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齐山登高课件

合集下载

九日齐山登高(公开课)课件

九日齐山登高(公开课)课件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感?
《九日齐曲折地表现了诗人抱负不得施展而引发的不平与感慨,同时也明显地流露出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失意时所产生的消极颓废、放达自信的生活情趣。
01
《九日齐山登高》 —主 旨
02
旷达中含有郁闷情怀
叙议结合 前半部分主要是叙述,后半部分主要是议论。诗人由自己登临齐山的兴感,联想到齐景公登临牛山堕泪的故事,由前面自遣自勉,到最后的自慰自嘲,行云流水,联系自然。
自慰慰友,自我解嘲。 尾联以旷达的议论总束全诗。
用典
这些诗中一面显着洒脱无羁和看破红尘似的高逸情致,一面又透出诗人内心的痛苦。犹如那黄昏落日不可挽回,世事和人生都很难勉强,还不如在一时的良辰美景中沉醉,这正是哀中生喜。
痛苦低沉,愤愤不平 ,欣喜与抑郁交织旷达与感伤交替,这是一种复杂心理的情感体验。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九日齐山登高》 —颔联
《九日齐山登高》 —颈联
因为古往今来皆如此,自古圣贤皆寂寞,又何必像齐景公那样面对牛山独自流泪呢? 诗人在此引用齐景公的典故意在劝说友人不要为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落泪伤怀,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我们只要坦然地面对现实。
杜牧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803~852) 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高门士族。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樊川”。 人称“小杜”。
01
杜牧入仕后累官至膳部员外郎。朋党之争时被李德裕排挤,而后复为用 ,官至中书舍人。 他关心国事,反对藩镇割据,拥护中央集权,主张抵御入侵之敌,反对腐败,同情人民。
《九日齐山登高》—尾联
诗人由自己临齐山兴感联想到齐景公登临牛山堕泪的故事。 这用的是什么手法 从字面上看,诗人赞同谁的观点? 诗人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但结合颔联上句,他的内心真是这样的吗?

《九日齐山登高》课件

《九日齐山登高》课件

3.文章主要的感情是什么?找些字来印证。 “须插”“但将”“不用”以及“何必”
一读诗歌,整体感知
这首诗用哪两种表达方式将全文分成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作者与友人登临齐山 第二个层次:抒发作者登临齐山后的感概
二读诗歌,评品赏析
1、首联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诗人在描写景物 用了什么手法? • 清澈静谧、山水一色浑然一体、和谐明媚 • 动静结合,诗人站在高处俯视江水,再加上大 雁从中飞过,从而使水都具有了动态之美,周 围环境静谧万分,动静结合,浑然一体。 • 借代,借翠微代替齐山,流露出诗人对眼前景物 的愉悦感受。
二读诗歌,评品赏析
2.首联中哪个字用得好? • “涵”字极有气势。 • ①涵就是包容。 • ②江水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诗 人俯览江水,从碧波如画的江水中,见到鸿 雁南飞和齐山的倒影,把这里的一派秋光通 过“涵”字摄入眼底。 • ③融成一幅浑然一体、和谐明媚的图画, 借赏心悦目之美景,抒愉悦畅快之心情。
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
杜牧
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
对满目秋景,感到兴致勃勃 (愉悦) 感叹人世的愁多乐少 (旷达、抑郁) 旷达之中寓以自励自勉 (掩盖着内心的抑郁苦闷) 通过表面的超然物外,委婉抒 发自己内心的不平和感慨
牛山何必独霑衣
比较本诗与杜甫的《登高》和王维的《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在思想情感上的差异?
• 杜甫诗: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 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 王诗: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 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 杜牧诗:这是一首自励自勉、慰友的抒情诗。 该诗曲折地表现了诗人抱负不能施展而引发的 不平与感慨。

《九日齐山登高》课件

《九日齐山登高》课件

4、面对如此的美景,可谓是万水千山都是情, 结合全诗,说说作者借此美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情 感呢? 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这种节日 登临的愉悦,给诗人素来抑郁不舒的情怀, 注入了一股兴奋剂。 写了赏心悦目的秋景,流露出愉悦的心情。 借赏心悦目之美景,抒愉悦畅快之心情。
5、中国的文人是非常容易动情的,秋 天一到就有一种“伤秋,悲秋”的情 怀,(欧阳修的《秋声赋》,为何作 者却心情高兴愉悦而不伤秋呢?
13、诗人的愁闷何以那样深、那样难 以驱遣呢?
除了因为杜牧自己怀有很高的抱负而在晚唐的 政治环境中难以得到施展外,还与这次和他同游的人, 也就是诗中所称的“客”有关。 这位“客”不是别人,正是诗人张祜,他比杜 牧年长,而且诗名早著。穆宗时令狐楚赏识他的诗才, 曾上表推荐,但由于受到元稹的排抑,未能见用。这 次张祜从江苏丹阳特地赶来拜望杜牧。杜牧对他的被 遗弃是同情的,为之愤愤不平。因此诗中的抑郁,实 际上包含了两个人怀才不遇、同病相怜之感。这才是 诗人无论怎样力求旷达,而精神始终不佳的深刻原因。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与客携壶上翠微 有一位知心的朋友在这重阳美好佳节从远处 赶来看往自己,心里能不高兴,即使平时心 情再不好,今天也要破例一笑,破例高兴一 次。
6、诗中哪些词能表明作者今天特别高 兴? 开口笑,菊花插满头,酩酊,不用 恨
在这良辰佳节之时,有好友来访,作者特别高兴, 破例开口大笑,不再压抑自己的情感,不再压抑自 己内心的不满。但我们从“尘世难逢开口笑”这句 诗中,再加上杜牧生平,可以看出作者平时日子过 得是:愁闷,郁郁寡欢,平时很难得一笑,可谓是 “人生在世几回乐”。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语文:《九日齐山登高》(1)(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语文:《九日齐山登高》(1)(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析: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 节,不必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 为人生迟暮而感叹
狂放不羁、豪放、旷达
以景入情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俯视江水:“涵”形容江水好像把秋景 包容,涉及出飞来旳大雁,都应在碧波当 中,用“翠微”这么美妙旳词替代秋山, 此时作者旳心情应是愉悦旳,给诗人抑郁 旳情怀注入了一股兴奋剂。
愁多乐少
抑郁情怀
菊花插满头:宣泄内心旳郁结 酩酊(酒):借酒消愁,掩盖心中旳郁闷 登临恨落晖:人生短暂之感叹 “牛山何须独沾衣”句:旷达于表象,内
心非超然

我来归纳
了解要诀: 1、以景入情; 2、知人论世; 3、了解典故;
一显身手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须独沾衣?
律诗旳章法
首联:破题 颈联:转题
颔联:承题 尾联:结题
从尾联你读出了作者怎样旳情怀?
思: 文中还有哪些语句体现
了诗人旳旷达?
析:
1、颔联化用两个典故。“尘世难逢开口笑”, 《庄子》 “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 除病庾、死丧、忧患,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 但是四五日而已” (阐明在现实生活中,悲愁相继,难得一笑。) 2、“菊花须插满头归”出于南北朝诗人何逊旳 联句“插花行理鬓”,以鬓边插花表达旷达。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须独沾衣?
齐景公登临牛山堕泪旳故事。齐 景公有感于人生无常,富贵荣华不 能永保而落泪。

语文课件:九日齐山登高

语文课件:九日齐山登高

知人论世
1、杜牧(803~852) 唐代诗人。字牧之。京 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高门士族。杜 牧晚年任中书舍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 后世因称之“杜樊川”。 人称“小杜”。
2、晚唐社会动荡,杜牧经世之才不得施展, 偏寓池州,处于一生中最困顿时期。
3、这首七律是唐武宗会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 史时所作,是诗人和友人张祜的酬唱之作。
忧国忧民,哀婉悲伤。
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 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 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 倒新停浊酒杯。”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 (767),56岁的诗人,年老多病,流离孤独,多 种不幸集于一身。他强支病体,重阳登高,感慨抒 怀,表达了对祖国多灾多难的现实和人民疾苦的忧 思与焦虑。尤其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 滚来”两句,写出了落叶飘零给人萧萧悲伤之感, 流水茫茫给人伤逝之情,使全诗的意境开阔而又苍 茫,情绪哀婉而又悲怆,给读者一种不尽的哀思。
由景喻理,引人深思。
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 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意象雄浑 博大,展现了一幅大河奔涌向前,落日余晖尽染的 宽广画卷,让人在感叹河山壮阔之后,油然而生一 种感慨。也正是作者最后归结的那两句名句:“欲 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作者用意象来说明一个 浅显的道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由写河山壮 丽引发出高度凝炼的哲理,由景入情,由景入理, 把道理与景物和情感融汇贯通,达到了亦景亦情, 天衣无缝。
痛苦低沉,愤愤不平 欣喜与抑郁交 织 旷达与感伤交替
复杂心理的情感体验
作者又是如何把这些复杂的情 感表现出来呢?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通过对自己言行的刻 画,通过自己不断劝伤心的友人表现出了 诗人的欣喜,旷达,逸情。同时又通过平 时难得开口笑,渴醉酒,恨落晖表现出了 作者内心的痛苦抑郁与感伤的。

【高中语文】九日齐山登高ppt6

【高中语文】九日齐山登高ppt6
诗中哪些词句可看出这是一首 与重阳节有关的诗?
九 日 齐 山 登 高 杜 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你觉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 的情感?找出词句来印证。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涵”是“沉浸”意,诗人登 临齐山,俯视清澈的江水,见到鸿 雁南飞和齐山的倒影.“涵”写出 了诗人俯视江水的动态,使人与水 都具有了动态之美,更显出周围环 境的静谧,动静结合,浑然一体.
杜牧身处多事之秋的晚唐,他有 建功立业、经邦济世的抱负和忧国 忧民的情怀,他时刻关注朝政得失, 多次进谏,提出了切乎实际的用兵 之策和政治主张,但却没有得到朝 廷重用而身处僻壤,他在池州的日 子,是一生中困顿不堪的时期.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诗人“只能用酩酊大醉来酬答重阳佳 节,实在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然而 举杯消愁愁更愁,现实生活无可奈何, 无法改变,诗人告诫自己要及时行乐, 不要再为落日的余晖而感慨怨恨.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青山掩映下,天空白云朵朵,江 水清澈透明,浸润着初飞来的大雁 的身影和齐山的倒影,山水一色,浑 然一体.
借赏心悦目之美景 抒愉悦畅快之心情
诗中哪些词能表明诗人这种愉 悦畅快的心情 ?
• 开口笑,菊花插满头,酩酊,不用恨.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从中看出诗人平时愁闷,郁郁寡 欢,难得一笑,而在这良辰佳节之时, 又有好友来访,诗人特别高兴,破例 开口大笑,不再压抑自己的情感,不 再压抑自己内心的不满.鬓边插花 表示旷达,在唐代是流行做法.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精品文档)高二语文九日齐山登高PPT演示文档

(精品文档)高二语文九日齐山登高PPT演示文档
.
“不用登临恨落晖”这句话是什么意 思?
1).两人的一天畅游即将过去,难免产生一 种“光阴易逝,好景难长 之感,然而,诗 人想到此时自己才43岁,正值中年,不能 消沉自弃,因此可以说这是诗人的自励与 自勉。 2)正话反说。 曲折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 不平之情。
.
评点精粹
• 程千帆《古今诗选》 为国为民的努力,往往由于被迫无所作 为而落空,因此在他的诗中,愤忧,旷惋、 旷达、颓废的情绪都有。即如此诗,消沉 中就含有执著,说“不用登临恨落晖”, 也就是屈原的“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 其将暮”的心情,不过是正言若反罢了。
.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有人说三四句中,杜牧把风荷的形态写得 非常传神,不仅笔下传神,而且字里含情。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里,表面写的是绿荷之恨,实际上是 物中见我,写的是诗人的芳时不再,美人 迟暮之恨。
.
背景链接
.
吟诵涵咏
九日齐山登高
杜 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
• 夏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在这天登高 饮菊花酒的习俗。齐山,在池州贵池县东 南,山脚下有清溪,清溪由此北流数里入 长江,是江南名胜之地。这首七律是唐武 宗会昌五年(845)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所作。 是诗人和友人张祜的酬唱之作。当时他特 来池州访晤杜牧,并有《和杜牧之齐山登 高》诗记这次重阳登临宴饮之乐。
ysh72zvb
身就走。“你去哪儿?”“回通政司。”“我真的不想拆你的台,你要信我啊。”韩这轩追上了慕容凌娢,忽闪着他那八哥狗似的小眼神 儿 ,指着慕容凌娢的斜后方。“去通政司的话那边更近。”“哦,谢谢。”慕容凌娢头上赫然出现三道黑线,笑容中也透露出一丝尴尬。 “再见。”第120章 祭陵“你去哪儿?”“回通政司。”“我真的不想拆你的台,你要信我啊。”韩这轩追上了慕容凌娢,忽闪着他那八 哥狗似的小眼神儿 ,指着慕容凌寒背后的方向。“去通政司的话那边更近。”“哦,谢谢。”慕容凌娢头上赫然出现三道黑线,笑容中也 透露出一丝尴尬。“再见。”“不用谢。”韩哲轩继续跟在着慕容凌娢身后,因为他们确实是同路的。为了活跃这沉闷的气氛,韩哲轩半 开玩笑说道,“你一定要小心啊,如果你死了,我的那些钱可就打水漂了。”“……”慕容凌娢有些无语,不过那四十两银子在这种关键 时刻还能充当保护费,也算是值了。慕容凌娢不接话茬,完全在韩哲轩意料之中,所以他把准备好的新话题顺水推舟的送了出来。 “韩亦 清是我九妹,很懂得讨父皇欢心,一直备受宠爱,所以总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对谁都是那样,你不要介意。”“放心吧,我不会和小 学生过不去啦。”慕容凌娢最初是有些郁闷的,不过听韩哲轩这么一说,仔细想来,确实没必要不爽。韩哲轩会这样说,一定是怕我难受, 他还真是多虑啊……慕容凌娢这样想着,心底却蔓延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愫。“韩亦清不是那种狠角色,只是娇纵了些。下回要是再见她, 只要把头低着点,不管她做什么,膜拜一下就能安然无恙了。”“看来是轻微公主病啊,我知道怎样应付这种人。不过……”慕容凌娢弱 弱的说道,“我似乎压根就没记住她张什么样。”“这就尴尬了……”韩哲轩想了想,说道,“其实你再见她的可能性也不大。”……这 个flag是韩哲轩亲手插在慕容凌娢身上的,她根本没有发现,更别提要拔了。几天后,恰逢寒食节,一系列的活动接踵而来。最重要的自 然是皇家祭陵,礼部为此已经准备多时,各类官员自然都要捧场。慕容凌娢跟着浩浩荡荡如游行般的队伍来到了陵园,一路规规矩矩的她 已经累得不想吐槽了。文武百官身着官服,按照官位大小整齐排列。两旁站立的士兵高举起仪仗,极力营造出的庄严氛围,让人根本无法 松懈。慕容凌娢站的靠后,再加上个子低,祭坛上的一切都没有看到。只是听见郭扬那尖细的声音猛然响起,念着什么让人瞌睡的东西。 这‘发言稿’虽然让慕容凌娢瞌睡,但身为当事人的郭扬却没有丝毫觉悟,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觉悟的责任——依旧大声念着写好的稿子, 还越念越来劲。说实话,慕容凌娢觉得他的嗓音真心不适合念东西,唯一的优点也

最新精编北师大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欣赏《九日齐山登高》精美课件

最新精编北师大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欣赏《九日齐山登高》精美课件
一、表达思乡怀人之情; 二、表达感怀伤时之情; 三、表达个人的身世之悲; 四、抒怀励志,鼓舞人心。
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这是一首登高诗,那作者登上齐山看到 了什么景物呢?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杜牧(803~852) 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
作者简介
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高门士族,
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
学家。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居
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
“杜樊川”。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
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
足以名家。杜牧善文工诗,人称
“小杜”。亦工书画,传世书迹
然而举杯浇愁愁更愁,这里面也写出了不为 人知的对现实生活的无可奈何。现实生活无法改 变,但可以改变自己,告诫自己要及时行乐
这句话也透射出了诗人内心无比的痛苦之情。
为什么不能恨落晖呢?
不要再为落日的余晖而莫名的伤怀了。 也不要为它感慨怨恨了,人生无常, 命运无常,任何自怨自艾的伤感都无 济于事,所以,坦然地面对这个现实, 及时行乐吧!这是在劝解和安慰张祜。
面对如此的美景,结合全诗,说说 作者借此美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诗人借赏心悦目之美景, 抒节日登临的愉悦畅快之心情。
诗中哪些词能表明作者今天特别高兴?
开口笑,菊花插满头,酩酊,不用恨
在这良辰佳节之时,有好友来访,作者特 别高兴,破例开口大笑,不再压抑自己的 情感,不再压抑自己内心的不满。诗人暂 时忘记了尘世间的不愉快,尘世间开口笑 的事情实在是难得,因此要倍加珍惜。
诗人的愁闷何以那样深、那样难以 驱遣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吟诵涵咏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疏通文意
• 江水中映着秋影,大雁开始南飞, • 和客人一起带着酒壶登上高山。 • 在尘世中自己难以碰到开口笑的事, • 今天一定要把头上插满菊花回家。 • 只管尽量喝醉来酬答重阳佳节, • 用不着在登山的时候怨恨落日的余辉。 • 古往今来总是这样, • 何必对着牛山流泪呢?
7.诵读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并与杜甫<登高> 相比较,说说这两首诗在思想和意境上的差异.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抒写了诗人的报复难以伸展的愁闷情怀,抒情主人公
形象突出,但在意境的营造上显得凄恻低回,缺乏一种雄 浑阔大的高远气象。
• 杜甫:《登高》 通过登高所见秋江之景,表达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
拓展迁移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 香满路,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 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本词写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为什么?
元宵节
1.元夕 农历正月十五之夜,也称元宵节,灯节。
2.花树,星雨:指树上彩灯和空中气球。 鱼龙舞:舞动鱼形的,龙形的灯。 (看花灯,舞花灯是元宵节的重要风俗)
“不用登临恨落晖”这句话是什么意 思?
1).两人的一天畅游即将过去,难免产生一 种“光阴易逝,好景难长 之感,然而,诗 人想到此时自己才43岁,正值中年,不能 消沉自弃,因此可以说这是诗人的自励与 自勉。
2)正话反说。 曲折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 不平之情。
评点精粹
• 程千帆《古今诗选》 为国为民的努力,往往由于被迫无所作 Nhomakorabea 个性阅读
有人说,“江涵秋影雁初飞”中“涵”字用 得极好,你认为如何?
好。 涵,是沉浸的意思,诗人描绘秋 景,不是迎面远眺,而是俯看江水,从碧 波如画的清溪中,看到鸿雁南飞和齐山的 倒影,把这里的一派秋光通过这个“涵” 字,曲折地摄入眼底。
“酩酊”是喝醉了酒的意思,在重阳佳节,作者 为喝得酩酊大醉,是不是因为与友人登山觉得心情 很舒畅?
初步感知
1.读完诗歌,大家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哪一个传 统节日吗? 重阳节
2.重阳节最重要的风俗是什么呢? 登高
3.不看题目,我们能不能根据诗的内容判断这是一 首写重阳节登高的诗? 能(上翠微,菊花插头,登临, 佳节)
4.重阳节的风俗 登高, 赏菊花, 喝菊花酒, 插茱萸, 吃重阳糕
5.这首诗用哪两种表达方式将全文分成了两个层次? 叙述和议论 第一个层次:作者与友人一起登临齐山; 第二个层次:抒发了作者登临齐山后的感慨。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有人说三四句中,杜牧把风荷的形态写得 非常传神,不仅笔下传神,而且字里含情。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里,表面写的是绿荷之恨,实际上是 物中见我,写的是诗人的芳时不再,美人 迟暮之恨。
背景链接
• 杜牧是一个有政治报复和主张的人,而不 幸生在唐王朝的没落时期,平生志事,百 无一酬,这时有遭到排挤,出为外官,怀 着壮志难酬的隐痛,所以在他的眼底、笔 下,连眼前无情的绿荷,也仿佛充满哀愁 了。
愁苦的复杂情感,沉郁顿挫,动人心肺;在意境的营造上 显得雄浑高远。
结语
这首诗由作者自己登临齐山兴感,联想 到齐景公登临牛山落泪的故事,齐景公是感 于人生无常,富贵荣华不能长久而落泪,而当 时在一旁的晏子却以人世代谢,自古而然,对 齐景公流泪加以嘲笑.杜牧这次登高表面看 去也像晏子一样坦然,认为不必像齐景公那 样为此流泪,但实际上,他的内心并不超然.
为而落空,因此在他的诗中,愤忧,旷惋、 旷达、颓废的情绪都有。即如此诗,消沉 中就含有执著,说“不用登临恨落晖”, 也就是屈原的“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 其将暮”的心情,不过是正言若反罢了。
谈谈你对尾联的理解。
“牛山沾衣”是一个典故(见注释 ) 景公在牛山,是因有感于自己一旦离开 人世,美好的江山能否永保,杜牧这次登 高,表面看,心绪坦荡,对自己的怀才不 遇,似乎有点超然。但这仅是一种表象, 他的内心并不超然,这两句曲折地抒发了 内心的不平和感慨。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知人论世
•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唐代诗人。杜牧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时 考中进士,任弘文馆校书郎。不久,任江西、 宣歙、淮南等节度使幕僚,以后历任监察御史、 司勋员外郎及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 终中书舍人。杜牧对政治、军事都有颇为卓著 的见识,曾联系时事研经读史,注《孙子兵 法》,可惜不为统治者所用。杜牧擅长诗文, 力倡“文以意为主”之论。诗风豪爽清丽,尤 工绝句。后人为了区别于杜甫,称其为小杜, 又为了区别于李白、杜甫,称杜牧与李商隐为 小李杜,足见杜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不是(尘事难逢开口笑)
杜牧生当晚唐多事之秋,他有建功立业,经邦 济世的报复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他时刻注视着朝 政的得失,在来池州之前的一二年中,就曾一再 向朝廷上书,对平定泽潞之叛提出了切乎实际的 用兵之策和政治之见,当时虽被李德裕所采用, 但却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而身处僻壤,他在池州 的日子,是一生中困踬不振的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