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始祖探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契丹始祖探源

——试析“白马青牛”说

关于契丹族的始祖,《契丹国志》载:“契丹之始也,中国简而不载,远夷草昧,复无书可考,其年代不可得而不详也。本其风物,地有二水,曰北乜里没里,复名陶隈思没里者,是其一也,其源流出自中京西马盂山,东北流,华言所谓土河是也。曰袅罗个没里,复名女古没里者,又其-也,源出饶州西南平地松林,直东流,华言所谓潢河是也。至木叶山,合流为一,古昔相传,有男子乘白马浮土河而下,复有-妇人乘小车驾灰色之牛,浮潢河而下,遇于木叶之山,合流之水,与为夫妇,此其始也,生八子,各居分地,号八部落”。

《辽史》载:“契丹之先,曰奇首可汗,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居松漠之间。今永州木叶山有契丹始祖庙,奇首可汗、可敦并八子像在焉。潢河之西,土河之北,奇首可汗故壤也。”

后人将这两段史料整理为: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

耶律阿保机曾经在木叶山上建始祖庙,奇首可汗在南庙,可敦在北庙,绘塑二圣并八子神象,不仅岁时供奉,而且每次发动战争,必先祭告于此。

关于契丹的始祖、族源,有的研究者忽略了史书记载的真实性,把契丹始祖神化或虚化。笔者尝试剖析史书的记载,演绎契丹的族源,与研究者们商榷探讨。

一、《契丹国志》和《辽史》对契丹始祖的记载是真实的。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说,有些传说说得离奇古怪。比如:商族传说,帝喾的妃子简狄吞吃了玄鸟卵而生契;周族说姜源踩了熊迹而生下稷;乌孙人说本民族是一少女和狼相交生下的后代;突厥人说本民族是-个被砍去手足的十岁男孩和母狼交合生下的男孩……这些传说都是有悖人伦常理的。而史书对契丹始祖的记载,虽然简略蒙胧,可是真实准确。

首先,地名准确可考。

马盂山:是今河北省平泉县同内蒙古宁城县交界的甸子镇大黑石村境内的大尖山(亦称大黑山、锅底山)无疑

土河:是发源于平泉县柳溪乡境内的老哈河与发源于宁城县黑里河镇内的黑里河,在平泉县北五十家子镇北五十家子村小河东、宁城县甸子镇黑城村七家合流而成的河流,古称乌侯秦水、托纥臣水、土护真水,契丹称“陶猥思没里”,汉人称土河、涂河、徒河。

平地松林:在今河北省围场县到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南。

潢河:即今西拉木伦河。发源于今克什克腾旗西南部,古称作乐水、饶乐水、弱洛水。契丹称”袅罗个没里”,汉人称潢水。

木叶山:确有其山,大概位置在今翁牛特旗老哈河西南。

其次,故事真切无奇。

沿着土河而下的男人,骑着极普通的脚力——一匹白马;沿着潢河而下的妇人,驾着平时常用的运输工具——一辆青牛车。征程不过千里,即未遇险阻,又未遇强敌,轻轻松松地到了终点站——木叶山。

第三,婚育合人伦常理。

男人和妇人在木叶山相会,两人相爱,恩恩爱爱婚配,平平常常过日子,顺顺当当生了八个儿子。这八个儿子很是争气,和和气气生活,勤勤恳恳创业;团结友族,征服敌部,积累财富,集聚人脉, 营兵习武,开疆拓土,人丁兴旺,牲畜繁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兵强马壮,族属渐盛,分为八部。有了一些经济资本和军事实力后,某年某月某日,

他们向世人昭示:一个像镔铁一样坚强、像东方升起的太阳、将要统一大中国的民族诞生了!她的名子叫“契丹”。

第四,契丹人认祖归宗。

耶律阿保机建了始祖庙,称始祖父为奇首可汗,始祖母为可敦。奇首在南庙,说明始祖的故乡在南部,可敦在北庙,告诉人们始祖母的故乡在北部。不但岁时供奉,而且每次发动战争,都杀青牛、白马祭告始祖。

供奉祖宗,不同供奉神仙,是不可以随意供奉的。契丹人的始祖,是一辈辈口传心授给后人的,后人也深信不疑,其他人就没有不信的理由了。

二,奇首可汗是“黑城”人。

“黑城”,位于今宁城县甸子镇四道营子村和黑城村境內,座落在马盂山下、土河西岸。这座古城,修筑于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花园城”(今黑城北小城) ,修筑于春秋时期或更早一些;“外罗城”(今无遗迹),修筑于西汉时期;“黑城”(今遗址基本完整),修筑于辽、明时期。

“黑城”,在契丹辽国前,商族先民、山戎人、东胡人、匈奴人、乌桓人、鲜卑人、库莫奚人曾先后在这一带繁衍生息过。

这里曾是山戎人的根据地。

山戎,即山上的居民。概为生活在今七老图山脉和努鲁而虎山脉上的先民。这是-个古老的人类群体。《史记五帝本纪》载:“尧之时,北有山戎”。到了春秋时期,山戎势力逐渐强大,由奴隶主贵族结成了强大的军事联盟,经常到邻国燕、齐、赵进行掠夺和骚扰,成为三国的边患。公元前663年,山戎伐燕,燕向齐桓公告急,请求支援。齐桓公派兵伐山戎救燕,打败了山戎。山戎人从此从史册中消失了。

东胡人的“首都”。

战国时期,继山戎人之后,东胡人崛起。它与匈奴人并存,因匈奴人自称为胡人,所以中原人便把生活在匈奴以东的部族称为东胡。

东胡人的分布范围很广,大致是今七老图山脉和努鲁而虎山脉一带,老哈河、西拉沐伦河流域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区,而老哈河上游是他们的活动中心,“黑城”是他们的“首都”。强盛的东胡部落军事联盟,不断南侵东扩。公元前331——279年,东胡人打败了燕国,迫使燕国把大将秦开送来作人质。东胡的扩张,招致了燕、赵的反击。燕将秦开从东胡回国后,重整旗鼓攻打东胡,迫使东胡“却地千里”,燕在东胡人退出的地带,建立了五个“军事基地”(郡),其中右北平郡平冈就在今“黑城”,并且是五个军事基地的指挥中心。

公元前222年,秦灭燕,东胡又强盛起来,但不敢侵扰强大的秦国,便西侵匈奴,向匈奴单于索要名马,索要匈奴与东胡之间长约千里的“弃地”,还索要单于的妻子(阏氏)。公元前206年,匈奴单于冒顿乘东胡轻敌无备,一举击溃东胡。东胡部落军事联盟散落,大部落,一支逃到乌桓山,称乌桓族;一支逃到鲜卑山,称鲜卑族。其他小的部落逃往北方一些偏僻之地,多年后,也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北方的少数民族。.

匈奴、西汉争战之地。

匈奴人击败东胡以后,在大漠南北建立起东西数千里的奴隶制政权,不断侵扰南境西汉。马盂山、土河一带成为西汉、匈奴争夺的战场,汉武帝曾派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公元前133——公元前90年,汉武帝征伐匈奴,击退匈奴军以后,在今“黑城”增强了右北平军事基地的建设,扩建城池,巩固防地,并派得力大将驻守。匈奴开始衰落。

乌桓、鲜卑、南匈奴人的活动地。

汉昭帝时(公元前86——公元前74年),退至乌桓山的东胡人——乌桓族逐渐强大,回到了他们祖先生活过的地方,占据了今”黑城”一带。汉献帝时,公元207年,曹操统率大军北征乌桓,一举打败乌桓,把乌桓人迁到中原。从此,乌桓族从史册上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