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鼻窦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鼻部影像学PPT课件
鼻部影像学诊断的步骤和方法
对于某些鼻部疾病的鉴别诊断,可能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和临床资料。
鉴别诊断困难
对于某些鼻部疾病,需要动态观察其影像学变化,以明确诊断和治疗的效果。
动态观察
在影像学诊断过程中,要避免过度依赖影像学结果,而忽略患者的临床资料,导致误诊。
避免过度诊断和误诊
影像学医生应与临床医生保持密切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影像学诊断服务。
核医学检查常用于鼻部肿瘤复发和转移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估。
核医学检查需要使用放射性示踪剂,因此有一定的辐射剂量,需要严格控制适应症和使用规范。
核医学检查
03
CHAPTER
鼻部影像学表现
正常鼻部CT表现
CT扫描可以清晰显示鼻窦的内部结构,包括鼻甲、鼻腔、鼻道等,无异常密度影,骨结构完整。
正常鼻部MRI表现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X线、CT或MRI。
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观察鼻部结构
分析病变特征
结合临床资料
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鼻部骨性结构、鼻腔和鼻窦的形态、密度或信号强度等。
根据观察到的病变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或信号强度等特征,分析病变的性质。
将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相结合,作出准确的诊断。
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
鼻部影像学诊断的难点和注意事项
鼻部影像学诊断的误诊和鉴别诊断
病变部位不明确
病变性质难以确定
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动态观察的重要性
对于某些病变部位不明确的鼻部疾病,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
对于某些病变性质不明确的鼻部疾病,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才能确诊。
最新 鼻腔副鼻窦常见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 窦腔骨质常无异常
右 面 颊 痛 一 周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 表现多样 ► 窦壁骨质硬化增厚 ► 粘膜肥厚,可伴有粘膜囊肿或息肉
► 窦腔内可有积液
► 鼻腔息肉形成
反 复 鼻 塞 流 脓 多 年
息肉
► 炎性肿胀的鼻腔粘膜非肿瘤性增生
► 表现为鼻腔鼻窦低密度软组织肿块,CT值
略高于水 ► 窦壁受压、窦腔膨胀 ► 增强后不强化(但可见粘膜线样强化)
► 分侵袭性(急性暴发性、慢性侵袭性)和非侵袭性
(曲菌球、变应性),后者多见 ► 致病菌以曲菌多见,上颌窦和蝶窦好发,多为单侧 ► CT表现为鼻腔或鼻窦团块状软组织影,密度较高、 欠均匀 ► 常可见点状或斑块状钙化,或线隔样密度增高 ► 窦壁骨质增生硬化,侵袭性常伴有骨质破坏,易误 诊为恶性肿瘤
M 47,左侧头痛2年。
息肉
上颌窦来源
右鼻腔后鼻孔息肉 蝶窦来源
鼻涕易误息肉
出血坏死性息肉
► 病理示息肉富有血管,伴有坏死和出血 ► 多发生于上颌窦 ► CT可见上颌窦膨胀性扩大,窦腔内充满软组
织肿块,密度不均匀,窦壁骨质有吸收破坏, 增强后呈多发斑片状(棉絮状)强化 ► 与肿瘤较难鉴别
出血坏死性息肉
真菌性鼻窦炎
上颌窦
位于上颌骨体内 前壁:中央最薄,眶下孔 后壁:中后1/3骨壁较薄,邻近颞下窝、 翼腭窝 顶壁:眶下壁,壁薄,有眶下管 下壁:上牙槽突,与尖牙磨牙关系密切, 牙根可突入窦腔内 内壁:鼻腔外侧壁一部分,上颌窦开口
鼻道及其引流开口
► 上鼻道:后组筛窦开口、蝶筛隐窝引流 ► 中鼻道:额窦、上颌窦、前中组筛窦开口
(额隐窝钩突、筛漏斗等结构) ► 下鼻道:鼻泪管开口
蝶窦开口蝶筛隐窝
鼻腔、鼻窦及颅底相关解剖CT影像概要
鼻腔、鼻窦及颅底相关解剖CT影像概要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鞍区、鞍旁及部分颅底病变已被广大神经外科医生所接纳和推崇。
掌握鼻、鼻窦及颅底解剖结构是开展此类手术的前提。
因为鼻腔、鼻窦的个体化差异很大,并且缺少明显而相对固定的解剖特征作为术中的导航的标杆,所以缺乏手术经验的医师在内镜下很容易“迷路”,可能会“误入”眼窝、前颅底,损伤颈内动脉、视神经等重要结构。
所以掌握按部位的解剖结构,术前仔细浏览CT、MRI影像,做到心中有数,方能在术中胸有成竹。
本文主要从CT的轴位、冠位和矢状位来寻找相关重要的解剖信息,帮助大家理解经鼻蝶入路相关的解剖结构。
之所以选择CT影像介绍,也是为了贴近临床实践,为下一步将3D Slicer 的应用作为铺垫。
颅底大体观颅底上面观由前至后有额骨眶部(紫红色),筛骨(灰色),蝶骨(红色),颞骨(黄色),顶骨(浅绿)以及枕骨(紫色)组成。
由从底面看,可以看到颚骨(palatine bone)以及犁骨(vomer)底面观由从底面看,可以看到颚骨(palatine bone)以及犁骨(vomer)CT影像上的相关解剖结构(一)CT轴位011.鼻柱(Collumella)2.3.门齿孔(Incisive foramen)4.5.上颌牙根(Maxillary tooth roots)6.021.颚大(小)孔(Greater palatine foramen)2.3.翼外肌(Lateral pterygoid muscle)4.5.咽鼓管隆突(Torus tubarius)6.7.罗森缪勒窝(Fossa of rosenmuller)8.9.翼内肌(Medial pterygoid muscle)10.031.眶下神经(Infraobital nerve)2.3.鼻泪管(Nasolacrimal duct)4.5.翼腭窝(Pterygopalatine fossa)6.041.中鼻甲头端(Middle turbinate-head)2.3.鼻骨(Nasal bone)4.5.鼻泪管(Nasolacrimal duct)6.7.上颌窦开口(Maxillary os)8.9.蝶颚孔(Sphenopalatine foramen)10.11.蝶骨吻部(Rostrum sphenoidale)12.051.眶下裂(Inferior orbital fissure)2.3.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4.5.斜坡(Clivus)6.06因蝶窦气化程度的不同,有些患者的视神经、颈内动脉表面骨质有些在蝶窦腔内是不连续的,CT读片时需要特别注意。
鼻腔、鼻窦常见病变影像诊断
鼻腔、鼻窦常见病鼻腔鼻窦解剖炎性病变:良性肿瘤:恶性肿瘤:息肉血管瘤上皮性恶性肿瘤真菌性炎症内翻性乳头状瘤骨瘤骨化性纤维瘤神经鞘瘤纤维血管瘤嗅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淋巴瘤黑色素瘤神经内分泌癌浆细胞瘤鼻腔鼻窦息肉✓炎性息肉✓出血坏死性息肉真菌性炎症✓真菌球✓中年以上男性多发✓炎性粘膜水肿形成息肉✓逐渐加重的持续性鼻塞、嗅觉障碍、流涕、喷嚏✓出血性鼻息肉:血管瘤型鼻息肉,以出血、坏死为特征炎性息肉✓CT:低密度影,密度均匀,周围骨质无明显膨胀性改变✓MRI:等或长T1长T2信号,信号较均匀,增强无强化出血坏死性鼻息肉✓CT:软组织肿块,病变呈膨胀性改变,骨质密度增高或破坏✓MRI:混杂T2信号,增强结节状、斑片状呈填充渐进性强化✓真菌球常见,病程长✓多单一鼻窦发病、上颌窦最常见✓鼻塞、血涕、脓性和恶性分泌物、面部疼痛真菌球✓CT:窦腔实变,伴钙化,骨质增生肥厚、破坏✓MRI:T1低或等、T2低信号,不强化✓血管瘤✓内翻性乳头状瘤✓骨瘤✓骨化性纤维瘤✓神经鞘瘤✓纤维血管瘤✓中青年✓分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前者好发于鼻中隔,后者好发于下鼻甲和上颌窦✓鼻塞、反复鼻出血血管瘤✓影像: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滑,增强明显强化,周围骨质压迫性吸收或膨大✓男,40-70岁✓鼻腔外侧壁近中鼻道区,常侵入筛窦、上颌窦✓易复发,可侵犯骨质,可恶变✓鼻塞、流涕、鼻出血、失嗅内翻性乳头状瘤✓CT:乳头状软组织肿块,增强轻度强化,骨质压迫性吸收为主,也可骨质破坏✓MRI:T1等,T2混杂等高信号,增强呈“脑回样强化”骨瘤✓额筛交界,额窦发病最多✓增大后可致面部畸形,引起鼻塞、头痛,侵犯眼眶引起眼球突出移位、视力障碍✓C T:附着或起源于窦腔周围的骨性高密度影,边缘清晰✓M RI:T1、T2均低信号骨化性纤维瘤✓20-30岁,女性✓颅面骨,生长迅速,易复发✓CT:混杂高密度,内有片状软组织影,边缘完整或不完整的骨性包壳✓MRI:T2上纤维成分及骨性成分呈低信号,囊性部分高信号,增强不均匀强化神经鞘瘤✓少见于鼻腔鼻窦,筛窦>上颌窦>鼻腔>蝶窦>额窦, CT:边界较清,平扫密度均匀,增强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周边骨质受压,较大病灶易向周围结构蔓延✓MRI:囊实性,增强囊性成分无明显强化✓青春期男性✓以鼻腔后外侧蝶腭孔为中心,向鼻腔、鼻咽及翼腭窝蔓延✓鼻塞、鼻出血,出血量多✓局部紫红色肿块,不做活检✓病理为良性,临床呈恶性过程血管纤维瘤✓CT:软组织肿块,密度似肌肉,见钙化斑,增强明显强化,周围骨质膨胀性破坏✓MRI:不均匀T1低T2高,血管流空影呈“胡椒盐症”,明显强化脑膜瘤✓多为颅内脑膜瘤延伸,位于鼻穹隆;或颅内肿瘤经筛板侵入鼻腔✓CT:形似息肉,等密度,可见钙化,周围骨质受压变形及增生✓MRI:信号与脑实质相近,可有或无脑膜尾征✓血管瘤:鼻中隔、明显强化✓内翻性乳头状瘤:鼻腔外侧壁近鼻中隔区,脑回样强化✓骨瘤:额筛交界✓骨化性纤维瘤:青中年女性,颅面骨、骨质及纤维密度✓神经鞘瘤:囊实性成分✓纤维血管瘤:青春期男性,鼻咽顶后壁,胡椒盐征✓上皮性恶性肿瘤✓嗅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淋巴瘤✓黑色素瘤✓神经内分泌癌✓浆细胞瘤✓上颌窦>鼻腔>筛窦,额窦、蝶窦者少见✓病理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腺样囊性癌等,鳞癌最常见✓鼻塞、血涕、头痛、面部肿胀不适,晚期表现为面部畸形、肿胀上皮性恶性肿瘤✓CT:软组织肿块,侵袭性生长、虫噬状骨质破坏,中心常有液化坏死,增强中度或明显强化✓MRI:T1低-中等,T2等或高信号,信号均匀或不均,窦腔内潴留的分泌物或炎症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可不均匀强化✓10-20、50-60岁好发,男性多见✓源于嗅神经感觉上皮,以鼻腔顶部为中心向周围浸润✓早期症状隐匿,之后逐渐出现鼻塞、鼻出血、嗅觉减退等症状嗅神经母细胞瘤✓CT:密度均匀软组织肿块,出现钙化,轻度强化,易侵犯前颅底致骨质破坏✓MRI:T1等低、T2略高,内部纤维网状结构呈分隔样低信号,增强呈玫瑰花环样不均匀强化横纹肌肉瘤✓70%<12岁,恶性度高✓最好发于头颈部,鼻窦以上颌窦最常见,易侵犯颅内造成蛛网膜下腔播散✓CT:软组织肿块,形态不规则,密度接近肌肉,周围骨质溶骨型破坏,增强不均匀强化✓MRI:T1近似肌肉信号,T2高于肌肉信号,边界不清,强化不均,广泛侵犯临近结构✓中老年男性,多为非霍奇金淋巴瘤✓鼻前庭区,常累及鼻背部及面颊部软组织,骨质破坏轻且局限 ✓鼻塞、鼻腔及面颊肿胀,晚期广泛骨破坏致面部变形淋巴瘤✓CT:相对高密度,密度均匀,均匀强化,可致骨变形或骨破坏,但无溶骨型骨质破坏✓MRI:信号及强化均匀,T2低信号黑色素瘤✓鼻腔多于鼻窦,好发于鼻中隔、鼻腔外侧壁、下鼻甲、上颌窦,易发生临近结构侵犯✓单侧鼻塞、涕中带血、嗅觉下降✓CT:软组织肿块伴骨变形,伴或不伴骨质破坏✓MRI:T1高T2低信号,有强化,伴或不伴局灶性出血✓肿瘤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出现激素升高,特异性肿瘤标记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gA、Syn)✓侵袭性强,早期发生远处转移,最常见颈淋巴结转移✓鼻塞、脓涕、鼻出血、神经内分泌癌✓影像:无特异性,骨质破坏和病灶膨胀性生长同时出现✓80%发生于头颈部,常见于鼻腔、鼻窦旁、鼻咽部、扁桃体等✓膨胀性生长,突入相应腔隙,压迫相邻结构,边界较清,鼻咽部病变多在粘膜下生长致粘膜隆起 ✓鼻塞、声音嘶哑、咳血浆细胞瘤✓CT:均匀等密度,边界较清,增强呈均匀的中度强化✓MRI:椭圆形或分叶状,边界较清,T1、T2呈较均匀的中等信号,增强中到明显强化✓嗅神经母细胞瘤:10-20、50-60岁,鼻咽顶,嗅觉减退,玫瑰花环样强化✓横纹肌肉瘤:近似肌肉信号✓淋巴瘤:鼻前庭,累及鼻背部及面颊部组织,T2低信号,无溶骨性骨破坏✓黑色素瘤:T1高T2低信号✓神经内分泌癌:激素升高✓浆细胞瘤:膨胀性、延腔隙生长谢谢。
鼻腔及鼻窦良恶性肿块性病变的CT诊断
C T表现鉴别。代谢 性 疾病 主要有 亚急 性坏死 性脑 脊髓 病 ,
婴儿维生素 B1 乏症 ;感 染性 疾病有 病 毒性 脑炎 ,如 E 缺 B 病毒性脑炎 ,乙脑和腮腺炎病 毒性脑炎 ;中毒性 疾病有一 氧 化碳中毒 ,甲醇中毒 ,氰化物 中毒 等。以及脑外伤 ,脑梗塞
现上颌窦后壁的后外侧及翼腭窝脂肪界面消失。本文病 例骨 质破坏多为恶性 ,良性骨质破坏较少。而且程度轻 ,多 为膨 性改变 。而区分肿块邻近骨质改变是吸收,受压变形或破坏 是鉴别诊断的关键所在。骨质受压表现为骨壁 受压 变形 ,一 般呈弧形改变 ,无中断现象。骨 质吸收 CF表 现为骨质密度 减低成虚线状 ,仍大致保持骨壁正常形态。恶性肿瘤 多呈浸
例 ,做 如下报告 。 1 ,材料与方法
无 锡 市第二人 民 医院影像科 (10 2 李 24 0 )
无锡市崇安医院影像科
患者
男性 4 5岁 。 腰 酸 、腰 胀 5年 , 无 尿 频 、尿 急 ,
肾区无扣痛 。尿检 :镜下血尿 。B超 :双肾多发结 石 ,肝多 发囊肿 。KU B:双肾区多发细小致密影 ,局部聚集成团 ,呈
人咽腔 6例。两例增 强扫描轻度肿块强化 。
白 ,即间接 反应铜 。而肝豆状核变性的病人 ,血清直接反应
铜 增加 ,间接反应铜减少 。直接反应铜容易与血清 白蛋 白分
离沉积于组织 中。如铜沉积于肝脏则引起肝硬化 ,沉积于豆 状核则表现 为锥体外 系症状 ,如震颤 、肌张力增 高 ,手足徐
原发性 鼻腔 鼻 窦 恶 性 肿 块 性病 变 占全 身 恶 性 肿 瘤 的
1 . %左 右 ,占鼻腔 鼻窦 肿瘤 的 2 % O %一 2 5 %。邻 近结 构
海
绵
鼻窦解剖
2)、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 )、 对于鼻窦内的感染并不常规使用 对比剂,在怀疑肿瘤或怀疑病变累及 对比剂, 窦外结构时可进行增强扫描。 窦外结构时可进行增强扫描。 用量0.1mmol/kg,静脉注射对比 , 用量 剂后立即进行T1加权扫描。 剂后立即进行 加权扫描。 加权扫描
一、 检查方法
1、X 线检查 、
鼻腔与鼻窦照片一般用 Water’s 位, 或体层片。 必要时辅以侧位片和 / 或体层片。鼻骨 照片通常用侧位片,必要时辅以轴位片。 照片通常用侧位片,必要时辅以轴位片。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2、C T扫描 、 扫描
由于鼻窦解剖结构精细复杂, 由于鼻窦解剖结构精细复杂,C T 扫描必须进行多方位和薄层扫描方能准 确、全面地显示其解剖结构及病变,必 全面地显示其解剖结构及病变, 须有横轴位和冠状位扫描。 须有横轴位和冠状位扫描。
2)、冠状位扫描 )、冠状位扫描 )、 仰卧位,头过伸, 仰卧位,头过伸, 扫描基线垂直 IOML。 。 扫描范围从额窦前壁 开始, 开始,至蝶窦后壁结 束。层厚、层间距一 层厚、 般为5mm。 。 般为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3)、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 )、 一般仅作平扫, 一般仅作平扫,如有征象提示 肿瘤、 肿瘤、富血管病变或提示病灶累及 窦外结构均应辅以增强扫描。 窦外结构均应辅以增强扫描。
鼻腔与鼻窦Waters 位片 鼻腔与鼻窦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外 鼻
贵阳医学院影像医学系
2、正常CT表现 、正常 表现 CT对显示鼻腔及鼻窦结构更清楚, 对显示鼻腔及鼻窦结构更清楚, 对显示鼻腔及鼻窦结构更清楚 窦腔内含气体,C T上呈空气密度影, 上呈空气密度影, 窦腔内含气体, 上呈空气密度影 内壁衬以菲薄粘膜<1mm,CT不能显 , 不能显 内壁衬以菲薄粘膜 示。
鼻腔和副鼻窦影像学解剖
47
实用文档
48
实用文档
49
实用文档
50
实用文档
51
实用文档
52
实用文档
53
实用文档
54
实用文档
55
实用文档
56
实用文档
57
谢谢
实用文档
58
位也可显示
实用文档
21
切牙管
实用文档
22
鼻泪管:引流至下鼻道
实用文档
23
视神经管
optic canal
冠状位显示佳,常规行横断位(平 行于前床突-鼻骨尖连线)和冠状位, 重建后的与视神经管走行垂直的斜 冠状位和与视神经管平行的斜矢状
位显示最好
实用文档
24
实用文档
25
鼻腔和鼻窦的解剖变 异请参见颅面骨高分
实用文档
16
PPF
实用文档
17
圆孔(foramen rotundum)以冠
状位和矢状位显示佳
实用文档
18
卵圆孔(foramen ovale)横断位、 冠状位和矢状位均可显示
实用文档
19
翼管 (vidian canal)横断位、冠 状位和矢状位均可显示
实用文档
20
棘孔(foramen spinosum)横 断位显示最佳,冠状位和矢状
鼻腔和副鼻窦影像学解剖
实用文档
1
鼻腔解剖:
由骨和软骨表面覆以粘膜和皮肤构成,由
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向后经通鼻后孔通咽腔,
向前下经鼻孔通外界。 顶壁狭窄,由前向后依
次由鼻骨、额骨、筛骨筛板、蝶骨构成,筛骨
筛板薄弱,前颅窝一部分,外伤后骨折,可以
造成脑脊液鼻漏和嗅觉障碍。内侧壁即鼻中隔,
鼻腔鼻窦炎性病变的CT诊断价值
块 ,c T值 3 —4 H .口服造影剂 分布 不均匀 ,肠 腔狡窄 , 2 4u 增强后 肿块呈不 均匀强化 ;5例 壶腹周 围型均 示肝 内胆管 、 胆 管 、胰管 扩张,胆囊 增大 。癌 肿侵犯 胰头 1 2例 ,右 肾
静脉 5例 ,下腔静脉 5例 ,腹主动脉 1 ,肠系膜上动 、静 例
常产 1 例。肺部均无 阳性体征 1
影剂 50 ,层厚 1rm。发现病变后改用 5 m 薄层扫描并 0 ml 0 a a r 用团注增强 全部 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
结果 X线 表现 :病变位置 壶腹上型 3侧 ,壶腹周 围
结果与分析
2 8侧早 产儿的首 次胸部 x线检查 时闻在
产后 2 8小时 。X线表 现正 常 6例 ,异 常 2 —4 2侧 现将早
与手 术切 除相关 的征象 :胰腺头部 、t二指肠 、胆 总管
下端及其壶腹部的解剖部位紧密相邻,该部位病变需手术治
疗时在 手术 方法 上有许多茫 同之处 ,手术治疗时 常将其作为
一
个单元 看待 十二 指肠腺癌根 治术为胰 十二指肠 切除术 ,
构 。陈伟 君 、姚庆华描述一组体重≤ 3 周 极低 出生体重 几 , 2 生化 指标 表现肺 泡表 面活性 物质 功能 成熟 ,认 为是 官 内应 激 ,孕妇激素分泌增加促使 了肺泡表面话性物 质形 成,以致 极少发 生肺 透明膜病 ,而 胸部 x线 表现 为肺 野 内广 泛颗粒 影 ,命名为 “ 未成熟 肺 ” 。本 组 2 8例 中有 1 类 似征 象 , 5例 与文献报道一致。我们认 为早产儿 泡无论在数量 、质量 上
描可清晰显示肿块大小 ,向腔外生 长情 况 ,还可 了解是否
较厚 。这 些解 剖结构方面 的不成熟是导致 出生后早 期异常 x
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腔鼻窦炎影像学表现
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腔鼻窦炎影像学表现钟玉凤;唐作华;强金伟;王纾宜;钱雯;肖泽彬;王容【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腔鼻窦炎(CIFR)的影像学表现,提高本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CIFR的临床和影像资料,16例均行CT检查(10例平扫,6例增强扫描),其中5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3例加扩散加权成像).结果:①部位:发生于上颌窦者7例,蝶窦5例,筛窦3例,上鼻道1例.②CT 表现:窦腔内软组织影,CT平扫中等或稍低密度,6例病灶内有钙化,增强扫描后呈不均匀强化;骨质增生硬化或伴吸收破坏各7例,单纯骨质吸收破坏2例.③MRI表现:T1WI等信号,T2WI等或低信号,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扩散受限,平均表观扩散系数值(ADC)为0.516±0.128(×10-3mm2/s).④邻近结构侵犯:侵犯眼眶6例,其中眶尖区5例,眶底1例;眶下裂区5例;海绵窦及翼腭窝各4例;颞下窝及鼻咽顶各3例;上颌神经3例;视神经2例;脑膜和颞叶各l例.结论:CT可显示病灶内钙化及周围骨质受累情况,常规MRI联合DWI对明确本病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Purpose:To analyze the imaging features of chronic invasive fungal rhinosinusitis and to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and diagnosis of it.Methods:Sixteen cases of surgical and pathological result confirmed chronic invasive fungal rhinosinusitis (CIFR)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ll patients underwent CT examination (10 plain scans and 6 enhanced scans),and 5 cases underwent MRI plain scans and enhanced scans (3 cases with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Results:(1) Location:Of 16 CIFR patients,the lesions occurred from maxillary sinus in 7,from sphenoid sinus in 5,from ethmoid sinus in 3 and from nasopharynx in 1 case.(2) CT findings:the affected sinuses were filled with soft tissues with medium or low density on CTplain scan and moderate and heterogeneous enhancement on enhanced scan.Calcifications were seen in 6 cases,simple sclerosis of sinus bone wall was seen in 7 cases,sclerosis with bone absorption in 7 cases and simple bone absorption and destruction in 2 cases.MRI findings:the lesion was iso-intensity on T1WI,iso-or hypo-intensity on T2WI with an avidly inhomogeneous enhancement and restricted diffusion.The averag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 value was 0.516±0.128× 10-3mm2/s.(3) Invasion of adjacent structures:orbit was invaded the in 6 cases,including orbital apex in 5 cases and orbital floor in 1 case;inferior orbital fissure in 5 cases;pterygopalatine fossa in 4 cases;infratemporal fossa in 3 cases;cavernous sinus in 4 cases;nasopharynx top in 3cases;maxillary nerve in 3 cases;optic nerve in 2 cases;and dura and temporal lobe in 1 case,respectively.Conclusion:CT can clearly demonstrate the lesions of CIFR and the surrounding bone and calcification.MRI combined with DWI can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lesions.【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年(卷),期】2017(023)002【总页数】5页(P113-117)【关键词】鼻腔鼻窦炎;真菌;侵袭性;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作者】钟玉凤;唐作华;强金伟;王纾宜;钱雯;肖泽彬;王容【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放射科;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放射科;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放射科;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放射科;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放射科;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放射科;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R445.3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腔鼻窦炎(chronic invasive fungal rhinosinusitis, CIFR)是指真菌菌丝侵入鼻腔鼻窦黏膜、黏膜下、血管和骨质等组织结构中,伴或不伴肉芽肿形成,导致患者临床症状持续、反复、预后不良的炎性病变[1-3]。
鼻窦炎影像诊断.pptx
厚,部分间隔过度增生,蜂房融合闭锁 1994年对975例患者CT分型:
空泡型297例30.5%,术后疗效好 蜂 窝 型第135页5/6共例42页3 6 . 5 % , 蜂 窝 型 次 之
鼻窦骨壁增生
❖长期慢性炎症刺激 ❖儿童期致鼻窦发育不良和窦腔狭小 ❖骨炎的范围与感染的次数和病史的长短有关 ❖分为硬化和肥厚
鼻息肉平片及CT表现
❖平片无特征,可有鼻腔、鼻窦透光度下降 ❖CT:单侧或双侧鼻腔、鼻窦软组织团块影,
软组织密度 ❖息肉生长处骨壁吸收 ❖少数骨壁增生硬化 ❖病变轻度增强
第18页/共42页
术后CT检查
❖半年行CT复查为宜。3月内易出现假阳性,术 后粘膜愈合一般在3个月内,消除粘膜肿胀和功 能恢复须更长时间,CT不能作为疗效评价的唯 一依据
❖开放状况:了解窦口或开窗口的程度 ❖粘膜:粘膜肿胀或纤维化造成假阳性 ❖了解有无残余病灶 ❖并发症:前颅底、眶纸板及视神经管等
第19页/共42页
慢性鼻窦炎-平片改变
第20页/共42页
慢性鼻窦炎-黏膜改变
第21页/共42页
慢性鼻窦炎-黏膜囊肿
第22页/共42页
慢性鼻窦炎-积液
第23页/共42页
❖术前 CT扫描对 判断鼻 窦炎鼻 内窥镜 鼻窦 手术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第13页/共42页
CT表现
❖ 冠状和水平位及HRCT技术 ❖ 粘膜增厚 ❖ 黏膜囊肿 ❖ 骨质:吸收或硬化肥厚 ❖ 并发症
第14页/共42页
CT筛窦炎分型
1.蜂窝型:蜂房密集数量多,骨间隔菲薄 2.空泡型:蜂房少,融合成较大空泡,间隔较
鼻窦炎-骨质增生及脑膜炎
第32页/共42页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CT、MRI影像学征象及鉴别诊断
30·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02月 第20卷 第02期 总第148期【通讯作者】杨 威CT and MRI Imaging Features of Sinonasal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窗位和窗宽分别为35HU、300AU,骨窗窗位和窗宽分别为400HU、4000AU。
常规平扫+增强扫描,增强扫描造影剂为碘海醇80mL,流率3.5mL/ s。
1.2.2 MRI检查 检查设备:美国GE 1.5T超导型MR扫描仪。
选用头颈联合线圈,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
扫描参数:FSE序列T1WI参数,射频脉冲重复时间(TR)400ms,回波时间(TE)8ms,扫描视野(FOV)32cm×32cm,层厚4.0mm,间距1.0mm,激励次数:2次。
T2WI序列参数,TR/TE为3000ms/90ms,FOV 32cm×32cm,层厚4.0mm,间距1.0mm,激励次数:2次。
先进行平扫,平扫常规平扫+Gd-DTPA增强扫描。
1.3 观察指标 影像学结果由两名或以上高年资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并获取一致意见。
观察病变形态、CT密度、MRI信号及强化特点等特征。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 和MRI检查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s)描述;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2.1 不同检查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比较69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经CT检查诊断出59例,诊断准确率为85.51%;MRI检查诊断出61例,诊断准确率为88.41%;CT与MRI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MRI检查诊断出68例,诊断准确率为98.55%,显著高于单一的CT、MRI检查(P<0.05),见表1。
鼻腔、鼻窦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PPT
慢性鼻、鼻窦炎 (Chronic rhinosinuritis)
➢ 性质:是一种复杂的炎症过程,常与IgE为 介导的变态反应相关,组织中常见嗜酸细胞 增多,增高。
➢ 特点:鼻黏膜的炎性增厚和息肉样变
慢性鼻、鼻窦炎因病因-局部
➢ 导致局部黏膜炎症反应的原因
• 细菌、病毒 (鼻病毒) • 变态反应,变应性鼻炎与鼻窦炎同时发生,25-
➢ 上颌窦多见,常双侧 发病或伴发其它鼻旁 窦
➢ 多见于中老年人,女 性稍多
➢ 常单一鼻窦发病(94 %),上颌窦最多, 可累及同侧其它鼻窦 ,其它鼻窦或双侧发 病罕见
慢性细菌性鼻窦炎 vs. 真菌球型鼻窦炎
( CT )
➢ 鼻腔内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 CT 值20~60 Hu,少数可见斑 点状钙化
真菌性鼻窦炎的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黏膜是否受 侵及黏膜的反应状态) 、治疗方案及预后,真菌 性鼻窦炎分为以下4 种类型: ➢急性或爆发型侵袭性鼻窦炎
(acute /fulminant invasive fungal sinusitis) ➢慢性或无痛型侵袭性鼻窦炎
(chronic/indolent invasive fungal sinusitis) ➢真菌球型鼻窦炎
(fungus ball,mycetoma)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allergic fungal sinusitis)
各型真菌性鼻窦炎的特点
慢性细菌性鼻窦炎 vs. 真菌球型鼻窦炎
(临床)
➢ 长期头痛、鼻阻、脓 ➢ 类似,血涕、脓涕常
涕,并反复发作
带腐臭味、不同色泽
且干酪易碎的分泌物
➢ 任何年龄,儿童较多 见
正常影像解剖
蝶窦 蝶骨体内 3岁开始发育,9 岁较明显,成年完 全 气化较好可伸展至 蝶骨大翼、翼突基 底部,筛窦区,蝶 骨体、鞍背,枕骨 基底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窦炎、黏液囊肿
男
视,
力 下 降
82 岁 ,
蝶
窦
囊
肿 年7
,
近
期
右
眼
突
出
,
鼻窦炎、黏液囊肿
鼻窦炎、黏液囊肿
鼻窦炎、黏液囊肿
鼻窦炎、黏液囊肿
鼻窦炎、黏液囊肿
鼻窦炎、黏液囊肿
鼻窦炎、黏液囊肿
鼻窦炎、黏液囊肿
鼻窦炎、黏液囊肿
鼻窦炎、黏液囊肿
谢 谢!
状高密度影,受累鼻窦黏膜完整增厚 ? 2、窦腔内充满较均匀的较高密度影,黏膜完整增厚 ? 鼻窦膨胀,窦壁骨质受压变形、变薄,也可见窦壁骨
质侵蚀的破坏 ? 可以累及颅内、眼眶等邻近结构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男,32岁,鼻塞和流涕多年,有哮喘史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透织涕女 明擤,, 葡 出 无 21 萄。明岁 状活显, 肿检鼻鼻 物时衄塞 ,双,半 触侧曾年 之鼻有多 易腔条, 出内状时 血见软有 。半组脓
典型的真菌球型鼻窦炎的表现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 病因不明,多认为是一种对真菌发生的Ⅰ型 变态反应
? 多见于过敏体质的年轻人 ? 40%的患者有哮喘病史 ? 多伴有鼻窦多发息肉形成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表现
? 多为单侧或双侧的全组或全前组鼻窦受累 ? 1、窦腔内充满软组织影,其内可见不规则条状或斑片
正常影像解剖
蝶窦 蝶骨体内 3岁开始发育, 9岁 较明显,成年完全 气化较好可伸展至 蝶骨大翼、翼突基 底部,筛窦区,蝶 骨体、鞍背,枕骨 基底部
正常影像表现
窦口鼻道复合体
半月裂 钩突
筛漏斗
筛泡 筛漏斗
钩突
筛泡
半月裂
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
开口,是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通气、引流的共同通道。 解剖变异和病理改变与鼻窦炎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真菌性鼻窦炎的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黏膜 是否受侵及黏膜的反应状态) 、治疗方案及 预后,真菌性鼻窦炎分为以下4 种类型: 急性或爆发型侵袭性鼻窦炎
() 慢性或无痛型侵袭性鼻窦炎
() 真菌球型鼻窦炎
( ,)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各型真菌性鼻窦炎的特点
好发人群 临床特点 病理特征治疗方案
多发鼻息肉
病史20余 年,鼻堵、 打鼾,张 嘴呼吸, 溢泪
多发鼻息肉
鼻窦潴留囊肿( )
? 黏液腺囊肿(黏液潴留囊肿) ? 浆液囊肿(黏膜下囊肿)
黏膜下囊肿 . 黏液腺囊肿
? 多位于上颌窦内
? 单发,可大可小
? 为渗出的浆液在粘膜 下层结缔组织内潴留
? 无囊壁上皮,囊内为 浆液
? 基底位于窦底的半球 形或球形
? 多见于上颌窦
? 单发或多发,一般较小,
? 为粘膜腺体分泌物在腺泡 内潴留而形成
? 囊壁即腺腔壁,囊内为浆 液或粘液
? 平时无症状,常在体检中 偶然发现,偶有头痛。
粘膜下囊肿 ()
影像学诊断要点:
发生于鼻窦内,以上颌窦最多见,额窦和蝶窦 次之
表现为半球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囊性肿块,密度 均匀,边缘光滑呈弧形,基底位于窦壁。通 常不伴有骨质改变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絮状高密度影,骨 壁增厚硬化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表现
? T1表现为低信号 ? T2表现为极低信号 ? 增强扫描病变未见强化
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 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多发生于免疫缺陷人群 中的一种快速进行性侵袭性疾病
? 病变从鼻窦通过血管向周围蔓延,易侵及眼 眶及颅内
? 急性发作症状为急性发热,头痛,粘膜溃疡 等,病变进展侵及颅内及眶内后可出现相应 的临床症状
鼻腔、鼻窦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正常影像解剖
鼻:外鼻:软骨 骨性—鼻骨,上颌骨鼻突,鼻额缝、鼻上颌缝
鼻腔 :梨形,鼻中隔分为两半 内:鼻中隔—前软骨,后上筛骨垂直板, 后下犁骨和腭骨的鼻嵴 外:鼻甲,鼻道。上蝶窦及后组筛窦,中前 组筛窦、额窦鼻额管和上颌窦,下鼻泪管 顶:筛骨筛板 底:前上颌骨腭突,后腭骨水平板
慢性细菌性鼻窦炎 . 真菌球型鼻窦炎
(临床)
? 长期头痛、鼻阻、脓 ? 类似,血涕、脓涕常
涕,并反复发作
带腐臭味、不同色泽
且干酪易碎的分泌物
? 任何年龄,儿童较多 见
? 上颌窦多见,常双侧 发病或伴发其它鼻旁 窦
? 多见于中老年人,女 性稍多
? 常单一鼻窦发病( 94 %),上颌窦最多, 可累及同侧其它鼻窦 ,其它鼻窦或双侧发 病罕见
急性 侵袭性
免疫功能低下或 发病急,<4周,急热、鼻 真菌侵犯黏膜及 及时手术治疗, 缺陷的病人 黏膜溃疡、出血,进展 血管,造成组织 给予抗真菌治疗
迅速,短期内蔓延整个 坏死 颅面部 ,危及病人生命
慢性 侵袭性
免疫功能轻度异 进展较缓慢 ,>4 周,极易 真菌侵犯黏膜 , 手术治疗 ,术后
常或正常
慢性鼻、鼻窦炎诊断注意事项
? 做出明确的定性诊断:急性?慢性?排除其 它可能
? 明确窦口鼻道复合体的通畅情况 ? 明确引流通道和各种结构的变异
真菌性鼻窦炎
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占到 全部鼻腔、鼻窦手术患者的10%以上,与 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细菌学、血清学、组织病理学和放射学技 术的发展提高了真菌性鼻腔、鼻窦疾病的 检出率 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使鼻腔、鼻窦正 常菌群间的比例失衡,从而导致真菌过度 生长 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率的增加与免疫功能
T1为中等或低信号,也可为高信号。T2为高信 号
增强扫描病变无强化,表面粘膜可见强化
粘膜下囊肿
鼻窦粘液囊肿( )
? 额窦最多见,筛窦,蝶窦,上颌窦很少见 ? 国内统计筛窦多见 ? 单侧,中青年 ? 自然开口阻塞+粘膜炎症,产生大量渗出液 ? 窦腔膨胀,邻近骨壁吸收变薄
粘液囊肿
上颌窦牙源性囊肿
正常影像表现
表现:
1 鼻腔:由鼻中隔分为左右两半,两旁可见鼻甲 及其表面粘膜,冠状面显示鼻甲及鼻道 最佳
2 鼻窦:可见光滑完整骨壁及分隔,粘膜菲薄而 不显影,窦腔内充满气体。窦腔大小及 形态变化较大。
3 鼻甲、鼻窦粘膜为等密度,增强后强化明显 。
正常影像表现
表现
鼻:气道呈低信号,鼻甲粘膜 T1 等信号,T2 高信号,增强明显强化。冠状面显示鼻甲与 鼻道的关系最好。 鼻窦:窦腔内气体及窦壁骨皮质均呈黑色, 二者很难区分。鼻窦主要由中等信号的粘膜 层衬托显示。冠状面显示眶底、筛窦及上颌 窦底清楚。
显增大 ? 有的息肉内可发生坏死 ? 鼻塞、嗅觉减退、头痛、闭塞性鼻音等 ? 分为单发和多发性,多发性息肉是数个息肉联在一
起后形成,累及多个窦腔 ? 没有鼻息肉病的说法
单发鼻息肉
单发鼻息肉的影像学诊断要点: 常发生在上颌窦,通过扩大的上颌窦开口延伸
至鼻腔,因此肿块常呈“哑铃形”,病变可 向后延伸至鼻咽部-上颌窦后鼻孔息肉 表现为低密度,如并发真菌球形成,密度可增 高 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 增强扫描病变边缘粘膜强化而中央部分不强化
()
? 腔内炎性组织呈长T1长T2 信号
? 粘膜T1呈稍低或等信号, T2呈明显高信号
? 窦壁增厚,呈连续完整的 低信号
? 增强扫描:粘膜明显强化 ,炎症组织无强化
? 真菌球T1呈低或等信号, T2 为 极低信号,甚至无信号
? 粘膜信号类似
? 窦壁增厚,上颌窦内壁常不完 整
? 增强扫描:粘膜明显强化,真 菌球无强化
慢性细菌性鼻窦炎 . 真菌球型鼻窦炎
()
? 鼻腔内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 值20~60 ,少数可见斑点状钙 化
? 窦壁骨质增生硬化 ? 窦口常狭窄或堵塞 ? 粘膜环带状明显增厚
? 90%以上患者鼻腔内软组织影中 央可见不规则点片状或云絮状高 密度影融合成团块状,较软组织 密度高但又低于骨质, 值90~200 ,平均140. 3
慢性鼻、鼻窦炎 ()
? 性质:是一种复杂的炎症过程,常与为介 导的变态反应相关,组织中常见嗜酸细胞增 多,增高。
? 特点:鼻黏膜的炎性增厚和息肉样变
慢性鼻、鼻窦炎因病因-局部
? 导致局部黏膜炎症反应的原因 ? 细菌、病毒 (鼻病毒) ? 变态反应,变应性鼻炎与鼻窦炎同时发生,
25-70%变应性水肿累及鼻腔、窦口、窦内 黏膜――充血,窦口阻塞-分泌物增多并且 储留――继发感染 ? 环境 烟雾和有害气体
最多见的类型 为侵袭性鼻窦
质中可找到浓聚
的真菌菌丝
过敏体质患者 多有过敏性鼻炎、哮喘、鼻窦内发现黏蛋 手术为其治疗首
16~ 58岁,平 鼻息肉病史,表现为鼻 白,血清升高, 选,易复发 ,需辅
均31岁,多发生 塞奶酪状涕,头痛
组织学见夏科- 助激素、抗真菌
于温暖潮湿的环
莱登结晶、菌丝 和免疫治疗
境
及大量嗜酸粒 C
? 鼻源性脑脓肿的主要病因
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影像学表现
? 最常发生在上颌窦、筛窦,常向窦外蔓延至 邻近软组织,侵及眼眶、颅内等结构
? 表现为受累窦腔内充以软组织影,窦壁骨质 侵蚀破坏,形成大的缺损
? T1表现为均匀低信号或等信号,T2以低信号 为主,与真菌成分有关
? 增强扫描,受累的软组织、海绵窦、眼眶及 颅内可出现强化。
正常影像解剖
额窦 额骨内外骨板之 间 3 岁出现, 7 岁发 育, 20 岁完成发 育。 正常人气化发育 差异很大
正常影像解剖
筛窦 筛骨内。呈蜂房状 气房 婴儿仅 2-3 气房, 4-5 岁始发育, 20 岁完 成 以中鼻甲附着处前 下方为界,前下方 为前组筛窦,开口 于中鼻道,后方为 后组筛窦,开口于 上鼻道,后组较前
鼻息肉
增 强 T1
鼻息肉
多发鼻息肉
? 多发鼻息肉的影像学诊断要点: ? 变同时发生在鼻腔和鼻窦,通常为双侧、多发。 ? 表现为鼻腔及鼻窦内息肉样软组织密度肿块,窦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