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八)
病理生理学第八章发热
发热第一节概述体温的中枢调节以调定点学说来解释。
发热的概念:指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
过热的概念:调定点未发生移动,而是由于体温调节障碍或散热障碍及产热器官功能异常等导致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第二节病因和发病机制一、发热激活物概念:能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的物质。
种类:(一)外致热原1.细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分枝杆菌2.病毒3.真菌4.螺旋体5.疟原虫(二)体内产物1.抗原抗体复合物2.类固醇3.体内组织的大量破坏二、内生致热原概念: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一)内生致热原的种类1.白细胞介素-12.肿瘤坏死因子3.干扰素4.白细胞介素-65.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二)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EP产生的过程:产EP细胞的激活、EP的产生和释放产EP细胞种类: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肿瘤细胞等产内生致热原的活化方式:1.Toll样受体(TLR)介导的细胞活化LPS和LPS结合蛋白结合---LBP转移LPS给sCD14形成复合物---复合物与单核巨噬细胞的表面受体CD14结合---作用于TLR---TLR激活NF-κB---启动细胞因子表达产生致热原。
2.T细胞受体介导的T淋巴细胞活化途径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一)体温调节中枢分为正调节中枢和负调节中枢。
正调节中枢包括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内含有温度敏感神经元。
通过正调节介质使体温升高。
负调节中枢包括中杏仁核(MAN)和腹中隔(VSA)。
通过负体温调节介质使体温下降。
(二)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1.EP通过血脑屏障转运入脑2.EP通过终版血管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三)发热中枢调节介质1.正调节介质(1)前列腺素E(2)环磷酸腺苷cAMP(3)中枢Na+/Ca2+比值(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5)一氧化氮2.负调节介质(1)精氨酸加压素(2)黑素细胞刺激素(3)膜联蛋白A1(4)白细胞介素-10(四)发热时体温调节的方式及发热的时相发热机制:发热激活物作用于产EP细胞---引起EP的产生和释放---EP经血液循环到POAH 或OVLT附近---引起中枢介质的释放---中枢介质作用于神经元使调定点上移---体温升高---负调节介质产生---抑制调定点和体温的上升发热的三个时相:1.体温上升期特点:正调节占优势,调定点上移,减少散热,增加产热,导致体温升高。
病理生理学第八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血小板激活
血小板具有粘附,聚集及释放等功能,在DIC的发生、发展 中有重要作用,表现在:
(1)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暴露出胶原,血小板膜糖蛋 白GPIb通过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与胶原结合, 使血小板产生粘附作用。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另外,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放疗 等致白血病细胞大量破坏时,释放组织因子样物质, 也可促进DIC的发生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四)其他促凝物质入血
1.蛇毒 2.急性胰腺炎时释放的胰蛋白酶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引起DIC的机制不是单一的,是多个环节综合作用的结果 例如,感染引起的DIC
第一节 正常凝血和抗凝血过程
(一)纤溶酶原的激活
➢ 即纤溶酶原被纤溶酶原激活物水解为纤溶酶的过程 ➢ 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形成有两条途径。
1. 外激活途径:通过来自各种组织和VEC合成的组织型纤溶酶 原激活物(t-PA)以及由肾合成的尿激酶(u-PA)使纤溶酶 原转变为纤溶酶。
2. 内激活途径:即通过Ⅻa、Ⅺa、Ⅱa、激肽释放酶等使纤溶酶 原(PLg)转变为纤溶酶(PLn)。
➢ 肝脏能产生多种这类因子,又具有代谢转换功能,对凝血与抗凝血平 衡也有重要作用。
➢ 脾脏通过扣押、释放血小板起调节作用 ➢ 正常的VEC具有强大的抗凝活性,也具有潜在的促凝作用 ➢ VEC对血管舒缩活性的调节也是使血液正常流动和防止血管内发生凝
血反应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组织严重破坏,组织因子入血,激活外源性 凝血系统
病理生理学学习资料:08发热
1 .卜.列有关发热概念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DA、体温超过正常值0.6℃B、产热过程超过散热过程C、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D、由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引起的体温升高E、由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功能障碍引起的体温升高.人体最重要的散热途径是BA、肺B、皮肤C、尿D、粪E、肌肉.下述哪一种体温升高属于过热DA、妇女月经前期B、妇女妊娠期C、剧烈运动后D、先天性无汗腺E、流行性脑膜炎.体温调节中枢的高级部分是AA、视前区-前下丘脑B、延脑C、桥脑D、中脑E、脊髓.炎热环境中皮肤散热的主要形式是AA、发汗B、对流C、血流D、传导E、辐射.引起发热的最常见的病因是DA、淋巴因子B、恶性肿瘤C、变态反应D、细菌感染E、病毒感染.输液反应出现的发热其产生原因多数是由于DA^变态反应B、药物的毒性反应C、外毒素污染D、内毒素污染E、真菌污染.下述哪种物质属内生致热原E A、革兰阳性细菌产生的外毒素B、革兰阴性菌产生的内毒素C、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D、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代谢产物本胆烷醇酮E、单核细胞等被激活后释放的致热原2 .近年来证明白细胞致热原(LP)与下述哪种物质相一致DA、肿瘤坏死因子B、组织胺C、淋巴因子D、IL-1E、IL-2.发热的发生机制中共同的中介环节主要是通过BA、外致热原B、内生致热原C、前列腺素D、5-羟色胺E、环磷酸腺甘.下述哪一种细胞产生和释放白细胞致热原的量最多BA、中性粒细胞B、单核细胞C、嗜酸粒细胞D、肝脏星形细胞E、淋巴细胞.茶碱增强发热反应的机制是CA、增加前列腺素B、增强磷酸二酯防活性C、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D、抑制前列腺素合成E、使仔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去仔上腺素3 .内毒素是BA、革兰阳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B、革兰阴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第八章发热是脂多糖C、革兰阳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核心多糖D、革兰阴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核心多糖E、革兰阴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小分子蛋白质4 .多数发热发病学的第一环节是BA、产热增多,散热减少B、发热激活物的作用C、内生致热原的作用D、中枢发热介质参与作用E、体温调定点上移.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CA、产热和散热平衡B、散热大于产热C、产热大于散热D、产热障碍E、散热障碍.发热病人最常出现A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混合性酸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混合性碱中毒.退热期可导致DA、Na+潴留B、C「潴留C、水潴留D、脱水E、出汗减少.下述对发热时机体物质代谢变化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EA、物质代谢率增高B、糖原分解加强C、脂肪分解加强D、蛋白质代谢出现负氮平衡E、维生素消耗减少.体温每升高1℃,心率平均每分钟约增加DA、5次B、10 次C、15 次D、18 次E、20 次.尼克酸使发热反应减弱的机制是AA、增强磷酸二酯酶活性B、扩张血管C、抑制前列腺素E合成D、使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介质E、降低脑内5-羟色胺含量.外致热原引起发热主要是DA、激活局部的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致炎物质B、刺激局部的神经末梢,释放神经介质C、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D、激活产EP细胞导致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E、加速分解代谢,产热增加.发热激活物又称EP诱导物,包括EA、IL-1 和TNFB、CRH 和NOSC、内生致热原和某些体外代谢产物D、前列腺素和其体内代谢产物E、外致热原和某些体内产物.革兰阳性菌的致热物质主要是AA、全菌体和其代谢产物B、脂多糖C、肽聚糖D、内毒素E、全菌体和内毒素.革兰阴性细菌的致热物质主要是DA、外毒素B、螺旋毒素C、溶血素D、全菌体、肽聚糖和内毒素E、细胞毒因子.病毒的致热物质主要是BA、全菌体及植物凝集素B、全病毒体及血细胞凝集素C、全病毒体及裂解素D、胞壁肤及血细胞凝集素E、全病毒体及内毒素.疟原虫引起发热的物质主要是CA、潜隐子B、潜隐子和代谢产物C、裂殖子和疟色素等D、裂殖子和内毒素等E、疟原虫体和外毒素.内生致热原是DA、由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内在介质B、由产热器官产生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内在介质C、由产热原细胞产生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神经激素D、由产EP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E、由产EP细胞在磷酸激酶的作用卜,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B型题(28〜31)A、正常B、低热型C、中热型D、高热型E、极热型.腋下温度36.5C属于A5 .腋下温度36.5〜38c属于B.腋下温度38〜40℃属于C6 .腋下温度40℃以上属于D(32〜34)A、内生致热原B、内毒素C、淋巴因子D、抗原抗体复合物E、本胆烷醇酮.从家兔腹腔渗出白细胞中提出的致热原是A7 .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的构成成分中有 B.变态反应引起发热的原因是D8 .内毒素的特性是ABA、分子量大B、属发热激活物C、耐热性低D、能被蛋白酶破坏.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吞噬激活物后,产生的代谢变化有ABCDA、耗氧量增加B、糖酵解增强C、水解酶释放D、蛋白分解增强.白细胞致热原的特性是ABCA、分子量大B、胃蛋白酶能破坏其活性C、耐热性低D、活性成分是脂多糖1L-I除能引起发热外还能引起ABCDA、低铁血症B、高铜血症C、低锌血症D、中性粒细胞增多.发热时出现心率加快的主要机制是BDA、心输出量增加B、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性增高C、代谢性酸中毒D、血温升I W J.发热机体的糖代谢特点是ABA、肝糖原分解加强B、糖无氧分解增加C、血糖升高D、肌糖原分解减弱.体温上升期患者血压略有升高的机制是ACA、末梢血管收缩B、血容量增加C、心率加快D、血液粘度增加二、名词解释.发热(fever)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高职高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第八章缺氧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部徐久元内容提要:笔者以张忠、王化修主编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八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这本《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
本教案主要供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使用。
本教案学时安排72学时,共十九章。
本章为第八章缺氧。
本教案内容全面、新颖,参考了步宏、李一雷主编的病理学第九版教材及王建枝主编的病理生理学第九版教材。
第八章缺氧1、缺氧的概念,常用的血氧指标2、缺氧的原因和类型3、缺氧时器官功能和代谢变化(三)任务实施任务一缺氧的概念,常用的血氧指标➢概念:缺氧是指组织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而引起的机体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发生的异常改变。
➢常用的血氧指标1、血氧分压(1)概念:是指物理溶解于血浆中的O2产生的张力(血氧张力)。
(2)正常值:PaO2100 mmHgPvO240 mmHg(3)影响因素:①吸入气氧分压②呼吸功能:肺通气、肺换气、通气/血流比③动-静脉血分流。
2、血氧容量(1)概念:氧分压为150mmHg,二氧化碳分压为40mmHg,温度38℃,在体外100ml血液内血红蛋白所结合氧的最大毫升数。
血氧容量反映单位容积血液最大携氧量(2)正常值:20 ml/dl(3)影响因素:取决于血红蛋白(Hb)的质与量。
3、血氧含量(1)概念:指100ml血液中实际含有的氧量,包括物理溶解的和化学结合的氧。
(2)正常值:动脉血氧含量(CaO2)19 ml/dl静脉血氧含量(CvO2)14 ml/dl(3)影响因素:取决于氧分压与氧容量。
4、动-静脉血氧含量差(1)概念:即动脉血氧含量减去静脉血氧含量,反映组织的摄氧能量。
(2)正常值:5ml/dl 。
(3)影响因素:①PaO2②细胞利用氧的能力③ Hb和氧的亲合力。
5、血红蛋白氧饱和度(1)概念:指血液中氧合Hb占总Hb的百分数,约等于血氧含量与血氧容量的比值,即血氧饱和度。
(2)正常值: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约95%~98%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约70%~75%。
2024年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参考
2024年病理生理学大题重点总结参考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的生理学分支,其研究内容涉及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以及机体的代偿和调节等方面。
在病理生理学考试中,通常会涉及一些重要的大题,下面是2024年病理生理学大题的重点总结参考。
1. 炎症反应:炎症是机体对损伤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的防御反应,其主要特征是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炎症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和病理生理学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2. 免疫反应:免疫反应是机体对外来抗原的特异性防御反应,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形式。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免疫反应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和免疫相关疾病等方面的问题。
3. 组织修复:组织修复是机体为了回应损伤而进行的自我修复过程,其主要包括再生修复和瘢痕修复两种形式。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组织修复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和修复过程中的异常情况等方面的问题。
4. 肿瘤发生和发展:肿瘤是一种由异常增殖的细胞构成的肿块,有恶性和良性之分。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肿瘤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转移和肿瘤相关疾病等方面的问题。
5. 血液循环疾病:血液循环疾病是指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的疾病,如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血液循环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和病理生理学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6.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影响呼吸器官功能的疾病,如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和病理生理学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7.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是指影响消化器官功能的疾病,如胃溃疡、胰腺炎等。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和病理生理学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8. 生殖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是指影响生殖器官功能的疾病,如子宫肌瘤、前列腺增生等。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和病理生理学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总之,病理生理学是与疾病相关的生理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掌握病理生理学的相关知识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病理生理学考试大纲
《病理生理学》考试大纲考试目的本考试为北医网络学院护理专业专科层次学生《病理生理学》课程考试,旨在认定其学习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课程要求,同时为北医网络学院下一步教学的实施及评估提供依据。
考试总要求考生应掌握病理生理学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解常见疾病的发生机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并具有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第一章疾病概论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和内容(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各系统病理生理学)。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病因、条件和诱因的概念。
病因的分类(生物性因素、理化性因素、营养性因素、遗传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免疫性因素和心理性因素)。
完全康复和不完全康复的概念。
脑死亡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脱水的概念。
高渗性脱水的概念、原因(饮水不足、失水过多、低渗液排出过多)、病理生理变化(少尿、口渴、细胞内液外移、酸中毒、氮质血症、脱水热)。
低渗性脱水的概念、原因(丢失等渗液只补充水未补充电解质)、病理生理变化(循环障碍、脱水体征、细胞水肿)。
等渗性脱水的概念、原因(等渗液丢失)、病理生理变化(细胞外液丢失)。
水中毒的概念、原因(肾脏排水功能降低、ADH分泌过多、水输入过多)、病理生理变化(细胞内、外液增多、脑细胞水肿)。
水肿的概念。
水肿的发病机制(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①毛细血管血压增高;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③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④淋巴回流受阻。
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②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③远曲小管、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低钾血症的概念。
原因(钾摄入不足、钾排出过多:①经消化道失钾;②经肾失钾;钾离子进入细胞内增多)。
对机体的影响(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心肌兴奋性增高;心肌传导性降低;心肌自律性增高;心肌收缩性增强;尿浓缩功能障碍;代谢性碱中毒)。
高钾血症的概念。
原因(肾脏排钾障碍: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②远曲小管、集合管排钾受阻;钾入量过多;细胞内钾释放出至细胞外液:①酸中毒;②溶血、组织损伤)。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八章发热考点剖析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八章发热考点剖析内容提要:笔者以王建枝主编的病理生理学第九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生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第九版病理生理学各章必考的考点剖析,共二十章。
本章为第八章发热。
本章考点剖析有重点难点、名词解释(8)、简述题(6)、填空题(5)及单项选择题(18)。
适用于本科及高职高专临床、口腔、医学、高护、助产等专业等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使用,也适用于临床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人员及研究生考试人员使用。
目录第八章发热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病因和发病机制第三节代谢与功能的改变第四节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重点难点掌握:发热、过热、内生致热源的概念、发热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熟悉:体温正负调节中枢的部位;发热激活物与内生致热源的种类;主要发热中枢正负调节介质的功能;发热的时相与分期。
了解:发热时机体代谢与功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和发热的处理原则。
一、名词解释(8)1、发热:是指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
2、过热:是指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如体温调节中枢损伤),或散热障碍(如皮肤鱼鳞病和环境高温所致的中暑),或产热器官功能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使体温不能维持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上,而引起的非调节性体温升高,称为过热。
3、热限:是指发热时体温上升的幅度被限制在特定范围内的现象。
4、发热激活物:是指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热的物质称为发热激活物。
5、无菌性炎症:是指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心肌梗死等,由于组织坏死产物引起的炎症,常可伴有发热。
6、内生致热原:是指机体在发热激活物作用下,由产致热原细胞合成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7、正调节介质:是指一类与体温变化呈正相关的介质,它们在脑组织的含量增高,可使体温上升。
目前发现的正调节介质主要有前列腺素E、Na+:Ca2+比值和环磷酸腺苷。
8、负调节介质:是指一类与体温变化呈负相关的介质,它们在脑组织的含量增高,可对抗体温升高或降低体温。
病理生理学第八章 肾系统的功能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肾系统的功能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肾锥体的叙述请指出何者是错误的?A.肾锥体位于肾髓质B.肾锥体含有肾小球C.肾锥体具有集合管D.肾锥体将尿液排空到肾盏2.下列肾脏何种结构主动转钠,而水则随着被动重吸收? A.近端小管B.髓襻降支C.髓襻升支D.远端小管C.髓质收集管3.原尿和血浆相比较,在成份上不同的是A.K+含量B.蛋白质含量C.葡萄糖含量D.Na+含量4.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等于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5.肾小管不同节段重吸收Na+的最大部位是A.近端小管B.髓袢升支细段C.髓袢升支粗段D.远端小管6.毁损下丘脑视上核,尿浓缩和尿量将出现下列何种现象?A.尿稀释,尿量减少B.尿浓缩,尿量增加C.尿稀释,尿量增加D.尿浓缩,尿量减少7.应用下列何种物质能够准确测出肾小球滤过率?A.果糖 B.对氨基马尿酸C.菊粉 D.尿素8.营养不良的患者尿量增多的可能原因是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B.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醛固醇分泌减少D.尿素生成增加9.肾素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分泌的?A.肾小球旁器的球旁细胞B.肾小管近端小管上皮细胞C.肾血管内皮细胞D.集合管上皮细胞10. 引起肾素分泌的因素是A.肾小球滤过K+的减少B.肾循环血量减少,动脉压降低C.肾循环血量增加,动脉压增高D.肾小球滤过葡萄糖增多11. 肾小球进行滤过的直接动力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B.肾小囊内压C.血浆胶体渗透压D.集合管内压12. 在近端小管,全部被重吸收的是A.葡萄糖、维生素 B.肌酐 C.尿素 D.氨13. 心房钠尿肽的主要作用是A.重吸收Na+ 排K+,使血量增加B.重吸收K+ 排Na+,使血量增加C.排H2O 排Na+,使血量降低D.重吸收Na+ 排H2O,使血量增加14. 肾髓质组织间隙液渗透压的特点是A.和血浆比有很高的蛋白质B.和血浆渗透压相等C.比血浆渗透压低D.越向肾髓质深部渗透压越高15. 重吸收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的部位在A.髓袢B.近端小管C.远端小管D.集合管16. 血中醛固酮增加对泌尿的影响是A.尿中Na+增加B.尿中K+增加C.尿中尿素增加D.尿中水增加17. 肾脏内髓部高渗尿的形成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K+ B.NaCl C.NaCl和尿素 D.NaCl和KCl18. 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多,即所谓的水利尿,主要原因是A.醛固酮分泌减少 B.ADH分泌减少C.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 D.肾小囊压力减少19. 菊粉的血浆消除率为A.200ml/min B.75ml/min C.125ml/min D.600ml/min 20. 正常条件下的终尿约占肾小球滤过液量的A.10% B.20% C.30% D.1%21. 肾小球滤过液中氨基酸被重吸收的部位是A.近端小管 B.髓袢降支细段C.髓衬升支粗段 D.远端小管22. 某物质在肾动脉中具有某种浓度,而在肾静脉中其浓度为零,其血浆清除率等于多少A.血浆清除率大于125ml/min B.血浆清除率等于125ml/minC.血浆清除率小于125ml/min D.血浆清除率等于零23. 血浆清除率是零的物质为A.尿素 B.葡萄糖 C.菊粉 D.碘锐特24. 调节远端小管与集合管对水重吸收的主要因素是A.醛固酮 B.肾上腺素 C.抗利尿激素 D.肾素25. 下丘脑视上核受损引起A.水利尿 B.尿崩症 C.尿失禁 D.尿潴留26. 剧烈运动时,尿量减少的原因是A.肾小囊内压增高 B.肾血流量减少C.血浆液体渗透压降低 D.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降低27. 用家兔做尿生成影响因素的实验,请指出下列实验结果何者是错误的A.放血后血压下降尿量减少B.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0ml,尿量增多C.静脉注射垂体后叶激素2μl,尿量增加D.静脉注射20%葡萄糖10ml,尿量显著增加28. 近端肾单位的主要功能是A.分泌醛固酮 B.释放抗利尿激素C.释放肾素 D.尿液的浓缩和稀释29. 某患者尿素的清除率为80ml/min,菊粉清除率为125ml/min,两者有差异,其原因为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B.肾小管可以对尿素进行重吸收C.肾小球滤过率减少D.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减弱30. 给某患者静脉注射25%葡萄糖溶液100ml,患者倾刻尿量显著增加,测定尿糖为阳性,分析患者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肾小管容质浓度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B.肾小管对水的通透性增加C.肾小球滤过率增加D.肾小管对Na+重吸收减少二、问答题1.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差异?2.肾脏滤过大量的液体,然后又将其99%的重吸收,这是为什么?有什么生理意义。
病理生理学第八章 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与疾病试题和答案
的细胞凋亡特点?
C.细胞凋亡时胞膜及细胞器相对完整;细
A.缺血早期以细胞凋亡为主,晚期以细胞
胞坏死时细胞结构全面溶解
坏死为主
D.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的合成;细胞
B.在梗死灶的中央以坏死为主,梗死灶的
坏死过程中无新蛋白的合成
周边以凋亡为主
E.细胞凋亡时局部无炎症反应;细胞坏死
C.轻度缺血以细胞凋亡为主,重度缺血以
A.可逆性
B.阶段性
E.其活化需活化部位去磷酸化
C.检查点
D.单向性
7.不属于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
E.受细胞微环境影响 3.细胞增殖周期的顺序依次是:
A.G1→M→G2→S B.G1→S→G2→M C.M→G1→G2→S D.S→G1→M→G2 E.M→S→G1→G2 4.有关 cyclin 的描述错误的是:
时局部有炎症反应
细胞坏死为主
D.急性缺血以细胞凋亡为主,慢性缺血以
细胞坏死为主
E.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缺血-再灌注损伤发
生的细胞凋亡比同时间的单纯缺血严重
48.心肌缺血造成的细胞死亡形式,下列哪项
说法是正确的?
A.是坏死,有办法加以干预
B.是凋亡,有办法加以干预
C.是坏死,无办法加以干预
D.是凋亡,无办法加以干预
A.Fas 基因上调 B.感染细胞表达 gp120
A.NGF
B.EGF
C.TNF 分泌↑
C.Bcl-2
D.Bcl-XL
D.感染细胞表达 tat 蛋白
E.Bax
E.IL-2 分泌↑
39.凋亡双向调控基因是:
46.关于艾滋病发病过程中的细胞凋亡,下列
A.c-myc
B.Bcl-2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课程概述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发病机理以及疾病全过程中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一般规律,揭示疾病本质的科学。
它是一门机能性基础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实验学科。
通过学习病理生理学,学生可正确掌握认识及处理疾病的思维方法,为学生学习各门临床课奠定基础。
本课程奠基于雄厚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的基础之上,故必须有扎实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知识。
本课程总课时73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别为46:27学时。
理论课以课堂讲授为主,重点是病因、发病机理,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实验以建立疾病的动物模型为主,训练学生基本操作机能,培养学生初步科学实验能力,结合临床进行病例讨论。
适用教材:《病理生理学》(苏静怡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地二版),主要参考教材《病理生理学》(金慧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
正文部分第一章病理生理学总论学时:4学时第一节病理生理学的基本任务掌握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内容;熟悉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方法;了解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疾病概论理解什么是疾病,掌握病理过程的概念及二者的关系。
第三节病因学总论一、疾病发生的外因:掌握病因及条件(诱因)的概念及其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熟悉致病因素的分类;了解生物性病因的致病特性。
二、疾病发生的内因:熟悉机体机能状态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了解自然、后天及人为的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
第四节发病学总论一、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熟悉屏障的分类及作用特点,了解致病因素蔓延的常见途径。
二、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疾病发展的因果交替规律;熟悉症状与体征的概念;了解损伤与抗损伤过程的相互关系及疾病发展的影响。
三、疾病转归的一般规律:熟悉疾病康复的概念;掌握死亡、脑死亡的概念,传统的死亡分期及其主要特征,复活的条件;了解判断死亡的标准,植物状态与脑死亡的区别。
第二章水和电解质代谢障碍第一节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学时:3学时一、熟悉正常人体与电解质的含量、分布、不同体液间水与电解质的交换,人体水的出入量以及与电解质的调节。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一、课程名称: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二、教学对象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
三、学分与学时:4学分:总学时为70学时,其中理论课45学时,实验课25学时。
四、课程模块及课程属性: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必修考试课程。
五、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病理生理学是从机能代谢的角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在医学教学中,它是一门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它的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依据。
六、教学重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各章节内容的基本概念、发生机制、机能代谢变化。
七、主要先修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人体解剖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免疫学、生物物理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
八、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疾病,作为研究疾病的基础课,它需要引导学生在了解正常人体知识的基础上过渡到学习基本病理过程及重要器官功能衰竭的有关知识上来。
从而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的本科医学生。
第一章绪论、疾病概论(3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与教学任务;2.熟悉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和一般规律;3.了解新的死亡(脑死亡)概念。
【主要内容】一、绪论:1.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教学任务。
2.病理生理学的学习内容及主要学习和研究方法。
3.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二、疾病概论:1.疾病概念。
2.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一般规律和转归。
3.脑死亡的诊断标准和意义。
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3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低容量性低钠血症、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水肿、水中毒的基本概念、发生原因、发生机制、机体机能代谢变化及临床特征。
2、熟悉钾代谢障碍的分类、发生原因、发生机制、机体机能代谢变化及临床特征。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一、第一章:绪论1. 教学目标:了解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理解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和地位。
2. 教学内容:介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
讲解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重要性。
二、第二章:疾病的基本概念1. 教学目标:掌握疾病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病因。
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转归。
2. 教学内容:讲解疾病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介绍病因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机制。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疾病的基本概念和病因。
三、第三章:炎症1. 教学目标:掌握炎症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病理变化。
理解炎症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2. 教学内容:讲解炎症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病理变化。
介绍炎症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炎症的基本概念和病理变化。
四、第四章:肿瘤1. 教学目标:掌握肿瘤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病因。
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生长和扩散。
2. 教学内容:讲解肿瘤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病因。
介绍肿瘤的发生机制、生长和扩散。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肿瘤的基本概念和病因。
五、第五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1. 教学目标:掌握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类型及其机制。
理解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对疾病的影响。
2. 教学内容:讲解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类型及其机制。
介绍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对疾病的影响。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类型及其机制。
六、第六章:遗传性疾病1. 教学目标:了解遗传性疾病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遗传方式。
掌握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及其发病机制。
2. 教学内容:讲解遗传性疾病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遗传方式。
介绍常见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病理生理学》课程教案
《病理生理学》课程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病理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病理过程和疾病机制。
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病理生理学的基本知识,提高其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病理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掌握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3.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疾病诊断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病理生理学概述1.1 病理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1.2 疾病的发生与发展1.3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2.1 细胞损伤的类型和机制2.2 细胞坏死和凋亡2.3 纤维化和再生第三章:炎症3.1 炎症的基本概念和类型3.2 炎症的发病机制3.3 炎症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第四章:免疫病理4.1 免疫的基本概念和机制4.2 自身免疫性疾病4.3 过敏反应和移植排斥反应第五章:遗传性疾病5.1 遗传性疾病的类型和机制5.2 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举例5.3 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PPT等形式,系统地介绍病理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疾病机制。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病例,引导学生运用病理生理学知识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病理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其对病理生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和测验:布置相关作业和测验,评估学生对病理生理学知识的应用和理解能力。
3. 临床实践:评估学生在临床实习中的表现,包括疾病诊断和治疗能力的提升。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6.1 教学评价方法定期考核: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课堂互动: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如提问、讨论等。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6.2 学生反馈定期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难度等方面的反馈。
病理生理学习题:第八章 缺血
第八章缺血—再灌注损伤一、选择题A型题1.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A.缺血后引起的损伤B.缺血后恢复血流,损伤加重C.缺血后恢复血流引起的后果D.再灌注后引起的损伤E.不可逆性损伤2.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A.体外循环后B.PTCA后C.器官移植后D.断指再植术后E.输血、输液后3.下列哪一种因素不会影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A.缺血时间的长短B.组织侧枝循环有无C.组织的营养状态D.需氧程度E.再灌注条件4.自由基是指A.极易被氧化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B.极易被还原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C.具有单价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D.外层轨道上具有单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E.外层轨道上具有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5.自由基不包括A. B.OH· C.LOO· D.H2O2 E.CH3·6.氧在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作用下,接受不同数量的电子可以生成以下物质,除了A.H2OB.H2O2C.D.OH·E.7.对核酸损伤作用最强的氧自由基是A. B. C.OH· D.LOO· E.H2O28.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能清除A. B. C.OH· D.Cl· E.H2O29.二甲基亚砜能清除A. B. C.OH· D.LOO· E.H2O210.清除的是A.维生素AB.别嘌醇C.超氧化物岐化酶D.二甲基亚砜E.过氧化物酶11.黄嘌呤氧化酶主要存在于A.白细胞B.内皮细胞C.肌细胞D.巨噬细胞E.上皮细胞12.下列哪种酶催化黄嘌呤脱氢酶转变为黄嘌呤氧化酶?A.钙依赖性蛋白酶B.锌依赖性蛋白酶C.镁依赖性蛋白酶D.钼依赖性蛋白酶E.铜依赖性蛋白酶13.氧自由基可通过以下途径产生,除了A.H2O2经CAT作用B.儿茶酚胺的自身氧化C.钙进入线粒体增多D.激活的中性粒细胞耗氧量增加E.黄嘌呤氧化酶增多14.再灌注时氧自由基不由下列哪种细胞产生?A.中性粒细胞B.血管内皮细胞C.单核细胞D.死细胞E.巨噬细胞15.使染色体发生畸变的自由基是A. B.CL· C. D.LOO· E.OH·16.能产生氧自由基的体液性因素是A.白三烯B.血管紧张素C.血栓素D.儿茶酚胺E.内皮素17.脂质过氧化可造成多种损害,除了A.膜的液态性、流动性降低B.造成细胞信号转导功能障碍C.形成前列腺素白三烯等活性物质D.使磷酸肌酸生成增加E.造成细胞肿胀18.生物膜脂质过氧化不可能导致A.细胞膜结构损伤B.ATP合成增加C.离子通道改变D.细胞信号转导异常E.白细胞趋化19.钙反常对细胞损伤的程度主要与何因素有关A.无钙灌注的时限B.灌注液的温度C.灌注液的pHD.再灌注时钙浓度E.再灌注时的氧分压20.钙超载的直接机制是A.H+-Ca2+交换异常B.K+-Ca2+交换异常C.Na+-Ca2+交换异常D.Mg2+-Ca2+交换异常E.P3+-Ca2+交换异常21.肌浆网膜损伤引起钙超载的机制是A.肌浆网对Ca2+的通透性增高B.肌浆网钙泵摄Ca2+减少C.蛋白激酶C活化激活Na+/Ca2+交换蛋白D.Ca2+从肌浆网流入胞浆增多E.以上均不是22.下列哪项与细胞内钙超载发生无关A.细胞膜外板与糖被膜分离B.钙泵功能加强C.Na+-Ca2+交换加强D.线粒体功能障碍E.细胞膜通透性增加23.线粒体损伤造成钙超载的机制是A.ATP生成减少,钙泵功能抑制B.ATP生成减少,钠泵功能抑制C.细胞色素氧化酶功能失调D.肌苷生成增多E.电子传递链功能抑制24.下列哪项在钙超载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中不存在A.肌原纤维过度收缩B.促进氧自由基生成C.激活磷脂酶D.引起内质网破坏E.线粒体功能障碍25.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蛋白激酶C激活的主要细胞信号转导途径是A.通过β肾上腺能受体经Gs偶联进行B.通过α1肾上腺能受体经Gq偶联进行C.通过α2肾上腺能受体经Gi偶联进行D.通过肾上腺能受体经Gq偶联进行E.通过α1肾上腺能受体经Gs偶联进行26.再灌注时白细胞增多与下列何种物质增多有关A.补体B.白三烯C.激肽D.组胺E.前列腺素27.不参与白细胞介导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是A.堵塞毛细血管B.增加血管壁通透性C.产生氧自由基D.释放溶酶体酶E.细胞内钾过荷28.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微血管血流阻塞的主要原因是A.血小板聚集B.红细胞聚集C.白细胞黏附D.脂肪颗粒栓塞E.DIC29.缺血-再灌注损伤最常见于A.脑B.肾脏C.心脏D.肠E.肺30.最常见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是A.室性心律失常B.室上性心动过速C.房室传导阻滞D.房性早搏E.房颤31.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基本条件是A.缺血的时间B.再灌注恢复速度快C.缺血心肌数量多D.缺血程度重E.再灌注区存在功能可恢复的心肌细胞32.缺血-再灌注引起心肌超微结构严重损害的一个标志是A.线粒体肿胀、嵴断裂B.肌原纤维断裂C.肌纤维节段性溶解D.心肌出血、坏死E.出现收缩带33.心肌顿抑是指A.心肌缺血所致的可逆性损伤B.心功能障碍C.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可逆性收缩功能降低D.心急坏死E.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的不可逆性损伤34.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下列哪种物质增加?A.糖原B.cGMPC.ATPD.磷酸肌醇E.cAMP35.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组织中那种神经递质性氨基酸减少?A.谷氨酸B.λ-氨基丁酸C.丙氨酸D.谷氨酰胺E.甘氨酸B型题A.B.OH·C.H2O2D.E.LOO·36.最初生成的氧自由基是37.半衰期较长的氧自由基是38.作用最强的氧自由基是39.能通过细胞膜的活性氧是A.B.OH·C.H2O2D.E.LOO·40.CAT能清除41.SOD能清除42.GSH-PX能清除43.维生素A能清除A.血细胞聚集、堵塞微血管B.黄嘌呤氧化酶上升C.Na+-Ca2+交换异常D.有氧氧化转化为无氧酵解E.细胞膜磷脂降解、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增多44.引起Ca2+超载的主要因素是45.引起氧自由基生成增多的机制是46.引起白细胞激活的主要因素是A.Na+/Ca2+交换蛋白B.H+/Na+交换蛋白C.Ca2+泵D.K+/Ca2+交换蛋白E.Na+泵47.缺血再灌注损伤时Ca2+进入细胞的主要途径48.钙反常时Ca2+进入细胞的主要途径49.细胞膜两侧H+浓度差引起钙超载是经激活50.一过性内向离子流形成通过51.与细胞水肿形成有关的是A.黄嘌呤氧化酶B.黄嘌呤脱氢酶C.蛋白激酶C(PKC)D.G蛋白-磷脂酶CE.过氧化氢酶52.能催化生成氧自由基的是53.α1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后可激活54.Ca2+依赖性蛋白酶的底物是55.可间接激活Na+/Ca2+交换蛋白的是二、判断题(对者用T表示;错者用F表示)1.组织器官缺血后恢复血流,缺血性损伤反而加重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
病理生理学教案全册
病理生理学教案全册第一章:病理生理学概述1.1 病理生理学的定义解释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1.2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内容介绍病理生理学涉及疾病的基本过程,如炎症、出血、坏死等。
1.3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讲解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病理生理学和临床病理生理学。
第二章:疾病的基本过程2.1 炎症解释炎症的定义和特点,介绍炎症的类型和炎症介质的作用。
2.2 出血与血栓形成讲解出血的原因和机制,解释血栓形成的过程和临床意义。
2.3 坏死解释坏死的定义和类型,介绍坏死组织的清除过程。
第三章:神经系统疾病3.1 概述介绍神经系统疾病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3.2 神经退行性疾病讲解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特点和病理改变,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
3.3 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解释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原因和临床表现,如病毒性脑炎和细菌性脑膜炎。
4.1 概述介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4.2 高血压解释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讲解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4.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讲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原因和病理改变,介绍其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第五章:消化系统疾病5.1 概述介绍消化系统疾病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5.2 消化性溃疡解释消化性溃疡的定义和分类,讲解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5.3 肝疾病讲解肝疾病的类型和病理改变,如肝炎、肝硬化和肝肿瘤等。
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6.1 概述介绍呼吸系统疾病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6.2 肺炎解释肺炎的定义和分类,讲解肺炎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6.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讲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
7.1 概述介绍泌尿系统疾病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7.2 肾小球肾炎解释肾小球肾炎的定义和分类,讲解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7.3 尿路感染讲解尿路感染的原因、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
第八章:内分泌系统疾病8.1 概述介绍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第八版 病理生理学 休克
是血压下降?
休克认识研究历史
1731年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Le Dran首次使用“shock”概念 Warren和Crile 经典描述(休克综合症) 急性循环衰竭,关键是血压下降 微循环学说(20世纪60年代Lillihei) 休克的细胞、体液机制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第十三章 休克 (Shock)
Concept of Shock
休克是指机体在严重失血失液、感染、创伤 等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 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引起组织细胞缺血、 缺氧、各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 损伤的病理过程。
是晕过去吗?(昏厥)
SIRS:指严重感染、出血、创伤等病因作用引起机
体失控的自我持续放大和自我破坏的炎症。 表现:播散性炎症细胞活化和炎症介质泛滥。 诊断标准: 1.体温>38℃或<36 ℃; 2.心率>90次/分; 3.呼吸>20次/分或PaCO2 <32mmHg; 4.WBC >12×109/L或<4.0×109/L.
肾血流持续不足——少尿或无尿
休克进展期临床表现
三、休克难治期 ( 微循环衰竭期 ) 也称晚期,休克难治期 (一) 微循环的改变 1.微血管麻痹,对血管活性药物失去反应性 →不灌不流 2.血浆外渗,血液浓缩更严重; 血粘度↑,血液高凝状态;
休克Ⅲ期微循环变化
微循环改变的机制
1.血液流变学改变:血液浓缩、RBC、血小板聚集成团
心源性休克 (cardiogenic shock)
心肌源性: 心梗,心肌病等 非心肌源性: 急性心脏压塞 心脏射血受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生理学
第九章细胞凋亡与疾病
一、概念
细胞凋亡: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也成为程序性细胞死亡(PCD)。
生理意义:确保正常发育、生长—指(趾)间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的清除;维持内环境稳定—清除针对自身抗原的T淋巴细胞;发挥积极的防御功能—受感染的细胞发生凋亡,阻止病毒的复制。
二、凋亡的过程与调控
(一)大致过程:四个阶段
凋亡信号转导
凋亡基因激活:接受死亡信号,按预定程序启动凋亡
细胞凋亡的执行:细胞进入死亡执行阶段,主要执行者是核酸内切酶和Caspase,前者彻底破坏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全部指令,而后者导致细胞结构的全面解体。
凋亡细胞的清除:凋亡的细胞被邻近的吞噬细胞等吞噬。
(二)凋亡时细胞的主要变化
1、形态学变化:胞膜及细胞起相对完整,细胞皱缩,核骨所,染色质边集。
凋亡小体出现(凋亡细胞的特征性改变)。
整个凋亡过程没有细胞内容物的外漏,所以不伴有局部的炎症反应。
2、生化改变:DNA片段化断裂,蛋白质的降解。
核固缩,DNA片段化,电泳时呈“梯状”条带。
内源性核酸内切酶激活,切割染色质。
Ca2+/Mg2+可增强它的活性,而Zn2+能抑制其活性。
Caspase的激活,对底物天冬氨酸部位有特异水解作用,活性中心是富含半胱氨酸的蛋白酶。
主要作用是灭活细胞凋亡的抑制物,水解细胞的蛋白质结构,导致细胞解体,形成凋亡小体。
(三)细胞凋亡的调控
1、凋亡相关因素:诱导性和抑制性因素。
(1)诱导性因素:
激素和生长因子失衡:强烈应激引起的淋巴细胞数量减少,主要是由于糖皮质激素分泌,诱导淋巴细胞凋亡所致。
理化因素:射线、高温、抗癌药物等。
例如,电离辐射可产生大量自由基,使细胞处于氧化应激状态,DNA受损,引起细胞凋亡。
免疫性因素:细胞毒T淋巴细胞可分泌粒酶,引起靶细胞凋亡。
微生物学因素:细菌、病毒等的感染。
HIV感染时,可导致大量CD4+淋巴细胞凋亡。
(2)抑制性因素:一些细胞因子(IL-2,神经生长因子等);某些激素(ACTH,睾丸酮,雌激素等);某些二价金属离子,如Zn2+;药物,如苯巴比妥、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等;病毒如EB病毒等及中性氨基酸都有类似作用。
2、凋亡信号的转导
凋亡信号转导系统是连接凋亡诱导因素与核DNA片段化断裂及细胞结构蛋白降解的中间环节。
该系统的特点:多样性—不同种类细胞具有不同信号转导系统;耦联性:同一个信号,在不同条件下,既可以引起凋亡,也可以引起增殖;同一性:不同诱导因素可通过同一信号转导途径触发细胞凋亡;多途性:同一诱导因素可通过多条信号转导途径诱发细胞凋亡。
(1)胞内Ca2+信号系统:起传递凋亡信号的作用。
Ca2+水平升高,可诱导B淋巴细胞的凋亡。
(2)cAMP/PKA信号系统:cAMP是细胞凋亡信号。
cAMP升高,可激活cAMP依赖的PKA,导致蛋白质功能改变。
糖皮质激素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的机制:先激活Ca2+/钙调素信号系统,然后钙调素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胞内cAMP浓度上升,进而激活PKA,引起细胞凋亡。
(3)Fas蛋白/Fas配体信号系统:Fas蛋白为跨膜蛋白,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
作用途径:Fas配体或抗Fas抗体与Fas蛋白结合,引起神经鞘磷脂酶的活性迅速上升,使神经鞘磷脂分解产生神经酰胺,神经酰胺作为第二信使激活相应的蛋白激酶,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抗Fas抗体与TNF与Fas蛋白结合后激活ICE样的caspase,后者造成细胞凋亡;Fas 蛋白还可通过Ca2+信号系统传递死亡信息。
(4)神经酰胺信号系统:电离辐射、TNF-α、Fas抗原、糖皮质激素都可通过该信号系统诱导细胞凋亡。
神经酰胺的水解产物鞘氨醇在激酶作用下形成1-磷酸鞘氨醇
(SPP),SPP具有抗凋亡的作用。
(5)二酰甘油/蛋白激酶C信号系统:二酰甘油是PKC的内源性激活物,肿瘤刺激剂佛波酯是PKC的外源性激活物。
(6)酪氨酸蛋白激酶(PTK)信号系统:该系统对凋亡起负调控作用。
此信号途径被阻断,可引起细胞凋亡。
生长因子或细胞因子的撤除引起的凋亡就是由于酪氨酸蛋白激酶不能被有效激活所致。
3、凋亡相关基因:抑制凋亡基因、促进凋亡基因、双向调控基因。
(1)Bcl-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的缩写。
第一个被确认有抑制凋亡作用的基因。
机制是:直接的抗氧化;抑制线粒体释放促凋亡的蛋白质(细胞色素C、凋亡诱导因子);抑制促凋亡性调节蛋白Bax、Bak的细胞毒作用;抑制凋亡蛋白酶的激活;维持细胞钙稳态。
2、P53:野生型P53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该基因突变后可抑制细胞凋亡。
分子警察。
3、c-myc,Bcl-x:c-myc是癌基因,既可诱导细胞增殖,有能诱导细胞凋亡。
c-myc基因,如果生长因子不足,就发生凋亡,反之,就处于增殖状态。
Bcl-x基因可翻译出两种蛋白Bcl-XL和Bcl-Xs,前者抑制细胞凋亡,后者促进凋亡。
三、细胞凋亡的机制
(一)氧化损伤:氧自由基的损伤。
各种氧化剂(H2O2等)可直接诱导凋亡,抑制SOD的活性也可导致凋亡。
机制:1、氧自由基激活P53基因;2、活化多聚ADP核糖转移酶;3、攻击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直接造成细胞膜的损伤;4、
激活Ca2+/Mg2+依赖的核酸内切酶;5、引起细胞膜结构破坏,使Ca2+通透性增加;6、活化核转录因子NF-κB,AP-1等,加速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二)钙稳态失衡
机制:1、激活Ca2+/Mg2+依赖的核酸内切酶;2、激活谷氨酰胺转移酶,利于凋亡小体形成;3、激活核转录因子;4、Ca2+在ATP 配合下暴露核小体之间的酶切位点,有助于DNA内切酶切割DNA。
(三)线粒体损伤:
机制: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通透性转换孔(PTP)在凋亡诱导因素作用下由正常情况下的关闭状态转为开放,使细胞凋亡的启动因子从线粒体逸出。
四、凋亡与疾病
(一)细胞凋亡不足:肿瘤、自身免疫病。
(二)凋亡过度:
1、心血管疾病
心肌缺血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此类细胞凋亡的特点—缺血早期以细胞凋亡为主,晚期以细胞坏死为主;梗死灶的中央以细胞坏死为主,周边部分以细胞凋亡为主;轻度缺血以细胞凋亡为主,重度缺血通常发生坏死;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发生的凋亡比同时间的单纯缺血更严重;急性、严重的心肌缺血以心肌坏死为主,慢性、轻度的以凋亡为主。
心力衰竭:此过程中,氧化应激、压力或容量负荷过重、神经内分泌失调、细胞因子、缺血、缺氧都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
2、神经元退行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氏病(AD),帕金森氏病,多发性硬化症等。
AD造成神经元丧失的主要机制是细胞凋亡—与Ca2+内流增加,激活与β-淀粉样蛋白合成增加有关的基因,神经元内β-淀粉样蛋白合成增加,从而导致神经元凋亡。
3、病毒感染:HIV感染导致CD4+淋巴细胞发生凋亡的因素:
(1)gp120与CD4+受体分子结合触发CD4+淋巴细胞凋亡。
(2)合胞体形成:受HIV感染的大部分CD4+淋巴细胞逐步融合形成合胞体,在这个过程中或之后即可发生凋亡
(3)Fas基因表达上调:使CD4+淋巴细胞对Fas介导的凋亡敏感性提高。
(4)T细胞激活:HIV感染引起CD4+淋巴细胞处于被激活状态,但与正常情况不同的是,CD4+淋巴细胞不但不发生增殖,反而发生凋亡。
因为所处环境中生长因子的不足所致。
(5)细胞因子:TNF可通过与TNF受体-1结合而启动死亡程序,也可刺激CD4+淋巴细胞产生大量氧自由基,通过氧化应激触发凋亡。
(6)tat蛋白:HIV感染的细胞产生,可自由透过细胞膜。
进入CD4+淋巴细胞,诱导细胞产生氧自由基,增强Fas抗原表达而提高细胞对凋亡的敏感性。
(7)HIV慢性感染阶段:受感染的CD4+淋巴细胞可作为效应细胞,
未受感染的CD4+淋巴细胞可作为其靶细胞而被诱导发生凋亡。
(这是慢性HIV感染时CD4+淋巴细胞减少的主要原因)。
(三)细胞凋亡不足与过度并存
动脉粥样硬化即属于此种情况,对内皮细胞而言是凋亡过度,对平滑肌细胞而言则是凋亡不足。
五、细胞凋亡在疾病防治中的意义
1、利用凋亡相关因素
外源性TNF-α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抑制Bcl-2抗凋亡作用;激活ICE--促进凋亡细胞的解体;引发氧化应激,增强P53的促凋亡作用。
2、干预凋亡信号转导:
阿霉素刺激肿瘤细胞在其细胞膜上表达Fas/FasL,导致肿瘤细胞间相互作用、交联、引起凋亡。
SPP具有转递增殖信号拮抗凋亡的作用。
3、调节凋亡相关基因:野生型P53突变后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效应减弱。
4、控制凋亡相关的酶:凋亡执行阶段核酸内切酶和Caspases发挥关键性作用,抑制其活性,可阻止细胞凋亡。
另外提升细胞内Ca2+水平可加速凋亡。
5、防止线粒体跨膜电位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