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护理常规
产科护理常规

产科护理常规
1. 产前准备
- 确保产妇的身体状况良好,不存在严重的孕期并发症。
- 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包括血压、血糖、体重等指标监测。
- 为产妇提供合适的营养和饮食建议,保证营养充足。
- 帮助产妇准备生育计划和出生计划。
- 提供产妇和家属心理支持和教育。
2. 分娩过程护理
- 监测产妇的宫缩情况和胎儿心率,确保安全。
- 给予产妇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如按摩、热敷等。
- 协助产妇保持正确的呼吸和姿势。
- 提供产妇和家属心理支持和鼓励。
- 协助医生进行分娩操作,如剖宫产等。
3. 产后护理
- 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心率等。
- 协助新生儿喂养,包括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
- 为产妇提供恢复期护理,包括清洁、伤口处理等。
- 提供产妇和家属产后护理指导,如产后康复锻炼、乳房按摩等。
- 协助产妇处理产后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
4. 出院指导
- 提供产妇和家属关于早期育儿的指导,如新生儿护理、喂养
技巧等。
- 告知产妇家属产后定期复诊和检查的重要性。
- 提供卫生和卫生保健方面的建议,如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
- 解答产妇和家属的疑问和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
以上是产科护理的常规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和补充。
产科护理旨在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与健康,提供全面
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产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产科一般护理常规正常产前:一、医疗目标保证母婴安全.二、护理目标(一)缓解孕妇紧张情绪。
(二)满足患者生活需要。
三、护理问题(一)焦虑与担心胎儿安危有关。
(二)知识缺乏与缺乏相关剖宫产知识有关.四、护理措施(一)未临产者,2小时监测胎心率1次并记录,严密观察临产的先兆症状,及时送产房待产。
(二)教会孕妇自我监护胎动,每天按时听胎心,发现异常,通知医生及时处理.五、健康教育(一)孕妇入院时热情接待,通知责任护士和医生,2小时内作入院介绍.(二)按医嘱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三)活动与休息:普通清淡易消化饮食、取左侧卧位。
正常产后:一、医疗目标产妇无产后感染,母婴情况好.二、护理目标(一)缓解疼痛。
(二)满足患者生活需要。
三、护理问题(一)疼痛与会阴切口有关。
(二)潜在并发症切口感染。
四、护理措施(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产妇分娩后先按压宫底,于30min、1h、2h、3h各观察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一次。
若有异常,及时处理.(二)遵医嘱监测生命体征。
(三)保持外阴清洁,每天擦洗外阴2次。
(四)擦洗会阴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发现红、肿、硬结者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五、健康教育(一)环境:安静整洁,冷暖适宜,空气新鲜.(二)活动与休息:产后24h内应卧床休息,24h后鼓励下床活动.有侧切伤口者,指导其取健侧卧位,以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三)饮食:应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多食水果、蔬菜防止便秘,忌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四)排尿及排便:及时补充水分,产后2~4h鼓励并督促产妇自行下床排尿。
产后6h仍不能自行排尿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五)协助并指导产妇进行新生儿喂养.(六)心理指导:关心体贴产妇,予以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一、概念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指孕妇有规律宫缩至宫口开全.初产妇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约6~8小时.二、临床特点规律宫缩、宫口扩张、胎头下降、胎膜破裂、疼痛。
产前一般护理常规

一. 产前一般护理常规一.产前护理1.保持病室整洁、舒适、安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时开窗通风。
2.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睡眠,左侧卧位,适当活动,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3.给与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
4.密切观察产兆及胎心变化。
5.定时计数胎动、吸氧。
6.妊娠晚期有阴道流血、流水者应保持外阴清洁,防止感染。
7.已正式临产者送产房并进行交接班。
二.产前健康教育1.消除孕妇对于分娩产生的紧张、恐惧心理。
2.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方法以及母婴同室的规章制度,取得理解配合。
3.讲解妊娠晚期进行胎儿自我监护的方法及意义。
二.产后一般护理常规一.产后护理1.严格交接班,了解分娩经过,核对产后医嘱。
2.做好心理护理,使产妇愉快接受自我角色转变。
3.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清淡饮食,少食多餐。
4.适当活动,促进恶露排出及肠蠕动。
5.密切观察子宫复旧、宫底高度、阴道流血、膀胱充盈等情况。
6.树立母乳喂养信心,帮助掌握正确母乳喂养方法,了解母乳喂养效果。
7.督促产后排尿,如产后6小时不能自解应对症处理。
8.保持外阴清洁,观察会阴切口和恶露的性质、量、颜色、气味等。
二.产后健康教育1.讲解保持室内的适宜温度、定时开窗通风的意义。
2.注意与新生儿同步休息,坚持母乳喂养。
3.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衣,防止受凉。
4.做好计划生育,产褥期禁止性生活。
三.新生儿护理1.新生儿入室时,详细交接班,了解新生儿的全身情况并记录。
2.认真核对新生儿手圈、性别、床号、母亲姓名。
3.观察新生儿吸吮母乳情况。
4.详细做好新生儿护理记录。
5.新生儿每日沐浴一次,观察全身情况,做好皮肤、脐带、眼部的护理。
6.按要求测试体温,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7.每日磅体重一次,如新生儿体重下降较明显,需观察24小时大小便情况,了解哺乳效果。
8.新生儿按计划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
9.有医学指征需要人工喂养的新生儿,根据医嘱喂奶。
四.前置胎盘护理一.一般护理1..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左侧卧位,定时吸氧。
产房专科护理常规(细分疾病版)

产房护理常规****年**月修订目录1、产前子痫护理··32、正常三产程护理常规··53、胎盘早剥护理常规··114、前置胎盘护理常规··135、胎膜早破护理常规··146、胎儿宫内窘迫护理常规··157、人工破膜护理常规··168、脐带脱垂护理常规··189、子宫破裂护理常规··2010、羊水栓塞护理常规··2211、产后出血护理常规··2312、催产素引产护理常规··2513、急产护理常规··2614、先兆子宫破裂护理常规··2715、子宫收缩乏力护理常规··2816、臀位分娩护理常规··30产前子痫护理常规概念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特殊的、严重的临床表现,多发生在晚期妊娠和临产前㈠观察要点血压.自觉症状(头晕、眼花、恶心、呕吐).水肿.呼吸㈡护理措施1.患者置暗室或单间,戴墨镜避光,床旁备子痫,吸痰器。
2.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有假牙者取下假牙。
3.特殊护理,禁食,防止坠地,可以使用护驾及约束带,予安全告知。
4.密切观察血压,呼吸,脉搏和尿量,每半小时至一小时,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5.正确记录抽出时间,次数,持续时间,间歇时间及状况,及时检测抽搐前后胎心情况。
6.子痫发作时防止舌咬伤或舌后坠堵塞气道。
7.及时收集和送检各种标本。
8.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和阴道流血情况,警惕有无胎盘早剥,早产及临产征象,产后注意有无软产道裂伤,会阴水肿或产后出血情况。
9.保持安静,治疗及护理操作应轻柔,尽量减少对孕产妇刺激,注意保暖,少动。
10.按医嘱进行药物治疗,用镇静,解痉降压,利尿药物时应注意药物反应,如有嗜睡,血压明显下降时,及时报告医生。
产科护理常规

产科护理(一)产科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分娩前护理】1) 热情接待孕妇入院,介绍病室环境、规章制度、主管医生、护士、科主任及护士长,测量生命体征、磅体重并询问病史,连同病历送入待产室进行产科检查,做好各项记录。
2) 通知当班医生,遵医嘱做好各项化验检查及胎心监护。
3)嘱孕妇尽量左侧卧位,注意休息。
4) 教会孕妇自数胎动,如有胎动过多或过少及时报告医生5)指导孕妇进营养丰富的饮食,富含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铁、钙、纤维素,多吃新鲜水果及蔬菜。
6) 室内定时通风换气,温湿度适宜。
7) 观察生命体征及产程进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8)讲解分娩配合、产褥期保健及母乳喂养知识。
9) 如剖宫产则按剖宫产术前护理。
【分娩后护理】1) 产妇返回病房,当班护士应与助产士做好床旁交接,了解分娩过程,按摩子宫,协助产妇卧床休息。
2) 观察子宫复旧及阴道流血情况。
产后24小时内每2小时按摩子宫一次,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鼓励产妇多喝水喝汤,产后4-6小时协助排尿,必要时遵医嘱导尿。
4) 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体温超过37.5'C以上者每日测四次,连续三天平稳后改每日一次5)指导产妇每日会阴清洗二次,保持会阴清洁。
6)观察会阴伤口愈合情况,如异常报告医生。
7)嘱产妇早开奶,做好乳房护理。
8) 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协助必要的生活护理。
9) 剖宫产按剖宫产术后护理。
【健康指导】1) 宜进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素食物,多喝汤类饮食。
2)室温宜22—24℃,相对湿度50%—70%, 空气清新,定时通风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3) 指导母乳喂养,提供母乳喂养知识。
4) 指导新生儿护理方法,如新生儿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新生洗浴等。
5) 保持外阴清洁及个人卫生,每日会阴清洗。
6)产后42天禁止性生活及盆浴,42天后采取避孕措施,指导产妇选择适合的避孕方法,一般顺产后3个月剖宫产后半年可以放环避孕。
7) 嘱产妇于产后42天携婴儿回医院进行产后健康体检。
妇产科护理常规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措施:1、帮助孕妇了解妊娠的正常生理过程,各期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在临产先兆出现后应及时住院,教导孕妇抚养孩子的知识和技能。
2、告知孕妇若为早孕、高危孕妇,以及孕期第20、24、28、32、36、37、38、39、40周,应增加产前检查次数。
3、推算预产期,依末次月经推算,月份减3或加9,日数加7.4、孕妇应保持心情舒畅,情绪改变会影响胎儿发育,帮助孕妇树立妊娠分娩的信心,解除对妊娠和分娩的焦虑、恐惧心理。
5、若出现阴道流水现象,应嘱孕妇平卧,以免脐带脱垂危及胎儿生命。
6、指导用药,妊娠期间应避免乱用药物以免对胎儿有害。
7、孕妇在妊娠各期获得丰富营养、足够热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健康教育:(一)妊娠早期1、外阴要清洁卫生,以清水淋洗,每月1-—-2次.2、经常洗澡以保持舒适,促进血液循环及皮肤排泄。
3、做好口腔卫生,选用软毛刷刷牙。
4、孕妇不可吸烟、饮酒,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二)妊娠中、晚期1、自计胎动,了解胎动的正常值。
2、乳房护理,每日用温水清洗乳头及皮肤皱褶处,防止发炎,皲裂,扁平或凹陷者可于擦洗时用手捏住乳头根部往外牵拉。
3、适当的活动或运动。
其中散步和体操是最佳活动方式,休息时采取左侧卧位。
4、指导孕妇进行胎教。
正常孕产妇分娩期的护理措施:帮助产妇办好入院手续,介绍待产室及产房的环境。
采集病史并完成护理书写。
2、加强与产妇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提供产程进展信息,给予产妇支持和鼓励,缓解、消除其紧张和恐惧心理,协助其生活护理。
3、观察生命体征,胎心音、产程进展,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
4、做好新生儿护理,协助胎盘娩出并检查。
预防产后出血,留产房观察2h,注意产妇子宫收缩,子宫底高度,膀胱充盈否,阴道出血量及有无阴道壁血肿。
仔细检查软产道,正确及时进行会阴切开缝合术或会阴裂伤修补术。
5、帮助母婴进行皮肤早接触、早吸吮,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6、提供良好的舒适的环境,给予消炎,易消化流质饮食,帮助产妇恢复体力。
产前护理常规

产前护理常规
【护理诊断/问题】
1、焦虑与担心母婴安全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分娩的相关知识
3、有胎儿受伤的危险与遗传、感染、中毒和胎盘功能障碍有关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1)热情接待,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及医院相关制度。
2)评估心理状态,及时做好专科心理护理。
2.饮食护理
1)妊娠期以普通的饮食为主,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钙、铁的饮食。
2)多食蔬菜、杂粮和水果,预防便秘。
3.休息与活动
1)要充分的休息,保证睡眠8小时/天,中午宜休息1-2小时。
2)孕妇休息以左侧卧位为宜。
3)如无并发症或不适者,每天可适当散步1-2小时。
4.护理要点
1)遵医嘱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1-2L/min,2次/日,30min/次,指导并督促孕妇自数胎动:3次/日,1小时/次,测血压、体重1次/周。
2)监测并记录胎心8次/日,发现胎心低于110次/分,高于160次/分,立即通知医生。
3)遵医嘱完成各项常规检查。
4)观察产兆及病情的变化,一旦出现临产或出现破膜、阴道流血等情况立即送待产房。
5.健康教育
1)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充分休息,左侧卧位。
2)告诉孕妇妊娠晚期氧气吸入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3)告诉孕妇各项常规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4)指导孕妇做好母婴物品准备,迎接分娩。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第五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5-103.
[2]霍孝蓉.护理常规[M].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118-119.。
医院产科护理常规

医院产科护理常规第一节产科一般护理常规一、产前护理常规【观察要点】孕妇产兆(宫缩、胎膜、阴道出血情况)、胎心、胎动及血压。
【护理措施】热情接待:孕妇入院后热情接待,安排床位,携孕妇至床旁,说明呼叫器的使用方法。
1、介绍环境:包括浴室、卫生间的使用及医院的规章制度,取得孕妇及家属的合作,通知医师。
2、填写病历:填写住院病历,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详细阅读门诊、急诊病历记录,询问病史,进行一般产科检查,制定护理计划。
3、介绍配膳:介绍食堂地点及开饭时间,特殊饮食遵医嘱。
4、向家属说明产妇情况,取得家属合作。
5、嘱产妇假设有破膜、见红、宫缩情况应通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护士应说明破膜后的考前须知。
6、测体重1次/周,每周体重不超过0.5kg.7、每日测体温、脉搏2次,三天后改为每天1次,体温超过7.5℃改测一日3次。
厚)、重量、脐带长度,动静脉有无异常,双胎者明确单双卵有胎盘残留或大局部胎膜不全的情况下,行清宫术。
5、检查软产道有无损伤:用纱布擦净外阴血渍,检查外阴、会阴切口、小阴唇内侧、尿道四周、阴道、后穹隆、宫颈一周有无裂伤及其程度,如有损伤应按层次由深到浅,由里到外修补缝合,记录外缝丝线针数。
6、缝合后常规肛查,检查缝线有无穿过直肠。
7、核对纱布垫、纱布、器械数,并逐项填写各种记录。
8、胎盘交与产妇或家属并签字。
第四产程护理观察产后2h内的出血量,每15-30min观察一次血压、子宫收缩、子宫底高度、膀胱充盈度、会阴有无血肿,并做好记录。
1、观察新生儿皮肤颜色、呼吸及再次检查脐部有无出血,如新生儿无异常,娩出后半小时抱给母亲,进行第一次吸吮给产妇擦浴,更换衣服,垫好会阴垫、保暖。
假设无异常将母婴送至休养室。
并做好有关记录。
【健康教育】向产妇及家属讲解分娩的大概过程,告诉产妇、家属需要配合的方面。
10协助鼓励产妇尽量正常进食、休息、为分娩保存体力。
第三节催产素引产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血压,宫缩,宫颈成熟度,宫口扩张度,子宫强直收缩引起子宫破裂,胎窘,羊水栓塞等。
产前护理常规

产前护理常规
1、详细了解此次妊娠过程,特别应注意预产期、骨盆情况、宫缩、破膜及阴道流血等情况。
2、测生命体征,询问过敏史、既往史。
3、遵医嘱做好各项化验检查及胎心监护。
4、嘱孕妇尽量左侧卧位,注意休息。
5、指导孕妇进食富含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铁、钙、纤维素的饮食,多吃新鲜水果及蔬菜。
6、教会孕妇自数胎动,如有胎动过少或过多及时通知医师。
7、指导孕妇做好产前乳房护理。
8、若有胎膜早破、产前出血者,每天常规擦洗会阴及垫消毒卫生巾。
9、观察有无产兆表现,临产时送待产室。
若胎儿先露未入盆、臀位而胎膜已破者用平车推送至待产室。
10、对要求无痛分娩的孕妇应了解是否符合适应症;并评估其是否自愿接受无痛分娩,并了解其家属支持度。
11、向产妇讲解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解除其顾虑,取得生产中配合。
12、对产妇进行妇幼、产褥期保健及母乳喂养知识的教育,针对异常心态,及时给予疏导。
13、剖宫产者,遵医嘱常规进行术前准备。
产前护理常规

产前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
1)孕妇入院应热情规范接待,做好入院指导及环境介绍。
2)保持病室内清洁,空气流通及适宜的温湿度。
3)保证充足睡眠,每日睡眠8~10小时,宜左侧卧位。
无分娩并发症或其他病理
情况者,可鼓励下床活动。
4)每日吸氧2次,每次15~30分钟。
5)关心体贴孕妇,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2、病情观察
1)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并记录。
新病人每日测体温、脉搏、呼
吸4次,连续3天,以后每日测1~2次;体温超过37.5℃者每日测4次直至正常后三天。
2)每4小时听胎心音1次,同时观察孕妇有无宫缩、阴道流液等产兆并记录,
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3)询问病史,如孕产次、预产期及个人病史等。
行产科检查,了解胎方位、宫
高、腹围、血压等情况,必要时行肛门检查。
4)产前出血者,应绝对静卧,禁止肛诊及灌肠,注意宫缩及阴道出血情况,阴
道出血多时,应立即告知医生并做好手术准备。
5)孕妇合并有传染病者,做好床边隔离。
3、饮食护理
指导合理膳食,宜进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4、心理护理
对孕妇及其家属讲解分娩过程及注意事项,帮助孕妇消除紧张、恐惧情绪,建立分娩自信。
初产妇宫口开大3厘米,经产妇宫口开大2厘米或有规则宫缩时,应从产科病房送至产房待产。
产前检查护理常规

产前检查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1)详细了解孕妇既往孕产史及本次妊娠情况,如
有无流产、早产、死胎、难产、产后出血史,本次有无感染及用药等情况。
(2)准确推算预产期,告知按时产检的意义及下次产检时间,对高危孕妇酌情增加产检次数。
2专科检查
产科专科检查包括腹部检查、骨盆测量、阴道检查、肛诊、绘制妊娠图。
3饮食指导
进富营养、多维生素、粗纤维食物,如妊娠早期发生恶心、呕吐,应鼓励病人少食多餐。
饮食应清淡,避免油炸、难以消化和有特殊气味的食物。
4. 心理护理
鼓励家属参与对孕妇的心理支持,帮助孕妇适应角色转换。
4健康教育
(1)指导孕妇自测胎动计数,嘱孕妇每日早、中、晚各数1小时胎动,每小时胎动数应不超过3~5次,12小时内胎动累计大于10次。
(2) 适当活动与休息,有计划地实施胎教。
消除对妊娠不良反应的恐
惧,识别先兆临产症状,如有不适及时入院就诊。
(3)生活指导:根据孕妇具体情况而定,适当调整姿势和频率。
妊娠前
3个月和末3个月应避免性生活,以防流产、早产及感染。
妇产科护理计划

妇产科护理计划妇产科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进行妇产科护理时,护士需要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以确保产妇和新生儿能够得到全面的护理和关爱。
下面将介绍妇产科护理计划的制定内容及注意事项。
一、产妇护理计划。
1. 产前护理,产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护士需要对产妇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了解产妇的孕期情况、病史及家族遗传史等。
同时,护士还需要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帮助其缓解紧张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2. 产时护理,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护士需要全程陪护,及时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协助医生进行产程监护及紧急处理。
同时,护士还需要对产妇进行疼痛管理,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3. 产后护理,产后护理是产妇康复的关键时期,护士需要对产妇进行产后恢复情况的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产后并发症。
此外,护士还需要对产妇进行产后护理知识的宣教,帮助产妇正确进行产后恢复和新生儿护理。
二、新生儿护理计划。
1. 新生儿护理,新生儿护理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护士需要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的测量。
同时,护士还需要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护理,确保其呼吸、循环、消化等生命体征正常。
2. 新生儿喂养,护士需要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指导,帮助产妇正确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和技巧。
对于需要人工喂养的新生儿,护士还需要进行配方奶喂养指导,确保新生儿获得充足的营养。
3. 新生儿护理知识宣教,护士需要向产妇宣教新生儿护理知识,包括新生儿生活护理、新生儿疾病预防等内容,帮助产妇正确进行新生儿护理,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
妇产科护理计划的制定对于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护士需要严格按照护理计划进行护理工作,确保产妇和新生儿得到全面的护理和关爱。
同时,护士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的护理水平,为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产科护理常规实习生带教讲课文档

第9页,共27页。
二、护理措施
8、产程中常规使用套管针开通静脉通道并保持静脉通畅。 9、接生者按无菌操作原则,按胎儿分娩机制进行接生。
第7页,共27页。
8、应每隔1~2小时在宫缩间歇听胎心1次,宫缩紧时每半 小时听1次,正常在110~160/分,必要时用胎心监护仪进 行监护。
9、清洁卫生,临产后由于子宫收缩频繁,除全身出汗外,外
阴部由于分泌物及羊水外溢使产妇感到不适及疲劳,应协助 产妇洗脸、洗手、梳理头发、换干净衣服及床垫,清洁外阴 部粘液,出汗多者需擦澡,使产妇感到舒适并解除疲劳。
2、胎盘剥离征象:子宫底上升,子宫变得硬而圆,阴道有少量出
血,阴道口脐带自行下降,在耻骨联合上方挤压子宫下段时, 宫体上升而阴道口脐带不再回缩。
3、正确协助胎盘剥离娩出:确定胎盘已剥离,嘱产妇稍 加腹压,接生者一手挤压子宫底但不能用力过猛,避免 子宫内翻(腹部有消毒巾),一手轻拉脐带协助胎盘娩 出,达到阴道口时,应用双手托住胎盘顺一个方向转动, 并向下向外牵引使胎盘胎膜完整娩出。
第24页,共27页。
剖宫产护理
第25页,共27页。
剖宫产
是指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胎盘的手术。剖 宫产的适应症以骨盆狭窄、头盆不称、胎位异 常、初产臀位和胎儿宫内窘迫为主,其次为前 次剖宫史,子宫肌瘤剔除史,前置胎盘,胎盘 早剥及内科和产科的合并症。
第26页,共27页。
一、主要护理
1.疼痛———与手术伤口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伤口及恶露有关 3焦虑———与伤口疼痛不能很好的照顾婴儿
产前护理常规

产前护理常规一、产前一般护理常规1、每日测体温脉搏一次,胎膜早破、放水囊、体温在37、5℃以上者,q4h测体温,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2、嘱孕妇左侧卧位;计数胎动,早、中、晚各一次,每次1小时;遵医嘱给予孕妇吸氧,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每2小时听胎心1次或遵医嘱,每次1分钟。
3、收集血、尿标本,送常规检查。
4、每周过体重一次。
5、记录大便次数,3日无大便者给缓泻剂。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反应,发现阴道流液、出血、下腹部疼痛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大夫。
阴道出血、流液者保留排出物及会阴垫以留观察。
7、生活不能自理者,如阴道出血、流液、发烧、重度贫血、腹部术后及长期保留导尿管时,每日清洁外阴2次。
8、危重昏迷者,按重病及昏迷护理常规、9、临产时送待产室,如有早破膜,若胎儿先露未入盆;臀位而胎膜已破者用平车送至待产室。
宫口开大3cm以上者应禁止灌肠。
二、第一产程护理常规【概念】又称宫颈扩张期。
指从临产开始直至宫口完全扩张即开全为止。
【护理评估】1、预产期、孕产史等。
2、生命体征及二便情况、3、胎儿宫内情况。
4、宫缩、宫口扩张、胎先露下降、胎膜破裂等产程进展情况。
5、心理状况及疼痛耐受性。
【护理措施】1、潜伏期1—2小时、活跃期每15-30分钟听胎心一次,每次数一分钟。
听胎心在宫缩停止15秒后开始。
小于120次/分或大于160次/分均提示胎儿窘迫,应立即给予吸氧、变换体位(左侧位)通知医生。
2、潜伏期每1—2小时、活跃期每15-30分钟摸一次宫缩,注意宫缩强度,持续时间与间隔时间。
3、监测记录生命体征,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
若有异常酌情增加测量次数。
4、潜伏期每4小时查阴道一次,活跃期每间隔2小时查一次并及时画产程图。
如有异常,及时检查并通知医生。
5、破膜后立即听胎心,注意羊水性质、色、量、并记录。
6、鼓励产妇少量多餐,易消化,高热量食物、保持液体量。
7、鼓励产妇每2—4小时排尿一次,避免膀胱充盈,影响宫缩及胎先露下降、8、初产妇宫口扩张小于4cm,经产妇小于2cm可行温肥皂水灌肠。
妇产科常见护理操作流程

妇产科常见护理操作流程
妇产科是一个关于妇女生殖系统和婴儿出生的科学。
护理人员在妇产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熟悉各种常见的护理操作流程,以确保母婴的健康和安全。
以下是妇产科常见护理操作流程的详细解释:
1. 产前护理:在孕期,护理人员需要关注孕妇的健康状况,包括体重、血压等。
护理人员还需要教育孕妇如何进行自我监测,如何预防孕期并发症,如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
2. 产程护理:在产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协助助产士或医生进行分娩,确保母婴的安全。
护理人员还需要对产妇进行监测,包括宫缩、胎儿心率、血压、心率等。
3. 新生儿护理:在新生儿出生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新生儿进行常规检查,包括体重、身长、头围等。
护理人员还需要协助婴儿进行喂养和换尿布。
4. 产后护理:在产后,护理人员需要对产妇进行观察,包括伤口愈合情况、乳房状况等。
护理人员还需要教育产妇如何进行坐月子和产后恢复。
5. 妇科手术护理:在妇科手术中,护理人员需要准备好手术室和手术器材,同时协助医生进行手术。
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包括术后出血、感染等情况。
以上是妇产科常见护理操作流程的详细解释。
护理人员需要熟悉这些流程,并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护理操作,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前护理常规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产前护理常规一、产前一般护理常规1、每日测体温脉搏一次,胎膜早破、放水囊、体温在37、5℃以上者,q4h测体温,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
2、嘱孕妇左侧卧位;计数胎动,早、中、晚各一次,每次1小时;遵医嘱给予孕妇吸氧,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每2小时听胎心1次或遵医嘱,每次1分钟。
3、收集血、尿标本,送常规检查。
4、每周过体重一次。
5、记录大便次数,3日无大便者给缓泻剂。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反应,发现阴道流液、出血、下腹部疼痛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大夫。
阴道出血、流液者保留排出物及会阴垫以留观察。
7、生活不能自理者,如阴道出血、流液、发烧、重度贫血、腹部术后及长期保留导尿管时,每日清洁外阴2次。
8、危重昏迷者,按重病及昏迷护理常规。
9、临产时送待产室,如有早破膜,若胎儿先露未入盆;臀位而胎膜已破者用平车送至待产室。
宫口开大3cm以上者应禁止灌肠。
二、第一产程护理常规【概念】又称宫颈扩张期。
指从临产开始直至宫口完全扩张即开全为止。
【护理评估】1、预产期、孕产史等。
2、生命体征及二便情况。
3、胎儿宫内情况。
4、宫缩、宫口扩张、胎先露下降、胎膜破裂等产程进展情况。
5、心理状况及疼痛耐受性。
【护理措施】1、潜伏期1-2小时、活跃期每15-30分钟听胎心一次,每次数一分钟。
听胎心在宫缩停止15秒后开始。
小于120次/分或大于160次/分均提示胎儿窘迫,应立即给予吸氧、变换体位(左侧位)通知医生。
2、潜伏期每1-2小时、活跃期每15-30分钟摸一次宫缩,注意宫缩强度,持续时间与间隔时间。
3、监测记录生命体征,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
若有异常酌情增加测量次数。
4、潜伏期每4小时查阴道一次,活跃期每间隔2小时查一次并及时画产程图。
如有异常,及时检查并通知医生。
5、破膜后立即听胎心,注意羊水性质、色、量、并记录。
6、鼓励产妇少量多餐,易消化,高热量食物、保持液体量。
7、鼓励产妇每2-4小时排尿一次,避免膀胱充盈,影响宫缩及胎先露下降。
8、初产妇宫口扩张小于4cm,经产妇小于2cm可行温肥皂水灌肠。
9、做好心理护理。
三、第二产程护理常规【概念】又称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的全过程。
【护理评估】1、胎先露下降和胎儿宫内情况。
2、会阴局部条件。
3、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1、密切监测胎心,每5-10分钟听一次胎心,必要时持续胎儿监护,发现异常,及时吸氧并通知医生。
2、指导产妇用力、做好心理护理,使产妇建立自己分娩的信心。
3、做好接产准备,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扩张4cm,送至分娩室,注意无菌操作。
4、建立一条静脉通道。
5、接产(按接产操作常规)。
四、第三产程护理常规【概念】又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胎膜娩出,即胎盘剥离和娩出的全过程。
【护理评估】1、新生儿评分、体重等。
2、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3、软产道有否裂伤。
4、宫缩阴道流血情况。
5、产妇身心状态。
【护理措施】1、做好新生儿护理,清理呼吸道、保暖、断脐、肌注维生素K1、按脚印、系腕带、按母亲手印。
2、协助胎盘胎膜娩出,检查胎盘及胎膜是否完整。
3、检查软产道是否有裂伤,发现裂伤立即缝合,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4、按摩子宫预防产后出血。
5、产后母婴观察2小时,每隔15分钟、30分钟、1小时、2小时观察记录产妇血压、脉搏、子宫收缩、宫底、阴道流血量、是否膀胱充盈、会阴阴道血肿等情况。
新生儿生命活力、脐带有否渗血、大小便情况。
6、及时更换会阴垫、协助产妇进饮食。
7、协助产妇和新生儿进行皮肤接触和早吸吮。
8、填写各种表格,护送产妇和新生儿回病房。
五、妊娠期高血压护理常规【概念】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护理评估】1、妊娠20周后高血压、水肿、蛋白尿。
2、有无头疼、视力改变、上腹不适等症状。
3、有无抽搐、昏迷。
【护理措施】1、卧床休息,取左侧卧位,保持病室安静,必要时置暗室,避免一切刺激。
2、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3、密切监护母儿状态,有无头疼、视力改变、上腹不适等症状,每日测体重。
4、按医嘱准确记录出入量、测血压、胎儿监护等。
5、间断吸氧。
6、应用硫酸镁严格控制滴速,备好10%葡萄糖酸钙。
注意有无镁离子中毒症状。
如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16次/分,尿量<600ml/日,三项中出现一项症状或导致胎动减弱或消失,应停止用药,通知医生。
7、严密观察宫缩、胎心情况,有产兆时送待产室。
警惕胎盘早剥及胎儿宫内窒息发生。
【健康指导】1、低盐高蛋白饮食。
2、注意休息,以左侧卧位为主。
3、加强胎儿监护,自数胎动,定期产检。
六、胎膜早破护理常规【概念】临产前发生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
【护理评估】1、妊娠周数。
2、胎膜破裂时间。
3、是否有宫缩及感染征象。
4、胎儿宫内情况及羊水状况。
【护理措施】1、按产前一般护理常规2、胎先露未衔接的孕妇绝对卧床,抬高臀部,保持外阴清洁,平车移动病人。
3、监测胎心,胎动,做好孕妇的心理护理。
4、q4h测体温、脉搏。
5、密切观察产妇宫缩、阴道流液性状和血白细胞计数。
6、破膜12小时以上者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足月妊娠胎膜早破12小时未临产,予以药物引产。
7、注意孕妇尿潴留的发生。
【健康指导】1、重视妊娠期卫生保健,积极参与产前保健指导活动。
2、妊娠后期禁止性交;避免负重及腹部碰撞。
3、宫颈内口松弛者,卧床休息,于14-16周行宫颈环扎术。
4、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及钙、锌、铜等微量元素。
七、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常规【概念】妊娠期首次发病或发现的糖尿病,包含了一部分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但孕期首期被诊断的病人。
【护理评估】1、有无糖尿病史和糖尿病家族史。
2、有无糖代谢紊乱综合征。
3、孕期血糖控制情况。
4、有无霉菌性阴道炎。
5、有无肾脏、心血管系统及视网膜病变等合并症情况。
6、估计胎儿大小。
【护理措施】1、加强围产期保健,及早发现。
实行饮食控制与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水平。
教会产产妇如何注射胰岛素并能自觉控制饮食。
2、加强对产妇及胎儿的监测,防止胎死宫内,教会产妇自测胎动的方法。
3、分娩时行胎心监测,注意巨大儿和难产儿,警惕产后出血出血的发生,定时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和出血情况。
4、产时和产后需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使用胰岛素应严格核查制度,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5、根据需要使用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准备工作。
6、糖尿病患抵抗力差,易受细菌和真菌感染,保持良好的修养环境,产时产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注意口腔及皮肤的清洁卫生。
7、加强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注意呼吸情况,保暖,加强哺乳,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8、鼓励产妇母乳喂养,可降低产后血糖水平。
【健康指导】因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易发生糖尿病,建议产妇产后于内科随诊,便于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八、子痫护理常规【概念】在子痫前期的基础上出现抽搐发作,或伴昏迷。
【护理评估】1、发作状态、频率、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及神智情况。
2、有无唇舌咬伤、摔伤甚至骨折、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护理措施】1、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取出活动假牙,及时吸净呼吸道分泌物和口腔内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备好抢救物品,置于床旁卓上备用。
2、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病情记录。
各种护理、治疗要集中一次做完,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减少对病人的刺激。
3、昏迷时暂禁饮食,做好口腔护理。
备好床挡,防止发生意外。
4、严密病情变化,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抽搐次数及持续时间,间隔时间,严格记录出入量。
5、应用硫酸镁治疗时,应注意有无中毒症状。
6、观察宫缩、胎心及阴道流血情况,慎防发生胎盘早剥。
7、为终止妊娠做好准备,并做好母子抢救准备。
【健康指导】1、掌握识别不适症状及用药后不适反应。
2、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
九、前置胎盘护理常规【概念】孕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处,其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时,称为前置胎盘。
【护理评估】1、孕期有无无痛性、无诱因、反复阴道流血症状。
2、患者的一般情况与出血量的关系,如面色、脉搏、血压【护理措施】1、按产科一般护理常规2、保证休息,减少刺激,绝对卧床,间断吸氧,禁做阴道检查和肛诊。
3、纠正贫血,多食高蛋白及含铁丰富的饮食。
4、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5、监测胎儿宫内情况。
6、按医嘱及时完成实验室检查项目,并交叉配血备有。
7、预防产后出血和感染。
【健康指导】1、指导围孕期妇女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
2、避免多次刮宫、引产或宫内感染。
3、减少子宫内膜损伤或子宫内膜炎。
十、产后出血护理常规【概念】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者。
常见于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
【护理评估】1、与产后出血相关的健康史、孕产史等。
2、正确评估产后出血量。
(常用称重法、容积法、面积法)3、生命体征与中心静脉压。
【护理措施】1、若有产后出血应保持镇静,积极配合医师抢救。
2、立即建立两条或两条以上有效静脉通道,用套管针,备好抢救物品,遵医嘱给予宫缩止血剂,按摩子宫。
监测血压、脉搏,寻找出血原因,预防休克。
3、必要时配血、备血。
4、积极预防产后出血。
(1)胎儿娩出后给产妇静脉滴注缩宫素20u。
(2)检查胎盘胎膜完整性。
(3)有宫颈或软产道裂伤,应积极配合医师缝合。
(4)产前做好凝血功能检查。
(5)产后加强巡视,发现阴道出血多,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5、预防感染,应用抗生素,保持外阴清洁。
6、加强营养,纠正贫血,增强抵抗力。
7、加强生活护理,预防晕倒摔伤。
【健康指导】1、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明确产后复查的时间、目的和意义。
2、提供避孕指导,产褥期禁止盆浴,禁止性生活。
十一、胎盘早剥护理常规【概念】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
【护理评估】1、阴道流血情况。
2、腹痛的程度、性质,孕妇的生命体征和一般情况。
【护理措施】1、按产科一般护理常规。
2、协助产妇取卧位,开放静脉通道,配血,吸氧,测血压、脉搏,听胎心,检查凝血功能及肾功能。
3、注意腹痛、出血情况,观察腹痛性质、程度,用有色笔在腹部标出宫底位置,指示宫底高度变化,了解内出血情况,保留会阴垫以查看阴道出血量及凝血功能。
4、监测生命体征,注意休克早期症状,应密切观察全身出血倾向,准备充足的抢救物品及药品,警惕DIC的发生。
5、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及胎心情况,做好急诊手术准备及新生儿抢救准备工作。
6、预防感染,保持外阴清洁,合理使用抗生素。
7、关心体贴产妇,给予心理支持,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配合治疗与护理。
【健康指导】1、加强营养,纠正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