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声屏障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环境噪声声屏障课程设计

环境噪声声屏障课程设计

环境噪声声屏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环境噪声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掌握声屏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声屏障及其在设计中的考虑因素。

3. 学生能够解释声屏障的降噪原理,并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环境噪声问题,提出合理的声屏障设计方案。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进行声屏障设计的实验探究。

3.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文字和口头表达等方式,清晰展示声屏障设计过程和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对噪声污染治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学生通过声屏障设计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学生能够关注社会发展,了解声屏障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学实践课程,结合物理知识和环境科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环境噪声基础知识:噪声的定义、噪声的危害、噪声污染治理的重要性。

-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噪声与噪声污染”2. 声屏障概述:声屏障的概念、作用、分类及设计原则。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声屏障及其设计”3. 声屏障降噪原理:声波传播、声屏障的反射、吸收和散射。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声屏障的降噪原理”4. 声屏障设计方法:声屏障结构设计、材料选择、高度和长度计算。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五节“声屏障设计方法”5. 声屏障设计实践:案例分析、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数据收集与分析。

- 教材章节:第三章“噪声治理实践”6. 声屏障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介绍典型声屏障工程案例,激发学生兴趣。

隔音声屏障工程设计方案

隔音声屏障工程设计方案

隔音声屏障工程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噪音污染成为了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在城市中,交通、建筑施工、工业生产等因素都会产生大量噪音,对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减少噪音对居民的影响,隔音声屏障工程设计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

本文将从隔音声屏障的设计原理、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方面对隔音声屏障工程设计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隔音声屏障的设计原理隔音声屏障是通过屏蔽来自噪声源的声波振动,从而减少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反射、吸收和绕射三种方式。

1. 反射:隔音声屏障将噪音反射回噪音源,从而减少传播到周围环境的噪音。

通过改变声波的传播方向,可以减少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 吸收:隔音声屏障的材料可以吸收部分声波能量,从而减少噪音的传播。

选择适合的吸音材料对于隔音声屏障的效果非常重要。

3. 绕射:隔音声屏障可以使声波绕射,从而减少噪音传播的路径,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以上三种原理的结合,可以有效地减少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达到隔音的效果。

三、隔音声屏障的材料选择1. 隔音声屏障表面材料隔音声屏障表面材料的选择对于隔音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表面材料需要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耐久性,以便能够反射声波。

同时,表面材料的纹理和形状也会影响声波的反射。

常见的隔音声屏障表面材料包括金属板、混凝土板以及玻璃钢板等。

2. 隔音声屏障吸音材料在隔音声屏障内部应选择适合的吸音材料,以提高隔音效果。

通常选择的吸音材料包括玻璃纤维、聚酯纤维、岩棉等。

吸音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其吸音系数、耐久性和易安装性等因素。

3. 隔音声屏障支撑结构材料隔音声屏障的支撑结构一般使用钢材或混凝土,以保证隔音声屏障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同时,支撑结构的材料选择也会影响隔音声屏障的安装、维护等方面,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选择。

四、隔音声屏障的结构设计1. 隔音声屏障的高度和长度隔音声屏障的高度和长度需要根据具体的噪音源和周围环境进行设计。

噪声治理工程课程设计

噪声治理工程课程设计

噪声治理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噪声治理工程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措施,掌握噪声治理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提高学生对噪声污染的认识和解决噪声问题的能力。

1.了解噪声治理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噪声治理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流程;3.了解噪声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4.能够运用噪声治理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噪声问题;5.能够制定简单的噪声治理方案;6.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噪声治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噪声治理工程的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噪声治理工程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措施。

1.噪声治理工程的基本概念:噪声的定义、分类和危害;噪声治理的概念和意义。

2.噪声治理工程的基本原理: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噪声治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噪声治理工程的流程:噪声治理项目的立项、设计、施工和验收。

4.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噪声污染防治法规、标准和技术;噪声污染防治设备和材料。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噪声治理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就噪声治理工程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噪声治理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噪声治理工程的实际应用。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噪声治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噪声治理工程》及相关辅助教材;2.参考书:噪声治理工程的学术著作和研究报告;3.多媒体资料:噪声治理工程的图片、视频和动画;4.实验设备:噪声治理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

铁路噪声声屏障设计

铁路噪声声屏障设计

铁路噪声声屏障设计1、项目概况1.1项目设计背景:以下情况为我国拟建邯郸至黄骅港铁路线经过王庄时的基本情况。

噪声源强:货车的速度为80km/h,噪声源强为81.9dB,长度为890m;客车的速度为120 km/h,噪声源强为78.9dB,长度为432m。

车流量为:近期,货车44列/日,客车4列/日;远期,货车58列/日,客车6列/日。

现状监测值见下表:现场示意图如下:图一敏感点情况图1.2项目设计意义:铁路以其速度快、运能大、能耗低等一系列的技术优势适应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铁路客运向高速、舒适、安全的方向发展,已成为世界铁路发展的总趋势。

1994年我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广深线(160km/h)式投入运营。

2003年12月顺利开通了第一条时速达200km/h的秦沈快速客运专线,2008年4月,设计速度达300 km/h京沪高速铁路正式开工建设,08年8月我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同时也是世界第一个营运速度达至U350 km/h的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但与此同时高速铁路的建设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振动、噪声及电波干扰等,其中以噪声的社会影响最大。

设置声屏障是控制噪声特别是交通噪声的重要措旋,国外对穿过市区和居住区的高速公路、轨道交通、高架桥、铁路等交通干线的两侧都普遍设有声屏障,实现了其他降噪手段所不能代替的效果。

从广义上讲,铁路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规划、管理、铁路结构(包括轨道、轨枕、道床等)又是解决噪声问题的另一方面,而铁路声屏障是一种设置于铁路交通噪声源和两侧受保护地区(或噪声敏感点)之间的声学障板,它是降低铁路交通噪声对交通线路两侧区域局部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声屏障是位于声源与受声点之间的具有足够面密度的声遮挡结构,利用声源两侧局部地区建造的有限长声屏障可使声源的运行噪声在传播过程中有一显著的附加衰减,从而减弱接收者所在的一定区域内的噪声影响,以改善周围环境的声环境质量。

噪声声屏障 课程设计

噪声声屏障 课程设计

第一章绪论1.1设计目的及意义《噪声控制工程》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的学科,课程设计是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个简单的工程设计方案,使学生不但能够补充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能够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这门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噪声控制工程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计算、工程制图、实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为今后能够独立进行某些噪声控制工程的开发建设及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1.2设计任务和内容1.2.1.相关内容内蒙古工业大学一宿舍楼西侧 17m 处相临一条马路,来往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影响到宿舍楼里同学们正常休息,现需设计一声屏障来解决这一问题。

该道路路宽21 米(双向六车道),路面为沥青路面,主楼为四层,总长度为 90 米。

根据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方法和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在距离马路边缘靠近宿舍楼这一侧1m处,昼间实测噪声值为78dB,夜间实测噪声值为69dB。

在宿舍楼一至四层窗外实测噪声值分布如下表1。

表1 噪声实际测量值1.2.2涉及内容及要求(1)结合我国相关标准,为该楼设计一声屏障;(2)完成噪声敏感建筑物有关参量和使用标准的确定、声屏障设计和计算声屏障结构、材料及在两座建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声屏障的设计除了达到预期的降噪指标外,还应符合景观、结构、造价和养护等方面的要求。

(3)编写设计说明书;(4)绘制声屏障结构尺寸图,安装布置图。

1.3噪声基本知识1.3.1噪声定义噪声对环境的污染与工业的三废一样,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害。

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噪声就是各种频率和声强杂乱无序组合的声音。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令人不愉快、讨厌以致对人们健康有影响或危害的声音就是噪声。

1.3.2噪声来源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它们是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和生活噪声。

声屏障课程设计声屏障

声屏障课程设计声屏障

声屏障课程设计声屏障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屏障的定义、作用和分类;2. 使学生了解声屏障的设计原理和影响因素;3. 引导学生掌握声屏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声学知识分析声屏障效果的能力;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声屏障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共同解决声屏障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认识到声屏障在噪声控制方面的重要性;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科学探究领域,结合物理、环境等学科知识,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声学基础知识,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声屏障基本概念:- 声屏障定义与作用- 声屏障的分类及特点2. 声屏障设计原理:- 声波传播基本原理- 声屏障设计的影响因素- 声屏障设计的基本原则3. 声屏障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城市道路声屏障设计- 高速铁路声屏障设计- 工业园区声屏障设计4. 声屏障效果评价:- 声学性能评价指标- 声屏障效果预测与评估方法5. 课堂实践与讨论:- 设计简单的声屏障方案- 团队合作,分析声屏障效果- 案例讨论,总结声屏障设计经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声屏障基本概念第二课时:声屏障设计原理第三课时:声屏障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第四课时:声屏障效果评价第五课时:课堂实践与讨论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于声屏障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效果评价等理论知识,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声屏障相关知识点。

道路隔声屏障课程设计

道路隔声屏障课程设计

道路隔声屏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道路隔声屏障的基本概念、作用及分类;2. 学生掌握道路隔声屏障的设计原理和关键参数;3. 学生了解我国道路隔声屏障的相关政策和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道路隔声屏障的实际问题;2.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简单的道路隔声屏障方案;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并掌握道路隔声屏障的最新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噪声治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意识;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本课程针对八年级学生,结合物理、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科学精神。

同时,课程目标明确、具体,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 道路隔声屏障基本概念:包括噪声污染、隔声屏障的定义,以及隔声屏障的分类和功能;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噪声污染与防治》。

2. 道路隔声屏障设计原理:介绍隔声屏障的设计原理,如吸声、反射、透声等;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噪声控制技术》。

3. 道路隔声屏障关键参数:包括隔声量、插入损失、声学性能等;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五节《隔声屏障的性能评价》。

4. 我国道路隔声屏障相关政策与标准:介绍我国在道路隔声屏障方面的政策法规及标准;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环境噪声政策与法规》。

5. 道路隔声屏障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道路隔声屏障工程案例,了解其设计、施工及效果评估;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六节《隔声屏障工程实例》。

6. 道路隔声屏障设计与实践:指导学生进行道路隔声屏障设计,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七节《隔声屏障设计方法》。

噪声课程设计说明书

噪声课程设计说明书

噪声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噪声的定义、来源和分类;2. 掌握噪声的危害、影响以及噪声污染的评价指标;3. 了解防治噪声的基本措施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噪声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2. 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进行噪声监测;3. 能够运用图表、数据等展示噪声污染状况,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注噪声污染问题;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3. 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科学探究领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认识,但噪声相关知识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以实际问题为载体,采用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确噪声污染的危害,掌握防治噪声的基本方法,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噪声的定义与分类- 噪声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噪声的分类: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2. 噪声的危害与影响- 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噪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噪声污染的评价指标:分贝、等效声级等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噪声源控制:吸声、隔声、消声等- 传播途径控制:隔声屏障、绿化带等- 接收者防护:耳塞、耳罩等4. 噪声监测与数据分析- 噪声监测设备的使用方法- 现场噪声监测实践- 数据记录、整理与分析5. 噪声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关于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 城市噪声污染防治政策及标准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噪声的定义与分类,噪声的危害与影响第二课时: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噪声监测设备的使用方法第三课时:现场噪声监测实践,数据记录与整理第四课时:数据分析,噪声相关法律法规介绍教学内容参照教材相应章节,结合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建筑声屏障设计方案

建筑声屏障设计方案

建筑声屏障设计方案建筑声屏障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建筑声屏障的设计目标主要是实现对周围环境噪音的隔离和缓冲,为建筑内部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同时,设计还要考虑美观性、耐久性和可维护性。

二、设计原则1. 隔音性能:声屏障应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能够有效地隔离外部噪声。

可以采用减振材料、吸音材料和缓冲材料等来提高隔音效果。

2. 结构稳定性:声屏障的结构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能够抵抗外部环境的风力、震动等作用。

3. 透明度:对于需要保持视线畅通的场所,声屏障应具备一定的透明度,保持良好的视觉效果。

4. 安全性:声屏障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能够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的安全。

5. 美观性:声屏障的设计应符合建筑整体风格,并且要具备一定的美观性,使其能够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6. 可维护性:声屏障的设计应方便维护和清洁,减少维护的工作量和成本。

三、设计方案1. 结构设计:声屏障可以采用混凝土结构或金属结构,具体选择要根据周围环境和建筑风格来确定。

结构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可采用加固梁柱、设置支撑等方法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2. 声学材料:可以在声屏障内侧采用隔音板材,如矿棉板、彩钢板等,以提高隔音效果。

另外,可以在声屏障上方设置吸音棉或吸音板,以减少声音的反射和回声。

3. 缓冲材料:为了减少声屏障与建筑物之间的接触振动,可以在声屏障的底部设置弹性缓冲材料,如橡胶垫、防振螺栓等。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声音的传导。

4. 透明度处理:对于需要保留视线的场所,可以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材料来制作声屏障,在保证透明度的同时,起到隔音的效果。

5. 风力考虑:在地理环境较为复杂的地区,应对声屏障进行风压计算,并考虑增加结构的稳定性,以防止受到外部风力的影响。

6. 美观处理:可以根据建筑和周围环境的风格,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色彩,使声屏障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增加其美观性。

四、实施方案1. 在设计初期,应从声学、建筑结构和美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噪声课程设计-

噪声课程设计-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设计题目 (1)1.2设计目的 (1)1.3设计要求 (1)1.4基本设计资料 (1)1.5内蒙古工业大学第一教学楼楼位置简介 (2)第二章声屏障设计概述 (3)2.1声屏障概述 (3)2.2声屏障设计程序 (3)2.2.1噪声保护对象的确定 (3)2.2.2代表性受声点的确定 (3)2.2.3噪声标准 (4)2.2.4声屏障设计目标值的确定 (4)2.2.5位置的确定 (5)2.2.6几何尺寸的确定 (5)2.3声学原理 (5)2.3.1绕射 (6)2.3.2透射 (7)2.3.3反射 (7)2.3.4 插入损失 (7)第三章声屏障的设计与计算 (8)3.1声源特性 (8)3.2绕射声衰减计算 (8)3.2.1无限长线声源,无限长声屏障 (8)3.1.2无限长线声源及有限长声屏障 (9)3.1.3三组方案的绕射声衰减量计算 (10)3.2透射声修正量的计算 (12)3.3反射声修正量 (13)3.4地面吸声衰减的确定 (13)3.5声屏障实际插入损失 (14)第四章声屏障形状和材料的确定 (15)4.1声屏障形状 (15)4.2吸声材料的选择 (15)4.2.1路面采用吸声沥青 (15)4.2.2在教学楼墙体上粘贴吸声材料 (15)总结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19)环境噪声污染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隔声是噪声控制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在声源和接受者之间插入一个设施,使声波传播有一个显著的附加衰减,从而减弱接收者所在的一定区域内的噪声影响,这样的设施就称为隔声屏障。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隔声屏障时,就会发生发射、透射、绕射三种现象。

本设计是对内蒙古工业大学第一教学楼旁交通道路声屏障的设计。

根据声屏障的位置、几何尺寸和材料结构的不同,设计声屏障,达到降噪的目的。

关键词:隔声屏障;声屏障设计;噪声;降噪效果Environmental noise pollution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Nois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techniques in the noise control. Insert a facility in between the sound source and the receiver, so that the acoustic wave propagation in a significant additional attenuation, which weakens the noise influence in certain areas where the recipient, such infrastructure is called the sound barrier.Acoustic wave propagation in the process, encounter the sound barrier, will launch, transmission, diffraction three phenomena. The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road traffic noise barrier near the first teaching building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sound barrier location, geometry and material structure, design of sound barri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noise reduction.Keywords: sound barrier; sound barrier design; noise; noise reduction effect第一章绪论1.1设计题目内蒙古工业大学第一教学楼道路声屏障设计1.2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环节的进行,目的是使我们通过对环境噪声控制技术基础课程学习的理论、原理部分有更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具备简单的工程设计能力。

声屏障设计说明

声屏障设计说明

声屏障设计说明一、声屏障设计:1.声学设计以敏感点营运中期超标噪声值作为声屏障的最低降噪值要求,并考虑一定的富余量,进行声屏障几何尺寸的设计。

声屏障几何尺寸采用试算法,利用Cadna/A软件进行声场模拟,确定能够实现有效降噪的声屏障几何尺寸,具体详见表1。

2.声屏障结构设计声屏障的结构设计计算主要包括:荷载的计算和组合;立柱的设计、强度及变形验算;螺栓的设计和强度验算;基础的设计与验算:声屏障结构的抗倾覆计算。

声屏障均采取2m—个单元,以立柱和桩基础为中心取一个单元进行计算。

按照0.35kN/m2基本风压对立柱抗弯强度、立柱挠度、钢结构整体稳定性、柱脚强度、焊缝强度、螺栓强度、桩基承载力、基础抗倾覆等以上各项指标进行验算,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在桥梁混凝土防撞护栏上设置2m高轻型声屏障,基础采用锚栓植筋方式固定在混凝土护栏上。

以2m的间距设立H型钢支柱,支柱之间安插透明隔声屏+吸声板复合式屏体。

声屏障单元长度2m,声屏障立面高度为2m,结合护栏有效高度达到3m,采用直立型断面结构。

吸声板采用100mm厚开百叶孔金属吸声板,内填60mm厚聚酶纤维吸声棉,透明隔声屏采用12mm厚加筋亚克力板。

亚克力板采用防脱落装置与H型钢连接,防止声屏障受冲击后亚克力板碎落伤人。

金属吸声屏和透明屏窗框采用钢丝绳防坠索串联后与H型钢连接,防止声屏障受冲击后屏体脱落坠物伤人。

声屏障主要材料技术性能如下:(1)金属吸声屏声屏障金属吸声屏采用开百叶孔铝合金面板,内填聚醋纤维吸声棉,使用厂家生产的成品板。

表面静电喷塑(灰色哑光漆)。

要求表面光沽,无划痕、皱皮、流坠、气泡、变色、和色泽不均等缺陷。

金属吸声屏应具有防腐蚀,抗冻融、防老化、防冲击、防潮、防虫和防紫外线等功能。

表2金属服声屏性能指标(2)亚克力透明板声屏障透明隔音板采用12mm厚加筋亚克力透明板。

板材需满足《声屏障结构技术标准》(GB/T51335-2018)和《公路声屏障第4部分:声学材料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JT/T646.4-2016中对于板材物理化学性能和声学指标的要求。

环境噪声课程设计

环境噪声课程设计

环境噪声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环境噪声的定义、分类及其危害,了解噪声污染的基本知识。

2. 使学生了解噪声监测和评价的方法,掌握防治噪声污染的基本措施。

3. 引导学生认识噪声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噪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噪声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噪声数据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相关的实验和调查。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能就噪声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噪声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危害。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参与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为改善生活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发对环境科学领域的学习兴趣。

本课程针对八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关注噪声问题,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为构建和谐生活环境奠定基础。

教学要求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环境噪声基础知识:- 噪声的定义、分类及其危害- 噪声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噪声监测和评价方法教学内容源自教材第八章“环境噪声”相关内容,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噪声污染的基本知识。

2.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噪声源控制技术- 传播途径控制技术- 噪声受体保护技术- 综合防治措施教学内容结合教材第八章“噪声污染防治”一节,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实验,使学生掌握防治噪声污染的基本措施。

3. 实践活动与拓展:- 噪声监测实践活动- 噪声污染防治调查- 噪声与生活质量的关系讨论教学内容以教材第八章“环境噪声”实践活动为基础,结合课堂所学,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监测、调查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声屏障课程设计纸

声屏障课程设计纸

声屏障课程设计纸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声屏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声屏障的作用、分类和性能指标,掌握声屏障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声屏障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掌握声屏障的性能指标,如隔声效果、吸声效果、耐久性等。

•学习声屏障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声屏障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声屏障设计。

•能够分析实际问题,提出合适的声屏障解决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声屏障的基本概念、原理、性能指标、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声屏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声屏障的分类和性能指标。

3.声屏障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

4.声屏障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声屏障的基本概念、原理、性能指标、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声屏障的设计和应用。

3.实验法:进行声屏障性能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声屏障的性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声屏障设计与应用》。

2.参考书:相关学术论文、技术规范等。

3.多媒体资料:声屏障实验视频、实际应用图片等。

4.实验设备:声屏障性能实验设备。

以上是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声屏障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占总评的30%。

2.作业:布置相关的声屏障设计和管理作业,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占总评的40%。

声屏障设计方案

声屏障设计方案

声屏障设计方案声屏障是指为了减少外界噪音对人们生活和工作造成的干扰,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和设备来隔离和阻隔噪音的传播的一种设施。

下面是一个声屏障设计方案,旨在减少公路交通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1.选址:根据交通流量和噪音源的位置选择适合的声屏障建设地点。

应尽量将声屏障建在交通流量大和噪音源距离较近的地方,以最大限度地隔离噪音。

2.设计:声屏障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具备一定的高度和长度。

声屏障的高度应根据周边居民的需求和噪音特点来确定,一般来说,高度超过噪音源能够起到较好的隔离效果。

长度应根据噪音源的位置和公路的长度来确定,应尽量将声屏障延伸至公路两端,确保整个路段都能受到有效的隔离。

3.材料选择:声屏障的材料应具备一定的吸声性能,能够有效地吸收噪音。

常用的材料有玻璃纤维棉、吸声板等。

在材料选择上,还需考虑其耐候性、抗风性等因素,以确保声屏障的长期使用。

4.结构设计:声屏障应具备一定的结构稳定性,能够抵抗外部力量的作用,如风力等。

可以在声屏障底部设置一定的基础或固定装置,以增加声屏障的稳定性。

5.宽度设计:声屏障的宽度应符合安全标准,不能对交通造成影响。

同时,考虑到声屏障的美观性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应适当控制声屏障的宽度,避免过于庞大。

6.美观性设计:声屏障作为一种城市设施,应具备一定的美观性。

可以在声屏障上设置花砖、涂装等装饰材料,使声屏障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7.维护管理:声屏障的维护管理是保证其长期使用的关键。

需要定期检查声屏障的稳定性、材料的耐久性等,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综上所述,声屏障设计方案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具体设计,包括选址、高度、长度、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宽度设计、美观性设计以及维护管理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建设,可以有效隔离公路交通噪音,保障周边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i型声屏障课程设计

i型声屏障课程设计

i型声屏障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i型声屏障的基本原理、设计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i型声屏障的定义、结构和功能;•理解i型声屏障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了解i型声屏障的应用领域和效果评价。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i型声屏障进行基本设计;•能够分析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i型声屏障解决方案;•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i型声屏障的效果进行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减少噪音污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积极探索i型声屏障的新技术和新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i型声屏障的基本原理:介绍i型声屏障的定义、结构和功能,使学生了解i型声屏障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2.i型声屏障的设计:讲解i型声屏障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i型声屏障的设计过程。

3.i型声屏障的应用:介绍i型声屏障的应用领域和实例,使学生了解i型声屏障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4.i型声屏障的效果评价:讲解i型声屏障效果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对i型声屏障效果进行评价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i型声屏障的基本原理、设计和应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i型声屏障在工程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

3.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亲自操作和观察i型声屏障的性能,加深对i型声屏障的理解。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i型声屏障的设计和应用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声屏障设计计算

声屏障设计计算

声屏障设计计算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第一章概述呼和浩特市外环线噪声污染状况呼和浩特市外环线全长约50KM,环绕整个市区,双向八车道,设计车速为80~100KM/h,拟投入运行。

预测高峰期车流量约为800辆/h,大型车辆居多,道路边线处的噪声高达80~85DB,在本次设计中取83分贝为研究量。

于噪声源位于小区居民住宅区附近,严重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状况。

又因无法对车辆进行降噪处理,所以需要对居民区进行保护。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相关内容小区居民住宅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外环线东北方向48米处,路面为沥青路面,小区住宅区共6层楼,高约18米。

车流量为大约800辆/h,大型车与小型车比例为8:2,车速限制为80~100KM/h。

根据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方法和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计算该区域的噪声值。

测量点s1 、s2、s3距路面中心线距离米,米,米。

如简图1-1所图 1-1 屏障位置简图表-1:噪声计算值预测点位置预测点高度预测点平均声级环境工程07-4班严敏第 1 页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s1 s2 4.5m 10.5m 16.5m 72.164dB 72.100dB 71.982dB s3 设计内容及要求○1结合我国相关标准,设计一声屏障,保障绕城路的通行不影响该小区居民的生活;○2隔声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交通噪声特性;○3确定声屏障的结构线型;○4完成噪声声屏障设计和计算,除了达到预期的降噪指标外,还应符合景观、结构﹑造价和养护等方面的要;○5编写设计说明书○6绘制声屏障结构图环境工程07-4班严敏第 2 页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第二章降噪处理措施的选择控制小区居民住宅楼交通噪声的措施低噪声路面对于中小型汽车,随着行驶速度的提高,轮胎噪声在汽车产生噪声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修筑低噪声路面对于控制交通噪声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所谓低噪声路面,也称多空隙沥青路面,又称为透水(或排水)沥青路面。

它是在普通的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上铺筑一层具有很高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其空隙率通常在15%-25%之间,有的甚至高达30%。

噪声控制及隔音屏设计

噪声控制及隔音屏设计
f=-(sqrt((500-x(1))^2+x(2)^2)+sqrt(x(1)^2+x(2)^2)-500)
r 2 H 2 (500 r ) 2 H 2 500
设高度H范围为1~5,r取值范围0~500
约束条件:function [c,ceq]=confun3(x)
c=[-x(1); x(1)-500; 1-x(2);
1
声源区200m
当遮蔽率小于85%时,声屏障的降噪量不大,超过85%以后,声屏障的降噪量随遮蔽率 的增大而降低较快。因此设计遮蔽率85%,保证隔声屏长度的经济性。
设定:居民区长度为200m,图中C点变化范围为200。
声源区长度:假设三组发电机组相距100m,即声源区长度200。
取隔音屏距离声源5m。
隔音屏长度设计
设隔音屏长度为
a
a 2 10 2 tan 1 0.004 2 500 tan

2 1
2
a 10 85% arctan(0.004) arctan
实际长度应该为202.55米
解得
a 2.55
居民区长度为200m,图中C点变化范围为200。所以隔音屏
3
4
5
6
7
8
9
10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分析曲线可知 , 越小,即距离越近越好,在
r
r 5 后,声程差变化趋于平缓。
考虑到实际情况(安装空间,便于维修发动机),r取3~5之间。
隔音屏高度设计
假设
7
r 5
,分析声程差与隔音屏 一阶导数函数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声声屏障课程设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目的及意义
《噪声控制工程》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的学科,课程设计是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经过完成一个简单的工程设计方案,使学生不但能够补充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能够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经过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这门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噪声控制工程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计算、工程制图、实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为今后能够独立进行某些噪声控制工程的开发建设及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1.2设计任务和内容
1.2.1.相关内容
内蒙古工业大学一宿舍楼西侧 17m 处相临一条马路,来往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影响到宿舍楼里同学们正常休息,现需设计一声屏障来解决这一问题。

该道路路宽21 米(双向六车道),路面为沥青路面,主楼为四层,总长度为 90 米。

根据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方法和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在距离马路边缘靠近宿舍楼这一侧1m处,昼间实测噪声值为78dB,夜间实测
噪声值为69dB。

在宿舍楼一至四层窗外实测噪声值分布如下表1。

表1 噪声实际测量值
内容及要

(1)结合中国相关标准,为该楼设计一声屏障;
(2)完成噪声敏感建筑物有关参量和使用标准的确定、声屏障
设计和计算声屏障结构、材料及在两座建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声屏
障的设计除了达到预期的降噪指标外,还应符合景观、结构、造价和
养护等方面的要求。

(3)编写设计说明书;
(4)绘制声屏障结构尺寸图,安装布置图。

1.3噪声基本知识
1.3.1噪声定义
噪声对环境的污染与工业的三废一样,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
害。

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噪声就是各种频率和声强杂乱无序组合的
声音。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令人不愉快、讨厌以致对人们健康有影响或
危害的声音就是噪声。

1.3.2噪声来源
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它们是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和生活噪声。

交通噪声主要是由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来的。

如汽车、飞机、火车等都是交通噪声源。

调查表明,机动车辆噪声占城市交通噪声的85%。

车辆噪声的传播与道路的多少及交通量度大小有密切关系。

在通路狭窄、两旁高层建筑物栉比的城市中,噪声来回反射,显得更加吵闹。

同样的噪声源在街道上较空旷地上,听起来要大5-10分贝。

工业噪声主要来自生产和各种工作过程中机械振动、摩擦、撞击以及气流扰动而产生的声音。

城市中各种工厂的生产运转以及市政和建筑施工所造成的噪声振动,其影响虽然不及交通运输广,但局部地区的污染却比交通运输严重得多。

因此,这些噪声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应予重视。

生活噪声主要指街道和建筑物内部各种生活设施、人群活动等产生的声音。

如在居室中,儿童哭闹,大声播放收音机、电视和音响设备;户外或街道人声喧哗,宣传或做广告用高音喇叭等。

这些噪声又能够分为居室噪声和公共场所噪声两类,它们一般在80分贝以下,对人没有直接生理危害,但都能干扰人们交谈、工作、学习和休息。

1.3.3噪声的危害
噪声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主要危害以下几方面:
1.3.3.1噪声对人们的正常生活的影响。

噪声对人的睡眠影响极大,人即使在睡眠中,听觉也要承受噪声的刺激。

噪声会导致多梦、易惊醒、睡眠质量下降等,突然的噪声对睡眠的影响更为突出。

噪声会干扰人的谈话、工作和学习
1.3.3.2噪声可诱发疾病。

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主要是内耳的接受器官受到损害而产生的。

过量的噪声刺激能够造成感觉细胞和接受器官整个破坏。

因为噪声经过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以致影响到全身各个器官,故噪声除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外,还会给人体其它系统带来危害。

由于噪声的作用,会产生头痛、脑胀、耳鸣、失眠、全身疲乏无力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

1.3.3.3噪声损害设备和建筑物。

实验研究表明,特强噪声会损伤仪器设备,甚至使仪器设备失效。

噪声对仪器设备的影响与噪声强度、频率以及仪器设备本身的结构与安装方式等因素有关。

当噪声级超过150dB时,会严重损坏电阻、电容、晶体管等元件。

当特强噪声作用于火箭、宇航器等机械结构时,由于受声频交变负载的重复作用,会使材料产生疲劳现象而断裂,这种现象叫做声疲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