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游戏论

合集下载

学前游戏论(全)

学前游戏论(全)

第一章选择)1.儿童游戏眼见得初步兴起阶段从二十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30年代左右,出现了最早的一批游戏理论,为游戏理论。

经典的游戏理论:,作为最早的游戏理论形态开始出现。

2.儿童游戏研究缓慢发展阶段以精神分析理论为主代表人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3.儿童游戏研究的飞跃阶段认知发展游戏理论在这一阶段,最初以皮亚杰、维果茨基等为代表的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在游戏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

4.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左右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比较注重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

精神分析学派的包括情绪情感,发泄,补偿。

儿园基础的教育家5.德国的福禄培尔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

6.为了使儿童得到知识和发展各种能力,福禄培尔为幼儿园设计了“恩物”和作业体系。

“恩物”实际上是一种适合儿童特点的恩赐物,是幼儿园里做游戏和进行作业时用的玩具和材料。

“恩物”主要有六种。

7.福禄培尔在幼儿园里所创建的游戏体系及其“恩物”和作业体系,是学前教育史上的首创。

8.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去考察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游戏的发展变化是陈鹤琴关于儿童游戏看法中的核心思想。

9.陈鹤琴的思想与研究,奠定了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基础。

10.从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这一时期我国教育界、心理学界全面学习前苏联的心理学理论。

以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游戏理论,对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幼儿园教育实践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总体而言,这一阶段的儿童游戏理论与实践基本处于移植阶段。

第二章选择1.在20世纪初,经典的游戏理论已经形成。

到20世纪中叶以后,开始主要流行三种游戏理论派别,分别为精神分析的游戏论(发泄论),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和原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活动论)。

80年代以后游戏的觉醒理论和元交际理论又得以流行。

(选)2.经典的游戏理论(选择)①剩余精力说:主要观点:剩余的精力的无目地的消耗和发泄。

学前教育-学前游戏论-重点分析

学前教育-学前游戏论-重点分析

(一)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历程(一般演变趋势):儿童游戏本质观在态度上由不自觉到自觉,在内涵上由生物性到社会性。

1.游戏概念的非自觉化理解:游戏一词在其意义的渊源上是从古汉语中的“遨”“嬉”等词义发展而来,而在现代词语系列中与“玩”“玩耍”等十分相似。

其含义与动作或运动有关,其活动特点是轻松自在。

英文中的游戏“play”作为名词所指向的行为特征是:不要求沉重的工作;使人愉快和满足。

(一)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2.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

在大约19 世纪中期及其后,游戏开始真正成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游戏理论。

人们对游戏概念的理解上升到自觉的本质化阶段。

表现为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的直接影响,人们对游戏本质的理解建立在本能论的基础上,即初步建立起了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

(一)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德国的福禄培尔是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

他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通过游戏可以表现和发展神的本源。

席勒、斯宾塞把游戏看做是剩余精力的无目的的消耗发泄。

霍尔指出游戏是种族的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将儿童对游戏的爱好和参与理解为生物进化复演规律的被动适应。

拜敦代克提出游戏游戏成熟说,指出游戏不是本能,是个体适应环境,寻求自由和和主动的欲望的表现。

(一)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生物性本质观一直深刻地影响着后来人们对游戏概念的理解和游戏理论的研究。

例如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认为,游戏是儿童潜意识中的本能和欲望在活动中的宣泄或补偿】(一)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贡献:游戏的本能论及生物性的游戏本质观,第一次以抽象的思辨方式,充分肯定了儿童的生理性机制及功能在游戏中的作用,关注了游戏对于个体的生物学意义和价值以及游戏活动的生理性特点。

局限性:它尽管强调了游戏是人在童年的重要活动,却仍然不能改变人们对儿童游戏不屑一顾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和态度(一)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3.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游戏是一种社会性活动的观点是前苏联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首先提出来的。

《学前儿童游戏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游戏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游戏论》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游戏的基本特征?A. 自愿性B. 重复性C. 想象性D. 情境性答案:B2. 学前儿童游戏的主要类型不包括以下哪一种?A. 角色游戏B. 结构游戏C. 感知游戏D. 情境游戏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游戏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A. 促进身体发展B. 促进认知发展C. 促进情感发展D. 促进学业成绩答案:D4. 学前儿童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主要属于以下哪种游戏类型?A. 角色游戏B. 结构游戏C. 感知游戏D. 情境游戏答案:A5. 学前儿童游戏中的“娃娃家”属于以下哪种游戏类型?A. 角色游戏B. 结构游戏C. 感知游戏D. 情境游戏答案:A6. 以下哪个不是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A. 基础地位B. 主体地位C. 辅助地位D. 忽略地位答案:D7. 以下哪种游戏方式最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性?A. 角色游戏B. 结构游戏C. 感知游戏D. 情境游戏答案:B8. 学前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游戏行为?A. 自言自语B. 与同伴互动C. 独自玩耍D. 被动参与游戏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游戏活动的基本原则?A. 尊重儿童意愿B. 以教师为主导C. 重视儿童参与D. 注重游戏教育性答案:B10. 以下哪个不是游戏活动的组织形式?A. 集体游戏B. 小组游戏C. 个别游戏D. 教师主导游戏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地位: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基础地位、主体地位和辅助地位。

作用:(1)促进学前儿童身体发展;(2)促进学前儿童认知发展;(3)促进学前儿童情感发展;(4)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2. 简述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原则。

答案:(1)尊重儿童意愿,充分发挥儿童主体性;(2)以教师为主导,注重教育性;(3)重视儿童参与,营造良好氛围;(4)注重游戏过程,关注儿童发展;(5)灵活运用多种游戏形式,满足儿童需求。

学前儿童游戏论

学前儿童游戏论

《学前儿童游戏论》一、名词解释1. 恩物恩物是福禄倍尔为儿童设计的游戏玩具,他认为恩物是神赐给儿童的东西,是适合儿童特点的恩赐物,恩物能够使儿童得到知识和发展各种能力。

2、娃娃游戏答案:娃娃游戏是一种典型的游戏疗法,它有各种不同的做法,一般是给学前儿童一大堆娃娃,它们穿着各种服饰以标志身份,例如家庭中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这些娃娃和一些游戏材料组成了某种生活情景,然后让儿童在玩娃娃时,讲一个关于这些娃娃的故事3、游戏期现象答案:19 世纪末德国学者格鲁斯根据生物学研究成果,最早明确提出了游戏期现象,它是指游戏是高等动物和人类不成熟期特有的现象,不成熟期越长,游戏期也就越长。

4、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答案: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是19 世纪末经典游戏理论提出的主张,它认为游戏是儿童的一种本能活动。

它是对游戏本质的自觉、理性的探索和尝试,充分肯定了儿童的生理性机制及功能在游戏中的作用,关注了游戏对于个体的生物学意义和价值以及游戏活动的生理性特点,同时它也忽视了游戏的社会性和主体性。

5.游戏的内部真实答案:游戏的特征是虚构或想象的,对游戏者来说它却是真实的,称为内部真实,但同时,游戏的想象都是来源于或反映现实生活的,因此内部真实并非完全是虚构的,也存在真实的因素。

6.游戏的象征动作答案:游戏的象征动作是指在表象作用支配下的想象性虚构性动作,象征性动作包括以一物假装代替另一物来使用,也包括以言语、动作来代替或标志另一事物和动作的意义。

7、游戏的内部控制答案:游戏的特征是内部控制,在大部分情况下,控制不可能是全外控或全内控,内控和外控的区分只是程度不同,当游戏者单独进行游戏时,游戏者控制游戏的过程、方式与时间,当有他人参与游戏时,内部与外部控制是相互的,同时游戏者也受游戏规则的控制8、游戏性体验答案:游戏性体验是指学前儿童在游戏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它是游戏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成份,影响儿童对游戏的兴趣和态度9、情景转变答案:情景转变是指儿童的行为脱离原有的真实生活情景即动作脱离真实背景,它是儿童象征性游戏发生的标志。

学前儿童游戏论

学前儿童游戏论

离线作业考核《学前儿童游戏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感觉运动游戏答:也称机能性游戏或练习性游戏,主要是岁前儿童进行的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它是由简单的重复动作或运动构成,使学前儿童的感觉或运动器官在运用过程中获得快感的一种游戏形式。

2.游戏期现象答:人与动物都游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游戏,只有动物演化到高级阶段,才出现“游戏期”这种特殊的现象。

3.前练习说答:又称生活预备说。

代表人物是格鲁斯。

主要观点是:在童年时代就要游戏,游戏提供了儿童准备参加严肃生活的途径,游戏是儿童未来生活最好的预备。

4.游戏的个体因素答:性别、年龄、能力、个性、健康的构成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身心因素。

5.学前儿童游戏的环境创设答: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 以快乐为直接目的, 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游戏过程。

二、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20世纪70年代以来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在游戏研究中占主导地位。

2.学前儿童角色游戏的结构包括角色的扮演、对物品的假想、以人代人和情景转变。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松弛说的主要观点有哪些?(1)儿童难以适应复杂的外部世界容易产生疲劳;(2)儿童的疲劳需要休息和睡眠才能消除;2. 学前儿童规则游戏的结构是什么?包括:游戏主题、游戏规则、游戏角色、游戏情节。

3. 如何指导学前儿童的角色游戏?答:1)做好游戏条件和环境的准备工作;2)对游戏过程进行现场指导;3)对角色游戏进行现场评议。

4. 福禄倍尔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福禄贝尔强调游戏的教育价值,他是第一位阐扬游戏功能及价值的人,福禄贝尔把游戏的教育价值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在他看来,;儿童早期的各种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因为整个人的最纯洁的素质和最内在的思想就是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和表现的。

人的整个未来生活,直到他将要重新离开人间的时刻,其根源全在于这一生命阶段;。

学前游戏论

学前游戏论

第一章学前游戏的基本概念1、把游戏的本质概括为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论述)(1)把儿童看作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强调了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内部的主观体验及主体性体验的决定性地位,有助于深化对游戏活动结构的整体和全面的认。

(2)把游戏看作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充分地对游戏活动中儿童能动地驾驭和控制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主体性属性予以承认和肯定,以主体性在活动中的表现和程度对活动的性质进行本质上的辨别,不再把儿童的游戏和非游戏的非主体性活动相互混淆,深刻揭示了游戏本身所固有的,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本质特征。

(3)把游戏看作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揭示游戏中儿童主体性发挥和发展的功能特性,展现出游戏满足儿童身心发展需要,促进儿童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发展,有益于儿童主体性培养,从而实现游戏活动的独特功能和价值。

(4)把游戏看作是儿童主体性的活动,充分肯定的儿童自身作为游戏主体的兴趣、需要、能力等在游戏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并不排除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对儿童游戏主体性发挥和发展的制约。

(5)把游戏看作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促使我们在促进和引导儿童的游戏的实践中,必须以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为其根本前提和基础。

2、我国对学前游戏基本特征得认识(1)、一般特性:①游戏是儿童主动的志愿的活动;②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③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④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游戏。

3、与非游戏活动的特征与其他活动相比游戏的特性是什么?①游戏是由内部动机。

所控制的行为;②游戏中儿童注意的是活动的手段而不是活动的最终目的;③游戏区别于探究行为;④游戏区别于工具性行为;⑤游戏不受外部强加的规则的束缚;⑥游戏要求每一个参加者主动积极地进行活动。

4、成人游戏与儿童游戏的区别:5、①游戏在各自生活中的地位不同;②戏中的主体的情况不一样;③游戏的内容不同。

6、纽曼的游戏特征三内说:①内部控制;②内部真实;③内部动机。

学前游戏论—学前儿童游戏理论、特点和发展

学前游戏论—学前儿童游戏理论、特点和发展
科技革命的浪潮使社会生活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游戏娱 乐生活的大众化。二是信息技术对童年生活的挑战。这些 现象引起了教育家、心理学家等各学科专业人员对游戏问 题的深切关注。
(2)游戏研究领域的拓宽
游戏理论逐渐突破了认知理论的框架,出现了一些新的理
论模式。如觉醒理论、元交际理论等。 (3)游戏研究思路和框架的拓宽
由强调想象游戏具有一种宣泄作用变成把想象游戏看做一 种有助于认知发展和情绪掌握的有效认知技能。
(4)研究方法的改进
非常重视实验研究,对条件的控制比较严格,对结果进行 了测量并做统计分析。
• 儿童游戏的心理学理论和研究的发展趋势 :
(1)从理论的发展来看,理论本身由纯思辨 的性质向实证的性质转变。
20世纪开始,逐渐重视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形 成理论体系:埃里克森—皮亚杰—伯莱因和贝特森
2、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教具
蒙台梭利为训练知觉,进行感观教育和发
展智力而设计的14种教具,如嵌插圆柱、 比较各种木条,粗滑、重量不同的材料等 等。儿童通过自由操作,进行尝试错误和 自我校正,而获得知觉和智力发展。
3、试评述福禄培尔和蒙台梭利在幼儿园教育 教学中对游戏的实施和运用。
(1)德国福禄培尔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 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
第四种:木制立方体,可以分为8个小长方体 。
第五种:木制立方体,可以分为27个等值的 小立方体。
第六种:木制立方体,可以分为27个小长方 体,其中还有一些可分平板、斜角等更小 的部分。其中,第四、五、六种都是为了 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作业:是指用某些材料如纸、泥、沙、竹 、木等制作某种物件。它共有10种。
儿童的艺术兴趣,使儿童熟悉一些物品形 状、颜色、分开与集合等性质,锻炼儿童 的肢体与声音,培养儿童内在的品德。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
(2)游戏促进幼儿意志行动的发展
❖代表人之二: 前苏联心理学家 艾里康宁
❖理论观点:
▪ 角色游戏的社会起源 通过对玩具起源的分析,认为游戏就其起源和本质来说是”
社会性“的,是和儿童生活一定社会条件有关的,而不 是由某种内部的天赋本能所决定的。
▪ 角色游戏的个体起源 是儿童与成人之间关系发生改变而导致的结果。
1.剩余精力说 2.松弛说 3.生活预备说 4.生长说 5.复演说 6.成熟说
1.剩余精力说
❖ 代表人:德国 席勒 F·Schiller;英国 斯宾塞 Herbert Spencer)
❖ 理论观点:
▪ 生物都有维持自身生存的能力,高级生物生存 能力更强,并有维持生存之外的剩余精力,游 戏是一种出路。
(四)言语 伙伴之间的交际语言 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想象性独白
(五)材料
二、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动机与体验 (一)游戏的动机
内部动机 直接动机 内部控制
(二)游戏性体验
1.兴趣性体验 2.自主性体验 3.胜任感体验/成就感 4.幽默感 5.驱力愉快
三、游戏的外部条件因素 (一)儿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可能 (二)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儿童自行决定 (三)活动的难度(任务)与儿童的能力相匹配 (四)儿童不寻求或不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
Fun,蕴含着丰富游戏乐趣的含义
把游戏(game)、玩(play)和乐趣(fun)放入 一个简单关系中,便可以描绘出游戏的基本含义:
“游戏”是一种趣味的活动形式 “玩”是人进行活动的具体行为 “乐趣”是从该行为中得到的体验和情感
二、游戏的本质学说
早期的游戏理论(即经典游戏理论) 现代的游戏理论
(一)经典的游戏理论
第二节学前游戏的基本特征一我国对学前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一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二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三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四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二国外对学前游戏特征的分析一游戏特征三内说纽曼控制内部控制真实性假的动机内部动机二游戏四因素模式图克拉思诺灵活性肯定的情绪虚构性内部动机三加维的游戏五特征说愉快有趣没有外在的目标自发自愿对游戏者的积极约束与非游戏活动有联系四游戏六因素说克罗伊斯法自由松散易变非生产性由某种规则或玩法支配虚构五游戏行为的六大特征鲁宾内部动机对手段的注意我能拿它做什么想象或虚构规则来自游戏的需要游戏者积极参与游戏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学前儿童游戏论

学前儿童游戏论

学前儿童游戏论名解1本体性游戏:指儿童自主自发表现出的一种活动,其目的隐含于游戏活动本身,或者说游戏本身即是目的,所以也称之为目的性游戏。

这种游戏强调的是游戏本身的内在价值,注重游戏活动本身是儿童可以主动支配自己的行为,自由参加的活动,并真实自然地反映着儿童发展的水平和兴趣爱好。

2工具性游戏:指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手段或工具的游戏,亦称手段性游戏、教学游戏,其直接目的不在于游戏本身,而在于通过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游戏形式促使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教育教学任务(或目标)的顺利完成。

这种游戏强调的是游戏外在的工具价值即教学价值。

3专门化玩具:模拟实物的玩具构型精美逼真,功能的确定性强,游戏的主题也比较固定,在性质上具有专门化的特点。

此类玩具大都是工厂里制造出来的,可称为专门化的玩具。

4(皮亚杰)同化:从生物学的意义上来说,同化意味着接纳和整合,是把环境因素纳入到有机体原有的结构中去。

在幼儿游戏理论中,所谓同化是指在某个情景中,儿童使用他已经获得的图式或技能从事并完成活动。

5(皮亚杰)顺应: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说,顺应就是有机体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使自身发生变化。

在幼儿游戏理论中,顺应是儿童为了完成某种目标而尝试新的图式或技能。

填空1德国福禄贝尔是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2纽曼的游戏特征“三内说”: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内部动机3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表情,动作,角色扮演,言语,材料4学前游戏的认知分类: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5象征性游戏基本构成因素:情景转变、以物代物、以人代人6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分为三个部分:伊特,自我,超我7、游戏动作的三种基本类型:探索、象征、嬉戏8、游戏场地分为:传统游戏场地、创造性游戏场地、冒险性游戏场地9、观察方法:行为核对表、等级量表、轶事记录、摄像简答1我国对学前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3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4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2游戏的外部条件因素:○1儿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2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儿童自行决定○3活动的难度(任务)与儿童的能力匹配○4儿童不寻求或不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3学前游戏总体发展的一般趋势:○1游戏内容的发展○2游戏形式的发展(A动作的渐次连贯B游戏语言的发展C持续时间的推延D规则的明朗化E游戏活动的社会化)4游戏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1游戏扩展和加深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增长儿童的知识○2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3游戏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4游戏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5游戏提供了儿童智力活动的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5游戏在学前儿童情感发展中的作用:○1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丰富儿童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2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可以发展儿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3游戏中的审美活动可以发展儿童的美感○4游戏中的情绪宣泄有助于儿童消除消极的情绪情感6创设游戏场地的基本要求:○1促进儿童的发展○2培养儿童的自信心○3保证儿童安全7表演游戏的指导:○1选择适合于幼儿表演的作品○2帮助幼儿开展游戏○3始终关心和支持幼儿的游戏8、经典游戏理论的四对争论:○1能量过剩还是能量缺失○2生活准备还是欲望满足○3情感涨力的自我疏导还是认知发展中的机能失衡④寻求刺激还是指配环境9在教学中如何组织幼儿游戏?1准备游戏经验,投放材料(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合适的空间场地、丰富的经验)2、确定游戏活动的规则和方法3观察游戏4参与游戏、指导游戏5、评价游戏、分享游戏经验10、幼儿游戏的内容及其选择内容:选择:1、体现趣味性2、生活性3、可操作性11、维果茨基理论的基本观点论述1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角色游戏的指导必须结合幼儿角色游戏的不同年龄特征和不同儿童的个性、能力差异等来进行。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指导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指导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指导游戏是儿童快乐学习的方式之一,对于学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和指导是指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和组织,为儿童提供一种愉快、适应他们成长需要的游戏环境,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儿童游戏的作用、分类、指导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游戏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1. 促进儿童身体发展。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力和协调能力,促进运动技能的发展。

2. 培养儿童社交能力。

在游戏过程中,儿童需要和他人进行互动和合作,学习分享、交流和倾听,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

3. 促进儿童认知发展。

游戏是儿童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游戏,儿童可以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儿童的情感和创造力。

游戏可以让儿童体验不同的情绪,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能力,同时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根据游戏的性质和目的,学前儿童游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动手游戏。

这类游戏主要通过手工制作、搭积木、拼图等方式,让儿童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2. 角色扮演游戏。

通过模仿成人的行为和角色,让儿童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能。

3. 游戏玩具。

这类游戏主要依赖于一些特定的玩具,如积木、拼图、填字游戏等,通过玩具的操作和组合,促进儿童的认知和智力发展。

4. 户外游戏。

儿童参与户外游戏可以让他们接触到自然环境,锻炼身体和感知能力,同时也促进他们的社交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学前儿童游戏的指导方法1. 提供适当的游戏环境。

为学前儿童创造一个安全、丰富多样、能够激发他们兴趣的游戏环境,提供各类游戏材料和玩具。

2. 组织有针对性的游戏活动。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兴趣,有针对性地设计和组织各种游戏活动,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

3. 注重游戏与学习的结合。

学前儿童游戏概述—学前儿童游戏理论

学前儿童游戏概述—学前儿童游戏理论

松弛说
代表人物:松弛说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 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拉扎鲁斯。
主要观点:游戏是失去的精力重新恢复 的活动。艰苦的劳动,使人的体力消耗,产 生疲劳,游戏是恢复体力的一种方法。儿童 在紧张的学习后,为娱乐而游戏。
预演说
代表人物:预演说的代表人物是德国 生物学和心理学家格罗斯。
主要观点:认为人和动物都有与生俱 来的生存本能,这种本能在初生时很不完 善,这些不完善的本能是无法适应复杂而 充满竞争的生活的,而游戏则是对这种本 能的无意识的训练和准备。
游戏的觉醒理论 游戏的元交际理论
1 .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代表人之一: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理论观点:
认为一切生物都具有一些与生俱来的原始冲动和 欲望,而人的原始冲动和欲望在人类社会中是受到压 抑不能随意直接表现出来的,而是被压抑在潜意识层 面。这种压抑如果找不到一条出路便会导致精神分裂。 游戏便是解决内在心理矛盾和冲突的途最佳唤醒 水平
(回复)
单调、贫乏 的刺激
觉醒水平降低
多样化 探究
游戏的元交际理论
代表人: 人类学家贝特森(Bateson)
理论观点:
认为游戏是人类的一种元交际手段,即本原的 交往手段。
作为一种元交际,游戏是通向人类文化和表征 世界的途径和必需的技能,是组成人类文化的现 实与基础。
3.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代表人: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艾里康宁
理论观点: 游戏的发生:游戏的实质就是愿望的满足 游戏活动的特点:幼儿在游戏中创造了一种“想
象的情景”,表现在幼儿把一个东西来代替另一个东 西,以一种简缩的方式再现真实的生活情境。
4.后皮亚杰学派的游戏理论
游戏的唤醒理论
新异刺激

学前儿童游戏论

学前儿童游戏论

期末作业考核《学前儿童游戏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娃娃游戏答:在游戏的研究领域,有人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叫做“娃娃游戏”(doll-play)的研究式样。

一般的模式是给幼儿一大堆娃娃,它们穿着各种服饰以标志身份,如家庭中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等。

这些娃娃和一些游戏材料组成了某种生活情景,如家庭环境。

然后让被试在玩娃娃时,讲一个关于这些娃娃的故事。

研究人员通过对儿童的行为表现的观察,对儿童所讲述的故事的分析以及在与儿童的谈话中,可以记录到大量的人格方面的因素,如攻击性、深层的情绪障碍问题等2.本体性游戏答:是一种针对幼儿教育发展的游戏具体:幼儿自发开展的、以游戏本身为目的、无游戏之外的目的的游戏,由教师组织的教学游戏,其活动的本体是教育活动,称之为手段性游戏.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教育可以采用手段性游戏的方式.健康领域的教育尽可能地采用本体性游戏.3.游戏特征“三内说”答:用控制(control)、真实性(reality)、和动机( motivation) 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4.情景转变答:是使儿童的行为脱离它原有的真实生活情景及动作脱离生活背景。

5.结构造型玩具答:也成建构游戏 指儿童运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 如积木、积塑、泥、沙、雪等来构建物体的游戏。

二、辨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结构游戏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

答:这是儿童游戏最典型的形式,占的时间也最长,从幼儿阶段一直延伸到小学,象征性游戏是儿童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为表现形式的象征过程,并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形式。

2.剩余精力说认为游戏是儿童消除疲劳、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

答:席勒和斯宾塞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个体因素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性别差异 (2)年龄差异 (3)个性差异 (4)健康和情绪等其他个体偶然因素的影响2.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答:1.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反对本能论。

学前游戏论简答

学前游戏论简答

学前游戏论简答游戏论简答第一章学前儿童游戏介绍一、学前儿童游戏论研究的内容:1.描述儿童游戏发展的一般模式和共同特征2.揭示儿童发展的原因和机制3.探索不同因素对游戏发展的影响4.提出并帮助指导儿童的游戏策略或具体方法。

前三个是基础理论研究,后一个是应用研究。

2、研究意义:(一)改善教育实践1.为学前教育机构开展游戏活动提供科学指导2.为玩具的设计与生产,为家长购置玩具、指导幼儿游戏提供帮助3.为其他有关儿童游戏的领域提供理论依据(二)推进理论建设三、对经典博弈论的评论:是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下产生的,带有浓厚生物学色彩,主要是主观思辨产物,缺乏可靠实验依据,由于它或多或少的解释并说明了游戏的现象,推动着儿童游戏研究的进展,对后人的研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四、儿童游戏研究的发展趋势:1.从博弈论发展的角度来看,儿童游戏研究已经从单纯的思辨性转向实证性。

2从游戏价值观的变化来看,对游戏发展价值的理解已经从推测性、不完整性或集中性发展到了准确全面的理解。

3.研究范围逐渐拓宽,不仅关注纯理论问题,还关注应用问题。

五、儿童游戏研究四阶段:1.从20世纪20年代到解放初期。

从1940年代到1960年代3文化大革命期间4文化大革命以来六、陈鹤琴认为儿童游戏的原因:1.与儿童游戏的力量和能力有关2.与儿童好动的天性和游戏能够给孩子快感有关七、陈鹤琴提出的高品质玩具标准:激发儿童对游戏的兴趣,质地坚实,不易损坏,激发儿童想象力,发展儿童创造力,适应儿童能力,发展儿童智力。

8.中国儿童游戏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1.儿童游戏研究的中国化2.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九、研究儿童游戏时需注意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十、儿童游戏研究的课题来源:1.关于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理论的的研究2.幼儿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十一、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的程序:1.明确研究目的与选择研究对象2.选择研究方法与设计方式3.确定研究变量与观测指标4.选择研究工具与材料5.研究程序和选择研究环境6.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1二、儿童游戏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实验法13。

学前游戏论

学前游戏论

名词解释角色扮演: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儿童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

游戏的概念:游戏是发生于一定情景之中,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心理体验的儿童主动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

感觉运动游戏:也称机能游戏、练习性游戏或实践性游戏,是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

它是感知运动发展阶段出现的,主要是两岁前,即还不会说话的婴儿进行的游戏。

象征性游戏: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

带有“好像”和“假装”的特点。

象征性游戏是儿童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为表现形式的象征过程,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形式。

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泥、沙、雪等来建构物体的游戏。

规则游戏:是两个以上的孩子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往往具有竞赛性质的游戏。

如下棋、拔河等。

规则游戏是以规则为中心摆脱了具体情节,用规则来组织游戏。

无所用心的行为(或偶然的行为):儿童无所事事,独自发呆,不参加游戏。

主要花费时间于自发行为、无休止的随机活动。

(不是游戏)袖手旁观行为:儿童在近处观察同伴的活动,听他们谈话或向游戏的参加者提出问题和建议。

(不是游戏)单独的游戏:具有专心地、独立地操作玩具的特点,且使用的玩具与其他儿童的不同。

(非社会性游戏)平行的游戏:儿童相互模仿,操作相同的或相近的玩具或开展相类同的活动。

(非社会性游戏)联合游戏:和同伴一起做游戏,谈论共同的活动,但没有围绕具体目标进行组织,也没有建立起集体的共同目标。

(社会性游戏)合作游戏: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为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较明显的组织者或领导者。

(社会性游戏)机能游戏:针对婴幼儿好动、好奇、爱听音乐等特点,以刺激婴幼儿各种感官、机能发展为主的游戏形式。

这种游戏多出现在婴儿期和幼儿前期。

(主动游戏)想象游戏:儿童根据自己的想象,以再现模仿成人生活、劳动为主要内容的游戏。

学前儿童游戏论.pdf

学前儿童游戏论.pdf

单选题1.学前儿童通过模仿和想象来扮演角色的游戏是:A.角色游戏B.表演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答案:A2.儿童进行角色游戏时应使假装活动符合角色身份要求,这是指游戏应具有:A.以物代物B.情景转变C.以人代人D.内部规则答案:D3.前练习说的代表人物是:A.帕特里克B.拉察鲁斯C.格鲁斯D.斯宾塞答案:C4.教师通过言语协商性地要求或暗示儿童去做什么和如何做,强调对儿童游戏行为的引导的言语方法是:A.询问B.描述C.建议D.提问答案:C5.儿童游戏最初的系统观察研究始于:A.18世纪上半叶B.18世纪下半叶C.19世纪上半叶D.19世纪下半叶答案:D6.积木、积塑、橡皮泥等玩具是:A.形象玩具B.智力玩具C.结构造型玩具D.音乐玩具答案:C7.真正对游戏进行系统研究、试图建构游戏的理论开始的时间是:A.18世纪上半叶B.18世纪下半叶C.19世纪上半叶D.19世纪下半叶答案:D8.一些小动物或人物的滑稽造型如不倒翁等是:A.娱乐玩具B.智力玩具C.结构造型玩具D.音乐玩具答案:A9.学前儿童按照一定的计划或目的来组织物体或游戏材料的游戏是:A.角色游戏B.表演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答案:C10.创办的“幼儿之家”,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游戏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A.皮亚杰B.福禄培尔C.陈鹤琴D.蒙台梭利答案:D11.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A.福禄培尔B.皮亚杰C.列昂捷夫D.蒙台梭利答案:A12.发展基本动作为主的游戏是:A.角色游戏B.体育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答案:B多选题1.儿童游戏常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爱护玩具,不随便毁坏玩具B.教师为儿童收拾玩具C.分享玩具,不独占或抢夺玩具D.会整理玩具,不随处乱放玩具E.与同伴友好交往,不干扰他人的游戏答案:A,C,D,E2.皮亚杰根据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分为:A.运动前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C.前运算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E.形式运算阶段答案:B,C,D3.伙伴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有无伙伴的影响B.伙伴的熟悉程度的影响C.伙伴的年龄的影响D.伙伴的性别的影响E.伙伴的家庭条件的影响答案:A,B,C,D4.认知发展学派游戏理论的局限性是:A.忽视了游戏对认知发展的作用B.缺乏科学的实验基础C.认为游戏只是认知活动的衍生物D.从本能的生物性角度解释游戏E.只强调认知发展对游戏的制约作用,忽视游戏对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答案:C,E5.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游戏理论的局限性是:A.忽视游戏的社会性B.只强调游戏的生物学意义C.一些理论观点需要进一步探讨和验证D.从本能的生物性角度解释游戏E.过分夸大成人在儿童游戏中的作用答案:C,E6.儿童在游戏中的语言可以分为:A.师幼间的互动语言B.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C.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D.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E.旁白语言答案:B,C,D判断题1.幼儿园应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昂贵的玩具及游戏材料。

学前儿童游戏论

学前儿童游戏论

离线作业考核《学前儿童游戏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感觉运动游戏感觉运动游戏也称机能性游戏或练习性游戏,主要是2岁前儿童进行的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它是由简单的重复动作或运动构成,使学前儿童的感觉或运动器官在运用过程中获得快感的一种游戏形式。

2.游戏期现象19世纪末德国学者格鲁斯根据生物学研究成果,最早明确提出了游戏期现象,它是指游戏是高等动物和人类不成熟期特有的现象,不成熟期越长,游戏期也就越长。

3.前练习说前练习说:又称生活预备说。

代表人物是格鲁斯。

主要观点是:在童年时代就要游戏,游戏提供了儿童准备参加严肃生活的途径,游戏是儿童未来生活最好的预备。

4.游戏的个体因素游戏的个体因素是指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主体因素,包括个体的性别、年龄、兴趣、能力等因素,它使儿童的游戏具有个性的特征。

5.学前儿童游戏的环境创设学前儿童游戏的环境创设是指为学前儿童的游戏创设物质环境和人际交往氛围,环境创设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将教育目的体现在环境中的过程,以发挥环境的潜在影响作用,以间接方式引导儿童的游戏活动。

二、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20世纪70年代以来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在游戏研究中占主导地位。

错误,20世纪70年代以来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在游戏研究中占主导地位2.学前儿童角色游戏的结构包括角色的扮演、对物品的假想、以人代人和情景转变。

错误,学前儿童角色游戏的结构包括,角色的扮演即以人代人,对物品的假想即以物代物,对游戏动作和情景的假想即情景转变。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松弛说的主要观点有哪些?代表人物是拉察鲁斯和帕特里克,主要观点:游戏不是为了剩余精力的发泄,而是为了精力的恢复,儿童需要用游戏来恢复精力。

2. 学前儿童规则游戏的结构是什么?学前儿童规则游戏的结构一般包括游戏的任务,构思,规则,情景3. 如何指导学前儿童的角色游戏?(1)丰富儿童的知识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儿童游戏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结构游戏
答:松弛说认为游戏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的准备,是练习本能的一种手段
2.剩余精力说
答:剩余精力说的代表人物是德国思想家席勒和英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它认为,生物有维护自己生存的能力,身体健康的儿童在维持正常生活外,还有剩余精力,剩余精力需要发泄,游戏就是一种剩余精力的发泄方式。

3.形象玩具
答:形象玩具主要指玩具娃娃、玩具动物、交通玩具、医院玩具、模拟日常用品的玩具等,形象玩具在象征性游戏的角色扮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4.游戏的内部真实
答:游戏的特征是虚构或想象的,对游戏者来说它却是真实的,称为内部真实,但同时,游戏的想象都是来源于或反映现实生活的,因此内部真实并非完全是虚构的,也存在真实的因素。

5.游戏的元交际理论
答:游戏的元交际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贝特森,它认为,游戏是一种元交际,是一种意识与信息的意义交流和理解过程,是一种发展儿童进入人类文化和表征世界必需技能的重要途径。

二、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象征性游戏是学前儿童游戏的高级发展形式。

答:错误.象征性游戏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规则游戏是学前儿童游戏的高级发展形式。

它是两个以上的学前儿童在一起,按照预先规定的规则而进行的、具有竞赛性质的一种游戏形式。

2.松弛说认为游戏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的准备,是练习本能的一种手段。

2.松弛说认为游戏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的准备,是练习本能的一种手段。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游戏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 物理环境因素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玩具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

(2)游戏场地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

(3)游戏时间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

3. 学前儿童游戏的组织实施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4. 家庭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5.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