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范文:智障儿童教育研究报告
浅论智障儿童教育论文
浅论智障儿童教育论文智障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
智力低下,行为障碍明显,再加上来自社会的冷漠和歧视与生活中心灵的创伤、自尊心的缺失等都使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丧失学习的信心。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论智障儿童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论智障儿童教育论文篇一《智障儿童课堂教育问题研究》摘要:智障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
智力低下,行为障碍明显,再加上来自社会的冷漠和歧视与生活中心灵的创伤、自尊心的缺失等都使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丧失学习的信心。
因此,以人为本,尊重智障儿童的实际状况,构建有效课堂,促进智障儿童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智障儿童;有效课堂智障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
智力低下,行为障碍明显,再加上来自社会的冷漠和歧视与生活中心灵的创伤、自尊心的缺失等都使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丧失学习的信心。
主动发展是智障儿童生命个体的本真追求。
它是在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精神的同时,探寻生命个体发展潜能的必要需求。
一、有效参与: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注重智障儿童的有效参与,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不断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才能真正促进智障儿童的有效发展(一)营造和谐氛围,拓展参与空间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才能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了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也就为学生学习、探究、思考、展示等活动创设了良好的环境。
首先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教师要善于掌握倾听的艺术和技巧。
教师的倾听体现着对学生的接纳和重视,“倾听”也是满足学生被接纳、受重视、感受自身价值以及安全感需求的最重要途径。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参与意识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
智障教育的教学实践报告(3篇)
2. 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智障教育普遍采用班级授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学手段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教师往往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学生难以适应。
3. 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体系
建立健全智障教育教师培训体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满足智障儿童的教育需求。
4.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指导,提高家庭教育意识,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五、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以下是一例智障教育教学实践案例:
1. 学生情况
小明,10岁,患有轻度智力障碍,表达能力较弱,情绪波动较大。在学校,小明难以适应常规教学,成绩较差。
4.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定期对智障儿童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了解其进步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评价方法包括观察、访谈、测试等。
三、教学方法探讨
1. 多元化教学方法
在智障教育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智障儿童的个性化需求。例如,针对不同智力水平的智障儿童,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教学环境中学习。
六、结论
智障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智障儿童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智障教育的现状,我们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教育观念的宣传和普及,完善教育政策,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体系,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以提高智障教育的质量,促进智障儿童的全面发展。
第2篇
一、引言
智障教育,又称特殊教育,是指针对智力发展迟缓或智力障碍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在我国,智障教育作为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以我国某地区智障教育学校为例,通过对教学实践的观察和分析,总结智障教育的教学经验,为智障教育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智障儿童现状调查报告(合集五篇)
智障儿童现状调查报告(合集五篇)第一篇:智障儿童现状调查报告智障儿童现状调查报告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推动之下,智障人士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但是目前社会上的智障儿童的生活现状依旧不容乐观,在不断发展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关爱智障儿童这类弱势群体,仍然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词:智障儿童、弱势群体、残联康复中心这个学期我们小组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康复研究中心开展了志愿者服务活动,在这里我接触到了以前从没有接触到的智障儿童,他们除了有的长的有点“吓人”,说话和行为有些迟钝,其他和平常人没有区别。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猛然间发现,“残疾人联合康复研究中心”作为一个载体,他的重要的意义在于唤起了全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心,而我们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了帮助——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要想拥有爱,最佳办法是把它奉献给他人。
如果没有参加社会实践,也许现在我和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几乎忽略了周围的智障人士。
当遇到“脑子不好使”的人时,我们通常都会避开他们,忽视他们的所言,所做。
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采取这种“不闻不问”的态度,甚至有不少人会嫌弃他们,智障人士的生活状况才不容乐观。
因为他们是社会的一份子,社会对他们的态度就决定了他们是顺流前进还是要逆流而上。
其实在我看来,每个智障的孩子都是一个残缺的苹果,都说上帝会在每一个苹果上咬一口,那么他在咬这些孩子的苹果时,一定因为贪吃而多咬了一口,所以他们失去了得到一个正常大脑的机会。
他们或是天生,或是天灾人祸,他们显得是那么的格格不入,轻则比一般人学习速度慢,思维能力有限,重则无法和人正常交流,只能依靠别人的帮助才能生存。
上天的不公已经给他们和他们的家庭带来无限的痛苦了,更令人寒心的便是有些人对智障的误解,从而导致了歧视,攻击甚至是侵害的产生。
这些行为不仅与道德相悖,有些还触及法律。
新闻报道中,关于利用智障人士牟取非法利益,甚至直接损害他们的利益的报道屡见不鲜。
智障儿童论述报告总结
智障儿童论述报告总结
智障儿童是指智力水平低于正常儿童的一类特殊儿童。
智障儿童的智力发育迟缓,表现为认知、语言、学习、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障碍。
对于智障儿童的教育,需要个性化、综合性和全面性的教学方法以及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智障儿童的论述报告主要围绕智障儿童的特点、教育模式和社会支持等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智障儿童的特点是他们的智力水平低于正常儿童。
这意味着他们对于学习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受到了限制。
智障儿童还常常伴有其他发展障碍,如语言障碍、身体运动发展障碍等。
这些特点需要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其次,针对智障儿童的教育模式主要包括智力开发教育和社会适应教育。
智力开发教育是指通过刺激和训练,提高智障儿童的智力水平。
社会适应教育则是为了帮助智障儿童融入社会,提高他们的自我照顾能力和社交技巧。
这两种教育模式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最后,对智障儿童的教育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家庭是智障儿童最重要的支持者和抚养者,需要为他们提供温暖的家庭环境和爱心的照顾。
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为智障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就业环境。
只有社会的关注和帮助,智障儿童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结来说,智障儿童是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需要我们更多的
关注和支持。
对于智障儿童的教育,需要个性化、综合性和全面性的教学方法,以及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只有这样,智障儿童才能拥有更好的发展环境,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智障儿童随班就读个案研究报告
智障儿童随班就读个案研究报告一、背景描述他叫张XX,是我班一的一名学生,因为出生时受器械挤压导致脑细胞受损,而成为一个智障儿童(同时伴有癫痫多动)。
虽然在家人的照顾下病情有所好转,但张XX却因为自己的特殊而多次被幼儿园、小学校拒之门外。
已经整整七年了!张XX孤独地生活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听不到小朋友的欢声笑语,见不到老师的亲切笑容,感受不到来自集体的关怀友爱!张XX进入我们班的时,全国正在推行新课改,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和和实践能力。
这对我和张XX这样一个智障孩子来说,将是多么大的挑战啊!老师只有一边摸索一边实践,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和调整。
二、观察发现及分析1、刚来上学时不敢独自到校,必须由家长接送并陪读一段时间,情绪稳定下来后才愿意上课。
这是因为他长期以来独处惯了,没有合群的体验,害怕受到伤害。
2、爱流口水,也不知道擦,常常把书本弄得湿漉漉的,无法做作业;有时大小便也不能自理,周围老是臭哄哄的。
张XX 还伴有癫痫,要长期服用药物,病情不稳定。
有一次正在上课,突然听到“咚”的一声,原来张XX的癫痫突然发作,头撞向课桌,从椅子上滑到地上瘫坐着。
3、和同学熟悉一些后就随心所欲,只要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不问问别人,拿起就走,玩了又乱扔或破坏掉。
4、因为来到新环境,张XX对学校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显得十分兴奋。
东张西望,但从不与小朋友争执或动手,上课时也能坐在座位上不打扰别人,性格比较安静,能够参与普通学校的学习生活。
5、上课时注意力很不集中,大部分时间东张西望,搞自己的东西,偶尔发言也表现出语速较慢,口齿不清楚,或是答非所问。
不能主动完成作业。
6、形象思维能力不错,模仿力较强,虽然有些课文不能完全理解,但能根据图画、老师的表情动作示范知道基本内容。
张XX的机械记忆力更是比一些普通孩子出色,特别是听写生字、词语、句子,每次都是一百分!但是在造句、写作文、分析短文这样一些语文活动中,他就无从下手,显得十分茫然。
幼儿园弱智儿童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在教育过程中,部分幼儿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智力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被称为弱智儿童。
为了更好地关注和照顾这些儿童,提高他们的教育质量,我国幼儿园积极开展弱智儿童教研活动,旨在探索适合弱智儿童的教育方法,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弱智儿童的认识,了解他们的特点、需求和成长规律。
2. 探索适合弱智儿童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3.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 为弱智儿童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 弱智儿童的特点及教育策略(1)了解弱智儿童的定义、分类及表现特点。
(2)分析弱智儿童的心理、生理、智力等方面的需求。
(3)探讨适合弱智儿童的教育策略,如个性化教学、特殊教育等。
2. 弱智儿童的教育课程设置(1)根据弱智儿童的特点,设计适宜的课程内容。
(2)探讨课程设置的原则和方法,如课程整合、跨学科教学等。
(3)分享成功案例,为教师提供参考。
3. 弱智儿童的教育教学方法(1)探讨适合弱智儿童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互动教学等。
(2)分析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提高教学效果。
(3)分享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促进共同进步。
4. 弱智儿童的教育评价(1)了解教育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2)探讨适合弱智儿童的教育评价方法,如观察法、测试法、访谈法等。
(3)分析教育评价的结果,为教学提供反馈。
5. 弱智儿童的教育环境创设(1)了解弱智儿童教育环境的要求。
(2)探讨如何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如空间布局、设施设备、教育氛围等。
(3)分享成功案例,为教师提供借鉴。
四、活动实施1. 组织教师参加弱智儿童教研活动,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
2.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研讨,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
3. 开展实地考察,了解弱智儿童的教育现状。
4.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和交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弱智儿童心理教育论文鉴赏(共3篇)
第1篇:中度弱智儿童语义知识发展障碍的实验研究1问题的提出物体分为生物体(如动物、果蔬)和非生物体(人造物)两大范畴类别,物体的语义知识包括类别语义知识(属于哪个范畴类别)、感知觉语义知识(如结构、形状、颜色等)和功能,联想语义知识(有什么用途、如何制造、运动特征等)等。
脑损伤病人识别物体时存在语义范畴特异性损伤(category-specificsemanticdeficits)现象,即识别某个或某些特定范畴物体的能力损伤,而识别其他范畴物体的能力保持相对完好。
研究显示,大多数脑损伤病人表现出生物范畴(包括动物、果蔬等)的特异性损伤,少数病人表现出非生物范畴(人造物)的特异性损伤。
除大范畴的特异性损伤外,还存在子范畴特异性损伤。
例如,在非生物范畴内,有的脑损伤病人识别较小的“可操纵”物体(如办公用具和厨具)困难大,识别较大的人造物体(如交通工具)困难小;在生物范畴内,多数病人出现动物知识损伤而果蔬知识相对保持完好,少数病人的损伤模式则相反。
目前,研究者使用命名、分类、定义、记忆提取、特征判断、部分/整体匹配、物体决定、属性功能判断、颜色判断、语义记忆言语问卷调查等语义任务来考察脑损伤病人的语义范畴特异性损伤。
这些任务中,有的属于表达性任务(如命名、定义、记忆提取),有的属于接受性任务(如分类、物体决定、判断、匹配),有的涉及感知觉信息(如记忆提取、特征决定、匹配、判断),有的涉及联想/功能信息(如属性功能判断),还有的涉及多种语义(如命名、分类)。
通过不同的检测任务,研究者可以揭示脑损伤病人语义范畴特异性损伤的实质:是感知觉语义知识的损伤,还是功能,联想语义知识的损伤,抑或是类别语义知识损伤,或多种语义知识的损伤。
例如,Blundo等人考察了一例疱疹性单纯脑炎后前颞叶受损的病人K.C在不同认知检测任务中的成绩。
结果表明,在口语分类、记忆提取、视觉特征决定、颜色判断等任务中,K.C在动物上的成绩均显著低于正常被试,在非动物上的成绩与正常被试无显著差异,表明K.C关于动物的感知觉知识(包括视觉的、听觉的)损伤严重;在关于动物的语义判断、声音识别、命名等语义任务中,K.C的成绩显著低于正常被试,表明K.C关于动物的联想/功能知识和类别语义知识也损伤严重;但在真假物体判断、部分,整体匹配任务中,K.C在动物和非动物上的成绩均与正常被试差异不显著,表明他的关于物体的结构知识保持完好。
智力残疾学生课题研究报告
智力残疾学生课题研究报告智力残疾学生课题研究报告摘要:本文主要对智力残疾学生的教育困境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他们在智力发展、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策略,旨在为智力残疾学生的教育提供一些指导。
一、引言智力残疾学生是一群在智力发展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交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他们需要特殊的教育环境和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二、智力发展特点智力残疾学生的智力发展较为迟缓,他们在认知、语言、记忆等方面会存在困难。
因此,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提供适合他们能力水平的教学内容。
三、学习能力问题智力残疾学生的学习能力较低,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才能达到一般学生的水平。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四、社交能力困境由于智力残疾学生在语言交流和情绪控制方面存在困难,他们往往在社交交往中感到困惑和挫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社交技巧的培训和群体合作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五、提高自尊心智力残疾学生容易感到自卑和自责,缺乏自信心。
教师应用肯定的语言和行为来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并鼓励他们尝试新的事物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对智力残疾学生的教育非常重要。
教师应与学生的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并提供家庭教育支持。
七、教育策略针对智力残疾学生的教育困境,我们提出以下教育策略:1. 个性化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提供适合的学习材料和教学方法。
2. 多元化评估方式: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综合考虑学生的智力、情绪和社交能力等因素,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
3. 创造积极学习环境:通过鼓励、支持和激励,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4. 社交技巧培训:引入社交技巧的培训和群体合作活动,帮助学生提高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5. 家校合作:与学生的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并提供家庭教育支持。
智障幼儿个案研究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男年龄:5岁健康状况:良好智障程度:轻度智障自身发展状况:自理能力较强,可以自己穿衣服、穿鞋子、吃饭,独立上厕所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都发展良好;语言能力较弱,可以陈述简单的事情;认知理解能力一般,喜欢模仿别人的对话,对人称转换不能理解。
例如:陈晨在打了另一个小朋友小雨之后,老师对小雨说:“陈晨不乖,小雨不要跟她玩。
”陈晨拉过老师,阻止老师跟小雨玩,并说:“陈晨不乖,小雨不要跟她玩。
”家庭及教养情况:母亲对其较溺爱,父亲对其要求较严格。
受教育情况:陈晨一直由在农村的奶奶抚养长大,缺乏跟同龄孩子接触的机会二、陈晨的情绪很不稳定,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不服从命令,抗拒行为陈晨可以说是全班最调皮的孩子了。
每次去玩大型玩具“淘气宝”,就从来没有乖乖出来过,每次都是被教师强制领出来的。
并且教师让陈晨去做的某件事情,有时他会拒绝去做。
例如,在一次上精细课时,教师让其帮忙拿玩具,他拒绝去做,对教师的话也不理睬。
(二)不恰当的情绪发泄方式陈晨在未满足需要时,就会流眼泪、哭闹。
流眼泪可以作为一种情绪疏导方式,但陈晨流眼泪的频率太多,且来的很突然,没有任何先兆。
经过观察发现,陈晨是在不良情绪发生之前,以及挨批评之后,就会有这样的反应,本以为她是因为内心委屈,但事实是如果对其干预,他的不良情绪会即刻发生。
三、原因分析(一)自身的因素智障儿童的情绪问题,由于自身智力的缺陷,理解能力、语言能力等各方面存在障碍,对问题的处理能力比正常人要弱,控制情绪的能力较差,遇到事情常常受到自己的情绪支配,难以按照道德标准及行为要求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二) 家庭环境因素陈晨的母亲对他的过分溺爱及父亲对其不当惩罚,溺爱与惩罚本是两个极端。
过分溺爱会放纵孩子的不良行为,而不当惩罚又会让孩子的不良行为恶性循环。
陈晨的母亲对其过分疼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管有什么要求,总是尽量满足。
即使他犯了什么错误,母亲也予以迁就。
特殊儿童案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特殊儿童由于生理、心理或智力等方面的原因,在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为了提高特殊儿童的教育质量,本研究选取了幼儿园特殊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方法探究有效的教育策略。
二、实验对象与方法1. 实验对象本实验选取了某幼儿园5名特殊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孩3名,女孩2名,年龄在4-6岁之间。
这些儿童在智力、语言、动作协调性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
2. 实验方法(1)观察法:通过对特殊儿童在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观察,了解其行为特点和发展需求。
(2)访谈法:与特殊儿童的家长、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儿童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教育需求。
(3)实验法:根据观察和访谈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对特殊儿童进行实验干预。
三、实验过程1. 观察与访谈通过对特殊儿童的观察和访谈,发现以下问题:(1)语言表达困难:部分儿童语言表达不完整,词汇量有限,难以与同伴进行有效沟通。
(2)动作协调性差:部分儿童动作不协调,难以完成简单的运动任务。
(3)社交能力弱:部分儿童缺乏社交技巧,难以与同伴建立良好关系。
(4)情绪不稳定:部分儿童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情绪失控。
2. 教育方案制定根据观察和访谈结果,制定以下教育方案:(1)语言训练:通过图片、实物、故事等形式,丰富儿童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动作训练:通过游戏、舞蹈、体操等形式,提高儿童动作协调性。
(3)社交能力培养: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形式,培养儿童社交技巧。
(4)情绪管理:通过情绪故事、放松训练等形式,帮助儿童学会情绪管理。
3. 实验干预(1)语言训练:每日进行20分钟的语言训练,包括词汇学习、句子练习、故事讲述等。
(2)动作训练:每周进行2次动作训练,每次30分钟,包括游戏、舞蹈、体操等。
(3)社交能力培养:每周进行1次社交能力培养活动,每次60分钟,包括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
智障儿童教育研究报告
智障儿童教育研究报告1. 引言智障儿童是指智力发育迟缓或受损的儿童,他们面临诸多教育困境。
本篇报告旨在深入研究智障儿童的教育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2. 智障儿童的特点智障儿童智力水平低于正常儿童,其认知和学习能力存在困难。
不同程度的智障儿童需要个体化的教育方案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此,我们对智障儿童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
3. 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在智障儿童的教育中,早期干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早期干预,我们可以帮助智障儿童克服一些发育延迟,并培养他们的基本技能,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4. 个体化教育方案针对智障儿童的学习需求,我们需要制定个体化的教育方案。
这意味着我们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目标,并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5. 建设支持系统为了更好地支持智障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我们需要建设完善的支持系统。
这包括配备专业的教育师资和康复师资,提供良好的教育设施和资源,并与家长密切合作,形成合力,为智障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6. 社会融合的重要性智障儿童也应该有机会参与社会生活和接受普通教育。
社会融合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为智障儿童创造一个包容和友善的社会环境,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
7. 家庭的角色家庭在智障儿童的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支持智障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家长需要积极参与和关注他们的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情感支持。
8. 互联网和技术的应用如今,互联网和技术的发展为智障儿童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合理利用互联网和技术资源,我们可以为智障儿童提供更多学习资源和辅助工具,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9. 结论智障儿童的教育是一个持续的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通过早期干预、个体化教育方案、建设支持系统、推动社会融合、家庭的支持以及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智障儿童的教育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智障儿童生活技能的调查研究[5篇]
智障儿童生活技能的调查研究[5篇]第一篇:智障儿童生活技能的调查研究智障儿童生活技能的调查研究----XXXX智障人士服务机构为例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背景:1、智障儿童现状:随着工业社会以来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全世界智障儿童总数也有所增加。
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大陆地区有600万以上的智障儿童。
这是一个不小的社会群体。
对于这一社会群体,应当怎样更好地关心帮助他们,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课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章“特殊教育”中,明确指出,要“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我国残障人的绝对数量庞大,残障人士特别是智障群体在我国社会的“弱势”和“边缘化”程度比较突出,且学龄智障儿童少年的教育福利普及不广泛,智障儿童的生存、教育、康复与发展状况颇令人担忧。
由于甘肃省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社会公众对智障儿童的关注度与认同度普遍不高,社会捐助也不是太发达,导致我省大部分的智障儿童生活能力是否足以在社会中正常生活还是值得深思。
2、生活技能的重要性:生活能力是一个人正常生活必须具备的最基本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生存教育”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员所接受,并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因素:那么对于智漳儿童的教育而言,培养孩子们的生活、生存能力就更加重要了。
《智力障碍儿童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智障儿童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因为智障儿童中的绝大多数人走出校门后,首先面临的是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活问题,大家都知道对智障儿童的护理和照顾是有时空限制的,别人不能跟他们一辈子,终究还得孩子自己独立生存,无微不至的替代不等于孩子生活能力的形成。
所以我们确立研究目标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孩子们学会生活技能,能够自主自立上,能够更好地生活他们将来要融入社会,与社会其他成员交往、共处所要碰到的问题是很多的,所以说对他们而言,诸如购物、向人问路、乘车、使用公共设施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就很难适应家庭和社会的生存:换句话说,特殊学生学习生活经验、学会生存技能,将会比学习概念化的文化知识更有实用的价值。
残障儿童调查报告最新范文模板3篇
残障儿童调查报告最新范文模板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残障儿童调查报告最新范文模板3篇关爱残障儿童,社会才能变得更完美,下面这些残障儿童调查报告,千万不要错过哦。
智力低下教研工作总结
一、前言智力低下,又称智力障碍,是指个体在智力、适应性行为、学习和社会交往等方面存在显著障碍的一种疾病。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智力低下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智力低下儿童的教育质量,我们开展了智力低下教研工作。
现将本年度智力低下教研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目标1. 提高智力低下儿童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其全面发展。
2. 加强智力低下儿童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3. 探索适合智力低下儿童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4. 加强与家长、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三、工作内容1. 组织开展智力低下儿童教育专题培训为了提高教师对智力低下儿童教育的认识,我们组织开展了多场专题培训。
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围绕智力低下儿童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培训,教师们对智力低下儿童教育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2. 开展教学观摩活动为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组织开展了教学观摩活动。
邀请优秀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其他教师进行观摩学习。
通过观摩,教师们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 开展课题研究为了提高智力低下儿童的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组织开展了多个课题研究。
课题涉及智力低下儿童的教育教学方法、课程设置、评估体系等方面。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适合智力低下儿童的教育教学模式,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4. 举办家长讲座为了提高家长对智力低下儿童教育的认识,我们定期举办家长讲座。
邀请专家为家长讲解智力低下儿童的特点、教育方法、康复训练等知识。
通过讲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更好地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5. 开展康复训练针对智力低下儿童的特点,我们开展了多种康复训练活动。
包括语言康复、运动康复、认知康复等。
通过康复训练,提高智力低下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
6.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我们定期召开家长会,了解家长对智力低下儿童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论文
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智障学生生理上的缺陷影响了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导致情绪、行为、人格等方面的问题。
比如:学习焦虑孤独感强烈、好责备自己、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个体因素、父母教养因素和学校教育因素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在实际教学中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轻度智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改善与提高。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并随之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不仅也不再局限于过去的身体健康,而是“身心”两个方面。
具体说:”健康不仅是没有缺陷和疾病,而是一种个体在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显然,“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就是指“心理健康”。
作为一名智障孩子的老师,我更加关注于智障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为此,浅谈几点个人的粗浅认识和做法。
一、认识智障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是特殊教育,是学校在新形势下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智力残疾是某些学生的先天不幸,依照“健康”的科学内涵,他们生来就与“健康”无缘了,他们生理方面的不健康一智力残疾,是我们教育者无法改变的,可是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着眼,我们教育者只能也必须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入手,对智障孩子实施心理疏导,对其行为加以矫正,以减少和避免这些学生从“生理残疾”走向“心理残疾”,从而使他们不断地趋于"健康”。
这是我们从事培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要把它放在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高度去认识,去探索。
二、抓住智障学生的心理特点由于智力缺陷,导致智障孩子的认知活动-般表现得比较迟钝。
他们的大脑神经通常有一种情性,心理上缺乏需要、追求和期待,因而感知觉的主动选择功能较差,知觉速度缓慢,知觉范围小,注意力分散,思维水平低,语言能力发展缓慢,甚至没有。
能进行语言沟通的孩子大多发音不准,发音困难,口齿不清。
智障儿童教育研究报告
智障儿童教育研究报告一、智障儿童安全教育的非常性相比于正常儿童,智障儿童安全教育有其特别非常的性质。
智障儿童面临的安全隐患之所以比同龄的正常儿童多,是由于他们的智力和体能都非常有限,经常不能清晰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对外界危急事务也不能做出精确的判断。
例如他们简单患有视觉损伤〔折射误差、斜视、弱视、白内障等〕,轻度智障儿童感受性降低,一般很难或不能辨别物体的外形、大小、颜色的微小差异,严峻程度的智障根本不能辨别多种颜色。
加之听觉迟钝,知觉速度慢,容量小,不够分化联系少,很难实时发觉外界来袭的危急;他们的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独立生活阅历,即使能发觉来袭的危急,也很难快速有效地做出判断和实时规避。
正常儿童虽然也面临着诸多的安全威逼,但是他们的接受技能强,经过家庭及学校教育并不断总结积累自身阅历,很快就能形成肯定的安全意识。
智障儿童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大脑经受过不同时间、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损伤,给认识活动带来了持续障碍,其障碍表现的形式也各不相同。
这就要求特教工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对每个儿童的病因有比较透彻的了解,依据医生诊断和儿童的在校表现,针对详细状况予以区分对待。
又如对正常儿童的安全教育可以采纳谈话的方式讲授,而智障儿童缺乏语言规律思维的技能,单纯的讲授很难收到满足的效果。
在记忆方面,由于运动记忆简单激起智障儿童的心情活动,其记忆效果就好,形象记忆略差,词汇的规律记忆难度最大。
又,意义识记差,机械记忆相对较好。
以上种种,造成了智障儿童安全教育的非常性。
在安全教育过程中,特教工要以体谅同等的立场对待智障儿童,体谅和容忍他们的过失,给他们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智障儿童由于大脑受损,记忆力差,前学后忘。
因此,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肯定要反复讲,不厌其烦地多次灌输,并将交通安全、用电安全、体育活动安全的标识物品宣扬画在校内各专区域内张贴,以便让孩子们常常看到,并定期组织演练,相应取得了肯定的效果。
同时,我认为特教工需要意识到,要有效的进行智障儿童的安全教育,最正确的方法并非是单纯紧盯着他们的缺陷加以弥补,而是设法找到智障儿童的优势予以培育。
智障儿童教育与干预现状研究
智障儿童教育与干预现状研究智障儿童是指智力发育水平低于正常人群的儿童。
他们在学习、认知和交流等方面面临着各种困难,需要特殊的教育和干预措施。
智障儿童教育与干预正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教育政策、教育方式以及干预策略等方面探讨智障儿童教育与干预的现状。
教育政策对于智障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我国,智障儿童教育政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法律,规范了智障儿童教育的管理和实施。
2010年颁布的《智力残疾人保障条例》明确规定了智障儿童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学校为智障儿童提供特殊教育服务。
虽然政策的出台为智障儿童教育提供了保障,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挑战。
智障儿童学校的数量和质量仍然不足,师资力量不足、培训不够,给智障儿童的教育需求带来了困扰。
因此,进一步加大智障儿童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力度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除了政策的制定,教育方式也是智障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
过去,智障儿童教育主要采用的是单一的、统一的教学方式,忽视了每个智障儿童的个体差异。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教育界开始重视个别化教学,注重给每个智障儿童提供适合他们特点和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个别化教学模式强调充分了解智障儿童的认知水平和习惯,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并根据他们的进展进行调整。
此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也得到了智障儿童教育界的广泛应用。
例如,音乐疗法、美术疗法和体育疗法等,通过创造性的方式激发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虽然教育方式的转变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需要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智障儿童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干预策略是智障儿童教育的重要环节。
智障儿童在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得到针对性的干预。
目前,常用的干预策略主要包括言语矫正、认知训练和行为训练等。
言语矫正旨在帮助智障儿童改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认知训练旨在通过一系列的认知活动和游戏,促进智障儿童的思维和注意力发展。
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研究与对策分析(五篇模版)
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研究与对策分析(五篇模版)第一篇: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研究与对策分析我国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研究与对策分析刘建会(唐山师范学院教育学院,111110041024)摘要本文运用文献法,对我国近二十年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目前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现状与问题建议Reflection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es of Children with Mentally Handicapped and Analysis of CountermeasuresLIU JIANHUI(College of Education,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111110041024)AbstractUsing literature analysis, this article synthesized studi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es of children with mentally handicapped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On the basis of this, we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of 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es of children with mentally handicapped in China at present development and aim at the existing problem solution.Key wordsmentally handicapped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es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advice前言随班就读是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一种方式, 是指普通学校招收能够跟班的残疾学生, 如肢残、轻度智障、弱视、重听等学生, 是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有效形式,它是我国特殊教育的重要办学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障儿童教育研究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与此同时,影响人类自身安全的种种因素也随之日益增多。
智障儿童由于智力和身体存在的缺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较正常儿童更多的安全威胁,其中尤以烧伤、烫伤、气管异物、交通事故、意外坠落等为常见的意外伤害。
这些意外伤害带来的后果不仅影响了智障儿童的身体健康,对他们的心理造成终身阴影,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特殊教育的目的是使智障儿童形成基本的实用能力和良好习惯,成为平等的公民,取得生存的权利。
要生存就要融入社会,要融入社会首先必须保证自身安全,因此,安全是生存的首要条件,而安全教育也就成为智障儿童特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特教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安全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技能。
本文拟就智障儿童安全教育的特殊性及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智障儿童安全教育的特殊性
相比于正常儿童,智障儿童安全教育有其非常特殊的性质。
智障儿童面临的安全隐患之所以比同龄的正常儿童多,是因为他们的智力和体能都十分有限,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对外界危险事务也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例如他们容易患有视觉损伤(折射误差、斜视、弱视、白内障等),轻度智障儿童感受性降低,一般很难或不能辨别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细微差异,严重程度的智障根本不能辨别多种颜色。
加之听觉迟钝,知觉速度慢,容量小,不够分化联系少,很难及时发现外界来袭的危险;他们的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独立生活经验,即使能发现来袭的危险,也很难迅速有效地做出判断和及时规避。
正常儿童虽然也面临着诸多的安全威胁,但是他们的接受能力强,经过家庭及学校教育并不断
在记忆方面,由于运动记忆容易激起智障儿童的情绪活动,其记忆效果就好,形象记忆略差,词汇的逻辑记忆难度最大。
又,意义识记差,机械记忆相对较好。
以上种种,造成了智障儿童安全教育的特殊性。
在安全教育过程中,特教工作者要以体贴平等的态度对待智障儿童,体谅和容忍他们的过失,给他们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智障儿童由于大脑受损,记忆力差,前学后忘。
因此,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一定要反复讲,不厌其烦地多次灌输,并将交通安全、用电安全、体育活动安全的标志物品宣传画在校内各专区域内张贴,以便让孩子们经常看到,并定期组织演练,相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同时,我认为特教工作者必须意识到,要有效的进行智障儿童的安全教育,最正确的方法并非是单纯紧盯着他们的缺陷加以弥补,而是设法找到智障儿童的优势予以培养。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自我保护意识的形成
智障儿童面临和终将面临的安全隐患不胜枚举,其中很多是难以预料的。
部分家长出于对子女的怜爱乃至愧疚心理,给智障子女以过分的保护,导致智障儿童过分依赖监护人,如丹娅、暑薇等同学。
学生的自理能力与其身体的增长不成正比,长久以往,儿童自理能力得不到发展,离开监护人,就无所适从,一旦处于突如其来或未曾经历的危险之中,便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
所以仅仅针对具体危险源进行的教育和过分的包办保护并不是长久的和万能的,只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意识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从容面对一些危险。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让智障儿
童养成生活中的良好习惯,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或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启智教育课程中均有专题的课程讲述,教师须反复跟孩子们强化训练,例如:上下楼梯时一定要靠右行走、扶栏杆,不推、不挤、不奔跑。
行路时一定要走人行道并尽量靠内侧;过马路时一定要走斑马线,开锁进门时看看有没有陌生人站在后面;独自不要用火,喝开水或热汤时要先吹一吹、试一试;吃饭的时候不要嬉笑打闹,等等。
凡是儿童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不要一切都包办代替。
只要时时注意这些生活小节的训练,通过多次反复的提醒和训练,长此以往,孩子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就知道了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了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三、适时和适量的原则
智障儿童因大脑受到损伤而使其认识活动产生持续障碍,这种认识活动障碍是时刻与之相伴的。
他们记忆的目的欠缺,有意识记忆差,表现为健忘、易疲劳。
如“精神发育不全”、舞蹈症、脑外伤、脑积水儿童等都有易疲劳的特点。
因此,进行安全教育一定要在其非疲劳期间。
一旦儿童有了疲劳感,任何教育都难以接受,特教工作者必须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时机予以安全教育。
由于智障学生的大脑受到损伤,不随意注意占优势,表现为特别好动,其“注意点”是以自己的注意为中心,注意范围狭窄、稳定性差,情绪不稳定,如先天智障、脑外伤、脑炎后遗症、舞蹈症儿童均有这一症状。
所以,对这些儿童进行安全教育时,不能在单元时间内给他们呈现多个刺激,要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刻抓紧讲授,内容要浅显易懂,生动有趣。
学习的时间不能长,时间一长,疲劳感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就会随时出现。
学生一旦出现这些现象,教学效果就得不到保证,因此发现有疲劳感时,我们就应停止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