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文化批评和后现代语境及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
赛义德的后殖民理论及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兴起 于 2 0世 纪 8 0年代 的后殖 民理 论 可 以看作 是 文化 政 治理
论 和批评方 法 的集合 ,具有更 为广 阔的文 化研究 视角与 研究 策略 。 当今 。 后殖 民文化 的研究 已成 为全球 文化研 究的 一大热 点 。而在后 殖 民研究 的诸多理论 家 中不得不 提及 一位重 量级 的人物 , 他就 是爱
年拿到哈 佛大学 博士学 位 , 并执教 于哥伦 比亚大 学 。他 的这 种独 特
身份 , 使他 能 以东方人 的眼光 去审 视 西方 文化 , 边缘 话语 的角度 从
取 代另 一方 的 紧张关 系 , 导 东西 方 之间 的真 实对 话 , 倡 以更 开放 的 心态 、 多元并存 的态 度 面对东西 方 。任 何文 化压抑 和意识 权利 的强
去面 对 中心 权力 话语 , 身处 境地 去看 待 后殖 民文 化 , 而使 赛义 切 从
后殖民理论与中国文化身份认同
后殖民理论与中国文化身份认同后殖民理论与中国文化身份认同 298世界文学评论的"历史感"和"纵深度".对作用于文学体制生成的各种力量,关系的揭示与把握,对生成过程内在线索,逻辑的分析与梳理,对第一次文代会资料的挖掘与研读,以及对"十七年''文学体制生成过程中某些经验性成分的发现与提炼等,这些既是本论文着力突破的难题,也是体现本次研究活动价值的重要方面.(斯炎伟:浙江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指导教师:吴秀明教授)(责任编辑:周兰美)后殖民理论与中国文化身份认同1978年,被称为"当今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之一"的萨义德,其《东方学》的出版,标志着后殖民理论的体系化和理论化.以种族,帝国,族性为主要内容,后殖民理论开启了对"当代欧洲大陆的文化理论的方法范式"进行分析的模式,揭示了"隐伏"于殖民主义和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殖民现象,图绘了其中世代传承的意识形态基因,点破了虚构,歪曲东方的种种符号操演,从而为东方,第三世界民族国家认识他者和自我,建构自我的主体和文化身份提供了新的理论"透镜".回顾后殖民研究方面筚路蓝缕的历程,2001年,萨义德自谓:"……毋庸置疑,《东方学》对当代思想的影响,大于过去3O年出版的任何一本书.它改变了我们思考文化与政治关系的思维方式"().英国学者巴特.穆尔?吉尔伯特认为,"后殖民批评不是简单地扩大英语研究的传统领域,或是重新关注这一领域内被忽视的方面和范围,而是与近来出现的其他批评话语(诸如女性主义,解构主义等)一起大大地改变了从1945至1980年这段时期在这一学科内部占主导地位的分析模式.…'开创的是……当代欧洲大陆的文化理论的方法范式"(巴特'穆尔.吉尔特:《后殖民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l5页).虽然后殖民理论的话语结论提出的文化身份建构策略,推崇的非抵抗性对话,协商交流原则等,是"纯粹"文化研究的结果,但其批判性的致思方向和鲜明的针对性,强烈的对政治和意识形态批判意味和貌似"反西方"的非学术诉求,在学术研究和政治领域引发了极大震撼.在前殖民地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大部分学者眼中,后殖民理论是在为东方张目,是为东方文明辩护的发声,是民族国家文化身份定位和民族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而在部分西方学者的眼里,萨义德是激进的反西方论者,认为他将东方学现象作为整个西方的隐喻或缩影,实际上是用来指代整个西方.在英国,乃至在欧美,后殖民理论直到1990年代中后期"尚未被欧美学术机构充分肯定为一种重要的甚至是独特的文化批评模式"(巴特11).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萨义德是误入学术界,不适于文学研究.约翰?麦肯齐武断地认定后殖民理论研究"很有趣但在学理上没有价值","没有人比他们更能表现出左派文学批评家的幼稚和考虑不周"(巴特13).斯皮瓦克将这一现象称为"制裁性藐视","是英语研究领域内一些传统派的公开敌视"(巴特11).与这两种态度共存的,是被巴特称为后殖民理论"内部"的争论.它主要是指以印度裔学者艾贾兹?阿赫默德为首的第三世界国家内部的,以文化研究为主要对象的学者对后殖民理论的激烈批评.这种批评开启和预示了后殖民理论复杂的批评景观.虽然在巴特?穆尔?吉尔伯特看来,艾贾兹?阿赫默德为首的批评学派不同于西方权威学者的批评和敌视.巴特指出,这种批评在一定程度上说是站在后殖民理论的立场上反后殖民理论,是一种严重的误解和误读.艾贾兹?阿赫默德批评萨义德的后殖民理论是"认可了西方标准对第三世界文化的特权".美国学者阿里夫?德里克指出:到了8O年代末,后殖民"变成了对全球状况的叙述,也就是说,这种描述在文化批评和学术研究项目中取代了作为新正统观念的地位"(阿里夫?德里克:"后殖民的辉光: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批评",《国外文学》,1997年第1期,第3页)."旅行"到中国之后,后殖民理论也是受到了异常的青睐.一方面是改革开放之后理论界追新逐异的热望使其大受热捧;另一方面,后殖民理论外表上的"反西方"和替第三世界国家,边缘化国家,民族,群体张目的样貌吸引了中国理论界表达民族文化的彷徨,焦虑的注意力;同时,解释或宣泄参与全球化中的愤懑情绪使其成了部分人便捷取用的"武器"."在消解中心性权威,倡导多元文化研究的潮流中崛起,并以其权力话语和文化政治批评拓展出广阔的文化研究视域,不仅成为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对话'的文化策略,而且使边缘文化得以重新认识自我及其民族文化前景"(王岳川:《后现代殖民主义在中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76页).王岳川先生的这个认识,实际上正是大部分热衷于后殖民理论学者的想法.这是对后殖民理论的严重误读,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萨义德在《东方学》结尾处的担心,即东方的西方主义不期然地成了人们的一种优先选择.论文还对后殖民理论的文学批评实践和理论渊源进行梳理.对所借鉴理论的误读和创造性运用等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以萨义德为主的后殖民理论的贡献和不足做了深入评析,为整篇论文的写作和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对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简史的勾勒,实证了意识形态建构的基本层面及其内部的复杂性,指出了萨义德对福柯意博士论文提要299识形态理论的误读,揭示了萨义德只看到了意识形态对个体的建构作用,忽视或不愿承认主体在意识形态构成中的质疑,选择作用,从而将意识形态看作是外在于主体的,铁板一块的,内部绝对一致的,具有内在本质统一的不变的实体.分析了萨义德在应用葛兰西,福柯文化和意识形态理论中创造性的一面,即萨义德在剖析殖民主义者思想,行为,甚至政策时,将对意识形态的考察分析应用到国家之间的关系中,这是萨义德的贡献.文化交流中意识形态的规训作用及其可变通性,证明了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对自我和他者的影响. 后殖民理论把批判视角聚焦在意识形态上,忽视了西方建构东方中的物质利益方面的因素,所以,后殖民理论理论武器的钝化可想而知,同时也无法很好地解释后殖民国家参与,推动现代化的所谓"共谋"心理和行为.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建构和认同民族国家的文化身份,依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面临着艰难的选择.物质层面的不平等,意识形态影响下主体对自我和他者的文化建构,以及由此决定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处理,必然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对文化建构和文化交流产生着相当巨大的作用.据此本论文提出了当代中国的文化身份认同原则和主要任务:"超越选择".超越选择,不仅是超越他者的意识形态构拟,超越他者维护假想利益的现实选择,超越他者文化设定的道路和模式限制;更重要和更困难的是超越自我的意识形态认同,超越自我的地域政治想象,审视自我对行为方式,思维习惯及文化心理"传统"的建构;放弃回到自身,回到传统纯正身份的梦想;超越单纯模仿,依照他者形成的经验模式规范自己丰富多彩实践的空想,超越单一理性或非理性的建构态度,兼顾两者,从自己的现实出发,在与他者的碰撞,对话,交流中建构一个可以把握自己的主体,坚定而自信地抒写,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把自己写在这个共同的架构中.但这只是一个认知,建构的开始,绝不能代替主体繁重而艰难的建构过程和要付出的艰辛劳动,绝不能忽视来自他者和自我所设阀限带来的风险和艰难.在提出"超越选择"的基础上,论文还提出了一个"双重穿越"的问题,即穿越自我和他者在文化身份建构中对他者的偏见和矮化后面的意识形态因素,穿越自我和他者在文化交流交往中人为设置的网,墙,面具,真正了解他者.同时,要主动了解自我和他者中主流之外的东西,也让他者了解自我内部主流之外的东西,达到全面,客观,深入了解他者的目的,为建构双方合理合法的文化身份打下基础.这是文化身份建构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而困难恰恰就在于此.(李新民: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指导老师:何永康教授)(责任编辑:周兰美)2O世纪中国女性写作研究20世纪初,伴随着"人"的解放,陈衡哲,庐隐,凌叔华,冯沅君(淦女士)等女作家第一次以群体规模出现在历史舞台,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女性创作高潮.随后的丁玲,萧红,张爱玲,苏青等女作家,把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女性创作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和高度.9o年代,女性创作又一次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女性写作"的命名成为9o年代中国文坛上最突出的文学现象之一(徐坤:"绪论",《双调夜行船——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页).以女性写作为研究论题,基于如下考虑:首先,社会一历史批评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在以往的文学批评中占据了中心地位.单一的批评标准对女性写作中展露的女性意识造成"屏蔽",女性独特的生活经验,她们的潜意识世界及女性写作独特的审美风格受到压抑和忽视.女性主义批评视角的引入,开拓了文学研究的新视界.例如,文学史对萧红的《生死场》的解读主要集中在民族兴亡,抗日救国的层面上,而未曾考虑《生死场》表现的也许还是女性的身体体验,特别是与农村妇女生活密切相关的两种体验——生育以及由疾病,虐待和自残导致的死亡.民族兴亡的眼镜造成了阅读盲点,作品丰富的女性生命体验与女性话语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长期以来,《呼兰河传》被认为是作者创作上的倒退,尺度是当时的抗日文学.直到引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观念,萧红作品中的性别话语才浮现出来.文学史对张爱玲,苏青,梅娘的长时间忽略固然有政治的原因,但对其文学价值的重新评价依然与女性主义所强调的性别立场有关.同样,只有当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种批评方法,残雪,陈染,林白的创作才能获得某种意义.对张洁,铁凝,王安忆的解读才会突破20世纪80年代的主流批评,增加另一种意义.其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价值观念多元化形成了"众声喧哗"(hereroglossia)的社会文化景象.西方女性主义进入现代与传统,先锋与保守"共存"一室的中国后,杂芜局面中隐含着与女性主义背道而驰的声音.加之中国没有发生西方那样自下而上的女权主义运动,妇女解放一直是在国家政府保护下开展的,自我主体意识并没有在所有妇女阶层养成.这使得中国女性生活和思想实况以及女性写作理念,女性写作研究等方面都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貌.与此相应,反映在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也往往层面多样.因而,以女性主义为理论工具视察20世纪以来的女性写作,通过检视文本中的女性生活,梳理其中渐次推进的女性意识,清理内化于女性意。
叙述_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_霍米_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
民理论家赛义德和斯皮瓦克相比 , 巴巴的著 作确实少了一些 。除了他那些并不算很多的
① 霍米·巴巴编《民族和叙 述》(伦 敦和纽 约 :路特 利 支出版社 , 1990), “ 导言” , 第 1 页 。
· 49 ·
2002 年 外国文学 第 6 期
而成的专题研究文集 , 但令人不得不佩服的 的民族和文化身份研究 , 提出了第三世界批
· 48 ·
王 宁 叙述 、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
评家进入学术主流并发出自己声音的具体策 论文外 , 他至今只出版了一本著作《文化的定
略 ;3 , 他的模拟概念以及对一些殖民地题材 位》(The Location of Culture , 1994), 在此之前 ,
制彻底崩溃 , 对殖民主义霸权的批判和颠覆 也就得以实现 。 因此 , 巴巴接着写道 :
“解构”和“播撒” , 巴巴实际上重新建构了一 种现代的民族 , 即一种存在于历史的叙述之
通过叙述性言说来研究民族不仅是要把注意 中的民族 。在含混和模棱两可这些中心词的
力放在其语言和修辞上 , 它的目的还在于改 变概念性的对象本身 。如果有问题的文本性 “封闭” 对民族文化的“整体 性” 提出质疑的 话 , 那么它的积极价值便在于展现那种广泛
关键词 :霍米·巴巴 后殖民理论 文化认同 身份政治 混杂性 文化定位 少数族裔 中图分类号 :I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529(2002)06-0048-08
进入全球化时代以来 , 后殖民主义理论 却是 , 这本书的引用率之高却很少有人能与
思潮又重新焕发了新的活力 , 它的不少研究 之比拟 。 确实 , 近 20 年来 , 几乎巴巴每发表
文化本真性的“混杂”批评策略使得巴巴在自 是要建构自己的具有后殖民文化批判特征的
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化理论概述-精品文档
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化理论概述-精品文档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化理论概述近年来,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化理论引起了学术界新的关注,与此相关的论文、专著不断涌现。
该理论是如何生发的,它存在的合法性是什么,将成为本论文研究的起点。
本论文主要通过对后殖民女性主义代表理论家的思想进行评述,试图梳理后殖民女性主义代表人物的基本理论观点。
建构与寻找边缘化女性群体的文化身份和在多元化世界文化中的位置。
一当全世界范围内的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结束后,殖民主义虽然早已是昨日黄花,但其影响却始终存在,通过对殖民主义及其话语进行批判和反思,后殖民主义随之产生并迅速成为西方学术界的热门话题。
后殖民主义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异质性和权力关系,倡导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在差异性的基础上和谐相处。
女性主义文化理论大致产生于20世纪中叶,它从揭示性别歧视、争取男女平等开始,发展到强调女性心理的、经验的、表现的独特性,再到承认男女性别的差异、互补。
女性主义文化理论试图颠覆主流的男性文化价值观对女性的压迫,为弱势女性群体发声,它始终处于边缘的位置。
事实上,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都是西方学术界的“少数话语”,这两种理论进行“联姻”诞生了后殖民女性主义这一新的理论。
后殖民女性主义话语集理论阐释与创作实践为一身,包括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学、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
总体来说,后殖民女性主义是指在殖民主义统治结束后,曾经遭受过各种形式殖民统治的女性为揭露和反抗殖民罪恶而进行的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及其成果,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的结合并非偶然,他们进行“联姻”的合法性基础首先源于两者拥有较为相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其次,女性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结合社会现实语境,突破纯形式的文本研究,将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等诸多因素融入文学批评;再次,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都诞生于标举差异、解构传统、反抗主流价值的文化语境中,都是以边缘和弱势姿态出现的少数话语,它们都属于以后现代主义为代表的后学的一部分,因此,后殖民主义与女性主义对传统的“男/女”、“东/西方”、“第一世界妇女/第三世界妇女”等二元对立系统进行解构,是强劲的后学在特定领域的发展和延伸,也为重建文化的“他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非洲文学中的后殖民主义与身份认同分析
非洲文学中的后殖民主义与身份认同分析1. 简介非洲文学是非洲国家和地区创作的文学作品集合,其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主题和风格。
本文将着重探讨非洲文学中涉及后殖民主义与身份认同的内容,并进行相关分析。
2. 后殖民主义与身份认同后殖民主义是指由殖民地国家或地区在独立后,面对旧有殖民统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继续存在、影响和挑战的理论与实践。
非洲国家在脱离西方殖民统治后,也面临着自身独立后所带来的新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
因此,非洲文学中经常涉及到对于后殖民主义的思考与批判。
身份认同则是人们对自己所属群体或个体特点的认同感知。
在非洲文学中,个体与群体之间以及跨越不同族裔、种族和文化之间的身份认同问题成为了热门话题。
这些问题受到历史、政治、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与后殖民主义的反思有着密切的关系。
3. 后殖民主义与身份认同在非洲文学中的体现(1) 反抗殖民统治的故事许多非洲文学作品通过描写个人或群体反抗殖民统治和追求独立自主的故事,探讨了后殖民主义意识形态下的自由、平等和公正等价值观。
这些故事帮助非洲人重新认识自己的历史,强调自身价值和身份认同。
(2) 文化交流与融合非洲文学作品经常涉及到不同族裔、种族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这种跨文化对话可以促进不同群体之间互相理解、尊重,并最终构建共同的身份认同。
(3) 身份分裂与重建一些作家探索了非洲人在面对社会变革和后殖民主义时可能遭受的身份危机。
他们表达了个人或群体因为种族、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冲突和困惑,并寻找重建身份,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以及实现自我认同的方式。
4. 结论非洲文学中关于后殖民主义与身份认同的作品丰富多样,通过描绘反抗、交流和重建等不同情境,使读者对非洲社会的挑战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些作品帮助非洲人重新认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并为建设更加公正平等、多元包容的社会秩序提供了启示。
注:以上内容为百科全书小助手根据提供的主题和要求编写,旨在满足2500个中文字数要求。
写文化研究等论文要用的身份认同笔记
身份认同导论陶家俊内容提要:本文从3个层面上切入当代西方文论关键词身份认同。
一、从启蒙哲学、经典马克思主义到当代少数话语,身份认同理论历经3次大裂变,形成3种不同身份认同模式:启蒙身份认同,社会身份认同,以及后现代去中心身份认同。
二、以后殖民身份认同为例,阐明当代身份认同理论内在的复杂演变。
三、身份认同在当代文学批评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身份认同后殖民身份认同文学批评身份认同(Identity)是西方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受到新左派、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的特别青睐。
其基本含义,是指个人与特定社会文化的认同。
这个词总爱追问:我(现代人)是谁?从何而来、到何处去?身份认同植根于西方现代性的内在矛盾,具有3种倾向:首先,传统的固定认同,来自西方哲学主体论;其次,受相对主义影响,出现一种时髦的后现代认同,反对单一僵硬,提倡变动多样;再次,另有一种折衷认同,秉承现代性批判理念,倡导一种相对本质主义。
此类研究的主要范式,有文化唯物论、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少数话语、同性恋研究等。
新左派认为,压制与抵抗、中心与边缘、主导文化与从属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必然产生身份认同的嬗变,因此身份认同就是权力政治的表征与产物。
大概说来,身份认同分为4类,即个体认同、集体认同、自我认同、社会认同。
第一,个体与特定文化的认同,就是个体身份认同。
从文化角度讲,在个体认同过程中,文化机构的权力运作促使个体积极或消极地参与文化实践活动,以实现其身份认同。
第二,集体身份认同,是指文化主体在两个不同文化群体或亚群体之间进行抉择。
因为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这个文化主体须将一种文化视为集体文化自我,而将另一种文化视为他者。
第三,自我身份认同(self—identity),强调的是自我的心理和身体体验,以自我为核心,是启蒙哲学、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关注的对象。
第四,社会身份认同(s()cial identity),强调人的社会属性,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研究的对象。
后殖民文学与身份认同:后殖民文学对殖民历史与文化身份的反思
后殖民文学与身份认同:后殖民文学对殖民历史与文化身份的反思摘要后殖民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流派,深刻反思了殖民历史对被殖民地区的文化、社会和身份认同所造成的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后殖民文学如何通过对殖民历史的批判性审视,重塑被殖民者的文化身份认同,并揭示殖民主义对文化、语言和历史叙事的操纵。
通过分析后殖民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叙事策略和人物塑造,本文将阐明后殖民文学在挑战殖民话语、重建文化自信和促进文化多元性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引言殖民主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不仅在政治和经济上对被殖民地区造成了深远影响,更在文化和身份认同层面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后殖民文学应运而生,成为被殖民者反思殖民历史、重塑文化身份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深入探讨后殖民文学如何通过对殖民历史的批判性审视,揭示殖民主义对文化、语言和历史叙事的操纵,进而重塑被殖民者的文化身份认同。
后殖民文学的兴起与发展后殖民文学兴起于20世纪中期,随着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被殖民者开始用自己的声音讲述殖民历史,挑战西方殖民话语的霸权。
后殖民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叙事方式,揭示了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区文化、社会和身份认同的深刻影响。
后殖民文学对殖民历史的批判性审视后殖民文学作品通过对殖民历史的批判性审视,揭示了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区造成的创伤和破坏。
这些作品常常以被殖民者的视角,讲述殖民统治下的苦难经历,揭露殖民者的暴力、剥削和文化侵略。
通过对殖民历史的重新解读,后殖民文学作品挑战了西方殖民话语的权威性,为被殖民者提供了重新认识历史、重建文化自信的机会。
后殖民文学对文化身份认同的重塑后殖民文学作品通过对文化身份认同的探索和重塑,帮助被殖民者摆脱殖民主义的文化束缚,重建自己的文化自信。
这些作品常常以被殖民者的日常生活、文化传统和语言为素材,展现被殖民者的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
通过对本土文化的肯定和弘扬,后殖民文学作品促进了被殖民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
浅谈后殖民文化批判的三组二元对立模式(一)
浅谈后殖民文化批判的三组二元对立模式(一)论文关键词]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二元对立模式论文摘要]后殖民文化批判逐渐被国际社会学术机构确定为一种重要的甚至是独特的文化批评模式。
后殖民主义的文化批判,以否定和颠覆西方新旧殖民主义的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为宗旨,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批判和颠覆殖民主义所确立的“黑人/白人”、“自我/他者”和“男性/女性”等三组二元对立的文化模式,利用后殖民理论最终在“西方/东方”、“支配/被支配”的二元对立模式中对西方文化殖民现象作出解答,反对用西方殖民主义统治所构造的知识形式来框定和分析自己民族的文化而使其民族精神深处被殖民化和奴隶化。
但是,这三组文化批判模式都存在各自的缺陷,即都是在殖民主义话语体系下对殖民主义文化及种族主义所进行的并不彻底的批判。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又叫后殖民批判主义(postcolonialcriticism),是20世纪60年代后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出现的,以批判文化霸权主义和思想观念上“去殖民化”为核心的一种带有鲜明的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
后殖民文化批判是后殖民主义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世纪之交东西方文化批评的主干。
后殖民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和文本批评,在研究方法上大量引用了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颠覆性话语,并以此作为反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的思想武器,主张国际传播中文化交往的自主性、主体性和平等性,强调反对文化殖民主义的主体意识,自觉维护自己民族文化的尊严,不做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奴隶或无意识的信徒。
后殖民主义理论作为文化分析的后殖民模式,最初来自阿尔及利亚的弗朗兹·法侬,《黑皮肤,白面具》、《地球上不幸的人们》、《走向非洲革命》和《一种垂死的殖民主义》都是他最著名的后殖民文化批判著作。
后殖民主义根据其不同的理论背景被划分为三种流派:一是以爱德华·萨伊德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流派;二是以莫汉蒂为代表的女性主义流派;三是以阿赫默德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流派。
后殖民理论在中国语境的旅行(1992—2012)
后殖民理论在中国语境的旅行(1992—2012)作者:张德明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7期[摘要] 后殖民理论进入中国语境已整整二十年了,其间有过激烈的论争,也有过平和的讨论、冷静的分析和扎实的研究。
后殖民理论在中国语境中的旅行,本身就是后殖民和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表征或文化症候,从中折射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和文化思想界的现状、人文知识分子的政治诉求、文化焦虑和身份困境。
进入21世纪之后,后殖民理论对中国学界的影响突出反映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
在后殖民视野影响下,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取得了不俗的实绩,问题意识越来越具前沿性,研究视野也从欧洲扩展到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和加勒比地区。
下一阶段应努力在学科的自我反思、文学史的重写和契入“世事性”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关键词] 后殖民;理论的旅行;中国语境;外国文学研究张德明:后殖民理论在中国语境的旅行(1992-2012)2013年7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后殖民(无论其作为主义、理论或批评方法)进入中国语境限于资料和本人学养,本文只涉及后殖民在中国大陆语境中的播散。
除特别强调外,文中凡出现“中国语境”一词均等同于中国大陆语境。
有关后殖民在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理论旅行,请参见赵稀方《一种主义,三种命运——后殖民主义在两岸三地的理论旅行》,载《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第106110页。
已整整二十年了,其间有过激烈的论争,也有过平和的讨论,更多则是冷静的分析和扎实的研究,取得了不俗的实绩。
二十年后,在变化了的学术语境中,从历史和逻辑的双重视野出发,追溯后殖民在中国学界旅行的“路线图”,考察其留下的印迹,反思其引发的问题,预测其可能的走向和前景,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和价值的“知识考古”工作。
一、话语的引进与事件的发生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中国的其他“后”学,后殖民“理论的旅行”(traveling theory)一开始就不是作为纯学术话语,而是以一种貌似激进的姿态,作为一个话语事件而受到国内学者关注的。
后殖民详细介绍
后殖民主义文论Literary Theory of Postcolonialism一、几个相关概念殖民(colony):在原初意义上用于描述人们迁移到世界其他地方并在那里展开新的定居生活的现象。
(吉尔伯特—后殖民批评:15)后来这一定义因其对“其他地方”有无原住民只字未提,而被认为含有殖民色彩。
帝国主义(Imperialism):一个国家通过军事占领对另一个地区行使权威,包括在军事、经济、文化上和象征意义上行使权力。
(朱刚:475)殖民主义(Colonialism):殖民主义则是帝国主义的一种扩展形式,表现为往该地区移民,占领那里的资源,统治占领地的原住民。
(朱刚:475)东方学:(Orientalism)东方学(东方主义)是一门综合了哲学、语言学、人种学等学科,主要从东方文本的西语译本或西方学者有关东方文明的论述来阐释东方文明的学科。
(任一鸣:43)二、概述1978 年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W. Said)的《东方主义》(Orientalism)问世,开创了后殖民研究,使之成为继后结构主义①又一波批评浪潮。
后殖民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 年代,90 年代中后期趋于成熟, 影响波及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领域。
其理论蕴含丰富, 批判意识强烈, 这使得它成为欧美学术变革标志和比较时新的批评方法。
西方学界对于后殖民的表述各异,诸如后殖民批评、后殖民研究、后殖民话语、后殖民理论等。
后殖民研究跨越哲学、人类学、地理学、历史学、政治学、文学、文化研究等不同学科。
它以阶级、性别、种族为参照系, 反思并拓展西方各派文化批判思潮, 关注白种人/ 非白种人、宗主国/ 殖民地的对立互动。
后殖民理论脱胎于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②。
它一方面扎根第三——————————①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泛指取代结构主义的各种批评理论和方法。
它利用结构主义提供的基本命题继续推导,对符号、知识、主体性等范畴作了新的阐释,形成对整个西方思想传统的质疑。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它主要是一种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
后殖民主义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一种铁板一块的僵化的理论;自诞生之初它就常常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历史时刻、地理区域、文化身份、政治境况、从属关系以及阅读实践。
概述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又叫后殖民批判主义(postcolonial criticism)。
事实上,与其说后殖民主义是一系列理论和教义的策源地,不如说它是一个巨大的话语场,或“理论批评策略的集合体”。
在其中,所有的话语实践都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基于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一现象所造成的种种后果”。
特质关于后殖民主义的特质可以归纳为:1. 后殖民主义话语主要是关于文化差异的理论研究。
这里的差异主要是指原宗主国与殖民地和第三世界之间不同于殖民主义的复杂关系。
2. 后殖民主义特别倚重福柯关于“话语”和“权力”关系的学说。
按照这样一种学说,世界上的任何“知识”,归根结底都是一种“话语/权力”的较量。
[3]3. 后殖民主义否认一切主导叙述(Master-narratives),认为一切主导叙事都是欧洲中心主义的,因此批判欧洲中心主义是后殖民主义的基本任务。
与此相关联,对以“现代性”为基础的发展观念的质疑和批判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4. 后殖民主义对全部的“基础的”历史写作予以否定,认为一种基础的视角总是通过一种“同一性”而压制了“异质性”。
这样,后殖民主义拒绝了资本主义这一“基础的范畴”,也否定了作为一个范畴的“第三世界”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的世界结构。
[1]5. 后殖民主义把批评的注意力由“民族起源”(national origin)转向“主体位置”(subject position)。
它的着眼角度在于主体形成过程中“自我”与“他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扭结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这样,对它来说,混杂性的重要程度远高于差异性。
后殖民主义
▲
2、文本与权力话语:
文本就是话语的具体化,它不是无声的纯粹的审美理想而 是权力根据自己的需要生产出来的事实。萨义德吸收了福 柯有关权力的理论,强调权力本质上是种生产性力量,知 识与权力是一对共生体,权力产生知识,知识本身又体现 出一种权力。只是到了东方学那里,权力就变得具有压抑 的性质了,知识凭借权力创造出自己的认知对象,即便是 “真理”,作为知识表述,也仍不失为一种居支配地位的 权力形式。 ▲ 东方学文本的写作是一种掩饰其物质性实质的方式,它本 身就是把控制和受控制者之间的权力关系系统转换为纯粹 的文字。他同意尼采的看法,即文本基本上是关于权力的 事实,而不是关于民主交流的事实。因而,“所有的文本本 质上都排斥其他文本,或者更经常地是取代其他事物”。
▲
萨义德的“东方学”有三层含义: 其一,东方学是西方“作为学术研究的一门学科”, 是西 方“关于东方和东方人的各种教条和学说”。
▲
▲
其二,东方学又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以“东方” (the Orient)与“西方”(the Occident) 二者之间“本体论和 认识论意义上的区分为基础”。
其三,东方学归根结底是一种权力话语或文化霸权,它广 泛分布于西方生活各个方面,如文学历史学、政治学、语 言学、生物学等学科,以及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殖民 政府、外贸公司、教会、军队等各种机构。
▲
后殖民主义的基本特征
▲ ▲ ▲
1. 对东西方文化关系的再认识 2. 文本分析的研究方式 3. 试图超越民族主义的理论努力
1. 对东西方文化关系的再认识
▲
反殖民主义:西方对东方的殖民是控制、剥削和掠夺, 应同情和关注东方多遭受的压迫。但是,西方人通过殖 民给东方带来了文明和光明。 后殖民主义:对文化帝国主义进行了批评。探讨了经济、 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指出了文化之间的平等性。
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论述
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论述一、“他者”的历史演进“:他者”的地位从古希腊到后现代,“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一直是西方哲学、宗教、伦理、心理学探讨的问题,“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以不同的代名词贯穿于西方思想界。
古典主义时期,“自我”与“他者”的探讨聚焦于“一”与“他者”,“存有”与“非存有”的辩证关系。
柏拉图把现象界众多差异性的“他者”要素还原成“一”的共相,从而找到了“他者”的栖息家园,即理念。
巴门尼德认为现象世界之外存有着一个不变的、永恒的存有。
存有是事物的本质,即只能被思想把握的整体的“一”;而“非存有”则是现象界中个别的事物本身,个别事物通过感官可以感知。
巴门尼德认为哲学的最终任务是认识变化现象界中不变的存有。
希腊形而上的思维模式最终把“他者”与“非存有”置于“一”与“存有”的逻各斯之下,从而被视为形而上和逻各斯理性的敌人。
中世纪,上帝这位“他者”塑造着主体意识,万物都本于他、归向他。
作为真理本身的上帝话语为世界万物立了疆界,万物被上帝命名,人类主体被上帝所言说。
主体被上帝这位“他者”创造、审判,主体意识完全泯灭,从而被纳入上帝“他者”之中。
文艺复兴时期,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关系成为“自我”与“他者”矛盾的新称谓。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自然界是人类认识和征服的客体。
客体自然是一个持续被认识、解密而人化的过程,自然作为“他者”被人类中心意识所奴化,被人类无情地开发、践踏、蹂躏。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通过奴隶与奴隶主的关系论证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看上去奴隶主可以强迫奴隶去劳作,但奴隶可以借助劳动改变世界,认识自我,从而具有革命的能力。
奴隶主因为无法参与劳动而改变世界,从而剥夺了实现自我的权利。
为了克服“自我”与“他者”这对矛盾,胡塞尔提出了主体间理论,但其理论仍以“意向性”为中心,借助同感和移情来克服主体意识本身。
胡塞尔最终还是把他人经验作为自我的纯粹意识现象,无疑忽略了他人,他人从而被主体意识边缘化、同一化。
论中国后殖民批评问题
后 殖 民 理 论 是 东 西 方 反 殖 反 帝 的 思 想 文 化 和 政 治 实 践 的产 物 。2 0世 纪 8 0年 代 以来 ,后 殖 民 理 论 成 为 后 现 代 之 后 席 卷 全 球 的 文 化 批 评 思 潮 。 作 为 受 到 后 结 构 主 义 影 响 的 广 义 文 化 研 究 的 一 支 ,后 殖 民 理 论
本 文 系 国 家社 会科 学基 金 项 目 “ 殖 民理 论 在 中 国 的旅 行 及 其 效应 ” ( 7 Z 0 后 O C W0 8) 的阶 段 性 成 果 。
作 者 简 介 章 辉 ,四 川 外语 学 院 中外 文 化 比较 研 究 中 心教 授 、 文 学博 士 ( 川 成 都 ,4 0 3 ) 四 00 1
中国后殖 民批评家认 为 。第三世界 文学理论是从 第三世界 发展 中国家和 民族具体 的文化和语 言 中推 导 出的特 具丰 富人 文特点 的 文学批 评 ,它把 第一 世界 和第 三世 界 的二元 对立作 为 一种现 实存 在加 以考 虑 ,并站在第 三世界 的文化 立场上发言 。论者指 出 ,第三世界 本土主 义强调 自身文化 的价值 ,强 调 由本
① 全文见 世界 电影》 18 9 9年 第 l 。对杰姆逊 的第三世界 文学理论 ,中西学界 有许 多批 评和看法 ,本 文不展 开 期
讨 论
一
1 7— 3
中国学界就此提 出 了第三世界 文学理论 的命 题。后殖 民理论认 为 ,西方殖 民活 动伴随着对 非西方 文化的 宰 制 .东方 主义 是与东方无关 的西方意识形 态 ,东方 文化在此 被改写被 扭 曲,因此 ,对 殖 民历史 反诘的
性 别 、教 育 、语 言 、阶级 、种 族等 是其分 析全球 化时 代第j 世界 文化 的切 入点 。在 中国 , 为多 起政治
叙述_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_霍米_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
历史连续性传统之方法来界定并归化第三世 界民族性的“本质主义”文字 , 因为在他看来 , 这些文字虚假地界定并保证了它们的从属地 位 , 并不是可靠的 。 他在导言中开宗明义地 指出 :
民族就如同叙述一样 , 在神话的时代往 往失去自己的源头 , 只有在心灵的目光中才 能全然意识到自己的视野 。这样一种民族或 叙述的形象似乎显得不可能地罗曼蒂克并且 极具隐喻性 , 但正是从政治思想和文学语言 的那些传统中 , 西方才出现了作为强有力的 历史观念的民族 。① 这就是说 , 民族本身就是一种叙述 , 它的不确 定性也如同叙述的不可靠性一样 。 如果说 , 赛义德的 后殖民批评始 于对东方 主义的批 判 , 那么巴巴的后殖民批评也可以说始于对 民族神话的解构 , 正是这种对民族之本质性 的解构从某种程度上奠定了巴巴的后殖民批 评理论 。在这之前及其后 , 巴巴一直坚持其 “混杂”的策略 , 在自己的著述中发展了一整 套具 有强 有力 解构 性的“ 含混” 或“ 模棱 两可” (ambivalence)的术语 , 可以说 , 巴巴在其后的 一系列著述中都不同程度地发展了这种文化 批判策略 , 而且也正是这种反本质主义和反
制彻底崩溃 , 对殖民主义霸权的批判和颠覆 也就得以实现 。 因此 , 巴巴接着写道 :
“解构”和“播撒” , 巴巴实际上重新建构了一 种现代的民族 , 即一种存在于历史的叙述之
通过叙述性言说来研究民族不仅是要把注意 中的民族 。在含混和模棱两可这些中心词的
力放在其语言和修辞上 , 它的目的还在于改 变概念性的对象本身 。如果有问题的文本性 “封闭” 对民族文化的“整体 性” 提出质疑的 话 , 那么它的积极价值便在于展现那种广泛
《民族和叙述》 虽是一本编著 , 但这也足 以说明巴巴独具慧眼的编辑眼光 , 这是他首 次介入并批判那些试图通过假设有趋同性和
叙述、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
叙述、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一、本文概述1、简述后殖民批评理论的背景和重要性后殖民批评理论是在20世纪后半叶逐渐崭露头角的一种批评理论,其背景源于全球化进程中的殖民历史及其遗留问题。
随着二战后殖民体系的逐步瓦解,许多前殖民地国家开始寻求自身的文化独立和身份认同。
然而,殖民时期的烙印并未随之消失,反而以各种形式继续影响着这些国家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层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后殖民批评理论应运而生,旨在揭示和批判殖民主义对后殖民地文化和身份认同的深远影响。
后殖民批评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来审视和理解后殖民地的文化现象。
这一理论不仅关注殖民主义的历史和政治层面,还深入探讨了文化、身份和权力等复杂议题。
它强调,后殖民地的文化和身份认同并非简单地由外部力量塑造,而是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后殖民批评理论不仅是对殖民历史的反思,更是对后殖民地文化和身份认同的重新认识和构建。
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在这一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
他提出了“杂交性”“第三空间”等核心概念,为后殖民批评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巴巴的理论不仅揭示了后殖民地文化和身份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还强调了后殖民地在全球文化交流和对话中的重要角色。
因此,对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后殖民地的文化和身份认同问题,还能为我们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来审视和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挑战。
2、介绍霍米巴巴及其在后殖民批评理论中的贡献霍米巴巴(Homi K. Bhabha)是后殖民批评理论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全球化、文化认同和后殖民状况的理解。
作为一位印度裔的英国学者,巴巴以其独特的跨文化视角,对后殖民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主要关注文化身份的构建、叙述的复杂性和殖民与被殖民之间的张力。
他强调,在后殖民语境下,文化身份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不断的互动和协商中形成的。
后殖民批评与民族主义潜流--以中国形象为例
后殖民批评与民族主义潜流--以中国形象为例【摘要】本文探讨了后殖民批评与民族主义潜流在中国形象中的体现。
首先介绍了后殖民批评和民族主义潜流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它们在当下社会的影响。
接着通过对中国形象的角色进行分析,揭示了后殖民批评与民族主义潜流在其中的体现。
文章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最后总结了它们对中国形象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后殖民批评与民族主义潜流对中国形象的影响,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后殖民批评、民族主义潜流、中国形象、起源、发展、影响、角色、体现、关系、结论、展望、影响、发展趋势1. 引言1.1 介绍后殖民批评与民族主义潜流的概念后殖民批评是一种从后殖民主义理论中发展而来的文化批评方法,旨在揭露和质疑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对文化、政治和社会产生的影响。
后殖民批评强调了历史上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对于当代社会的持续影响,并试图解构这种影响对于文化认同和社会结构的塑造。
后殖民批评的主要观点包括批判西方中心主义、重新评估被殖民地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提倡跨文化对话和多元文化视角等。
民族主义潜流是指在当下社会中存在的潜藏的、隐晦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思想。
虽然在某些情况下民族主义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对于民族认同和自我价值的捍卫,但在另一些情况下民族主义却常常表现为排他性、偏见和歧视。
民族主义潜流可能会在日常生活、媒体报道、政治言论等方面得到体现,对于民族间关系和社会和谐造成负面影响。
后殖民批评与民族主义潜流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系。
后殖民批评试图揭示殖民主义对当代社会的影响,而民族主义潜流则可能会为立场倒退、排他主义的思维提供土壤。
对于后殖民批评与民族主义潜流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对于理解当代社会的文化政治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1.2 阐述文章选取中国形象作为案例的背景在当今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中国形象不仅是一个国家形象,更是一个文化符号和意识形态的载体。
它承载着历史的沉重和未来的希望,既受到后殖民批评的审视和挑战,也受到民族主义潜流的塑造和包装。
全球殖民时代与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定位
全球殖民时代与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定位 全球殖民时代是帝国主义作为宗主国对殖民地在军事、经济、科技、 教育、文化主权等方面的统治或控制时期。
后殖民主义在学术上则是一个纷争不一的比较复杂的概念。
但有一点,后殖民主义有一种显著的观点就是西方的思想和文化以及 艺术的价值与传统具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并作为跨文化的普适性标准, 被认为是居于世界文化主导地位的。
对这种思想观点进行文化批评则可称之为后殖民文化批评或后殖民 理论研究。
后殖民文化批评它涉及东方主义与西方主义的问题,文化霸权与文化 身份,文化认同与阐释焦虑。
文化殖民与语言殖民,西方艺术标准与异国情调、跨文化经验与历史 记忆等问题。
当今中国的学者、第三世界的学者,西方学者包括西方的东方后裔学 者以各自的立场,都介入了这场深入持久的国际性后殖民主义问题的讨论, 也就是形成了后殖民文化批评讨论的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后殖民语境中的主体文化身份认同和主体地位与处境 的相互关系,决定着音乐文化交流定位的问题。
从历史角度来看,后殖民主义是殖民主义问题的继续,它困扰着第三世界音乐文化与西方交流和发展的问题。
例如我们如何来确立第三世界或东方音乐文化的历史及教育的世界 地位和当代意义?发达国家音乐比发展中国家音乐先进吗?在殖民时代 厘定的音乐文化先进与落后标准仍然困扰着主体文化地位与处境以及主 体音乐文化认同。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一,语际书写与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话语关系; 二,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与音乐文化交流方式及高等音乐教育。
一、语际书写与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话语关系 20 世纪 70 年代末,殖 民话语批评才进入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赛义德率先在他的《东方学》一 书中把殖民话语作为研究对象,它集中分析了殖民话语各种文本形式,西 方对非西方文化所进行的知识编码和制造。
赛义德指出一旦西方话语作为真实性和普遍性。
它就可以用来压迫东方。
同样,在音乐领域,一旦西方音乐的概念知识体系作为音乐理论的正 宗性来普及,它就可能对异域音乐的概念知识体系及文化差异性或个性压 抑,并且可将异域音乐纳入西方音乐或国际音乐主导语价值之中,变得容 易接受,使这种主导语的统治地位以及第三世界音乐的边缘性,落后性合 理合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殖民文化批评和后现代语境及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郭 军内容提要:后殖民文化批评是由生活在第一世界、但有第三世界背景的知识分子针对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和霸权思想而提出的理论建构,其理论前提是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和福科的话语霸权理论。
依据这些理论前提,他们认为所谓古老、落后、愚昧的东方与文明、进步、开化的西方的对立并不是一种实质性的存在,而是西方文化的话语建构,其目的是为殖民主义时期的西方进行扩张和征服提供一个“说法”。
这一文化批评理论包含两个层面的运作;其一是在西方反本质主义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对西方文化自身的批判反思,因而是后现代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其二,由于这种批判与反对文化霸权和种族压迫的政治立场相结合,又使之成为主流文化的对立面,而成为第三世界的代言人。
按照后殖民主义文论家们自己的声称,似乎只有第一个层面才是其初衷,而第二个层面只是附带的效果,对此,应从他们的双重文化身份加以理解。
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对后殖民理论的认识和借鉴则需抓住其批判精神并重新语境化,才能达到清醒反思自己的传统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后殖民文化批评 后现代语境 知识分子一、后殖民批评“后殖民文化批评”(po st2co lon ialist critici m)在英美早已是热门话题,在综合大学的人文学院中,不仅文论与文化研究将此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开设,文学系、政治系,国际关系系,社会学系等也将其理论作为方法论来展开各自专业的研究,所涉及的范围从这一文化批评的“旗手”人物的著作与观点,如赛义德的东方主义(O rien talis m)、斯皮瓦克的贱民观点(Subaltern p erspective)到后起之秀霍米・巴巴的文化定位(the locati on of cu ltu re),法农的后殖民心理分析一直到被霍梅尼用全球追杀令通缉的拉什迪的小说作品;所涉及的学者有后结构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女权主义者,新历史主义者等。
中国的文论界对此也有过热烈反响,如徐贲、张颐武等纷纷著述从后殖民的批判立场评说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反思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
对后殖民文论的译介也曾同步进行,已由社科出版社出版《后殖民理论》,(罗冈,刘象愚主编)。
除此之外,一些外国文学刊物也曾辟理论专栏加入讨论(如一九九九年的《国外文学》)。
但是与西方相比,中国人对此似乎只有那一时的热情。
后殖民批评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理论建构,还有得讨论。
早在20世纪的70年代,欧美政治理论界就已经有对后殖民问题的论战,但当时所涉及的议题是战后殖民地瓦解过程中在亚洲和非洲崛起的那些民族国家与原宗主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这一内涵到80年代基本未变,但是到90年代,当这个词从文学理论领域出现时,就全没有了早年那场论战的痕迹,意思也面目全非,且含混甚多,于是也导致相关概念的含混,最直接的相关概念便是“帝国主义”。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的一位研究员在一次讲座中谈到在美国的一次后现代-后殖民讨论会上竟听到一位美籍香港华人大谈“中国帝国主义”,感到大为震惊。
下面笔者根据自己所能读到的资料对此做一尝试性梳理。
“后殖民”作为一个文化批评概念出现在文论界是由生活在第一世界、但又有第三世界背景的知识分子针对西方文化中心主义、霸权思想等提出来的。
这些人都是具有双重身份的人,如赛义德是阿拉伯血统,但从小受西方教育,现在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校级终身教授;而斯皮瓦克则出生于西孟加拉的加尔各答,受的是前宗主国的教育,后又移民美国,靠自己的努力成为美国著名学者。
其他如巴巴、拉什迪等也都或多或少有相类似的背景。
他们的背景一方面使他们觉得在白人主流文化的语境中自己处于“边缘性”地位(m arginal po siti on),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可以反观两面文化,以自己的“他者”性,即以自己的背景为理论资源,提出有别于主流文化的话语建构,从西方文化内部对其进行批判解构。
他们所提的后殖民批评的主导精神是反霸权、反文化或意识形态的帝国主义。
这意味着两个层面上的操作:首先这意味着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作为第三世界的代言人与第一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对峙,但对这一层面的角色地位他们却由于种种原因而竭力回避公开承认。
他们将自己的操作一概集中于第二个层面,即话语建构层面。
根据他们的观点,西方白人话语霸权导致第三世界“失声”,使之成了“沉默的主体”而一直由白人代言,因而他们需要找回自己的“声音”。
赛义德的《东方主义》一书的要旨就是揭露西方如何从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出发,用自己的意识形态术语言说“东方”,把东方说成一个有别于“我们”(西方)的“他们”,需要“我们”去开化,而“他们”所能理解的方式只有武力和暴政,“他们”和“我们”不一样,是应该被统治的。
赛义德认为不仅西方的政治话语,甚至整个文学史都是这样一种建构,如英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就定下了这一基调,经狄更斯一直到康拉德、吉扑林等,这一“声音”绵延不绝于耳。
赛义德称这一类言说 叙述为“东方主义”或“东方学”,认为这种“东方”并不是真实的东方,而是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文本,推而广之,殖民历史迄今为止也一直是西方话语言说的版本,并不等于真实的历史,但是尽管如此,这种言说却早已制造了一种定式,人们从不质疑其建构规训(disci p line)。
那么后殖民知识分子的职责就在于暴露这些规则,从反本质主义的立场揭露这种言说的建构性。
他们的理论武器或哲学世界观是福科的话语 权力理论和德里达的解构理论。
他们认为,随着战后一大批过去的殖民地在政治上获得独立、成立民族国家,他们在文化上也不应该再需要代言人,而应该言说自己的历史文化,非殖民化不仅仅只是个政治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在文化上的表征 代言(rep resen tati on)问题。
实际上,对于“后殖民“批评家们来说,表征问题的解决似乎是解决许多其他问题的先决条件,因为如前所述这些经过解构主义思潮洗礼的“后殖民”批评家们都内化了结构主义的认识假设,即历史文化的文本性质。
借助于福科关于“权力”与“话语”关系的观点,他们认识到一切“知识 真理”说到底也就是“权力”,即,既定的意识形态决定了“知识真理”的形态和内涵,正如中世纪肯定宗教世界观,而启蒙运动以后肯定科学世界观一样,所以知识 真理实质上是一种此长彼消的话语较量,而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扩张总是要伴有一个“说法”的,用解构主义的术语来说,即帝国主义在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扩张的同时,其意识形态总是将世界的方方面面文字化 符号化,这是一个“文本化”的过程,用斯皮瓦克的话说,即一个“形成某个供人认识理解的对象”的过程,用赛义德的话说,即一个形成帝国主义霸权的过程,一句话,一个帮助自己扩张的非本质的建构过程,这样的历史是操纵着话语言说的“游戏规则”的人们言说的产物。
从这个意义上,后殖民批评认为找到了反殖民统治的突破口,如果说西方文化霸权用他们的意识形态话语构造了一个愚昧、落后、充满神秘色彩的古老东方和一个同样神秘,但却威严而文明的西方,那么“后殖民”批评所要做的则是对此进行“揭秘”(dem ystify),如果他们所建构的世界文明史是一套“编码”,“后殖民”批评所要做的则是“解码”。
总之一句话,“后殖民”批评认为借助德里达、福科等后现代和后结构大师们所提供的思想武器,他们找到了整个资本主义文明大厦的裂缝,从这里入手挖掘,他们便可以摧毁这一建构,进行新的建构,即,重写世界文明史,使世界听到一种有别于西方主流文化话语的关于东方的声音。
如果能够这样,他们认为,在东西方关系中,西方对东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许多不合理定位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从这些意义上来看,无疑,“后殖民”批评是一种激进的文化革命派,所以这种批评一经产生,在政治文化领域产生了巨大反响。
《东方主义》的作者赛义德被拥戴为受西方殖民主义压迫的国家,尤其是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旗手。
斯皮瓦克则被看作印度贱民的代言人。
但是就在这时,赛义德本人却借《东方主义》再版的机会,写了一篇长长的后记,题目是《东方不是东方》,除了其他解释以外,其中一个非常用心良苦、意味深长的解释是,他并不是被压迫者“旗手”意义上的“反西方主义者”。
斯皮瓦克也有类似的声明。
这些令人费解的解释只有放入西方后现代学术思潮这个大语境内才能说得清楚。
二、“后殖民“文化批评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定位对文化批评的认识须切记两点,一是它的社会语境,二是“后殖民”批评家的双重身份。
“后殖民”文化批评产生在一个带“后-”字的文化语境中,这一语境的最根本的精神是“反本质主义”,即,批判任何形式的“实在”论,对此他们一概称之为“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主义”。
他们认为一切文化的存在都是按照某种规训而进行的叙述或建构。
这也是在经历了哲学世界观的“语言学转向”(the lingu istic tu rn)后的一种思想大潮,正确与否还有待于进一步评说。
在这样一个语境中,他们的许多思想运思似乎也是在表征层面上操作的,更强调能指的重新建构而不是所指和能指之间的严格对应关系。
赛义德所说的“东方不是东方”便是从这个层面上进行解释的。
他说:“我所做的就是要显示,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和维持都有赖于另一种不同的、相竞争的‘异己’(alter ego)的存在。
一种自我的构成,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法国还是英国,……最终都是一种建构,即确立自己的对立面和‘他者’,而这些‘他者’,实际上总是通过不断的对于‘他们’与‘我们’之间的区别的阐释而实现的。
每一个时代都在再创造自身的‘他者’”。
他的意思已很清楚:他要做的是“反本质主义”,他所要揭示的是“东方主义”理论对东方的建构,即“使东方东方化”(o rien talizing the o rien tal)的过程极其产物。
那么,是不是揭去这层言说的包裹就会显露一个本真的东方世界呢?或者是否赛义德等“后殖民“批评家们的重新言说会提供一幅更为真实的有关东方的图景呢?这都被他的反本质主义的解释所否定。
这同样的态度也见于斯皮瓦克的言论中。
有人问她当她站在“后殖民“的立场批判资本主义主流文化时,“印度”背景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她说:“……‘印度’对于像我这样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个真正能够形成我的民族身份的地方,因为它一直是一个人为的建构物。
说到‘印度’有点象说到‘欧洲’一样。
例如当一个人说到一种欧洲属性时,他显然是针对美国作出反应。
……所谓的‘印度性’,其实是并不存在的东西。
……对于我们印度人来说,作为一个地方的India并没有什么意义,而只有当我们要作出某种针对性的反应,作为另一种观点的对立面时,它才有意义……例如针对种族歧视时,我把自己建构为一个印度人,但这时候我非常非常远地离开了自己……所以‘印度’只有作为‘西方’的‘他者’时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