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文言文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重要知识点梳理(字词详解句子翻译课文分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重要知识点梳理(字词详解句子翻译课文分析)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汇总岳阳楼记范仲淹(北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2)守巴陵郡。
越明年(3),政通人和(4),百废具(5)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7)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8),在洞庭一湖。
衔(9)远山,吞(10)长江,浩浩汤汤(11),横无际涯(12);朝晖夕阴(13),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14)也。
前人之述备(15)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16),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17)霏霏(18),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19),日星隐曜(20),山岳潜形(21);商旅不行,樯倾楫摧(22);薄暮冥冥(23),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24),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25)明,波澜不惊(26),上下天光,一碧万顷(27);沙鸥翔集(28),锦鳞(29)游泳;岸芷汀兰(30),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31),静影沉璧(32),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33),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34)之心,或异二者之为(35),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6);居庙堂(37)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38)?【注释】(1)范仲淹(989—1052)。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字希文,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本文选自《范文正公文集》。
(2)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3)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越,及、到。
(4)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5)具:通“俱”,全,皆。
(6)制:规模。
(7)属:通“嘱”,嘱咐,嘱托。
(8)胜状:胜景,好景色。
(9)衔:连接。
九上必背古诗文言文
九上必背古诗文言文摘要:一、引言:九上必背古诗文言文的重要性二、古诗文篇目概述1.《夜泊牛渚怀古》2.《秋词》3.《赠刘景文》4.《卜算子·咏梅》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观书有感》三、文言文篇目概述1.《岳阳楼记》2.《醉翁亭记》3.《满井游记》4.《山水田园诗》四、背诵技巧与方法1.制定计划,分阶段完成2.创设情境,深入理解3.抓关键词,助力记忆4.多种形式,巩固成果五、总结:九上必背古诗文言文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正文:一、引言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古诗文言文的学习占据了重要地位。
它们既是语文学科的基础,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九年级上册的必背古诗文言文,更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重中之重。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领略这些古诗文言文的风采,并探讨如何更好地背诵它们。
二、古诗文篇目概述1.《夜泊牛渚怀古》:诗人通过对古战场牛渚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古人之才情与英勇的敬佩之情。
2.《秋词》:诗人以豪放的笔触,赞美了秋天的美好,展示了秋天的独特魅力。
3.《赠刘景文》: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友人刘景文的赞美和鼓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4.《卜算子·咏梅》:诗人通过赞美梅花,抒发了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诗人以激昂的语言,描述了勇士战斗的场景,展现了为国家民族献身的英勇精神。
6.《观书有感》:诗人借观书之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学习的热爱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三、文言文篇目概述1.《岳阳楼记》:作者通过对岳阳楼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和关切。
2.《醉翁亭记》: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醉翁亭的来历,以及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欢乐。
3.《满井游记》:作者通过对满井春游的描绘,展现了山水之美,抒发了畅游山水的愉悦心情。
4.《山水田园诗》:诗人以山水田园为背景,表达了对悠闲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四、背诵技巧与方法1.制定计划,分阶段完成:为了更好地背诵九上必背古诗文言文,同学们可以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将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小阶段,逐级完成。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1、湖心亭看雪 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陶庵梦忆》崇祯五年十二月,余.(我 )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全,都)绝.(消.失.)。
是.(这 )日更定矣,余挐.(撑 )一小舟,拥.(裹着)....毳.(鸟兽的细毛)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全)白。
湖上影子,惟.(只有)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罢了..)。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 刚刚..)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哪能 )更.(还 )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尽力 )饮三大白.(杯 )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客居 )此。
及.(等到)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痴迷 ),更(还)....有痴似相公者。
”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
大雪下了三天,湖中人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天初更以后,我撑着一条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全白了。
湖上的影子,只有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罢了。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烧着酒,在炉上刚刚沸腾。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尽力喝了三大杯然后道别。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下了船,船夫自言自语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您一样痴迷的人呢!”2、岳阳楼记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文正公集》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 做……长官)巴陵郡。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百废具.( 通“俱”)兴。
乃.(于是)重修岳阳楼,增.(扩大)其旧制.(规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通“嘱”,嘱托)予作文..(写文章)以.(用来 )记之。
九年级上语文文常知识点
九年级上语文文常知识点一、古文阅读古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九年级上语文文常知识点的具体介绍:1. 古文基本功:熟记《古诗十九首》、《三字经》、《百家姓》等常见古文篇目,了解古代汉字的演变和发展。
2. 古文核心词汇:掌握古代文化内涵丰富的词语,如“道德经”、“礼义廉耻”等,通过阅读古文作品提高对古文核心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3. 古文修辞手法:了解古代文人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能够分析句子的修辞效果和意义。
4. 古文体裁: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体裁,如诗歌、散文、骈文等,分析不同体裁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5. 古文阅读技巧:掌握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如理解句子结构、分析词义、推测作者意图等,能够准确理解古文的含义。
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是汉语言言历史上的重要篇章,九年级上语文文常知识点包括了文言文阅读的基本内容和技巧。
1. 文言文基础知识: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子结构,了解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2. 文言文词汇积累:积累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如“耻辱深而自责”、“达高迩安远”等,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文言文修辞手法:了解文言文常用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对偶、排比等,能够分析句子的修辞效果和表达意义。
4. 文言文阅读技巧: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如划分句子成分、寻找上下文关系、分析意象象征等,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意义。
5. 文言文名篇品读:阅读文言文名篇,如《孔子家语》、《左传》、《史记》等,理解其中的思想和哲理,培养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力。
以上是九年级上语文文常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同学们能够提高对古文和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为继续深入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发展对语文的兴趣和爱好,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九上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九上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以下是九年级上册的一些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1. 《沁园春·雪》中“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
2. 《岳阳楼记》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中的“具”应解释为通假字,同“俱”,意为“全,都”。
3. 《出师表》中“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中的“阙”同“缺”,意为“缺点,疏漏”。
4. 《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垂髫”指的是儿童,意为“垂下来的头发”。
5. 《醉翁亭记》中“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中的“苍颜”指的是面色苍老。
6. 《爱莲说》中“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中的“陶渊明”是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7. 《行路难(其一)》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运用典故,以“垂钓碧溪”和“乘舟梦日”暗指隐居和从政的理想境遇,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以及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9. 《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运用典故,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
1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通过对月亮的埋怨,表现了诗人因与亲人不能团聚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部分文言文的知识点归纳,建议查阅教材或咨询语文老师获取更全面的内容。
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1、作者及作品。
《陈涉世家》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吴广为都尉。
《陈涉世家》出自司马迁《史记》卷五十八、世家第十九,是记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陈涉、吴广的传记。
文中真实、具体、完整地记述了爆发这次农民大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局,从中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智慧、勇敢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出自《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出师表》《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
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
历史上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通常所说的《出师表》一般指《前出师表》。
出师表以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
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夺取凉州,临行之前上书后主,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此篇文章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作者简介: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字词归纳
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字词归纳一、通假字:1.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 :通“谪”,强迫守边。
《陈涉世家》2.为天下唱“唱” :通“倡”,首发。
《陈涉世家》3.固以怪之矣“以” :通“已”,已经。
《陈涉世家》4.将军身被坚执锐“被” :通“披”,穿。
《陈涉世家》5.故不错意也“错” :通“措”,放。
《唐睢不辱使命》6.仓鹰击于地上“仓” :通“苍”,青色。
《唐睢不辱使命》7.欲信大义于天下“信” :通“伸”,伸张。
《隆中对》8.自董卓已来“已” :通“以”。
《隆中对》9.是以先帝简拔以“简” :通“拣”,挑选。
《出师表》10.必能裨补阙漏“阙” :通“缺”,缺点。
《出师表》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名词作动词):下雨。
2.置人所罾鱼腹中。
(名词作动词):用鱼网捕。
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A夜B篝火。
A(名词用作状语):在夜晚B(名词作动词):(用)笼(罩着)。
4.卒中往往语,皆A指B目陈胜。
(名词用作动词):A用手指;B用眼睛示意。
5.将军身被坚执锐。
(形容词用作名词):A坚固的铁甲。
B锐利的武器。
6.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A(名词作状语):用丹砂。
B(名词作动词):称王7.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名词用作状语):像狐狸似的。
8.天下苦秦久矣。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
9.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以……为怪。
10.忿恚尉,令辱之。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11.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名词用作动词):穿丧服。
12.请广于君。
(形容词用作动词):扩充,扩大。
13.轻寡人与。
(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蔑视。
14.(专诸、聂政、要离)与臣而将四矣。
(数词用作动词):成为四个人。
15.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名词用作状语):一天天(地)16.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名词作动词):A用箪盛;B用壶装。
17.先主器之。
(名词作动词):器重。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重要词语释义及句子翻译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重要词语释义及句子翻译一、重点词语1、辍耕之陇上辍:停止(孜孜不辍)2、怅恨久之怅:失望3、九百人屯大泽乡屯:停驻4、皆次当行次:编次5、会天大雨会:适逢,恰巧赶上6、今亡亦死亡:逃走7、等死等:同样8、以数谏故数:屡次9、楚人怜之怜:爱戴10、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11、卜者知其指意指意:意图12、念鬼念:考虑、思索13、陈胜王王:称王14、置人所罾鱼腹中罾:用网捕15、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16、又间令吴广间:私自,偷着17、旦日旦日:第二天18、卒中往往语往往:到处19、忿恚尉忿恚:使…恼怒20、尉果笞广笞:用鞭、杖、竹板打21、并杀两尉并:一齐2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宁:难道23、比至陈比:等到24、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25、复立楚国之社稷社稷:国家26、刑其长吏刑:惩罚27、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交换28、大王加惠加惠:给予恩惠29、故不错意也错:通“措”,置30、请广于君广:扩充31、岂直五百里直:只,仅仅32、秦王怫然怒怫然:盛怒的样子33、布衣之怒布衣:平民34、以头抢地抢:撞35、休祲降于天休祲:吉凶的征兆36、天下缟素缟素:穿丧服37、秦王色挠挠:屈服38、长跪而谢谢:道歉39、寡人谕矣谕:明白,懂得40、时人莫之许也许:承认、同意41、谓为信然信然:确实这样42、先主器之器:器重,重视43、此人可就见就:接近、趋向44、不可屈致致:招致、引来45、宜枉驾顾之顾:拜访46、凡三往凡:总共47、汉室倾颓倾颓:崩溃、衰败48、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49、遂用猖蹶用:因此猖蹶:失败50、挟天子而令诸侯挟:挟持、控制51、利尽南海利:物资5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殆:大概资:资助、给予53、不知存恤存恤:爱抚,爱惜54、箪食壶浆箪:用箪盛55、危急存亡之秋秋:时(多事之秋)56、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57、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发扬扩大58、引喻失义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义:适宜、恰当59、陟罚臧否臧否:善恶60、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拔:选拔遗:给予61、悉以咨之咨:询问62、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63、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奔走效劳64、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慢:怠慢,疏忽65、以彰其咎彰:表明、显扬二、重点句子1、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全)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壁;漁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誰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课文分析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副宰相),贬放邓州(现在河南省邓县)。
第二年六月,重修的岳阳楼行将落成,滕子京嘱托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从而成就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全文一共三部分。
第一部分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以及作记的缘由,其中有意识地突出滕子京的政绩──“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第二部分一共三段,围绕“记”重点描写岳阳楼及其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览物之情”。
作者先点出作记的主体“我”,从“我”的视角,描写亲身所见的“岳阳楼之大观”,渲染出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接着用“然则”轻轻一转,引出“迁客骚人”可能有的不同的情怀。
下边作者分两段,既写景又抒情,从阴晴两种不同的天气引出人们的感受,表现出迁客骚人因物而悲或喜的心情。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总结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总结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
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总结篇1(1)起于鲁(2)请说之(3)胡不已乎(4)以牒为械(5)吾知所以距子矣(6)不可谓知类(7)请献十金(8)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10)天下顺之(11)人恒过然后能改(12)困于心衡于虑(1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14)故不为苟得也(15)故患有所不辟也(1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17)蹴尔而与之(18)妻妾之奉(19)此之谓失其本心(20)惠子相梁(21)搜于国中三日三夜(22)非梧桐不止(23)安知鱼之乐(24)是鱼之乐也(25)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提示(1)起:出发,动身。
(2)说:解释。
(3)胡:为什么。
已:停止。
(4)牒:木片。
(5)所以:用来……方法。
(6)知类:明白事理。
(7)请:请允许我。
(8)寇:入侵。
(9)域:界限,这里的意思是限制。
(10)顺:归顺,服从。
(11)恒:常。
(12)衡:通“横”,梗塞,不顺。
(13)喻:了解。
(14)苟:苟且。
(15)患:祸患,灾难。
(16)是:这样。
(17)与:给予。
(18)奉:侍奉。
(19)本心:天性,天良。
(20)相:辅助君主的人,相当于后代的宰相。
这里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
(21)国:国都,京城。
(22)止:栖息。
(23)安:疑问代词,怎么。
(24)是:这。
(25)全:完全,确定是。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总结篇2一.通假字1.敬富贵,无相忘。
(“无”通“毋”,不要)2.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征发,调发)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倡导)4.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目的,用意)5.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6.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7.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与”通“欤”,吗)8.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9.岂直五百里哉(“直”通“只”,仅仅,才)10.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苍鹰,猛禽)11.寡人谕矣(“谕”通“喻”,明白)12.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13.自董卓已来(“已”通“以”)14.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15.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阙”通“缺”,缺点)16.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拣”,挑选)二.双音节古今异义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到处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发生)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聚会商议指管理财务的人员3.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虽然这样表转折关系的连词4.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德行高尚的人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5.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可以把表示许可6.遂用猖蹶,至于今日到达关联词,表示另提一件事7.遂用猖蹶,至于今日失败凶狠而放肆8.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从此连词,表承接关系9.此殆天所以资将军用来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的原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原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10.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商店等开始营业1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心和遗憾深切地憎恨12.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13.臣不胜受恩感激感动激奋因对方的好意、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总结篇3词类活用1.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作动词,用网捕)2.狐鸣呼曰 (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怪)4.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5.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6.陈胜王 (王,名词动词,称王)7.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8.将军身被坚执锐(坚、锐,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9.请广于君 (广,形容词作动词,扩大)10.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1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缟素,名词作动词,穿孝服)12.保其岩阻 (岩阻,形容词作名词,险要的地方)13.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北、东、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东、向西)14.身率益州之众 (身,名词作状语,亲身、亲自)15.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箪、壶,名词作动词,用箪装,用壶盛)16.与亮情好日密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17.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形容词作动词,发扬光大)18.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臧、否,形容词作动词,奖励善良、惩罚邪恶)19.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奸,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事情)20.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21.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优劣,形容词作名词,能力强与能力弱的人)2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广益,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加)23.亲贤臣,远小人(亲,名词作动词,亲近;远,形容词作动词,疏远、远离)2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动词作名词,效力的机会,任务)25.攘除奸凶 (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顽的敌人)26.临表涕零 (涕,名词作动词,流泪)一词多义1.兵(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军队) (2)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兵器)2.长(1)身长八尺(身高)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长时间)(3)以君为长者(辈分大的) (4)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领导者)3.称(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称作、叫作) (2)先帝称之曰能(称赞)4.出(1)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出发)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产生)5.次(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停留) (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编排)6.存(1)而君以五百里之地存者(存在、生存) (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抚慰、慰问)7.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 (2)伐无道,诛暴秦(道德)(3)以咨诹善道(道理、方法)8.发(1)可怜白发生(头发)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发出)(3)发闾左適戍渔阳(征发)9.分(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本分) (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分开、分裂)10.好(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喜欢) (2)外结好孙权(友好)11.计(1)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计算)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计划)(3)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商讨)12.将(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率领) (2)陈胜自立为将军(将军)13.尽(1)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通达、到) (2)进尽忠言(全部用出)14.举(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成就)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3)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举)15.立(1)陈胜自立为将军(封) (2)复立楚国之社稷(成立、建立)(3)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登上帝王或诸侯的位子)16.临(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面对)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17.论(1)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讨论) (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定)18.明(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严明) (2)以伤先帝之明(英明)19.命(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命令) (2)苟全性命于乱世(生命)(3)奉命于危难之间(使命)20.谋(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计谋、手段) (2)陈胜、吴广乃谋曰(商量)21.起(1)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起兵) (2)挺剑而起(跳起、站起)22.塞(1)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堵塞) (2)益州险塞,沃野千里(边塞)23.善(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好) (2)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友好)24.上(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上等的)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皇帝)25.胜(1)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胜利) (2)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26.食(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食物) (2)卒买鱼烹食(吃)27.使(1)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让,使得) (2)唐雎不辱使命(出使)(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遣)28.书(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写) (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字)29.数(1)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几) (2)广故数言欲亡(屡次)(3)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动词,数数)30.王(1)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国王) (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称王)31.亡(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 (2)且秦灭韩亡魏(灭亡)(3)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32.为(1)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变成) (2)陈胜自立为将军(做、当)(3)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是) (4)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做)(5)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建造)33.谓(1)秦王谓唐雎曰(说、告诉)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认为)34.效(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力的机会) (2)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奏效)35.信(1)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确实) (2)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3)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4)信义著于四海(信用、诚信)36.兴(1)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兴盛) (2)若无兴德之言(发扬光大)(3)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复兴)37.行(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品行) (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38.许(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赞成) (2)安陵君其许寡人(答应)39.言(1)愿诸君勿复言(说) (2)若无兴德之言(言论)40.遗(1)深追先帝遗诏(遗留)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送给)41.应(1)佣者笑而应曰(回答) (2)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响应)42.遇(1)公等遇雨,皆已失期(遇到) (2)盖追先帝之殊遇(待遇)43.远(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与“近”相对) (2)亲贤臣,远小人(疏远)44.忠(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效忠) (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忠心)拓展:学习语文的方法有哪些1.好文章每日一篇语文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细水长流,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
九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
九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古代汉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语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古代汉语时,需要掌握一些文言文知识点,以便理解和阅读古代文献、文章、诗词等。
本文将对九年级上文言文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与现代汉语相比,有其自己的特点:1. 词汇丰富多样,使用成语、典故居多。
2. 语法结构复杂,注重修辞手法和句式的运用。
3. 字形古朴,包含大量的繁体字,需要对字义进行深入研究。
二、文言文的读音古代汉语的读音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上古音:如“夫”(fú)、“巳”(sì)等。
2. 唐代音:如“日”(ryt)、“四”(syr)等。
3. 宋元音:如“时”(syi)、“德”(dyek)等。
三、文言文的句式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1. 主谓结构句式:如“君子有三乐。
”2. 状中结构句式:如“不餰妾不飧儿。
”3. 状补结构句式:如“猿鹤相持气如云。
”四、文言文的语法文言文的语法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名词的使用:名词可以表示人、事、物,还可以作为谓语来表示存在、位置等。
2. 动词的使用:动词有实义动词和系动词两种,实义动词可以表示动作、变化等,系动词用来表示状态、属性等。
3. 代词的使用:文言文中的代词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等。
4. 介词的使用:介词用于表示方位、时间、方式等关系。
5. 语气助词的使用: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气助词有“以”、“乎”、“耳”等。
五、文言文的修辞手法文言文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效果,常见的修辞手法有:1. 对仗:通过对称的词语,使文句更加韵律感。
2. 比喻:通过将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使文句更加形象生动。
3. 夸张:夸大描述事物,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4. 借代:使用代词或其他词语来代替前面已经提到过的事物,以避免重复。
六、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在学习文言文时,需要掌握一些阅读技巧,以便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意思:1. 注意上下文的推测,通过前后文的照应来理解词义。
(部编)九上语文总复习资料(文言文知识点、古诗默写、说明文、古诗赏析、记叙性散文答题模式归纳)
九年级上期(部编版)期末复习资料一、古诗名句《行路难(其一)》李白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3.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4.诗中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诗中能够说明新生物必然要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的富有哲理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1.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3.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4.本诗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概括,表现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旷达乐观的心理变化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5.诗中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的祝福之情,也表达了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以此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夜忆舍弟》杜甫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诗中表达感悟伤怀,思念家乡的句子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1.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2.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3.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军何事到天涯!《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2.诗中即景抒情的诗句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商山早行》温庭筠1.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3.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咸阳城东楼》许浑1.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
2.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3.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4.本诗中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的句子是: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九上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合解析,必背必学
九上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合解析,必背必学01《岳阳楼记》一、作者作品《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
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
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所作的文章富有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
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等。
二、文体常识记:“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三、写作背景《岳阳楼记》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
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
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
四、内容概括课文第一段,简要记叙作记的缘由、背景,为后文埋下伏笔。
第二段,概括描写由岳阳楼、洞庭湖的景色并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
第三、四段分别描写阴晦和晴朗时的景色,自然地引出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感情。
由这两段描写,引出最后第五段的议论,点明文章的主旨。
五、字音字形滕(ténɡ)谪(zhé)守日星隐曜(yào)浩浩汤汤(shānɡ)淫(yín)雨薄雾冥冥(bó mínɡ)偕(xié)樯倾楫摧(qiánɡ jí)岸芷(zhǐ)汀(tīng)兰心旷神怡(yí)宠辱xié(偕)忘朝huī(晖)薄暮míng míng(冥冥)皓( hào )月属(zhǔ)予作文樯倾楫摧(qiáng qīng jícuī)六、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释义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
九年级上册语文预习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语文预习知识点一、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是中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年级上册将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文言文的相关知识点。
以下是九年级上册语文预习的文言文知识点:1. 文言文的基本特点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具有古朴、规范、书面化的特点。
在学习文言文时,我们要注意掌握其基本词汇、句型和篇章结构,培养对文言文字义的理解能力。
2. 文言文的常见句型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型有多种,比如主谓宾、主谓双宾、主谓状等。
我们要熟悉这些句型的结构和用法,并学会通过词语、语序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意思。
3.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文言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如比喻、夸张、对仗等。
学习文言文时,我们要理解和应用这些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4. 古文阅读技巧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要注重把握文章的主旨思想,理清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运用推敲辨析的方法解读生僻词语和语句。
同时,运用注释和参考资料来丰富对文言文的理解。
二、现代文学知识点九年级上册还将学习现代文学的相关知识点,以下是其中的内容:1. 文学的基本概念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通过艺术手法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学习文学时,我们要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如文学的内涵、分类、功能等。
2. 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们要学习鲁迅的文学思想和主要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了解其对于中国文学发展的贡献。
3. 现代诗歌的特点现代诗歌是20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诗歌形式,具有以形象直观为特点、以语言新颖为特点等。
我们要学习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欣赏和分析一些代表作品,如余光中的《乡愁》等。
4. 现代散文的表现手法现代散文是以散文形式表达思想感情,它有许多丰富的表现手法,如描写、夸张、对比等。
我们要学习这些表现手法的用法,并欣赏一些代表作品,如沈从文的《边城》等。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语文预习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为进一步掌握语文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上文言文重点汇总
九上文言文重点汇总
以下是九年级上册部分文言文重点汇总:
1. 《沁园春·雪》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2. 《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 《岳阳楼记》中描写微波与无浪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浮光跃金。
4. 《岳阳楼记》中描写无风时月影安稳不动的句子是:静影沉璧。
5. 《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将士们思乡之情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
然未勒归无计。
6.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词人渴望被重用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
遣冯唐?
7.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词人要为朝廷北定中原、统一
山河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8. 《观沧海》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9. 《饮酒(其五)》中表达诗人归隐田园的原因的句子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0. 《行路难(其一)》中表达诗人坚信终有一天会实现远大理想的句子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以上只是部分重点,建议阅读教辅获取更多信息。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常识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常识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常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言实词: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
例如,“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中的“佐”字,意为帮助,是动词;“之”代词,他;“并”意为一起。
2.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等。
例如,“乃丹书帛日‘陈胜王’”中的“乃”表示承接;“丹”名词做状语,意为用朱砂;“书”名词做动词,意为写;“王”此处读四声,意为称王。
3. 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等。
例如,“固以怪之矣”是典型的被动句型;“皆下之”是典型的省略句型。
4. 文言翻译:要求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需要注意保持原文的语序和修辞,同时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5. 文言文的主题和思想:包括对古代社会的理解,对古代文化的认识等。
例如,《陈涉世家》通过描述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反映了秦朝末年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唐雎不辱使命》则展示了古代外交斗争的智慧和勇气。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阅读教辅练习,或咨询老师以获取更多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常识方面的信息。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命题:王一、通假字1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婉转地叫.2窥谷忘反:“反”通“返”,归,还,返回。
3具答之。
“具”通“俱”,完全,详尽.4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5谨食之“食”通“饲”,喂养.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7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8发闾左者適戍渔阳九百人適通“谪”,“適”通“谪”,因获罪被发配到很远的地方9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 .10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11被坚执锐“被”通“披”,穿。
二、古今异义1一百许里古:用在数词之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左右、上下、大约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2鸢飞戾天者古:至,到达今:罪过,乖张3经纶事务者古:治理,筹划今: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新鲜,味道好。
5欲穷其林。
古: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走到尽头/今:资财缺乏(古时用“贫”)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交错相通。
今: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7问所从来。
古:从哪里来。
今:从过去到现在。
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妻子——古:妻子和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2)绝境——古: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9无论魏晋。
无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表无条件关系的连词。
10辞去。
古:离开今:跟“来”相反11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满12既出,得其船。
古;副词,已经,以后今:既然,后面常与“就”相连13便扶向路。
古:沿着,顺着。
今:扶持。
14诣太守,说如此。
古:像这样,即进出桃花源的全部情况。
今:这样。
15闻之,欣然规往。
闻——古:听说。
今:用鼻子嗅规——古:打算。
今:规则,成例。
16汪然出涕古:眼泪今:鼻涕,鼻子里分泌的液体.17则久已病矣古:困苦不堪今:疾病.18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古:处处,到处今:常常19虽鸡狗不得宁焉古:即使今:虽然,连词.20以尽吾齿古:年龄今:牙齿.21谪守巴陵郡古:做州郡的长官今:看护,把守22增其旧制古:规模今:多指制度23气象万千古:景象今;多指有关大气变化的现象和规律24前人之述备矣古:完全,详尽今:准备25薄暮冥冥古:迫近今:多指不厚的,浅显的26则有去国怀乡去古:离开今:由某地到某地国古:国都今:多指国家27至若春和景明古:日光今:景色、景物、景观28波澜不惊古:起,动今:指受惊吓29沙鸥翔集古:栖止,鸟停息在树上今:多指集市、聚集、集合等30而或长烟一空古:消散今:指天空,某处没有某事物等3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古:曾经今:品尝古:多指思想感情等抽象事物今:多指心脏32微斯人古:无,没有今:细小,小的33伛偻提携古:搀扶,带领今:多指提拔34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古义:有的人今义:或者,也许35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豪杰:古义:有声望和有地位的今义:才能出众的人会计:古义:聚会商议今义:管理财务计算的人36旦日,卒中往往语往往:古义:处处今义:常常三、词类活用1凤烟俱净——净:形容词—动词,消净,散净。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最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一.通假字1.敬富贵,无相忘。
(“无”通“毋”,不要)2.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征发,调发)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倡导)4.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目的,用意)5.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6.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7.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与”通“欤”,吗)8.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9.岂直五百里哉(“直”通“只”,仅仅,才)10.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苍鹰,猛禽)11.寡人谕矣(“谕”通“喻”,明白)12.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13.自董卓已来(“已”通“以”)14.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15.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阙”通“缺”,缺点)16.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拣”,挑选)二、一词多义1、与①尝与人佣耕,每与臣论此事(同,和)②与皆来会计事(一起)③轻寡人与(同“欤”,相当于“吗”)④与臣而将四矣(yù,加)----加2、之①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去,往,到……去)②怅恨久之(凑足音节,无实义)③鸿鹄之志,天子之怒,智能之士,平明之理(结构助词,的)④二世杀之(代词,他,指扶苏)⑤然足下卜之鬼乎?(代词,指这件事)⑥固以怪之矣(指鱼腹藏书)⑦时人莫之许也(“之”作宾语前置,代词,代上文的自比)⑧孤之有孔明(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3、而①佣者笑而应曰,长跪而谢之曰,可计日而待也(连词,表修饰关系)②夺而杀尉,为坛而盟,挟天子而令诸侯,(连词,表顺承关系)③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而君逆寡人者,挺剑而起,而其主不能守,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而中道崩殂,(转折连词,但是)④则名微而众寡(连词,表并列)4、应①佣者笑而应曰(回答)②宜多应者,杀之以应陈涉(响应)5、若①若为佣耕(你)②非若是也(如,像)③若士必怒,若跨有荆、益,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若无兴德之言,(假如,如果)6、为①若为佣耕,俱为一体(是)②为屯长,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当)③为坛而盟(修筑)④功宜为王(称作)⑤以君为长者,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当做)⑥好为《梁父吟》(唱)⑦谓为信然(是)⑧以弱为强者(变为)⑨贤能为之用,士卒多为用者(被)⑩为忠善(做)7、会①会天大雨(适逢,正赶上)②与皆来会计事(集会)③东连吴会(kuài,指会稽郡)8、道①道不通(道路)②中道崩殂(中道---中途)③以咨诹善道(道理)9、乃①陈胜、吴广乃谋曰,乃行卜,乃丹书帛曰,(于是,就)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③凡三往,乃见;羽、飞乃止(这才)10、等①等死,死国可乎(同样)②公等遇雨,关羽、张飞等不悦,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用在人称代词或指人、物的名词后,表示多数或列举未尽)11、以①扶苏以数谏故(因为)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咨臣以当世之事(介词,把,用,拿)③吴广以因为④固以⑤以激怒其众,以咨诹善道(表示目的,相当于“以便”)⑥祭以尉首,以大易小,以头抢地尔(用)⑦将兵徇蕲以东(用在“东”前,表示方位的界线);受命以来(表示时间的界线)⑧杀之以应陈涉,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以光先帝遗德,悉以咨之,以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来)是以(因为)先帝简拔以(来)遗陛下⑨而安陵以(凭借)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因为)有先生也⑩以弱为强者(从-----?)⑾此可以为援,以君为长者,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⑿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所以---用它来,拿它来)⒀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可讲作“而”)⒁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连接因果两个分句,可译为“以致”)12、将①(率领,带领,带兵)②项燕为楚将,(大将,将军)③与臣而将四矣(将要)④出郭相扶将(扶,持)13、数①扶苏以数谏故(屡次)②数有功(多次)③广故数言欲亡(几次);卒数万人,数日(几)④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不可胜数-----胜: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
一.通假字
1.敬富贵,无相忘。
(“无”通“毋”,不要)2.发闾左适戍渔阳(“适”通“谪”,征发,调发)
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倡导4.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目的,用意)
5.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6.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
7.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与”通“欤”,吗)8.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
9.岂直五百里哉(“直”通“只”,仅仅,才)10.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苍鹰,猛禽)
11.寡人谕矣(“谕”通“喻”,明白)12.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
13.自董卓已来(“已”通“以”)14.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
15.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阙”通“缺”,缺点)16.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拣”,挑选)
二.古今异义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到处(古) 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发生)
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聚会商议(古) 指管理财务的人员
3.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虽然这样(古) 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4.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德行高尚的人(古) 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
5.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可以把(古) 表示许可
6.遂用猖蹶,至于今日到达(古) 关联词,表示另提一件事
7.遂用猖蹶,至于今日失败(古) 凶狠而放肆
8.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从此(古) 连词,表承接关系
9.此殆天所以资将军用来(古)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的原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原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0.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古) 商店等开始营业
1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心和遗憾(古) 深切地憎恨
12.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微,见识短浅(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13.臣不胜受恩感激感动激奋因对方的好意、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三.词类活用
1.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作动词,用网捕)
2.狐鸣呼曰(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怪)
4.皆指目陈胜(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
5.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
6.陈胜王(王,名词动词,称王)
7.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8.将军身被坚执锐(坚、锐,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
9.请广于君(广,形容词作动词,扩大)
10.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1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缟素,名词作动词,穿孝服)
12.保其岩阻(岩阻,形容词作名词,险要的地方)
13.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北、东、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东、向西)14.身率益州之众(身,名词作状语,亲身、亲自)
15.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箪、壶,名词作动词,用箪装,用壶盛)
16.与亮情好日密(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17.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形容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18.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臧、否,形容词作动词,奖励善良、惩罚邪恶)
19.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奸,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事情)
20.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21.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优劣,形容词作名词,能力强与能力弱的人)
2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广益,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加)
23.亲贤臣,远小人(亲,名词作动词,亲近;远,形容词作动词,疏远、远离)
2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动词作名词,效力的机会,任务)
25.攘除奸凶(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顽的敌人)
26.临表涕零(涕,名词作动词,流泪)
四.一词多义
1.兵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军队)
(2)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兵器)
2.长
(1)身长八尺(身高)(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长时间)
(3)以君为长者(辈分大的)4)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领导者)
3.称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称作、叫作)2、先帝称之曰能(称赞)
4.出
(1)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出发)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产生)
5.次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停留)
(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编排)
6.存
(1)而君以五百里之地存者(存在、生存)
(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抚慰、慰问)
7.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2)伐无道,诛暴秦(道德)
(3)以咨诹善道(道理、方法)
8.发
(1)可怜白发生(头发)(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发出)
(3)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
9.分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本分)(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分开、分裂)
10.好
(1)亮躬耕陇亩,好为(喜欢)(2)外结好孙权(友好)
11.计
(1)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计算)(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计划)(3)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商讨)
12.将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率领)2)陈胜自立为将军(将军)
13.尽
(1)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通达、到)(2)进尽忠言(全部用出)
14.举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成就)(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3)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举)
15.立
(1)陈胜自立为将军(封)(2)复立楚国之社稷(成立、建立)
(3)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登上帝王或诸侯的位子)
16.临
(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面对)(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17.论
(1)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讨论)(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定)
18.明
(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严明)(2)以伤先帝之明(英明)
19.命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命令)(2)苟全性命于乱世(生命)(3)奉命于危难之间(使命)20.谋
(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计谋、手段)(2)陈胜、吴广乃谋曰(商量)
21.起
(1)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起兵)(2)挺剑而起(跳起、站起)
22.塞
(1)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堵塞)2)益州险塞,沃野千里(边塞)
23.善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好)2)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友好)
24.上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上等的)(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皇帝)
25.胜
(1)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胜利)(2)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
26.食
(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食物)(2)卒买鱼烹食(吃)
27.使
(1)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让,使得)(2)唐雎不辱使命(出使)(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遣)28.书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写)(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字)
29.数
(1)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几)2、广故数言欲亡(屡次)
(3)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动词,数数)
30.王
(1)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国王)(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称王)
31.亡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2)且秦灭韩亡魏(灭亡)
(3)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
32.为
(1)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变成)(2)陈胜自立为将军(做、当)(3)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是)(4)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做)(5)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建造)
33.谓
(1)秦王谓唐雎曰(说、告诉)(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认为)
34.效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力的机会)(2)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奏效)
35.信
(1)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确实)(2)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3)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4)信义著于四海(信用、诚信)
36.兴
(1)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兴盛)(2)若无兴德之言(发扬光大)
(3)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复兴)
37.行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品行)(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
38.许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赞成)(2)安陵君其许寡人(答应)
39.言
(1)愿诸君勿复言(说)(2)若无兴德之言(言论)
40.遗
(1)深追先帝遗诏(遗留)(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送给)
41.应
(1)佣者笑而应曰(回答)(2)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响应)
42.遇
(1)公等遇雨,皆已失期(遇到)(2)盖追先帝之殊遇(待遇)
43.远
(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与“近”相对)(2)亲贤臣,远小人(疏远)
44.忠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效忠)(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