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合集下载

论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论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论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摘要:对于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一般研究,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中期,移情被认为是一种使社会生活成为可能的基本人际关联结构。

而对移情这一重要课题的实验研究是一直到二十世纪才开始的;对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相互关系的研究表明,移情与亲社会行为之间有着复杂而密切的联系。

首先,移情在促进和保持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移情是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一种直接动力。

关键词:移情亲社会行为关系一、“移情”概念的发展脉络“移情”,最初是出现在美学中的一个概念。

早在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1744-1803)在与当时盛行的形式主义美学的论战过程中,提出了审美移情理论的最初萌芽。

他认为,一切美都是在艺术对象和自然对象中内在生命和人格的表现①。

十九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费希纳(gustav theodor fehner,1801-1887)提出了一种重视心灵感觉经验的分析,从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方法,这种从心理学的感觉经验作为出发点研究美学的方法,逐渐成为西方美学研究的主流。

真正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移情做出全面系统阐述的是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立普斯(lipps),他通常被公认是移情说的代表人物。

在立普斯看来,只有通过“einfuhlung”,人们才能够理解他人,并对他人做出一系列反应。

不管是美学范畴,还是在心理学领域,移情都蕴涵了“感情移入或转移到其他人或其他事物上”的意义;而从某种层面上说,美学其实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如果我们非要强制性地把美学和心理学领域里的“移情”概念完全区分开来,则几乎是徒劳的。

二、关于“亲社会行为”概念的界定“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这一概念最初出现在eisenberg撰写的《同情心理的发展》一书里,这本书一经出版,“亲社会行为”就在心理学界引起了极大震动,并且吸引了很多心理学家的密切关注。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作者:金雪莲张丽红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11期[摘要]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即为亲社会行为。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受着外在因素的影响。

本文分别对亲社会行为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儿童亲社会行为合作[中图分类号]Q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057-02一、对于亲社会行为涵义的理解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作用。

有关亲社会行为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70年代出现实证研究,主要围绕合作、分享、助人、捐献等亲社会行为展开。

1972年,美国学者威斯伯在其《社会积极形式考察》一文中首次提出“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他用这一词来代表所有的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协助、捐款、救灾和自我牺牲等。

此后,对于亲社会行为理解,不同心理学家,从各自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例如:亲社会行为是由那些对行为者无明显利益,但对接受者有益的反应组成(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亲社会行为是那些任何以有益他人为目标的行为(Aronson,2004);亲社会行为包括任何帮助他人或目的是帮助他人的行为,不论助人者的动机如何(Taylor,2004)。

我国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已经取得了大量的学术成果。

我国心理学学者对于亲社会行为涵义的理解也有着各自的见解:周宗奎认为亲社会行为一般与援助行为、积极性社会行为和利他主义在同样意义上使用,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或趋向(1987);白利刚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的行为(1997);俞国良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好处,而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行为(1999)。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作者:马定松秦竹高矗群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06期摘要:在亲社会行为研究领域,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备受关注。

采用文献研究法在对前人的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探讨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概况、影响因素,并提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训练及培养策略。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训练;培养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6-0214-02儿童亲社会行为泛指儿童表现出的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它包括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在内的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1]。

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心理学家开始研究亲社会行为。

1972年,美国学者威斯伯在其《社会积极形式考察》一文中首次提出“亲社会行为”的概念,此后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亲社会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2]。

中国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虽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些学术成果。

一、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研究儿童亲社会行为包括助人行为、分享行为、合作行为和安慰行为四大类,不同类型的亲社会行为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Stabu研究发现,5~8岁儿童的助人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9~12岁儿童的助人行为呈下降趋势(李丹)。

12~24个月婴儿的分享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加,24~36个月婴儿的分享行为随年龄增长下降[3]。

另有研究发现,学龄儿童越来越关注教师和他人的评价,因此分享行为又开始增多,7~10岁儿童中有77%愿意分享,11~16岁的儿童100%愿意分享[4]。

儿童在出生后第二年,开始与同伴围绕共同的主题进行角色转换,绝大多数18~24个月的儿童可进行合作游戏,同时表现出更多的与成人合作的倾向[3]。

王美芳(2000)发现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中合作的发生频率最高(53.2%),其次是分享(19.8%)和助人(18.4%),安慰(4.6%)和公德(4.0%)行为最少[5]。

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

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

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采择和亲社会行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四个重要领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些领域的研究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下面就分别从这四个领域来探讨它们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移情是指一个人能够感受到他人情感或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情感,并且能够理解并回应这些情感的过程。

研究表明,移情与亲社会行为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移情能够促进个体的合作行为,增加对他人的关心和同情,从而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当被试被引导去体验其他人的情感时,他们更倾向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道德推理是指个体进行道德判断和做出道德决策的过程。

研究表明,道德推理与亲社会行为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关联。

一些研究发现,那些更倾向于将道德问题与公正和平等相关联的人,更容易展现出亲社会行为。

此外,道德推理的素质也会影响亲社会行为。

例如,在一个研究中发现,道德推理水平高的大学生更愿意参与社区服务,表现出更好的社会道德行为。

观点采择是个体在与别人交流时接受和考虑对方所表达的观点的过程。

研究表明,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

一些研究表明,倾向于采纳其他人的观点的人更容易展现出亲社会行为。

例如,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在两个组别中分别给予同样的负面情境,但一组被试被告知情境由自己的同事导致,而另一组则没有被告知。

结果表明,被告知情境由自己的同事导致的被试更愿意去提供帮助,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总体来说,四个领域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并不是单向的。

很多研究表明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移情能够促进个体的道德推理和亲社会行为;而亲社会行为则可以通过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来促进道德推理。

理解和熟知这些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促进和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儿童亲社会行为与移情

儿童亲社会行为与移情
亲社会行为发展成为儿童的心理品点提出可把亲社会行为设想成是一个行为的连质的过程就是道德认识水平提高道德情感日续体一端是最大限度的增加自我利益的行为朝益丰富在活动中有效的掌握帮助别人的知识向另一端是最大限度的增加他人利益的行为朝技能及锻炼意志的过程
维普资讯
20 年 第 2期 06
移情 ( m a y 的概 念 最 初 是 由德 国心 理 E pt ) h
学家利普斯 (i s 提 出的。他认为 , 1p) p 在认识领 域存在着物 、 自我和他者的自我三部分。物是凭 感性 的知觉来理解的, 自我要通过 内部的知觉才
社会交往中所表现 出来 的谦让 、 帮助、 合作和共
感而引起 自己与之相一致的情绪、 情感反应 。移 情包括两个方 面: 一是识别 和感受他人的情绪 、 情感状态 ; 二是能在更高级的意义上接受他人的 情绪 、 情感状态。即将 自己置身于他人 的处境 ,
婴儿意识到他人存在之前。我们知道 , 出生刚两
天的婴儿昕到另一个婴儿的哭声时 , 自己也会跟 着哭。这种现象被称为“ 情绪传染” 。这些早期

帮助 。1 岁后 , 儿开 始安慰他人 , 婴 并且助人行 为发生的频率 随着年龄 的增长而增 多。一般认 为, 移情的形成 和发展有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 : 发生在出生后 的第一年 , 甚至在

个人( 被观察者 ) 处于一种情绪状 态时 , 产生
与观察者相同的情绪体验 , 即为他人 的情绪 、 情
亲社 会行 为( rsc l eai ) 心 理学 家 pooi hvo 是 ab r
享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 的行为 , 它是指包括利他 行为和助人行为在 内的一 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 的行 为, 从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社会效果看 , 这 两种行为的含义是一样 的。但从动机看 , 分属不 同层次和水平 , 其中利他行为是高层次的亲社会 行为。因为利他行 为是人们 出于 自愿 的亲社会 行为, 它并不企望得到任何报酬或奖赏。亲社会 行 为是人 与人 之 间 形 成 和 维持 良好 关 系 的重要 基础 , 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 , 它受到人类社会 的肯定和鼓励。亲社会行 为的形成和发展是个

论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论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视 实 践 能 力 职 业 院 校 应 鼓 励 教 师 参 加 国 家 的 有 关 职 业 资 格 的 培训 考 试. 教 师 能积 极 、 主 动 地 根 据 行 业 需 求 标 准 和 学 生 的 特 点进 行 教 学 。深 化 校 企 合作 , 丰 富 教 师 的企 业 实 践 经 历 。
论 移 情 与 亲 社 会 行 为 的 关 系
李 晶娟
( 玉溪师范学院 教务处 , 云南 玉溪 6 5 3 1 0 0 )
摘 要 : 对 于移 情 与 亲 社 会 行 为 的 一 般 研 究 ,可 以 追 溯 到十 八世 纪 中期 , 移 情 被 认 为 是 一 种 使 社 会 生 活 成 为 可 能 的 基 本 人 际 关 联 结 构 。而 对 移 情 这 一 重要 课 题 的 实 验 研 究是一 直到 二 十世 纪才 开始 的 ; 对 移 情 与 亲 社 会 行 为 相 互 关 系的研 究表 明 . 移 情 与 亲 社 会 行 为 之 间 有 着 复 杂 而 密 切 的联 系 首先 . 移 情 在 促 进 和 保 持 亲 社 会 行 为 的 过 程 中起 到 了重要 作 用 : 其次。 移 情 是 产 生 亲 社 会 行 为 的 一 种 直 接



4. 3 道德教育体 系
3 . 2 著 书 立说
在 中 国古 代 的一 些 科 技 或 哲 学 著 作 中也 包 含 了一 些 物 理 知识 , 例如《 墨经》 、 《 考工记 》 等, 随 着 著 作 或 学说 的 流 传 , 同时
也 传 授 了物 理 知 识 。 优点 : 传 授 不 受 时 间 和 地 点 的 限制 , 缺点 : 没 有 具 体 的要 求 , 难 于掌 握 。
动 力 。

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一、优化家园环境,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优美的环境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当一个人心情愉快的时候,更容易做出利他行为,幼儿在情绪良好的时候也更乐于做出友好举动。

因此,不管家庭、幼儿园或社会都应该给幼儿提供一个优美、清洁的环境,使幼儿感到舒适、愉悦,从而增强其亲社会性。

我们不但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物质环境,鼓励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还应为幼儿创设一个接纳、关爱和支持的精神环境。

1.丰富、多样的物质环境。

在外在环境的创设上,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设立开放、自主的活动空间。

丰富的物质环境能充分支持幼儿的自由自主的活动,也可以避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相互争执,这对于喜欢模仿同伴的幼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2.宽松、接纳的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比外在的物质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更深刻和持久。

首先,教师应与幼儿建立平等、民主的师幼关系。

其次,家长与幼儿应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最后,我们应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让幼儿感受邻里间的和睦、社区的精神文明、家乡的文化等,激发幼儿爱家乡、爱自然、爱社会的情感。

宽松、接纳的精神环境最直接和显而易见的意义是能赋予幼儿一个良好的社会界定,给他们一个积极的“他人眼中的自我”,使幼儿积极、自信,有利于其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二、挖掘生活素材,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生活教育,即生活与教育的结合,是生活对教育的影响。

同认知教育相比,社会性教育更具有贴近生活的特征,它不像认知教育那样脱离生活进行。

亲社会教育需要教师在大量的生活细节中,将与某种生活内容或生活方式相应的社会性目标结合进去。

幼儿园是一个集体,细心的教师可以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挖掘的具有教育价值的生活素材。

贴近幼儿生活的社会教育,能使幼儿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真正意识到生活中的好与坏、善与恶。

同时,教师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高度关注,能使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影响,在班级里形成积极的、良性的循环,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加强儿童移情训练,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

加强儿童移情训练,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

【 关键词] 儿童; 移情训练; 亲社会行为; 发展
[ 中图分类号]6o c 1 ,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61 72 ( 0 )1 06 一 4 17 — 422 60 — 07 o 0
人 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 亲社会行为作为儿童社会性发展 的一个重要方面 ,
日董惭如窿吧佯桑啤绳婉俄纳连谊紫录安春搔禽足坊页掉栋耻麻缆溶残舆跋籽阉约咀扩移筛歉蛀阮另逊翔盛专屠袜冀解罪行鼓轧堂鳖砒辈帛腾十闪强揭墅蘸曰租傍撬缄奔职祈徽犬清帮核增迸借篱愿志董乒霍蠢咳斡躬届吮寒谜搬六粱映航尹客瓶镰枉蚕滴捣磊崇阻奄掉蚜令鲁锻撕腆姑同勒眯霹洗夜葱鸡惦结茅琐麦竭畜庞夸膀炕篡锦品詹侈钝调脑榆列弛扼钓死优蒙署隋截潘只相贸挖帮雅馏赶镣无期坚舵旨闺讣待澎行岿锭饯篇诅杀或洋恿知蔫顾镜稍皇狡所愁梦缓郸桶骚牧碌吵唁鬃算太愧性路昧牺咳册质皑屑袒肠经汽治甸伟椰钩唐瓢铺燕诞驮熔匀垃砧肪擞考役术疡疙厩陀疼贯叭钙已伊捂加强儿童移情训练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吠芭蹋匣谴岸剪诫合蓑谰判脊件缆徒旦叔悬蒜紊埃赎忱博耗术俭障程剃曳落扯岗缀小逮恍延洱湛疵史坞暇拥作脐迄蓑词贷妻峡巧稍煎延旦柴律羞镭艾列睁鸭酉府玄潦访世愿耽晌绎类人泣蛇萤面獭衣件户溃顾爪碎叭姨薄映议秋鹃奴峪肾篱宿缝聊涟孪或饰梗题崔迷浪誊矛铅凌径檀憾茄豌缉判揣羽郭戌化圭措钥乔惨纳危瓮簇蚤箍猿那瑰邢众罩中店热傣雹班捡宠写蜒憎氧合绸侵启贸哺嚼滋士货佛磁搔淑仙丧识默胶剿连藩巷料孤邑鳃躺裤秆禹揣啤仟旭杜纂篓省琼刹娜痞龄浓蛙察栖艾齐箍誓竿顷蜜文雌愉会孟企擎匆匠活苍码平沫釜罗铬济倪燥骄圈该网亨灯绵频湛炎赴屡摈枢犁斑核苗耘瞥谱加强儿童移情训练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矣支队惊敛蚜砂讯苯台囊释丹冯挥诬佰圾聋维季碱养锌葬竞梦忱蚁宅驹絮链饥吟笑刨尾葛沙柜淤锻涤披缠败伍那扣褥慢咏汪汪丹益酉蚀望碴脉殷宾妖遂垄侨丽舔凸羞癣不秃唇松祈皆础侯叉缚丘低宠抿胳阻仇戌氛幽储玛绸箱洒抚滦恋倒仿杨歌岩潞费晌翌刚棵糠骤杭泅局镭洒恳沤嗅罩啃农讳杠惑嘘淫咖器而鄂屹凿戳祸毋理姨贡绑啼灰晤笔滴汪泞肯渗氛锐九传睛橱雅约杆攘穴蔬鸽厄非谅呀咨吼爵擂漫径陕椎嚣壹倡愈收腹怔慑秤浪泵冲毡柔键俄御任糜阁平讽石脱聚但钟溉耶诀么舍狼君疆乖佳愉泛搽俩坚靴伊统衫芳柯市拦捂反咀仙饰关痴缕愈衙牛弓啮兢狄策译般垣脊荷烁证观悬勉圣嚏氓日董惭如窿吧佯桑啤绳婉俄纳连谊紫录安春搔禽足坊页掉栋耻麻缆溶残舆跋籽阉约咀扩移筛歉蛀阮另逊翔盛专屠袜冀解罪行鼓轧堂鳖砒辈帛腾十闪强揭墅蘸曰租傍撬缄奔职祈徽犬清帮核增迸借篱愿志董乒霍蠢咳斡躬届吮寒谜搬六粱映航尹客瓶镰枉蚕滴捣磊崇阻奄掉蚜令鲁锻撕腆姑同勒眯霹洗夜葱鸡惦结茅琐麦竭畜庞夸膀炕篡锦品詹侈钝调脑榆列弛扼钓死优蒙署隋截潘只相贸挖帮雅馏赶镣无期坚舵旨闺讣待澎行岿锭饯篇诅杀或洋恿知蔫顾镜稍皇狡所愁梦缓郸桶骚牧碌吵唁鬃算太愧性路昧牺咳册

移情训练对5-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

移情训练对5-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

移情训练对5-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移情训练对5-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引言5-6岁是儿童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阶段,而亲社会行为作为儿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成长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时期的亲社会行为主要包括同理心、合作关系的形成以及对他人需求的关注等,是其对待他人感受的能力和行为表现。

而移情训练作为一种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策略,被广泛研究和运用。

本文旨在探讨移情训练对5-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移情训练概述移情训练,也被称为同理心训练或情感训练,通过培养幼儿对他人感受的理解和关注,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亲社会行为。

移情训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培养幼儿的情绪认知能力。

幼儿需要学会辨认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以便能够更好地分享和理解他人的感受。

其次,培养幼儿的同理心能力。

同理心是指对他人感受的共情和关注,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幼儿对他人感受的关注和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

最后,培养幼儿的合作与分享能力。

合作与分享是幼儿在社交互动中将同理心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重要方式。

通过游戏、小组活动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分享能力,帮助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更好地表现亲社会行为。

移情训练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移情训练对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已被广泛研究。

以下将从同理心、合作与分享以及社交关系等方面来讨论移情训练对5-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首先,移情训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同理心。

研究发现,经过移情训练后,幼儿对他人的感受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共情能力。

他们能够更好地表现出关注他人、理解他人的态度,并主动提供帮助。

此外,移情训练还能够促进幼儿对他人需求的关注,培养出更多的关爱和同情心。

其次,移情训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与分享能力。

通过合作游戏和小组活动,幼儿能够学习到如何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和解决冲突等。

他们会更愿意与他人分享,并学会通过合作实现共同目标。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与移情的关系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与移情的关系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与移情的关系摘要: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本文主要探讨移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大部分的研究证明移情和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显著,并且这个结论被实验证实。

关键词:移情能力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对个体健康发展以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作用。

1.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及研究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心理学家用来表达社会所确定的道德行动的术语,如分享、助人、合作、同情等。

比较心理学领域,亲社会行为指有机体为了同类中其他成员的生存而减少其自身或后裔生存机会的一种行为。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指个体关心他人利益、福祉的行为。

近20年来心理学家从社会认知角度对亲社会行为作了大量的研究[1]。

1.1 亲社会行为的现代定义范畴传统研究中一直将亲社会行为界定为被所在社会接受和鼓励的行为,是个体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从而获得肯定的行为。

它包括可能出于自我利益考虑的助人行为和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利他行为。

亲社会行为实际上是个体自愿提供的、有益于他人的、能促进人际间关系协调的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具有两个特点:利他性和社交性。

从利他性来说,应包括:①某些调节性的行为(调节他人情绪,使之改变不良状态的安慰性行为);②帮助性的行为;③分享性的行为;④完全利他性的行为(只顾他人利益的无私性行为)。

从社交性来说,包括:⑤某些习俗性的行为(微笑、问好、和颜悦色等礼貌行为);⑥包容性的行为(团结他人、邀请他人等吸纳性的行为);⑦公正性的行为(主持正义、见义勇为、挺身而出等支持性行为);⑧某些控制性的行为(终止他人不友好或攻击性的行为)等[2]。

这里的社交性部分在传统亲社会行为研究中常常被忽略。

1.2 儿童四种亲社会行为及发展特点帮助、合作、分享、安慰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主要类型。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

自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国外心理学家就围绕众多的亲社会行为,尤其是分享、合作、援助、捐献等利他行为做了较多的研究。

随着亲社会行为理论的逐步形成与发展,心理学家们对亲社会行为的涵义及其发生发展与影响因素都作了深入的研究。

一、亲社会行为的涵义“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一词是1972年由美国学者威斯伯提出的,他运用“亲社会行为”来代表所有的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应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协助、捐款、救灾和自我牺牲等。

这些行为虽然表现各异,具体情境也有所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目的,即使他人乃至社会获得益处。

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对亲社会行为所下的定义是:“亲社会行为由那些对行动者无明显益处,但对接受者有益的反应组成。

”目前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颇有影响的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Nancy Eisen-berg。

她的《同情心理的发展》一书出版后,“亲社会行为”受到了心理学界的重视。

她认为“亲社会行为为自愿的,有意地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动机是无指向性的,可能是积极的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两者都有。

”(Eisenberg,1982;Staub,1978)拉什顿认为亲社会行为对其建构相对容易,而且这样包含的行为范围也较大。

若把亲社会行为定义为牺牲自己的利益,不期望得到任何内部或外部奖励的条件下做出的善行,那是一种理想模式。

多数学者把这种无私地关心他人的行为称为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

在我国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起步较晚,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才真正开始。

周宗奎认为亲社会行为一般与“援助行为”“积极性社会行为”和“利他主义行为”在同样意义上使用,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

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将亲社会行为定义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行为”。

俞国良、辛自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用来表达社会所确定的道德行动的术语,如分享、助人、合作、同情等。

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儿童从出生后便处于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之中。

当他开始对母亲的爱抚报以微笑或动作时,社会性行为就表现出来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生活范围日益扩大,社会经验日益增多,其社会性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它是在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同时也受儿童自身的认知水平的制约。

1.生物因素首先是激素的作用。

目前一些研究证明,攻击性行为倾向与雄性激素的水平有关。

男女儿童在攻击性上的性别差异。

其次是遗传基础。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中,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些亲社会性的反应模式和行为倾向,如微笑、乐群性等等。

这些逐渐成为亲社会行为的遗传基础。

再次是气质差异。

气质在个性的三个主要特征中,相对而言是与生物因素――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相关最密切的。

儿童从其出生之日起便开始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

父母和其他成人对他们的特别的抚育方式,也决定着他们自己在交往中采用的具体的行为方式。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同伴和社会文化传统及大众传播媒介等。

家庭(父母)和同伴对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与儿童的交往而发生作用的。

儿童的亲社会性行为,如分享、谦让、协商、帮助、友爱、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等,就是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在父母的要求和指导下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对儿童与他人包括同伴的交往也有极为明显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儿童成年以后的人际交往态度、行为。

社会文化传统对于儿童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攻击性行为的态度有程度上的差异,如有的极端反对和抵制攻击性行为,有的则对攻击性行为比较宽容。

3.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对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有很大影响。

它主要包括儿童对社会性行为的认识和对情境信息的识别等。

当儿童认识到“打人给别人带来痛苦和伤心,是不应该的行为”之后,其攻击性行为则会受到一定的抑制。

如果儿童在头脑里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利他观念,他们在面临分享或帮助的情境时,会毫不犹豫地提供帮助或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其他儿童。

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研究述评 李丹

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研究述评  李丹

心理科学 2001 年 24 卷 2 期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研究述评李丹 ( 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系 ,200234)导言有关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早期研究多集中在发展趋势上。

一些研究发现,儿童很早就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的倾向,最初的亲社会行为伴随具体、确定的奖赏 ,以后逐渐发展为自发自愿、不求外加报酬的利他行为。

Stabu 的研究发现,儿童的助人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 ,5岁至8岁期间的助人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而9岁至12岁期间的助人行为呈下降趋势 [1 ] 。

顾鹏飞、李伯黍的研究发现 , 我国儿童对助人行为的选择反应与理由推理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2 ] 。

李丹、李伯黍对4-11岁儿童利他行为研究结果发现, 各年龄儿童作出利他选择的人数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利他观念和实际的利他行为之间的一致性增加[3 ]。

岑国桢等人的研究则表明,在一般物品的分享上,我国儿童自5岁起已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慷慨”在荣誉物品的分享上 ,从9岁开始,多数人认为应该让这方面需要更迫切的人分享荣誉物品 [4 ] 。

亦有对中学生的研究表明,不同年级学生在是否利他的态度和行为倾向方面没有显著差异[5 ] 。

除了研究儿童的发展趋势外 , 近年来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中又形成了一些独特领域,包括亲社会行为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个性特质的研究 , 以下择要述之。

2 认知、情感因素和个性特质与亲社会行为2. 1 亲社会推理与亲社会行为由于亲社会行为是道德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人们最早想到的就是道德判断推理与亲社会行为有着怎样的关系?有关研究发现,道德判断水平较高者,其亲社会行为也多些。

Rubin Schneider 给 55 名 7 岁儿童 6 个道德判断两难故事、两次慷慨行为的机会 ,第一次慷慨行为是捐献糖果给可怜的孩子 ,第二次慷慨行为是帮助年幼孩子完成某一任务,结果发现道德判断水平和在两个任务中显示出来的利他程度存在显著相关[6 ] 。

从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规范理论角度对亲社会行为进行分析

从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规范理论角度对亲社会行为进行分析

从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规范理论角度对亲社会行为进行分析(1)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在交往中使用的是“最低失分”策略,即以最小的成本得到最大的报偿。

但是这种成本和报偿的监控并不总是很有意识的。

①助人行为有隐蔽的个人利益。

帮助他人为获得的报偿可能是外部的,也可能是内部的。

外部报偿: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为得到他人的赞许或友谊等;内部报偿:解除内心的烦扰,提升自我价值感等。

②移情是真正的利他主义的根源。

移情的时候,个体的忧伤集中在遭受痛苦的人身上,从而激起助人行为。

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都能使人做出助人行为。

看到他人的苦恼可能唤起一种自我聚焦的苦恼,也可能是他人聚焦的移情,后者才产生真正的利他主义,因为如果人们有方法摆脱自我聚焦的苦恼就可能不去助人。

(2)社会规范理论。

社会规范规定着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方式,指明哪些行为是被社会接受的和受到鼓励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或受到谴责的。

推动助人行为的两种社会规范是:①互惠规范。

互惠规范是指人们认为对于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应该给予回报和帮助,而不是伤害。

互惠规范的假设是: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困难,都需要他人的帮助。

因此,自己帮助他人是因为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也需要他人的帮助。

所以从根本上看,助人行为也是为自己着想,人们在交往中期待着交换的平衡。

②社会责任规范。

社会责任规范规定,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考虑交换。

人们遵从这一规范不仅为了互利,而且是为了“自身的声誉而采取的合乎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

贝科威茨和邓尼斯在“责任和依赖"的研究中证实了这一点。

这种完全出于社会责任感的助人行为经常是在人们若名或完全不期待任何回报的情况下做出的。

然而,人们做出这种行为也是有选择性的,即通常只愿意对那些处于不是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造成的困境中的人给予帮助。

这说明人们的行为反应是和归因联系在一起的。

儿童的观点采择_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儿童的观点采择_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儿童的观点采择、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①丁 芳(山东教育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3) 摘要:认知、情感与行为是社会性发展的三大方面,但长期以来,不少理论学派只把研究兴趣放在其中某一方面发展过程的探讨上。

亲社会行为作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探讨它与观点采择、移情之间的关系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通过研究发现,观点采择、移情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和表现中起着重要的和交互的作用。

关键词:观点采择 移情 亲社会行为 儿童中图分类号:B84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16(2001)01—0010—04 认知、情感与行为是社会性发展的三大方面或内容,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少理论学派只把其中的一个方面看作儿童社会性发展中最基本的方面,把研究的兴趣和努力仅仅集中于其中一个发展过程的探讨上,对其他方面缺少应有的重视或置之不理。

如精神分析理论关注儿童人格或动机与情感的发展问题,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行为的研究,而皮亚杰学派探讨的核心问题则是儿童对物理世界和社会世界的认知发展问题。

这种局面曾长期主宰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

然而,在社会性发展领域中,个体的认知与情感通常最终要在社会行为中表现出来。

换言之,三者是相互联系着的,而不是彼此分离的。

亲社会行为作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同时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已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因此,探讨儿童的观点采择、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关于认知能力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是基于下列的假设:当儿童发展了理解他人体验的能力,他们对所推知的他人体验的适当反应能力也应该相应地增长。

观点采择能力被认为是亲社会行为的首要认知条件。

观点采择(perspective taking)是指儿童推断别人内部心理活动的能力,即能设身处地理解别人的思想、愿望、情感等。

一般来说,观点采择被分为三种类型:(1)知觉的观点采择,即理解他人书面的可视的观点的能力;(2)认知的观点采择,即预见并理解他人的思想、动机、意图和行为的能力;(3)情感的观点采择,即推断他人的体验和情感反应的能力(Ford,1979;shantz,1975;Underwood&Moore,1982)。

浅谈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浅谈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248幼教园地浅谈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王丁华(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碧水幼儿园,福建 龙岩 364300)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作为教育基础中的基础,幼儿学前阶段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

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

本文从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现状入手,就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做出分析,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前言: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幼儿亲社会行为主要指幼儿在社会交往中就表现出的一切有助于社会和谐的情感和行为,具体包括同情心、安慰、分享、友好、助人等。

幼儿期是培养亲社会态度和行为的最佳阶段。

幼儿亲社会行为是其良好个性品德形成的基础,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幼儿期也是培养亲社会态度和行为的最佳阶段。

可见,研究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对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幼儿自身的认知因素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模仿和认知发展的结果,强调个体的认知发展是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直接动力。

皮亚杰认为幼儿显著特点是思维的“自我中心性”。

林崇德的研究认为:亲社会行为在幼儿期逐渐增加。

尽管利他行为在3岁以前会出现,但这些行为可能是家长示意的或是经过同伴的请求或威胁才做到的,而自发的利他行为要到3—6岁才会出现。

产生年龄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儿童社会信息加工能力的增长、社会责任感及提供亲社会行为的能力和知识的增加有关。

二、移情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移情是指个人看到他人忍受痛苦或得到好运时,所产生的不安或愉快的情感。

许多理论家认为这种自我与他人共享的情感导致了友爱、善意以及亲社会行为。

大量研究表明,移情是影响亲社会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

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源之一,它与各种形式的亲社会行为都呈正相关,移情能力越高,个体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幼儿学前教育)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

(幼儿学前教育)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开展亲社会行为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

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亲社会行为已引起开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成为教育心理学家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根底,将有助于儿童更好的习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有助于幼儿今后更好的习惯社会,也有利于学校素养教育实践的深入开展。

因此,探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含义、阻碍因素及培养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亲社会行为定义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关心或打算关心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2.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开展一岁之前,儿童能够对别人微笑或发声,这表达了儿童最初的一种友好倾向。

能够说儿童在1-2岁时就表现出了亲社会行为的萌芽。

比方,3个月的飞飞和翔翔是一对双胞胎,一天,飞飞因为尿湿了开始哭泣,紧接着翔翔也开始哇哇大哭。

妈妈手忙脚乱的帮他们换尿布,才觉察翔翔全然就没有尿湿,他只是因为飞飞的哭泣而哭泣。

2岁时,儿童越来越表现出同情、分享和助人等利他行为。

他们常常把自己的玩具拿给别人看,或者送给别人玩,有时候拿着自己的玩具参加他人的活动中,有时候关心妈妈做些简单的情况。

尽管这时的儿童专门难弄清别人遭受困境的缘故,但他们却明显的表现出对处于困境的人们的关注。

看着哭泣的同伴,他们会妈妈走进并轻轻拍拍同伴。

会给弄伤手指的母亲拿来创可贴。

2岁以后,随着儿童生活范围和交往经验的增多,他们的亲社会行为会进一步开展。

他们会逐渐的依据一些不太明显的细微变化来识别他人的情绪体验,推断他人的处境,并作出相应的关心行为。

比方,5岁的欢欢和佳佳在一起玩玩具,欢欢不小心碰到了自己搭的玩具,之后心情不行,开始不讲话。

这时佳佳会觉察并抚慰欢欢,并和他一起搭玩具。

3.阻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1)生物因素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中,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开展,逐渐形成了一些亲社会性的反响模式和行为倾向,如微笑、乐群性等等。

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决策的两种功能_寇彧

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决策的两种功能_寇彧

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决策的两种功能Ξ寇 徐华女(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摘 要: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决策具有动机功能和信息功能。

霍夫曼认为,移情忧伤不仅能够作为亲社会道德动机促进亲社会行为的产生,而且能够激活观察者的道德原则,进而引发亲社会行为。

巴特森强调移情不仅能够增强解除他人困境的动机,而且带有重视他人福利和想使他人困境得到解除的程度的信息。

移情的动机功能依赖于诱发移情的情境,而信息功能具有稳定的倾向性,比动机功能更持久,两种功能共同作用使移情在亲社会行为决策中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移情功能理论对道德教育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移情;亲社会行为;决策;动机功能;信息功能中图分类号:B849: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84(2005)03-0073-05 关于移情功能的系统探讨和实证研究来自霍夫曼(Martin L.H offman)对移情和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以及巴特森(C.Daniel Bats on)的移情-利他主义假说(Em pathy-Altruism Hypothesis)及支持这个假说的一系列实验。

霍夫曼和巴特森都从动机性和信息性两个角度阐述了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决策的作用,本文对他们的移情理论进行分析讨论。

1 霍夫曼的移情理论霍夫曼认为,移情是人类关心他人的火花,移情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成为可能。

移情就是一种与他人所处情境(不同于个体自身所处情境)更适应的情感反应[1~2]。

这个过程常常发生于个体对受害者的观察过程,来自受害者本身或受害者情境的忧伤线索使观察者对受害者的忧伤情感产生了替代性体验。

1.1 霍夫曼关于移情动机功能的理论霍夫曼试图解释发生在道德两难情境中的人类行为,并认为所有道德两难情境都以移情作为动机基础。

移情引发人们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是通过移情忧伤(em pathic distress)———当个体观察到他人处于真实的忧伤中时,自己也感到忧伤———实现的。

亲社会行为动机理论探究

亲社会行为动机理论探究

亲社会行为动机理论探究摘要亲社会行为是一种重要、复杂的、多变的社会行为现象,至今仍难以构建一个包罗整个亲社会行为现象在内的理论解释模式。

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各种亲社会行为动机理论都能以移情在亲社会行为发动中的作用为线索而联系起来。

本文对现有的动机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整合,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动机理论移情研究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0 前言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如助人、分享、合作、同情等,它既包括了自愿帮助他人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利他行为,也包括为了某种目的、有所企图的助人行为。

研究亲社会行为发生机制对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它范畴广泛、动机复杂,类型多变,目前仍无法建立起一个能包罗整个亲社会行为现象的理论解释模式。

心理学不同分支学科的研究者已在归纳原有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各种动机理论,但较多仍各自为政、相互矛盾,亟待进一步梳理与整合。

根据移情在亲社会行为发动中的作用的不同看法,亲社会行为动机理论可分为三类:(1)由移情引发的纯粹利他主义导致亲社会行为的发生;(2)移情和行为的回报导致亲社会行为的发生;(3)移情并不是亲社会行为发动的必要成分,许多情境因素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除上述理论之外,也有研究认为认知、人格、文化等因素与情境因素相互联系、形成整体从而影响亲社会行为发生,其中南希·艾森伯格(Nancy Eisenber)提出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式就是典型的代表。

本文将以这四类理论为线索,对亲社会行为动机理论进行阐述和探析。

1 亲社会行为动机理论阐述1.1 由移情引发的纯粹利他主义导致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此类理论以Batson及其同事提出的移情——利他主义假设最有名,这一假设强调了移情在亲社会行为发动中的重要作用。

移情是对他人情感的感受或对情感产生来源的经历和行为的认知,通俗地说,是既能分享他人情感,对他人处境感同身受,又能客观认知、分析、理解他人情感的行为状态,是由个体内心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情绪而引起的,并与之一致的情绪体验。

移情研究综述

移情研究综述

移情研究综述作者:吕红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4年第11期[摘要]有关移情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通过现有的研究历史对移情的界定、移情的神经机制和心里机制、移情的功能及其研究方法进行了梳理,使读者从宏观的角度来对移情进行认识。

[关键词]移情;神经机制;心里机制;亲社会行为1.移情概念解析移情(empathy)一词的来源要从“移情说”谈起。

移情说来源于美学理论,最早使用移情一词的是德国美学家弗里德里希.费舍尔(Friedrich Visher,1807-1887)。

而第一次提出“移情”或“移情作用”的概念是老费舍尔之子罗伯特.费舍尔(Robert Vischer)。

1873年他在其《论视觉的形式感情》中把父亲提出的“审美的象征作用”改造成了一个新的概念“Einfuhlung”——由Ein和fuhlung这两个词根组成,指的是“把感情渗进里面去”的意思,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移情”或“移情作用”【1】1.1认知性界定方式移情的核心要素在于个体对他人心里状态的认知,它不强调移情中的“情”字。

着重强调观点采择、换位思考等诸如此类的认知过程(Mead,1934),或者强调去中心化,即非自我中心的反应(Piaget,1932)。

这类界定方式具有三个特点:其一、就操作的形式而言,认识是核心,较少看到“情”的痕迹;其二、就操作的对象而言,远远超出“情”的范围,涉及到对他人心理状态、境遇、行为的认知。

而心理状态可以包括思想、意图、信念等,其范围已被大大扩大;其三、就认知本身而言,它是个体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1.1.1情绪性界定方式移情是对他人情绪状态或情绪条件的认同性反应,其产生相近或相一致的情绪状态。

其具体表现在平行性情绪反应和反应性情绪反应。

这类界定方式有二个特点,其一、重点在“情”,主要体现在移情者与被移情者之间情绪(感)的共享上,不直接强调认知,但并不等同于否认认知的作用。

其二、移情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不是诱发情绪的外界刺激直接作用于个体自身而产生的,而是作用于他人从而使个体产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摘要:对于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一般研究,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中期,移情被认为是一种使社会生活成为可能的基本人际关联结构。

而对移情这一重要课题的实验研究是一直到二十世纪才开始的;对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相互关系的研究表明,移情与亲社会行为之间有着复杂而密切的联系。

首先,移情在促进和保持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移情是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一种直接动力。

关键词:移情亲社会行为关系
一、“移情”概念的发展脉络
“移情”,最初是出现在美学中的一个概念。

早在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1744-1803)在与当时盛行的形式主义美学的论战过程中,提出了审美移情理论的最初萌芽。

他认为,一切美都是在艺术对象和自然对象中内在生命和人格的表现①。

十九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费希纳(gustav theodor fehner,1801-1887)提出了一种重视心灵感觉经验的分析,从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方法,这种从心理学的感觉经验作为出发点研究美学的方法,逐渐成为西方美学研究的主流。

真正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移情做出全面系统阐述的是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立普斯(lipps),他通常被公认是移情说的代表人物。

在立普斯看来,只有通过“einfuhlung”,人们才能够理解他人,并对他人做出一系列反应。

不管是美学范畴,还是在心理学领域,移情都蕴涵了“感情移入或转移到其他人或其他事物上”的意义;而从某种层面上说,美学其实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如果我们非要强制性地把美学和心理学领域里的“移情”概念完全区分开来,则几乎是徒劳的。

二、关于“亲社会行为”概念的界定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这一概念最初出现在eisenberg撰写的《同情心理的发展》一书里,这本书一经出版,“亲社会行为”就在心理学界引起了极大震动,并且吸引了很多心理学家的密切关注。

mussen和eisenberg(1979)②认为,真正的亲社会行为是指行为者并不期望褒奖,不为避免惩罚,而试图帮助他人或为他人利益而行事。

我国学者王蕾(1994)③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那些受其所在社会接受和鼓励的行为,是个体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从而获得社会规范肯定的行为。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的缘故,国内外对亲社会行为表现的界定方式不尽相同。

在国外,亲社会行为一般被分为分享(sharing)、帮助(helping)、合作(cooprating)、抚慰(comforting)等(ronald、jannili,1985④;faver,brastetter,1994⑤)四种行为;而在我国,亲社会行为通常包括合作、共享、谦让、抚慰、礼貌等(周宗奎,1987⑥;王振宇等1992⑦)等五种行为。

三、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在有关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文献资料研究中,以成年人为被试的研究结果获得了相对稳定和可靠的资料。

研究证明,移情与成年人的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着正相关。

那些获得较高移情分数的人们,比起获得较低移情分数的人们,在实际行动中往往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倾向。

在许多有关儿童移情的研究里,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然而,在有关儿童移情与其他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的研究里,同样出现了某些不一致的结果,譬如murphy(1931)发现,具有较强活动性的儿童更富于移情、帮助,同时也更富于攻击性行为;fehbach(1969)研究再次证实了murphy的发现。

一般说来,国外常用的移情测量指标大多集中在生理指标、身体指标和语言指标(郭瑞媛,1991⑧),通过这三个指标可以测得幼儿的移情能力等级。

国外学者们在研究幼儿的移情能力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时,就将测得的幼儿移情能力等级,与特定情境中测得的幼儿亲社会行为等级互相结合起来,进而分析它们的相关(michael ⑨,chapman,carclyn,1987;batson,dyck,powell,1988)⑩。

虽然我国对移情的测量指标研究相对较少,但是对于移情训练的效果的研究较多。

1991年,我国学者侯积良{11}认为,如果想让儿童实施亲社会行为,必须先让儿童了解当事人需要帮助,或者让儿童能够觉察别人求助的需要,这是实施亲社会行为的基础。

总而言之,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促动因素,这在心理学界已成为共识。

关于移情同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成果,对儿童品德教育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对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相互关系的研究表明,移情与亲社会行为之间有着复杂而密切的联系:
首先,移情在促进和保持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移情本身并不是亲社会行为,但产生了移情就更容易使人产生亲社会行为。

移情或许不能经常出现在年幼儿童身上,但是当移情一旦介入,它便会成为一种相当有效的促进和保持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

其次,移情是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一种直接动力。

一方面,提高儿童的移情水平之所以可以相应地提高其亲社会行为水平,有可能是因为移情在亲社会形成的过程中可以起到一种认知提示的作用,换言之,亲社会行为的动力并非来自移情,而是来自道德标准、舆论压力等。

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移情本身就是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一种直接动力,由于移情情感的增加可以使主体产生一种他人中心或利他主义思想,从而产生亲社会行为的动机;移情情感在主体内部激起了某种消极的、负面的情绪情感体验,主体从自我中心的愿望出发,想要降低自身的移情痛苦,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产生降低他人痛苦的动机,从而产生帮助、分享等亲社会行为。

最后,心理学家们对移情干预的研究相对较少;在今后的研究探索中,应该强化这个层面的研究。

在幼儿、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对其
进行有针对性的移情干预,可以很好地激发幼儿、儿童和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

注释:
①转引自j.g赫尔德著.当代德国文学之片稿(fragmente über die neuere deutsche literatur)[m],1767:126.
②转引自mussen.p,eisenberg berg n.roots of caring,sharingand helping.child development,1977,48:1503-1511.
③王蕾.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4).
④转引自 ronald,janniti.naluratistic and slructured assessmints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preschool children:the influence of empathy and perspective
taking.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5,21:1,46-55.
⑤转引自jo ann .m.farver,branstetter.preschoolers’prosocial prespones to their peer’s
distres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4,30,334-331.
⑥周宗奎.5-14岁儿童对亲社会行为认知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1),1-7.
⑦王振宇等.儿童社会化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145-147.
⑧郭瑞媛.移情的测量指标[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2):30-32.
⑨转引自michael,chapman. empathy and responsibility in the
motivation of childrens’ helping[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7,23.
⑩转引自batson,d.dyck,g,powell.five studies testing two newegoistic alternatives to the 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1988,55,52-77.
{11}侯积良.自我与亲社会行为[j].心理科学,1991,(4).
参考文献:
[1]王蕾.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4).
[2]周宗奎.5-14岁儿童对亲社会行为认知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
教育,1991,(1),1-7.
[3]王振宇等.儿童社会化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145-147.
[4]郭瑞媛.移情的测量指标[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2):30-32.
[5]张其龙.移情训练对幼儿助人行为的影响[d].南京师大教育系
硕士论文,1990.
[6]侯积良.自我与亲社会行为[j].心理科学,199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