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课件
合集下载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ppt课件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06e4cd195f312b3169a530.png)
肾上腺皮质激素
400mg/kg.d,适用3-5天 1g/kg.次,1-2天 抗-D免疫球蛋白: 25mg/kg.d×2天 输血:单采血小板-严格指征
HD-IVIG:
美国血液协会指南(ASH)
ITP 的临床分度
美国血液协会指南(ASH)
根据临床分级为治疗基础
英国血液协会指南
“等待观察疗法”
---高复发率---切脾是否值得
脾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切脾后相关死亡率
Kojouri等回顾文献: 腹腔镜手术0. 2%、开腹死亡率1%
死亡原因:术后出血、心血管系统疾病、感染、 血栓、胰腺炎等
ITP的相关死亡率
Iyori等对ITP患儿16年随访性问卷调查 颅内出血发生率仅0. 52%
其他
重组第7 因子a ( rF Ⅶa)可明显减少临床出血
治疗Hp 感染
脾脏切除术
脾切除后ITP患者维持缓解的时间?
英国皇家学院35 年间,38 例患者脾切术随访2 年 后,结果76 %的患者血小板数到正常。
---疗效佳---值得推荐
2005 年 Wang 报道 149 例脾脏切除,近期有效率 67. 1%;远期有效率下降;近期有效患者30. 9%复 发。
60 %的患儿会出现溶血
新的治疗方法
大剂量地塞米松
抗CD20 (美罗华)
新药试验:AMG531 其他:rF Ⅶa等
2003年Cheng等首次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 有效率达85% ,长期缓解率40% 欧美权威学者推荐为慢性ITP的初始一线治疗 儿童不良反应大,尚无儿童治疗经验报道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科普宣传课件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科普宣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6bbf7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6.png)
谁是高风险人群?
谁是高风险人群?
年龄
该病通常发生在儿童,尤其是2至5岁的幼儿 。
尽管任何年龄段的儿童都有可能发生,但小 于5岁的儿童更为常见。
谁是高风险人群? 性别
该病在男孩和女孩中均可发生,但有些研究 显示男孩的发病率略高。
性别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
谁是高风险人群? 既往病史
有免疫系统疾病或家族史的儿童风险可能更 高。
该病通常在儿童中发生,可能会引起出血和淤血 。
什么是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易出血、皮肤瘀点、淤血、以及可 能的口腔出血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和活动。
什么是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异常 等有关。
有些病例在病毒感染后发生,可能与机体的免疫 反应有关。
骨髓检查在某些情况下有助于确认诊断。
如何治疗?
如何治疗?
观察治疗
对于轻症患者,通常采取观察和定期监测的方式 。
许多病例会自行缓解,无需药物干预。
如何治疗?
药物治疗
严重病例可能需要使用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来抑制 免疫反应。
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如何治疗?
输血治疗
严重出血时可能需要进行血小板输注。
家族中有相似病历的儿童需特别关注。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典型症状
如发现皮肤出现紫癜、容易淤血或出现口腔出血 ,应及时就医。
早期识别和治疗至关重要,可以减少严重并发症 的风险。
何时就医?
定期检查
对于确诊的患者,需定期进行血小板计数和健康 监测。
定期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何时就医?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课件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83d25c71fe910ef02df8cf.png)
用于上述两药静脉停药后口服用药,1--2mg/kg.d ×2-4周 后逐渐减量维持
用于出血不严重的ITP
可编辑课件PPT
11
治疗(TREATMENT)
静脉高效丙种球蛋白(IVIG)
– 用法:0.4-0.5 g/kg.d ×5天 – 1--2 g/kg.d ×2--3天
输血或血小板
– 新鲜全血:出血严重伴贫血者 – 血小板:出血严重或主要脏器出血不伴严重贫血者
血块退缩不良 – 正常:0.8cm管径干燥管1ml血 – 1h开始退缩,12--24h完全退缩
可编辑课件PPT
8
实验室(LABORATORY STUDIES)
束臂试验 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增高 骨髓像:增生性骨髓像,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 急性型:巨核细胞正常或增高,以幼巨核细 胞增多为主
–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 再障,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 疮
– 过敏性紫癜
– Wiskott-Aldrich综合症
可编辑课件PPT
10
治疗(TREATMENT)
一般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
– 急性危重出血可静脉用药 – 氢化可的松 12--20 mg/kg.d ×3--5天后改口服用药 – 地塞米松大剂量冲击,2 mg/kg.d ×3--5天后改口服 – 强的松口服
2
病因及发病机理(ETIOLOGY)
免疫机制证据
–患者血循环中及血小板表面能检测到血小板抗体。 多数抗体是IgG,个别为IgM及IgA
–由于IgG可以通过胎盘,新生儿可以患与母亲同样 的病即ITP
–有些患者尤其是慢性型可同时Coomb,s试验阳性而 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即伊文氏综合症(Evan,s)
多预示早期缓解可能。
用于出血不严重的ITP
可编辑课件PPT
11
治疗(TREATMENT)
静脉高效丙种球蛋白(IVIG)
– 用法:0.4-0.5 g/kg.d ×5天 – 1--2 g/kg.d ×2--3天
输血或血小板
– 新鲜全血:出血严重伴贫血者 – 血小板:出血严重或主要脏器出血不伴严重贫血者
血块退缩不良 – 正常:0.8cm管径干燥管1ml血 – 1h开始退缩,12--24h完全退缩
可编辑课件PPT
8
实验室(LABORATORY STUDIES)
束臂试验 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增高 骨髓像:增生性骨髓像,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 急性型:巨核细胞正常或增高,以幼巨核细 胞增多为主
–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 再障,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 疮
– 过敏性紫癜
– Wiskott-Aldrich综合症
可编辑课件PPT
10
治疗(TREATMENT)
一般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
– 急性危重出血可静脉用药 – 氢化可的松 12--20 mg/kg.d ×3--5天后改口服用药 – 地塞米松大剂量冲击,2 mg/kg.d ×3--5天后改口服 – 强的松口服
2
病因及发病机理(ETIOLOGY)
免疫机制证据
–患者血循环中及血小板表面能检测到血小板抗体。 多数抗体是IgG,个别为IgM及IgA
–由于IgG可以通过胎盘,新生儿可以患与母亲同样 的病即ITP
–有些患者尤其是慢性型可同时Coomb,s试验阳性而 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即伊文氏综合症(Evan,s)
多预示早期缓解可能。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课件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781627e87101f69e31955b.png)
国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 试验测定ITP患者PAIgG,PAIgM和PA-C3阳 性率分别为94%、35%、39%。 四、其他 出血时间延长,束臂试验阳 性,血块收缩不佳,血小板粘附、聚集功 能减弱,51Cr或111In标记血小板测定,其 寿命缩短。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国内诊断标准 (1)病史和出血表现。 (2)多次化验检查血小板减少。 (3)脾脏不增大或仅轻度增大。 (4)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正常增多,有成熟障 碍。 (5)具备以下5点中任何一点:①强地松治 疗有效②脾切除有效③PAIg增高④PAC3增 高⑤血小板寿命缩短(5)排除继发性血小 板减少症。
[临床表现]
一、急性型 多为10岁以下儿童,两性无差异。多在冬、春季 节发病,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 风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种后。感 染与紫癜间的潜伏期多在1~3周内。成人急性型 少见,常与药物有关,病情比小儿严重。起病急 骤,可有发热。 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 呈大小不等的瘀点,分布不均,以四肢为多。粘 膜出血有鼻衄、牙龈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常 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合膜下出血,少数 视网膜出血。脊髓或颅内出血常见,可引起下肢 麻痹或颅内高压表现,可危及生命。
二、慢性型 占ITP的80%,多为20~50岁,女性为 男性的3~4倍。起病隐袭。患者可有持续 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局部的出 血倾向,如反复鼻衄或月经过多。瘀点及 瘀斑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肤与粘膜,但 以四肢远端较多。可有消化道及泌尿道出 血。外伤后也可出现深部血肿。颅内出血 较少见,但在急性发作时仍可发生。脾脏 在深吸气时偶可触及。
[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 急性型血小板明显减少,多在 20×109/L以下。出血严重时可伴贫血, 白细胞可增高。偶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慢性者,血小板多在30~80×109/L,常 见巨大畸型的血小板。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国内诊断标准 (1)病史和出血表现。 (2)多次化验检查血小板减少。 (3)脾脏不增大或仅轻度增大。 (4)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正常增多,有成熟障 碍。 (5)具备以下5点中任何一点:①强地松治 疗有效②脾切除有效③PAIg增高④PAC3增 高⑤血小板寿命缩短(5)排除继发性血小 板减少症。
[临床表现]
一、急性型 多为10岁以下儿童,两性无差异。多在冬、春季 节发病,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 风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种后。感 染与紫癜间的潜伏期多在1~3周内。成人急性型 少见,常与药物有关,病情比小儿严重。起病急 骤,可有发热。 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 呈大小不等的瘀点,分布不均,以四肢为多。粘 膜出血有鼻衄、牙龈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常 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合膜下出血,少数 视网膜出血。脊髓或颅内出血常见,可引起下肢 麻痹或颅内高压表现,可危及生命。
二、慢性型 占ITP的80%,多为20~50岁,女性为 男性的3~4倍。起病隐袭。患者可有持续 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局部的出 血倾向,如反复鼻衄或月经过多。瘀点及 瘀斑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肤与粘膜,但 以四肢远端较多。可有消化道及泌尿道出 血。外伤后也可出现深部血肿。颅内出血 较少见,但在急性发作时仍可发生。脾脏 在深吸气时偶可触及。
[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 急性型血小板明显减少,多在 20×109/L以下。出血严重时可伴贫血, 白细胞可增高。偶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慢性者,血小板多在30~80×109/L,常 见巨大畸型的血小板。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课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ef15064028915f814dc29f.png)
细血管通透性;④刺激骨髓造血及血 小板向外周血的释放。
-
21
(二)用法 泼尼松30—60mg/d, 分次或顿服,严重者用地塞米松或
甲泼尼龙静滴,好转后改口服。待
血小板升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后,逐 步减量,以5~10mg/d维持,持续 3~6个月。
-
22
三、脾切除
(一)适应证 ①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 ②泼尼松维持量每日需大于30mg; ③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
第十七章 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组因 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而导致皮 肤、粘膜或内脏出血的疾病。
-
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
2
教学目的
1、了解 ITP 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掌握 ITP 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标
准和治疗方法。
重点
ITP 的常见病因,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难点
-
14
三、PAIg及血小板相关补体 80%以上ITP患者PAIg及PAC3阳 性
-
15
四、其他
90%以上患者血小板生存时间 明显缩短。可有程度不等的正常
红细胞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少数可发现溶血证据(Evans综合 征)。
-
16
[诊断与鉴别诊断]
-
17
一、诊断
①广泛出血累及皮
主要见于40岁以下之青年女性。起 病隐袭,一般无前驱症状。多为皮肤、 粘膜出血,如瘀点、瘀斑及外伤后出 血不止等,鼻出血、牙龈出血亦甚常 见。月经过多甚常见。可因感染等而 骤然加重。长期月经过多者,可出现 失血性贫血。部分病程超过半年者, 可有轻度脾大。
-
12
[实验室检查]
一、血小板
-
21
(二)用法 泼尼松30—60mg/d, 分次或顿服,严重者用地塞米松或
甲泼尼龙静滴,好转后改口服。待
血小板升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后,逐 步减量,以5~10mg/d维持,持续 3~6个月。
-
22
三、脾切除
(一)适应证 ①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 ②泼尼松维持量每日需大于30mg; ③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
第十七章 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组因 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而导致皮 肤、粘膜或内脏出血的疾病。
-
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
2
教学目的
1、了解 ITP 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掌握 ITP 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标
准和治疗方法。
重点
ITP 的常见病因,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难点
-
14
三、PAIg及血小板相关补体 80%以上ITP患者PAIg及PAC3阳 性
-
15
四、其他
90%以上患者血小板生存时间 明显缩短。可有程度不等的正常
红细胞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少数可发现溶血证据(Evans综合 征)。
-
16
[诊断与鉴别诊断]
-
17
一、诊断
①广泛出血累及皮
主要见于40岁以下之青年女性。起 病隐袭,一般无前驱症状。多为皮肤、 粘膜出血,如瘀点、瘀斑及外伤后出 血不止等,鼻出血、牙龈出血亦甚常 见。月经过多甚常见。可因感染等而 骤然加重。长期月经过多者,可出现 失血性贫血。部分病程超过半年者, 可有轻度脾大。
-
12
[实验室检查]
一、血小板
【医学ppt课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医学ppt课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https://img.taocdn.com/s3/m/39b8f0d7680203d8ce2f24b8.png)
GPⅡbⅢa)
诊断(Diagnosis)
• 出血症状 • 反复检测血小板减少 • 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伴成熟障碍 • 脾脏不肿大或轻度肿大 • 其他 ①泼尼松治疗有效;②血小板寿命
缩短;③脾切除治疗有效;④PAIgG阳性; ⑤ PAC3阳性
鉴别诊断
(Differential Dignosis)
• 过敏性紫癜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肝硬化脾亢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白血病
治疗(Treatment)
• 病因治疗 停用影响血小板的药物,休息 • 糖皮质激素 • 脾切除 • 免疫抑制剂 • 难治性ITP① 静注丙球 0.4/kg/dⅩ5d
②Danazol(达那唑)0.4-0.8mg/dⅩ2w ③环胞素A 10mg/kg/dⅩ4-6w ④ 血浆置换 ⑤大剂量甲强龙 1gⅩ3d ⑥大剂量VitC2gp.o/8giv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概念(Definition)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又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 身免疫性出血性疾障碍,导致外 周血血小板减少。
• 血象(blood smear) 血小板数减少,形态异常
(大或碎片),白细胞正常或增多,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正常或减少
• 骨髓象(marrow smear) 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
且伴成熟障碍,产板巨核细胞减少及血小板 形态异常
• 血小板抗体 PAIgG、PAIgM、PAIgA
PAC3
• 其他 血小板寿命缩短、相关抗原(GPⅠb-Ⅸ 、
诊断(Diagnosis)
• 出血症状 • 反复检测血小板减少 • 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伴成熟障碍 • 脾脏不肿大或轻度肿大 • 其他 ①泼尼松治疗有效;②血小板寿命
缩短;③脾切除治疗有效;④PAIgG阳性; ⑤ PAC3阳性
鉴别诊断
(Differential Dignosis)
• 过敏性紫癜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肝硬化脾亢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白血病
治疗(Treatment)
• 病因治疗 停用影响血小板的药物,休息 • 糖皮质激素 • 脾切除 • 免疫抑制剂 • 难治性ITP① 静注丙球 0.4/kg/dⅩ5d
②Danazol(达那唑)0.4-0.8mg/dⅩ2w ③环胞素A 10mg/kg/dⅩ4-6w ④ 血浆置换 ⑤大剂量甲强龙 1gⅩ3d ⑥大剂量VitC2gp.o/8giv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概念(Definition)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又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 身免疫性出血性疾障碍,导致外 周血血小板减少。
• 血象(blood smear) 血小板数减少,形态异常
(大或碎片),白细胞正常或增多,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正常或减少
• 骨髓象(marrow smear) 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
且伴成熟障碍,产板巨核细胞减少及血小板 形态异常
• 血小板抗体 PAIgG、PAIgM、PAIgA
PAC3
• 其他 血小板寿命缩短、相关抗原(GPⅠb-Ⅸ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课件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a6635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a.png)
l 二、 03-07护理诊断: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 护理目标:住院期间不发生脑出血,若发生可得到及时
有效的治疗。 护理措施:1.预防:略。 2.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变化及肢体活动、呕
吐、头痛等情况,如患儿由安静转为烦躁、意识恍惚、头痛 加重、血压增高、脉搏缓慢,呼吸不规律、瞳孔大小不等, 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肢体活动异常、频繁呕吐,应立即报告 医生,及时处理。
3.用药的护理:①避免使用引起血小板减少或抑制其功能的药 物,如阿司匹林等。 ② 使用丙种球蛋白:观察药物副反应 。
03-15护理评价: 患儿血小板恢复正常,未出现出血现象。
15
.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在市人医检查示血小板1*10^9/L。为
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急诊。拟”ITP”收治入院。病程中患儿
吃奶可,睡眠安,大小便未见异常。
l 既往史:体健,否认肝炎,伤寒,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
.
手术,外伤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l 个人史:第一胎第一产,足月剖腹产,出生体重3.4kg。
否 认窒息抢救史。生后人工喂养,按时添加辅食。2月抬头,
l 3月9号: 血常规:Hb:104g/L,PLT:32*109 /L。
常。
血细胞细胞形态学会诊报告:白细胞总数大致正
.
3月11号: 血常规:PLT:162*109 /L.
X-Ray诊断报告:心肺未见异常。
多普勒B超检查:肝脏、胆囊、胰腺、脾脏未见明 显异常。
11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有效的治疗。 护理措施:1.预防:略。 2.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变化及肢体活动、呕
吐、头痛等情况,如患儿由安静转为烦躁、意识恍惚、头痛 加重、血压增高、脉搏缓慢,呼吸不规律、瞳孔大小不等, 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肢体活动异常、频繁呕吐,应立即报告 医生,及时处理。
3.用药的护理:①避免使用引起血小板减少或抑制其功能的药 物,如阿司匹林等。 ② 使用丙种球蛋白:观察药物副反应 。
03-15护理评价: 患儿血小板恢复正常,未出现出血现象。
15
.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在市人医检查示血小板1*10^9/L。为
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急诊。拟”ITP”收治入院。病程中患儿
吃奶可,睡眠安,大小便未见异常。
l 既往史:体健,否认肝炎,伤寒,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
.
手术,外伤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l 个人史:第一胎第一产,足月剖腹产,出生体重3.4kg。
否 认窒息抢救史。生后人工喂养,按时添加辅食。2月抬头,
l 3月9号: 血常规:Hb:104g/L,PLT:32*109 /L。
常。
血细胞细胞形态学会诊报告:白细胞总数大致正
.
3月11号: 血常规:PLT:162*109 /L.
X-Ray诊断报告:心肺未见异常。
多普勒B超检查:肝脏、胆囊、胰腺、脾脏未见明 显异常。
11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的误区诺如 病毒感 染的防 控知识 介绍责 任那些 事浅谈 用人单 位承担 的社会 保险法 律责任 和案例 分析现 代农业 示范工 程设施 红地球 葡萄栽 培培训 材料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与治疗PPT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be85ac2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7.png)
其他治疗方式
糖皮质激素:常用于急性期治疗,可迅速提高血小板计数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硫唑嘌呤等,用于慢性期治疗,可降低复发风 险
脾切除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复发的患者,可提高血小板计数
输血治疗:适用于严重出血或血小板计数极低的患者,可迅速提高血小 板计数
治疗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使用糖 皮质激素、免疫抑 制剂等药物,注意 药物剂量和副作用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如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保持良 好的心态等
定期进行体检,及 时发现并治疗可能 引起血小板减少的 疾病
避免过度劳累,保 持充足的休息和睡 眠
日常护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手术治疗:对于严 重病例,可能需要 进行脾切除手术, 注意手术风险和术 后护理
生活方式调整:保 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过度劳累、 情绪波动等
定期复查:治疗期 间需要定期复查血 小板计数、肝肾功 能等指标,以便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Part Four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的预防与护
理
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可能引起 血小板减少的物质, 如某些药物、化学 物质等
预后预防: 避免感染、 避免使用可 能引起血小 板减少的药 物等
康复与预后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血小板计 数,监测 病情变化
避免剧烈 运动,防 止出血
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 惯,如饮 食均衡、 充足睡眠 等
遵医嘱用 药,避免 擅自停药 或更改剂 量
保持乐观 心态,积 极配合治 疗
关注身体 变化,如 有异常及 时就医
愉悦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液科】 ppt课件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液科】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5235b6336c1eb91b375d13.png)
(全国第五届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修订)
1.多次化验检查血板减少 2.脾脏不增大或仅轻度增大 3.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4.具有下列五项中任何一项者
泼尼松治疗有效 切脾治疗有效 血小板相关IgG(PAIgG)增高 血小板相关C3(PAC3)增高 血小板寿命测定缩短 5.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细胞
不成熟 板的巨核细胞减少或消失
病程 2-6周,最长6月
数月至数年
五、诊 断 与 鉴 别 诊 断
诊断
应以血小板寿命缩短为主要诊断指 标 临床上仍以出血症状、血小板减少 、出血时间延长、体检脾不大、骨 髓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抗血 小板抗体增高,并排除继发性血小 板减少为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
ITP诊断标准
脾切除后骨髓是产生自身抗体最可能的部位。 骨髓内包含网状内皮系统,亦是抑制巨核细胞 生成血小板和髓内血小板破坏发挥双重作用的 部位。
肝脏不产生抗体,无血小板阻留,但包含网状 内皮系统,是具有效吞噬作用的器官,血流快 ,仅移除重度致敏的血小板。
血小板生成受抑
血小板抗体还与骨髓巨核细胞相结合, 使血小板生成受抑。
2-5天 大剂量甲泼尼龙:1.0g/d 静滴
3-5天 血小板输注、血浆置换
治疗基本原则
⑴血小板数>50×109/L,或>30×109/L50×109/L,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紫癜,罕 见发生重度出血,常规不需要治疗,不 宜启用糖皮质类固醇或静脉注射大剂量 丙种球蛋白(IVIG); ⑵血小板数<20×109/L-30×109/L,或血 小板数<50×109/L,有明显的粘膜出血 或潜在出血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胃溃 疡等)者,有治疗指征,可启用糖皮质类 固醇;
红细胞:正常或正细胞性贫血 白细胞:正常
1.多次化验检查血板减少 2.脾脏不增大或仅轻度增大 3.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4.具有下列五项中任何一项者
泼尼松治疗有效 切脾治疗有效 血小板相关IgG(PAIgG)增高 血小板相关C3(PAC3)增高 血小板寿命测定缩短 5.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细胞
不成熟 板的巨核细胞减少或消失
病程 2-6周,最长6月
数月至数年
五、诊 断 与 鉴 别 诊 断
诊断
应以血小板寿命缩短为主要诊断指 标 临床上仍以出血症状、血小板减少 、出血时间延长、体检脾不大、骨 髓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抗血 小板抗体增高,并排除继发性血小 板减少为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
ITP诊断标准
脾切除后骨髓是产生自身抗体最可能的部位。 骨髓内包含网状内皮系统,亦是抑制巨核细胞 生成血小板和髓内血小板破坏发挥双重作用的 部位。
肝脏不产生抗体,无血小板阻留,但包含网状 内皮系统,是具有效吞噬作用的器官,血流快 ,仅移除重度致敏的血小板。
血小板生成受抑
血小板抗体还与骨髓巨核细胞相结合, 使血小板生成受抑。
2-5天 大剂量甲泼尼龙:1.0g/d 静滴
3-5天 血小板输注、血浆置换
治疗基本原则
⑴血小板数>50×109/L,或>30×109/L50×109/L,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紫癜,罕 见发生重度出血,常规不需要治疗,不 宜启用糖皮质类固醇或静脉注射大剂量 丙种球蛋白(IVIG); ⑵血小板数<20×109/L-30×109/L,或血 小板数<50×109/L,有明显的粘膜出血 或潜在出血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胃溃 疡等)者,有治疗指征,可启用糖皮质类 固醇;
红细胞:正常或正细胞性贫血 白细胞:正常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PPT课件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84856708a1284ac85043f6.png)
正常;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血象、骨髓 象巨核细胞一般正常,可有嗜酸细胞增多
25
(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 血小板减少的病因甚多,均需结合临床 表现、实验室检查,仔细分析鉴别。
如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白血病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并发血小板减少 (Evans综合征) 脾功能亢进等
特发性 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1
2
3
4
1、了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和 发病机制;
2、熟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鉴别诊 断及治疗措施;
3、掌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 现,诊断要点;
4、重点掌握诊断、治疗。
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者有皮肤瘀点和瘀斑,也可出现鼻出血、 齿 龈、口腔粘膜出血。女性患者可能以月 经过多为主要表现)。
病史;病史长,长期反复发作,脾脏可有
轻度肿大;可引起贫血;自发缓解较少。
16
实验室检查
17
一、血象
发作期,血小板计数减少,偶见形态异常 (PLT体积增大、颗粒减少、染色过深)。 贫血程度与出血有关。白细胞计数正常或 稍高。
PAIg与血小板结合,使血小板破坏增多。 PAIg抗巨核细胞作用,致使巨核细胞成熟
障碍,血小板生成减少。
11
三、肝脾的作用
脾是PAIg产生的主要场所。与PAIg结合的 血小板其表面性状发生改变,在通过脾时 易被滞留,进而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 噬。肝脏在血小板的破坏中有与脾类似的 作用,也是血小板被破坏的部位之一。
18
二、骨髓象
25
(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 血小板减少的病因甚多,均需结合临床 表现、实验室检查,仔细分析鉴别。
如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白血病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并发血小板减少 (Evans综合征) 脾功能亢进等
特发性 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1
2
3
4
1、了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和 发病机制;
2、熟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鉴别诊 断及治疗措施;
3、掌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 现,诊断要点;
4、重点掌握诊断、治疗。
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者有皮肤瘀点和瘀斑,也可出现鼻出血、 齿 龈、口腔粘膜出血。女性患者可能以月 经过多为主要表现)。
病史;病史长,长期反复发作,脾脏可有
轻度肿大;可引起贫血;自发缓解较少。
16
实验室检查
17
一、血象
发作期,血小板计数减少,偶见形态异常 (PLT体积增大、颗粒减少、染色过深)。 贫血程度与出血有关。白细胞计数正常或 稍高。
PAIg与血小板结合,使血小板破坏增多。 PAIg抗巨核细胞作用,致使巨核细胞成熟
障碍,血小板生成减少。
11
三、肝脾的作用
脾是PAIg产生的主要场所。与PAIg结合的 血小板其表面性状发生改变,在通过脾时 易被滞留,进而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 噬。肝脏在血小板的破坏中有与脾类似的 作用,也是血小板被破坏的部位之一。
18
二、骨髓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疗效佳---值得推荐
2005年Wang报道149例脾脏切除,近期有效率67. 1%; 远期有效率下降;近期有效患者30. 9%复发。
---高复发率---切脾是否值得
26
脾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切脾后相关死亡率 Kojouri等回顾文献: 腹腔镜手术0. 2%、开腹死亡率1% 死亡原因:术后出血、心血管系统疾病、感染、血栓、 胰腺炎等
致死性出血为1. 5%和1. 2% 治疗相关性死亡为3. 0%和0. 4%
15
标准治疗方案
糖皮质激素和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
血小板<20~30 ×109 /L+明显出血
---同时使用
血小板减低而无明显出血
---仅用糖皮质激素
16
低剂量和高剂量一样有效 临床疗效要比用泼尼松好 对血小板数的影响持续2~6 周 缺点是费用高,输注时可能出现肌肉紧张、僵硬、寒
19
2003年Cheng等首次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
有效率达85% ,长期缓解率40%
欧美权威学者推荐为慢性ITP的初始一线治疗
儿童不良反应大,尚无儿童治疗经验报道
20
抗CD20 (美罗华)
作用机制:清除外周血B 细胞 降低血液中抗血小板抗体含量
2006年Bennett等报道, 美国10个治疗中心36 例入组 9 ~12 周缓解11 例(31% ,3 例复发) 12 周后2 例缓解,总缓解率38. 9%
颤及无菌性脑膜炎.
17
抗D免疫球蛋白
应用抗D 和IVIG 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早期临床治疗 中,用抗D 要比用IVIG好
抗D 须用于Rh (D) 阳性且没有切脾的患者 60 %的患儿会出现溶血
18
新的治疗方法
大剂量地塞米松 抗CD20 (美罗华) 新药试验:AMG531 其他:rF Ⅶa等
较少
7
急性型和慢性型ITP
急性型
慢性型
病程
80%4-6周恢复
>6个月
90%半年内自愈 30-50%数年后自愈
血小板计数 <20X109/L
>50X109/L
巨核细胞数 正常或增多,
明显增多
幼巨核增多
产板巨核减少
血小板抗体
明显升高
升高
8
血小板数目下降体积增大,表明骨髓幼稚血小板过早释放,由
外周破坏过多。
1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进展(ITP)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血液科 翟晓文 副主任医师 PhD
3
流行病学
年发病率40-100/10万人 儿童2-5岁多见,急性型 慢性大年龄儿童,女性成人多见
4
病毒感染 疫苗接种 药物介导
病因
疱疹、微小病毒B19、麻疹风疹、 CMV 乙肝疫苗、卡介苗、白百破三联疫苗
2005年Taube报道 24 例年龄在2~19 岁的慢性ITP患儿 50%以上有效,作用维持4~30 个月
21
22
23
其他
重组第7 因子a ( rF Ⅶa)可明显减少临床出血
治疗Hp 感染
24
脾脏切除术
25
脾切除后ITP患者维持缓解的时间?
英国皇家学院35 年间,38 例患者脾切术随访2 年后,结 果76 %的患者血小板数到正常。
www. itp support. org. uk
Platelet Disorder Support Association
www. pdsa. org
(血小板疾病资助协会)
UT Southwestern /Children’sMedical CenterDallas www. childhood. itp. net
利巴韦林、顺铂、肝素、奎宁、卡马西平
5
发病机理
病毒Ag与相应Ab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机体产生的抗病毒Ab 病毒改变血小板膜糖蛋白结构 病毒直接作用于巨核细胞形成核内包涵体
6
急性型和慢性型ITP
急性型
慢性型
发病年龄
1-6岁
>8岁
感染史 多伴有感染史 不明显
起病
急骤
缓慢
出血程度
重
较轻
脏器出血 可有
9
诊断
血小板小于100X109/L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 皮肤出血 急性型无脾肿大 治疗有效,抗体升高 排除继发性因素
10
鉴别诊断
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血病
过敏性紫癜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1
治 疗(急性)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
HD-IVIG: 400mg/kg.d,适用3-5天
ITP的相关死亡率 Iyori等对ITP患儿16年随访性问卷调查 颅内出血发生率仅0. 52%
27
儿童切脾时需要明确的问题
ITP有自发缓解倾向 IV IG和抗Rh(D)的应用可迅速提高血小板数量会帮
助患者渡过危险期 切脾除是创伤性的外科手术,切脾后发生致死性败血
症机会增加 切脾后的免疫接种、卫生教育、抗生素预防以及免疫
(Dallas儿童医疗中心) ITP Foundation ( ITP基金会)
www. itpfoundation. org
University ofOklahoma Health Sciences Center moon. ouhsc. edu / jgeorge
功能的评价、病人生活质量如何等问题
28
英国儿科血液组公布切脾标准
血小板持续减低 距初次诊断后> 6个月,最好> 12个月,除非有严重的
出血可在< 6 个月进行
ASH 也提出相似标准
29
日本儿童ITP工作组 2004年切脾标准
30
社会心理
美国和加拿大学者应用HRQL ( health - related quality of life)来评价治疗效果和出血危险影响及药 物不良反应,帮助医师选择治疗药物
儿童ITP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表( ITP - QoL) 对ITP患者,尤其是慢性患者
建议如果血小板> 30 ×109 /L则可以参加正常的非 激烈对抗性活动,避免了由于血小板减少而造成的生 活质量的下降
31
有关儿童ITP的相关网站
ITP Support Association ( ITP资助协会)
1g/kg.次,1-2天
抗-D免疫球蛋白: 25mg/kg.d×2天 输血:单采血小板-严格指征
12
美国血液协会指南(ASH)
ITP 的临床分度
13
美国血液协会指南(ASH)
根据临床分级为治疗基础
14
英国血液协会指南
“等待观察疗法”
英国63 %儿科医生不采用药物治疗 积极治疗严重出血症/预防危及生命的出血 Portielje等大样本病例报道,
2005年Wang报道149例脾脏切除,近期有效率67. 1%; 远期有效率下降;近期有效患者30. 9%复发。
---高复发率---切脾是否值得
26
脾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切脾后相关死亡率 Kojouri等回顾文献: 腹腔镜手术0. 2%、开腹死亡率1% 死亡原因:术后出血、心血管系统疾病、感染、血栓、 胰腺炎等
致死性出血为1. 5%和1. 2% 治疗相关性死亡为3. 0%和0. 4%
15
标准治疗方案
糖皮质激素和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
血小板<20~30 ×109 /L+明显出血
---同时使用
血小板减低而无明显出血
---仅用糖皮质激素
16
低剂量和高剂量一样有效 临床疗效要比用泼尼松好 对血小板数的影响持续2~6 周 缺点是费用高,输注时可能出现肌肉紧张、僵硬、寒
19
2003年Cheng等首次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
有效率达85% ,长期缓解率40%
欧美权威学者推荐为慢性ITP的初始一线治疗
儿童不良反应大,尚无儿童治疗经验报道
20
抗CD20 (美罗华)
作用机制:清除外周血B 细胞 降低血液中抗血小板抗体含量
2006年Bennett等报道, 美国10个治疗中心36 例入组 9 ~12 周缓解11 例(31% ,3 例复发) 12 周后2 例缓解,总缓解率38. 9%
颤及无菌性脑膜炎.
17
抗D免疫球蛋白
应用抗D 和IVIG 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早期临床治疗 中,用抗D 要比用IVIG好
抗D 须用于Rh (D) 阳性且没有切脾的患者 60 %的患儿会出现溶血
18
新的治疗方法
大剂量地塞米松 抗CD20 (美罗华) 新药试验:AMG531 其他:rF Ⅶa等
较少
7
急性型和慢性型ITP
急性型
慢性型
病程
80%4-6周恢复
>6个月
90%半年内自愈 30-50%数年后自愈
血小板计数 <20X109/L
>50X109/L
巨核细胞数 正常或增多,
明显增多
幼巨核增多
产板巨核减少
血小板抗体
明显升高
升高
8
血小板数目下降体积增大,表明骨髓幼稚血小板过早释放,由
外周破坏过多。
1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进展(ITP)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血液科 翟晓文 副主任医师 PhD
3
流行病学
年发病率40-100/10万人 儿童2-5岁多见,急性型 慢性大年龄儿童,女性成人多见
4
病毒感染 疫苗接种 药物介导
病因
疱疹、微小病毒B19、麻疹风疹、 CMV 乙肝疫苗、卡介苗、白百破三联疫苗
2005年Taube报道 24 例年龄在2~19 岁的慢性ITP患儿 50%以上有效,作用维持4~30 个月
21
22
23
其他
重组第7 因子a ( rF Ⅶa)可明显减少临床出血
治疗Hp 感染
24
脾脏切除术
25
脾切除后ITP患者维持缓解的时间?
英国皇家学院35 年间,38 例患者脾切术随访2 年后,结 果76 %的患者血小板数到正常。
www. itp support. org. uk
Platelet Disorder Support Association
www. pdsa. org
(血小板疾病资助协会)
UT Southwestern /Children’sMedical CenterDallas www. childhood. itp. net
利巴韦林、顺铂、肝素、奎宁、卡马西平
5
发病机理
病毒Ag与相应Ab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机体产生的抗病毒Ab 病毒改变血小板膜糖蛋白结构 病毒直接作用于巨核细胞形成核内包涵体
6
急性型和慢性型ITP
急性型
慢性型
发病年龄
1-6岁
>8岁
感染史 多伴有感染史 不明显
起病
急骤
缓慢
出血程度
重
较轻
脏器出血 可有
9
诊断
血小板小于100X109/L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 皮肤出血 急性型无脾肿大 治疗有效,抗体升高 排除继发性因素
10
鉴别诊断
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血病
过敏性紫癜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1
治 疗(急性)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
HD-IVIG: 400mg/kg.d,适用3-5天
ITP的相关死亡率 Iyori等对ITP患儿16年随访性问卷调查 颅内出血发生率仅0. 52%
27
儿童切脾时需要明确的问题
ITP有自发缓解倾向 IV IG和抗Rh(D)的应用可迅速提高血小板数量会帮
助患者渡过危险期 切脾除是创伤性的外科手术,切脾后发生致死性败血
症机会增加 切脾后的免疫接种、卫生教育、抗生素预防以及免疫
(Dallas儿童医疗中心) ITP Foundation ( ITP基金会)
www. itpfoundation. org
University ofOklahoma Health Sciences Center moon. ouhsc. edu / jgeorge
功能的评价、病人生活质量如何等问题
28
英国儿科血液组公布切脾标准
血小板持续减低 距初次诊断后> 6个月,最好> 12个月,除非有严重的
出血可在< 6 个月进行
ASH 也提出相似标准
29
日本儿童ITP工作组 2004年切脾标准
30
社会心理
美国和加拿大学者应用HRQL ( health - related quality of life)来评价治疗效果和出血危险影响及药 物不良反应,帮助医师选择治疗药物
儿童ITP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表( ITP - QoL) 对ITP患者,尤其是慢性患者
建议如果血小板> 30 ×109 /L则可以参加正常的非 激烈对抗性活动,避免了由于血小板减少而造成的生 活质量的下降
31
有关儿童ITP的相关网站
ITP Support Association ( ITP资助协会)
1g/kg.次,1-2天
抗-D免疫球蛋白: 25mg/kg.d×2天 输血:单采血小板-严格指征
12
美国血液协会指南(ASH)
ITP 的临床分度
13
美国血液协会指南(ASH)
根据临床分级为治疗基础
14
英国血液协会指南
“等待观察疗法”
英国63 %儿科医生不采用药物治疗 积极治疗严重出血症/预防危及生命的出血 Portielje等大样本病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