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的探讨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考和建议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考和建议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考和建议。
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目标和主要措施。
到2010年,我县要培育起2—3个特色明显、优势突出、支撑作用强的支柱产业,县域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在2000年基础上翻一番,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明显增强,综合实力进入全州中上等水平。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
按照“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方针,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切实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完善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接机制,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农户分散经营集中起来,共同开拓市场,提高农业的社会化、组织化、市场化程度。
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不低于4。
──实施“兴工强县”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我们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最大的差距就在于工业化程度低。
我们要充分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工业化进程,要以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要以对外开放推动工业化,努力增强发展动力;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带动工业化,努力优化资源配置;要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切实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建好散花经济园区和矿产资源开发加工园区为重点,着力抓好建筑建材、亚麻、酒业、乳猪、腐乳、矿产、化工等项目的实施,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统筹发展,实现科学发展观。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通盘谋划,整体运作,促进城乡联动、工农对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得到改善,非农产业比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人均受教育年限、社会基本保险覆盖率、能源利用率等大幅提高,政府管理能力明显增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与措施的几点思考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与措施的几点思考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行政区间内或其经济空间范畴内的经济。
其最大的特点:一是农的成份大,整个经济与农的联系也即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专门紧密。
二是整个经济相对落后。
三是在经济进展的相当时期内,往往与当地的资源优势相联系。
对县域经济概念它的内涵外延,还需要理论界认真研究。
因为,这对探讨县域经济进展的内在进展规律有专门强的指导作用。
应从县域经济与市域、省域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共性与个性,各个县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当前县域经济所处的历史方位等不同方面,深入研究县域经济的特点、规律等,以此更有效地指导县域经济进展所需要的宏观、微观政策和措施。
一、关于县域经济的进展思路和进展重点关于县域经济的进展,当前各界最关注的是“三农”及有关咨询题,专门是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经营等等,并对这些咨询题都有了比较丰富、比较深入的探讨。
我认为,县域经济的进展,差不多任务是加快“三农”咨询题的解决,突破口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基础配套和进展的集中体现是城镇化程度的提升。
其中:差不多任务是加快“三农”咨询题的解决,即“三农”咨询题是制约县域经济进展的差不多咨询题,县域经济的整体工作要围绕着或立足于“三农”咨询题的解决来展开,统筹城乡经济进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突破口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即县域经济进展的整体要靠工业来带动,包括农产品增值要紧靠工业来转化,农业劳动力转移第一靠工业来吸纳,城镇建筑业、服务业的进展第一要工业进展来制造需求和积存资金等等。
因此,县城经济进展中,工业是重中之重,也是解决“三农”咨询题的要紧出路所在。
基础配套和集中体现是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即一二三产业专门是二、三产业的进展需要城镇化的进展提供更好的硬件环境来配套,而城镇化水平要与一二三产业专门是工业的进展需要相适应。
城镇化水平滞后会制约一二三产业的进展,而太超前则不仅可不能必定推动一二三产业的必定进展,还会成为无本之木,造成社会资源的白费。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调研和思考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调研和思考近年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多种问题。
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地域和资源禀赋的差异、政策支持的不足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许多县域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
首先,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基础设施不完善问题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县城,由于交通条件差、电力供应不稳定等原因,县域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此外,一些县城缺乏现代化的工业园区,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因此,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次,农业依赖程度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
许多县域的经济主要依赖农业,农业产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较大。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转产和农业多元化发展的问题逐渐凸显。
同时,一些县域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和重工业上。
这样的产业结构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和政策变化的冲击。
因此,需要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技术创新不足也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科技人才和科研机构资源的不足,许多县域在技术创新方面相对薄弱。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县域经济难以具备竞争力。
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支持,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提供更多的科研项目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最后,人才流失问题也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由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成为一大难题。
很多年轻人选择到一线城市或发达地区就业,导致县域人才流失严重。
这使得县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受到限制,妨碍了经济的发展。
因此,县域政府需要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福利待遇,创造良好的创业和工作环境,努力留住人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综上所述,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不容忽视。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考和建议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考和建议随着城市经济的逐渐饱和,各地政府开始将目光转向乡村和县级市场,希望能够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实现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下面是几点思考和建议,希望对有关县域经济发展的决策者有所帮助。
首先,必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一个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政府应当加大对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县域的基础环境,提高办事效率。
此外,政府还应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通过PPP模式推动投资,降低政府负担。
其次,应该注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县域经济往往没有像大城市那样多元化,依赖传统产业的情况较为普遍。
为了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政府需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寻找具备市场潜力和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政府可以出台一些具体的政策来吸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落户,提供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等激励措施,减少企业创业和发展的成本。
第三,要注重培养和吸引人才。
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政府应该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培训资源,提高人才素质。
同时,政府应该鼓励人才回乡创业,提供创业补贴和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回乡发展。
此外,还可以给人才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创业环境,创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第四,要促进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发展。
县域经济的优势之一就是乡村资源的丰富,政府可以借助这一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吸引更多的游客和企业投资。
政府可以提供资金支持,改善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推动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宣传。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农民转变思路,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产业的附加值。
最后,要加强政府服务和管理能力。
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持。
政府应该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和管理,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和扶持,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发挥市场资源的配置作用。
加快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THANKS
特点
山区县域经济具有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结构单一 、发展相对滞后等特点。
山区县域经济的重要性
1 2 3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山区县域经济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加快其发展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推动城乡 一体化发展。
推动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山区县域经济以生态保护为前提,推动绿色发 展是其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 途径。
推动农村消费升级
加大对农村市场消费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村消费水平,推动消费升级。
03
加快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自然环境条件
地理环境复杂
山区地理环境复杂,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自然条件恶劣,使得经济发展受到严 重制约。
自然灾害频发
山区自然灾害频发,如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给当地经济带来极大的损失和安全 隐患。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机制,吸引更多 高层次人才到山区县域创业发展。
05
案例分析
某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利用自然资源
01
该山区县利用丰富的森林、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发展相关产业
,提高经济实力。
优化产业结构
02
该县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林业和旅游业,提高
产业附加值。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人才和技术支撑
人才缺乏
山区县域人才缺乏,劳动力素质低下,缺乏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人才,导致经济 发展缺乏后劲。
技术落后
山区县域技术落后,缺乏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难以 提高。
04
加快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
制定专项规划
制定山区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和措 施,引导社会资源向山区县域集聚。
加快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加快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CATALOGUE目录•山区县域经济现状和问题•加快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加快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措施•政策支持和保障机制建设•成功案例及启示•未来展望及建议CHAPTER山区县域经济现状和问题山区县域经济基本情况030201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人才匮乏资金短缺产业结构单一山区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山区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差距山区县域经济总量较小,与城市经济存在巨大差距。
经济规模差距产业发展差距基础设施差距公共服务差距城市经济通常拥有更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和高新技术产业,而山区县域经济以传统产业为主。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通讯、水利等条件优越,而山区县域基础设施滞后。
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健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丰富,而山区县域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CHAPTER加快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消除贫困提升人民福祉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缩小地区差距加快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推动山区县域经济发展,可以引导资源向更需要的地区配置,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整体经济效率。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挖掘山区县域经济潜力的必要性发挥比较优势:山区县域通常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通过挖掘这些潜力,可以发挥比较优势,打造特色经济。
创造新的增长点:挖掘山区县域的经济潜力,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加快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CHAPTER加快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措施强化科技支撑加大科技投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山区农业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推进产业扶贫,激发山区县域经济活力产业扶贫重要性产业扶贫是激发山区县域经济活力的关键途径,通过引导和支持贫困人口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脱贫,促进县域经济增长。
精准扶贫精确识别贫困人口,因地制宜制定扶贫产业规划,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随着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推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任务。
县域经济是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环节。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首先,加大投资力度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投入,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县域经济,促进县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同时,重点支持和扶持一些有潜力、有特色的产业项目,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加强产业转型升级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要根据县域经济的特点和优势,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同时,要注重发展特色产业,挖掘和利用地方资源和文化优势,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县域品牌,提升县域经济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第三,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和推动。
要加强对当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同时,要鼓励和支持人才返乡创业,留住和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到县域发展。
通过优化人才结构,促进县域经济的创新和发展。
第四,加强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和推动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同时,要加强农村产业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
第五,加强对县域经济的政策支持和指导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财政和税收支持。
同时,要加强对县域经济的指导和引导,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避免盲目投资和资源浪费。
总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当前各级政府和决策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公文范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县域经济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发展县域经济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本人结合XXX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从定战略、抓建设、创环境三个方面,谈一点发展县域经济的看法。
一、发展县域经济要发挥优势,明确思路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它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由于各县地理区位、资源状况、历史、人文等特定资源的不同,因此县域经济特别具有地方特色。
发展县域经济,首先要研究挖掘自身的优势,或自然资源优势,或社会文化资源优势,或交通区位优势,等等。
只有充分认识并开发好优势,以此为基础构筑起本地区的特色产业,才能创造出本地经济的特色。
其次是要确立明晰的发展思路。
发展思路应体现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搞好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有利于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地区开放型经济;有利于生态、经济、人文良性互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XXX县从县情实际出发,确立了发挥土地、矿产、生态、劳动力等资源优势,突出发展抓项目、强县抓工业、富民抓产业、增收抓劳务,培育壮大林果、畜牧、劳务、经作等四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实践证明是符合XXX 经济社会的基础和长远发展实际的。
二、发展县域经济要突出重点,协调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财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为核心,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应着力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产业结构调整是解决目前县域经济总量中农业总量居高不下、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二三产业严重滞后等突出问题的关键。
从XXX县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资料、市场等各种因素分析,要紧紧围绕“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商贸活县、旅游富县”的战略目标,加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
一是抓好农业结构调整。
始终坚持稳粮、扩经、强牧、兴果、造林的发展方略,突出种植结构、养殖结构、林果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的思考认识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的思考认识1. 引言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地方经济的繁荣与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个县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如何制定合适的发展思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县域经济发展思路进行思考和认识。
2. 宏观环境分析2.1 经济形势和趋势在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之前,首先需要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趋势进行分析。
这包括收入水平、就业状况、产业结构、投资环境等多个方面的考虑。
只有深入了解当前经济状况,才能更好地制定发展思路。
2.2 社会文化环境除了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也是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社会文化的变化对于政策的制定和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以更好地认识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
2.3 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各级政府的政策措施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当前的政策环境,以便在制定发展思路时能够充分考虑政策的引导作用。
3. 发展思路的确定3.1 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在确定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时,需要先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应该具备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同时考虑到区域的特点和优势。
只有明确了发展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发展策略。
3.2 坚持特色发展每个县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和优势,因此,在制定发展思路时,应该充分发挥特色资源,走特色发展之路。
将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与周边县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3.3 加强区域间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发展不能孤立地看待,应该与周边县域进行区域间协调发展。
通过合作与交流,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共赢的局面。
3.4 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4.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机制创新除了确定发展思路外,还需要创新机制,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单元,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整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特色产业、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创新驱动等方面探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
首先,建设现代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之一、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产业,现代农业的发展关乎县域经济的发展。
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行科技兴农战略,引导农民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其次,发展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每个县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产业,要通过深入挖掘研究,发现和培育特色产业,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也要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提供优惠政策和贷款支持,促进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优化投资环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措施之一、要积极行政审批制度,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
同时,要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培育和引导,招商引资,吸引外来企业进入县域,促进经济发展。
第四,加强创新驱动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手段之一、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经费,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同时,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
综上所述,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基本思路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特色产业、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创新驱动和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县域经济将得到有效的推动和健康的发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山区经济发展论文3篇
山区经济发展论文3篇第一篇:山区县域经济发展出路的思考一、促进县域经济三大资源的转化1、土地资源的转化近年,洛南县农民土地流失严重,县中心周围土地包括一些乡镇土地在发展经济的中心任务下被大量征用,农民人均土地显著减少,由原来人均一亩三分地而有富余下降为人均不到八分,变为“三无”农民,但洛南经济却并未出现人们期望的发展。
能否在不改变当前的土地所有关系,并能长久地保证农民的根本利益,我国部分地区在这方面做了尝试,其相近的做法是将土地“集体所有”转为“集体共有”,即通过股份化的改造把土地资源转为土地资本,土地转为资本就可以参股,控股,土地流转便由传统的土地管理部门和上级政府监控转变为农民自我控制。
这样,农民的利益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便得到了永久性回报而不至于失地,失业,失利,从而使土地真正变成是县域经济下农民致富的最大财富。
2、农村资金的转化在洛南县所辖各乡内,农民收入悬殊,未能积极利用闲散资金。
农村资金转化就是要变农村资金为农村资本,就是要通过股份合作制等方式,让农民办企业。
县政府应该通过创造好的制度安排,政策环境,鼓励具有资本优势和经营能力的能人兴办企业,通过农民创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民的就业来盘活农村的闲散资金。
这样,把农民的钱整合在一起,建厂开店,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挥农村资金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县属谢湾相乡农民集体出资开办砖瓦厂,承包经营水库富了一方百姓,是一步极好的举措,值得借鉴。
3、人力资源的转化变人力资源为人力资本。
类似洛南这样的贫困山区县要促进经济的发展,一是要狠抓教育,及时调整教育体系,在切实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狠抓以需求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普遍提高人口素质,培养经济建设的继续人才;二是狠抓人才,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在充分挖掘和培养本地人才的基础上,大量引进各级各类人才,以及定期不定期请专业学者来作学术报告,咨询指导;三是抓好培训,要采取各种不同方式切实加强青壮年的知识培训,如举办农民文化艺术学校和实用技术培训等。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县域经济是指农村和乡镇经济的总称,是整个国家经济的基础和农业经济的主体。
发展县域经济对于促进农村地区的繁荣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县域经济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农村金融服务和人才引进等方面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以推动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要打通农村地区与城市之间的交通和物流网络,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加强县际之间的联系,便捷农产品流通。
此外,应注重提升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确保农村地区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此外,数字化建设也是重要的一环,推动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过去,农村地区以传统农业为主导,依赖于天气和自然条件。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旅游业、乡村特色产业等,提升农民的收入和生活品质。
此外,要注重环境保护,推广绿色农业和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农村金融服务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由于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相对滞后,导致很多农村企业和农民难以获得贷款和融资支持。
因此,应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和发展,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满足农民的融资需求。
同时,要加强金融教育,提高农民的金融意识和金融素养,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最后,人才引进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地区缺乏高素质的人才,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因此,应积极引进人才,为他们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激情。
同时,还要重视农村人才培养和教育,通过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为县域经济提供人才支持。
总之,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农村地区繁荣和人民幸福的重要途径。
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引进人才等,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我县是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历史。
然而,长期以来,我县的经济发展一直相对滞后,制约着我们全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以寻找适合我们县的发展路径和策略。
首先,我认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我县的自然资源。
我县拥有丰富的农田和水资源,我们可以发展农业和水产养殖等领域,提高农业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此外,我县的山区和森林资源也非常丰富,我们可以开展生态旅游和林业经济,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产业,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到我县消费和投资。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培养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水平。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县城,我们需要不断的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智慧。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教育的投入,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人才流动和创业,为优秀的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第三,我们应该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和规划。
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它不仅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交通、通信、电力等方面的投资,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水平。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对城市规划的研究和实践,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来我县生活和工作。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引导。
科技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只有加强科技创新,我们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和扶持,鼓励他们加大科研投入,培养更多的科研人员和创新人才,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最后,政府和企业还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我县经济发展。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而企业则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
因此,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合作,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共同制定和执行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形成共赢的局面。
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全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备受关注。
由于大多数县域经济仍处于初级阶段,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等因素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
因此,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二、探讨如何以科技创新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1、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当前,各地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各种新能源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县域经济的科技创新要围绕开发新能源、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建立生态农业等方面,从而加快县域经济可持续的发展。
2、鼓励和支持科技企业在推动县域经济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需要鼓励和支持科技企业,特别是一些创新型企业来承担重要的科技创新任务。
为此,各地应该建立科技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各种科技服务和技术支撑,在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3、加强科技人才培养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硬伤之一在于缺乏科技人才。
因此,应该通过建立各种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各类科技创新竞赛等手段来吸引和培养各类科技人才,从而增强县域经济的科技实力,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如何通过推动区域协同来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1、加强跨界合作在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跨界合作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因此,县域经济可以借助跨界合作模式,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拓展市场空间,提高竞争力。
2、加强区域间合作在合作中,县域经济还应进一步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沟通。
要建立交流平台,加深不同地区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共同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3、实行产业互补各个县域之间一般存在产业特色和优势的差异,因此,应通过产业互补的方式,提高各个县域的产业配合度。
这不仅可以加速县域经济的发展,还有利于加强各个县域之间的协作,并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如何通过提高产业竞争力来推动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实行科技创新实行科技创新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快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山区经济的思考和建议
03
提升电力设施
电力设施是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应加大投入,提 升电力设施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
优化山区产业结构
发展特色农业
利用山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如有机 茶叶、中草药、特色水果等,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
推动绿色旅游业发展
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应大力发展绿色旅 游业,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游客前来 观光和度假。
03
山区人口外流现象严重,劳动力短缺,缺乏产业升级和 创新能力。
发展山区经济的策略和建议
03
加强山区基础设施建设
01
建设良好的交通网络
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应加大投入,建设覆盖山区 主要区域和重点景点的交通网络,包括公路、铁路和航 空等交通方式。
02
完善水利设施
加强山区水利设施建设,包括水库、灌溉渠道、饮水工 程等,以满足山区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需求。
发展山区经济的思考 和建议
汇报人: 2023-12-01
目录
• 引言 • 山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发展山区经济的策略和建议 • 山区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山区地理环境
山区地势复杂,交通不便,气候 条件较为恶劣,导致山区经济发 展相对滞后。
山区资源
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矿 产、森林、水利等,同时也具有 独特的旅游资源。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探讨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山区资源,提 高山区经济效益,帮助当地居民脱贫 致富。
研究意义
发展山区经济对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探讨
乡村振兴是当前国家的重大战略,也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
在此背景下,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建立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应对城市扩容和产业转移等都是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
同时,应该发挥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积极引导企业投资,吸引人才和技术,提高农村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城乡融合发展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旅游业、推动文化产业等方式,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并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
一、背景介绍1、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力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乡村振兴中的问题日益凸显。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是新的征程上,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强化农村经济活力,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以切实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途径;其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城乡双向互动发展,促进长期、平稳、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渠道;第三,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保护;第四,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弥补城乡发展差距,推动东西部、城乡之间发展平衡。
因此,可以看出,乡村振兴战略对于我国农村的长远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只有扎实地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加强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才能助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
2、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和挑战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
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
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还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另外,县域经济发展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当地居民的就业状况,有效缓解就业压力;最后,县域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了重中之重。
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健康稳定的增长,成为了我们应当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第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县域经济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撑,包括交通、水利、电力等方面。
只有基础设施建设齐全,才能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第二,要积极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各类企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创新和发展。
政府需要进一步优化服务,减少行政审批、简化办事流程,同时加强对企业的政策扶持和服务保障,提升企业的发展信心和积极性。
第三,要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县域经济往往以传统农业为主,因此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引导企业朝着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可以通过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大科研投入等方式,推动县域经济由传统农业向多元化、现代化的产业结构转型。
第四,要积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参与城镇化进程。
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有足够的劳动力支持,而农民作为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应当积极参与到城市化进程中。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培训、就业创业等政策来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增加城镇就业机会,从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第五,要加强区域间合作。
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能只依靠一个县的力量,需要与周边地区进行合作,形成区域经济联动效应。
通过加强跨区域合作,共享资源和优势,才能更好地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总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支持,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农民需要转变观念、积极参与经济建设。
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
加快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加快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加快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县域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权稳固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快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步伐,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
一、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开放的力度和经济发展速度。
山区县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归根到底在于思想解放上的差距。
例如在区部分乡镇,特别是深山区的乡镇,由于边远闭塞,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不少干部群众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缺乏开拓创新、敢担风险的精神,“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经济发展由此深受影响。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山区县域经济,必须把解放思想这一先导工程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着力推进“四个创新”。
一是观念创新。
重点做好“四破四立”,即破除认为山区客观条件差,难有作为的消极思想,树立善于扬长避短、化被动为主动的进取观念;破除仅仅依赖自然资源谋发展的落后思想,树立既依托自然资源,更要依托科技、政策、人才、资本、管理、服务等要素资源的先进观念;破除只满足于在一地一隅谋发展的狭隘思想,树立善于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抢发展的宏观观念;破除条块所有和部门利益的封闭思想,树立“海纳百川”共求发展的开放观念。
二是体制创新。
要围绕加快发展突破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如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拍卖、租赁为主要形式,深化国有、集体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改革,大胆放开搞活;加快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机制,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健全利益和风险保障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设,完善山区市场体系;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改进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和手段。
三是科技创新。
山区县经济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科技落后,因此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战略支撑,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重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并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形成具有山区特色的优势产业群;加快构建和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大力实施“山区科技人才建设工程”,为科技进步奠定雄厚基础。
加快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加快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以下是关于加快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县域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权稳固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快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步伐,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
一、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开放的力度和经济发展速度。
山区县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归根到底在于思想解放上的差距。
例如在区部分乡镇,特别是深山区的乡镇,由于边远闭塞,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不少干部群众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缺乏开拓创新、敢担风险的精神,“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经济发展由此深受影响。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山区县域经济,必须把解放思想这一先导工程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着力推进“四个创新”。
一是观念创新。
重点做好“四破四立”,即破除认为山区客观条件差,难有作为的消极思想,树立善于扬长避短、化被动为主动的进取观念;破除仅仅依赖自然资源谋发展的落后思想,树立既依托自然资源,更要依托科技、政·策、人才、资本、管理、服务等要素资源的先进观念;破除只满足于在一地一隅谋发展的狭隘思想,树立善于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抢发展的宏观观念;破除条块所有和部门利益的封闭思想,树立“海纳百川”共求发展的开放观念。
二是体制创新。
要围绕加快发展突破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如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拍卖、租赁为主要形式,深化国有、集体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改革,大胆放开搞活;加快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机制,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健全利益和风险保障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设,完善山区市场体系;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改进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和手段。
三是科技创新。
山区县经济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科技落后,因此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战略支撑,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重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并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形成具有山区特色的优势产业群;加快构建和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大力实施“山区科技人才建设工程”,为科技进步奠定雄厚基础。
边远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的探讨
边远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的探讨编者按:南江县是我省盆周山区县之一。
近几年来形成了“变观念、转机制、调结构、增效益”的发展新思路,依靠市场配置资源,提高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现将南江县计划委员会关于《边远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的探讨》一文推荐给大家,但愿有借鉴之处。
南江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幅员3417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人,属于国定贫困县。
近几年来,我县在探索边远山区经济发展思路方面,进行了大胆实践,初步探索出了一条较好的发展路子,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1999年,经省政府验收确认农村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
一、突破封闭思维方式,面向市场确立发展思路边远山区,由于区位优势差,工业化水平低,社会文明程度不高,蕴存着与生俱来的思想上的封闭性。
在经济发展上主要表现为:思路广度自我封闭,习惯于本县局部的研究,忽视县域经济与市场的结合;思维方式上的自我封闭,习惯于传统比较方法,忽视用市场尺度判断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发展措施上的封闭,习惯于传统的计划经济工作方式,忽视用市场机制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思想上的封闭性,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矛盾日益突出。
近几年来,县委、县府在全县先后开展了“转变经济体制”、“创新发展机制”、“实施西部大开发”三次大讨论,推动了思想大解放,确立了县域经济发展思维方式:(1)自觉把县域经济融入大市场,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正确定位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依据市场导向制订县域经济发展规划;(2)县域经济必须置身于市场竞争,用市场的标准判断县域经济的优势劣势,符合市场、适应竞争的就是优势,否则即是“优”势也是劣势;(3)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必须摒弃传统的计划经济方法,按经济规律办事,自觉运用市场机制。
在思想大解放的基础上,县委、县府逐步确定了新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特色经济为前提,以提升农业经济水平为基础,以发展二、三产业为重点,以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为关键,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
二、着力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和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下,南江参与市场竞争具有以下优势:(1)由于生态好、公害小、污染少,具有发展绿色食品的先天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远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的探讨编者按:南江县是我省盆周山区县之一。
近几年来形成了“变观念、转机制、调结构、增效益”的发展新思路,依靠市场配置资源,提高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现将南江县计划委员会关于《边远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的探讨》一文推荐给大家,但愿有借鉴之处。
南江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幅员3417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人,属于国定贫困县。
近几年来,我县在探索边远山区经济发展思路方面,进行了大胆实践,初步探索出了一条较好的发展路子,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1999年,经省政府验收确认农村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
一、突破封闭思维方式,面向市场确立发展思路边远山区,由于区位优势差,工业化水平低,社会文明程度不高,蕴存着与生俱来的思想上的封闭性。
在经济发展上主要表现为:思路广度自我封闭,习惯于本县局部的研究,忽视县域经济与市场的结合;思维方式上的自我封闭,习惯于传统比较方法,忽视用市场尺度判断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发展措施上的封闭,习惯于传统的计划经济工作方式,忽视用市场机制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思想上的封闭性,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矛盾日益突出。
近几年来,县委、县府在全县先后开展了“转变经济体制”、“创新发展机制”、“实施西部大开发”三次大讨论,推动了思想大解放,确立了县域经济发展思维方式:(1)自觉把县域经济融入大市场,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正确定位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依据市场导向制订县域经济发展规划;(2)县域经济必须置身于市场竞争,用市场的标准判断县域经济的优势劣势,符合市场、适应竞争的就是优势,否则即是“优”势也是劣势;(3)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必须摒弃传统的计划经济方法,按经济规律办事,自觉运用市场机制。
在思想大解放的基础上,县委、县府逐步确定了新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特色经济为前提,以提升农业经济水平为基础,以发展二、三产业为重点,以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为关键,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
二、着力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和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下,南江参与市场竞争具有以下优势:(1)由于生态好、公害小、污染少,具有发展绿色食品的先天优势。
同时又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优势:南江黄羊是被农业部命名的“国内肉用性能最好的山羊新品种”,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推广;南江金银花属四川最好的品种,内在品质优于山东,被列为四川省无公害栽培基地县;南江核桃优良品种占全省2/3,年产量达300万公斤。
(2)由于南江属川北矿产资源较为富集的地区,石灰石、白云石、霞石、花岗石等非金属矿种含量较大,历史上形成了稳定的市场半径。
加之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非金属矿产品深加工潜力大,具有发展特色工业的优势。
(3)南江有光雾山省级名胜风景区,已申报为国家级名胜风景区,加之地处川陕交界处,具有发展旅游的优势。
基于上述认识,南江将着力抓好适应市场竞争、符合本县实际的特色产业,以此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1、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绿色食品,推动农业产业化(1)狠抓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
1996年以来,狠抓了“品种选育、基地扩繁、市场营销”三大体系建设,到2000年南江黄羊饲养量已达60万只,年产值5000万元,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
计划再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南江黄羊饲养量达到100万只以上,出栏肉羊50万只以上,年产值7500万元。
开展黄羊深加工、拉长黄羊产品链,逐步形成年加工羊产品2500吨的能力,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实现利税700万元。
(2)狠抓南江金银花产业化的发展。
从99年底开始,进行品种选育,种植面积达3.5万亩,年产干花50万公斤。
计划到“十五”末,建成20万亩金银花基地,产干花1000万公斤,年产值20000万元,人均增收300元。
同时与国内相关药业大企业、大集团合作,进行深度加工开发,逐步形成年产中药原料500吨、饮料3万吨的规模,年产值30800万元,创利税8000万元。
(3)狠抓核桃产业化的发展。
近三年来,狠抓了品种选育和病虫防治攻关,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6万亩,年产量达300万公斤。
计划到2005年,核桃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年产核桃800万公斤,年产值5000万元。
相应开展核桃深加工,逐步形成年加工4000吨的能力,年产值5000万元,创利税1000万元。
2、调整工业结构,深度开发矿产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工业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县工业有了快速发展,2000年工业总产值可达5000万元以上,为发展特色工业奠定了一定基础。
在“十五”期间,主要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抓好“三大项目”:(1)利用水泥集团存量资产,开发石灰石、煤炭资源,建设60万吨旋窑水泥生产线一期工程(1000吨/日)。
(2)利用非金属公司存量资产,开发霞石资源,建设年产5万吨霞石粉生产线。
(3)利用化工有限公司存量资产,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建设年产2万吨磷酸/7万吨复合肥生产线。
在“三大项目”建设的带动下,大力发展新技术产业,与相关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开展技术合作,加强石灰石、白云石、石英石、霞石等非金属矿产以超微细为主攻方向的深加工;以保健食品、绿色食品为重点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力争建成2—3个销售收入上亿元的科技含量高的骨干企业。
3、调整三产业结构,开发光雾山风景名胜区,发展特色旅游业通过几年的开发,光雾山风景区基础设施有了较快发展,年接待游客达12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1500万元。
计划到2005年,光雾山风景区达到国家级风景区的标准,使之进入川陕旅游大热线,年接待游客达到25万人次以上,旅游业增加值达到3000万元。
通过三大产业结构调整,特色经济支柱逐步形成。
到2005年全县将实现高质量的稳定越温目标,GDP达到240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00元,财政收入达到10000万元。
三、奋力创新发展机制,发挥边远山区后发优势边远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制约因素固然很多,但市场经济为之提供了诸多新的发展机遇,使其在体制变革、机制创新、发展途径上具有较强的后发优势。
1、从抓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优化加快发展的环境。
抓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政府转变职能的体现。
一是抓通讯建设。
1992年,我县成功争取了“西成光缆”主干途径南江,实现了通信的跨越式发展,广播电视实现了“村村通”。
到2005年,电话普及率提高到9.0%,80%的行政村通电话,80%的各乡镇开通移动通讯,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60%,建成以县经济信息中心为纽带,各专业网站为网络的信息体系,因特网用户达到3000户。
二是抓公路建设。
全县公路总日程已达2004公里,其中上等级公路630公里,路面铺装率达到15.6%,100%的乡、村通公路。
“十五”期间,主要任务是扩大出口通道,县境公路连通高速公路,开辟北上出川道路与国道的连接;实施联网工程,实现区、乡道路联网,逐步形成县内公路网络;提高乡村公路通达深度,全县40%的乡道完成路面铺装,60%的村道达标上等。
三是狠抓能源建设。
在“十五”期间重点是抓好引电工程,在已建成110千伏引变电工程的基础上,逐步实施220千伏引变电工程;在近三年内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建成巴南天然气管网,县城气化率达到60%以上。
2、从培育市场竞争主体入手,不断创新发展机制。
(1)转变政府职能,从1999年开始,县委、县府不再任免企业法人代表,由企业职工、股东民主选举,政府只抓规划、抓环境、抓服务,推动企业进入市场。
(2)转变企业经营机制。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县100多户国有集体工商企业基本完成了产权制度的改革,改制达92.6%。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行“五制一公开”,即法人代表选聘制、法人代表报酬年薪制、劳动用工合同制、绩效挂钩分配制、检查监督特派员制、厂务公开,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
(3)调整所有制结构,全县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已达48%,到2005年达到60%以上。
3、从抓科技进步入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边远地区县域经济总体效益不高,根本原因是科技落后,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围绕全县三大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分别成立了南江黄羊、南江金银花、南江核桃三个科研机构,一律按市场机制运作。
经过短时间实施,取得了新的科技成果。
南江黄羊快长系研究通过了国家阶段性验收,完成了金银花食品品种选育。
建立起了全省唯一的优质核桃采穗圃。
要进一步转变科研机构运行机制,使之发挥服务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作用。
面向大市场,背靠大专院校,进一步扩大科技引进规模。
引进先进的水泥生产技术、磷酸萃取新工艺、霞石生产技术、非金属矿产资源超细超微加工技术、食品饮料开发技术等等。
加强适用技术推广,适用技术推广面达90%,到2005年科技对国民经济贡献率达到50%以上。
4、从筑巢引凤入手,奋力扩大对外开放。
边远山区生产要素不足,决定了必须走“大开放促大发展”的路子。
近年来,进一步确定了“县外就是外”的思想,努力扩大对外开放,5年来共引进县外资金20000万元以上。
今后五年,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发展硬环境。
与此同时,狠抓了软环境治理,力求“以软取胜”:一是优化政府环境,清理2000年以前县上出台的各类文件,凡阻碍发展,制约发展的该废止的废止,该修改完善的修改完善。
根据西部大开发统一政策,及时修订对外开放优惠政策;二是优化治安环境,切实保护外来投资者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三是优化党风政风环境,进一步完善和坚持“六统一、一监督”的管理办法,建立了外来投资者投诉中心。
5、从狠抓重点项目入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县委、县府把项目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
一是优化抓项目的环境,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项目工作的决定》等三个重要文件,出台了狠抓项目的激励政策,调动了各级各部门抓项目的积极性。
这些政策将继续执行,保持政策连续性。
二是不断创新项目工作机制,继续实行县级干部挂联重点项目责任制、部门协作服务项目工作责任制、项目法人实施责任制、县委县府季度督查责任制,推动了项目工作顺利开展;三是改革投资体制,对经营性项目一律实行项目法人制,普遍推行招投标制,管理合同制,重点项目实行监理制。
6、从精神文明建设入手,构建经济建设保障机制。
继续抓好以“发扬红军精神,发展巴中经验,塑造南江精神”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了南江人民苦干、实干的精神,使之转化为跨越式发展的物质成果。
四、边远山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边远山区发展过程中,“马太效应”现象越来越明显,市场上的生产要素进入难度大。
因此,国家的扶持是不可缺少的。
1、制约边远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区位劣势。
建议国家加大对边远山区交通、通讯、信息建设投入的力度,逐步安排一些重点项目,使之形成与大市场联接的快速通道。
2、产业结构层次低下,是边远山区生产力落后的突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