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美主义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

摘要:一些大学生往往不能对自身做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估,也无法认识到自身过度的完美主义倾向,以至于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往往为自己设立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标准和目标,而这些标准和目标往往使不少大学生的就业遭受挫折。本文结合一些理论方面的研究,对完美主义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规划自己,已取得更大的成就。

关键词:完美主义;成就动机;关系;研究

1前言

1.1研究背景

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中,完美主义是普遍存在的,这种倾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都产生了不少的影响。就就业领域而言,完美主义体现了个人渴求一份完美的职业,是个人就业期望的体现。我们都知道适当的就业期望无可厚非,但过度的完美主义则可能对个人有利无害。一些大学生往往不能对自身做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估,也无法认识到自身过度的完美主义倾向,以至于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往往为自己设立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标准和目标,而这些标准和目标往往使不少大学生的就业遭受挫折。如果任其发展,甚至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发展造成阻碍。

在中国,这种完美主义的倾向是屡见不鲜的,因为中国的教育一直以追求卓越和成功为目标。我们常常会听到“我一定要比我的同学有更大的成就”、“我一定要在我的兄弟姐妹中成为榜样”等等言论,所有的这些言论,都反映出就业领域的完美主义倾向,而这种倾向往往成为个人做出一定成就决定的阻碍。因此,大学生要想取得应有的成就,就要认清楚完美主义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大学生首先最应该做的是认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来调整个人对成就的期望,这样取得成就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本文通过对完美主义与成就动机之间关系的探讨,旨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规划自己,已取得更大的成就。

1.2相关理论研究

1.2.1完美主义的研究

按照Horney (1950 )的定义,完美主义是过分井然有序和一丝不苟的行为倾向,即“苟刻的行为要求”。在他看来,完美主义是一种神经症亚型。Adler (1959 )认为完美主义是对完满性的追求,是人类发展的一种天性,Adler表示:“追求完美是生活意义上的一部分,追求完美是先天的,是一种奋斗,一种内驱力,一种如果没有它生活将变得不可思议的东西”。 Burns (1980 )拓展了完美主义的概念,在他看来,完美主义是一种“认知网络”,包括期望、解析的事件、自我评价、对别人的评价。Frost (1990 )进一步确定了完美主义的行为特质,将其规定为个体对自身过高的成就期望设置,并伴随着严格的自我批评倾向。台湾学者林俊德(1998 )对其研究结果中提出了准咨商员于初次会谈中的几种完美主义类型的定

义?,其主要类型及定义如下:(1)自我取向式的完美主义:自我完美主义的思考来自对不符合自身情况的过高期望值,表现为过分荀刻与超乎现实的能力与要求,对自身所犯下的错误耿耿于怀,倾向于严厉的自我批评,以咨询表现的结果来衡量自我价值,对表现好坏和自我信心的评价都超乎常人标准,易产生自我怀疑与信心不足的倾向;(2)他人取向式的完美主义:这种完美主义产生自与他人的互动过程,是对周边人机环境的过高期望与过分要求,对他人的评价同样非常介意,而价值的基准亦来自他人;(3)其他向度的完美主义:指两极化的思考,以偏概全式的推论,认为完美主义思考有时可能会两极化、以偏概全的思考特点。

Shafran、Cooper (2002 )的文章指出,对完美主义的讨论应限制在临床范畴内的结构性确认,他们提出了完美主义的精神病理学形式,也就是临床完美主义,并对其进行了走义:至少在一个突出的领域内,完美主义者会产生过苟刻、自我强加的自我评价和个人高标准。一旦他们无法达到标准,绝非如常人一般放弃标准本身,而是产生自我批判与自我厌恶。完美主义的内涵与外延不清,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作为一个学术专题的研究潜力。不过学者依然在这个定义的倾向性上达成了共识,亦即“完美主义”是一种负面的心理现象。

综上所述,本研究语境下的完美主义为:以自我设置的过高标准界定行为的成败上,在个体已尽己所能的情况下,如若未能实现事前预设的极高标准,亦得出失败的心理预期。完美主义不仅是一种行为倾向,更是一种认知模式,它不仅可能导致对自我的苟刻要求,同时也会产生对环境的过分期待,总是伴随着严格的自我检讨和批评。

1.2.2成就动机的研究

成就动机可一分为二,动机一为追求成功的动机,动机二为避免失败的动机。这两者的强度通常是不一样的。如果动机一高于动机二,那么对于个人而言,他将会积极行动、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追求个人特定的目标。在任务的选择上,成功概率在50%的任务通常会成为他们的首选,因为他们喜爱追求、乐于追求,而这种任务恰好为他们提供了最大的现实挑战。如果一个人动机二强于动机一,那么就个人任务而言,往往容易产生选项上的极端性。极端简单的任务或工作能够提升成功机会,而困难的工作或任务则能够规避失败可能造成的压力。最后,成就动机的两个因子动机倾向的代数和就是总的成就动机。

自成就动机理念提出以來,许多心理学家都对成就动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就目前的理论来看,主要有成败归因理论、自主性动机理论、成就目标理论等。成败归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纳德?韦纳(B.Weiner),在韦纳看来,人的一生总是成功与失败并存,人们在体验成功与失败之余,最为重要的是要去寻找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也就是通过观察对个体成败的原因进行总结、评价和分析,为以后个体行为的效能判断的确立根基。在韦纳看来,个人行为成败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六个方面,分别为:任务难易、能力高低、努力程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在此基础上,韦纳把六个归因分为纳入了内在外在、稳定一不稳定、可控一不可控三个维度。比如说个人的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身体状况属于内在,任务难易、运气好坏、和外界环境则属于外在。在不同的原因作用下,就会产生不同的成就动机水平。因此,韦纳认为个人在面对自己或者他人成败经验的时候,要学会对个体成败进行归因,因为这些归因判断会对个人随后的行为产生影响。

综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和上述的分析,我们基本可以进一步把成就动机划分为趋近性和回避性的两个因素,将他们称为趋向成功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