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心理因素
自我意识增强
初中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开始 关注自己的形象、地位和价值,并希 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当他们的期望得 不到满足时,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
独立性需求
初中生渴望独立,希望摆脱父母的束 缚,自己做决定。当他们的独立性需 求得不到满足时,可能会产生逆反心 理。
社会因素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初中生的逆反心理有 很大影响。家庭氛围紧张、父母 教育方式不当等都可能导致孩子
3
逆反心理影响广泛
逆反心理不仅影响初中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关 系,还可能对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
针对性建议提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和家长应重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心理 健康课程、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初中生正确认识自己和 他人,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改进学校教育方法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
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普遍性
调查数据
根据多项调查数据显示,初中生逆反心理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多数初中 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逆反心理,其中以初二、初三学生最为明显。
原因分析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变化,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对外 部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然而,由于社会经验不足,他们往往对一些问题 产生片面或偏激的认识,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对初中生生活的影响
学习方面
逆反心理可能导致初中生对学习 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他们可能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
甚至逃课、作弊等。
人际关系方面
逆反心理可能导致初中生与家长 、老师或同学之间的关系紧张。 他们可能对长辈的教诲产生抵触 情绪,与同学产生矛盾和冲突。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近年来,初中生逆反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了更深入
了解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和表现,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以下是调查报告的内容。
调查对象,我校100名初中生。
调查时间,2022年5月。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如下:
1. 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家庭因素,家庭纷争、家长过分严厉等。
学业压力,学习成绩不理想、升学压力等。
社交问题,与同学关系紧张、被排斥等。
心理问题,情绪波动大、自尊心脆弱等。
2. 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情绪化,容易发脾气、情绪波动大。
拒绝合作,不愿意配合老师和家长的要求。
反社会行为,违反校纪、逃课等。
自闭,不愿意与人交流、沉默寡言。
3. 对初中生逆反心理的看法:
60%的被调查者认为逆反心理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对外界压力的一种表现。
30%的被调查者认为逆反心理是一种不良行为,需要及时纠正。
10%的被调查者认为逆反心理是一种病态心理,需要专业心理医生进行干预。
调查报告总结,初中生逆反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原因多种多样,表现也各不相同。
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这一问题,为初中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的心态,以更好地面对各种挑战。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近日,本人对初中生的逆反心理进行了调查,并就此撰写了以下的自查报告。
首先,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
这种心理表现在他们对家长、老师和社会规范的抗拒和反抗上。
在调查中,有高达80%的受访者表示曾经有过逆反心理的表现,比如不听从家长的安排、故意
违反学校规定等。
其次,调查还发现,初中生的逆反心理主要源于对权威的挑战和对自我价值的
探索。
在这一阶段,他们开始渐渐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意愿,因此会对传统的权威和规范产生怀疑和反感。
同时,他们也在不断地探索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希望通过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行为来获得认可和尊重。
最后,调查还发现,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有一部分受访者表示,由于逆反心理的影响,他们在学校表现不佳,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也较为紧张。
而另一部分受访者则表示,他们逆反心理的表现并不影响学习和生活,反而让他们更加自信和独立。
综上所述,初中生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但也需要引起家长和老
师的重视。
他们需要给予初中生足够的自由空间和尊重,同时也要引导他们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成长阶段,健康成长。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调查对象: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调查目的:了解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和成因,为相关教育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样本选择:选择一所初中学校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样本数量为100人,男女比例相近。
问卷设计:将问卷分为三部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逆反心理表现和逆反心理成因。
调查结果和分析:1. 个人基本信息:- 年龄分布:调查对象的年龄集中在13岁到15岁之间,15岁的学生比例最高,占45%。
- 性别分布:男女比例基本相近,男性占51%,女性占49%。
- 家庭背景:学生们来自不同类型的家庭,包括单亲家庭、核心家庭和大家庭。
2. 逆反心理表现:- 学校表现:调查结果显示,有45%的学生对学校行为规范抗拒,包括不守纪律、迟到早退等;有35%的学生表现出对老师的抵触情绪和不合作行为;有20%的学生有逃学倾向。
- 家庭表现:有60%的学生对家庭规矩抗拒,包括不按时完成作业、不遵守家里的规定等;有25%的学生和家人产生争吵和冲突;有15%的学生逃离家庭环境的意愿。
3. 逆反心理成因:- 家庭因素:父母过于宠溺和放任、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成员不和谐等是学生逆反心理的主要成因。
- 学校因素:学校的严厉纪律和过分要求、老师的过分批评和惩罚等会导致学生逆反情绪的产生。
- 社会环境:同伴的引导和影响、社会压力等也会对初中生的心理产生影响。
结论和建议:逆反心理在初中生中较为普遍,可能与他们正处于思想、情感和身体上的发展阶段有关。
逆反行为表现出来的方式不同,但其主要成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为了解决初中生逆反心理问题,建议以下方向进行干预:- 家庭教育:父母需要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关注和尊重孩子的需求,适度引导和教育,避免过度放任和过度要求。
- 学校管理:学校应该制定合理的纪律和规章制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采取积极的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
注意事项:以上报告仅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不代表所有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全部情况。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逆反心理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出于一种反抗情绪而表现出的非常规思维和行为模式。
由于初中阶段正是青春期的开始,受到了众多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影响,因此逆反心理在初中生群体中尤为常见。
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以及处理逆反心理的方法,以提供针对性的干预和指导。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了480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逆反心理表现形式、逆反心理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三、调查结果分析1.逆反心理表现形式根据调查结果,初中生逆反心理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反抗型逆反:表现为对权威、规则等方面持有反感情绪,不服从学校和老师的安排,常常故意违反纪律和规则。
(2)固执型逆反:表现为坚持己见,对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置之不理,无论对错都要争辩,不愿妥协。
(3)自卑型逆反:表现为在外表上表现得目中无人,拒绝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合作,内心却深感自卑和无助。
2.逆反心理的原因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和多个因素有关: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家庭因素: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对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家长的过度溺爱或者束缚,不合理的期望以及对孩子教育方式的苛刻要求都可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2)同伴关系:同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是逆反心理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受同伴的影响,一些初中生会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立性和个性而采取逆反的行为。
(3)学业压力:初中的学习压力较大,对于一些在学业上有困难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会通过表现出逆反心理来逃避学业的压力。
3.逆反心理的解决方法(1)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家长需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与其进行积极沟通,理解孩子内心的困惑和挫折,并给予支持和鼓励。
(2)加强学校的教育引导:学校需要加入逆反心理教育的内容,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
(3)提供积极的解决方法:对于初中生的逆反心理问题,家长和老师可以引导他们学会自我放松和管理情绪的方法,如培养他们从事体育运动或各类艺术活动,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和积极应对压力。
关于青少年的叛逆心理的研究性学习报告[5篇范文]
关于青少年的叛逆心理的研究性学习报告[5篇范文]第一篇:关于青少年的叛逆心理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关于青少年叛逆心理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导入:青少年是最容易产生叛逆心理的人群,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
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
它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
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正,发展下去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
研究人员:罗曦(明阳学校,高53班)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对青少年叛逆心理的调查研究,了解青少年叛逆心理的各个方面,得出一套对于青少年叛逆的教育对策,从中让青少年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状况,使之健康成长。
研究内容:搜集案例及资料,得出青少年叛逆心理的原因及其表现。
研究主要方法和手段:上网搜集相关案例及资料,查阅书籍,询问心理老师等。
研究过程:共青团长沙市委、长沙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长沙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联合长沙倍腾学校等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研究工作机构,以湖南省会长沙市为中心,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调查、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对近两万个家庭和1万名12岁至18岁的青少年进行了教育模式和行为方式的分析研究。
调查表明,13岁至16岁的年龄段中,青少年厌学、网瘾、暴力倾向等行为特征表现明显,而且呈现出低龄化趋势。
根据专业的分析研究,具有厌学、辍学、休学、叛逆、网瘾、暴力倾向等行为特征的青少年称之为“困惑青少年”,其中超过90%的“困惑青少年”集中在13岁至16岁这个年龄段,其中又以13岁至15岁为最多。
调查显示,“困惑青少年”呈低龄化与扩大化趋势。
其突出表现为:一是“网瘾”现象。
98%的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由此引发的各种偷盗行为已成为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类型。
二是“与父母沟通困难”现象。
占叛逆青少年56%。
三是“早恋”现象。
占叛逆青少年的27%(这仅仅是家长所了解到的数据)。
四是“叛逆”现象。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调研报告2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调研报告2标题: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一、研究目的和背景逆反心理是指个体在面对权威的制约、家长的约束或社会规范时产生反叛、抗拒、排斥的情绪和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教育方式的变化,逆反心理在初中生群体中日益普遍,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学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调查旨在了解初中生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形式、原因及对策,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1. 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为100名初中生。
2. 调查工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构化问卷包括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
3.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认知程度、表现形式、原因探究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等方面的调查。
三、调查结果分析1. 调查对象对逆反心理的认知程度:超过90%的调查对象表示对逆反心理有一定的了解,但仍有10%的调查对象对逆反心理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存在认知偏差。
2. 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形式: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抗拒家庭约束、不服从学校规章制度、不合作的态度、故意违反社会规范等。
3. 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根据调查结果,初中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学校教育环境不完善以及个体心理问题。
4. 应对策略:为了应对初中生的逆反心理,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应注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改变过于严厉或过于放纵的教育方式;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并提供合理的规章制度;社会应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怀,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四、结论和建议初中生逆反心理是一个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为初中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心理支持。
建议:1. 家长和教师应加强沟通,关注和理解初中生的心理需求。
2. 学校应加强心理辅导工作,并提供适宜的心理教育课程。
3. 社会组织和社区应提供支持,建立更多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以满足初中生的需求。
通过深入研究初中生逆反心理,将能更好地了解其原因和表现形式,为解决初中生逆反心理问题提供科学有效的解决策略,有助于其健康成长和学业发展。
中学生受挫型逆反心理调查报告(终审稿)
1、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儿童在初中阶段心理上的特殊变化。前苏联心理专家达维多夫的研究结论指出,11—15岁是儿童产生急剧心理变化的年龄,这是个“危机年龄”,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许多困难与不平衡。处在初中年龄儿童的心理活动显得激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荡、身心发展不仅速度加快,还伴随着质的变化与转折,这给学校教育提供了重要机会。教育得好,初中生身心发展就可能非常顺利,为将来进一步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得不好,则可能会使初中生感到成人的干扰太多,管教太严,反感情绪油然而生。从而漠视甚至抗拒成人的教育。一旦产生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就会变得很难教育,给以后的发展造成困难,不少十分聪明,原本可望成才的孩子,就是因为在初中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与疏导,不能顺利度过“危机年龄”段而丧失成才机会的。;这不能不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因此,对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进行调查以便采取正确的疏导措施,帮助其度过“危机年龄”,正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中学生受挫型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江西省瑞昌市肇陈中学中学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的调查报告
提纲
一、问题的提出
1、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2、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
3、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我校心育课题研究的需要
二、课题的界定
三、调查的目的、对象与方法
四、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二)初步分析
1、受挫型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
2、受挫型逆反心理的主要成因
五、主要疏导措施与初步效果
1、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融洽师生关系,最大限度地改善来处教师的使学生心理受挫的外部条件
2、开放聊天室,开放聊天信箱,以心理咨询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努力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改善形成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内部条件
初中学困生逆反心理现状调查与疏导对策研究
初中学困生逆反心理现状调查与疏导对策研究一、引言初中学困生指的是在学习上出现问题,成绩较差,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
而逆反心理则是指在情绪上表现出抗拒,反抗的心理状态。
学困生逆反心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我们有必要进行一番关于初中学困生逆反心理现状的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疏导对策,以改善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态。
二、现状调查1. 学困生逆反心理现状初中学困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逃课、旷课、不交作业、不听课等。
这些行为表明学困生逆反心理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
一些学困生还表现出情绪波动大、易激动等特点,这些都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2. 影响因素学困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个人因素等。
家庭环境中的家庭矛盾、家长对学生的过度期望等都可能成为学困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
学校环境中的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等也会对学困生的心理产生影响。
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情绪状态等也会对逆反心理的形成产生影响。
3. 心理健康问题学困生逆反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长期处于逆反心理状态的学生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还会出现自闭、自卑等现象。
学困生逆反心理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疏导对策研究1. 家庭教育家庭环境是学困生逆反心理产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家庭教育是解决学困生逆反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家长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情绪状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规则,并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2.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也是解决学困生逆反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该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学校教师也需要提高自身教育水平,改进教学方式,增强师生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减少学困生逆反心理的产生。
3. 个人心理辅导针对学困生逆反心理问题,学校也应该加强心理辅导工作。
初中生叛逆心理教育研究报告
初中生叛逆心理教育研究报告
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生叛逆心理的原因和适当的教育方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现场观察,得出以下结论:
一、初中生叛逆心理的原因
1. 生理因素:青春期是生理上的变革时期,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导致叛逆行为。
2. 家庭因素:父母过分保护、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使孩子产生反感,产生叛逆行为。
3. 社会因素:社交圈子影响、网络和媒体影响,引发初中生叛逆。
4. 学校因素:学业压力、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初中生叛逆。
二、初中生叛逆心理的教育方法
1. 了解初中生的生理特点,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需求,给予关怀和支持。
2. 稳定家庭环境,父母要理解、尊重和关注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亲密的家庭关系。
3. 培养积极健康的爱好和兴趣活动,让初中生通过运动、音乐、绘画等方式来发泄情绪和塑造个性。
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校加强关注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帮助和支持。
学校也要重视对初中生的心理教育设置,培养他们的情商和学习技巧。
综上所述,初中生叛逆心理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都要共同关注,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调查及研究报告」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调查及研究报告问题的提出:中学生逆反心理面面观在中学生中,经常可以看到.遇到一些以消极.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现象——逆反心理。
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对中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害的,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好为不利的。
⒈盲目性。
中学生阶段是少年时期向青年时期发展的过渡时期,学生精力充沛,探求能力和好奇心有了很大的发展,往往显得更加好动,好问,猎奇,执着。
但由于心理的发展与之不相适应,思维的偏激性很大,学生往往处于“找不到正确的活动途径,有劲无处使“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
于是,千方百计地寻找他”使劲“的突破口,盲目地行动,表现得很任性。
具有这种逆反心理的学生,一事当前,无论其正确与否,都盲目地加以抵制,甚至反其道而性之,凡事无论可行与否,只要想干,随心所欲,不想后果,缺乏冷静的思考。
⒉社会性。
现在是中学生对外联系广泛,信息来源渠道多,接收信息量大,知识面也较宽,但由于缺乏足够的鉴别力,不能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合理筛选。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更多取决于社会的政治环境的影响。
⒊感应性。
学生往往用聪明的大脑给老师挑“刺“,给学校挑”毛病“,甚至于发展到故意捣乱,以冲撞老师为荣。
把自己的要求说成没必要,我行我素。
学生极易相互感应。
⒋要变性。
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强烈,但观点.信念不稳定,环境的诱惑力多种多样。
所以,想独立并不易做到,只要我们善于引导,是可以对学生的能否心理实行有效控制的。
调查的资料:中学生逆反心理与德育所谓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内心的反向力量,我们把这种不接受教育或“反教育“的心理叫做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表现在中学生身上比较突出,尤其突出的反映于中学生在接受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的过程中。
其产生的原因,一是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有关,一是与德育工作中的“假.大.空“有关。
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中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他们不再满足老师简单的说教和书本现成的结论,喜欢索影猎奇,喜欢从问题的反面思考。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1、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研究初中生心理发展规律的需要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儿童在初中阶段心理上的特殊变化。
前苏联心理专家达维多夫的研究结论指出,11-15岁是儿童产生急剧心理变化的年龄,这是个危机年龄,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许多困难与不平衡。
处在初中年龄儿童的心理活动显得激烈、动荡、身心发展不仅速度加快,还伴随着质的变化与转折,这给学校教育提供了重要机会。
教育得好,初中生身心发展就可能非常顺利,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得不好,则可能会使初中生感到成人的干扰太多,管教太严,反感情绪就油然而生。
从而漠视甚至抗拒成人的教育。
一旦产生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就会变得很难教育,给以后的发展造成困难,不少十分聪明,原本可望成才的孩子,就是因为在初中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与疏导,不能顺利度过危机年龄段而丧失成才机会的。
这不能不引起教育者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因此,对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进行调查以便采取正确的疏导措施,帮助其度过危机年龄,正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2、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我校社区环境差,生源差。
本学区小学升初中时,经过重点学校两次筛选后进入我校。
小学六年苦读,未进入重点校,这本身便是一个不小的心理挫折。
在这一挫折下产生逆反心理是现状之一。
此外,我校教师竞争意识强,总希望经过三年努力使自己教的学生在中考成绩上能赶上重点校学生的中考成绩。
而这一目标又常常难以实现,于是在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支配下,则有可能产生教育方法的不恰当,导致学生受到新的挫折,这是初中生因受挫而产生逆反心理的现状之二。
因此,及时地调查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疏导,这正是调查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
3、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我校心育课题研究的需要我校心理教育课题是《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的调查及其疏导》,课题研究的核心是通过正确疏导,促进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转。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背景与目的逆反心理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在青少年阶段。
初中生逆反心理表现为对学校、家庭等权威机构产生负面情绪,不听从规定和规则,甚至可能做出不良行为。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初中生逆反心理的现状,分析其成因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为学校和家长提供参考。
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计对10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
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和对逆反心理的态度及表现,访谈则是根据调查结果和学生表现进行的。
结果基本信息调查对象中男生47人,女生53人,年龄在13至15岁之间。
问卷中,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有逆反心理,其中男生占比略高于女生。
90%以上的学生家庭有两个或以上孩子,60%以上的家庭教育方式上讲究传统制度和规矩。
对逆反心理的态度及表现调查结果显示,有逆反心理的学生中,80%以上对学校行为规范表示不满意,60%以上不喜欢听课或者上课,50%以上经常逃学、不交作业或者上课打瞌睡。
在家庭方面,有逆反心理的学生中,70%以上表示经常与父母产生矛盾,50%以上不愿意接受父母或家长的建议和指导。
同时,有逆反心理的学生中,60%以上有消极自闭情绪,25%以上有暴躁易怒情绪。
分析与讨论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主要在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方式和环境。
在学校方面,过于严格和死板的规范和制度,没有足够的关怀和鼓励,导致学生产生对学校行为规范的反感和不满。
在家庭方面,忽视个体差异,轻视交流和互动,给予刻板的教育和约束,导致学生产生对家长或家庭的不信任和抗拒。
从心理角度来看,初中生逆反心理是一种消极情绪表现。
对于无助和不被理解的感受,学生往往会产生逃避和自闭的情绪;对于过分约束和压抑的感受,学生往往会产生暴躁和易怒的情绪。
解决方案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教育环境。
学校和家庭应该打破禁区和壁垒,加强沟通和交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关怀和认同。
2.培养自我认知和情绪控制能力。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调查报告:逆反心理在初中生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和原因。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选取了100名初中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
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初中生的逆反心理表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学校规定的抗拒:大部分初中生对学校规定感到不满和抵触,认为这些规定限制了他们的自由。
他们可能拒绝穿校服、不参加晨读或自习等学校组织的活动。
2. 对教师的不合作:有一部分初中生表现出对教师的不合作,不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要求或指示,并表现出对教师的抵触情绪。
3. 对家长的反抗:一些初中生在家庭中也表现出逆反心理,拒绝执行父母的要求,表现出不合作的态度。
调查还发现,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可能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自我认同问题: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产生了困惑和不安。
他们试图通过对现有规则和权威的抵触来寻找自我认同。
2. 独立性的追求:初中生期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和独立性,而学校和家庭的规定限制了他们的行动和自由,引发了逆反心理。
3. 心理压力的累积:一些初中生承受着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压力,包括学业压力、社交压力等。
在无法有效应对压力的情况下,逆反心理可能会成为他们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
结论:逆反心理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对学校规定、教师要求和家长的抗拒和反抗。
逆反心理的产生与初中生身份认同的困惑、自主权的追求以及心理压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针对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调适应对十分重要,学校和家长应积极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认同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生逆反心理及应对措施报告
中学生逆反心理及应对措施报告背景逆反心理是指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对于权威、规则和约束的反感和抵制。
在青春期的孩子们面临着身体、心理和社会角色等多方面的变化,他们开始渴望独立和自由,同时也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压力和期望。
这种逆反心理可能导致他们不愿意接受教育、违反校规校纪、与家长产生矛盾等问题。
分析1. 心理原因•自我认同:中学生逐渐形成自我认同的过程中,会对外界的期望产生怀疑,并试图寻找自己独特的个性。
•自主性需求:青春期是孩子们渴望获得独立和自主权的时期,他们希望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
•自尊心波动:青春期是孩子们自尊心波动较大的时期,他们对于批评和指责更加敏感。
2. 社会原因•权威压力:中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面临着来自权威的各种规则和约束,这可能引起他们的逆反情绪。
•同伴影响:同龄人对于中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他们之间的交往可能导致逆反情绪的传播和加剧。
3. 家庭原因•家庭冲突:家庭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可能使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家长期望: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过高或者给予过多压力,也可能引发孩子的逆反情绪。
结果中学生逆反心理对其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可能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包括但不限于:- 学业受损:逆反心理导致中学生对学习抵触,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成绩。
- 行为问题:逆反心理可能导致中学生违反校规校纪、与教师产生冲突等行为问题。
-家庭矛盾加剧:逆反心理使得中学生与家长之间产生更多矛盾和冲突。
- 社会适应困难:逆反心理可能使中学生在社会交往中遇到困难,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和未来发展。
应对措施1.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学校:学校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包括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家校之间的沟通等,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和需求。
•家庭:家长要与孩子保持密切的沟通,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和困惑,理解他们的情绪变化。
2. 尊重和支持中学生•学校:教师应尊重中学生的独立性和个性差异,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逆反心理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外界的规范、要求以及权威的一种反抗情绪和反应。
在初中生中,逆反心理是普遍存在的,因为在这个阶段,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始逐渐摆脱父母的束缚,自主意识逐渐增强。
因此,了解和研究初中生逆反心理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原因,并进一步探索如何合理引导和管理逆反情绪,以提供关于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有效解决方案。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500名初中生参与,包括男生和女生。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以及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原因等,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统计和分析。
四、调查结果1. 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得到了初中生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形式。
结果显示,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 固执反抗:初中生常常表现出固执而强硬的态度,拒绝听从别人的建议和指导。
(2) 挑战权威:初中生对于权威的质疑意识较强,他们常常怀疑权威的决定和规定,表现出对权威的挑战。
(3) 运动反抗:初中生逆反心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从事一些违反规定或社会常规的行为,如临时逃课、打架等。
(4) 挑剔批评:初中生对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挑剔和批评,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抱怨。
2. 逆反心理的原因通过问卷调查,我们还了解到初中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
结果显示,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现实的不满:初中生由于对周围环境和生活的不满,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
(2) 渴望独立: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逐渐摆脱父母的束缚,希望能够自主决策并展示个性。
(3) 人际关系问题:初中生常常面临着人际关系的复杂问题,如同学之间的竞争和冲突,这可能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4) 教育方式问题:初中生对于严厉和教条主义的教育方式抱有反感,他们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自由和尊重。
初中生调查报告3篇
初中生调查报告3篇10月22日星期三下午 06:10摘要:一、问题的提出 1、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为更好的研究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儿童在初中阶段心理上的特殊变化。
前苏联心理专家达维多夫的研究结论指出,11-15岁是儿童产生急剧心理变化的年龄,这是个不可忽视的年龄阶段,我们必须加强调研,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更好的指导这一关键时期儿童的健康发展。
关键: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1、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研究初中生心理发展规律的需要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儿童在初中阶段心理上的特殊变化。
前苏联心理专家达维多夫的研究结论指出,11-15岁是儿童产生急剧心理变化的年龄,这是个“危机年龄”,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许多困难与不平衡。
处在初中年龄儿童的心理活动显得激烈、动荡、身心发展不仅速度加快,还伴随着质的变化与转折,这给学校教育提供了重要机会。
教育得好,初中生身心发展就可能非常顺利,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得不好,则可能会使初中生感到成人的干扰太多,管教太严,反感情绪就油然而生。
从而漠视甚至抗拒成人的教育。
一旦产生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就会变得很难教育,给以后的发展造成困难,不少十分聪明,原本可望成才的孩子,就是因为在初中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与疏导,不能顺利度过“危机年龄”段而丧失成才机会的。
这不能不引起教育者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因此,对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进行调查以便采取正确的疏导措施,帮助其度过“危机年龄”,正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2、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我校社区环境差,生源差。
本学区小学升初中时,经过重点学校两次筛选后进入我校。
小学六年苦读,未进入重点校,这本身便是一个不小的心理挫折。
在这一挫折下产生逆反心理是现状之一。
此外,我校教师竞争意识强,总希望经过三年努力使自己教的学生在中考成绩上能赶上重点校学生的中考成绩。
而这一目标又常常难以实现,于是在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支配下,则有可能产生教育方法的不恰当,导致学生受到新的挫折,这是初中生因受挫而产生逆反心理的现状之二。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初中生逆反心理对学校的影响
01
学风学纪问题
逆反心理可能导致初中生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进而引发学风学纪问
题。
02
人际关系问题
逆反心理可能影响初中生的团队合作和人际关系,使师生、生生关系
紧张。
03
教育教学质量下降
逆反心理可能影响初中生的学习效果,进而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
04
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应对策略
02
积极寻求帮助,主动与家长、老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困惑和问
题,以便获得更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缓解学习压力,从而减
03
少逆反心理的发生。
针对家庭和学校的建议
• 家庭方面 •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成长环境,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给予关爱和支持。 • 建立积极、民主的家庭氛围,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引导他们正确看待问题。 • 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 学校方面 • 学校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 • 加强师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习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并对部分学生和家长进行 访谈。
02
初中生逆反心理现状分析
初中生逆反心理概述
初中生逆反心理指青春期阶段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 对家长、老师或同伴的不服从、不配合、不接受、不信任等 。
初中生逆反心理通常是由于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不平衡、自 主意识增强等原因所导致。
03
逆反心理可能影响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导致学习成绩
下降。
初中生逆反心理对家庭的影响
亲子关系紧张
逆反心理可能导致初中生与家长沟通不畅,关系紧张甚至产生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总结报告/调查报告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节奏愈来愈快,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都会发生,为了更好的摸清孩子的心理状态,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有效地配合家长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我针对初中生逆反心理做了问卷调查。
为确保调查的成功,我特做了以下准备工作,首先随机抽取调查对象为七年级一班和十二班的同学:一百名同学,其中男生五十名,女生五十名;调查形式为固定时间统一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
第一步:对青少年逆反心理进行初步认识确定调查问题,整理调查问卷;第二步:派发调查文件,收集调查结果;第三步:对所收集的调查文件进行整理研究,并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归纳。
再运用统计分类汇总表等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加工处理,得出结论。
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发现,初一阶段的学生百分之四十二有过逆反心理,关于造成学生逆反心理的因素父母与家庭、学校与学习占了百分之六十八,其中因为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而产生的逆反心理占百分之五十五,大众传播及社会文化对学生心理发
展影响达到百分之九十三,关于逆反心理对孩子的生活和成长很大影响的占百分之五十九,学生对于逆反心理多采用和同龄人交流的方式来缓解的占百分之八十六。
基于此我感觉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工作:第一,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内因。
调查结果显示父母与家庭、学校与学习是造成孩子逆反心理关键因素,这两个方面恰恰是学生成长的环境和见证人,老师的重要角色地位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调查结果显示没有孩子是因为老师产生逆反心理,所以,老师应在这个环节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要做好孩子和家庭的沟通工作,做好关于学习兴趣的提高工作,让孩子学会感恩,感谢父母,感谢家庭,感谢学校,感谢同学,在感恩的过程中顺便把消极的因素转化为积极的因素;第二,重视孩子的角色意识,尊重孩子。
调查结果显示接触对象不尊重自己引来的逆反心理的占百分之五十五,孩子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他希望在各项活动中得到别人的尊重,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快乐,找到被尊重的感觉。
在生活中教给孩子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这一理念,让孩子在尊重中找到快乐成长的源泉,降低逆反心理造成的消极影响;第三,正确引导孩子关注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对孩子的成长过程的影响达到百分之九十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孩子对大众媒体所关注的事件的价值观的正确取向,用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教导孩子,引导他们树立正确
的人生观,坚定人生信念。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中教会孩子学会辨别、学会反思、学会扬弃、学会理解、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通过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孩子明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在保持清醒的同时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发展,从而养成健全的人格,健康成长;第四,开展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交流、成长。
在家庭教育中对家长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要顺应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成长逐步改变教育方法,不要老是采用包办为监护的方式。
第二,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力,与孩子商谈,平等商讨,不要用命令的口气,粗暴,强制更是错的。
第三,加强与孩子在情感上的交流。
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应采用热情关怀的态度,亲切的语气。
在学校教育中对老师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倾注“师爱”,融洽师生关系。
第二,教师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处理问题应注意调查,尊重事实、并善于激励。
因此,教师在对待学生处理具体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一碗水端平”,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应尽量做到一视同仁,不分厚薄。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去处理问题,在深入实际,调查了解,掌握真实情况的基础上,作出公正合理的结论,并注重班级群体舆论的正确引导,从而使教师处理的问题得到学生广泛的赞同和支持。
第三,教师的教育要严而有度,讲究艺术,并善于运
用“暗示效应”。
做为暗示的实施者和学生心目中的崇拜者――教师,应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人际吸引力的同时,还应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具体情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并灵活运用教育技巧,尤其应注意巧妙运用“暗示效应”,尽量少用命令方式提出要求。
第四,对于已经产生“逆反”心理的学生,教师应对症下药,因势利导。
因为造成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调查结果显示,当孩子有了逆反心理后多采用和同龄人交流的方式减缓这一情形的占百分之八十六,作为教师我们应在工作中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创意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在活动中孩子既可以培养合作意识,增加交流的欲望,还可以化烦恼于无形,自然而然的消除了逆反心理对孩子的不利影响。
如原来举行的读书超市,书香晨会等,孩子们在读书中收获知识,收获快乐,更收获了友谊,活动是孩子健康成长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快乐因素。
对学生的建议。
第一,学会理解。
学着从积极意义上去理解大人、父母的罗嗦,老师的批评。
其实这均为善意的。
老师、父母也是人,也有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也会误解人。
只要我们抱着宽容态度去理解,也就不会逆反了。
第二,把握自我。
常提醒自己,要虚心接受父母、老师的教育,遇是要尽力克服自己,要认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另外,要与
他们常接触,向他们请教,多多沟通。
第三,学会适应。
要提高心理上适应能力,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兴趣,展现自我价值。
这样,逆反心理也就克服了。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明白了自己以后的工作方向,我们常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是啊,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出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了心中的教育梦想,我会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