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

合集下载

第五章 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

第五章  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

第五章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
一、填空
1、动机的作用体现在()作用()作用()作用。

2、动机由()和()两大因素组成。

3、()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起驱力或推力的作用4、根据动机产生的先天性还是后天性分为()、()。

5、根据动机产生的来源划分为()和()。

6、学习动机的具体表现是()().7、()提出三种常见的学习动机()()(),4岁后幼儿明显表现出来的动机是(),()一种最稳定的一种学习动机
8、()认为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才有可能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

9、马斯洛把()()()及()称为缺失需要。

()()和()称为发展需要。

10问题情境的设置通常是通过教师的()来实现的二、名词解释:1、动机
2、需要
3、诱因
4、学习动机
5、问题情境
三、判断
1动机是一种内部的心理活动,通过外在的行为反映出来()2、好的动机产生好的结果,动机水平越高行为水平越高()3、动机与行为及结果之间的关系是保持一致的。

()
4、诱因就是斯金纳讲的强化物,诱因起到引力或拉力的作用(
5、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兴趣和投入自然增加()
6、学子任务越难越有助于幼儿学习动机的产生()
简答1影响幼儿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引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有哪些?
3、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

16活动动机的一般概述

16活动动机的一般概述

动机冲突
1、双趋冲突 、 当个体具有分别追求两个目标的两个动机, 当个体具有分别追求两个目标的两个动机,但又必须在 两个目标中作两择一的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情境。 两个目标中作两择一的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情境。犹如鱼和 熊掌不可兼得。 熊掌不可兼得。 2、双避冲突 、 当个体想分别躲避两个目标的两个动机, 当个体想分别躲避两个目标的两个动机,但又必须在两 个目标中作两择一的回避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情境。 个目标中作两择一的回避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情境。即左右 两难。 两难。 3、趋避冲突 、 当个体面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接近和回避两种动机, 当个体面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接近和回避两种动机, 但又必须作出取舍抉择时的冲突情境。 但又必须作出取舍抉择时的冲突情境。 4、双重趋避冲突 、 当个体面临两个以上目标, 当个体面临两个以上目标,而每个目标都有积极和消极 方面时发生的冲突情境。 方面时发生的冲突情境。
疑问与难题
为什么说理解动机对你来说非 常重要?
(二)内驱力和诱因
内驱力: 内驱力:指由于人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所产生的 旨在恢复稳态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力。 旨在恢复稳态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力。 指能促进或阻止行为的物体或事件。 诱 因:指能促进或阻止行为的物体或事件。
(三)需要、内驱力和诱因与动机的关系 需要、
个体的行为是由动机所直接导致的。一般情况下,动机 个体的行为是由动机所直接导致的。一般情况下, 往往是内驱力和诱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往往是内驱力和诱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内驱力是在需要的 基础上产生的,诱因则是满足或引起需要的外在刺激物。 基础上产生的,诱因则是满足或引起需要的外在刺激物。
(三)动机系统的静态结构
1、动机冲突:由个体内部需要与需要之间、需要与客观 动机冲突:由个体内部需要与需要之间、 现实之间的矛盾引起。 现实之间的矛盾引起。 动机合成: 2、动机合成:个体目标行为受动机系统内各动机合力支 配。 动机转化:由于内外条件变化导致动机系统转化。 3、动机转化:由于内外条件变化导致动机系统转化。

幼儿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练习题

幼儿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练习题

幼儿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练习题(1-11章)??????——适用于姚梅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教材第一章幼儿教育心理学??一、填空题: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 的一门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应遵循:????????????????? 原则、?????????????????? 原则、???????????????? 原则和????????????????? 原则。

3、观察法的基本形式有??????? 、??????? 、??????? 、??????? 。

4、幼儿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 、??? ??????????、????????????? 、???????????? 、?????????????? 、????????????? 等几种。

二、名词解释:1、? 教育?2、? 幼儿教育3、? 观察法?三、问答题:1、幼儿教育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是什么?3、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是什么?4、观察法有何作用?有效观察的条件有哪些??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一、填空题:1、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 和???????????? 。

2、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 ;一是???????????? 。

3、幼儿个性的差异主要通过????????????? 、????????????? 、????????????? 等方面体现出来。

4、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 等方面。

5、在幼儿思维个体发展过程中,??????????? 、??????????? 、??????????? 是三种不同发展水平的思维。

6、幼儿身体和运动机能发展是按照??????????? 和??????????? 法则来进行的。

10.幼儿教育心理学 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

10.幼儿教育心理学 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
第三节
培养和激发幼儿的学习 动机,不只是促进幼儿学习 和掌握一些具体的知识经验, 而是对幼儿的全面发展都具 有积极意义。
引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
在幼儿园教育情境中,常用的学习动机的引发 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有趣教具 新异、形象鲜明、生动而又富于多变的西机 务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因此在活动中应充分 里用哪个或制作具有这些特色的活动教具, 如小木偶,幻灯片以及各种食物、标本、图 片等。 此外、趣味性的、多样的教学方法也是十分 重要的。

四、给予积极反馈,体验成功快乐



鉴于教师在幼儿心目中占据重要位置,教师对幼儿 完成任务表示赞赏,肯定幼儿的进步和努力,这样 可能会让幼儿产生成功的喜悦,进取心增强,自然 渴望做更多获得成功的事。 教师应该对幼儿有积极的期望和全部的评价,善于 挖掘幼儿的长处,尽量避免让幼儿进行竞争性的互 动,因为竞争后的结果必然会有成功者和失败者, 幼儿阶段他们还没有学会怎样接受失败,及时偶尔 为之,也应是小组的形式,避免个人与个人之间的 竞争。 幼儿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因人而异,教师需要针 对不同的对象和具体的问题来采取相应的引发措施, 才能收到理想效果。Biblioteka 二、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好奇心




如果幼儿本身没有学习的欲望,及时承认强迫他们 进行学习,也不会受到理想的效果。 相反,如果教学内容、活动设计等不能引起幼儿兴 趣,尽管幼儿有内在的学习动机,也难以维持学习 活动。 问题情境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是幼儿力所能及 但需要一定努力和投入才能解决的问题状态。 幼儿好奇心强,对各种新鲜事物或产生一定兴趣, 由此引发疑问,这是激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有利时机。
三、制定明确而适当的学习目标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幼儿活动的动机及其调动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幼儿活动的动机及其调动

一开始,这个小朋友什么也不为,就为了喜欢踢而踢,可是因为有一块钱的介入,使他把这 个踢的行为和钱联结在一起,以至于当没有钱的时候,他仍然把踢和钱联在一起,因为没有 钱,踢本身失去了意义,踢本身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消失了。
案例延伸——我们有些家长,为了刺激小朋友学习,常常许诺“背一首儿歌吃一次肯德 基”“画一张画买一个帖画”,像是在做促销,想把学习任务作为一个搭售的任务附在物资 诱惑上面,以至于对于肯德基的过份关注挡住了在学习过程中寻找乐趣的视线。表扬激发一 个附属的内驱力,可是损伤了认知的内驱力,是得不偿失的。
(二)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根据动机是否来源于个体内部而分类
内部动机是指受内部动力驱使而去活动的一种动机,由个体的内在需要引起。
外部动机是指受外部刺激驱使而去活动的一种动机。如为了取悦于他人、得到自己想要的物品 或避免惩罚等去从事某一活动。
例如,幼儿对环境中的事物感到好奇,于是用心去观察、探索,产生学习的行为。在学习的过 程中,幼儿获得知识,满足了他的好奇心,给他带来愉快的经验和成功的感受,形成一股新的 动力;进一步激发他的学习动机。幼儿的好奇心、成功感受等都可以看作是学习的内部动机。 如果幼儿学习是为了获得教师的表扬和奖赏,这种学习行为的产生就是受到了外部动机的驱使。
• 自我提高的动机是指通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而在群体中获得一定的地位和 声誉的内驱力。通俗讲就是为了自尊而学习。有时简单地总结为“为了自尊而产生的驱力”。
• 这种动机成分不像认知内驱力那样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完成学习任务当作赢得地位 和自尊的手段。一旦出现手段和目的不一致,即完成了学习任务并没有导致个人地位的提高,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就可能减弱。
以上三个驱力,是影响到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对它的正确认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幼儿学 习当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习动力,错误的认识,反而会损伤幼儿原有的学习动力。这里我们举 两个例子,看看不当的表扬是怎样伤害了对行为本身的兴趣的。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5章)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5章)

第二节 社会化及幼儿社会性学习
(三)幼儿社会性学习的教育指导
指导 内容
目标一、 方法一
目标二、 方法二
目标三、 方法三
目标四、 方法四
目标五、 方法五
方法六

定 展幼 的儿 目社 标会

帮 发 心
助 展
幼 同
儿 情
帮助幼儿 帮 助 幼 儿 学 会 慷 慨 、体会助人是 利他行为 快乐的
强调合 妥协的 值
第一节 幼儿社会性发展概述
三、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趋势
幼儿期,幼儿 的运动能力、言语 能力和自我控制能 力都有了很大发展, 他们的社会性也日 益复杂和明确。幼 儿对父母的依赖性 也逐渐减弱。通过 训练,他们的独立 性逐渐形成。在社 会交往中,幼儿开 始注意妥善处理自 己与他人的关系。
第一节 幼儿社会性发展概述
行为、生活方式要求等都会有不同的态度。
幼儿园对幼儿性别化的影响
2
幼儿在幼儿园接受正规教育,师幼互动和
同伴关系是幼儿性别化的重要因素。
电视、媒介对幼儿性别化的影响
3
电视中社会对性别角色定型的看法,内化 到儿童自己的认知系统中,幼儿无形中接
受了社会关于性别角色的定型观念。
第四节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及教育指导
其动机是关心别人; 另一类是常规性的亲社会
行为,即期望得到自身的好处, 或避免别人批评自己而做出善 意行为。
第四节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及教育指导
(二)对亲社会行为的理论解释
精神分析理论的观
点:亲社会行为既
可以是一种内心冲
1
动的表现,又可以
是一种对表现冲动
的防御。
3
2 认知发展理论的观点: 强调儿童对自己和他人 的理解是亲社会行为发 展的关键。有两种影响: 一是角色扮演能力;二 是道德判断能力。

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

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

兴趣与爱好
兴趣
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兴趣是激发幼儿活动 动机的重要因素。
爱好
幼儿的爱好各不相同,如绘画、音乐、运动等,这些爱好能够激发他们的活动 动机,促使他们持续参与相关活动。
自我实现与成就感
自我实现
幼儿在活动中追求自我实现,通过完成挑战和任务来证明自 己的能力和价值。
教师的影响与引导
教师角色
教师在幼儿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态度、行为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活动动机。一个富有热情 、善于启发、鼓励创新的教师能够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引导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引导策略来激发幼儿的活动动机。例如,设置挑战性的任务、鼓励幼儿自主探索、组织合作 性活动等,这些策略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活动中,幼儿需要与同 伴互动和合作,从而提高 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 神。
幼儿活动动机的分类
兴趣驱动型
幼儿因对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兴 趣而产生动机,例如对玩具、
游戏或绘画的兴趣。
目标导向型
幼儿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或获得 某种奖励而产生动机,例如为 了得到玩具或表扬而完成任务 。
模仿驱动型
幼儿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或言 语而产生动机,例如模仿父母 或同伴的行为。
结合生活实际
活动内容应与幼儿的生活 实际相结合,提高其参与 度和理解力。
注重全面发展
活动设计应注重幼儿的全 面发展,包括身体、认知 、情感等方面。
培养幼儿的兴趣与爱好
发现和引导
家长和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兴 趣点,并加以引导和培养。
提供多元体验
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活动和体验 ,以发现其潜在的兴趣爱好。
案例二:幼儿在游戏中的合作与竞争动机

第五章 幼儿活动的动机及其调动

第五章 幼儿活动的动机及其调动
a.归因:归因是指人们对于自己或他人成功或失败的 原因的解释; b.人们对学业成功或失败的解释主要有六种:能力、 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和身体状况; c.人们主要按照稳定性、因素来源、可控性三个维度进行归因。
个体将成功或失败归因 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更 能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
习得性无助感(塞利格曼)
1、 习得性无助感,又称习得性无力感,是指经 历了多次的失败与挫折以后, 面临问题时产生无 望、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2、习得性无助形成以后,伴随以下表现:
a.动机缺失 b.认知缺失 c.情绪缺失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主要观点:
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能否顺利、成功进行某件事的主观判断。
第四节 调动儿童学习动机的措施
第四节 调动儿童学习动机的措施
一、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有趣教具 二、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好奇心 三、制定明确而适当的学习目标 四、给予积极反馈,体验成功快乐 五、引导幼儿树立合理而积极的认知观念
4.投入作用(调节作用)
动机影响个体对当下活动的专心和投入程度。
一、动机及作用
(二)动机的产生
由生理或心理方面的需要引起并推动机体从事 满足这些需要的行动的内部唤醒状态。(内在条件)
需要
(机体的不平衡状态)
驱力
(生理的:睡眠)
诱因
(社会的:交往)
动机
引起个体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 (外在条件)
B.稳定的外部因素 D.可控的外部因素
答案:C
练习
在归因训练中,老师要求学生尽量尝试“努力归因”,以 增强他们的信心。因为在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中。努力属 于( )。 A.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 B.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C.内部的、稳定的、 可控的因素 D.内部的、稳定的、 不可控的因素

第五章 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

第五章 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

对幼儿而言,如果能得到教师的爱和尊重,幼 儿便会有更强的动机去获得更大的成就,并且 觉得自己有能力、有用处,反之,便可能产生 自卑感,失去自信心。
基本需要的满足状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审美的 需要 求知与理解 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爱与归属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第三节 引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
运动多种教学方法和有趣的教具 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好奇心 制定明确而适当的学习目标 给予积极反馈,体验成功快乐
附属的动机
为了赢得他人的赞许、认可或接纳而努 力学习的动机。在幼儿阶段,表现为获 得家长和教师的赞许。
自我提高 的动机
通过取得好的成绩而获得相应的 地位、威望以及提升自我价值的 动机。
影响幼儿的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
学习任务的特点 教师的行为态度 基本需要的满足状况
学习任务的特点
学习任务的难度水平
过难或过易的学习任务都无助于学习动机的产生, 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最有助于学习动机的调动。
作业
名词解释
动机 需要 诱因 原始动机 习得动机 内部动机
认知的动机 附属的动机 自我提高的动机 外部动机 学习动机
问答题
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是什么? 影响幼儿的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有哪 些? 引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有哪些?
学习动机的含义
学习动机是促使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 学习动机可以激发个体的学习活动,维持已有 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 的学习目标。 学习动机的强弱,会影响学习的成效。
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
认知的动机
是获取知识、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动机。它直接指向学习本身,并以获 得知识、解决问题为满足。
内部动机是指受内部动力驱使而去活动的一种 动机,由个体的内在需要而引起。幼儿的好奇 心、成功感受都可以看做是学习的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是受外界刺激驱使而去活动的一种动 机。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相互结合才能充分调动活 动的积极性。

第五章第二节 幼儿的记忆与幼儿活动

第五章第二节 幼儿的记忆与幼儿活动

课后作业
• 如何组织幼儿的识记材料 • 简述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理论
学习之后如果能够睡眠,将大幅减少干扰
避免饥饿
人在饥饿时记忆效果最差
延长记住的时间
周期性地对自己的记忆成绩进行测验 逐渐延长两次回忆之间的时间间隔
利用记忆术
记忆术的作用 在一般记忆能力不变的情况下,用特殊的编码和 存储策略使特殊记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常见的记忆术 联想法、串联法(环扣法 )、定位法、线索法、谐 音法、歌诀音韵法、归纳法
100 90 比保 80 持 70
1.大多数遗忘发生在学习后一小时之内;
2.遗忘遗忘的速是先快后慢,渐趋平稳; 3.重新学习要比第一次学习容易。
百 60 分 50
40 30
20
10 0 1 23 4 5 10 15 20 25
时间(天数)
30
• 影响遗忘发展的因素
– 识记材料的性质 – 材料数量 – 学习程度 – 检查方式
• 活动的性质与幼儿的记忆 • 幼儿以无意记忆为主,影响提高幼儿记忆 效果的因素:
• • • • 1、活动材料的性质 2、活动与幼儿主体的关系 3、记忆对象成为幼儿活动追求的对象 4、活动中感官可参加的数量
• 幼儿的兴趣、积极性与记忆 • 1、活动动机 • 活动的动机对幼儿记忆的积极性和效果有 很大影响。 • 2、幼儿的兴趣 • 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不同,记忆的效果也 不同
• 记忆的保持、遗忘规律与幼儿活动的组织 • 1、保持和遗忘
• 保持:对过去识记过事务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巩固 的过程 • 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再现,或者是 错误的再认和再现。 • 保持和遗忘是相反的过程,也是同一记忆活动的 两个方面; • 遗忘并非完全是坏事

《幼儿的学习动机》课件

《幼儿的学习动机》课件

幼儿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学习效果
幼儿学习动机的强弱直接 影响其学习效果,有强烈 学习动机的幼儿更易投入 学习,掌握新知识。
培养学习兴趣
幼儿学习动机是培养学习 兴趣的关键,通过激发学 习动机,有助于幼儿发现 和探索新事物。
促进认知发展
学习动机能够促使幼儿积 极思考和探索,从而促进 其认知发展。
幼儿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安 全舒适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
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建立积极的学习目标
帮助幼儿明确学习目标,使其 意识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从 而增强学习动力。
培养自我效能感
通过鼓励、肯定和适当的挑战 ,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提高 自我效能感,从而激发学习动 机。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建立亲 密、信任的关系,以提高幼儿的学习 动机。
幼儿学习动机研究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幼儿学习动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给研究带来挑战,需要研究 者具备跨学科的知识背景和综合分析能力。此外,如何将研 究成果转化为教育实践也是一大挑战。
机遇
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幼儿学习动机研 究将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同时,新兴技术的应用为研究 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推动幼儿学习动机研究的深 入发展。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社区可以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帮助家长了解幼儿 学习动机的特点和培养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效 果。
05
幼儿学习动机的未来展望
幼儿学习动机研究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研究视角
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角度探究幼 儿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以全面了解幼儿学习动机的复杂 性。

9.幼儿教育心理学 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

9.幼儿教育心理学 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

第二节 幼儿的学习动机极其影响因素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种类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二)学习动机主要类型 1.认知的动机 2.附属的动机 3.自我提高的动机 二、影响幼儿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 (一)学习任务的特点 1.学习任务的难度水平 2.学习任务的有趣性和新颖性 3.学习任务的明确性
(三)基本需要的满足状况
美国的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认得需要 是分为多个层次的,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 程度的满足后,才能产生高程度的需要。
(二)教师的行为与态度
幼儿容易受到教师的态度行为的影响。表现 在一下两个方面: 1对学习活动而言,如果教师对某项学习活 动表现出特别兴趣,则这种兴趣可能影响幼 儿,使幼儿学习起来倍加用心。 2对幼儿而言,幼儿很看重教师的爱和尊重, 如果能得到教师的关爱和尊重, 幼儿便会有 更强的动机获得更大的成就。并且觉得自己 有能力有用处。
(一)动机的含义
动机是发展、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 一定目标的动机机制。 有人把动机比喻成汽车的方向盘,既能给活动 以动力,又能对活动的方向给予调整,是活动 朝向预期的目标。 动机虽然是一种内部心理活动,我们不能直接 观察,但这种内部过程经常通过外在行为或活 动反映出来。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个体行为的选 择、努力地程度、对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 达等外部行为间接地推断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动机与行为及其结果之间的的 关系非常复杂,有时并非一致。这表现在同一 种动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活动。
(一)原始动机与习得动机 1.原始动机 原始动机是与生俱来的动机,它以人的本能 需要为基础,通常主要为生理上的需要。饥、 渴、睡、 2.习得动机 指通过后来的学习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各种 动机、这些动机带有明显的社会文化特征。

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学习动机研究

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学习动机研究

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学习动机研究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

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还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

因此,研究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学习动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游戏与学习动机的关系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具有自主性、趣味性、参与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和参与热情,从而促进幼儿的学习动机。

同时,游戏还能够满足幼儿的成就需要、归属需要和自主需要等心理需求,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内在因素,是指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积极主动、持久稳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

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提高幼儿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学习动机培养策略1.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幼儿对游戏的情境非常敏感,情境的设置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和参与热情。

因此,教师应该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自然产生学习动机。

例如,通过设置故事情境、问题情境、探究情境等,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游戏活动。

2.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游戏材料是游戏活动的重要支撑,材料的丰富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和参与热情。

因此,教师应该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在材料中自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例如,提供各种玩具、书籍、工具等游戏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和使用。

3.引导幼儿自主参与游戏活动自主性是游戏的基本特点之一,也是激发幼儿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幼儿自主参与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自主中体验到成就感和归属感。

例如,引导幼儿自己制定游戏规则、自己选择游戏材料、自己解决问题等,让幼儿在自主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心。

4.关注幼儿的游戏体验游戏体验是幼儿游戏活动的重要结果,也是激发幼儿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游戏体验,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和满足。

幼儿心理学第五章

幼儿心理学第五章

第一节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一、记忆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想一想:什么是记忆,它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一)记忆的概念记忆是人脑对经验的反映。

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练习过的动作等,都可以作为经验而在头脑中保留下来,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反映出来。

例如:已经练会的钢琴练习曲,拿到谱后(甚至没有谱),只要点明曲名,马上就能弹奏出来;做过的数学题,考试时,遇有类似的题目,很轻松就能做出来了,等等。

幼儿也是这样,学会了一首歌后,老师一点歌名,孩子马上就能唱起来。

这些都是记忆,是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认识过程。

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回忆(再现)。

识记,是一个反复感知的过程。

多次地看、听、想、触摸等就形成了联系,即刺激物和信号之间建立了联系。

如:认识某个同学,注意地看她的形象,和她交流……这个过程就是加深印象,进行识记。

保持,是通过识记,对头脑中建立的印象进行巩固,保存下来。

再认,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我们能感到熟悉,确定是我们认知过的(原刺激物出现,能认)。

例如:一首曲子呈现在你面前,你觉得熟悉,好像是以前练唱过的,一哼,果然顺利唱下来了。

回忆(再现),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并没有出现,但由于某种影响而呈现出来(原刺激物没有出现而在头脑中浮现),如:谈起过去某个同学的名字(某种影响),而在你脑中出现了此同学的形象,可她此时并不在场。

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这四个过程,是有密切联系的。

识记、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证明。

这个过程,简单地讲,就是记忆。

因此,也可以说“记”是“忆”的前提,没有“记”就没有“忆”;“忆”是“记”的结果和验证,“忆”不出来,说明“记”得不好,没有“忆”,“记”也就失去了意义。

(二)记忆表象及其特征1.表象表象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两类。

通常所说的表象,是记忆表象的简称。

表象是指在头脑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中呈现出来的形象。

第五章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

第五章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

第五章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一、填空题1、动机是指发动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的。

2、和共同决定了个体的动机3、动机的种类有多种,就幼儿而言,常见的划分类型主要有:生理性动机与,与与。

4、问题情境是指一种适度的,是幼儿、但需要和才能解决的。

5、尊重的需要包括、自重和。

6、马斯洛指出,如果人在、安全、、等方面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便会产生较强的,努力去探索环境、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二、名词解释1、动机:2、需要:3、内部动机:4、外部动机:5、学习动机:6、认知的动机:7、附属的动机:8、自我提高的动机:9、问题情境:10、诱因:三、非判断题1、动机的种类有好多,就幼儿而言,常见的划分类型主要有: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附属的动机与自我提高动机。

2、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人的需要是分成多个层次的,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才有可能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

3、动机产生的基础是诱因。

4、形象鲜明的小木偶等教具能引发幼儿学习动机。

5、良好的动机一定会产生好的活动结果。

6、动机可以激发活动,一般来说动机越强,付出的努力也将越大。

7、社会动机是由人的精神需要产生的动机。

8、需要是个体活动的积极的源泉,在活动中起驱力和推动作用。

四、选择题1、美国心理雪茄奥苏伯尔提出了三种常见的学习动机类型,为了赢得(如教师、父母、同辈等)的赞许与认可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是哪种动机类型?A、认知的动机B、附属的动机C、自我提高的动机D、社会性动机2、动机作为促进活动的一种动力机制,其主要有激活作用、指向作用、和什么作用?进作用 B、维持作用 C、驱动作用 D、激励五、简答题1、什么是动机?其主要作用是什么?2、动机的种类就幼儿而言可划分为哪些类型?3、幼儿的社会性动机主要有哪些?举例说明。

4、什么是内部机动和外部机动?六、分析论述题1、假定某一幼儿不喜欢从事绘画活动,试分析导致结果的可能原因主要有哪些?2、试引用马斯洛有关人的需要层次的理论,来解释幼儿的需要满足与学习动机的关系?3、简述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

第五章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

第五章幼儿活动的动机规律

第二节 幼儿的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
• 幼儿期的活动多种多样,在各种不同形式 的活动中,幼儿逐渐学会了相应的知识、 技能和规范化的社会行为,身心得以健康 成长。这意味着学习、掌握各种知识经验 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但对于 学习,不同的幼儿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 即使是同一个幼儿,有时对学习兴致勃勃, 有时又兴致索然,这都与学习的动机有一 定的关系。培养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对 于促进幼儿的成长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3、自我提高的动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自我提高的动机是指通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 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而在群体中获得一定的地位 和声誉的内驱力。通俗讲就是为了自尊而学习。 有时简单地总结为“为了自尊而产生的驱力”。 这种动机成分不像认知内驱力那样直接指向 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完成学习任务当作赢得地 位和自尊的手段。一旦出现手段和目的不一致, 即完成了学习任务并没有导致个人地位的提高,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就可能减弱。 所以,自我提高内驱力这一动机成分的功利 性很强,把完成学习任务、取得学习成就当作赢 得地位的手段。因此,这样的学习者可能只求取 得表面形式上的好分数、好结果,而不求掌握学 习的过程,不求理解知识的实际意义。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种类
•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学习动机是促使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 它是一种社会性动机。个体的求知欲、探究欲等 都是学习动机的具体表现。 • 学习动机的强弱程度会影响学习的成效。如果 幼儿有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便会主动进行学习、 用心去探索环境,以取得新经验和新知识,并能 够从中体验到乐趣和喜悦,收到显著的学习效果。 相反,如果幼儿没有探索环境和追求知识的意愿, 则难以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即使勉强幼儿进行 学习,他所学到的东西也不会持久,甚至会对学 习活动产生厌恶感和恐惧感。

《学前教育学》第五章

《学前教育学》第五章

第五章0-3岁儿童的教育
第二节0-3岁儿童教育的内容
1、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埃里克森强调大小便训练。

2、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1)头尾规律
(2)远近规律
(3)泛化集中规律
(4)正反规律
3、齐姆斯基认为儿童语言发展迅速,是因为儿童具有获得语言的天生机制。

4、英国心理学学家哈洛对罗猴亲子依恋剥夺的实验表明,没有早期母婴依恋,儿童存在社会性失调行为
5、劳伦兹在研究小动物,提出印刻现象。

6、对于亲子依恋理论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班杜拉的模仿学习理论。

科尔伯格的社会性发展理论
7、埃里克森的精神社会性理论:强调社会交往。

在人生第一阶段(第一年)关键问题是信任和不信任问题。

8、家庭教育的特点:亲密性、基础性、个体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的需求 生理需求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例如,水、空气、食物等等。生 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
2、安全的需要 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 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 3、爱与归属的需要 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 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 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 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 顾。
韦纳认为:有成就需要的人会把成就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把失败归 因于努力不够。不甘于失败,坚信再努力一下,便会取得成功。相信自 己有能力应付,只要尽力而为,没有办不成的事。相反,成就需要不高 的人认为努力与成就没有多大关系。他们把失败归因于其他因素,特别 是归因于能力不足。成功则被看成是外界因素的结果,如任务难度不大、 正好碰上运气等等。
三、制定明确而适当的学习目标 幼儿活动的目的性较差,更不善于独立地提出活 动的目的,就谈不上有明确的方向性和坚持性。 因此,向幼儿提出明确而具体的力所能及的要求, 可以激发幼儿完成任务的愿望和积极性,使幼儿抱 着期待的心情准备投入学习,并能专心于学习活动。
四、给予积极反馈,体验成功快乐。 教师对幼儿所完成的任务表示赞赏,肯定幼儿的 进步和努力,这样做可能会让幼儿更深地感受到 成功的喜悦,进取心增强,自然渴望做更多有望 获得成功的事情。 五、引导幼儿树立合理而积极的认知观念 老师要注意对幼儿的评价与归因是否准确、积极, 还要找出幼儿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鼓劲幼儿, 使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 都会影响学习效率。 (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学习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 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 下降的趋势。 (2)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3)动机水平与行为效率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
动机与行为及其结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有时并不一致,主 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⑴同一种统计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活动,而相同的行为活动也可能源 于不同的动机。比如,同样是饥饿,有的幼儿可能自己去找吃的,有的 幼儿可能只是哭闹,还有的幼儿不说话,等待成人的喂养。
⑵并非良好的动机就能产生良好的结果,也并非动机水平越高,行为水 平也越高。比如幼儿处于助人的动机而帮助其他小朋友,但不小心伤害 了小朋友;或者希望帮父母做事情,但是帮了倒忙。
3、动机的作用
激活 作用
从无到有,从 潜在状态转为 活跃状态
指向 作用
个体的行为朝 向特定的目标 或对象。例: 饥饿----吃
维持 作用
使个体的活动 坚持下去,动 机越强,付出 的努力越大
投入 作用
个体对当下 活动的投入 程度。动机 越强,更全 身心投入。
二、需要、诱因与动机
1、需要:是指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状态或不平衡状态,包括生 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缺乏或不平衡。 2、诱因:即能够激起个体的定向行为,并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 条件或刺激物。
第五章
幼儿活动的动机及其调动
1 第一节
活动动机的一般概述
2 第二 节 幼儿的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
3 第三节
调动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第一节
活动动机的一般概述
一、动机的含义 动机的含义:动机是发动,维持个体的活动, 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动力机制。
动机虽然是一种内部的心理活动,我们不能直接观察, 但是,这种内部过程经常通过外在行为或活动反映出来。例 如:幼儿是否注意教师的演示,是否积极地参与某种活动, 能否坚持等。通过幼儿的外在行为表现,可以间接地了解其 动机状况。
4、尊重的需要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 会的承认。
5、求知与理解的需求:指对己对人对事物变化有所理解的需求。
6、审美的需求:指对美好事物欣赏并希望周遭事物有秩序、有结构、 顺自然、循真理等心理需求。
7、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 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3、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
需要与诱因共同决定了个体的动机。需要比较内在、隐蔽,是促使 个体活动的内部原因。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个体 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满足, 动机是由需要与诱因共同组成的。动机的强度或力量既取决于需要 的性质,也取决于诱因力量的大小。
三、动机的种类
动机
按动机产生的先天性还是后天性
⑤身心状况,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⑥其他,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 与事的影响因素。
韦纳将以上六因素和三个维度(来源、稳定性、可控性)结合起来, 组成如下“归因三维度模式”
如果一个人把考试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那么以后考试还会预期失 败,这是因为能力是一个稳定性的原因;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于运气不 佳,那么以后考试就不大可能预期失败,这是因为运气是一个不稳定性 的原因。
韦纳的归因理论
韦纳的归因理论是关于判断和解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的 一种动机理论。他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 原因: ①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②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③工作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工作的困难程度;
④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按动机来源于个体内部还是外部
原始动机

习得动机
与人交流
内部动机
因好奇而探索 因喜欢而坚持 成功的感受
外部动机
为取悦他人 为避免惩罚 为得到奖励

睡眠
证明自己
被人接纳
分析案例《璐璐学琴》
璐璐刚学习弹钢琴时很投入,每天都会坐在钢琴前练习一段时 间。看到女儿这种表现,妈妈很高兴。有一天,妈妈对璐璐说: 为了奖励好好练琴,如果每天多弹20分钟,妈妈就会给一元钱 的奖励。璐璐非常高兴,每天都会努力多弹些时间,以便得到 一元钱的奖励。 以后,她在练琴时经常想着零花钱的事,把 练琴时间拉长,以便得到更多的零花钱,但弹琴并不是很认真。 妈妈发现这种现象后决定不再给零花钱,璐璐就此也不想多练 琴了,甚至在正常的练琴时间里也不太投入。妈妈试图通过增 加零花钱来激励璐璐坚持认真弹琴,但由于零花钱这种外部诱 因刺激的介入,璐璐原本对弹琴的喜爱这种内部动机受到了破 坏,结果适合其反。
第二节
幼儿的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种类 1、学习动机的含义 是促使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 与一般性动机类似,学习动机也可以激发个体 的学习活动,维持己有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
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
2、学习动机的类型
在幼儿阶段,好奇心、兴趣是该 类动机的一种最典型的表现。
领悟《有趣而富有启发的阅读课》 在一节幼儿阅读课上,郭老师并没有直接让幼儿看绘本, 而是先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卖草帽的人,他把13 顶草帽叠起来戴在头上,边走边卖。当路过一棵树时,他 感到很疲倦,于是坐下来休息。在他睡着的时候,树上的 猴子把他头上的12顶草帽拿走了,只给他头上留了一顶。 卖草帽的人醒来发现时,猴子都爬到了树顶,他没有办法 把草帽从猴子手上取回来。老师问:如果你是那个卖草帽 的人,你想怎样从猴子手里取回草帽呢?孩子们纷纷回答, 老师这时候把绘本打开说:“老师希望你们自己去看看, 看完后,对比下你们刚才的办法,哪个更好呢?”郭老师 的教学方法既调动了幼儿的阅读动机,又培养了幼儿主动 深入思考的习惯。
第三节 调动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 一、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有趣教具 新异、形象鲜明、生动而又富于多变的教具是幼儿最 感受兴趣的,因此,在活动中,应充分利用或制作具 有这些特色的活动教具,如小木偶,幻灯片以及各种 实物、标本、图片等。
二、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好奇心 问题情境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 是幼儿力所能及,但需要一定努力 和投入才能解决的问题状态。问题 情境的设置通常是通过教师的启发 性教学方式来实现的,而不是填鸭 式或直接地将结论告诉幼儿。 例:冬天在房子外面说话,空气里会出现什么东西? 在房间里为什么没有呢? 例:三只小猪回到家看到家里乱七八糟的,他们会怎 么样?怎样做才能让小猪不生气?
认知的动机
附属的动机
在幼儿阶段,这种动机具体的表 现在希望获得家长和老师的赞许。 通过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而获得相应 地位、提升自我价值的动机。4岁 后的幼儿明显地表现出这种动机。
自我提高的动机
在幼儿园阶段,认知动机与附属动机都是比较普遍的,随着 幼儿自尊心的初少萌发,自我提高动机也越来越明显。
二、影响幼儿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幼儿园教育中,应该格外 关注幼儿的爱和尊重是否得到满足,并引导幼儿产生更高层次 的需要。
心理学家德西与瑞恩提出了一种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学习 动机的强度与性质取决于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情况:胜任 需要、归属需要和自主需要。
4、认知观念的合理性
考虑两个因素
自我效能感 归因解释
⑵对幼儿而言,幼儿很看重教师的爱和尊重,如是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 和尊重,幼儿便会有更强的动机去获得更大的成就,并且觉得自己有能 力,有用处。
3、基本需要的满足状况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 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 论,将人的需要分成七个 层次,由低层次到高层次 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 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 要;尊重的需要;求知与 理解需要;审美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他认为低层次的需要 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 才有可能产生更高层次的 需要。
想一想:是否动机水平越高,个体的工作效率 越好?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证实,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 而是倒u形的曲线关系。具体体现在:动 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动机 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 作效率不可能提高;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 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 过强的动机使个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 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 正常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