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透视规划鸟瞰图画法
04第五章 鸟瞰与轴测图画法
![04第五章 鸟瞰与轴测图画法](https://img.taocdn.com/s3/m/84cd5a1e4431b90d6c85c7e2.png)
三 、透视图的分类
• 根据建筑物与画面的不同位置,透视图可分为 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1、 一点透视 • 建筑物上的主要立面(长度和高度方向)与画面 平行,宽度方向的直线垂直于画面所作的透视 图只有一个灭点,称为一点透视,如图8.19所 示。
图8.19 一点透视
2、 两点透视 • 建筑物上的主要表面与画面倾斜,但其上的 铅垂线与画面平行,所作的透视图有两个灭 点,称为两点透视,如图8.20所示。 3、 三点透视 • 建筑物上长、宽、高三个方向与画面均不平行 时,所作的透视图有三个灭点,称为三点透视。 在这三种透视图中,两点透视应用最多,三点 透视因作图复杂,很少采用。
1、 网格法求景物位置
• 把正方形划分为若干等距的正方形网格,
通过它的对角线求一点透视(图8.31(a)、
(b))。
• 图8.32为用网格法求景物位置的示例。
图8.31 用网格法作地面透视图
图8.32 网格法一点室内透视绘制步骤
2、 矩形透视面垂直等分• Nhomakorabea图8.33为矩形透视图垂直等分的简便作法
本章作业
一、分别作平视鸟瞰图的一点透视网格 和两点透视网格。 要求: A3图纸两张,针管笔工具制图。
3.2 一点透视
[例8.3] 已知台阶的正立面图和平面图,站点s、g′—g′线、 H—H线、P—P线。求作台阶的一点透视。 [解] 如图8.27
图8.27 台阶的一点透视图
[例8.4] 根据室内布置的平面图和立面图,作室内布置透 视图。如图8.28 [解 ]
图8.28 房间的一点透视
第三节 透视图的简化画法
图8.17 透视图的效果
图8.18 透视投影过程
二、 透视图的特点
第三章 透视和鸟瞰图的基础知识
![第三章 透视和鸟瞰图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003b91d0912a2161479298f.png)
第一章园林制图的基础知识园林制图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语言,是每个初学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不仅应掌握制图工具的使用方法,还必须遵照有关的制图规范进行制图。
主要内容:绘图工具的使用基本的制图规范和画法第一节绘图工具及使用教学目的:使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和仪器,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保证绘图质量、加快绘图速度、提高绘图效率。
教学重点:丁字尺、三角板、图板结合应用。
难点:丁字尺、曲线板的应用。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现场演示。
常用的绘图工具及仪器有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圆规、分规、曲线板、铅笔等。
下面分别介绍各种工具及仪器的使用方法。
一、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1、图板图板是用来固定图纸的,由木料制成,是最基本的工具。
图板的规格有零号(1200mm*900mm)、一号(900mm*600mm)和二号(600mm*450mm)三种规格,制图时应根据图纸大小选择相应的图板。
普通的图板由框架和画板组成,其短边称为工作边,面板称为工作面,板面要光滑平整,不影响画图的质量。
画板应避免乱刻乱划、加压重物或置于阳光下暴晒。
2、丁字尺丁字尺又称T形尺,由互相垂直的尺头和尺身组成。
尺身上有刻度的一侧称为丁字尺的工作边。
丁字尺分1200mm,900mm和600mm等几种规格。
丁字尺主要用来画水平线或配合三角板做图。
使用方法如下:(1)应将丁字尺尺头放在图板左侧,并与边缘紧贴,可上下滑动使用(如图一)。
(2)只能在丁字尺尺身上侧画线,画水平线必须自左至右。
(3)画同一张图纸时,丁字尺尺头不得在画板的其他各边滑动,也不能用来画直线(如图二)。
(图一)(图二)(4)过长的斜线也可用丁字尺来画。
(5)较长直线的平行斜线,如果用可调节尺头的丁字尺做图更为方便。
(6)丁字尺尺身要求平展、工作边平直、刻度清晰准确,尺头不得松动,因此丁字尺的放置应挂放或平放,不能斜倚放置或压重物,也不能用工作边来裁图纸。
提问:丁字尺尾部的小圆孔有什么作用?目的是使学生更加明确丁字尺的正确放置方法。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https://img.taocdn.com/s3/m/15f8f87a2e3f5727a4e96200.png)
作图框架由空间转为平面
作业1 –桌子或椅子的一点透视1张
要求: 1、A4 2、铅笔手绘 3、保留重要连接线 4、角度及大小自定
二点透视(Two-point Perspective)
二点透视
就一个立方体而言,它与地面平行但不平行于画面,亦即对立方体的三 组棱线而言,一组棱线与画面平行,其他两组棱线不与画面平行,并 形成夹角,以45º、45º、15º、75º、30º、60º或任意角度分别消失于 左右消点的透视图法,称为二点透视,亦称为(成角透视)。
视。
作法:
1)作 OX、OY方向直线透视消失点Vx、Vy。
2)以V’x、Vy’为圆心,Vx’En、V’yEn各为半径作圆与
P.P.相交求得Mx、My。
3)连接 OVx、 OVy,分别为 OX、 OY方向直线的透视
方向。
4)在G.L.上量OX0=OX,OY0=OY,X0、Y0分别与
Mx、My连接,相交于X、Y点。
一点透视
图中1是视点在物体的中 心位置,这是一点透 视图的基本构图。这 种构图可以表示五个 面,因此建筑物的室 内透视图常使用此一 方式。
图中2、3、9是视点在物 体下方的例子,要描 画比眼睛更高位置的 物体时,这种构图最 实用。而图中4、8、 1,视点位在眼睛的 高度,当物体往左或 往右移动时,这种构 图最适合使用。袖点 在物体上方,即物体 在眼睛高度下方时, 最适用的构图为图中 5、6、7。
二点透视
二点透视
(1)消失点法 ①先确定双联方形体的平面图ABCD和DEFG。 ②画出画面(PP)、视平线(HL)、基线(GL)及足点(SP)的 位置。 ③由SP画左右两线(两线保持直角)交于PP上两点S1和 S2,再由这两点下垂交HL得左消失点(VL)及右消失点 (VR)。 ④将两方形体的平面图ABCDEFG置于PP之上,A点与 PP相重合。使线段AB、CG、EF平行于S2-SP,线段 FG、EA、CB平行于 S1-SP。
建筑透视概述一点透视两点透视 ppt课件
![建筑透视概述一点透视两点透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f50330360cba1aa911da6f.png)
(a)
(b)
36
(4) 由于点a在基面G 的GL上,所以点A也 在画面GL上;在画面 P上连接AF1和AF2得矩 形直角边AD和AB的全 长透视。
37
(5) 在基面G上画出视 线的基面投影ed和eb 分别与GL相交于dx和 bx;
过dx和bx分别引 投影连线与画面P上的 全长透视AF1和AF2相 交于D和B;于是AD、AB 分别为直线边ad、ab 的透视。
17
三、直线的透视规律(与画面五种位置透视) (1)与画面相交的基面平行线(即水平线)的灭点必在视平 线上,它与画面的交点M到基线的距离反映该水平线到 基面的距离,如图。其中MF称直线AB的全透视; AB为 直线AB的透视;那么mF就称直线AB基透视的全长透视。
图1-4 与画面相交的基面 平行线的透视特征
48
二、利用正面投影中给出的主体高度定出墙角A的真高 线,过其顶点作左右方向水平屋檐的全透视,分别与 过点b、d的竖直线相交的墙角B、D的高度,再据此高 度作左右两方向的透视线,就可得到主体部分的透视 轮廓(图10c);
(c)画入主体高度
49
三、用同样的方法也可画出副体部分的透视轮廓。但 由于它的墙角不在画面上,故须先顺其方向延长到 画面上之后才能取得他的真高来作图。
量问题。 解决前者最基本的方法是视线法;解决后者最基
本的方法则是利用重合于画面上的真高线,即过真 高线上的点作水平线的全长透视去截取所需要的形 体透视高度。
46
例如图10a所示, 设已知建筑形体 的两面投影及GL、 HL和e等有关条 件,作透视图。
47
作图步骤: 一、画平面图的 基透视(图10b);
31
在这个透视图中原来相互平行 的轮廓不再相互平行,原来长度 相等的图线也不再相等,而产生 了“近大远小” 的变化。
Photoshop中的透视和鸟瞰效果教程
![Photoshop中的透视和鸟瞰效果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eadcd63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d.png)
Photoshop中的透视和鸟瞰效果教程透视和鸟瞰效果是Photoshop软件中常用的功能。
它们可以用来模拟三维场景或者改变图片的观察角度,从而给图片增添真实感和艺术效果。
下面将向你介绍Photoshop中实现透视和鸟瞰效果的方法。
首先,打开你想要应用透视或鸟瞰效果的图片。
在Photoshop中,通过“文件”菜单选择“打开”或者直接拖拽图片到工作区域中。
接下来,我们先来学习透视效果的应用。
选择“编辑”菜单中的“自由变换”选项,或者使用快捷键Ctrl+T打开自由变换工具。
在工具栏上将出现自由变换控制点。
在控制画布上的控制点,通过拖拽来改变图片的形状和角度。
你可以拉伸、扭曲或者旋转图片,以达到所需的透视效果。
调整完毕后,按下Enter键或点击确认按钮完成操作。
请注意,自由变换工具还提供了一些其他的功能,供你更加自由地操作图片。
例如,你可以使用翻转和倾斜功能改变图片的比例和角度。
通过摆放不同的控制点,你可以获得不同的效果。
除了透视效果,鸟瞰效果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使图片看起来像是从空中俯瞰拍摄的。
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使用“倾斜”工具来实现这一效果。
选择“编辑”菜单中的“倾斜”选项,或者使用快捷键Shift+Ctrl+T打开倾斜工具。
控制点会再次出现在你的画布上。
通过拖拽控制点来改变图片的倾斜角度和方向。
你可以自由地上下左右地移动控制点,直到达到理想的效果。
完成调整后,按下Enter键或点击确认按钮即可保存操作。
倾斜工具与自由变换工具类似,你可以通过更多的控制点来获取更多的视觉效果。
通过尝试不同的角度和位置,你可以创造出令人惊叹的鸟瞰效果。
除了自由变换工具和倾斜工具,Photoshop还提供了其他一些强大的工具和功能,可以帮助你制作逼真的透视和鸟瞰效果。
例如,你可以使用投影和滤镜效果来增强图片的深度和细节。
在使用这些工具和功能时,请注意保持图片的自然和真实,避免过度处理和华而不实。
透视和鸟瞰效果应该与原始图片相得益彰,而不是变得过于夸张或不自然。
CAD鸟瞰图绘制教程 创作具有层次感的鸟瞰效果
![CAD鸟瞰图绘制教程 创作具有层次感的鸟瞰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9fa6d80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a.png)
CAD鸟瞰图绘制教程:创作具有层次感的鸟瞰效果CAD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和设计领域的软件工具,它可以帮助用户以精确和高效的方式进行绘图和设计。
在CAD中绘制鸟瞰图是一项常见的任务,而创作具有层次感的鸟瞰效果则能使图像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帮助您在CAD中绘制具有层次感的鸟瞰图。
首先,在开始绘制前,确保您已经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CAD操作和绘图技巧。
这将为您后续的操作提供更多的便利和灵活性。
要创作具有层次感的鸟瞰效果,一个重要的要素是视角选择。
合理选择视角可以使图像更加立体和生动。
在CAD中,您可以通过命令“VPOINT”来调整视角。
输入“VPOINT”,然后按照命令提示进行操作。
通常,选择一个45度的角度能够使图像呈现出最佳的效果。
选择视角后,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图像的内容和构图。
通过选择合适的图层和线型,可以使不同的元素在图像中更加分明和突出。
在CAD 中,您可以使用“LAYER”和“LINETYPE”命令来设置不同的图层和线型。
例如,您可以使用一个具有较粗线宽的图层来表示建筑物的外轮廓,然后使用一个细线宽的图层来表示建筑物内部的细节。
此外,使用不同的颜色也可以起到强调和突出的作用。
在CAD中,您可以使用“COLOR”命令来调整图形的颜色。
选择鲜艳和对比度较高的颜色,可以使图像更加鲜明和吸引人。
另一个重要的技巧是使用阴影效果。
通过添加阴影,可以使图像更加逼真和具有立体感。
在CAD中,您可以使用“SHADEMODE”命令来切换不同的渲染模式。
选择一个适当的渲染模式,如“REALISTIC”或“MATERIAL” ,能够让图像看起来更加真实和具有层次感。
此外,合理设置光源也可以改善图像的效果。
在CAD中,您可以使用“LIGHT”命令来添加光源。
通过调整光源的位置和亮度,可以使图像更加明亮和生动。
最后,要创作具有层次感的鸟瞰效果,还需要注意细节的处理。
例如,添加一些小树、车辆或其他人工物体可以使图像更加丰富和有趣。
园林制图教程-透视图
![园林制图教程-透视图](https://img.taocdn.com/s3/m/576633f40722192e4436f640.png)
透视图的绘制 01 透视图基本知识
透视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如图6-1所示,假如人们透过一个透明的画面来观看物体, 那么观看者的视线与画面相交所形成的图形称为透视。若将看到的形体在画面上描绘出来,这样所 形成的图称为透视图。
透视图的绘制
当物体有两组方向轮廓线(长、高)与画面平行时,这两组方向轮廓线在画面上就没有灭点, 只有与画面垂直的第三组方向轮廓线有灭点。也就是当物体有两组方向轮廓线与画面平行时只有一 个灭点,这样画出来的透视图称为一点透视,也称平行透视,如图6-2所示。一点透视适宜表现场 面宽广或纵深较大的景观。
透视图的绘制
第5步,清理图面,擦去多余的图线,完成整个物体的透视作图。通常看不见的线在透视图中不画出。 特别提示:如果基面上的立方体不与画面相接触,那么其透视求法就需要利用迹点。如图6-7所示, 作DA延长线交基线于t,即迹点。将迹点t转绘到画面上为t0。在画面上,连t0Fx即为DA的透视方向。过a 作垂线与t0Fx相交,其交点即为A的透视A0。像这样利用迹点来求透视的方法称为迹点法。
平面曲线所在平面与画面的位置不同,其透视各不相同。通常在画面上的平面曲线,透视为其本身。 平面曲线所在平面若平行画面,透视为该曲线的类似形。曲线所在平面若通过视点,透视为一段直线。曲 线所在平面不平行于画面时,透视形状将发生变化。
平面曲线的透视可用方格网法求作(图6-14)。
透视图的绘制
如图6-15所示,ABCDE下为空间中的一段曲线,我们可用描点法来求空间曲线的透视。 (1)首先确定空间曲线的平面投影,以及画面、视高和视点。 (2)在画面上确定各控制点A、B、C、D等的真高。 (3)过各控制点向灭点作各自的透视方向线。 (4)用视线法求各控制点的透视长度,得A'等各点,然后圆滑地连线完成透视。
一点透视资料重点
![一点透视资料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9a5fbbdcb84ae45c3b358cfe.png)
网格法由外向内一点透视具体作图步骤
⑦、地板线:作Aa线段上的各点的水平线分别与Bb线相交,分 别将1、2、3、4与VP点相连。可得到地面的地板线
网格法由外向内一点透视具体作图步骤
⑧、画墙面线与天花板线: 过Bb线上的点向上作垂线与Dd相交,依次画直线围合到Cc与Aa 线上
网格法由外向内一点透视具体作图步骤
⑨、左右墙面与顶面分别按长度和高度的尺度连接与VP灭点, 这样一个准确的三维空间已经完全表现出来了。
天花板的宽度怎 么定? 如果进深为6米? 在距左墙1米距 后墙1米的位置 放置一正方体的 方盒子。
5
(2)、从里向外作图步 骤
室内空间为:高3m、宽6m、进深5m
①、在画面中以同样的方法确定长方形框ABCD ,AB=6、 BC=3 ,定HL线、VP点的位置
D
C
VP
HL
A
B
网格法从里往外室内一点透视步骤
②、把AB线延长到B’点,BB’线段长度为5cm,得出AB: BB’为6:5。
D
C
HL
VP
A
B
B’
5CM
网格法从里往外室内一点透视步骤
③定M点位置,从M点经过B’点画线,并与VP点向经过B点 画的线相交得E点,BE线就是该建筑的透视进深。
D
C
HL
VP
• 把地面上的平面投影垂直向上拉升至一定尺寸的高度。
刻画并完善画面的细部。
• 在线稿图的基础上用彩铅和马克笔完成设计表达。
二、室内一点透视作图方法
1、基本空间位置
图1是视点在物体的中心位置, 是一点透视图的基本构图。 有五个面,室内透视图常用 图。
图2、3、9是视点在物体下方, 在室内中要描画比眼睛更高 位置的物体时所使用的 透 视。
一点透视景观空间步骤
![一点透视景观空间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ca96b02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3.png)
一点透视景观空间步骤
1. 确定透视法:选择适合的透视法,例如单点透视法、两点透视法或三点透视法。
2. 确定视点和视线:确定视点即画家或观察者所在的位置,并确定视线即观察者目光所指的方向。
3. 绘制水平线和消失点:水平线是一个水平的线,代表了观察者的视线高度。
根据选择的透视法确定消失点,消失点是指物体在透视中逐渐缩小并最后消失的点。
4. 绘制主要元素:在视线上绘制景观空间的主要元素,例如建筑物、道路、树木等。
根据视点的位置和消失点的位置,调整元素的大小和方向,以使其遵循透视规律。
5. 添加细节和深度:在主要元素的基础上,添加细节,如窗户、门、花园等。
通过绘制更远处的元素,如街道、山脉等,增加景观空间的深度感。
6. 渲染光影效果:根据光线的方向和强度,给主要元素和细节添加阴影和高光,以增强透视效果和真实感。
7. 着重表达透视效果:通过加强透视线、使用对比度和色彩,强调透视效果,使景观空间更加立体和具有深度感。
总之,透视景观空间的步骤涉及到选择透视法、确定视点和视线、绘制水平线和消失点、绘制主要元素、添加细节和深度、
渲染光影效果,以及着重表达透视效果等。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创造出具有透视效果和立体感的景观空间绘画。
一点透视网格
![一点透视网格](https://img.taocdn.com/s3/m/f7c15644a417866fb94a8e18.png)
立面图
平面图
例19续 2.取2m视高画出基线和视平线。
3.放大一倍在基线上定出11个点,在h-h线上适当处给出主点s′。
4.连接s′1、s′10。并在h-h上取量点M(本图令s′M=2m),与11点相连,并与 s′1相交,从而得出房间深度方向的透视。 5.连接s′2~ s′9,与M11交于 一系列点,过各交点作水平 线,得方格网的透视。
灭点—直线上离画面无限远点的透视。 直线的透视方向—直线和画面的
交点与灭点的连线。
P 画面 l 灭点 V
视平线
B
Bo
A点透视
b
基面G
视 高
h A Ao
N
bp
a n ap 视距
G
L 视点 vS
视 s高 站点
B点透视
水平线透视的作图步骤
透视图的画图步 骤
园林鸟瞰图和三点透视
![园林鸟瞰图和三点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9f82cc335a8102d276a22fe1.png)
一、鸟瞰图鸟瞰图是视点高于建筑物的透视图,多用于表达某一区域的建筑群或园林总平面的规划,对于这类鸟瞰图通常采用网格法来绘制。
本节介绍的鸟瞰图是建立在画面仍然垂直于基面,只是提高视平线的情况下所作的透视图。
如前所述提高视平线也应增加视距,否则图形会出现失真。
实际画图时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控制图形中的失真。
如图8-70所示是水平面上正方形网格的透视,以两灭点M1和M2的连线为直径画圆,凡与圆周相接或超出圆周的透视正方形都是失真的,最近角点出现≤90°的夹角,这不符合视觉印象。
圆周内透视正方形最近角虽然大于90°,但许多正方形的透视看起来也是厂失真的,其中愈偏离主视线的透视正方形看起来也愈失真,在主点:‘到灭点的中点划两条铅垂的双点划线,它们与灭点圆周的范围称为允许误差的范围。
试验表明:在这个允许的范围内。
能保证与视觉的一致性并满足设计要求。
在此范围内先定最近角点0°,过0°画一条水平线作为基线。
(一)一点透视鸟瞰图如图8-71(a)所示的总平面图,建筑、树木、道路的方向各不相同,也不规则时,可用一点透视方格网来绘制鸟瞰图。
(1)在总平面图上,先定位置适当的画面ox ,按选定的方格宽度画出正方形网格,使一组网格线平行于画面,另一组网格线垂直于画面,如图8-71(a)所示.(2)在图纸上画视平线并选定主点s′位置,在s′的一侧设置距点,即正方形对角线的灭点M d。
按选定的视高画基线o′x′,在o′x′上定出垂直于画面的格线的迹点1、2、……。
连接各迹点和主点,就是垂直于画面的一组格线的透视.连OM d是对角线的透视,过交点作基线o′x′的平行线,就是平行于画面的另一组格线的透视,从而得到一点透视方格网,见图8-71(b)。
(3)根据总平面图中,建筑、道路、树木在网格中的位置,尽可能准确地定出它们在透视网格中的位置,画出透视平面图。
(4)透视高度可按下述方法量取:如图8-71(b)所示,如墙角线a0A0的真实高度相当于1.2个网格宽,则于a0处作水平线与相邻网格交于c0、d0, c0d0即为a0处一个网格的宽。
《一点透视画法》课件
![《一点透视画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8da78d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7e.png)
轮廓优化
当透视错误造成了画面的扭曲时,通过优化轮 廓线可以达到纠正透视错误的效果。
透视表现方法
景深感
通过精确的透视画法和深 度处理,呈现出画面中物 体前后远近的空间层次感, 增加视觉空间的维度。
扭曲效果
通过画面配合透视画法呈 现出扭曲效果,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画面 空间的角度和张力感。
变形效果
在透视画法中,使用变形 效果可以增加画面的创意 性,让画面更加美观和独 特。
3 作用
透视原理是绘画艺术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理念,能够使画面更加逼真、立体、感性,让绘 画作品更具生命力。
透视图与透视投影
透视图
透视画法基于透视投影原理,通过不同角度的 视角来呈现物体外形、大小和位置关系。
透视投影
一点透视是通过“消失点”的方式来控制画面上的 景物透视关系,把一个三维物体展现在二维画 面上。
《一点透视画法》PPT课 件
本课程将为大家介绍一点透视画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帮助大家提高绘 画技能。
透视原理
1 定义
透视是指用线型或称之为投影线的方式,通过一定的逻辑规律来表现出物体的真实性, 让二维画面呈现出三维效果。
2 原理
透视画法是基于人眼观察方式和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对物体的展示方式进行了理性系 统的总结和归纳。
单点透视与两点透视
单点透视
指画面中存在一个消失点 的透视画法,常用于呈现 平面与地面相交的场景, 如建筑物的正面图。
两点透视
指画面中存在两个消失点 的透视画法,常用于呈现 与观察者视线成角度的建 筑物后侧图、街景等场景。
选择使用
根据场景与取景方向的不 同而选择使用单点透视或 两点透视画法,以取得最 好的透视效果。
《鸟瞰图画法》PPT课件
![《鸟瞰图画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167a3a804d2b160b4ec0a1.png)
精选PPT
8
3、当两个灭点不可达时:
my
mx
fx
b
g
a0
n
fy
3
1 ak 0
12 c 22
32
42
52
62
My
Fx
Mx
Fy
b
a0
n
3
2
1 a k 0 c12 c 22
32
42
52
62
My
F45
Mx
p
Fx
fx
my 45
fy Fy
g
3
2
1
0
12
22
32
42
52
62
q
My
F45°
Mx
Fx
p
Fy
fx my
透视鸟瞰图的画法一平视鸟瞰图一一点透视网格画法hlglm12m13透视鸟瞰图的画法fxmymxfymymxfyfx一平视鸟瞰图二两点透视网格画法1普通画法透视鸟瞰图的画法一平视鸟瞰图二两点透视网格画法2对角线法fxmymxfyf45透视鸟瞰图的画法一平视鸟瞰图二两点透视网格画法3当两个灭点不可达时
鸟瞰图画法
精选PPT
16
某公园水景平面图 1:200
鸟瞰图概述 鸟瞰图的画法 轴测鸟瞰图的画法
精选PPT
1
鸟瞰图概述
一、鸟瞰图的表现要点 视点高于景物的透视图称为鸟瞰图。 能展现相当多的设计内容。
精选PPT
2
鸟瞰图概述
二、鸟瞰图概念 从广义上讲,鸟瞰图不仅包括视点在有限远
处的中心投影透视图,还包括平行投影产生 的轴测图以及多视点顶视鸟瞰图。根据这一 广义概念,平面图也具有鸟瞰图的性质,只 是失去了景物高度上的内容,若在平面图上 加绘阴影,就会具有一定的鸟瞰感,这也是 使平面图更加生动的一种方法。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dc35f6ebb8f67c1cfad6b8e7.png)
一、设计常用的透视图画法有以下三种: • 一点透视(平行透视) • 两点透视(成角透视) • 散点透视(鸟瞰图) 1、一点透视(平行透视):表现范围广,纵深感 强,绘制相对容易。
1、先确定内墙面A、B、C、D四点(度设定为3 每段刻度等长。 确定视平线高度(一般为1.5---1.7 1.5---1.7米 灭点偏左。 2、确定视平线高度(一般为1.5---1.7米)灭点偏左。 由灭点VP VP做 各点的延长线。 3、由灭点VP做A、B、C、D各点的延长线。 CD的延长线 得到a 的延长线, 各点(设此房的进深为5 4、做CD的延长线,得到a、b、c、d、e各点(设此房的进深为5米), 每段刻度与内墙刻度一致。 每段刻度与内墙刻度一致。 在视平线上确定测量点M 根据画面任意定) 5、在视平线上确定测量点M(根据画面任意定)
1、由灭点VP作内墙各刻度点的延长线。 、由灭点 作内墙各刻度点的延长线 作内墙各刻度点的延长线。 2、过测量点 作a、b、c、d、e各点的延长线,与透视线相交。 各点的延长线, 、过测量点M作 、 、 、 、 各点的延长线 与透视线相交。
1、画出家具在地面的投影位置
作业四网格法画鸟瞰透视
![作业四网格法画鸟瞰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a0d1d45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3.png)
(1)首先根据所绘透视的范围和复杂程度决定 平面图上的网格大小,并给纵横两组网格线编上编 号。为了方便作图,还应给透视网格编上相应的编 号;
(2)利用坐标编号决定平面中道路、广场、 水面 、花坛等的形状和树木的位置及范围,求出广 场的透视平面图;
(3)利用真高线确定各设计要素的透视高度, 借助网格透视线分别作出设计要素的透视。然后擦 去被挡住的部分,完成鸟瞰图。
作法
作法
作法真高线 树高作法源自作法作法作法
二、示 例(一点透视鸟瞰)
• 四、作业内容 • 习题集p22 • 六、要求 • 1、图面整洁、比例合宜、布局均衡、美观。 • 2、方法正确、突出效果。 • 3、时间要求:8学时。
建筑风景写生透视
![建筑风景写生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252c5a3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a.png)
图2-11 一点透视示意图
透视 三、透视图画法 (一)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其优点是画面庄重、稳定、 严肃,有强烈的纵深感;缺点是构图简单、呆板。以正方体 为例,其一点透视图绘画步骤如图2-12所示。由该图可以看 出,按照此方法绘制出来的正方体具有强烈的纵深感,而这 正是一点透视图的意义所在。
图2-10 用马克笔画的泰安中央商务区鸟瞰图
图2-9 用马克笔手绘的鸟瞰图
透视 三、透视图画法 (一)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视,是指画面 中主要物体的一个面的水平线平行于视 平线,其他与画面垂直的线都消失在一 个点所形成的透视(如图2-11所示)。 简单概括为:横线平行,竖线垂直,斜 线交于一点。
图2-12 正方体一点透视图绘画步骤
透视 三、透视图画法 (一)一点透视 绘制一点透视图时,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
01
视点的选择应符合人体视点的 高度,一般应在1300~1800 mm。
03
绘制的透视辅助线应清晰、肯定。
02
消失点位置不易太偏向一侧,宜设置 在画面三分之一左右位置,以保持画面效 果均衡。
平视是人们正常生活中 的视点,因此,此类效果图 会让人感觉很熟悉,并且容 易掌握,如图2-8所示。
透视 二、视点的选择
俯视是指画者的视点在景物以上,即从高处观 察低处的景物,在这种视高下绘制的图称为鸟瞰图。 鸟瞰图可以让人很好地观察到建筑物的体量、植物 配置关系、道路系统规划以及各种景物内部或外部 形体的穿插关系等,如图2-9、图2-10所示。
透视 二、视点的选择
仰视:仰视是指画者视点接近地面 或低于观察对象,在这种视高下绘制的 图称为仰视图。仰视图可以使景物呈现 出高大挺拔的视觉效果,如图2-7所示。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673c44fd102de2bd9605881f.png)
⑨、左右墙面与顶面分别按长度和高度的尺度连接与VP灭点, 这样一个准确的三维空间已经完全表现出来了。
天花板的宽度怎 么定?
如果进深为6米?
在距左墙1米距 后墙1米的位置 放置一正方体的 方盒子。
5
(2)、从里向外作图步 骤
室内空间为:高3m、宽6m、进深5m
①、在画面中以同样的方法确定长方形框ABCD ,AB=6、 BC=3 ,定HL线、VP点的位置 D C
辅助线延长相交与VP点;
网格法由外向内一点透视具体作图步骤
3
⑤、定M点,从M点分 别与AB上的1、2、 3、4点相连,可与 AVP线相交得到 1’2’3’4’ 即空间的进 深。 ⑥、画内墙:过4’向上 引垂线与cvp交与c 点,再作平行线等, 可得到内墙abdc。
1
M点决定了前墙距后墙的距离,M点距真高线越近前墙距后墙越远,M 点距真高线越远前墙距后墙越近。
二、室内一点透视作图方法
1、基本空间位置
图1是视点在物体的中心位置, 是一点透视图的基本构图。 有五个面,室内透视图常用 图。 图2、3、9是视点在物体下方, 在室内中要描画比眼睛更高 位置的物体时所使用的 透 视。 图4、8、1,视点位置在眼睛 的高度时所使用的透视图。 图5、6、7视点在物体上方, 在室内中表现比眼睛低得物 体所使用的透视。
作网格线
• 根据平面布置图画出家具在地面的平面投影位置。
• 把地面上的平面投影垂直向上拉升至一定尺寸的高度。
刻画并完善画面的细部。
• 在线稿图的基础上用彩铅和马克笔完成设计表达。
(2) 两点透视
优点:画面效果比较自由、活泼,反映空间比较接近人 的真实感受。 缺点:角度选择不好,易产生变形。
(3) 轴测图
手绘建筑透视画法:不会画透视怎么办?分步骤图解教你透视画法
![手绘建筑透视画法:不会画透视怎么办?分步骤图解教你透视画法](https://img.taocdn.com/s3/m/e30bc5f4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a.png)
手绘建筑透视画法:不会画透视怎么办?分步骤图解教你透视画法手绘建筑透视画法一点透视建筑物由于它与画面间相对位置的变化,它的长、宽、高三组主要方向的轮廓线与画面可能平行也可能不平行。
如果建筑物有两组主向轮廓线平行于画面,那么这两组轮廓线的透视就不会有灭点。
而第三组轮廓线就必然垂直于画面,其灭点就是心点S°。
这样画出的透视称为一点透视。
在此情况下建筑物就有一个方向的立面平行于画面,故又称为正面透视。
在建筑手绘实际运用当中,一点透视常常用在街景当中,中间是马路,两边是建筑,路的尽头有时是远山。
一点透视本身就存在着很强的空间感。
其视觉中心常常就在灭点S°的位置。
一点透视示意图一点透视在建筑草图中运用得其实并不多,因为其必须过多地交代一些与主体建筑造型无关的多余建筑和配景,从而使画面丢掉了设计重点。
建筑外观一点透视画面一点透视效果图(1)一点透视效果图(2)两点透视如果建筑物仅有铅垂轮廓线与画面平行,而另外两组水平的主向轮廓线均与画面斜交,那么画面上就形成了两个灭点,且这两个灭点都在视平线上,这样形成的透视图称为两点透视。
正因为在此情况下建筑物的两个立角均与画面成倾斜角度,故又称为成角透视。
两点透视示意图建筑外观两点透视画面两点透视在建筑手绘当中是运用得最多的,相对一点透视来说两点透视能给人更直观更真实的感受,它塑造出来的画面也更灵活。
更自由。
通常在处理两点透视的画面时,将正面处理成受光面,侧面处理成背光面。
两点透视角度的选取灭点过于靠近透视体积而导致侧面太少,体积感不强。
灭点适中,正面透视与侧面透视比例协调,这时建筑的体积感最强。
左右两侧灭点接近对称,正、侧面透视基本相同,建筑被二分之一等分,体量失真。
灭点太靠近正面,侧面面积很大,正面面积却很小,不利于整体表达。
两点透视效果图(1)两点透视效果图(2)三点透视在手绘的实际应用当中,三点透视一般用来画超高层建筑俯瞰图或者仰视图。
三点透视又称倾斜透视,出现三点透视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由于物体太过于高大,平视角度的话人没办法看到建筑的全貌而不得不用仰视或者俯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规划专业常用透视规律
2.1一点透视鸟瞰图步骤详解
2.1.1 设计平面图转化一点透视鸟瞰图方法详解
2.2 两点透视鸟瞰图步骤详解
2.2.1规划设计平面图转化两点透视鸟瞰图方法详解2.3 三点透视鸟瞰图步骤详解
2.3.1 三点透视理论及在鸟瞰图中的运用
2.3.2 规划设计平面图转化三点透视鸟瞰图方法详解
3.3鸟瞰图中的配景表达
3.3.1 鸟瞰图中的植物画法
3.3.2 鸟瞰图中的远山、远水画法
3.3.3 满足空间的远景处理手法详解
2.1一点透视鸟瞰图步骤详解
第一步:分析
首先我们拿到一张平面图,要分析该平面图适合从哪个角度来画鸟瞰图,对于一点透视的鸟瞰图来说,往往楼层的高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点透视的鸟瞰图适合前景建筑较低,远景建筑较高的角度,否则近景建筑高度过高的话就会遮挡到后面大部分的内容。
我们以一张平面图来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该图红色部分为高层建筑,而非红色部分建筑楼层较为平均,所以我们选择如下角度。
然后将其划分为4*4的网格,以方便我们寻找透视底图当中对应的位置。
第二步:构图及透视
(1)初学画鸟瞰图时很多同学容易把画面画的过满,所以我们在画图时先画出一个距离纸边一厘米的构图框,然后再找出视平线和灭点(视平线在画面上方的三分之一处,灭点定在视平线二分之一位置靠右偏移一点的位置),在此基础上找出平面底图大概的位置。
2、将找好的底图进行等分,且找出对角线与等分线相交的点,找出网格纵向的线。
3、过相交的点找出横向的分割线,求的网格
第三步:定位
根据平面图找出对应的透视底图,
第四步:体块
找出的建筑体块进行拔高
第五步:细节及配景
1刻画出建筑的细节
2刻画出配景以及建筑的投影,从而完成鸟瞰图。
2.2.1规划设计平面图转化两点透视鸟瞰图方法详解
第一步:分析
首先我们拿到一张平面图,要分析该平面图适合从哪个角度来画鸟瞰图,对于两点透视的鸟瞰图来说,要选择符合透视近大远小规律的视角。
以下图为例视角A和B符合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较容易处理透视,而视角C,正好跟透视规律相违背,这样的视角不利于处理透视关系,所以选择视角A/B,本案例以B视角为例。
会很“别扭”。
第二步:透视
(一)、构图
无论是一点透视还是一点斜透视我们都运用了构图框,构图框是解决构图过大或过小行之有效的方式。
没有熟练的构图能力时切不可跳过这个步骤。
首先画出距离纸边2cm的构图框。
(二)、透视
鸟瞰图中透视是最难解决的一个环节,虽然无法在纸上找到灭点,但通过以下方法就可以轻松把握透视。
(1)、在纸上任意画出一条视平线,定出灭点位置,找到中点,将中点往右边偏移得到一条直线L(这里我们以右边为例,该直线往左或者往右偏取决于观察平面图的视角,在直线L上取一点P,然后连接V1、V2,观察V1PV2的角度,该角度约为110度左右,角度过大或者过小都会使透视底图变形。
(如图所示)
(2)、在此基础上截取出正方形ABCP,人眼对透视当中的正方形很敏感,我们可以直接将正方形找出(如图所示),可以根据对角线原理推导出2:3和2:1的矩形关系。
(这三种比例关系基本能够概括我们能够遇到大部分地块只需在此基础上适当的增加或者减少即可)(如图所示)
(3)、在大的纸面上找出对应的直线L的位置,在L1上取P1点,该点距离构图框的位置约3cm,这个位置不会使构图过于靠上或靠下,(如图所示)
(4)、然后将V1P,V2P平行移动到P1点位置得到的V1’P1V2’(如图所示),
(5)、连接AC点,将AC平行移动与V1’P,V2’P相交于A1C1,(如图所示A1,C1距离构图框约2-3cm为适中的构图,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将AD平行移动到过A1点位置,将CD平行移动到C1点位置。
得到底图A1B1C1P1(如图所示)
(6)、根据对角线原理将小图等分4*4等分,并对应大图位置进行4*4等分如图所示
第三步:定位
将平面图进行等分,对应平面图找出透视底图中构筑物的位置,构筑物全部概括为方形(如图所示)
第四步:体块
将体块以方体的形式拉高,在方体的顶部切割出建筑的造型,这样可减少不必要的结构线条如图所示。
第五步:细节及配景
完善路网结构,刻画出细节。
刻画出配景及投影以完成鸟瞰图。
画出投影及配景完成鸟瞰图。
2.3.1 三点透视理论及在鸟瞰图中的运用
第二步:透视
(一)、构图
无论是一点透视还是两点透视我们都运用了构图框,构图框是解决构图过大或过小行之有效的方式。
没有熟练的构图能力时切不可跳过这个步骤。
首先画出距离纸边2cm的构图框。
(二)、透视
鸟瞰图中透视是最难解决的一个环节,虽然无法在纸上找到灭点,但通过以下方法就可以轻松把握透视。
(1)、在纸上任意画出一条视平线,定出灭点位置,找到中点,将中点往右边偏移得到一条直线L(这里我们以右边为例,该直线往左或者往右偏取决于观察平面图的视角,在直线L上取一点P,然后连接V1、V2,观察V1PV2的角度,该角度
约为110度左右,角度过大或者过小都会使透视底图变形。
(如图所示)
(3)、在此基础上截取出正方形APCD,人眼对透视当中的正方形很敏感,我们可以直接将正方形找出(如图所示),可以根据对角线原理推导出2:3和2:1的矩形关系。
(这三种比例关系基本能够概括我们能够遇到大部分地块只需在此基础上适当的增加或者减少即可)(如图所示)
(4)、:在大的纸面上找出对应的直线L的位置,在L1上取P1点,该点距离构图框的位置约3cm,这个位置不会使构图过于靠上或靠下,(如图所示)
(4)、然后将V1P,V2P平行移动到P1点位置得到的V1’P1V2’(如图所示),
(5):连接AC点,将AC平行移动与V1’P,V2’P相交于A1C1,(如图所示A1,C1距离构图框约2-3cm为适中的构图,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将AD平行移动到过A1点位置,将CD平行移动到C1点位置。
得到底图A1B1C1P1(如图所示)
(6),根据对角线原理将小图等分4*4等分,并对应大图位置进行4*4等分如图所示
(三)、定位
根据平面图找出对应的透视底图,找透视底图时应先忽略细节,将所有的体块均概括为方形。
(四)、体块
(一)(1)画出体块高度之前先画出高度的参考线这是三点透视的关键一步,先找出中间无透视变化的线(一般定在A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2)、定出边缘的线a、b
(3)、然后找边缘倾斜线与没有透视线之间的等分线c、d (4)、重复上述步骤找出e、f、g、h
(二)将体块给出高度,在顶面切割出建筑造型,这样可减少不必要的结构线条。
(五)、配景及细节
在体块的基础上找出建筑的细节,刻画背景从而完成鸟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