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规划管理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制造企业产能增加计划制定流程
4.1 制定产能增加计划时应考虑的因素: :制定产能增加计划时,应考虑诸多因素,其中保持系统平衡,产能增加频度 和外部产能的利用是其中主要考虑因素。 1.保持系统平衡:生产第一阶段的产出正好等于生产第二阶段的生产输入, 生产第三阶段的输入需求也恰好等于生产第二阶段的输出,以此类推。但是,这 种完美的生产平衡不可能实现。其原因在于对于不同的生产阶段,生产水平是不 尽相同。例如:对于第一个生产部门来说,在最佳的生产效率下,每月可以生产/ 加工出90 至110 个单位产品;而第二个生产部门即生产的第二阶段每月最多只能 生产/加工出75 至85 个单位产品;而第三个生产部门每月的产量在150 至200 个 单位产品。另外,产品需求的可变性和生产制程本身也会导致生产系统的不平衡。 2.产能增加的频度:在增加产能的过程中应考虑两种成本:产能升级过于频 繁和过于不频繁的成本-频繁调整的结果是成本过高。直接的成本包括调换新旧设 备,培训相应的生产人员。另外,购置新的机器设备的支出往往要比旧设备的销 售的价格高很多。还有,在转型期,暂时关闭工厂同样存在着机会成本。另一方 面,产能变动频度过少同样要付出很高的成本。频度过少意味着一次购入大量的 产能。而任何的多于产能在实际投入生产之前都计算入企业运营成本本。对于制 造企业外包和产能共享是其两个战略策略。
1.2 产能计算方法
制造型企业与其它类型的企业生产能力计算方式不同。稍微复杂一些,表现在产 品的加工环节多,参与加工的设备数量大,设备能力又不是连续变动而呈阶梯式 发展,故各环节加工能力是不一致。计算工作通常从底层开始自下而上(先计算 单台设备的能力,然后逐步计算班组(生产线)、车间、工厂的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的计算的三种类型:流水线生产类型的生产能力、成批加工生产类型的 生产能力、服务行业的生产能力 在以流水线方式生产的制造中,生产能力按每条流水线最小工序能力确定。 例:对于某产品的生产流程编制特定的生产能力平衡表,通过对各个工序的 生产能力分析,平衡不同工序的产能。其编制流程如下: 1.列出该流水线所有工序; 2.列出各个工序上的所有设备型号和机台数; 3.对应每种设备,分析评估利用率损失率:假设满负荷利用率为100%,扣除 相应利用率损失项,其中包括设备维修,换料重开机,等方面的损失,在100%的 满负荷中扣除; 4.实际测量一个小时内机器满负荷状态下的产量,每周按168 小时计算每台 设备周满负荷产量=168*满负荷产量/小时/台 ,168=24 小时/天*7 天 , 5.设备周满负荷产量*实际利用率*机台数=设备实际周产能 ,实际利用率=1利用率损失总和 。 6.将各个工序上不同的设备周实际产能相加求得各个工序的周产能,然后比 较各个工序的周产能,找出最小的数字即确定整条流水线的产能。 在这个例子中,生产能力在表中最小流程即“瓶颈”产能决定。
产能规划管理方法的应用
前言
生产计划的定制工作关键: 生产计划的定制工作关键: 生产任务与产能之间的平衡。 生产任务与产能之间的平衡。
制造产能:生产资源在正常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的一定时期内,经过 综合平衡后所能生产的产品产出量。产能一方面是由机器设备(固定资 产)的产出量所决定;另一方面,产能还指物料和现有的人力资源。 生产能力是反映加工能力的一个技术参数,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 规模。重要性体现在企业需要知道自身生产能力能否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当需求旺盛时,需要考虑如何增加生产能力,以满足需求的增长; 当需求不足时,需要考虑如何缩小规模,避免能力过剩,尽可能减少损 失。 通过产能规划管理的优化方案,提供明确计算产能的方法,以便在 制定生产计划时都显示不同时期的生产能力。
4.2 确定产能需求
在确定产能需求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单一产品线的需求,单一生 产企业的产能和生产网络下产品的分布,通常要依据以下步骤进 行分析:
利用预测技术来对每一生产线上的每一个产品做出预测; 计算设备和人员需求来满足生产线预测; 在计划领域设计设备和人员配置方案。 通常情况下,会在实际的产能和设计需求之间制定“产能缓冲区”。 “产能缓冲”是指超过生产需求以外的多余的产能。 例如:如果在一年中的预计生产需求是100 万单位产品,预计产能是 120 万单位产品,那么它的产能缓冲率为20%,即83%的利用率。如果 设计的产能低于生产需求,即设计产能是100 万个单位产品,生产需 求预计是120 万个单位产品,那么它的的产能缓冲为-16.7%。
2.3调整产能的方法
调整生产能力的措施有调整产能和减少负荷两种方法,
调整产能方法包括: 1.改变人员产能 调整人力:如果缺少人力,则根据需要增加员工,如果人力超出当前需 要,可安排培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或重新分配劳力,把负荷不足的作业 站的人力分配到超负荷的作业站。 安排加班: 加班只能是一种应急措施,绝不是好方法。 2.解决产能瓶颈:重新安排工艺路线,把一部分工作安排到负荷不足的替 代作业站上去。使两个作业站的负荷水平都得到改善。 3.转包:如果相当长的时间超负荷,可把某些瓶颈作业转包给供应商。 调整负荷的措施有: 1.连续作业:减少在工艺路线中两个相连的作业的总的加工时间,在第一 个作业完成整个批量的加工任务之前,把部分已完成的零部件传给第二个 作业。 2.分批生产:将一份订单的批量细分成几个小批量,在同样的机器上同时 安排生产。这种调度方法不能降低负荷,而是将负荷集中在更短时间内。 3.减少准备提前期:将准备过程规范化,减少准备时间,从而降低负荷。 把节省下来的能力用于实际的加工过程。 4.调整订单:考虑把一份订单提前或拖后安排或者先完成一份订单的一部 分,其余部分拖后安排,而某些订单是否可取消等。
首先是已有的生产能力,是近期内的查定能力; 其次是在本年度内新形成的能力。 后者可以是以前的基建或技改项目在本年度形成的能力,也可以是通过管理手 段而增加的能力。计划能力的大小基本上决定了当期生产规模,生产计划量应该与 计划能力相匹配。在编制计划时要考虑市场需求量,能力与需求不大可能完全一致, 利用生产能力的不确定性,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对生产能力作短期调整,以满足市场 需求。 对于老企业可能由于产品方向有所改变,或者是产品结构重新设计,也可能因 为工艺方法有所改进等种种原因,当初的设计能力已完全不能反映实际情况,这时 需要对产能作重新核准,此结果为查定能力。查定能力是企业的实际能力,对于企 业各类计划有指导作用,是企业计划工作的基本参数[1]。
5. 结论
产能规划管理是制造基础管理工作之一,是企 业生存的根本。完善、高效的产能规划管理系 统,可顺利完成生产任务,为实现经营目标、 获取利润奠定基础,为企业长足发展和在竞争 中立于不败之地提供保证。 我们管理水平和行业先进的管理水平还存 在较大差距。随着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把先进 的管理理念引入我们的管理当中已势在必行。
4.3 产能增加核算方法
制造企业产能增加的需求来源于三个方面:
1.如果当前的计划产能在一个时间段内(时间的长度 因企业的不同规定而不同)远远低于订单的需求量时, 通常会考虑购置设备,招聘人员,提高产能。 2.客户和市场提出新的技术需求,要求企业更新技术, 而现有的设备不能有效支持新的技术需求。 3.旧设备导致较低的生产效率,需要更换设备提高生 产效率但是面对产能增加的需求,企业应该如何计算 衡量,来分析判断在现实中是否需要增加产能。
制程设计产能是建厂基建任务书和技术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是按照工厂 设计文件规定的产品方案、技术工艺和设备,通过计算得到的最大产量。 投产后往往要经过一段熟悉和掌握生产技术的过程,甚至改进某些设计,才 能达到制程Leabharlann Baidu计产能。 制程设计产能可以突破:当操作人员熟悉了生产工艺,掌握规律以后,通过改 造可以使实际生产能力超过制程设计产能。 在年度计划中规定要达到的实际生产能力称为计划能力。其包括两大部分。
1. 生产能力计算方法
产能规划管理:通过对市场需求分析和预 测的结果来分析、决策、调整产能配置,使其 能够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在满足市 场需求的同时,节约成本,增加效益。 1.1 生产能力分类 1.2 产能计算方法
1.1 生产能力分类
生产能力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制程设计产能、有效产 能和利用的产能等。
2. 产能计划分类和调控
2.1 产能规划分类 产能规划是提供一种方法来确定由资本密集型资源如设备、工具、设施和总 体劳动力规模等综合因素所形成的总体生产能力的大小,从而为实现企业的长期 竞争战略政策提供有力的支持。产能规划所确定的生产能力对企业的市场反应速 度、成本结构、库存策略以及企业自身管理和员工制度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产能 规划具有时间性和层次性,产能规划按时间的长短可分为三种: 1.长期计划:长期计划是指时间在一年以上的产能规划。长期计划中涉及的 生产性资源需要一段较长时间才能获得,也将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消耗完毕,如 建筑物、设备、物料设施等等。长期计划需要高层管理者的参与和批准。长期计 划是基于对企业的长远利益的考虑而制定的产能计划。长期计划具有战略性质, 对企业的远期利益至关重要。长期计划具有很大的风险,需要谨慎处置,周密考 虑。长期计划分为扩展与收缩两类。 2.中期计划:中期计划是指在半年至18 个月的时间内制定的月计划或季度计 划。当雇员人数的变化(招聘或解雇)、新工具的增加、小型设备购买以及转包 合同的签订等情况发生时,中期产能计划需要响应调整。 3.短期计划:短期计划是指小于一个月的生产能力计划。这种类型的生产能 力计划关系到每天或每周的生产调度情况,而且为了消除计划产量与实际产量的 矛盾,短期计划作相应调整,其中包括超时工作、人员调动或替代性生产程序规 划等。 物料需求计划的对象是物料,物料是具体的、形象的和可见的,而产能计划 的对象是能力,能力是抽象的,随工作效率、人员出勤率、设备完好率等变化。
2.2 生产能力调控方法
控制生产能力是为了发现现存的问题并预见潜在的问题,以便 采取措施。为了能保证能力计划的执行,必须做好日常的能力检 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投入/产出报告投入产出报告是一种计划和控制报告,它显示出 各工作中心计划投入产出与实际投入产出的偏差,报告包含以下 信息: 计划投入 ——— 安排到工作中心的计划订单和已下达订单; 实际投入 ——— 工作中心实际接收的任务;计划产出 ——— 要求完成的任务;实际产出 ——— 实际完成的任务;与计划的 偏差 ——— 投入偏差和产出偏差;允许范围 ——— 允许的偏 差程度投入产出报告中,必须对比计划的投入产出和实际投入产 出。
2.2 生产能力调控方法
2.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率部分决定现有生产能力。需掌握全面 的人力资源并进行分析,以便发现问题。其中包括的信息有: 人员缺席过多,将影响能力; 人员流动过大,效率也将降低,因为新员工都要经过相应的培训才 能正常工作; 如果生产人员被安排做非生产工作,生产能力就会减少; 超时加班或长期的加班,会降低生产率,从而产生能力问题。 3.设备性能记录应对设备性能加以检查和记录,并定期进行分析, 以便发现潜在的问题,应检查和记录的项目应有: 维修记录:原因和时间。特别分析非计划维修,找出潜在的原因; 停机时间所占的比例:停机时间过长说明机器或机器的维修有问题; 预防性维修规程检查预防性维修规程,保证适当的维修。设备越陈 旧,维修应越频繁,否则往往会增大停机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