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动力论
群体动力学理论的实践探索
群体动力学理论的实践探索群体动力学理论是一种研究群体行为和人际关系的理论,它强调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群体行为和绩效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群体动力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实践探索来提高群体绩效和组织效率。
一、群体动力学理论概述群体动力学理论是一种研究群体行为和人际关系的理论,它强调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群体行为和绩效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是形成群体行为和绩效的关键因素。
因此,通过了解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群体行为和绩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群体绩效和组织效率。
二、实践探索1.团队建设活动团队建设活动是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合作,从而提高团队绩效和组织效率。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组织团队拓展、团队游戏、团队讨论等活动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同时,也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团队目标和任务分工,以及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来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2.员工培训员工培训是提高员工技能和知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培训,可以增强员工的自信心和工作能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课程,如在线培训、面授培训、专题讲座等,来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和激励机制,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提高组织效率。
3.领导力培养领导力培养是提高组织效率和员工满意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领导力培养,可以提高领导者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定期组织领导力培训、领导力分享会等活动,来提高领导者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
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来增强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信任和合作,从而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二章 3-2群体动力
多种不同的角色,个人的行为会随着其所扮演角
色的不同而异。
(四) 角色特征
理解一个人的行为,关键是弄清他当时在
扮演什么角色。不同的群体对个体的角色要求不 同,同一个群体扮演不同角色时的行为模式也不 同。理解和影响群体成员的角色行为,需要了解 角色同一性、角色知觉、角色期待、角色冲突等
组织和群体角色的特征。
x
A B C
对于 x=A的错误判断(实际上x=B)由于群体压力 竟然有37%的人产生了从众行为。
1、从众形成的原因
(1)地位与角色期待。(如为了达到目的而做出“顺从”行为 等)
(2)群体的性质。 紧密型、专制型群体从众行为尤为普遍。 (3)环境和传统的影响。 (4)个体原因。
2、从众形式
个体在从众现象中的内心反应和表现行为大致有四种状态: ①“口服心服”——表面(行为)服从(从众),内心也服从(接受); ②“口服心不服”——表面(行为)服从(从众),内心不服从; ③“心服口不服”——内心服从,表面不服从;
实验结果:
由于参加实验的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病态反应, 在实验进行了6天之后,研究人员就不得不终止了 实验。应该注意,参加这次实验的人都是经过严格 挑选的神智正常、情感稳定的人。
你从这个监狱模拟实验中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这次模拟实验相当成功地证明了个体学习一种新角 色是多么迅速。 参加这次实验的学生,就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是 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如在家庭(父母与 孩子),在学校(老师和学生),以及在其他包含有权和无 权关系的场合,学习到了关于罪犯和看守的角色定式的 内容。在这个基础上,这些学生就能够不费力地、迅速 地进入到与他们原来的人格迥然不同的假设角色中。在 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格正常、没经过新角色 要求训练的人,也会非常极端地表现出与他们所扮演的 角色一致的行为方式。
群体动力论的名词解释_存在和作用_意义_局限性
群体动力论的名词解释_存在和作用_意义_局限性群体动力论的名词解释美籍德国人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提出了“群体动力理论”。
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B),是个体内在需要(P)和环境外力(E)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用函数式B=f(P,E)来表示。
所谓群体动力理论,就是要论述群体中的各种力量对个体的作用和影响。
群体动力论的存在和作用卢因及其后继者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以下群体动力的存在和作用:1、群体领导方式动力。
群体的领导方式不同,表现为专制型、民主型、自由放任型,其成员的行为表现也不同。
对若干名10所左右的男孩所做的试验表明:在专制型群体中,成员的攻击性言行、引人注目的出风头行为,使用“我”而不“我们”的频率、推卸责任、做给领导看的行为、对群体活动缺乏满足感,都显得很突出;在民主型群体中的表现则相反,而且同一个成员一但从专制型群体调入民主型群体,其行为就立即起变化。
2、群体组织形式动力。
卢因及其追随者发现,在欧洲战场上被德国俘虏的美国士兵,反抗情绪和逃跑率都很高;而在朝鲜战场被中国俘虏的美国士兵,反抗情绪和逃跑率都很低。
心理学家薛恩(E.Schein)于1956年对此进行研究,认为这种行为反差是由群体组织形式造成的。
在中国战俘营中,看守人员与战俘的伙食、医疗条件平等,战俘经常调动而组成新的战俘群,有意识的让被俘士兵管理被俘军官,战俘被提审后不再回原来的战俘群。
在纳粹德国的战俘营中,组织管理方法与中国的恰好相反。
因此导致了战俘行为的不同。
这一现象在管理领域也有借鉴意义。
3、群体结构性质动力。
威尔逊等人将36名大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试验,甲组成员都是以安全需要为优势需要,而自尊需要较低的学生。
乙组则是注重自尊需要、而安全需要较低的人。
结果表明,甲组在平等型群体中的生产率低,而在层次型群体中的生产率高;乙组的生产率的高低则正好相反。
可见,成员行为取决于个人需要类型和群体领导方式如何搭配。
卢因的群体动力论
(一)群体风气
概念:是群体在工作生活中逐步形成的、 约定俗成的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风貌,是 一种非正式的、非强制性的行为标准。 对成员行为的影响:1,成员置身于群体 中,会受群体潜移默化的影响,长期耳 濡目染就会形成与群体一致的行为方式, 对个体行为有规范作用。2,人在不同风 气的群体中会产生不同的行为。
(二)群体的领导方式
一般分为专制型领导方式和民主型领导 方式。 专制型领导方式特点:1,所有方案有领 导者一人决定2,工作方法和程序有领导 者一步一步做指示,成员无法知道下一 步骤及整个目标3,个人工作的分配及分 组时的人选均有领导者指定4,领导者对 成员的表扬和批评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全凭其个人主观好恶来决定。
卢因“场”理论最初只用于研究个体行 为。 1933年,“场”理论用于研究群体行为, 提出了,“群体动力”的概念。P230 公式B=f(P,E)也适于描述群体行为。不过, B是群体行为的方向和强度,P是群体的 内部特征,E是群体所处的环境。 群体和个体关系:总体不是部分的总和, 因为各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能大于 或小于总和。
民主型领导方式特点:1,所有方针均有 全体成员讨论决定,领导者只是在旁鼓 励和支持2,成员工作的程序和目标在讨 论时可以获得了解3,在技术需要上领导 者都提出两个以上方案,有成员自己决 定4,领导者以客观事实根据来表扬和批 评成员5,领导者尽量不替代成员工作, 而努力在精神上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
公式:
B=f(P,E)
式中:B表示个人行为的方向和强度,P 是个人的内部动力、内部特征,E是个体 所处的群体环境。 含义:群体中个人行为的方向和强度取 决于个人现存需要的紧张程度和情景力 场的相互作用关系。 研究对象:是研究群体中支配行为的各 种力量对个体的作用与影响。
第五章 群体动力理论
二、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 1.内部因素 • 领导威信与领导方式 • 目标设置与目标结构 • 群体成员的一致性 • 群体规模 • 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 • 群体成员需求的满足对群体的依赖性
2.外部因素 • 群体间的竞争 • 群体的社会地位
三、群体内聚力与生产效率 群体内聚力和工作、生产效率有着密 切而复杂的关系。通常情况下,高内聚 力的群体,其职工的士气和满意度都比 较高,有益于群体目标任务的完成。但 是不能绝对认为内聚力高,生产效率与 生产水平就必然高。
1.影响群体意识形成的因素多种多样,主 要有如下几种因素: (1)特定群体构成 (2)工作任务的特殊性 (3)其他
2.群体意识对行为的影响: • 首先,它影响群体行为的方向。 • 其次,群体意识影响群体行为的强度和 持久性,也影响成员的态度变化。 • 最后,群体意识对群体的支配是不全面 的,它不支配个人的具体行为,也不会 使每个人都表现出共同的行为,它只指 出群体成员行为的大致方向。
二、 群体士气 1.含义 群体士气又称团队精神,由群体的工 作精神和成员对组织的积极态度组成。
2. 群体士气与生产率、绩效的关系 戴维斯认为,在士气和生率之间,至少有 三种组合。
士 气
A
B C 生产率
3.影响士气的因素 ① 个人、群体、组织目标之间的一致性; ② 内部团结性; ③ 报酬合理性与需求满足公平; ④ 民主性等。
群体动力理论是心理学家勒温(K. lewin) 于1932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一系列研究的 基础上创立的。群体动力理论借用了物理 学中的“力场”观念,描述群体行为的产 生机制。所谓群体动力是指群体行为的动 力与方向。研究群体动力,就要研究影响 群体行为的诸因素。
一、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所共同接受并遵守 的行为标准与行为准则,它是一个群体能保 持一致的基本因素,它是由价值观、心理、 行为方面的相互接近达成一致而形成的。 1.群体规范包括 • 正式的明文规定的准则 • 非正式的、在群体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约定 俗成的行为标准
群体动力理论与激励理论
05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群体动力理论的深入研究
1
深入研究群体动力理论在组织行为、团队管理等 领域的应用,探讨群体动力对个体和团队绩效的 影响机制。
2
探索群体动力理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和 差异性,为跨文化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3
进一步挖掘群体动力理论中的核心要素,如群体 规范、群体凝聚力等,以深化对群体行为和绩效 的理解。
当代激励理论
当代激励理论进一步发展了自我决定理论和目标设置理论等。这些理论强调个体自主性、 自我实现和目标导向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满足人的内在需求和提供有意义的工作,可以激 发个体的创造力和工作绩效。
激励理论的应用场景
01
在组织管理中,激励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员工激励、领导力发展、 团队建设和创新等方面。通过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动机,组织可以 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整体的 工作效率和绩效。
业绩。
促进团队合作
02
群体动力理论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协作,有助于形成高
效协作的团队氛围。
提升组织文化
03
运用群体动力和激励理论,塑造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增强员
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在团队建设中的应用
增强团队凝聚力
通过团队目标和共同努力,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提高团队创新能力
激励理论有助于激发团队成员的创意和灵感,促进团队创新能力 的提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VS
群体动力理论还强调了群体内部的公 平和公正对激励个体行为的重要性。 这种观点对激励理论的影响在于,它 强调了建立公平和公正的激励机制的 重要性,以确保个体行为的积极性和 励理论在群体动力理论中的应用在于,它提供了具体的激励方法和手段,以激发群体成员的积极性 和创造力。例如,激励理论中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可以用来促进群体成员的积极行为和抑制消极行为。
卢因的群体动力论
案例分析
• 群体动力论不仅运用于社会学、心理学研究上 ,还广泛运用于管理学、行为科学和教育学科 研究上。根据群体动力论,如果教师在管理类 课程上传授基本管理理论与知识的同时,还注 重塑造班级群体环境,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相 互教育的互动模式,创造一种开放、真诚和团 结合作的群体氛围,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 效果。
• 公示表明,个体行为的方向和强度取决于 个体所属的群体环境影响两个变量的变化。 也就是说,群体中个体的行为,既与个体 自身的素质有关,又与群体氛围有关。同 时,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受环境的影响, 又构成环境的一部分,影响其成员。群体 与其成员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和影响,就 构成了行为动力
二、群体气氛对群体成员的影响 群体气氛主要包括群体的风气、群体的领 导方式、群体中成员间相互作用关系等方面。
3、群体中成员间相互作用关系
群体中成员间相互作用关系主要体现于两种 类型的行为:一类是群体成员对工作任务的行为, 称为工作任务型;另一类是群体成员对个人的行 为,称为人际关系型。这些行为有时会起正的、 积极促进作用,而有时则起负的、消极的作用。
• 群体与其成员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和影响, 就构成了行为动力
(1)沟通。 向群体成员解释有关决策和政策,使他们 知晓;及时提供反馈;坦率承认自己的缺点和 不足。 (2)支持下属。 对群体成员和蔼可亲,平易近人,鼓励和 支持他们的意见与建议。
(3)尊重下属。 真正授权给群体成员,认真倾听他们的想 法。 (4)公正无偏。 恪守信用,在绩效评估时能做到客观公正, 应予以表扬的尽量表扬。 (5)行为一贯。 处理目常事务应有一贯性,明确承诺并能 及时兑现。 (6)展示能力。 通过展示自己的工作技术、办事能力和良 好的职业意识,培养下属对自己的钦佩与尊敬。
群体动力论名词解释
群体动力论名词解释群体动力论是一种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是一个群体或团体内部的动态行为模式和规律。
群体动力可以是任何人群,从家庭到社区、公司、国家乃至全球社会。
从理论上来说,群体动力是指“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条件下,对个人普遍性和相互影响的研究和理解”。
人们总是在团体中行动,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家庭、朋友圈、工作组、学校、社会组织、党派和国家等各种不同形态的群体。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地以不同的形式集结在一起,群体动力也不断地随着时代和环境变化而变化,从而产生了复杂的人类社会现象。
群体动力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群体行为的起因和影响,对于社会基础和人类文明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在群体动力的领域中,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下面来逐一介绍。
1. 群体认同群体认同是指个体加入群体后,根据群体的文化、信仰、价值观和利益等共同点,对群体中其他成员和群体的整体产生一种认同感。
这种共同感受是通过群体内部沟通、交流和共同行动逐步形成的。
群体认同是群体团结和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群体亲和力群体亲和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建立的一种情感联系。
在群体中,成员之间会通过交流、行动和互动来建立亲密关系。
群体亲和力不仅有助于增强群体成员之间的团结性和信任感,还有助于提高群体合作和共同创造等方面的能力。
3. 群体合作群体合作是指群体成员在共同目标的驱动下,通过相互配合和协作来实现目标的过程。
在群体中,由于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能和经验,因此合作的效果通常比单个成员能达到的更好。
群体合作的成功与否,也往往影响着群体成员的彼此信任和群体认同感。
4. 群体压力群体压力是指群体对个人的行为和想法施加的压力。
群体中个体行为和观点的一致性通常是一种双向的压力作用,即个体会因为群体的行为和价值观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另一方面,个体行为和想法的不一致也会对群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群体压力对个体的影响不容小视,它也是社会行为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4。 群体动力与激励理论
2、强化的基本方式 在管理中,应用强化理论改造行 为一般有以下四种方式: (1)正强化 (2)负强化 (3)自然消退 (4)惩罚 从强化的时间安排上有以下两种 方法会影响强化效果: (1)连续强化 (2)间断强化
二、强化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1、强化方式的准确选择; 2、正确选择强化物; 3、正确选择强化时间; 4、强调员工的社会学习 (间接行为改造)。
1
正式组织的 领导方式 要求的相互作用 规章制度 2
凝聚力
第三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激发人们行为 动机的各种因素。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德佛ERG理论
生存(Existence)需要 关系(Relation)需要 成长(Growth)需要
二、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
式给我们的启示
(1)综合激励模式使我们认识到, 对员工的激励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 的问题; (2)任何一种综合激励模式都很 难包容一切; (3)现实问题往往是越来越复杂 的,激励理论需要不断创新。
第七节 激励的一般原则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 2、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原则; 3、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原则; 4、按需激励原则; 5、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原则; 6、严格管理与思想工作相结合原则。
ERG理论的几个重要观点: ①在同一层次上,少量需要满足后,会 产生更强烈的需要; ②较低层次需要满足得越充分,对较高 层次的需要越强烈; ③较高层次的需要满足得越少,较低层 次的需要则越强烈。
三、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激励因素: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 因素;它与工作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 保健因素:促使人们产生不满的因素; 它与工作条件或条件相关。
简述群体动力论
简述群体动力论
群体动力论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关注的是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它认为个体在群体中会受到群体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和观点。
群体动力论认为,个体的信念、态度和行为是与群体成员的互动和共识形成相关的。
通过研究群体动力,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模式和决策过程。
群体动力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社会规范:群体中存在一定的社会规范,通过社会规范个体会被要求遵守群体共享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期望。
2. 社会认同:个体在群体中会寻求认同感,努力与群体中的其他成员保持一致,这种认同感可以增强群体凝聚力。
3. 社会影响:个体在群体中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进行调整或改变。
这种社会影响可以是通过信息传递、舆论引导或者群体压力等方式实现的。
4. 群体中的决策过程:群体动力论研究了群体中的决策过程,发现群体决策可能是由许多各异个体的意见形成的,并且个体的参与程度、意见一致性等因素都会影响群体的决策效果。
通过研究群体动力,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决策过程,也可以应用于团队管理、社会动员、舆论引导等领域,从而更好地促使个体与群体协同合作、形成共识。
卢因的群体动力论
群体动力论的发展历程
卢因是群体动力论的创始人,他通过对群体行 为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
随着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群体动力 论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成为研究群体行为的 重要理论之一。
当前,群体动力论在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社 会治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解决实际问 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意义
卢因的群体动力论为后来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成为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 分支。该理论对于理解群体行为、群体决策、群体冲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组织管理、 市场营销、教育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02
群体动力论概述
群体动力论的定义
群体动力论是一种研究群体行为的理 论,它探讨了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相 互作用、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 群体行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06
结论
研究总结
该理论指出群体中存在三种基本力量:群体规 范、群体压力和群体凝聚力,这些力量对个体
行为和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群体动力论在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领域产生了 广泛影响,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启示
。
卢因的群体动力论对群体行为和社会动态进行 了深入探讨,强调了群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作 用和影响。
群体动力结构
领导关系
群体中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 的关系,以及领导方式对群体动
力和绩效的影响。
信息交流
群体内部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方式, 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信息交 流的效率和有效性影响群体的判断 和决策。
权力结构
群体中权力的分布和影响力,以及 如何通过权力关系影响群体的动态。
04
群体动力论的应用
对组织管理的启示
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第五章
成就激励理论的启示
• 高成就需要者喜欢独立负责,希望获得信息反 馈和中度风险的工作环境。独当一面可以被高 度激励,在经营自己的企业、管理组织一个独 立部门以及处理销售业务等方面颇有建树 。
• 对较大规模组织,高成就需要者不一定是优秀 管理者。大型组织的优秀管理者,也未必就是 高成就需要者。
27
第六节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 公平理论是由美国学者亚当斯( J.S.Adams) 于60年代提出的,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它是研 究报酬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的理论。
• 基本观点:一个人做出成绩取得报酬以后,不 仅关心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报酬相对量。 进行比较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结 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 主观评价和相互比较的方法来进行考察 个人对自己所得感觉 /对自己投入的感觉==个 人对他人所得感觉/ 个人对他人投入的感觉
28
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
• 横向比较:将获得“报偿”(包括金钱、工作 安排以及获得的赏识等)与“投入”(包括教 育、努力及耗用在职务上的时间等)的比值与 组织内其他人作社会比较。相等时认为公平。
• 通过培训可以激发员工的成就需要。管理者可 以直接选拔找到高成就需要者,可以通过培训 对自己原有的下属进行培养。
23
第五节 佛隆的期望理论
• 期望理论是佛隆(Victor H. Vroom)1964年在 他的《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的。其内容是:
–某一活动对某人的激发力量取决于他所能得到结果 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达成该结果的期望概率。
• 纵向比较:把自己目前投入的努力与所获报偿 的比值,同自己过去投入的努力与所获报偿的 比值进行比较。相等时认为公平。
第十一章 群体动力
(1)规模:规模越大冲突越大。 规模:规模越大冲突越大。 (2)参与:下级参与越多冲突越少。 参与:下级参与越多冲突越少。 (3)直线结构与参谋结构存在的矛盾。 直线结构与参谋结构存在的矛盾。 (4)奖酬制度:报酬悬殊大,冲突越大。 奖酬制度:报酬悬殊大,冲突越大。 (5)资源的相依性:在使用组织资源上,群体之间易有冲突 资源的相依性:在使用组织资源上, (6)权力:组织中各群体权力分布越不均匀,冲突越大 权力:组织中各群体权力分布越不均匀, 3.个人因素 3.个人因素 价值观、个性、素养等因素都可能引起冲突。 价值观、个性、素养等因素都可能引起冲突。
第十一章
二、 群体规范
群体动力
1, 群体规范的含义:群体内部所确立的,为群体成员 , 群体规范的含义:群体内部所确立的, 内部所确立的 共同意识到的并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的并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所共同意识到的并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2,群体规范的分类: ,群体规范的分类: 按对象划分: 按对象划分:正式群体的规范和非正式群体的规范 按存在形式分: 按存在形式分:成文的准则规范和不成文的意识规范 3,正式群体的规范的形成 , 认识争论阶段 趋同阶段 接纳阶段
第十一章
群体动力
谢里夫实验发现了影响群体规范形成的几个主要 的心理因素: 的心理因素:
人们自觉不自觉地选择一个参照榜样, (1)模仿 人们自觉不自觉地选择一个参照榜样,在意 识上接受,言行上临摹参照榜样的思维与言行方式。 识上接受,言行上临摹参照榜样的思维与言行方式。 个体无意识地受到他人对某件事物的态度, (2)暗示 个体无意识地受到他人对某件事物的态度, 评价和行为趋向方面意见的影响。 评价和行为趋向方面意见的影响。 人体有意识地接受了他人的意见,态度, (3)顺从 人体有意识地接受了他人的意见,态度,评 价和行为趋向,并自觉地改变自己相应的意见,态度, 价和行为趋向,并自觉地改变自己相应的意见,态度,评 价和行为的趋向。 价和行为的趋向。 综上所述, 综上所述,群体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它的一致性和协 同性,具体表现在全体成员在行为、 同性,具体表现在全体成员在行为、情绪和态度上的协调 统一,并进而产生一种“类化过程”,由此使群体成员收 统一,并进而产生一种“类化过程” 到暗示,产生相互模仿,表现出顺从, 到暗示,产生相互模仿,表现出顺从,在此基础上才形成 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
群体动力学理论
群体动力学目录• 介绍• 定义• 方法论上特点• 研究对象及目标• 理论奠基人K.勒温及其生平1介绍群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s)亦称“团体动力学”,试图通过对群体现象的动态分析发现其一般规律的理论。
最早在文献中使用群体动力学这一术语的,是其创始人K勒温。
他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个性特征和场(指环境的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应用场理论研究群体、群体活动的过程、群体行为的动力,就叫群体动力学。
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的美国。
2定义简要的说:群体动力学就是在群体中,只要有别人在场,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就同他单独一个人时有所不同,会受到其它人的影响.研究群体这种影响作用的理论,即群体动力学.3方法论上特点(l)注重实验和调查等实证的方法。
(2)重视群体生活的动力性和相互关联性。
(3)与其他一切社会科学有着广泛的联系性。
(4)重视研究成果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的可能性。
4研究对象及目标群体动力学以群体的性质、群体发展的规律、群体和个人的关系,群体和群体的关系等作为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群体的凝聚力(如决定群体凝聚力强弱的因素),群体压力和社会规范(如从众现象等),群体目标(如群体目标的有无对群体性能的影响)和成员的动机作用(如竞争与合作),群体的结构特性(如交往结构、势力结构等),等等。
群体动力理论对社会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研究群体行为作出了很大贡献。
由于对群体活动的广泛研究,今后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囊括性的理论,以使群体动力学达到体系化阶段。
5.理论奠基人K.勒温及其生平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 1890-1947),德裔美国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社会心理学的先驱,也是首先将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用于研究动机、人格及团体社会历程的心理学家。
他出生于普鲁士波森省的莫吉尔诺[2] 乡村的一个中产阶级犹太家庭,因心脏病突发逝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牛顿维尔(Newtonville)。
社会心理学研究群体动力与集体行动
社会心理学研究群体动力与集体行动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个体心理的学科,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是研究群体动力和集体行动。
群体动力是指在一群人中形成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而集体行动则是指群体成员共同参与、协作和表现出的行为。
本文将探讨社会心理学研究群体动力与集体行动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一、群体动力理论群体动力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研究群体行为的重要理论之一。
其中较为著名的理论包括社会认同理论、规范激励理论和集体自我效能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会影响其在群体中的行为。
当个体与群体的认同感强烈时,他们更可能参与和支持群体的集体行动。
规范激励理论关注个体在群体中受到的内部规范和外部激励对其行为的影响。
内部规范是指个体对于正确行为的内心期望,外部激励则是指个体受到的来自他人或环境的奖励或惩罚。
当个体感知到内部规范和外部激励的一致性时,他们更可能表现出支持和参与集体行动的行为。
集体自我效能理论强调群体中个体对于集体目标实现能力的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当群体成员对于群体目标的实现能力有信心时,他们更愿意协作和参与集体行动。
二、群体动力的实证研究为了考察群体动力和集体行动的影响因素和机制,许多研究采用了实证方法,例如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
一项实验研究发现,当参与者在实验条件下被分配到具有积极社会认同的群体中时,他们更愿意为群体利益而付出个人利益。
这表明社会认同对于群体行动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另一项调查研究发现,个体对于外部激励的感知和认同程度与其参与集体行动的意愿相关。
当个体感受到来自他人和环境的正向激励时,他们更可能参与到群体活动中。
观察研究则关注实际群体行动中的行为模式和动力机制。
例如,一项观察研究发现,当群体中的一小部分成员表现出积极主动的集体行动时,其余成员也更可能跟随并参与到行动中去。
三、集体行动的实际应用研究群体动力和集体行动的实证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行为现象,也有助于实际应用,如组织管理和社会变革。
群体动力理论与激励理论
29
双因素论
需要层次论
ERG理论
激励需要论
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
自我实现 尊重 归属 安全 生理
成长需要 G
关系需要 R
生成需要 E
12
心理结构和意识水平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不仅有机能,
还有其结构。他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3个 方面: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 (Superego)。这种区分与意识水平 (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的关系如图:
13
意识
前意识 超我 自我
潜意识
本我
无意识 注:自我在三个水平间漂移
图 自我、本我和超我
4
(5)行为一贯。处理目常事务应有一贯性, 明确承诺并能及时兑现。
(6)展示能力。通过展示自己的工作技术、 办事能力和良好的职业意识,培养下属 对自己的钦佩与尊敬。
5
3、群体中成员间相互作用关系 群体中成员间相互作用关系主要体
现于两种类型的行为:一类是群体成员 对工作任务的行为,称为工作任务型; 另一类是群体成员对个人的行为,称为 人际关系型。这些行为有时会起正的、 积极促进作用,而有时则起负的、消极 的作用。
(3)成长(Growth)需要。这是人要求得到提高 和发展的内在欲望。成长需要的满足要求充分 发挥个人的潜能,有所作为和成就,并不断地 创新和前进。这一类需要可与马斯洛需要层次 中部分“尊重”需要和全部“自我实现”需要 相对应。
20
ERG理论的三大规律如下: 一是“愿望加强”律:各个层次的需要得到的满
15
群体动力与激励理论
基本内容:这种理论认为,人们对某项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取决于他对这种工作能满足其需要的程度及实现可能性大小的评价。
四、期望理论
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M =V × E
01
激发力量(motivation):激励作用的大小;
02
l研究表明:对主管人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这一理论常用于主管人员的激励。
一、成就需要激励理论
二、ERG理论(成长理论 )
◙是由美国耶鲁大学著名管理学家阿尔德弗提出来的,认为人的需要可归结为生存需要(existence)、关系需要(relation)和成长需要(growth)三种。
生存需要:是指人全部的生理需要和物质需要,与需要层次论中的全部“生理”需要和部分“安全”需要相对应;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阿尔德弗的ERG理论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弗隆的期望理论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式
内容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
综合型激励理论
第二节 激励理论
01
l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认为人们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还有三种基本的激励需要,即: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归属需要。
保 健 因 素
激 励 因 素
善于区分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两类因素。
管理者应运用各种手段,如调整工作的分工,实行工作内容丰富化等来增加员工对工作的兴趣,千方百计地使员工满意自己的工作。
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不同组织,乃至每个人,最敏感的激励因素是各不相同的,应灵活地加以确定。
群体动力
第七章群体动力群体动力是指群体中人和环境两方面的许多因素,诸如群体规模、群体压力、群体决策、群体凝聚力以及群体沟通、人际关系等等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包括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变化和协调过程。
第一节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抑制作用一、勒温的群体动力论关于群体动力的研究,最早起于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1890—1947年)。
勒温认为,人的心理与人的行为决定于内在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当人的需要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内部力场的张力,而周围环境因素起着导火线的作用。
人的行为动向取决于内部力场与情景力场(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主要的决定因素是内部力场的张力。
“场”是借用物理学中“磁场”的概念。
根据“场”理论,勒温提出了他著名的行为公式即:人的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或结果。
用公式表示则为:B=F(P·E)其中B是行为,P是个人,E是环境,F是函数。
勒温关于“场”理论最初只限用于个体行为的研究。
1933年他移居美国后,把“场”理论应用于研究群体行为,提出了“群体动力”(group dynamics)概念。
所谓群体动力是指群体活动的动向。
研究“群体动力”就是要研究影响群体活动动向的诸因素。
勒温在他的著作《群体动力学的新领域》、《群体决策和社会变革》中,用“场”理论和力学的概念,说明群体成员之间各种力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认为群体不是单个个体的简单总和,而是超越了总和。
群体对个体能发生巨大的影响,个人在群体中会产生不同于处在单独环境中的行为反应。
“群体动力”理论不仅对于组织行为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影响,并且对于研究群体行为作出了直接的贡献。
在群体动力论发表之后,勒温和他的学生在1945年建立了“群体动力研究中心”,对于影响群体行为诸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构成了组织行为学有关群体心理与管理的基本内容。
勒温首创的群体动力理论,是从动态和系统的观点,分析了群体中人和环境两方面的许多因素,诸如群体规模、群体压力、群体决策,群体凝聚力以及群体沟通、群体冲突和人际关系等等。
群体动力理论
群体动力理论群体动力理论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勒温。
勒温借用物理学中磁场的概念,认为人的心理、行为决定于内部需要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因此,要测定人的心理与行为就必须了解完成这一行为的内在的心理力场和外在的心理力场的情境因素。
当人的需求未能满足时,就会产生内部力场的张力,环境起着导火线的作用。
据此他提出了心理力场的理论公式:B=f(P.E),其中B代表行为,P代表个人,E代表环境,f 代表函数。
勒温的“场”理论最初只用于研究个体行为。
1933年他迁居美国后,又应用于研究群体行为,提出“群体动力”的概念。
所谓“群体动力”就是指群体活动的方向,而研究群体动力就是要研究影响群体活动动向的各种因素,因为群体活动的动向同样决定于内部力场和情境力场的相互作用。
群体动力理论的宗旨是寻找和揭示群体行为与群体中的个体行为的动力源,从心理及社会环境两方面去寻找对群体以及个体行为的推动力量。
它认为,要改变一个个体,最好从改变他生活的群体入手,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有一种群体归属感,都不愿意被他所属的群体厌弃。
群体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阶段,其发展的走向直接与群体的素质密切相关。
群体中各成员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群体动力反应在群体内部,有以下一些关系:同伴依慕(Peer Attachments)、权威关系(Authority Relation)、利群行为(Prosocial Behavior)、合作(Cooperation)、竞争(Competition)、共生(Symbiosis)等等。
一般的群体动力系统包含三大要素:凝聚力、驱动力、耗散力。
其中凝聚力是保证群体稳定的因素,驱动力是促使群体发展和演化的因素,耗散力则是破坏群体稳定和演化、降低群体绩效的因素。
这三种动力构成要素同生并存舍群体中,他们相互作用、抗衡,彼此消化、转化,推动着群体的演化和发展。
1、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是吸引成员维系在一起,保持某种关系模式的情感因素。
《2024年群体动力论视角下的“饭圈”与“饭圈文化”及其引导规制研究》范文
《群体动力论视角下的“饭圈”与“饭圈文化”及其引导规制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粉丝文化逐渐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
其中,“饭圈”与“饭圈文化”作为粉丝文化的代表,在年轻群体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从群体动力论的视角出发,探讨“饭圈”与“饭圈文化”的特点、成因及其影响,并就如何进行合理的引导规制进行研究。
二、群体动力论概述群体动力论是一种研究群体行为和群体过程的心理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群体的行为和决策受到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群体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影响。
群体动力论强调群体内部成员的互动和交流,以及这种互动对群体行为和决策的影响。
三、“饭圈”与“饭圈文化”概述“饭圈”指的是围绕特定明星或偶像的粉丝群体,“饭圈文化”则是这种粉丝群体在社交网络中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这一文化现象主要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进行传播和互动。
四、“饭圈”与“饭圈文化”的群体动力特点(一)高度组织化:饭圈内部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分工,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共同维护和支持偶像。
(二)情感驱动:饭圈文化的核心是情感驱动,粉丝对偶像的喜爱和支持是建立情感联系的基础。
(三)外部影响力:饭圈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得以迅速扩散。
五、“饭圈”与“饭圈文化”的影响与问题“饭圈”与“饭圈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粉丝与偶像之间的情感联系,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追星、网络暴力等。
这些问题不仅对个体心理健康造成影响,也对社会秩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六、引导规制策略研究(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网络行为,打击网络暴力等不良行为。
(二)加强媒体监管: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引导粉丝理性追星。
(三)开展教育引导:通过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饭圈文化”的认识,引导粉丝理性看待追星行为。
(四)建立自律机制:鼓励“饭圈”内部建立自律机制,规范成员行为,维护良好的粉丝文化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群体风气是群体在工作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约 定俗成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风貌,是一种非正式 的、非强制的行为标准。 • 影响:(1) 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形成与群体 一致的行为方式,对行为有规范作用 (2)人在不同的风气的群体中会产生不 同的行为
• 2.对领导方式的影响
• 专制型领导的特点: 1. 方案领导定 2. 方法和程序领导逐步指示 3. 评价以个人好恶为中心
小组成员
主讲人 资料收集 PPT制作 资料总结 :李 阳 :王嘉敏 韩瑞霞 杨丹 :谢茜琳 :王飞飞
群体动力理论
• 提出:美籍德国人库尔特.卢因 • 定义:是指在群体中,只要有别人在场,一个人 的思想行为就同他单独一个人时有所不同,会受 到其它人的影响,研究群体这种影响作用的理论。 • 公式:B = f (P,E) B:个人行为的方向和强度 P:个人的内部动力、内部特征 E:个体所处的环境
群体气氛对群体成员的影响
• 2.对领导方式的影响
• 民主型领导的特点: 1. 方针全体讨论 2. 程序和目标在讨论中了解 3. 领导提供技术选择方案,成员自行选择 4. 自由结伴、群体自行决定分工 5. 评价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6. 领导做精神成员,不替代成员工作 • 结论:要形成好的群体气氛,领导方式应该具 备如下特点:沟通 、支持下属 、 尊重下属 、 公正无偏 、行为一贯 、 展示能力
• •
• • • •
其次,她在平时业余的时间中又没有跟其他组员交流,工作之后也没有 加入其他组员的活动行列,这种独立的行事方式在别的组员的眼中很容易 形成一种“高傲”的印象。 再次,姜丽在完成自己的任务之余,又乐意帮助别人,并促使别人更快 的完成任务,但由于之前所指出的两点原因,容易使其他组员形成一种错 觉——姜丽在炫耀自己的本事,并对别人的工作“指指点点”,分明想抢 别人的饭碗。 更糟的是,这种不良的误会状态持续了5个月之久! “把姜丽解雇或调 走,让项目小组回到原来的状态!” 很明显,姜丽是该小组的“明星”员工,她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把你的 “明星”赶走就相当于割断自己的大动脉。而且,解决目前的人际紧张并 不是把责任扔到她的身上就能了事的。 首先,马林招聘了姜丽,并将她安排到项目小组,但并没有进行任何新组 员加入的预热,使得姜丽无法更平滑的融入小组的氛围。
• 马林是联合化学公司流程设计中心的主任,手下有8名 工程师,均系男性。多年来,小组成员之间关系良好。 随着工作任务的增加,马林招聘了一名刚刚获得某名牌 大学工学硕士学位的姜丽加入一个旨在提高设备运行效 率的项目小组。该项目小组原先只有三人,由巩森任组 长。 作为一名新成员,姜丽非常喜欢这项具有挑战性 的工作,因为工作中能够用到不少专长。她工作十分认 真,对其他项目小组的成员也非常友好,但在业余时间, 她从不和同事闲聊。由于工作主动,姜丽总是率先完成 自己分担的那份任务,而且还经常帮助其他同事。 • 五个月后,巩森找到马林讨论项目小组的问题。巩森汇 报说:“姜丽骄傲自大,好像什么都懂。对人不友好, 大家都不愿意和她一起工作。”马林回答说:“据我所 知,姜丽是个优秀的工程师,成绩很突出。大家对她的 印象这么不好,这怎么可能呢?这几天我找她谈 谈。” • 一周后,马林找姜丽谈话,说:“姜丽,自从你来到流 程设计中心,工作很勤奋,能力很出众,我非常赞赏。
• 本次的案例体现了一个典型的团队问题: • 新成员的加入意味着原来的团队会发生重组并形成一个新的团队。当然, 原来的团队在名义上依然存在,只是团队内部发生了一些变化,而恰恰就 是这些内部的变化导致各种各样的边缘效应。正确区分名义团队和实质团 队才能使在你遇到相关的问题时不会摸不着头脑。 • 名义上,姜丽已经加入了项目小组,但实质上,姜丽没有得到其他组员 的认同,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小组中。从案例中我们看到,姜丽其实并不像 巩森所说的那样,但为何其他组员又对姜丽存有这样不好的印象呢?最关 键的原因就是组员之间没有充分的沟通和了解,导致后面的种种误会。 • 作为一名新组员,姜丽一开始就接手这样一份有挑战性又能发挥自己所 长的工作,自然会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 • 首先,由于她全心身投入工作,自然会对与其他组员建设良好的关系 有所忽略,这样,其他组员就会慢慢的疏远她。
群体气氛对群体成员的影响
• 3.对群体成员间的相互关系的影响
• (1)群体成员对人际关系 • 1.正的人际关系型行为:团结、帮助、鼓励、 和谐、自然、轻松、谅解、真诚、赞同、遵从、 耐心、宽容 • 2.负的人际关系型行为:分歧、拒绝、紧张、 别扭、对抗、烦躁、不容忍 • (2)群体成员对工作任务 • 1.正的工作任务型行为:积极的信息交流、接 受建议、利用所有人的智慧、意见进行决策、 细致耐心地交流和讨论 • 2.负的工作任务型行为:封闭信息、指责、争 吵、缺乏耐心、草率
群体动力的存在和作用
• 1.群体领导方式动力。
• 群体的领导方式不同,表现为专制型、民主型、 自由放任型,其成员的行为表现也不同。
• 实例:对若干名10所左右的男孩所做的试验表
明:在专制型群体中,成员的攻击性言行、引 人注目的出风头行为,使用“我”而不“我们” 的频率、推卸责任、做给领导看的行为、对群 体活动缺乏满足感,都显得很突出;在民主型 群体中的表现则相反,而且同一个成员一但从 专制型群体调入民主型群体,其行为就立即起 变化。
群体动力的存在和作用
• 3.群体结构分成两组进行试验, 甲组成员都是以安全需要为优势需要,而自尊 需要较低的学生。乙组则是注重自尊需要、而 安全需要较低的人。结果表明,甲组在平等型 群体中的生产率低,而在层次型群体中的生产 率高;乙组的生产率的高低则正好相反。可见, 成员行为取决于个人需要类型和群体领导方式 如何搭配。
群体气氛
• 卢因的群体动力学告诉我们,要使员工形成有 利于组织目标的行为,达到激励的目的,一方 面要选拔合适的员工,另一方面要营造好的群 体气氛。
• 群体风气是群体在工作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约 定俗成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风貌,是一种非正式 的、非强制的行为标准。
群体气氛对群体成员的影响
• 1.对群体风气的影响
• 但是,听说你和同事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怎么回事?” 姜丽大吃一惊,回答说:“没有啊!”马林提醒道: “具体一点,就是有些同事说你骄傲自满,好像无所不 能,而且常常对他人的工作指手画脚。”姜丽反驳道: “我从来没有公开批评过其他同事。而且,每当我完成 自己的任务后,还常常帮助他们。”马林问:“为什么 别人对你的意见那么大呢?”姜丽感到愤愤不平,说: “那几位同事根本没有尽全力工作,他们更热衷于足球、 音乐、酒吧。还有,他们从未把我当作一名称职的工程 师,仅仅把我看作是一名闯入他们专业领域的女性。” 马林说:“工程师的考评与激励属于管理工作,你的职 责是做好本职工作。关于性别,公司招聘你只是由于你 的能力、知识符合条件。好好干,把管理问题留给 我。” • 1. 项目小组表现出哪些群体动力方面的特征? • 思考方向:个体行为与情景力场;群体行为与内部力场 • 2. 你认为马林应如何处理项目小组出现的问题? • 思考方向:沟通
群体动力的存在和作用
• 2.群体组织形式动力。 • 实例:
• 在欧洲战场上被德国俘虏的美国士兵,反抗情绪 和逃跑率都很高;而在朝鲜战场被中国俘虏的美 国士兵,反抗情绪和逃跑率都很低。心理学家薛 恩于1956年对此进行研究,认为这种行为反差是 由群体组织形式造成的。在中国战俘营中,看守 人员与战俘的伙食、医疗条件平等,战俘经常调 动而组成新的战俘群,有意识的让被俘士兵管理 被俘军官,战俘被提审后不再回原来的战俘群。 在纳粹德国的战俘营中,组织管理方法与中国的 恰好相反。因此导致了战俘行为的不同。这一现 象在管理领域也有借鉴意义。
群体动力的存在和作用
• 4.群体公约动力。 • 实例: • 卢因40年代曾就公约改变人们行为态度 的有效性做过一系列的试验,如怎样改 变美国家庭主妇不喜欢用动物内脏做菜 的习惯。试验结果表明,群体的公约规 则,比一般性的宣传说服,更能改变群 体成员的行为。
群体动力的存在和作用
• 5.群体多数动力。 • 案例:
群体动力的存在和作用
• 他们指出,群体凝聚力与生产率受控于群体 目标和组织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一致,群体 凝聚力高固然会使生产率有极大的提高,但 即使群体凝聚力低也能提高生产率;如果不 一致,则群体凝聚力高反而会使生产率下降, 群体凝聚力低则对生产率不会产生明显的影 响
群体动力理论主要意义和局限性
• 意义:
• 启发人们从内因的角度去考察和研究群体行为的产生 和发展规律;从群体成员间的关系以及整个群体氛围中 去把握群体行为的变化过程;使个体、群体和社会三位 一体的关系得到逐渐认识;促进了小群体研究重点的转 化;并在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偏重强调群体内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忽视了其他 关系;没有看到群体行为产生和变化的根本动因;研究 对象、范围等方面未达到普遍意义。
• 局限性:
•
其次,巩森作为小组的组长,没有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而是让事情拖 了5个月之久才向马林报告,明显没有尽到管理者的责任。误会是由于没有 充分的沟通和了解引起的,当务之急,马林应该单独跟小组的组员谈话,了 解各个组员心中的误会程度究竟有多深,并设法纠正这些失实的印象,润滑 姜丽与其他组员之间的摩擦。 当然,即使误会得以化解,小组还可能残余一些小问题,那就是姜丽那种独 立的行事方式使其未必能够很好的融入到其他组员的氛围。解决这个问题 ] 的关键是巩森能够合理的分配各个成员的工作角色与任务,并促进组员在工 作上必要的沟通,使他们在工作上达到一个共识。至于工作之余的活动,就 各自各精彩行了。虽然工作之余的团体活动有益于提高团队的凝聚力,但勉 强行事只会得到反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