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讲课PPT课件
讲解疾病知识, 减少恐惧和焦虑
鼓励患者积极配 合治疗,树立信 心
与家属沟通,共 同关心患者心理 健康
护理注意事项
避免外伤和碰撞,以防出血不止。
避免使用抗凝药物,以防加重出血。 注意饮食调理,多吃富含蛋白质、铁、维生素的食物,以提高血小板的 数量和质量。 定期检查血常规,监测血小板数量和功能。
血小板减少06性紫癜的饮
患者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K的食物,如菠菜、柑橘、猕猴桃 等,以促进血小板生成和功能正常。
宜食食物
花生衣:补血、 止血、提高血小 板数量
大枣:益气养血, 增加血小板数量
猪肝:富含铁元 素和维生素K, 有助于提高血小 板数量和质量
菠菜:富含铁元 素和维生素C, 有助于促进血液 凝固和增加血小 板数量
心理支持: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鼓励,帮助孩子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
康复护理
定期监测:定期检查血小板计 数,评估病情状况
饮食调理:合理搭配营养,避 免刺激性食物
预防出血:避免外伤和过度用 力,预防出血不止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态, 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情绪变 化,提供心理支 持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讲 课PPT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Part Three
Part Four
Part Five
Part Six
01
汇报人员:XX医院-XX
血小板减少02性紫癜的概
述
定义和症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特征为血小板数量减少,导致皮肤、粘膜出血。 患者通常会出现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内脏出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型常见于儿童,慢性型多见于成人。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讲课护理课件
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出血的预防
避免剧烈运动、碰撞和挤压,减少出血风险。
出血的护理
一旦发生出血,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 减少与感染源接触。
感染的护理
一旦发生感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加强口腔、皮肤等护理。
其他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黏膜出血,如瘀点 、瘀斑、紫癜等,严重时可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 多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乏力、发热等全身症状。
诊断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骨髓检查、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等 ,有助于明确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依 据。
制定护理措施
根据护理目标,制定具体的护理 措施,如药物治疗、饮食调整、 生活指导等。
03
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与记录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 ,如皮肤瘀点、瘀斑、鼻 出血等,以及是否有内脏 出血的表现。
记录生命体征
定期记录患者的体温、脉 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 征,以及出血量、用药情 况等相关信息。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免疫、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则可由感染、风湿性疾病、肿瘤、药物等多种原因引起。
发病机制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自身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导致针对血小板的抗体产生,进而引起 血小板破坏增多和生成减少。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则因其他疾病或药物对骨髓造血功能或免疫系统的抑制 作用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或破坏增多。
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课件
• Zhang J, et al. (2019).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omiplostim in children with chronic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A multicentre, double-blind,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Haematol. 6(3):e143-e153.
症状
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 出血、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 、脑出血等)等。
病因和病理机制
病因
可能的原因有自身免疫反应、药物、 感染等。
病理机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存在针对 血小板的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 过多和血小板生成受抑,进而引发出 血。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抗 体检测等)进行诊断。
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
03
避免在患者面前表现出不良情绪,以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
05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最 新研究进展 CHAPTER
新药研发和治疗新技术
新型血小板生成素
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血小板生成素,可 以更有效地促进血小板生成,减轻紫癜症状。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已成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热门治疗方法。研究 发现了新的免疫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能够有效地控制疾 病进展。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感染
感染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见 的诱发因素之一。患者应积极预 防感冒、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
触感染源等。
避免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可能会加重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的症状。患者应注意休息,保 持充足的睡眠,避免剧烈运动等。
症状
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 出血、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 、脑出血等)等。
病因和病理机制
病因
可能的原因有自身免疫反应、药物、 感染等。
病理机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存在针对 血小板的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 过多和血小板生成受抑,进而引发出 血。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抗 体检测等)进行诊断。
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
03
避免在患者面前表现出不良情绪,以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
05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最 新研究进展 CHAPTER
新药研发和治疗新技术
新型血小板生成素
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血小板生成素,可 以更有效地促进血小板生成,减轻紫癜症状。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已成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热门治疗方法。研究 发现了新的免疫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能够有效地控制疾 病进展。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感染
感染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见 的诱发因素之一。患者应积极预 防感冒、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
触感染源等。
避免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可能会加重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的症状。患者应注意休息,保 持充足的睡眠,避免剧烈运动等。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演示ppt课件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
一般治疗原则
早期诊断和治疗
对于疑似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 患者,应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避 免病情恶化。
个体化治疗
综合治疗
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 ,综合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 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
诊疗技术改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 疗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如基因测序、血小板功能检测等, 提高了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将更加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基 因型、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慰,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心理干预
03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
措施,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家属参与和沟通技巧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提供 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
沟通技巧
指导家属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注意倾听、表达 关心和理解,避免给患者带来负面情绪。
02 03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
HUS多发生于儿童,以急性肾功能衰竭、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 板减少三联征为主要表现,但ADAMTS13活性正常,可通过实验室检 测及临床表现进行鉴别。
Evans综合征
Evans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和自身免疫性 溶血性贫血,但无微血管病性溶血表现,可通过实验室检测及临床表现 进行鉴别。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避免一刀切的治疗方法。
护理查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课件
3、用药指导,不滥用药物,特别是对血小板有
损伤作用的药物。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应该
告知按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减量或突然停药,
否则易出现反跳现象。服药期间注意个人卫生,
防止感染;低盐饮食,每周测体重,防止水钠
潴留,加重肾脏负担;注意观察其不良反应。
ppt课件
48
健康教育
ppt课件
49
谢谢!
ppt课件
ppt课件
5
病因
• 感染 :细菌或病毒 • 免疫因素:病毒与相应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后者
与血小板膜的Fc受体结合;病毒使血小板抗原性发 生改变,导致自身抗体形成,从而影响巨核细胞生成 血小板;血小板与血小板相关抗体或补体相结合。
ppt课件
6
• 肝与脾作用
– 脾可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1/3血小板滞积于 脾
• 免疫球蛋白:400mg/kg·d,iv连续5天,必要时每4周重 复一疗程。或小剂量疗法,1g/kg·d用1天;800 mg/kg·d 用2天;400mg/kg·d用3天 。
ppt课件
36
• 环孢霉素A(CsA):4mg/kg·d分2次口服,用3个月, 显效后逐渐减量,维持治疗3个月,有效率52.9%。
ppt课件
39
评估
防跌倒评分:0分,防压疮评分:23分 T:36.4℃ P: 81次/分 R:27次/分 BP:120/70mmHg 神志清,精神可,营养良好,无贫血貌,巩膜无黄染, 双下肢皮肤可见少量瘀点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 及肿大,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 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问及干湿啰音,心率81次/分, 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 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
四、高剂量静滴免疫球蛋白
适应症:儿童ITP或难治慢性ITP;输入抗D血清后Rh(D)抗原阳性ITP。
01
注意:可引起轻度溶血;对Rh(D)阴性无效;血小板上升缓慢;不适用于脾切除后患者。
02
五、抗D血清输入
弱化的雄性激素。
剂量:10-15mg/kg.d(0.6-0.8g/d)分次口服
机制:抑制巨噬细胞FC受体的表达,降低血小板抗体产生。
第一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1
可称特发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ATP)或称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
2
主要由于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引起血小板生存期缩短,故破坏增多致血小板减少。
3
女性多于男性;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血小板抗体
ITP发病机理与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有关。
4.抗血小板抗体测定:
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1-3天,正常8-10天)
5.其他检查:
01
02
诊断和鉴别诊断
全国统一诊断标准: 多次化验检查血小板数减少 脾脏不增大或仅轻度增大 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以下五点中应具备任何一点: 泼尼松治疗有效;切脾治疗有效;PAIgG增多;PAc3增多;血小板寿命测定缩短 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脾亢
01
SLE
02
HIV感染
03
药物性血小板减少
04
恶性血液病
05
感染性血小板减少(登革热等)
06
妊娠期及妊高征血小板减少
07
老年血小板减少,注意排除MDS
08
鉴别
治疗
综合治疗: 考虑年龄,出血情况,血小板减少程度 紧急处理包括: 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静脉输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输注浓缩血小板 非常紧急时可考虑 紧急脾切除术
适应症:儿童ITP或难治慢性ITP;输入抗D血清后Rh(D)抗原阳性ITP。
01
注意:可引起轻度溶血;对Rh(D)阴性无效;血小板上升缓慢;不适用于脾切除后患者。
02
五、抗D血清输入
弱化的雄性激素。
剂量:10-15mg/kg.d(0.6-0.8g/d)分次口服
机制:抑制巨噬细胞FC受体的表达,降低血小板抗体产生。
第一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1
可称特发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ATP)或称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
2
主要由于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引起血小板生存期缩短,故破坏增多致血小板减少。
3
女性多于男性;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血小板抗体
ITP发病机理与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有关。
4.抗血小板抗体测定:
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1-3天,正常8-10天)
5.其他检查:
01
02
诊断和鉴别诊断
全国统一诊断标准: 多次化验检查血小板数减少 脾脏不增大或仅轻度增大 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以下五点中应具备任何一点: 泼尼松治疗有效;切脾治疗有效;PAIgG增多;PAc3增多;血小板寿命测定缩短 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脾亢
01
SLE
02
HIV感染
03
药物性血小板减少
04
恶性血液病
05
感染性血小板减少(登革热等)
06
妊娠期及妊高征血小板减少
07
老年血小板减少,注意排除MDS
08
鉴别
治疗
综合治疗: 考虑年龄,出血情况,血小板减少程度 紧急处理包括: 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静脉输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输注浓缩血小板 非常紧急时可考虑 紧急脾切除术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演示ppt课件
促血小板生成药物
如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艾曲波帕 等,可促进血小板生成,提高血小 板数量。
其他治疗手段
血浆置换
通过去除患者血浆中的有害物质,同时补充正常血浆或血小板, 以达到治疗目的。适用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脾切除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可考虑脾切除手术,以减 少血小板破坏和抗体产生。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汇报人:XXX 2024-01-19
目录
• 疾病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PP)是一种由血小板数量 减少或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以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紫癜、鼻出血、牙 龈出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环境因素
感染、药物使用、疫苗接种等环境因 素也可能与TPP的发病有关。
遗传因素
部分TPP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提 示遗传因素在疾病发生中可能起一定 作用。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TPP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如瘀点、紫癜、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者可出现内脏出血,如颅内 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危及生命。
支持治疗
包括输血、止血、抗感染等措施,以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害
出血
血小板减少导致凝血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皮肤、 黏膜出血,严重时可出现内脏出血,危及生命。
感染
由于免疫功能异常,患者易并发各种感染,如呼 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加重病情。
如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艾曲波帕 等,可促进血小板生成,提高血小 板数量。
其他治疗手段
血浆置换
通过去除患者血浆中的有害物质,同时补充正常血浆或血小板, 以达到治疗目的。适用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脾切除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可考虑脾切除手术,以减 少血小板破坏和抗体产生。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汇报人:XXX 2024-01-19
目录
• 疾病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PP)是一种由血小板数量 减少或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以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紫癜、鼻出血、牙 龈出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环境因素
感染、药物使用、疫苗接种等环境因 素也可能与TPP的发病有关。
遗传因素
部分TPP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提 示遗传因素在疾病发生中可能起一定 作用。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TPP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如瘀点、紫癜、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者可出现内脏出血,如颅内 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危及生命。
支持治疗
包括输血、止血、抗感染等措施,以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害
出血
血小板减少导致凝血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皮肤、 黏膜出血,严重时可出现内脏出血,危及生命。
感染
由于免疫功能异常,患者易并发各种感染,如呼 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加重病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讲课护理课件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皮肤 黏膜出血情况等,评估患 者病情严重程度。
实验室检查
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指标,了解血小板数量和 功能,为后续护理提供依 据。
病情观察
出血情况观察
密切关注患者皮肤、黏膜 出血情况,记录出血部位 、范围和程度,及时发现 并处理出血并发症。
生命体征监测
定时记录患者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等指标,观 察患者病情变化,预防休 克等严重并发症。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 持,缓解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04 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
患者及家属教育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01
详细解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发病机制,让患者及家属
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
02
介绍常见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
休息与活动等方面的指导。
预防与日常护理
03
强调预防措施和日常护理的重要性,如避免创伤、定期复查等
。
心理护理与支持
疾病认知与心理调适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减轻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相关社交活动, 建立互助小组,分享经验,互相鼓励 支持。
药物反应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 ,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过 敏、不良反应等情况。
护理诊断与目标
护理诊断
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和自身认知情况,确定护理诊断,如出血、感染、营养失调等 。
护理目标
针对护理诊断,制定具体的护理目标,如控制出血、预防感染、改善营养状况等 。
03 护理措施与操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PT课件
细血管通透性;④刺激骨髓造血及血 小板向外周血的释放。
-
21
(二)用法 泼尼松30—60mg/d, 分次或顿服,严重者用地塞米松或
甲泼尼龙静滴,好转后改口服。待
血小板升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后,逐 步减量,以5~10mg/d维持,持续 3~6个月。
-
22
三、脾切除
(一)适应证 ①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 ②泼尼松维持量每日需大于30mg; ③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
第十七章 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组因 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而导致皮 肤、粘膜或内脏出血的疾病。
-
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
2
教学目的
1、了解 ITP 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掌握 ITP 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标
准和治疗方法。
重点
ITP 的常见病因,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难点
-
14
三、PAIg及血小板相关补体 80%以上ITP患者PAIg及PAC3阳 性
-
15
四、其他
90%以上患者血小板生存时间 明显缩短。可有程度不等的正常
红细胞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少数可发现溶血证据(Evans综合 征)。
-
16
[诊断与鉴别诊断]
-
17
一、诊断
①广泛出血累及皮
主要见于40岁以下之青年女性。起 病隐袭,一般无前驱症状。多为皮肤、 粘膜出血,如瘀点、瘀斑及外伤后出 血不止等,鼻出血、牙龈出血亦甚常 见。月经过多甚常见。可因感染等而 骤然加重。长期月经过多者,可出现 失血性贫血。部分病程超过半年者, 可有轻度脾大。
-
12
[实验室检查]
一、血小板
-
21
(二)用法 泼尼松30—60mg/d, 分次或顿服,严重者用地塞米松或
甲泼尼龙静滴,好转后改口服。待
血小板升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后,逐 步减量,以5~10mg/d维持,持续 3~6个月。
-
22
三、脾切除
(一)适应证 ①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 ②泼尼松维持量每日需大于30mg; ③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
第十七章 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组因 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而导致皮 肤、粘膜或内脏出血的疾病。
-
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
2
教学目的
1、了解 ITP 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掌握 ITP 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标
准和治疗方法。
重点
ITP 的常见病因,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难点
-
14
三、PAIg及血小板相关补体 80%以上ITP患者PAIg及PAC3阳 性
-
15
四、其他
90%以上患者血小板生存时间 明显缩短。可有程度不等的正常
红细胞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少数可发现溶血证据(Evans综合 征)。
-
16
[诊断与鉴别诊断]
-
17
一、诊断
①广泛出血累及皮
主要见于40岁以下之青年女性。起 病隐袭,一般无前驱症状。多为皮肤、 粘膜出血,如瘀点、瘀斑及外伤后出 血不止等,鼻出血、牙龈出血亦甚常 见。月经过多甚常见。可因感染等而 骤然加重。长期月经过多者,可出现 失血性贫血。部分病程超过半年者, 可有轻度脾大。
-
12
[实验室检查]
一、血小板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共23张PPT)
沉积于血管内膜,激活补体,导致中性粒细胞游走、趋化及一系列炎症介质
的释放,引起血管炎症反应此种炎症反应除见于皮肤、黏膜小动脉及毛细血
管外,尚可累计肠道、肾及关节腔等部位小血管。
2、小分子致敏原作为半抗原:
与人体某些蛋白质结合构成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此类抗
体吸附于血管及其周围的肥大细胞,当上述半抗原再度进入体内时,
半数以上阳性, 毛细血管镜可见毛细血管扩张、扭曲及渗出性炎症反应。
2、尿常规检查
肾型或混合型可有血尿、管型尿、蛋白尿。
3、血小板记数
除BT可能延长外,其他均为正常。
4、肾功能
肾型或混合型可有肾功能受损,如血尿素氮升高、内生肌酐升高。
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1、发病前1-3周有低热、咽痛、全身乏 力或上呼吸道感染史;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典型四肢皮肤紫癜,可伴腹痛、关节肿痛及血尿;
4、其他(花粉、尘埃、菌苗、疫苗接种、虫咬、受凉及寒冷等) 有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禁忌证 慢性型多在50×109/L左右 可同时伴发血管神经性水肿、蕈麻疹等其他过敏反应。
HLA-DRW9是、D一QW组3与因ITP外密切周相血关 中血小板减少而导致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的疾病
为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
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
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紫癜、黏膜及某些器官出
血。可同时伴发血管神经性水肿、蕈麻疹等其他过
敏反应。
本病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女性,春秋多发。
病因
1、感染
1)细菌(呼吸道感染最多);
2)病毒(多为发疹性病毒,麻疹、水痘、风疹);
血小板检查 急性型多<20×109/L 慢性型多在50×109/L左右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课件
病例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经验教训
总结词
误诊案例,早期识别是关键
VS
详细描述
患者女性,28岁,因牙龈出血就诊。曾 被误诊为“牙龈炎”,后经仔细检查发现 血小板减少。通过骨髓穿刺等检查,确诊 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早期识别和诊断对 于该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病例三:预防措施的实际应用
总结词
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复发
03
CATALOGUE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血常规检查
总结词
血常规检查是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重要依据,通过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和 血小板数量,评估患者的病情。
详细描述
血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以及血小板计 数等指标。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血小板减少及其程度, 以及是否伴随其他血液异常。
发病机制
病因
免疫系统异常、感染、药物、肿瘤等 。
病理生理
血小板生成障碍、血小板破坏增多、 血小板分布异常等。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在成人和儿童中均可见,但儿童发病率较高。
地域分布
全球范围内均可发病,无明显的地域性。
季节分布
无明显的季节性差异。
02
CATALOGUE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皮肤黏膜出血
总结词
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是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重要指标,通过检测体内 是否存在针对血小板的抗体,有助于判断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
详细描述
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包括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和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等检测。这 些抗体可以与血小板结合,导致血小板破坏或抑制其功能,进而引起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
影像学检查
总结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科普知识课件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主要负责止血和凝 血。
什么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致,继发性则是由其他疾病引起。
常见的继发性原因包括某些药物、感染和其他血 液疾病。
什么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流行病学
该病在儿童和成年人中均可发生,儿童多为急性 ,成年人多为慢性。
这些症状通常出现在皮肤和黏膜上。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有哪些? 出血倾向
患者可能容易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情况 。
轻微的外伤也可能导致显著出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有哪些? 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感到疲乏、虚弱或出现其他全 身不适的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与贫血或其他并发症有关。
如何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如何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皮质类固醇,以抑制免疫系统的 异常反应。
药物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
如何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输血治疗
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血小板输血以迅 速提高血小板数量。
输血通常是应急处理措施。
如何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脾脏切除手术,以 改善血小板的数量。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 什么原因导致血小板减少? 3. 如何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有哪些? 5. 如何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什么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什么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定义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而 导致的出血性疾病。
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有所差异。
什么原因导致血小板减少?
什么原因导致血小板减少?
免疫系统问题
什么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致,继发性则是由其他疾病引起。
常见的继发性原因包括某些药物、感染和其他血 液疾病。
什么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流行病学
该病在儿童和成年人中均可发生,儿童多为急性 ,成年人多为慢性。
这些症状通常出现在皮肤和黏膜上。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有哪些? 出血倾向
患者可能容易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情况 。
轻微的外伤也可能导致显著出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有哪些? 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感到疲乏、虚弱或出现其他全 身不适的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与贫血或其他并发症有关。
如何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如何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皮质类固醇,以抑制免疫系统的 异常反应。
药物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
如何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输血治疗
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血小板输血以迅 速提高血小板数量。
输血通常是应急处理措施。
如何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脾脏切除手术,以 改善血小板的数量。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 什么原因导致血小板减少? 3. 如何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有哪些? 5. 如何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什么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什么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定义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而 导致的出血性疾病。
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有所差异。
什么原因导致血小板减少?
什么原因导致血小板减少?
免疫系统问题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新生儿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的 科普知识PPT课
件
目录 介绍 病因 症状 治疗 预防
介绍
介绍
紫癜是什么? - 紫癜是一种在皮肤和黏
膜中出现紫色斑点的疾病。
介绍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什么? -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指新
生儿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容易引起紫 癜的一种疾病。
病因
病因
主要原因: - 母亲体内抗体抵达胎儿
体内。
病因
常见原因: - Rh血型不兼容、ABO血型不兼容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症状
症状
皮肤和黏膜出现紫色斑点。 呼吸急促,呼吸暂停。
症状
出现黄疸。 存在贫血表现。
治疗
治疗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 会在出生后的数周自行缓解。 如果病情较严重,需进行输血 和药物治疗。
治疗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避免感染和创伤等 不良刺激。
预防
预防
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Rh血型不兼容和自身免 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母亲,在 分娩前应进行充分的孕前血型 抗体检查和诊断,以制定合理 的生育方案和正确的处理方式 。
预防
在生产过程中,避免产钳、剖腹产等操 作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减少新生儿的 创伤感染。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件
目录 介绍 病因 症状 治疗 预防
介绍
介绍
紫癜是什么? - 紫癜是一种在皮肤和黏
膜中出现紫色斑点的疾病。
介绍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什么? -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指新
生儿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容易引起紫 癜的一种疾病。
病因
病因
主要原因: - 母亲体内抗体抵达胎儿
体内。
病因
常见原因: - Rh血型不兼容、ABO血型不兼容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症状
症状
皮肤和黏膜出现紫色斑点。 呼吸急促,呼吸暂停。
症状
出现黄疸。 存在贫血表现。
治疗
治疗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 会在出生后的数周自行缓解。 如果病情较严重,需进行输血 和药物治疗。
治疗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避免感染和创伤等 不良刺激。
预防
预防
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Rh血型不兼容和自身免 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母亲,在 分娩前应进行充分的孕前血型 抗体检查和诊断,以制定合理 的生育方案和正确的处理方式 。
预防
在生产过程中,避免产钳、剖腹产等操 作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减少新生儿的 创伤感染。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教育课件
促血小板生成素:用于刺激骨髓 产生更多的血小板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免疫抑制剂:用于抑制免疫系统, 减少血小板破坏
输血:用于紧急情况下的血小板 补充,但需要注意输血风险
免疫治疗
免疫球蛋白:用于提高血小板计 数,减少出血风险
血小板生成素:用于刺激骨髓产 生更多血小板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儿童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教育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概述
03
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04 05 06
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与预防
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心理支持 与教育
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案例分享 与经验交流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章节标题
诊断与鉴别
症状: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凝血功能等 诊断标准: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鉴别诊断: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进行鉴别,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物性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等
疾病发展与预后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血液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 黏膜出血。
章节副标题
02
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概述
章节副标题
定义与症状
定义: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血液疾病,主要表 现为血小板减少和皮肤、黏膜出血。 症状:皮肤、黏膜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紫癜等;严重 时可出现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
发病原因: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功能异常、药物因素等有关。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讲座【共29张PPT】
(3)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AIgM、 PAIgA均可增高;其中以PAIgG
升高最为常见;
(4)相关补体(PAC3)增高;
(5)血小板寿命测定缩短。
九、鉴别诊断
1、再生障碍性贫血 2、急性白血病,MDS 3、过敏性紫癜 4、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 5、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6、溶血尿毒综合征
十、治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讲座
(优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 治讲座
二、病因 (尚未完全清楚)
(一)病毒感染
80%在病前3周左右有病毒感染史
(二)免疫反应
1、抗体产生:检出率80%以上 抗体类型:PAIgG、PAIgM、PAIgA
2、细胞免疫功能异常 3、血小板糖蛋白的特异性抗体(GP-
specificAb)
三、发病机制
1、血小板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结合
通过FCR介导→被脾脏中的巨噬细胞 吞噬→血小板破坏。
2、血小板自身抗体与骨髓巨核细胞结合 导致巨核细胞受损破坏→血小板 生成减少。
三、发病机制
3、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降低
以后1次/2周,3~8个月无复发者,改每月1次。
血小板更新率降低。 急性ITP不必行脾切除;
免疫性破坏。
5、用量:每提高10×109/LBPC需输注BPC
五、临床分度
轻度:50×109/L<BPC<100×109/L, 外伤后出血。
中度:25×109/L<BPC<50×109/L, 尚无广泛出血。
重度:10×109/L<BPC<25×109/L , 见广泛出血,外伤处出血不止。
极重度:BPC<10×109/L,可自然出血不 止,危及生命(包括颅内出血)。
升高最为常见;
(4)相关补体(PAC3)增高;
(5)血小板寿命测定缩短。
九、鉴别诊断
1、再生障碍性贫血 2、急性白血病,MDS 3、过敏性紫癜 4、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 5、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6、溶血尿毒综合征
十、治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讲座
(优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 治讲座
二、病因 (尚未完全清楚)
(一)病毒感染
80%在病前3周左右有病毒感染史
(二)免疫反应
1、抗体产生:检出率80%以上 抗体类型:PAIgG、PAIgM、PAIgA
2、细胞免疫功能异常 3、血小板糖蛋白的特异性抗体(GP-
specificAb)
三、发病机制
1、血小板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结合
通过FCR介导→被脾脏中的巨噬细胞 吞噬→血小板破坏。
2、血小板自身抗体与骨髓巨核细胞结合 导致巨核细胞受损破坏→血小板 生成减少。
三、发病机制
3、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降低
以后1次/2周,3~8个月无复发者,改每月1次。
血小板更新率降低。 急性ITP不必行脾切除;
免疫性破坏。
5、用量:每提高10×109/LBPC需输注BPC
五、临床分度
轻度:50×109/L<BPC<100×109/L, 外伤后出血。
中度:25×109/L<BPC<50×109/L, 尚无广泛出血。
重度:10×109/L<BPC<25×109/L , 见广泛出血,外伤处出血不止。
极重度:BPC<10×109/L,可自然出血不 止,危及生命(包括颅内出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中期妊娠PLT为30~50×109/L无症状者
积极治疗
PLT<10×109/L PLT为10~30×109/L伴有出血症状 中、晚期妊娠PLT为10~30×109/L 晚期妊娠PLT为30~50×109/L
无产科指征一般不主张终止妊娠
首选糖皮质激素,无效时采用丙种球蛋白
毒感染,起病急骤,部分可有畏寒、寒战、发热。
慢性型:
多见于青年女性,起病隐袭。
急、慢型ITP的临床症状的异同点如下表:
急性型 年龄、性别 诱因 儿童多见 感染
慢性型 青年女性多见 无
起病
出血
急骤
严重、常有粘膜、内脏出血
缓慢
皮肤瘀点、瘀斑,月 经过多
血小板
巨核细胞
<20×109/L
增多或正常,体小,幼稚型 比例增高。无血小板形成
输注浓缩血小板:在紧急情况下或分娩时
表述的为同一种病症,
血小板减少常见原因
1.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人为计数不准确。 2. 血小板生成不足
应用骨髓抑制剂、辐射、再障、巨幼细胞贪血、原发性巨核
细胞减少症等
3. 血小板破坏过多:ITP、TTP、DIC等
4. 血小板分布异常:脾肿大、脾亢等
定
义
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以致广
泛的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实验室检查有骨髓巨核 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出现抗 血小板自身抗体。
分 类
急性型ITP 慢性型ITP
概 述
血小板减少原因
血小板生成减少 血小板破坏 消耗过多
血小板分布异常
病因和发病机制
感染
:细菌或病毒
免疫因素:病毒使血小板抗原性发生改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的功能
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具有形成血 栓,堵塞创口,释放与凝血有关的各种因子等功能。在小血管破裂处,血
小板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
释放肾上腺素, 5-羟色胺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物质,是促进血液凝固的 重要因子之一;
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减少。
血小板异常见哪些疾病?
血小板数量、质量异常可引起出血性疾病。
数量减少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病
症。
质量异常可见于血小板无力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指无明显外源性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但大多数是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故又名自身免疫性血小 板减少,
鉴别诊断
SLE、脾亢 AA、AL、
Evans综合症、TTP
治 疗 目 的
控制出血症状
减少血小板破坏 提高血小板数
一般治疗
限制活动
避免外伤
避免使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
剂量:泼尼松1~2mg/kg· d,晨顿服或分3次口服,当出血
停止、血小板数上升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后逐渐减量,用小剂
变,导致自身抗体形成,从而影响巨核细
胞生成血小板;
遗传因素
肝与脾作用
脾可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1/3血小
板滞积于脾 肝脏也会破坏血小板 其它因素
雌激素抑制血小板生成,并刺激单核-巨噬细
胞清除已与抗体结合的血小板 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临床表现
急性型
常见于儿童,多在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病
是一类较为常见的出血性血液病,其特点为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巨核细
胞增多,80%-90%病例的血清或血小板表面有IgG抗体,脾脏无明显肿大 。其病因除自体免疫因素外,还有脾脏作用、毛细血管脆性增高、血小板 第3因子缺乏等。
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2008年前的统一名称
,自2008年后统称为血小板减少症,两种名称
长春新碱1mg/W
iv或iv drip
环磷酰胺1.5~3 mg/kg· d 硫唑嘌呤1.5~3.5 mg/kg· d
环孢素 达那唑
250 ~ 500 mg/d,维持量50~100 mg/d 300~600mg/d,疗程2个月以上
副作用:骨髓抑制、脱发、肝损害
急症处理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0.2 ~ 输血及输血小板悬液
0.4g/kg· d,ivgtt,连续5天
血浆置换
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1.0
g/d,iv,3 ~ 5日一疗程
妊娠合并ITP
自发流产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分娩时产妇失血增加 IgG透过胎盘,胎儿出现血小板减少,导致
胎儿、新生儿出血倾向
预防观察为主
PLT>50×109/L,无症状
慢性型:显著增多,颗粒巨核细胞增多
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补体(PAC3)阳性
诊 断
广泛出血累及皮肤、黏膜及内脏 多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 脾不大或仅轻度增大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以下五点中应具备任何一点
泼尼松治疗有效
切脾治疗有效 PAIgG增多 PAC3增多 血小板寿命测定缩短
30~80×109/L
增多或正常,胞体大 小正常,颗粒型比例 增多,血小板形成减 少。 1~3天 反复发作
血小板生存时间 1~6小时 病程 2~6周,可自行缓解
实验室检查
血小板检查 急性型多<20×109/L 慢性型多在50×109/L左右
骨髓检查:红系及粒、单核系正常,巨核细胞异常
急性型:轻度增多或正常,幼稚巨核细胞增多
量(5~10mg/d)维持3~6个月
副作用:感染、高血压、高血糖、精神异 常
作用机理
抑制抗体生成、抑制抗原抗体反应 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使血小板寿命延长 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 刺激骨髓造血及释放血小板
脾切除
适应证
慢性ITP,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者 糖皮质激素依赖 糖皮质激素禁忌
51Cr标记血小板示脾区放射指数较高,或脾与肝比值增高者
禁忌证
2岁以下患儿 不能耐受手术者,如心脏病或妊娠期患者 儿童ITP有自限性,脾切除影响儿童免疫功能,
诱发难以控制的感染,一般 不选择脾切除术治疗
免疫抑制剂
适应证:
激素疗效不佳、不能切脾或切脾疗效不佳者 常与糖皮质激素合用
积极治疗
PLT<10×109/L PLT为10~30×109/L伴有出血症状 中、晚期妊娠PLT为10~30×109/L 晚期妊娠PLT为30~50×109/L
无产科指征一般不主张终止妊娠
首选糖皮质激素,无效时采用丙种球蛋白
毒感染,起病急骤,部分可有畏寒、寒战、发热。
慢性型:
多见于青年女性,起病隐袭。
急、慢型ITP的临床症状的异同点如下表:
急性型 年龄、性别 诱因 儿童多见 感染
慢性型 青年女性多见 无
起病
出血
急骤
严重、常有粘膜、内脏出血
缓慢
皮肤瘀点、瘀斑,月 经过多
血小板
巨核细胞
<20×109/L
增多或正常,体小,幼稚型 比例增高。无血小板形成
输注浓缩血小板:在紧急情况下或分娩时
表述的为同一种病症,
血小板减少常见原因
1.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人为计数不准确。 2. 血小板生成不足
应用骨髓抑制剂、辐射、再障、巨幼细胞贪血、原发性巨核
细胞减少症等
3. 血小板破坏过多:ITP、TTP、DIC等
4. 血小板分布异常:脾肿大、脾亢等
定
义
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以致广
泛的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实验室检查有骨髓巨核 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出现抗 血小板自身抗体。
分 类
急性型ITP 慢性型ITP
概 述
血小板减少原因
血小板生成减少 血小板破坏 消耗过多
血小板分布异常
病因和发病机制
感染
:细菌或病毒
免疫因素:病毒使血小板抗原性发生改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的功能
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具有形成血 栓,堵塞创口,释放与凝血有关的各种因子等功能。在小血管破裂处,血
小板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
释放肾上腺素, 5-羟色胺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物质,是促进血液凝固的 重要因子之一;
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减少。
血小板异常见哪些疾病?
血小板数量、质量异常可引起出血性疾病。
数量减少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病
症。
质量异常可见于血小板无力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指无明显外源性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但大多数是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故又名自身免疫性血小 板减少,
鉴别诊断
SLE、脾亢 AA、AL、
Evans综合症、TTP
治 疗 目 的
控制出血症状
减少血小板破坏 提高血小板数
一般治疗
限制活动
避免外伤
避免使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
剂量:泼尼松1~2mg/kg· d,晨顿服或分3次口服,当出血
停止、血小板数上升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后逐渐减量,用小剂
变,导致自身抗体形成,从而影响巨核细
胞生成血小板;
遗传因素
肝与脾作用
脾可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1/3血小
板滞积于脾 肝脏也会破坏血小板 其它因素
雌激素抑制血小板生成,并刺激单核-巨噬细
胞清除已与抗体结合的血小板 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临床表现
急性型
常见于儿童,多在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病
是一类较为常见的出血性血液病,其特点为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巨核细
胞增多,80%-90%病例的血清或血小板表面有IgG抗体,脾脏无明显肿大 。其病因除自体免疫因素外,还有脾脏作用、毛细血管脆性增高、血小板 第3因子缺乏等。
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2008年前的统一名称
,自2008年后统称为血小板减少症,两种名称
长春新碱1mg/W
iv或iv drip
环磷酰胺1.5~3 mg/kg· d 硫唑嘌呤1.5~3.5 mg/kg· d
环孢素 达那唑
250 ~ 500 mg/d,维持量50~100 mg/d 300~600mg/d,疗程2个月以上
副作用:骨髓抑制、脱发、肝损害
急症处理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0.2 ~ 输血及输血小板悬液
0.4g/kg· d,ivgtt,连续5天
血浆置换
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1.0
g/d,iv,3 ~ 5日一疗程
妊娠合并ITP
自发流产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分娩时产妇失血增加 IgG透过胎盘,胎儿出现血小板减少,导致
胎儿、新生儿出血倾向
预防观察为主
PLT>50×109/L,无症状
慢性型:显著增多,颗粒巨核细胞增多
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补体(PAC3)阳性
诊 断
广泛出血累及皮肤、黏膜及内脏 多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 脾不大或仅轻度增大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以下五点中应具备任何一点
泼尼松治疗有效
切脾治疗有效 PAIgG增多 PAC3增多 血小板寿命测定缩短
30~80×109/L
增多或正常,胞体大 小正常,颗粒型比例 增多,血小板形成减 少。 1~3天 反复发作
血小板生存时间 1~6小时 病程 2~6周,可自行缓解
实验室检查
血小板检查 急性型多<20×109/L 慢性型多在50×109/L左右
骨髓检查:红系及粒、单核系正常,巨核细胞异常
急性型:轻度增多或正常,幼稚巨核细胞增多
量(5~10mg/d)维持3~6个月
副作用:感染、高血压、高血糖、精神异 常
作用机理
抑制抗体生成、抑制抗原抗体反应 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使血小板寿命延长 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 刺激骨髓造血及释放血小板
脾切除
适应证
慢性ITP,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者 糖皮质激素依赖 糖皮质激素禁忌
51Cr标记血小板示脾区放射指数较高,或脾与肝比值增高者
禁忌证
2岁以下患儿 不能耐受手术者,如心脏病或妊娠期患者 儿童ITP有自限性,脾切除影响儿童免疫功能,
诱发难以控制的感染,一般 不选择脾切除术治疗
免疫抑制剂
适应证:
激素疗效不佳、不能切脾或切脾疗效不佳者 常与糖皮质激素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