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区杜泽镇下方村人文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荟萃泽聚下方

衢江区杜泽镇下方村辖上泽自然村、下方自然村,是一个具有900多年历史的乡村,位于杜泽、莲花、云溪三乡镇交界处。全村现有面积4.4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883人。据历史记载,上泽古称泽聚,下方称泽聚里,习惯上称泽聚下方。泽聚下方是二个行政村,历史上也经历了多次的分分合合(并村),最近一次是在2010年。

下方是一个有故事的村,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文丰富,古迹众多。

庵峰。杜泽镇的北边是山区,有众多的山脉,耿山山脉自北向南与莲花镇分界,她东衔芝溪,西含铜山溪,如一条巨龙在杜泽、莲花平原腾空而起,面朝衢江,气吞万象。龙头位现莲花镇下岱村乌石山,杜泽镇下方村的庵山是龙嘴。庵峰是庵山的主峰,虽不高,但茂林修竹,郁郁葱葱,庵山也是下方村唯一的山。据《方氏宗谱》记载,庵峰历来为文人推崇,其中仙霞子曾作《题庵峰呈秀》诗赞;“山径绕崔巍,幽怀杖屡间,高峦如虎踞,曲水似龙蟠,遥望浮杯塔,堪滋上井泉,先君卜筑此,后裔显恩光。”关于庵山,在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一位神仙赶着一群猪到了庵山,碰到一位凡人问:你赶的石头怎么也会走路呢?话毕,这些猪立马原地不动,成了庵山上密密麻麻且互不关联的乌石。原来神仙赶着这些石头是到泽聚下方建墙围城。至于建

城,在当地百姓口口相传着二种说法:一是,庵山神仙与峥嵘山(现府山)神仙为普度众生,拟选址建城。庵山神仙认为庵山附近地形较好,幅员辽阔,是建城的理想之地。峥嵘山神仙认为峥嵘山脚下水系发达,上下通达,是建城的理想之地。一时两者意见难以统一,遂商定,各自找一块石头,谁的石头比重重,就由谁定址。峥嵘山神仙头脑灵活,将铁砂掺进石头里,称重后,峥嵘山的石头比重重,城便建在峥嵘山下,即现在的衢州城。另一种是,战国时姑蔑国建城的选材之一,有待于专家考证。地质人员考证,莲花镇下岱村乌石山就是远古时期的火山口,庵峰的乌石实为火山岩,全身呈黑褐色,表面较为光滑,内涵丰富的石英,太阳照射,闪闪发光,全国其他地方很难找到。庵山是泽聚下方古八景之一。

西峰街(西峰村、西村村)遗址。当年勾践卧薪尝胆,回到越国后更是励精图治,积蓄力量。谋士文仲到姑蔑招兵伐吴,一举打败了夫差,灭了吴国,越国由此逐止走强,姑蔑国也随之成了越国附庸,因而建姑蔑城池也一度搁置,最终也没有实现。相传古西峰街为姑蔑国都城,鼎盛之时是二千多人的集市,往北与古郑家街连为一体,当年十分繁华。现在西峰头、西村畈、后溪、皇家仓(王家仓)(据传是皇家(王家)的粮仓)等古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可从《方氏宗谱》记载祖先“娶西峰徐氏”为妻佐证。

古城寺。据县志记载,古城寺始建于隋朝大业元年(605),

坐落于古代西河(又称后溪,现铜山源溪)之西。传古城寺中藏有十八尊金佛和十八把金交椅,与杜泽宝山的十八罗汉相映,象征着财富和权力。清初石隐子先生在《题古寺钟声》诗中作如下描述:“迤逦来萧寺,林肥夹道深,层瑎若草色,重户听钟声,香散彤云布,经翻细雨临,偶然咏归去,暑色满丛林”。古城寺和尚最多时达99位,规模可见一斑,却始终不能过百,至今仍是一谜(待解)。古城寺溯河而上四百米处有一处水碓,水碓往北行一百米有通往古城寺的地道口,全长一华里余,可供二人匍匐前行。如今在古城寺遗址附近还能挖到地道的甬道青石板。上世纪七十年代建中大坑水利设施时还挖到古地道遗址。《民国衢县志》中郑永禧有这样叙述:“泽聚下方(有泽聚畈,姚志作十子下方,又有李家、吴家。今并入木槐,魏家、东头、后山(均为下方村附近的古地名)。原有古城寺,村今废。(一卷258页)”。又记载:“下古城寺(嘉靖府志)(城北二十里,陈志作三十里),隋大业元年建,咸淳(陈志作咸熙乃魏主曹奂年号)六年重建。按正误,以城北钦化乡有古城院,城南隆寿院亦名古城寺,故以下字别之。然不知其何代古城也!或疑此地与章戴近,章戴有白石县城。又出唐以后,非是"。由此可见,隋朝铜山溪应该就是古西河,而章戴街是古白石县遗址,应该有一定的历史背景。魏主曹奂在位(260-265年),即使按陈志记载,古城寺的历史也可追溯到1740年前。从历代建寺的习俗,寺宇一般都建在村子下游,据此推断,古城寺位于西峰

街沿西河下游,系西峰街先民所建。若陈志所言正确,古城寺的建造年代早于白石县(618-621年)和衢州府(621年)。从庵峰传说推断,古城可能就为古姑蔑都城,在下方村境内的古西峰街(村)概率极大。不幸的是古城寺于1958年被毁,现仅保存遗址和一口古井,十分遗憾。

下方桥,又名翰林桥。《民国衢县志》记载:“县北三十里,长八丈,石墩七重,架石平桥。见旧志。”建于明代,由方姓祖宗捐银建造,它姓辅之。桥墩用庵山石砌成,且二头尖。相传是十世祖方存任御史时,考虑方存世祖贡献大,皇帝御批修建而成。路过此桥,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历来如此。有无咎子“题石桥牧笛”诗,可证明下方桥的美景:“久晴初得雨,饱犊欲春耕,不敢骑牛背,倚靠石梁边,信口吹横笛,随腔合族音,多少长安客,名利岂如君”。1942年梅雨季节,日寇入侵衢州,铜山溪正涨大水,为阻止日寇进村扫荡,村民撬掉二个桥墩,拆除桥面,致使日寇无法过河,让躲在下游三四百米处杨柳丛中的村民得以幸免。1964年为方便出行,重修了一个二头圆的桥墩,桥面改用钢轨水泥板结构。现翰林桥尚存三个二头尖的桥墩,在全国桥梁史上实属罕见。

岳飞路。下方村的东南有一条宋代古驿道,沿此古驿道可经耿山凉亭至后山村。古驿道路宽2.4米,全用青砖砌成,青砖长20厘米,宽和高6厘米,据考证这种规格的砖除此绝无。此驿道是古代杭州通往南昌的陆路必经之地。上世纪

还存部分遗迹,八十年代搞园田化和垦荒,现已难觅踪迹,也是憾事。

下方村,至今方姓仍是第一大姓,约占全村总人口的50%。历代出了众多名人,有史料记载的不胜枚举。始迁祖方翔,宣议大夫,字瑞梧,号凤翱,行祀八,生于宋元祐六年(1091年),大宋政和五年(1115年)任承天府同知,公元1117年致政归因战乱不复归宗(祖居地桐庐白云源芦茨村),遂迁居庵山脚下之下方上爿。其四世孙曾二考中解元(省科举第一名)。十世孙方存(1357-1419年),字正仲,任御史中丞(相当于现代最高人民检察院副院长)。十四世孙时公(1506-1593年)是方存玄孙,排行时十七,方家后代称十七老太公。相传,家中二只老母鸡天天到四五百米外的榛子树林下蛋,时公认为此为祥兆,此地必旺后代,于是选此处建祠堂。祠堂坐北朝南,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三进二天井,正门门楼呈现四边翘角,中书“方氏宗祠”四个大字,两旁建裙房。门口置皇帝钦赐方廷珪威风石二块,威风石石质优良,四周雕刻图案。遗憾的是,威风石和门楼几年前已被人偷偷卖掉。现仅存一上进和一口井,井圈呈六角形,六角均匀、光滑,做工精细,用整块石头挖凿而成,可见祖宗工艺精湛、巧夺天工。宗祠上进摆放始祖方翔和安人郑氏,侧室藏氏神位,以及历代先祖灵牌,上方悬挂“思成堂”横匾。中进一直悬挂天启三年(1623)衢州府旌表第十七代祖方应亨(1582-1657)“奇节高风”匾额一块,用于缅怀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