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月夜》[1]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 夜
杜 甫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 2、诵读、品味诗歌,体会诗人 内心的情感。 3、学会通过分析意象把握诗歌 的主要情感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月夜
杜甫 (唐代)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断句
①闺中/只/独看 ③香雾/云鬟/湿 ⑤双照/泪痕/干
附: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
祖父杜审言,是三朝宰相。杜甫24岁考进士未第。 这一时期代表作《望岳》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 代表诗作《兵车行》、《丽人行》,对“安史之乱”前 的开边政策进行讽刺,反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文风开 始走向现实主义。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 45——48岁 亲历“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仕途几经 辗转,生活充实,佳作较多。创作达到现实主义高峰。代 表作:《月夜》、《春望》、《北征》、“三吏”、“三 别”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 漂泊11年, 最终客死在旅舟上。代表作:《蜀相》《登高》《春夜 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精读诗歌,合作探究
古代诗话有“诗眼”的说法,认为“一字 之响,能使全句皆奇”。今人认为“诗眼” 就是作品中最能表现意境的关键词句。请 指出这首诗的诗眼来? “独看”“双照”。 “独看”写当下,不仅是妻子在独看, 自己也在独看。浸透了对天下战乱离 散的悲哀。 “双照”既表过去也表将来,包含作者 渴望和平的愿望。
朗读诗歌,品味诗歌,重点突破
1、鄜州望月之人是谁?为什么这样写?
诗人远在鄜州的妻子。首联的“闺中”,系指闺中 人。古代妇女多居于闺房之中。 抒写角度的转换,含蓄地表达诗人的 思念之情,辞旨婉切,更显出诗人对妻 子的一往情深。 曲笔:古人吟诗作词,常用婉转的方法抒情,即 通过想像,从对方着笔来曲折地表达。
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 此诗艺术构思巧妙,以“月”为线索,采 用借景抒情、曲笔手法望月怀人,通过写 诗人对妻子的思念,反映了战乱时代人民 的痛苦,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当堂检测
1、对下面这首《月夜》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B )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A、首联,诗人身在长安(被囚)却从鄜州写起,以对 方写自身。 B、颔联、颈联写儿女的幼稚与美丽,反衬诗人惆怅痛 苦的心情。 C、尾联,想象妻子在重逢之日的情态,反映现实,令 人情凄然,心欲碎。 D、全诗诗人起笔到结束,都是从对方角度叙述的。
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 的情怀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寂寞的情怀。 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五、以月象征高洁的品质。
月亮是古诗歌中常见并且常用的意象, 常用月亮烘托情思,那么本文中“月”传 达什么信息?(同学们开动脑筋,运用所 学的知识谈谈吧!) 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望月怀远
写作背景

天宝十五年(756)六月,诗人把妻儿安置 在鄜州的羌村。八月,听到肃宗即位灵武的消息 后,杜甫自鄜州只身投奔,希望投奔新帝有所作 为,半途中却被安史叛军俘虏,押解(jiè)到长 安。诗人身陷囹圄(lí ng yǔ),心悬妻儿。八月 的一个晚上,月光皎洁,夜凉如水,怀人之情又 在他心里汹涌起来。他痛苦的思念着鄜州的妻儿, 于是写下了这首真挚感人的思亲之作。
2、《月夜》中有两个字既写思念之久,又含思念之深, 湿 寒 这两个字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
布置作业 巩固拓展
以“我心中的杜甫”为题写一篇小文章
要求:①运用杜甫相关的诗句
②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③字数不限
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 旷达的情怀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从诗歌可以看到,在家里的不 仅有妻子,还有儿女。为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者 却说是闺中“独”看呢?
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 “忆长安”,儿女还小,他们不懂得思念 远在长安的父亲,也不理解母亲对父亲的 思念的凄苦心情,因此虽有儿女在旁,但 并不能分解妻子的忧愁。所以,妻子只能 “独看”。这里用小儿女的不解忆衬托妻 子 的“独”, 更突出了妻子看月时的孤独 感。
3、“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为什么会 “湿”,为什么会“寒”?
联想妻子望月之久,忆夫之深,以至 夜深不寐,鬟湿臂寒。 “湿”和“寒”的表象是诗人的想象 和联想,其实是写诗人看月之久,忆 妻之深的痛苦现实。明写妻子思夫之 深,暗写杜甫思妻之切。
4、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期盼? 由于诗人怀妇情殷,更想到妻对他的关注之 切,于是他自然而然地在尾联中表达了他个 人的愿望:将来在什么时候,最好是在安史 之乱平息以后,夫妇二人能共倚薄幔,同庆 团圆,共诉离情,让月光照干他俩脸上的泪 痕,那该是何等的欢乐啊!表达了诗人渴望 战争早日结束,渴望早日与亲人团聚的愿望。 虽然事实上杜甫日后回到羌村和妻儿重聚, 战乱尚未停歇,但这两句里还是隐含着他对 国事的关心。
②未解/忆/长安 ④何时/倚/虚幌
作者简介
•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 “杜少陵”。青少年时期,怀有远大理想,但他仕途 不得志,一生贫困潦倒,饱经忧患。曾经在长安困顿 十年,安史之乱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是我国唐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 其诗忧国忧民,真实感人,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提供 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故称“诗史”。在诗歌创作上 各体兼工,遣词造句,精工巧妙,艺术成就极其突出, 后人称为“诗圣”。 • 其诗风格沉郁顿挫。与李白合称“李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