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占位病变的高场强MRI诊断与鉴别诊断[1]
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MRI病例讨论ppt课件
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MRI病例讨论
患者徐超明,男,41岁 病史:患者系“胸痛两年余”入院 PE:胸痛两年余,腹部、双下肢感觉减
退,双下肢乏力二十余天;神清,精神可,
气平,晨体温平,无明显发热、头痛、头晕、 恶心、呕吐等不适主诉。
辅助检查:胸椎正位(前后)、侧位X线: 胸椎轻度退变;胸椎MRI平扫:胸1-2椎管 内硬膜下占位;常规心电图:正常心电图。
C
A
B
A.B.C.冠状位、矢状位 T1WI Gd-DTPA增强扫描显示病灶 类椭圆形异常对比增强,边缘 清楚
C
讨论
在上海中山医院行手术治疗(全麻下行胸段椎管 内占位切除术),术后病理示:神经鞘瘤。
于术后6月余复查MRI
读片 PACS
A B
C
A B
C
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为最常见的椎管内肿瘤,占所有椎管 内肿瘤的29%,起源于神经鞘膜的施万细胞,故又 称施万细胞瘤。 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临床最常见于20-40岁, 可发生于椎管的各个节段,以颈、胸段略多。 病理上呈孤立结节状,有完整包膜,常与1~2 支脊神经根相连,与脊髓多无明显粘连;由于肿 瘤生长缓慢,脊髓长期受压,常有明显压迹,伴 有水肿、软化等。可发生囊变,较大的肿瘤内可 有小片状出血,极少发生钙化。 肿瘤从硬膜囊向椎间孔方向生长,使相应椎间 孔扩大;延及硬膜内外的肿瘤常呈典型的哑铃状。
观察MRI影像在椎管内占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观察MRI影像在椎管内占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发表时间:2017-08-21T14:36:26.61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0期作者:龙罗宁[导读] 椎管内占位指的是原发在患者脊膜、脊髓、神经根及椎管内组织的一种肿瘤和具有占位性的病变[1]。
湖南省凤凰县民族中医院湖南湘西 416200摘要:目的:观察在椎管内占位的诊断中应用MRI影像的诊断效果。
方法:整群择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椎管内占位的90例患者,将其分CT影像检查组45例和MRI影像检查组45例,比较两组诊断方法应用效果情况。
结果:经CT影像检查诊断的准确率是84.44%;经MRI影像检查诊断的准确率是100%,两组比照存在差异(P<0.05)。
结论:MRI影像应用于椎管内占位诊断中具有较为显著的应用效果,诊断的准确率高,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MRI影像;椎管内占位;诊断效果[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diagnostic effect of MRI image in the diagnosis of intraspinal occupying lesions. Methods:cluster selection in our hospital during August 2014 ~2016 August by pathology confirmed 90 cases of intraspinal occupying patients,the CT imaging and MRI imaging group and 45 cases in group 45 cases,compared two groups of diagnosis methods. Results:the accurate rate of CT imaging diagnosis was 84.44%. The accuracy of MRI imaging diagnosis was 100%,and there wa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 Conclusion:MRI imaging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diagnosis of intraspinal space occupying disease,and the diagnosis accuracy is high,so it can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Keywords MRI image;intraspinal occupying lesion;diagnostic effect;椎管内占位指的是原发在患者脊膜、脊髓、神经根及椎管内组织的一种肿瘤和具有占位性的病变[1]。
椎管内疾病CT、MRI诊断
一、椎管内肿瘤
椎管内肿瘤占神经系统肿瘤的 15%,可发生在各个脊段。按生长来自位分为脊髓内15%
★脊髓外硬脊膜内 60-75%
硬膜外
15%
首先要进行定位诊断!
髓内占位
髓外硬膜下占位
髓外硬膜外占位
髓内肿瘤 髓外硬膜下肿瘤 硬膜外肿瘤
肿瘤 与脊 髓的 关系
脊髓增粗
为脊髓(或马尾神经) 受 “硬膜外征”,脊髓
吸收
板内骨质破坏
一、髓内肿瘤
1、室管膜瘤 ependymomus
• 最常见的髓内肿瘤,占髓内肿瘤的60% • 起源:中央管的室管膜细胞及其残余或终丝的
终室细胞 • 好发部位:腰骶段、脊髓圆锥和终丝
病理
起源于脊髓中央管 脊髓终丝室管膜
生长缓慢
常见出血
影像
病变多位于脊髓中央
边界清楚,易囊变及 伴脊髓空洞 常见含铁血黄素帽
• 室管膜瘤:多发生于30岁以后;脊髓圆锥、终丝多 见;多位于脊髓中央;强化界限清晰;
• 急性脊髓炎:发病急、病史短;病变范围长、外缘 光整;不合并囊变及空洞;无强化或仅轻度强化
3、神经鞘瘤
• 椎管内最常见的肿瘤,29% • 发病高峰在20-40岁,无性别差异 • 起源于神经根鞘的雪旺氏细胞,是一种生长缓慢
鉴别诊断
• 神经鞘瘤:均具有髓外硬膜下肿瘤的共同 表现,与神经鞘瘤容易混淆。
• 脊膜瘤钙化出现率高,是鉴别的主要征象 之一;很少引起神经孔扩大,哑铃形肿瘤 明显少于神经鞘瘤。
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脊髓的各个节段,常累及 脊神经的感觉根(恶性神经鞘瘤少见) • 部分肿瘤沿神经根生长穿破硬脊膜到脊膜外或通 过椎间孔到椎管外,使椎间孔扩大或相邻骨质破 坏
MRI影像在椎管内占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曾朝强
MRI影像在椎管内占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曾朝强发表时间:2016-11-10T14:54:59.2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31期作者:曾朝强王晶[导读] 经MRI诊断椎管内占位性病变,不仅能对病变进行准确定位,且定性准确率高,是诊断的首选方法。
(南充市中心医院影像科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四川南充 637000)【摘要】目的:研究探讨MRI影像学检查在椎管内占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患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MRI进行扫描诊断,分析其影像学特征。
结果:经MRI诊断,共检出椎管内占位性病变33例,定性和定位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
其中,髓外硬膜下病变20例(涉及10例神经鞘瘤,4例脊膜瘤,3例神经纤维瘤,2例蛛网膜囊肿,1例畸胎瘤)、硬膜外病变7例(涉及2例淋巴瘤,3例髓核突出,1例海绵状血管瘤破裂出血,1例浆细胞肉芽肿)、髓内病变6例(涉及4例星形细胞瘤,1例室管膜瘤和1例血管母细胞瘤)。
结论:经MRI诊断椎管内占位性病变,不仅能对病变进行准确定位,且定性准确率高,是诊断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MRI影像;椎管内占位;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121-02 占位性病变指的是一系列具有占位效应的病变,包括原发于脊膜、脊髓、神经根和椎管内不同组织间的肿瘤及其他[1]。
临床诊断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主要方式包括X线摄片、CT扫描、MRI扫描等[2],本文就我院收治的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患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MRI影像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间收治的椎管占位性病变患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穿刺或者手术病理诊断证实。
回顾患者的基本资料,33例患者中,男22例,女11例,患者的年龄在16岁到72岁之间,平均(38.9±3.1)岁。
椎管内占位病变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髓内常见肿瘤的鉴别诊断 病理
起源于脊髓中央管的室 管膜细胞或终丝等部位 的室管膜残留物;易囊 变、出血;多数沿中央 管纵向生长、上下两端 可见囊变或空洞形成 常累及多个脊髓节段, 与正常脊髓分界不清, 偏心、不规则囊变常见 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 良性肿瘤。肉眼观肿瘤 由富含血管的肿瘤结节 和囊肿构成,有时瘤壁 可钙化 转移途径为动脉途径、 椎静脉途径和通过神经 根或脑脊液直接侵犯脊 髓等原发病史
髓外硬膜下肿瘤
• 常见病例: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脊膜瘤
• 其他病例:表皮样囊肿、畸胎瘤、脂肪瘤、血 管瘤 • 总体特征: • 大多数为良性,生长缓慢,包膜完整,界 限清楚,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其效果较好;病 变位于脊髓外硬膜下腔内,相邻部位脊髓受压, 向对侧移位;病变邻近上、下方硬膜下腔增宽。
转移瘤
多见于中 老年
淋巴瘤
多见于中 老年男性
白血病 儿童常见
可表现为 贫血、出 血、感染、 背痛、局 部肿胀
脂肪瘤 男性好发
2/3病人出 现下肢无 力和背痛
髓外硬膜下常见肿瘤的鉴别诊断
发病年龄 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
CT:肿瘤密度略高于脊髓,易发生神经根鞘部位,常穿过椎间 孔向硬膜外发展,呈典型的哑铃状改变;MR:T1WI等高信 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实性成分呈均匀显著强化,常合并囊 变;多为神经鞘瘤,若发现多发神经源性肿瘤,应考虑是否为 神经纤维瘤病 CT:多为密度稍高的椭圆形占位,边缘可钙化,增强中度强 化;MR:T1WI、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多位于脊髓背侧,较少 超过2个脊髓节段,增强持久、均匀的强化,邻近硬脊膜“尾 巴状”线性强化。“硬膜尾征”是其相对特征
畸胎瘤
多见于儿童和青 少年男性转移瘤多来源于原发颅 内肿瘤和全身系 统性肿瘤的脑脊 液播散
椎管内肿瘤的高场MRI诊断
椎管内肿瘤的高场MRI诊断
柴青芬; 许乙凯
【期刊名称】《《CT理论与应用研究》》
【年(卷),期】1999(008)003
【摘要】目的:观察高场MRI对椎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和影像特点。
方法:回顾分析了25例椎管内肿瘤(髓内肿瘤7例,髓外硬膜内肿瘤11例,硬膜外肿瘤7例)。
结果:肿瘤最长径03-11cm,发生在颈胸段肿瘤(17例)定位准确率为100%,但马尾部肿瘤起源于髓内外的判断仍有一定的困难(75%),对椎管内肿瘤及明确病史转移瘤的定性确率达84%。
增强扫描有助于反映出椎管肿瘤特征及与周围结构关系。
结论:高场MR具有更高的组织分辨能力,成像序列多样,可进一步提高椎管内肿瘤的诊断水平。
【总页数】4页(P26-29)
【作者】柴青芬; 许乙凯
【作者单位】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影像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44
【相关文献】
1.螺旋CT和高场MRI早期诊断应用于成人股骨头坏死诊断的临床价值 [J], 邓治强
2.椎管内肿瘤的高场MRI诊断 [J], 张成琪;周善伟;张增芳
3.高场MRI检查不同扫描序列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效能对比 [J], 崔涛涛;朱洁
4.高场MRI在闭合性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杨博;罗超;刘正杨;黄率帅
5.高场MRI多b值DWI在肺部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J], 杨磊;王惠芳;张凤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观察MRI影像在椎管内占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观察MRI影像在椎管内占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目的:探究MRI影像在椎管内部占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78例椎管内部占位性病变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分析MRI影像的主要特点,并总结其在临床椎管内占位的诊断价值。
结果:患者椎管内部每个位置的占位性病变的MRI影像呈现出差异化特点,MRI影像能够有效提高对外地和髓内占位性病变的准确诊断率,其定性诊断比例高达90.5%。
椎管内部占位性病变的强化特征和发生位置、信号强度成为MRI影像临床诊断病症的主要依据。
结论:应用MRI影像有助于提高诊断椎管内部占位性病变的准确性,是医学临床诊断中常用的诊断方式,通过应用MRI影像对患者的发病部位进行诊断,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病症的准确率。
标签:椎管内;MRI影像;占位病变;病变部位;诊断效果“占位性病变”是医学影像诊断学中的专用名词,通常出现在X射线、B超、CT、MRI(磁共振)、DSA(数字减影动脉造影)等检查结果中,而椎管内部占位性病变是指患者椎管内部的脊髓、脊膜和神经根或者椎管内部各个组织间发生的肿瘤,或指锥管内其它具有占位性效应的病变[1]。
医学临床诊断椎管内部占位性病变的方式主要是依靠X射线、B超、CT和磁共振等技术,其中MRI成像技术相比于其它的诊断方法具备更高的准确性。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治疗78例椎管内部占位性病变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专门的临床确诊及手术案例证实,符合此次患者研究的标准要求。
分析MRI影像的主要特点,并总结其在临床锥管内占位的诊断价值,现将此次研究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治疗78例椎管内部占位性病变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专门的临床确诊及手术案例证实,符合此次患者研究的标准要求。
其中男40例,女38例,最小年龄为20岁,最大年龄为50岁,平均年龄(34.5±2.5)岁,病程3~8次,平均并承诺为(5.5±2.5)次。
MRI影像在椎管内部占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影像研究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3月 第3卷第6期更好地显示肿瘤特征。
本研究表明,CEUS检出30例恶性、26例良性,12例误诊。
DCE-MRI检出33例恶性、25例良性,10例误诊。
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CEUS、DCE-MRI在乳腺癌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诊断价值具有一致性,其中DCE-MRI是临床上公认的诊断方法,具有灵敏度、特异度均高的临床诊断优势。
而CEUS也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诊断方法,可清晰地显示出患者的血流灌注特征,有助于为临床诊断医师提供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重要信息,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CEUS、DCE-MRI用于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均高,均可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两种方法均可加强应用。
【参考文献】[1]杨勇,吕秀花,崔光彬,等.超声造影与增强磁共振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7):583-586.[2]王乐华,黄盱宁,刘艳婷,等.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 21(7):138-139.[3]梁晓雨,蒋英,郑彦强.超声造影检查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9(33):113-115.占位性病变为影像学诊断所应用的专项名词,一般存在于影像学诊断结果中,包括常见的B超、X线、CT以及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SA)、磁共振(MRI)等,椎管内部占位性病变顾名思义,即患者椎管内部存在占位性病变,例如脊神经根、脊膜、脊髓、椎管内部组织存在肿瘤等[1]。
目前临床在对椎管内部占位性病变进行诊断时,所采取的方案便是CT、X线以及MRI等,相对比其他影像学技术而言,M R I成像技术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本次为了对其临床应用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探究,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椎管内部占位性病变患者39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MRI展开了如下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椎管内部占位性病变患者39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经过临床诊断与手术案例证实与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判定标准相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脏器官功能不全或是系统疾病、精神疾病等;本次研究经伦理学委员会审批合格。
原发性椎管内硬膜外占位性病变的MRI表现
原发性椎管内硬膜外占位性病变的MRI表现原发性椎管内硬膜外占位性病变临床较少见,诊断较困难。
现笔者收集我院21例,分析其MRI表现,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中,男13例,女8例;年龄26~68岁。
肿瘤性病变13例,其中淋巴瘤6例,脂肪血管瘤4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非肿瘤性病变8例,其中椎间盘髓核游离6例,自发性血肿2例。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脊髓相应节段以下肢体疼痛、乏力、麻木、运动障碍、萎缩等。
体征主要为感觉减退、肌力降低、深反射减弱或亢进等。
1.2仪器与方法采用Philipsachieva1.5TMRI扫描仪,脊柱表面线圈,行矢状位TSET1WI(颈胸腰椎TR/TE400ms/18ms)、TSET2WI(颈椎:TR/TE3000ms/120ms;胸腰椎:TR/TE2850ms/100ms)、STIR(颈椎:TR/TE5000ms/100ms;胸腰椎:TR/TE3500ms/80ms)、T2WI-FLAIR(颈胸腰椎:TR/TE6000ms/100ms)及SSH-DWI(Max-b-factor=500s/mm2;FOV200mm×120mm×55mm)和轴位FSET2WI(颈椎:TR/TE2500ms/120ms;胸腰椎:TR/TE3000ms/120ms)。
层厚(颈椎3.0mm,胸腰椎4.0mm);层距(颈椎0.2mm,胸腰椎0.3mm)。
所有患者平扫后行Gd-DTPA增强扫描,对比剂剂量为0.1mmol/kg体质量。
2结果21例中,8例(淋巴瘤4例、脂肪血管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呈包鞘状包绕硬膜囊。
6例淋巴瘤T1WI呈等信号,T2WI呈略低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2例合并邻近椎体骨质破坏,2例肿块沿椎间孔向椎管外生长(图1)。
3例脂肪血管瘤与3例海绵状血管瘤病变主要位于背侧硬膜外。
4例脂肪血管瘤T1WI呈高或等信号内合并部分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图2),1例见大量流空血管影。
MRI影像在椎管内占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MRI影像在椎管内占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目的分析MRI影像学在椎管内占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86例椎管内占位患者,患者均行CT和MRI 诊断,分析其诊断效果。
结果CT诊断为73例,诊断率为84.9%;MRI影像学诊断为100例,诊断率为100%;组间对比(P<0.05)。
结论MRI可有效诊断椎管内占位,定位准确,诊断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应用效果,值得肯定和推广。
标签:MRI影像;椎管内占位;诊断椎管内占位疾病是患者在脊髓、脊膜以及神经根等部位出现肿瘤,或者椎管内出现肿瘤及占位性疾病所致[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近年来随着临床诊治水平的不断增加,多种影像学诊断方式在临床推广使用,以往在诊断椎管内占位时多采用CT、X线平片诊断,随着MRI影像的发展,在诊断椎管内占位取得显著疗效。
为了进一步明确MRI影像在椎管内占位的诊断效果,笔者以86例椎管内占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MRI和CT诊断,分析其诊断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86例椎管内占位患者,患者经核磁共振的成像和手术诊断,确诊为椎管内占位[2];男54例,女32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38.5±2.4)岁;22例髓内肿瘤,48例髓外硬膜下肿瘤,4例硬膜外肿瘤,血管畸形5例,4例硬膜外转移瘤,3例硬膜下血肿。
1.2 纳入标准[3] 患者经核磁共振的成像和手术诊断,确诊为椎管内占位;排除哺乳期及妊娠期妇女;患者认知功能良好;无精神功能障碍及全身传染性疾病患者;排除合并肝、肾等脏器疾病患者;患者均知情此次研究方法、目的并签署研究同意书。
1.3 检测仪器CT:选择GE的16 排螺旋,0.4 秒高速旋转,时间分辨率低至53ms,重建速率达到20ips;16×0.75mm,16×1.5mm,8×3mm,4×4.5mm,2× 0.6mm;6 ips standard reconstruction (20 ips optional);24 Lp/cm resolution。
MRI影像在椎管内部占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MRI影像在椎管内部占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临床上MRI影像在椎管内部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椎管内占位患者52例,对所有患者进行CT和MRI进行两种检查,观察椎管内占位MRI影像的特点,并比较两种检查诊断方式在椎管内部占位的应用效果.结果MRI影像对椎管内占位的诊出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2%(p<0.05),椎管内占位性病变部位的不同,MRI影像的强化特征和信号强度也各有差异,是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结论MRI影像对椎管内部占位病变的诊出率较高,基本能对发病部位做出正确的诊断,是目前临床上首选的诊断方式. 【关键词】椎管内部占位;MRI影像;CT;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49-02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是指椎管内出现肿瘤、血肿、血管畸形和寄生虫感染等病变,其中椎管内肿瘤是肿瘤性病变,所占的比例较高,血肿、血管畸形和寄生虫感染等为非肿瘤性病变,所占的比例较低[1].该类病变任何年龄均可发生, 肿瘤性病变多会损伤该节段神经根及节段以下相应锥体束,引起皮肤感觉异常、肢体躯体运动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2]. 临床上诊断椎管内占位常用的检查方法有X 线、CT 和MRI影像检查[3].为了观察临床上MRI影像在椎管内部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我院选取近3年收治的52例椎管内占位病变的患者进行了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基线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椎管内占位病变的患者52例,均经手术及临床诊断确诊,并排除重要脏器严重损伤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有全身传染性疾病者以及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加本次研究.52例椎管内占位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1.57±6.42)岁;其中髓内肿瘤15例,髓外硬膜下肿瘤29例,硬膜外肿瘤7例,硬膜下水肿1例. 1.2研究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CT和MRI进行两种检查,观察椎管内占位病变MRI影像的特点,并比较两种检查诊断方式在椎管内部占位的应用效果.1.3检查方法CT检查:采用飞利浦双排max6000的CT 机,将参数设置为120kv,200ma,1.5s/转,建像矩阵512,重建厚度5mm 后对患者进行扫描.MRI影像:采用飞利浦Achieval1.5T对患者的矢状面和横断面进行扫描, 矢状面为T1WI-TAE和T2WI-DRIVE,横断面为T2WI-FFE,必要时可对冠状面进行扫描.将参数设置为扫描层厚2mm,间距0.5mm 后对患者加行Gd~DPTPA 增强扫描,用量为0.1mmol/kg. 1.4数据处理研究结束后,将数据准确录入到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可信区间为95%.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使用卡方检验.若存在p<0.05,则观察指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种检查方式对椎管内占位的诊出情况MRI影像对椎管内占位病变的诊出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2%(X2=8.6667,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表1两种检查方式对椎管内占位诊出情况的比较(n)2.2椎管内占位MRI影像的特点髓内肿瘤(15例):其中星形细胞瘤13例,室管膜瘤1例,血管网状细胞瘤1例.11例患者的病变位于颈胸前段,剩余4例均延伸至延髓,其中2例的病变位于胸段,2例的病变位于胸腰段.髓内肿瘤的病变范围多比较大,8例患者的病变占据6~10个椎体,7例患者的病变占据3个椎节.4例患者的T1WI 呈等信号,11例患者的T1WI呈等、低混合的信号;7例患者的T2WI呈高信号,8例患者的T2WI呈高、等混合信号.11例患者的病变合并囊变、坏死和空洞.15例患者行加强扫描后,强化局限性3例、血管留空2例、不规则强化8例.髓外硬膜下肿瘤(29例):其中神经源性肿瘤14例,脊膜瘤7例,胚胎性肿瘤6例,蛛网膜肿瘤2例.所有患者的椎管内均可见偏侧行肿块,且伴有脊髓的移位,其中神经源性肿瘤和脊膜瘤多发于颈胸段.神经源性肿瘤的信号分布不均匀,其中6例患者的T1WI 呈等信号,6例患者的T1WI呈低、等混合信号,4例患者的T1WI为低信号;8例患者的T2WI呈高信号,3例患者的T2WI 呈高、等混合信号,2例患者的T2WI呈等信号;3例脊膜瘤患者的T1WI呈等、低混合信号,4例患者的T1WI呈等信号,所有脊膜瘤患者的T2WI呈高信号或等信号,且强度均匀.神经源性肿瘤和脊膜瘤的患者加强扫描后,2例神经源性肿瘤的强化不均匀,2例神经源性肿瘤的星芒状中心未见强化;所有脊膜瘤的患者均显示强化,且出现典型的“脊膜征”. 硬膜外肿瘤(7例):其中淋巴瘤2例,肉瘤1例,转移性肿瘤4例.硬膜外肿瘤的T1WI呈低信号,T2WI呈等、低混合信号.转移性肿瘤和肉瘤增强扫描后均出现不均匀的强化,淋巴瘤患者增强扫描后均匀强化. 硬膜下水肿(1例):手术确诊为单纯性硬膜下水肿,为非肿瘤性质的占位病变.3讨论临床上采用CT等传统影像学检查椎管内占位病变时常难以鉴别髓内和髓外的病变,而椎管内占位病变病情多比较重,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准确诊断椎管内占位病变已成为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4].MRI影像是一种断层成像,利用磁共振现象获得人体的电磁信号,并可以对人体信号进行重建,该技术基于1972年发现的核磁共振的现象以及对核磁共振信号进行空间编码的方法,经过40年的发展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技术[5].MRI影像与其他断层成像技术相比,具有可以得到任何方向的断层图像和三维图像优势,在空间-波谱分布时还可以得到四维图像,由于MRI成像的磁共振信号直接来源于物体本身,不需要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即可成像,因此也是一种发射断层成像,安全性较高[6]. 椎管内占位病变主要包括髓内肿瘤、髓外硬膜下肿瘤、髓外硬膜外肿瘤和硬膜下水肿等,脊髓的肿胀和信号的异常是髓内肿瘤和脊膜瘤的特征[7];神经源性肿瘤是从椎间孔向外呈哑铃状生长,大小不一;硬膜外肿瘤显示脊髓的形状和信号异常时,说明肿瘤已侵及脊髓;硬膜下水肿时脊髓的形状未见明显的变化,仅显示畸形的网状血管影.有资料显示MRI影像能充分显示椎管的解剖结构,定位准确,是椎管内占位病变首选的检查方法[8].本次研究中,MRI 影像对椎管内占位的诊出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2%(p<0.05),。
椎管内常见肿瘤的MRI诊断(1)
硬膜外常见肿瘤
硬膜外病变定位要点: 病变位于椎管内硬膜外, 病变内侧可见受
压移位的低信号硬脊膜影, 脊髓受压推 移; 硬膜外脂肪受压推移, 病变邻近硬膜下腔 呈“笔尖样”狭窄。
定位
肿瘤位于椎管内硬膜 外, 邻近脊髓受压,
其内侧可见低信号硬 脊膜影
硬膜外脂肪组织 受压、推移
1.硬膜外转移瘤
❖ 椎管内硬膜外转移瘤较常见, 广泛转移的肿瘤病人中 约15%-40%发生椎体或硬膜外转移;
MRI表现 平扫: T WI、T2WI多以等信号为主,并可见肿瘤
与一侧硬脊膜以宽基底相连; 增强: 肿瘤的血供来自脊膜,缺乏血脑屏障,瘤
体常均匀强化,当肿瘤内部有液化坏死或钙化时, 强化可不均匀。肿瘤大部分沿着脊膜纵行生长, 广基底紧贴于硬膜,强化时邻近硬 T1WI/C
首先, 在定位诊断上, MRI检查以其良好的组 织分辨率及多方位成像的特点, 能清晰显示 肿瘤与硬脊膜及脊髓的关系;
其次, 通过多参数成像可以大概判断肿瘤的成 份, 为进一步定性诊断提供依据。
髓内畸胎瘤 矢状位: T1WI T2WI SPIR
髓内脂肪瘤 矢状位: T1WI SPIR
髓外硬膜下常见肿瘤
髓外硬膜下病变定位要点: 病变位于脊髓外硬膜下腔内, 相邻部位脊
髓受压, 向对侧移位; 病变邻近上、下方硬膜下腔增宽。
定位
病变位于髓外 硬膜下, 局部脊 髓受压, 向对侧
移位
病变上方硬膜下 腔增宽
增强: 肿瘤实性部分显著强化,囊变坏 死区无强化效应,增强扫描可明确显示 肿瘤的大小、范围及与邻近神经根的关 系。
髓外硬膜下神经鞘瘤 矢状位: T1WI T2WI 冠状位: T1WI/C
轴位: T1WI T1WI/C
椎管内肿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
理 证 实的 椎 管 内肿 瘤 3 9例 , 中男 性 2 其 5例 , 性 1 女 4例 ; 年 龄 1-6 6 1岁 , 均 ( 5 6±1 ) 。髓 内肿瘤 7例 , 平 4. 42岁 其 中星形 细 胞 瘤 3例 , 管 膜瘤 4例 。髓 外 硬 膜 内肿 瘤 2 室 5 例 , 中神 经纤 维 瘤 6例 , 其 神经 鞘瘤 1 2例 , 膜瘤 4例 , 脊 神 经 节 细胞 瘤 2例 , 网膜 囊肿 l例 。硬 膜 外 肿 瘤 7例 , 蛛 其 中脊膜 瘤 1例 , 肪瘤 2例 , 经鞘 瘤 3例 , 脂 神 海绵 状 血 管瘤
关键 词 : 内肿 瘤 ; 外肿 瘤 ; 共振 成像 髓 髓 磁
中 图 分 类 号 : 7 9. R3 9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3 2 ( 0 2 0 —0 60 1 7 —8 6 2 0 ) 50 3 —3
R M
的 问世 , 为椎 管 内肿 瘤 的诊 断提 供 了最 可靠 的方
维普资讯
临
・
床
军
医
杂
志
3 ・ 6
C NI AL J LI C OUR NA OF MEDI AL O ̄ C R L C FI E
第3 0卷 第 5期 20 0 2年 1 月 0
椎 管 内肿 瘤 的 MRI 现 及 鉴 别 诊 断 表
张金辉 , 陈 新
( 放 军 沈 阳 军 区总 医 院 放 射 科 , 讨 MRI 定 位性 诊 断椎 管 内肿 瘤 中 的应 用 价值 。方 法 在
对 经我 院 MR检查 并 经病 理 证实 的 椎 管 内肿 瘤
3 9例 进行 分 析 。结果 髓 内 肿 瘤 7例 , 6例 诊 断 正 确 。髓 外 肿 瘤 3 2例 , 断 均 正 确 。按 解 剖 隔 间 定 位 诊 断 正 确 率 诊 9 1 , 2. % 定性 诊 断正 确 率 7 2%。结论 可借 助任 何 角度 扫描 。 充分 显示 病 变与 周 围组织 的关 系 。
椎管内脊膜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椎管内脊膜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摘要】目的分析椎管内脊膜瘤的MRI表现,提高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椎管内脊膜瘤表现。
结果 9例肿瘤中,胸段7例,颈段2例,T1WI为等信号、T2WI 呈稍低信号6例,另外3例T1WI及T2WI呈等低信号,增强扫描6例肿瘤呈中等程度均一强化,3例呈不均匀强化。
结论脊膜瘤易发生于胸椎,T1WI及T2WI多呈等信号,钙化常见,中等程度、均匀强化是脊膜瘤的特征。
【关键词】脊椎椎管脊膜瘤磁共振成像【中图分类号】Q954.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083-02脊膜瘤相对少见,MRI对其定位诊断准确可靠,定性诊断准确率越来越高。
笔者通过对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膜瘤的MRI分析,并与椎管内其他肿瘤的鉴别分析,以期提高脊膜瘤MRI定位、定性诊断的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椎管内脊膜瘤。
男2例,女7例;年龄31~73岁,平均年龄50.4岁;病程2个月~3年。
临床表现痛觉减退5例,双下肢麻木无力7例,双下肢肌肉萎缩4例,跛行1例,麻木1例,病理征阳性8例。
1.2 MRI检查方法所有病例术前均行MRI检查。
使用COLOURFUL 0.35T磁共振扫描仪,患者仰卧,选用脊柱表面线圈,矩阵224×192,层厚4mm,层间距1 mm,常规扫描包括T1WI像(TR 400 ms,TE 18 ms)、T2WI像(TR 3500 ms,TE 118 ms)获取矢位像,T2WI(TR 3500 ms,TE 120ms)获取轴位,同时行T1WI像矢位、冠位和轴位增强扫描,经肘静脉推注GD-DTPA15ml。
2 结果9例均为单发病变4例为圆形,5例为卵圆形。
病变最大约3 cm×2 cm×2 cm,最小约0.3cm×0.3 cm×0.3 cm,平均2 cm×3 cm×3 cm。
MRI影像对椎管内占位的临床诊断价值
文献报道国外椎管 内肿瘤的诊断率为9 2 %,国 内为9 1 . 2 %口 】 ,本组研
究 中的定位诊断率为9 0 . 5 %,与文献研究相近 。椎管 内占位病变 的影像
所有病例均采用矢状面均T 。 WI 、T 2 WI ,横断面 。 WI ,部分患者加做冠状 面T , 、 v I 扫描 ,6 0 例患者加做G d - D T P A 增 强扫描 ( 用量为0 . 1 m mo l / k g );
3讨 论
收 治 的8 O 例 经临 床确诊 和手 术病例 证实 的患 有椎管 内占位性 病变 患 者 ,其 中男性 患者5 8 例 ,女性患 者2 2 例 ;最大年 龄 7 4 岁 ,最小 年 龄
5 岁 ,平均 ( 4 6 . 5 2 ±3 0 . 2 5 )岁 ;病程2 . 5 ~4 年 ,平均 ( 3 . 1 2 ±6 . 2 6 ) 年 ;5 4 例 患者经过手术 、穿刺病理证实 ,6 例 转移性肿瘤 患者和2 例周 围肿瘤直接 浸润患者均具有原 发肿瘤病史 ,l 6 例 结核患者 经过 临床确
混合 信号 ,蛛 网膜囊 肿均质 长T WI 、长T 信号 。对 神经源性肿瘤 和脊 膜瘤 患者 加强扫描后 ,脊膜瘤均匀 强化 ,显示 “ 脊膜征 ”【 4 ] ,2 例神 经 源性肿瘤不均匀 强化 ,2 f 3 J 星芒状 中心不 强化 。 髓外硬 膜外 占位 :共 3 2 例 ,1 6 例结 核性椎 管内脓肿 ,6 N转移 性 肿 瘤 ,4 例淋 巴瘤 ,2 例 肉瘤。结核胸段多见 , T WI 低信号 ,T : WI,2 例 囊肿 患者经MR I 和 临床 随访诊 断 ;患
者的临场表现为 :5 6 例肢体活动 障碍 ,2 0 例激励 下降板胸背部疼 痛 , 4 2 例感 觉异常 ,1 8 例排便 、尿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强 ( A )
边 界 硬膜改变
脊 髓 蛛网膜下腔 脊 椎
清楚( 例) (B ) (C ) (D ) (E )
神经鞘瘤
等稍低
高 不 均 匀 有 囊 变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2 / 3
2 1/2
2/3
脊膜瘤
等低
高 多均匀 + + + 7 1/2/3
与增强:FSE (TR 400/TE 12.3);T WI :FRFSE(TR 2 800/ TE 100); 2
FO V 26 ~30 × 26~3 0 cm ;N e xt 4;层厚 3 ~4 mm ;间距 1.0 mm;矩阵
320 × 256,带宽 20.83 。
2 4 ·椎管内占位病变的高场强 M R I 诊断与鉴别诊断
资料与方法
1 . 病 例 资 料 本组 5 3 例患者病史在 3 个月~12 年间,均经手术病
理证实为椎管占位病变,其临床资料见表 1 。
5 3 例中,颈胸段病变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肢体麻木、无力、僵硬或
伴有行走不稳及瘫痪与膝、踝反射亢进。病变位于腰椎管主要表现为刀
割或烧灼样腰腿痛、下肢麻木、无力及间歇性跛行及瘫痪与膝踝反射减
脊膜瘤
8
神经纤维瘤 4
转移瘤
9
星形细胞瘤 3
室管膜瘤
2
脊索瘤
2
蛛网膜囊肿 3
淋巴瘤
1
海绵血管瘤 2
血肿
1
畸胎瘤
1
合计
53
8 9 32 - 5 1 1 6 2 -
3 5 34 - 2 1 - 2 1 - 2 2 25 - 2 - - 1 1 - 4 5 56 - - 3 - - 3 - 2 1 45 1 - - 2 - - - 2 0 49 1 - - 1 - - - 1 1 32 - - - - - - - 1 2 26 - - - - - - - 1 - 1 7 - - - - - 1 - - 2 19 - - 1 - - 1 - 1 - 49 - - 1 - - - - - 1 14 - - - - 1 - - 25 28 2 9 7 4 10 9 0
3 . 肿 瘤 信 号 、 增 强 特 征 与 周 围 情 况 见表 2 。
讨 论
1 . 椎 管 内 肿 瘤 的 定 位 诊 断 与 鉴 别 诊 断 脊髓内肿瘤在 M R I 上脊髓 呈梭形膨大、双侧蛛网膜下腔同时变窄、硬膜改变不明显且多无骨质破 坏(图 1 )。本组 6 例中 5 例有典型表现。其中 1 例因肿瘤较大,双侧蛛 网膜下腔变窄、消失而误诊为硬膜下肿瘤。脊髓外硬膜下肿瘤在 M R I 上 主要呈同侧蛛网膜下腔的增宽、对侧蛛网膜下腔的变窄、脊髓受压移向 对侧且多无骨质破坏。本组 2 2 例中 1 6 例表现典型(图 2 ~5 )。硬膜外 腔肿瘤主要显示硬膜与脊髓向对侧移位、双侧蛛网膜下腔的变窄。本组 2 1 例中 1 8 例有以上表现(图 6 )。脊髓内、硬膜下与硬膜外肿瘤 M R I 定
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JAN 2005,Vol.3,No.1
结 果
1 . 肿 瘤 部 位 脊髓内肿瘤 6 例, 脊髓外硬膜内肿瘤 2 2 例, 硬膜 外腔肿瘤 2 1 例,另外有 4 例硬膜 外与硬膜下均受累且通过椎间孔 到达椎旁。M R 将 1 例脊髓内肿瘤 误为髓外硬膜下肿瘤,将 3 例硬膜 下肿瘤误为硬膜外肿瘤,诊断符 合率 9 2 . 4 5 % 。
2 1/2
2
神经纤维瘤 低
稍高 不均匀
+ ~+ +
3 2/3
2 1/2
2/3
转移瘤
等低
稍 高 可不均匀
+ ~+ + + 2 3
2 2
1/3
星形细胞瘤 等低
通讯作者:(415500)湖南省澧县人民医院 放射科 彭双初
High powerful field MRI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intraspinal lumps
PENG Shuang-chu,YUAN You-hong.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i County,Hunan 431011,China
中国 CT 和 MRI 杂志 2005 年 1 月 第 3 卷 第 1期
论 著
椎管内占位病变 的高场强 M R I 诊 断与鉴别诊断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放射科 彭双初 袁友红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场强 M R 对椎管 内占位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 53 例经手术病理证 实的椎管内占位病变的 MRI 资料。肿 瘤位于颈椎管 18 例,胸椎管 23 例,腰 椎管 12 例。病理上属神经鞘瘤 17 例, 脊膜瘤 8 例,神经纤维瘤 4 例,转移瘤 9 例,星形细胞瘤 3 例,室管膜瘤 2 例, 蛛网膜囊肿 3 例,淋巴瘤 1 例,脊索瘤 2 例,海绵血管瘤 2 例,血肿 1 例,畸 胎瘤 1 例。 结果 MRI 检查结果:① 肿瘤部位:脊髓内肿瘤 5 例,脊髓外 硬膜内肿瘤 20 例,硬膜外腔肿瘤 24 例,4 例硬膜外与硬膜下均受累且通 过椎间孔到达椎旁;M R I 诊断符合率 9 2 . 4 5 % ;② 不 同 肿 瘤 在 发 病 部 位 、肿 瘤 M R I 信号、强化特征、硬膜信号与 形态、脊髓形态与蛛网膜下腔改变以 及脊椎骨质等都有各自特点。结论 高场强 MRI 在椎管内占位病变的诊断 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椎管;占位病变;磁共振成像; 诊断;鉴别诊断 【 中图分类号】R445.2;R739.42 【 文献标识码】A
-
-
- -
1
-
1
-
1
5 7 35 36 31 15 23
注:“-”代表该类肿瘤在此部位未发现
表 2 53 例椎管肿瘤病理类型与肿瘤信号、增强特征和周围情况
病 病 理 理 类 类 型 型 TT 1 1WW I I TT 22 WW II 信信 号号
2 - 16 15 11
5 11
1 1
4
6
3
2
4
- -
4
4
3
2
2
- 3
3
2
4
3
1
- -
1
1
1
2
2
- -
1
1
2
1
1
- 2
1
1
2
-
-
2 1
-
2
1
-
-
- -
1
1
1
-
-
- -
2
2
1
-
1
- -
1
1
1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n diagnosing and differentially diagnosing intraspinal tumors. Methods The MRI findings of 53 cases with intraspinal tumors confirmed by surgery and patholog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18 cases located in cervical spinal canal,23 in thoracic spinal canal,12 cases in lumbar spinal canal or sacral vertbra. As for the disease entity,17 cases were of neurilemmoma, 8 cases of spinal meningioma,4 cases of fibroneuroma,9 cases of metastased tumor,3 cases of astrocytoma and arachnoid cyst respectively,2 cases of ependymoma,chordoma and angiocavermoma respectively,one case of lymphoma,hematoma and teratoma respectively. Results Of 53 cases,24 were located by MRI in the epidural space and 20 in the subdural space, while 5 in the myelo-parenchyma,4 case tumors were involved in both subdural space and epidural space and went through intervertebral foramen to vertebral edge.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 by MRI was 92.45 %.Intraspinal tumors had their characteristic manifestations of the onset, tumor signal, enhancement, the morphology of dura mater, spinal cord and subarachnoid space and vertebra. Conclusion The high powerful field MRI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iagnosing and differentially diagnosing intraspinal tumors. [Key words] vertebral canal; tumor; MRI; diagnosis; differential diagn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