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齐山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

合集下载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九日齐安登高》诗词赏析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九日齐安登高》诗词赏析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九日齐安登高》诗词赏析九日齐山登高/九日齐安登高唐代: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霑同:沾)译文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注释九日: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旧浴登高饮菊花酒。

齐安:今湖北省麻城一带。

翠微:这里代指山。

酩酊(mǐngdǐng):醉得稀里糊涂。

这句暗用晋朝陶渊明典故。

登临: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牛山:山名。

在今山东省淄博市。

春秋时齐景公泣牛山,即其地。

赏析首联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

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

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

“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

“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即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

“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颈联与颔联手法相同,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想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同时也表达了即时行乐之意。

“酩酊”也是扣合了重阳节的习俗。

颔联和颈联都用了对比,一是尘世不乐与佳节尽情快乐的对比,一是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的对比。

两联也多次提到重阳。

节日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使人们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的束缚、抛开日常生活的烦恼,让自己的心情放松片刻。

杜牧在这里所表现的正是趁着重阳节抛开世事、尽情放纵快乐的思想。

《九日》原文、翻译及赏析

《九日》原文、翻译及赏析

《九日》原文、翻译及赏析《九日》是唐代李白所作,诗人独自一人重阳登高,通过对自己所见和所感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在政治上遭挫折多年、怀才不遇的感慨,最后高歌独酌,抒发怡情自然的旷迭的襟怀。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九日》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九日唐代:李白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译文今日景物格外的好,山峰松柏参天,江水涌流不息,水光与山色交相辉映。

手携一壶流霞酒,采取这寒冷天气开放的菊花,细细欣赏。

这里地处偏僻,怪石嶙峋,松树古远,微风吹来,响起松涛声有如弦管齐鸣奏出的悦耳的乐声。

酒杯中倒映着我欢乐容颜,独自一个人喝酒,自得其乐。

望着山月独自起舞高歌,任帽儿被舞风吹落,却不知道让我怀念的朋友都在哪里。

注释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俗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所以这天又叫重阳节。

云景好:景物好。

流霞:美酒名。

搴(qiān)菊:采取菊花。

寒荣:寒冷天气开放的菊花,指菊花。

觞(shāng):古时的酒杯。

落帽:典出《晋书》,据载:大司马桓温曾和他的参军孟嘉登高于龙山,孟嘉醉后,风吹落帽,自己却没有发觉,此举在讲究风度的魏晋时期,有伤大雅,孙盛作文嘲笑,孟嘉即兴作答:“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文辞优美,语惊四座。

后人以此典比喻文人不拘小节,风度潇洒之态。

空:徒然。

友生:朋友。

赏析这是一首重阳节登高抒怀之诗。

一二句写秋高气爽,开篇写令人赏心悦目的秋景。

秋日的天空,辽阔高远,一碧如洗,朵朵白云在蓝天中飘浮,它们时而分开,时而连成一片,时而像一团团的棉球,时而又像是翻卷的波涛,变幻不定,千姿百态;秋日的大地,明丽清爽。

只见层叠的山峰松柏参天,波平浪静的江水涌流不息,水光与山色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三四句写饮菊花酒,在这天高气爽的秋天里,又逢重阳佳节,诗人携壶登山,开怀畅饮,而且边饮酒边赏菊。

“泛寒荣”,一方面表现了秋菊的姿色,另一方面有诗人怀才不遇的伤感。

《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注释九日: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旧俗登高饮菊花酒。

齐山:在今安徽省贵池县。

杜牧在武宗会昌年间曾任池州刺史。

翠微:这里代指山。

酩酊(mǐngdǐng):醉得稀里糊涂。

这句暗用陶渊明典故。

登临: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牛山:山名。

在今山东省淄博市。

春秋时齐景公泣牛山(齐景公登上牛山感到终有一死而悲哀下泪。

后遂以“牛山悲”等喻为人生短暂而悲叹。

指对事物迭代感到悲哀。

),即其地。

译文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与朋友带上美酒一起登高望远。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让人开口一笑的事,满山盛开的菊花我定要插满头才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不必像齐景公那般对着牛山独自流泪。

赏析首联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

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

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

“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

“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

“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颈联与颔联手法相同,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想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同时也表达了及时行乐之意。

“酩酊”也是扣合了重阳节的习俗。

颔联和颈联都用了对比,一是尘世不乐与佳节尽情快乐的对比,一是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的对比。

两联也多次提到重阳。

节日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使人们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的束缚、抛开日常生活的烦恼,让自己的心情放松片刻。

九日原文及赏析

九日原文及赏析

九日原文及赏析九日原文及赏析杜甫《九日》全诗赏析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

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

以下是有关九日原文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日原文及赏析1原文: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翻译:今天云彩飘飘,景色迥然,流水更绿,青山更明亮。

我手携一壶流霞酒,采撷一朵黄菊花,欣赏这菊花凌霜不凋的品行。

这里山石偏僻,松树古远,快乐的管弦乐随风飘洒。

酒杯当明镜照耀我欢乐容颜,独自一个人喝酒,自得其乐。

望着山月独自起舞高歌,任帽儿被舞风吹落,哥们,你们在那里?你们还好吗?赏析: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此诗是李白九月九日在庐山登高饮酒时所作。

一二句写秋高气爽,三四句写饮菊花酒,五六句写庐山登高时的所见所闻,末四句写诗人的饮酒雅兴,流露出寂寞之感。

诗中反映了重阳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也表现了诗人虽在政治上遭挫折多年,却怡情自然的旷达襟怀。

诗中的“落帽”,涉及重阳登高的一个典故。

据《晋书·孟嘉传》记载,孟嘉是东晋权臣桓温部下的参军。

九月九日桓温游龙山(今安徽当涂东南),他属下的官吏都参加游宴,并且都穿上整齐的军装。

不料一阵风来,竟将孟嘉的帽子吹落,孟嘉自己并不觉察。

桓温便叫孙盛写了一段文章嘲笑他。

孟嘉看到文章后,也写了一段文章回答,而且写得非常优美,在座的人无不赞叹。

从此,“孟嘉落帽”变成一个著名典故,喻文人不拘小节,风度潇洒,纵情诗文娱乐的'神态。

李白在诗中引用这一典故和风流韵事,是欲说明即使他在政治上很不得志,屡遭挫折,也还是保持着怡情自然“醉山月”的旷达胸怀。

九日原文及赏析2九日范仲淹〔宋代〕欲赋前贤九日诗,茱萸相斗一枝枝。

可怜宋玉情无限,争似陶潜醉不知。

绿鬓爱随风景变,黄华能与岁寒期。

登高回处狂多少,笑杀襄阳拍手儿。

完善译文及注释译文想像前代贤人一样在重阳佳节写诗,此时一枝枝的茱萸竞相生长。

苏教版选修课文: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苏教版选修课文: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苏教版选修课文: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九日齐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译文】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注释】⑴九日: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旧浴登高饮菊花酒。

齐安:今湖北省麻城一带。

⑵翠微:这里代指山。

⑶酩酊(mǐngdǐng):醉得稀里糊涂。

这句暗用晋朝陶渊明典故。

《艺文类聚·卷四引·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

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⑷登临: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⑸牛山:山名。

在今山东省淄博市。

春秋时齐景公泣牛山,即其地。

【作者简介】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创作背景】唐会昌五年(845)张祜来池州拜访杜牧,因二人都怀才不遇,同命相怜,故九日登齐山时,感慨万千,遂作此诗。

【赏析】首联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

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

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

“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

“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

“菊花”扣合重阳节习俗。

颈联与颔联手法相同,都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想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同时也表达了及时行乐之意。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赏析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赏析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赏析
哎哟喂,说起那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咱们四川娃儿心头那个滋味儿,就像是吃了盘儿红油肚丝,麻辣中带着几分畅快!
这首诗啊,杜牧兄写得是九月九重阳登高,那意境,简直巴适得板!他不说自己个儿多愁善感,反道是“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你看,江水悠悠,秋天影子都映得清清楚楚,大雁也才开始往南飞,几个好友,提着酒壶,就爬上了那翠绿的山头,好一派逍遥自在!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这话说得,多接地气!咱们四川人讲究的就是个“乐呵”,生活里头烦恼多,但碰到好日子,那必须得笑出来,菊花儿插满头,不光应景,更是图个吉利,图个高兴!
再往下,“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杜牧兄这是在说,管他那么多呢,今儿个就是喝酒的好日子,咱们就喝它个痛快,不醉不归!别站在山头上还唉声叹气,嫌弃太阳要落山了,人生嘛,就该这么洒脱!
最后那句,“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更是豁达,古往今来啊,这事儿多了去了,谁都逃不脱生老病死,你瞧瞧那牛山上的人为啥还要哭鼻子抹眼泪呢?咱们还是该吃吃,该喝喝,享受当下才是硬道理!
总而言之,杜牧这首《九日齐山登高》,用咱们四川话来说,那就是“安逸”、“洒脱”、“巴适”!读起来,心头那个舒坦,就像是在茶馆里泡了壶好茶,慢慢品,越品越有味儿!。

古诗九日齐山登高翻译赏析

古诗九日齐山登高翻译赏析

古诗九日齐山登高翻译赏析《九日齐山登高》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杜牧。

其古诗全文如下: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前言】《九日齐山登高》选自《樊川诗集注》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

此诗以旷达(甚至颓废)之意来消解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

起二句兴寄高远,以高秋写高情,颇显名士风范。

三四句即引古名士庄周、陶潜以为解释。

后四句直言纵饮销忧、旷达处世,不必忧生伤逝。

此诗风格既爽利俊健,又含思凄恻,令人读来颇觉顿挫跌宕,风神摇曳。

【注释】①九日:九月九日重阳节。

齐山: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东南。

②翠微:指齐山上的翠微亭,其为杜牧于唐会昌四年(844年)9月赴任池州刺史,取李白《赠秋浦柳少府》中的“开帘当翠微”句意,在齐山之巅建“翠微亭”,以表追思李白之意。

③“尘世”句:《庄子》:“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

”此言人生欢笑既难得,则更应善自宽慰,多方开解,切不可对一些烦恼事过于挂怀。

④“菊花”句:菊花:此暗用典故。

《艺文类聚》卷四引《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留,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

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⑤酩酊(dǐng):大醉。

⑥牛山:《晏子春秋·内篇谏上》:“(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

”牛山,在今山东临淄。

【翻译】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ORg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赏析】这首诗是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的作品。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重阳佳节,诗人和朋友带着酒,登上池州城东南的齐山。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出自唐代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赏析首联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

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

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

“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

“难逢”、“须插”的言
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

“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颈联与颔联手法相同,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想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同时也表达了及时行乐之意。

“酩酊”也是扣合了重阳节的习俗。

颔。

《九日齐山登高》【赏析】注解+译文_古诗大全_格言网

《九日齐山登高》【赏析】注解+译文_古诗大全_格言网

《九日齐山登高》【赏析】注解+译文_古诗大全_格言网《九日齐山登高》朝代:唐代作者:杜牧原文: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译文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注释⑴九日:九月九日重阳节。

齐山: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东南。

作者此时被贬任池州。

⑵翠微:指齐山上的翠微亭,其为杜牧于唐会昌四年(844年)9月赴任池州刺史,取李白《赠秋浦柳少府》诗中的“开帘当翠微”句意,在齐山之巅建“翠微亭”,以表追思李白之意。

⑶“尘世”句:《庄子》:“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

”此言人生欢笑既难得,则更应善自宽慰,多方开解,切不可对一些烦恼事过于挂怀。

⑷“菊花”句:菊花:此暗用典故。

《艺文类聚》卷四引《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留,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

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⑸酩酊(dǐng):大醉。

⑹牛山:《晏子春秋?内篇谏上》:“(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

”牛山,在今山东临淄。

鉴赏这首诗是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的作品。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重阳佳节,诗人和朋友带着酒,登上池州城东南的齐山。

江南的山,到了秋天仍然是一片缥青色,这就是所谓翠微。

人们登山,仿佛是登在这一片可爱的颜色上。

由高处下望江水,空中的一切景色,包括初飞来的大雁的身影,都映在碧波之中,更显得秋天水空的澄肃。

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这样美好的词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九日齐山登高古诗鉴赏

九日齐山登高古诗鉴赏

九日齐山登高古诗鉴赏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那首超棒的。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你瞧,这开头多有意境啊!
就好像咱自己站在江边,看着秋天的影子映在江水里,大雁刚开始南飞。

哎呀,这画面感,绝了!这不就跟咱秋天出去玩,看到的美景一
样嘛!例子:咱出去爬山的时候,不也能看到那山那水那天空嘛!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哇塞,这说的不就是咱平常
的生活嘛!在这乱糟糟的尘世里,哪那么容易就开怀大笑啊!但到了
这时候,可得把菊花插满头才过瘾呢!就好比咱有时候遇到烦心事,
不也得找点让自己开心的事儿做嘛!例子:比如吃顿好吃的,或者去
唱唱歌啥的。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哈哈,干脆就痛痛快快喝个
大醉来庆祝这个佳节吧,别去因为那落日余晖而伤感啦!这多洒脱啊!就像咱有时候,别管那么多,先让自己开心了再说!例子:谁还没个
放纵的时候呀!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从古至今不都这样嘛,何必
像齐景公在牛山那样独自伤感流泪呢!这话说得多在理呀!咱不能老
纠结过去那些不开心的事儿,得向前看呀!例子:就像咱不能老想着
以前犯的错,得想着以后怎么更好呀!
我觉得这首诗啊,真的是把那种豁达、洒脱的心境写得淋漓尽致。

它告诉咱,生活中总会有不如意,但咱不能老沉浸在里面,得学会享
受当下,该开心就开心,该放纵就放纵。

别老为那些已经过去的或者
还没发生的事儿烦恼,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你们说呢?。

重阳节古诗《九日齐山登高》赏析

重阳节古诗《九日齐山登高》赏析

重阳节古诗《九日齐山登高》赏析重阳节古诗《九日齐山登高》赏析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重阳节古诗《九日齐山登高》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九日齐山登高朝代:唐代作者: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译文】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注释】⑴九日:九月九日重阳节。

齐山: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东南。

作者此时被贬任池州。

⑵翠微:指齐山上的翠微亭,其为杜牧于唐会昌四年(844年)9月赴任池州刺史,取李白《赠秋浦柳少府》诗中的“开帘当翠微”句意,在齐山之巅建“翠微亭”,以表追思李白之意。

⑶“尘世”句:《庄子》:“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

”此言人生欢笑既难得,则更应善自宽慰,多方开解,切不可对一些烦恼事过于挂怀。

⑷“菊花”句:菊花:此暗用典故。

《艺文类聚》卷四引《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留,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

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⑸酩酊(dǐng):大醉。

⑹牛山:《晏子春秋·内篇谏上》:“(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

” 牛山,在今山东临淄。

【赏析】这首诗是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的作品。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重阳佳节,诗人和朋友带着酒,登上池州城东南的齐山。

江南的山,到了秋天仍然是一片缥青色,这就是所谓翠微。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练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练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练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此诗通过记叙重阳登山远眺一事,表达了诗人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

以看破一切的旷达乃至颓废,表现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人生观的落后、消极一面。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九日齐山登高的相关资料介绍,欢迎查看。

《九日齐山登高》原文唐代: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九日齐山登高》练习题1.此诗首联与杜甫《登高》颔联相比,所描述的秋景对全诗情感抒发有什么不同的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5分)2.有人评论杜牧此诗“语虽达观而意含抑郁”,你认可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登高》颔联描绘了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以及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其作用在于营造苍凉恢廓的境界,烘托诗人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悲愁之绪。

《九日齐山登高》首联描绘江南秋景:碧波中倒映着初飞大雁的身影,齐山在这秋季仍是一片青翠的颜色。

这样美好的秋景,烘托了诗人对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也为下文借此排遣自己抱负难施的郁结情怀打下伏笔。

【评分标准:《登高》颔联的分析,2分;《九日齐山登高》首联的分析,3分。

】2. 认可。

诗人描写秋天的山光水色,直言要开口欢笑,并折下菊花插满头,更要用酩酊大醉来梧酬答这良辰佳节,但同时又意识到尘世终归难得一笑,落晖毕竟就在眼前。

从“须插”“但将”“不用”“何必”等词语,可以看出诗人语言情调上的爽利豪宕,但“难逢开口笑”“登临恨落晖”等语句又流露出抱负不展的郁结情怀。

【评分标准:概括诗歌内容,2分;语言特色分析,2分;诗人情感分析,2分。

】《九日齐山登高》赏析首联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

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

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原文与赏析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原文与赏析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原文与赏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这首诗是杜牧与张祜在重阳节登齐山时所作。

它表达了诗人爽朗旷达的思想感情。

“九日”,九月初九重阳节的简称。

古代有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齐山”,在池州,今安徽贵池东南。

武宗会昌年间,杜牧曾任池州刺史。

首联写登齐山。

在这一年一度的重阳节,碰巧又是个好天气,诗人携酒和张祜一齐登上齐山。

下望江水,风平浪静,象镜子一样,把秋天的景色都映照其中,天空飞的鸿雁也在江中投下影子。

“翠微”,以青翠的山色指代山。

这美好的秋景,使诗人心情舒畅。

颔联“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暗用陶渊明的故事。

据《续晋阳秋》:晋代陶渊明有一年九月九日无酒,因于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忽遇王泓送酒,即便就酌,醉而归。

诗人感到尘世污浊,难以碰到张口纵情欢笑的人;而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才感到精神得到了解脱,因而也想摘一把菊花插个满头而归,以尽一日之欢。

颈联:“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诗人频频向客人劝酒:今天是重阳佳节,人生难得几回醉,大家都喝个一醉方休吧!不必为夕阳西下而抱恨。

陶渊明说:“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九日闲居》)杜牧怀有很高的政治抱负,但却得不到施展,心中有不少烦恼和苦闷,曾有“闲人似我世间无”的感慨。

与友人相聚时,劝慰友人无须为落晖憾恨,其实正反映他自己的憾恨无法消除。

尾联又借古人宽慰自己,并告慰友人。

“牛山”指齐景公事。

据《晏子春秋·内篇》记载,齐景公游牛山,北望临淄时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眼泪流下来沾湿了衣裳。

诗人认为自然生灭,是从古到今都是如此的,又何必为此而感伤落泪呢?诗人的思想情绪有愁闷、消极的一面,也有旷达、任真的一面。

他力图在这一天摆脱心中的苦闷,尽情欢乐。

这是诗的主流。

此诗写重阳节一天的活动,层次清楚,过渡自然。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九日齐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释:①此诗写于杜牧被贬任池州(在今安徽南部,北临长江)刺史其间。

②牛山:《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游牛山时,面对美景,因感叹人生短暂而流泪。

①首句“江涵秋影雁初飞”形象地描绘了无限的“秋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一个“涵”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江水、的特点。

(2分)②有人评价这首诗“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请结合颔联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①(2分)清澈、平静、浩渺(答出其中两个即得满分,意思对即可)②(5分)要点:在颔联中诗人感叹活在尘世上,难得开心一笑,因此,重阳登临之际,便应头插菊花,尽享欢乐(1分)。

“尘世难逢开口笑”表达抑郁之思(1分),“菊花须插满头归”表达旷达之情(1分),一个虽遭贬谪但却乐观旷达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1分)。

(意思对即可)3、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首联写了诗人和朋友在重阳佳节携酒登山,远跳长江,江南的景色已初显秋意。

B.颈联中,诗人想以酩酊大醉来酬答朋友的情谊,不为夕阳西下、人生迟暮而感伤。

C.尾联中,诗人借典故抒怀,既点明了人生的短暂无常,又表达出了悟生死的释然。

D.全诗在记叙中写景,在叙事中抒情,于议论中用典,情景交融,意蕴丰厚,兴寄高远。

【问题】[注]牛山何需独霑衣:《韩诗外传》: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之上,而北望齐曰:美哉,国乎!郁郁蓁蓁,使古而无死者,则寡人将去此而何之?俯而泣下沾襟”。

牛山,在今山东临淄。

1.写景的句子中“涵”字用得极好,请加以赏析。

(3分)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3分)【参考答案】:1.“涵”是沉浸的意思,诗人登高俯览江水,从碧波如画的清溪中,见到鸿雁南飞和齐山的倒影,把这里的一派秋光通过一个“涵”字曲折地摄入眼底,这优美的景色,读来使人神往。

《九日齐山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

《九日齐山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

《九日齐山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九日齐山登高》是我国唐代诗人杜牧苏作,此诗包含了和他同游的两个人怀才不遇,同病相怜之感。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九日齐山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唐代: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霑同:沾)译文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与朋友带上美酒一起登高望远。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让人开口一笑的事,满山盛开的菊花我定要插满头才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不比像齐景公那般对着牛山独自流泪。

注释九日: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旧浴登高饮菊花酒。

齐山:在今安徽省贵池县。

杜牧在武宗会昌年间曾任池州刺史。

翠微:这里代指山。

酩酊(mǐngdǐng):醉得稀里糊涂。

这句暗用晋朝陶渊明典故。

登临: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牛山:山名。

在今山东省淄博市。

春秋时齐景公泣牛山,即其地。

赏析首联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

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

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

“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

“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

“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颈联与颔联手法相同,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想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同时也表达了及时行乐之意。

“酩酊”也是扣合了重阳节的习俗。

颔联和颈联都用了对比,一是尘世不乐与佳节尽情快乐的对比,一是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的对比。

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原文翻译及赏析

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原文翻译及赏析

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原文翻译及赏析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原文翻译及赏析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译文我来到秋浦(池州)正是秋季,初游池州,却宛如梦中重来,游历故地;自然风景不能偿付诗酒之债,古今的诗人总是借山水来抒发他们的忧愁;谪仙李白曾在颠吟寺赋诗狂饮,小杜杜牧曾在冶思楼怡情自乐;问附近的州民是否知道李白和杜牧,他们全然不认识,齐山依旧笼罩在寒流之中。

注释秋浦:秋浦,地名,唐天宝年间改州为郡,池州改名为秋浦郡。

另有县名,河名。

今安徽省池州市。

小杜:杜牧。

赏析这首诗编在《江东集》,是作者在建康任江东转运副使期间出行今皖南一带时所作。

池州,今安徽贵池县,唐代诗人杜牧曾于其地任刺史,作《九日齐山登高》诗,诗题中“齐山寺”,当即后世为纪念杜枚而建。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

”起联点明来秋浦(即池州)的时间和自己对这里的向往。

首句叠用“秋”字,格调清爽流利,表现出轻松喜悦的心情;次句说自己早就向往秋浦,魂梦中曾到此地;这次来到池州,宛如梦中重来,游历故地了。

以实为梦,以新游为旧游,写出对此地的亲切感情。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风月,指自然风景,与下句“江山”对文义近。

颔联就池州美好的江山风月抒发感慨。

出句说这里的自然胜景老是不能偿付诗酒之债,言下之意是,诗人们为这里的美好景物所吸引,经常把它作为灵感的源泉和诗材的渊薮,以致供不应求。

本来是平常的意思,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便倍觉新颖而隽永。

对句说,此间壮美的江山,古往今来,长久地牵系着诗人有感于国运盛衰、人事代谢的愁怀。

说“长管”,正见盛衰代谢的古今相续。

这一联将江山风月与古今人事相联系,有风景不殊而人事已非之感,于是引出下一联。

“谪仙狂饮颜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颈联承上“诗酒”,分咏李白、杜收在池州活动的两处遗迹。

重阳节古诗《九日齐山登高》赏析

重阳节古诗《九日齐山登高》赏析

重阳节古诗《九日齐山登高》赏析重阳节古诗《九日齐山登高》赏析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重阳节古诗《九日齐山登高》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九日齐山登高朝代:唐代作者: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译文】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注释】⑴九日:九月九日重阳节。

齐山: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东南。

作者此时被贬任池州。

⑵翠微:指齐山上的翠微亭,其为杜牧于唐会昌四年(844年)9月赴任池州刺史,取李白《赠秋浦柳少府》诗中的“开帘当翠微”句意,在齐山之巅建“翠微亭”,以表追思李白之意。

⑶“尘世”句:《庄子》:“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

”此言人生欢笑既难得,则更应善自宽慰,多方开解,切不可对一些烦恼事过于挂怀。

⑷“菊花”句:菊花:此暗用典故。

《艺文类聚》卷四引《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留,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

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⑸酩酊(dǐng):大醉。

⑹牛山:《晏子春秋·内篇谏上》:“(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

” 牛山,在今山东临淄。

【赏析】这首诗是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的作品。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重阳佳节,诗人和朋友带着酒,登上池州城东南的齐山。

江南的山,到了秋天仍然是一片缥青色,这就是所谓翠微。

重阳节古诗词: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

重阳节古诗词: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

重阳节古诗词: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唐代: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霑同:沾)译文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注释九日: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旧浴登高饮菊花酒。

齐安:今湖北省麻城一带。

翠微:这里代指山。

酩酊(mǐngdǐng):醉得稀里糊涂。

这句暗用晋朝陶渊明典故。

《艺文类聚·卷四引·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

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登临: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牛山:山名。

在今山东省淄博市。

春秋时齐景公泣牛山,即其地。

创作背景唐会昌五年(845)张祜来池州拜访杜牧,因二人都怀才不遇,同命相怜,故九日登齐山时,感慨万千,遂作此诗。

赏析首联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

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

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

“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

“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即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

“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颈联与颔联手法相同,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想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同时也表达了即时行乐之意。

“酩酊”也是扣合了重阳节的习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日齐山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
《九日齐山登高》是我国唐代诗人杜牧苏作,此诗包含了和他同游的两个人怀才不遇,同病相怜之感。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九日齐山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
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霑同:沾)
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与朋友带上美酒一起登高望远。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让人开口一笑的事,满山盛开的菊花我定要插满头才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不比像齐景公那般对着牛山独自流泪。

注释
九日: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旧浴登高饮菊花酒。

齐山:在今安徽省贵池县。

杜牧在武宗会昌年间曾任池州刺史。

翠微:这里代指山。

酩酊(mǐngdǐng):醉得稀里糊涂。

这句暗用晋朝陶渊明典故。

登临: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牛山:山名。

在今山东省淄博市。

春秋时齐景公泣牛山,即其地。

赏析
首联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

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

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

“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
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

“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

“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颈联与颔联手法相同,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想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同时也表达了及时行乐之意。

“酩酊”也是扣合了重阳节的习俗。

颔联和颈联都用了对比,一是尘世不乐与佳节尽情快乐的对比,一是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的对比。

两联也多次提到重阳。

节日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使人们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的束缚、抛开日常生活的烦恼,让自己的心情放松片刻。

杜牧在这里所表现的正是趁着重阳节抛开世事、尽情放纵快乐的思想。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尾联是说,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这里诗人进一步安慰自己。

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乎滂滂去此而死乎!”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像“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

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又何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呢?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

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怀的郁积,但诗人倒不一定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

诗人主观上未尝不想用节日登高的快乐来排遣抑郁。

篇中“须插”、“但将”、“不用”以及“何必”等词语的运用,都可以清楚的让人感受到诗人情感上的挣扎。

至于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从抑郁中挣扎出来,那是另一回事。

诗人的愁闷何以那样深、那样难以驱遣呢?除了杜牧自己怀有很高的抱负而在晚唐的政治环境中难以得到施展外,还与这次和他同游的人,也就是诗中所称的“客”有关。

这位“客”不是别人,正是诗人张祜,他比杜牧年长,而且诗名早著。

穆宗时令狐楚赏识他的诗才,曾上表推荐,但由于受到元稹的排斥,未能见用。

这次张祜从丹阳(今
属江苏)特地赶来拜望杜牧。

杜牧对他的遗弃是同情的,为之愤愤不平。

因此诗中的抑郁,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人怀才不遇,同病相怜之感。

这才是诗人怎样力求旷达,而精神始终不佳的深刻原因。

创作背景
公元845年(唐会昌五年)张祜到池州拜访杜牧,二人命运相仿,皆是怀才不遇,所以在登齐山时有感写下此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