联想、想象,给作品的形象,给予重塑或补充,使艺术形象活跃起来。
阅读与欣赏,过程是文学作品翻译和再创作的首要条件。
没有阅读与欣赏这一能动的再创作活动,作品的艺术形象的许多特性不能显示出来,作家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作品所蕴含的审美意义,就不能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诚然也不能激起再创作的情感和热情。
[1]. Bronte,Charlotte.Jane Eyre [M].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Press,xx.[2]. 马红军著.翻译批评散论[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3]. [英]夏洛蒂?勃朗特,李霁野译. 简?爱[M]. 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6年[4]. [英]夏洛蒂?勃朗特,祝庆英译. 简?爱[M].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年版。
伽达默尔的阐释学思想和翻译标准
文学界..摘要:伽达默尔在现代阐释学的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伽达默尔颠覆了传统阐释学的思想,认为文章的终极含义并不存在,强调以读者为中心。
这会会导致理解以及翻译丧失标准。
翻译应存在客观标准:以文本生成的时代和语境为准绳。
关键词:伽达默尔;阐释学;翻译标准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11(2011)08-0051-021伽达默尔的思想伽达默尔认为,历史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状态。
阐释者和文本都处于历史的发展变化中,认识的主体与客体是历史地存在着的,理解会受历史因素的制约。
阐释者是历史存在的,当他进行阐释时必然会带着自己特有的时代特征、文化背景、个人经验、审美情趣、认知能力等因素。
而这些历史性语境就构成了阐释的“前理解”。
不同的前理解,使得艺术作品的多重解读成为可能。
阐释者基于自己的前理解进行创造性地阐释,而不再是消极地复制文本。
伽达默尔认为:“文本的意义超越它的作者,这并不只是暂时的,而是永远如此的。
因此,理解就不只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
”(伽达默尔2004:383)对于译者而言,他首先是阐释者,然后才是译者。
译者的前理解不同,他对文本含义的解读也会有差异,自然也就会出现不同的译本。
前理解不同,视域也会不同。
视域是个体的世界观、价值观等概念的总和。
译者有自己的视域,文本亦然。
理解就是这两个视域融合的过程。
由于理解的历史性,这两种视域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就会存在距离,也就会存在差异。
伽达默尔主张,在理解过程中,要把译者视域与原文视域的结合,这就是“视界融合”。
显然,不同译者的视域与原文视域融合后所产生的新的视域是不同的。
这样也会产生不同的译本。
然而如何评判各译本的优劣呢?我们似乎无法评判,因为每个译者的前理解和视域都是合理的。
伽达默尔认为文本含义其实并非自明,需要解释者对解释活动加以确定。
文本的含义独立于作者之外,存在于解释者对文本含义不断发现的空间中,是一个生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