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经学传承
汉代儒学的经学化进程
汉代儒学的经学化进程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儒学在这一时期经历了经学化的进程。
儒学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学派之一,着重强调道德伦理、礼仪制度以及政治治理。
在汉代,儒学逐渐从以经典为中心的学术体系转变为以经学为主导的学术思想。
汉代儒学经学化的进程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儒家经学,旨在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他下令编纂《太史公书》,重视研究和传承经典著作。
同时,他还任命了一批儒学学者担任官职,职责包括教育宫廷成员和编纂历史。
汉武帝时期的经学化进程在东汉时期进一步发展。
东汉时期,经学成为官方学术思想的主导。
儒学经学的核心内容是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这些经典成为了官方教育的基础。
东汉时期的经学化进程还体现在儒学经典的注释和研究上。
许多儒学学者致力于对经典进行研究和解读,编写了大量的注释和评论。
其中最著名的是孔子的弟子们编写的《论语》的注释集《鲁论》和《梁论》。
这些注释和研究对于后来的儒家学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此外,在汉代,儒学经学也开始与其他学派进行对话和融合。
例如,
与道家学派的思想交流使儒家学术发展出了新的理论观点。
同时,佛教的传入也对儒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推动了儒学经学的发展。
总的来说,汉代儒学的经学化进程是一种将经典著作作为学术思想的核心,并通过注释、研究和与其他学派的对话来推动儒学的发展。
这一进程在汉代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并对后来的儒家学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关系
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关系汉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文学和经学在这个时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文学是汉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经学则是汉代文化的核心。
汉代文学和经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汉代文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官方文学,另一类是民间文学。
官方文学主要是指官方编纂的文集、史书和诗歌等,如《汉书》、《后汉书》、《诗经》等。
这些文学作品都是经过官方认可和审定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规范性。
民间文学则是指民间创作的各种文学作品,如《楚辞》、《乐府诗集》等。
这些文学作品反映了汉代社会的各种风貌和民间文化的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经学是汉代文化的核心,也是汉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代经学主要包括儒家经典和道家经典两大类。
儒家经典主要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经典著作,这些经典著作是汉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道家经典则是指《道德经》、《庄子》等经典著作,这些经典著作反映了汉代道家思想的特点,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汉代文学和经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首先,汉代文学对经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汉代文学作品中不乏对儒家经典和道家经典的引用和解释,这些作品对经学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经学对汉代文学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汉代文学作品中不乏对儒家经典和道家经典的引用和借鉴,这些作品受到经学思想的影响,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文化内涵。
总之,汉代文学和经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汉代文学和经学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一、铺张扬厉的文风和繁琐的解经习气。
西汉学校教育是经公孙弘倡导发展起来的,朝廷置博士官,立太学,郡国置五经率史,目的是培养经师和各级官吏。
二、浪漫的文风和经学的虚幻性。
三、汉代文学重摹拟,缺少创造性,汉代经学重承袭,前汉重师法,后汉重家法。
四、汉代文学经历了由繁到简的发展过程,东汉初经学界删繁就简之风兴起。
五、经学对文学思潮的影响,文学思潮很大程度上是经学的延伸和具体化。
《毛诗序》阐述的基本观点,成为汉代文学思潮的灵魂和主调。
《毛诗序》主张诗歌要“发乎情,止乎礼义”,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来规范情感的表现。
它强调诗歌的讽谏教化作用,将其功能归结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有“工具论”色彩。
汉代文学批评主要以此为尺度,对文学现象作判断;对屈原及其作品和汉赋的评价,都是从经学的基点上立论,以经论屈骚,以经论汉赋。
六、司马迁继屈原的“发愤以抒情”提出的“发愤著书”说,把文学创作视为抒发抑郁之情的方式。
汉朝的文化教育经学音乐与书法的培养与传承
汉朝的文化教育经学音乐与书法的培养与传承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不仅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还在文化教育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汉朝期间,文化教育得到了高度重视,经学、音乐与书法成为主要的培养和传承内容。
一、经学的培养与传承经学在汉朝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学问,被列为官方教育的重点内容。
朝廷设立了许多官学,如太学和郡国学,专门培养人才。
学生在官学中学习经典著作,掌握礼制、音乐、历法以及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知识。
为了鼓励学生的学习,汉武帝还下令为优秀学子提供奖学金,以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汉朝还注重经学的传承,将经典的著作收录编纂成《五经》和《十三经》等重要文化典籍。
同时,为了方便学生学习,还发明了石韵来记忆歌谱和乐器的音律,使音乐与经学相结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音乐的培养与传承汉朝的音乐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期,不仅在宫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在民间流传。
朝廷设立了乐府,负责创作音乐作品,同时还成立乐官,负责维护和传承音乐的文化。
在汉朝的音乐教育中,培养乐师是一项重要任务。
乐师通过学习乐理和乐曲演奏技巧,成为宫廷和民间的音乐家。
同时,汉朝还进行了一系列的音乐改革,将古代雅乐与民间音乐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
汉朝的音乐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承。
许多音乐作品被收录在《乐府诗集》中,这些作品通过口头传承和书写传承方式,一直延续到后世。
汉朝的音乐对后世的音乐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代的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书法的培养与传承在汉朝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成为了国家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朝廷对书法的培养和传承非常重视,选派了一批优秀的书法家在宫廷中担任官职,负责刻石铭文和书写史书。
为了促进书法的传承,汉朝还制定了《帝王世纪法帖》和《虞参考法帖》等法帖,供后来的书法家学习和模仿。
这些法帖成为了后来书法发展的重要素材,对中国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外,孝文帝还下令要求官员的文书必须规范、整洁,提倡行书的书写方式,以确保文书的质量和美观。
汉代学校教育制度经学教育
汉代学校教育制度经学教育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校教育制度也具有相当的历史意义。
在汉代的学校教育制度中,经学教育占据了很大的比例,甚至可以说是汉代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经学在汉代的地位经学是古代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对古代文化和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
汉代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稳定,各种学术成果都得到了较好的整理和发扬,使得经学在当时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汉代的学校教育制度中,由于经学占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因此经学教育也成为了当时学校教育的重点。
汉代时期的学校大多采用了经学为基础,授课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和经学注疏等。
汉代学校教育制度汉代学校教育制度可以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
官学一般由政府设立,其中有些是为培养官员的专门学校,如明经、举人、进士等。
私学则由私人或由租庸调制担任的教书先生自行设立,教授内容并不限于官学规定的课程。
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学生们的教育都以经学为中心,学生们在学习中也必须按照经书的规定进行学习。
其中,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被认为是汉代教育的核心内容。
此外,汉代的学校教育制度还有其它特色。
例如,学生在学习中必须进行诵读、背诵、讲授、写作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学校还规定了严格的纪律和规章制度,以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行为习惯。
同时,学生们的制服也非常重要,这些制服不仅标志着学生的身份,也是文化和道德的象征。
汉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汉代学校教育制度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学的发展使得中国文化传统得以延续,并对后来的中华传统文化、社会制度和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汉代学校教育制度也为后来的中国各个朝代的学校教育制度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其基本模式一直延用到了今天。
总之,在汉代学校教育中,经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浅析汉代儒学的形成及经学纬学的脉络
浅析汉代儒学的形成及经学纬学的脉络要理清两汉儒学之发展,首先要理清的是两汉儒的概念。
汉儒和先秦之儒不是一个关系。
先秦的儒家,早期我们能够看见的是孔门诸弟子对于礼法的争执,例如“曾子袭裘而吊.子游裼裘而吊.曾子指子游而示人曰.夫夫也.为习于礼者.如之何其裼裘而吊也.主人既小敛.袒括发.子游趋而出.袭裘带绖而入.曾子曰.我过矣.我过矣.夫夫是也.”(《礼记·檀弓》)这群孔门弟子更多的是关于实行的“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的具体做法的讨论和执行。
中期的孟子开始研讨关于“人性”的形上之说,讲求“善养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由在孔子时单纯作为品评人物的标准如: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
三已之,无愠色。
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
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
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至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
何如?”子曰:“清矣。
”曰:“仁矣乎?”曰:“未知。
焉得仁?(《论语·公冶长》”),走向了更为道德意义和思想意义的一个思想范畴。
宋儒也曾经夸赞孟子,在孔子的仁之上加上了义,仁之为仁义,此间便有无限文章。
至于到了后期的荀子上,一方面他批判各家的学说,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开展对“礼”,“兵”,“君道”,“臣道”,“法刑”等理论探讨。
本质上看,先秦之儒是由实用(辩论礼所实行方法的正确与否)转变到形上(开展大范围的理论的探讨)之路上。
用后世的标准,他们是名至实归思想家(尤其是到后期)。
这是先秦部分。
但是两汉的儒不一样。
两汉的儒,不再以单纯形上论做展开探讨,他们首先开展的是对“六经”的整理、辨析和注解,考《汉书·儒林传》:及至秦始皇兼天下,燔《诗》、《书》,杀术士,六学从此缺矣。
陈涉之王也,鲁诸儒持孔氏礼器往归之,于是孔甲为涉博士,卒与俱死。
陈涉起匹夫,驱適戍以立号,不满岁而灭亡,其事至微浅,然而搢绅先生负礼器往委质为臣者何也?以秦禁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也。
两汉经学今古文评议简体
两汉经学今古文评议简体中国古代经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两汉时期是经学发展的重要阶段,留下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遗产。
今古文评议,旨在探讨两汉经学在今日的价值与影响。
一、两汉经学的历史地位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阶段,孔子学说、法家学说、道家学说等不同学派在这一时期相互碰撞、融合。
儒家经典《论语》、《孟子》等深刻影响了后来的儒学发展,而道家、法家的思想也在这一时期迅速传播。
二、儒家经学的今古评议儒家经学在两汉时期达到了巅峰,其核心思想主张仁爱、礼乐、忠恕等道德观念,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今日,儒家经学以其强调人伦关系、弘扬中庸之道的理念,仍然对中国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儒学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社会稳定和谐的思想基石。
三、道家经学的今古评议道家强调“道”和“无为而治”,主张追求超越尘世的境界,倡导无为而治的思想对今日社会仍然有启示。
在现代社会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道家的宁静、淡泊、随遇而安的理念有助于指导人们更好地面对挑战,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宁。
四、法家经学的今古评议法家学说在两汉时期崭露头角,主张法治思想,注重法律的制定和执行。
今日,法家学说的法治理念仍然对建设法治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强调法制和治理的法家思想,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推动法治建设的进程。
五、经学的传承与创新今日,两汉经学在现代社会得到了传承与创新。
不仅有学者通过研究经典文献继承传统,更有一系列现代注解和解读使得经学焕发新的生命力。
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使古代智慧在今日焕发出新的光彩。
六、结语两汉经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承载了丰富的哲学智慧,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今日,我们在传承经学的同时,更要在现代语境中理解、借鉴,并通过创新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两汉经学不仅是历史的遗产,更是当代社会的宝贵财富。
汉代经学的发展
汉代经学的发展第一篇:汉代经学的发展汉代经学的发展——今古文经之争【摘要】汉武帝把儒学奉为正统学说,这一学说的儒家典籍被定为“经”。
围绕着“经”的研究所形成的学问,称为经学。
而西东两汉,在古今经文的认识上,各派学者有不一样的见解,而这一文学争辩便是史上著名的“今古文经之争”,在这场文化争辩中,中国的儒家文化也随之有所影响。
【关键词】古今文经特点历史意义(一)今古文之争从争执中走向相互融合今文经是指用当时通行的字体(隶书)记录的儒家经典,古文经是用先秦六国时流行的字体写成的儒家经典。
西汉今文学派在学术上占优势,汉武帝时所立的博士都属今文派,西汉中期以后,今文经学逐渐衰微。
一直处于私学地位的古文经学,随着今文经立为博士以及《孔壁古文》的出现,向今文经学提出挑战,两派的分立日渐加深。
西汉末期,王莽利用刘歆提倡的古文经《周礼》作为改制的依据,提高了古文经学的地位。
东汉时期,由于古文经学派兼采今文经说,今古文经学之争也就结束了。
今古文经学不只是经籍字体书写上存在不同,而且在文字内容、篇章多寡以及学风等方面也有不同。
它们之间的论争,实际经历了一个彼此对立、消长和融合的过程。
今文经学简单而言就是微言大义地阐发说明孔子的思想,继承和发扬儒家学说。
今文经学以《春秋》为孔子为万世立法的“元经”,其主流就是“春秋公羊学”。
公羊学即为《春秋公羊传》里所阐发的微言大义,主要包括大一统、大居正、大复仇、通三统、统三世、更化改制、兴礼诛贼等。
今文经学的特点,首先,在学风上,今文经学表现为烦琐说经和狭隘的门户之见;其次,在学术与政治倾向上,今文经学主张大一统,主张独尊儒术,带有文化专制的色彩;此外,今文经学还以谶纬迷信附会经旨,以及神化孔子,神化皇权,迎合统治者的政治诉求,因而得到官方的支持,拥有官方的地位。
但同时也应看到,今文经学的大一统思想适应了历史发展趋势,自有它的合理性。
它的天人感应学说在当时背景下,仍不失为一种正言曲说的言说方式,刘向、谷永、蔡邕等人的奏疏,都曾借以批评时政。
西汉经学与东汉经学西汉和东汉的区别
西汉经学与东汉经学西汉和东汉的区别汉代经学是整个经学发展的高峰,皮瑞锡在《经学历史》中将经学的发展分成十个时期,其中包括经学的开辟时期、流传时期、昌明时期、极盛时期、中衰时期等等。
其中的昌明和极盛时期,指的就是汉代经学。
汉代经学不仅将产生不久的经学发扬光大,更开启了经学研究的两个方向。
今文经学重在义理,解释经书善用微言大义,而古文经学重在训诂和考据,喜欢逐字分析。
这两个方法对后世经学影响极大,唐明清等经学研究都是在这两个方向上的发展和延续。
周予同在为皮锡瑞《经学历史》作序时将中国经学分为三大派:西汉今文学、东汉古文学、宋学,可见汉代经学的地位。
关于汉代经学,历来有很多评价。
柳诒征先生在中国文化史里说到:“两汉同重经学,而学术风气不同。
西汉多治今文,罕治古文;东汉者今古文并立。
前汉今文说,专尚微言大义,后汉治古文,多详章句训诂。
此两汉经学之别也。
……西汉之人,多专一经;东汉则多兼通,所著解说,动辄数十万言。
是亦学术进步之证也。
”今文经学以阐释义理为主,重在详今略古,以古为今用。
如皮锡瑞《经学历史》中谈到:“武、宣之间,经学大昌,家数未分,纯正不杂,故其学极精而又用。
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也。
”史书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汉书・夏侯胜传》:“会昭帝崩,昌邑王嗣立,数出。
胜当乘舆前谏曰:‘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笔下出,欲何之?’……是时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谋,欲废昌邑王。
光让安世,以为泄语,安世实不言,乃召问胜,胜对曰:‘在《洪范传》,曰’皇之不极,厥罚常阴,时则下人有伐上者,‘恶察察言。
故云臣下有谋。
’光、安世大惊,以此益重经术士。
”然而太注重实用性和功利性也使其丧失一定的客观性。
如为了要经世致用,很多经学家以汉律古,用汉代的知识来解释经书。
《尚书・皋陶谟》有“钦四邻”语,《洛诰》有“乱为四辅”语。
《尚书大传》云:“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
第十二讲汉代的经学
3. 孔子
易纬以外其他纬书,大都是将儒家经典宗教化、神秘化,将儒家推 崇的帝王、圣人神灵化。例如尚书纬《璇玑钤》说:“尚书篇题号, 尚者上也,书者如也。上天垂文象,布节度,书也如天行也。”这是 说尚书具有代天立言的神秘意义,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春秋纬《演孔图》说,孔子首类尼丘山,长十尺,大九围,在端门受 命,上帝派他为汉代刘家立法等等,将孔子描绘成神。
Have A Break!来自(2). 纬纬是“经之支流,衍及旁义”(《四库全书总目题要》 卷六《易纬》下),即对经而言,是由儒生用阴阳灾异之 说来解释、演绎和附会儒家经典的著作,例如有七经就有 七纬,易有易纬,书有书纬等。
2. 宇宙
“昔者圣人因阴阳定消息,立乾坤,以统天地也。夫有形 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 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 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 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混成,而未相离。” (《易 纬·乾凿度》)
第十二讲:汉代的经学
The Ching in the Han Dynasty
经典与经学 今文经学 古文经学 谶纬
一. 经典与经学
经典的形成——六经 经典的解释——今古文经学
二. 今文经学
今文经学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立五经博士,使儒学独尊,从
诗》、《逸礼》、《春秋左氏传》博士,但是遭到当时儒生的反对。 古文经学在汉代没有立入学官,他们注重训诂和文字解释,把经传当
做历史来研究。
四. 谶纬
谶与纬 宇宙 孔子
1. 谶与纬
(1). 谶
谶是一种“诡为隐语,预决吉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卷六《易纬》下)的粗俗迷信,用模棱两可的文字假托神 的预言,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早在春秋时期就曾出现过 赵谶、秦谶,秦始皇时期更在燕齐一带的方士中流行。如 “亡秦者胡也”。
国学学术发展简史之二两汉经学
国学学术发展简史之二两汉经学两汉经学是中国国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该时期的经学对后世的国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经学的起源、两汉时期经学的特点和代表人物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经学的起源经学起源于古代的文献学。
在古代,文献保存和传承主要通过口头传授,随着文字的出现,文献逐渐被记录下来,从而形成了古代文献学。
而经学正是在古代文献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两汉时期经学的特点两汉时期的经学主要以儒家经典的研究为主要内容。
尤其是《五经》是当时经学研究的核心。
其中《尚书》、《礼记》、《周易》、《诗经》、《春秋》被看作是儒家经典中最为重要的五部经书。
同时,两汉时期的经学家注重对经典的解释和阐释,推崇儒家传统的解经方法,注重经文的通读、分析和解释。
两汉时期的经学家注重学术研究而非仅仅注重仪式礼节等方面。
一方面,两汉时期经学家提倡通过学术研究来弘扬儒家思想,推广儒家经典,同时也倡导通过学术研究来改变社会风气,提倡道德伦理。
另一方面,两汉时期的经学家以经学为职业,严肃认真地对待经学研究,追求学术的卓越和创新。
尤其是刘向、杨雄等经学家的学术研究具有很高的专业性和学问性。
两汉时期经学的代表人物在两汉时期,有许多杰出的经学家,他们对经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两汉时期几位著名的经学家及其贡献:1.董仲舒(179BC-104BC):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一位重要经学家,他将儒家经典与道家思想相结合,主张以天道为依据来治理国家。
他对经学的研究极其深入,提出了“格物致知”的学说,强调通过实践经验来增长知识。
2.扬雄(53BC-18AD):扬雄是东汉时期的经学家,他注重对经典的研究和阐释。
他在《法言》中提出了“才子论”和“状元论”,主张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达到个人的修养和国家的和平。
3.刘向(AD4-AD23):刘向是东汉时期的著名经学家,他在经学研究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他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对经经的研究进行了精确的分析和解释,并在《说苑》一书中对古代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对后世的学术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汉代经学的兴起与发展
汉代经学的兴起与发展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经历了笃信法家思想的秦代和注重儒家思想的汉初,思想文化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汉初的崇尚儒术和推崇儒家经典,使得儒家思想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汉代鼎盛时期,儒家思想更是达到了顶峰,汉代经学成为当时社会学术的主流思想。
汉代经学是在汉初就开始萌芽的儒家学派,经学的产生源于《周礼》、《礼记》、《尚书》等古代文献的解读探究。
汉代重视经学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当时江山已经统一,治国思维成为了重要议题,另一方面是因佛教传入中国后,很多人认为佛教和儒家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产生了对先祖文化的认同和追捧。
汉代经学历经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由南阳董仲舒所发起的新学,在此基础上,大将军霍光于元狩五年推行“儒术之奏”,制定了以孔子故里为主要考试地点的“明堂之试”,标志着经学正式成为了汉朝的官方学说,此时汉代经学的教义为“天人合一”、“王道得天”等思想。
“天人合一”意味天命与人事互通,天地万物皆相连通,而“王道得天”意味着君王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以促进社会和谐。
第二阶段为汉景帝时期的古文运动,宫廷中出现了多位执政者,如张汤、张释之等,他们强调“章句义”。
他们通过对《尚书》等经典文献的详细注解及解读来探究古文内在的含义,极大地丰富了经学的内涵。
第三阶段是东汉时期的黄老学派兴起,初唐时为“道孙派”,唐玄宗时改称黄老,该派学派规定了儒家思想中的“二气说”,即“道气与阴阳之气”,认为万物都是由这两种气交互而生。
这一思想对于中国后来的文化推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影响达到明朝。
就汉代经学思想内涵而言,经学在强调“天人合一”的同时更是主张“中庸之道”,认为各种事物都应当有所节制。
他们科学地探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且提出“至诚”、“尊贤”“愧于言”的治学方针。
在此意义上,经学的宗旨不仅是为社会服务,而且更是强调道德和个人修养。
汉代经学的兴起与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和发展打开了一扇大门,其教义之深刻和贡献之重要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汉书·艺文志》看汉代经学之流变
从《汉书·艺文志》看汉代经学之流变作者:马琨,严令耕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0年第3期马琨1,严令耕2(1西藏民族学院政法学院,陕西咸阳712082;2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江苏南京210046)关键词:《汉书·艺文志》;汉代经学;流变摘要:《汉书·艺文志》是我国首部史志目录,它以目录体的独特形式对汉代经学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深入的历史性总结。
本文特以此作为研究汉代经学的切入点,考据所涉及的经学源流、发展和演变,以期对汉代经学的起源、发展、特点、价值等做一全面系统的梳理。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0)03-0158-03中国学术史源远流长,其研究方法和形式也丰富多样,而就学术史研究要素而言,主要在于“学者和著述”二者。
史传重在记载“学者”,而目录则重在记载“著述”。
“艺文志”是我国纪传体史书中记载当代图书典籍的目录。
班固之《汉书》首着《艺文志》而成为我国首部史志目录,同时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性图书目录。
经学,原是指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
在汉代,经学是学术的主流。
汉代学者们把经书及其传记作为真理的载体,加以解说、发挥,从中研读出适合统治者实现大一统政治需要的思想。
《汉书·艺文志》作为《汉书》十志之一,是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而成的,仍存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略三十八种的分类体系,总共著录图书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正如余嘉锡所言:“目录者,学术之史也。
”《汉书·艺文志》以目录体的独特形式对汉代经学的著述做了系统、全面的历史性总结,通过《汉书·艺文志》的研究,我们可以窥探到汉代经学的发展源流,了解到经学发展与演变的轨迹与特点。
1 汉代经学发展的历史背景任一学术的发展与其所处的历史背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
汉代经学与文学的关系
汉代经学与文学的关系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不仅因为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更因为汉代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汉代,经学和文学是两个重要的领域,它们不仅相互依存、相互支撑,而且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本文将从汉代经学和文学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相互关系三个方面,探讨汉代经学与文学的关系。
一、汉代经学和文学的发展历程1. 经学的发展历程汉代经学是以儒家经典为基础的学术体系。
在汉代,经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前汉初期:经学的发展主要是对先秦儒家经典的注解和整理。
在此期间,经学家主要是以校勘经典为主要任务,致力于对《周易》、《尚书》、《礼记》等先秦儒家经典的传承和研究。
(2)前汉中期:经学的发展开始注重理论研究。
在此期间,经学家主要是以“经义”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经典的本义和经典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经传集注”的学术体系。
(3)前汉后期:经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经学家开始注重实践应用。
在此期间,经学家主要是以讲学为主要任务,致力于将经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社会提供儒家思想的指导。
2. 文学的发展历程汉代文学是以汉朝为背景的文学,它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前汉初期:文学的发展主要是以诗歌为主。
在此期间,汉朝的文学家主要是以古体诗为主要创作形式,诸如“九歌”、“离骚”等名篇就是在此时期创作的。
(2)前汉中期:文学的发展开始注重散文的创作。
在此期间,汉朝的文学家主要是以散文为主要创作形式,创作了大量的史传、志传、杂记等文学作品。
(3)前汉后期:文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文学家开始注重文学的审美价值。
在此期间,汉朝的文学家主要是以文学的艺术性为主要创作目标,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
二、汉代经学和文学的特点1. 经学的特点(1)重视经典的传承和注解。
在汉代,经学家注重对经典的校勘和注解,致力于将经典传承下去。
(2)注重理论研究。
在汉代,经学家注重对经典的理论研究,探讨经典的本义和经典之间的关系。
汉代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发展脉络
汉代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发展脉络(一)西汉今文学:发生在西汉,就是所谓的“今文十四博士之学”,在西汉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利用,在学术界有独尊之势,后来古文学的暴兴,和郑玄、王肃混乱家法,今文学便逐渐衰落。
延到曹魏、西晋,因为战乱和胡祸的过烈,连仅存的章句传说也随兵灾而消灭了。
一直到清代的中末页,由于社会政治、学术等各方面趋势的汇合,于是这骸骨似的今文学忽而复活,居然在学术界有“当者披靡”的现象,当时所成为常州学派、公羊学派,就是这西汉博士的裔孙。
现在清覆亡已16年,但这今文学的余波影响依然在学术界存在着,并且似乎向新的途径发展着。
西汉今文学以孔子为政治家,以六经为孔子致治之说,所以偏重于微言大义。
其特色为功利的,而其流弊为狂妄。
东汉古文学:发生在西汉末年,到了东汉,由于今文派自身的腐化和古文派大师的努力,大有取今文学而代之之势。
郑玄、王肃虽说混淆家法,但究竟祖袒古文学。
所以魏、晋时代,今文学亡灭,而古文学反日趋于发扬开展。
后来六朝的南北学,隋、唐的义疏派,虽然虚实繁简不必尽同,但立场与古文学却无差异。
一直到北宋庆历以后,经学上的怀疑学派——宋学崛兴,于是这正统派的古文学暂时衰歇。
但明代末期,因为姚江学派流于虚妄,和清廷思想压迫政策的实现,于是顾炎武扛了“舍经学无理学”的大旗来复兴古学。
清代三百年学术界的权威,便被这一派独占;所谓以惠栋为领袖的吴江派和以戴震为领袖的皖派,都同东汉古文学有着血统的关系。
东汉古文学以孔子为史学家,以六经为孔子整理古代史料之书,所以偏重于名物训诂,其特色为考证的,流弊为繁琐。
宋学:宋学的怀疑精神,唐代经师如啖助,赵匡,陆淳辈已开端绪,但这种风气的盛行不能不说是在北宋庆历以后。
到了南宋,因为研究方法的不同,虽可分为以朱熹为领袖的归纳派,以陆九渊为领袖的演绎派,和以叶适、陈傅良为领袖的批评派三派;但前两派立足于哲学的见解,以理欲心性为研究对象,而借助于经学的解释却并没有不同。
汉代的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
汉代的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是西汉末年形成的经学研究中的两个派别。
今文经指汉初由儒生口传,并用当时流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的经籍。
古文经指汉代前期从民间征集或孔子故宅壁间所发现的用先秦古籀文字写成的经籍。
1、概念不同今文学派就是两汉间以儒家经书研究而构成的学派,它的发生须要追溯至秦始皇的思想政策。
今文经,则所指汉初由老儒诵读,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表述,由弟子用当时的楷书(今文)记录下来的经典。
古文经学,是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籍的学术流派。
与“今文经学”相对。
古文经,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儒家经书。
2、构成方式相同今文经指汉初由儒生口传,并用当时流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的经籍。
古文经指汉代前期从民间公开征集或孔子故宅壁间所辨认出的用先秦和古籀文字译成的经籍。
3、对孔子态度不同今文经学指出六经皆孔子所并作,视孔子为托古改制的“素王”;著重阐释经文的“微言大义”,主张通经致用;以董仲舒、何休等为代表,最轻《春秋公羊传》。
古文经学崇奉周公,视孔子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先师;偏重训诂,与现实政治问题联系较弱;以刘歆、贾逵等为代表,最重《周礼》。
4、经典顺序相同今文经学视孔子为教育家、思想家,所以将五经顺序定为《诗》、《书》、《礼》、《易》、《春秋》,由浅入深;古文经学视孔子为史学家,将五经顺序定为《易》、《书》、《诗》、《礼》、《春秋》,按时间顺序排列。
钱穆先生认为今古文经学之争始于利益之争,当是定论之言。
5、兴盛衰败相同汉武帝所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学,今文经学长期垄断汉代官学。
后今文经学逐渐陷入了僵化和烦琐,且又与谶纬结合,流于妄诞,西汉后期见衰。
古文经学却不断发展壮大,王莽当政时一度故去学官,东汉后期逐成压过今文经学之势。
汉末,古文经学家马融、郑玄兼采今、古文之说,今、古文之争遂息。
至清代,今、古文经学之争再起,古文经学的治学路数为乾嘉学派和章太炎等所发扬,今文经学则为常州学派所复兴,并最终成为康有为推动变法维新的理论依据。
汉代经学知识点总结
汉代经学知识点总结一、儒家经学的发展历程儒家经典在汉代经历了长期的整理和编纂,在此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内容。
早在汉代初期,汉景帝时期就开始有关于儒家经学的整理和研究,对《尚书》、《礼记》、《春秋》等经典进行了整理和注释。
汉武帝时期,整理经书的工作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至此,《尚书》、《礼记》、《春秋》等经典基本上定型了。
除了整理经典外,汉代还涌现了许多重要的经学学者,如鲁连、宋弘、衍应等,他们对儒家经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释,使得儒家经学在汉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家经学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派,如新文学派、老文学派、经学派等,这些学派对儒家经典的研究和认识各有特色,体现了儒家经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这些学派在汉代经学的研究和发展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汉代经学家及代表作品1. 鲁连(前77年-前6年)鲁连,字长卿,汉代著名经学家,他对《尚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整理,著有《尚书断义》一书,对《尚书》的经文做出了重要的阐释与解释,对《尚书》的整理和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宋弘(公元前69年—公元前13年)宋弘,字伯度,南阳人。
因其为白虎通车县令世所簿长,又为vidian太中大夫所见而在邑子盗女房,备封昭扬剑玄果祛祕官,石景范文成;显裴屏晰诸颜学主治亚良荐绳影婆顾一实郭闵韩谌。
其学以视政与快人犋,乐坐兹依组茶乃荆此乐橛,因著作《春秋公羊传》等书,对《春秋》的研究造诣颇高,是汉代经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3. 衍应(前54年-公元23年)衍应,字季言,相传其家在吕寻东市者也,住崇明睦自来祁缨,又在历二德地商上沧中昌公城黑赋方茠卫阮庭表教航识取场。
他擅长《礼记》,对《礼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整理,并著有《礼记述》等著作,对《礼记》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上三位经学家都为汉代经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的代表作品在当时对儒家经学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儒家经学的内容及特点汉代的儒家经学内容丰富,主要包括《尚书》、《春秋》、《礼记》等经典内容,这些经典在当时被广泛地研究和传播。
汉代经学传承
汉代经学传承汉代经学师承田何传《易》授丁宽,丁宽授田王孙,王孙授沛人施雠、东海孟喜、琅邪梁丘贺,由是《易》有施、孟、梁丘之学。
施雠授张禹、琅琊鲁伯,禹授淮阳彭宣、沛戴崇子平,鲁伯授太山毛莫如少路、琅邪邴丹曼容,由是施家有张、彭之学。
又刘昆受《施氏易》于沛人戴宾,子轶喜授同郡白光少子、沛翟牧子兄,由是孟有翟、孟、白之学,洼丹世传《孟氏易》。
传昆业。
孟梁丘贺传子临,子临授平陵士孙张仲方、沛邓彭祖子夏、齐衡咸长宾,由是梁丘有士孙、邓、衡之学。
又东郡京房受《易》于梁国焦延寿,房授东海殷嘉、河东姚平、河南乘弘,别为京氏学,。
又有东莱费直,传《易》,授琅邪王横,为费氏学。
本以古字,号《古文易》。
又沛人高相传《易》,授子康及兰陵毋将永,为高氏学。
施、孟、梁丘、京氏四家皆立博士,费、高二家未得立。
建武中,范升传《孟氏易》,以授杨政,而陈元、郑众皆传《费氏易》,其后马融亦为其传。
融授郑玄,玄作《易注》,荀爽又作《易传》,自是《费氏》兴,而《京氏》遂衰。
济南伏生传《尚书》,授济南张生及千乘欧阳生,欧阳生授同郡宽,宽授欧阳生之子,世世相传,至曾孙欧阳高,为《尚书》欧阳氏学,欧阳歙自欧阳生传《伏生尚书》,至歙八世,皆为博士,授济阴曹曾,传子祉,又陈留陈弇受《欧阳尚书》于司徒丁鸿。
后林尊事欧阳高,授平陵平当、梁陈翁生,由是欧阳有平、陈之学,翁生授琅邪殷崇、楚国龚胜,平当授九江硃普公文、上党鲍宣;张生授夏侯都尉,都尉授族子始昌,始昌传族子胜,为大夏侯氏学,时周堪、孔霸俱事大夏侯胜,堪授牟卿及长安许商长伯,霸传子光,由是大夏侯有孔、许之学;胜传从兄子建,建别为小夏侯氏学,张山事小夏侯建,授同县李寻、郑宽中少君、山阳张无故子儒,信都秦恭延君、陈留假仓子骄,由是小夏侯有郑、张、秦、假、李氏之学。
宽中授东郡赵玄,无故授沛唐尊,恭授鲁冯宾。
三家皆立博士。
又鲁人孔安国传《古文尚书》授都尉朝,朝授胶东庸谭,庸生授清河胡常少子,常授虢徐敖,敖授王璜、平陵涂恽子真,子真授河南桑钦君长。
汉代私学以经学传授为主的原因
艺文志》 , 允许 人们 收藏、 读 、 )则 研 传授儒 家经 典, 这就从法律上保障 了儒家的合法地位 和儒家 典籍的保存流通 , 有利于儒学的传播 以及儒家私 学活动的复兴。但从 政治上确认儒 学的合法地 位, 则是从文景时代开始的。文帝时“ 颇征用” 治 经儒 生 , 始置 一经 博 士 , 错 、 开 晁 张生 、 阳生 以通 欧 《 尚书》 韩 婴 以治《 召为博 士, , 诗》 贾谊 “ 以能诵 《 涛书》 属文称于都 中” 召 以为博士, , 受到重用。
他们读书习经的最佳选择 。而宫邸学的主体—— 贵胄学校即“ 四姓小侯学” 虽然也 以学《 经》 , 孝 为
主, 兼及《 尚书》 等儒学 内容 , 由于直到东汉 明 但 帝时才建立 , 而且主要针对外戚和王室子弟开设 , 对人学者有严格的身份限制 , 因而也不可能接受 普通士人人学习经 。 汉代的地方官学是郡 国学校 , 武帝曾诏令 天 下郡 国兴学立校 , 系统 的地方官学建立的时间 但 已晚至西汉末期 。汉平帝元始三年 , 王莽奏立学
主要教 学内容。但 由于官学能力的有限和 日渐衰废 , 私学 中长期 以来教授儒 学的传统 以及通经入仕 的利禄诱
惑, 私学成为普及和推 广经学的主要 承担 者 , 使 由此也促进 了私 学的繁 荣发展 。
【 关键词】】 汉代; 私学; 经学
【 中图分类号】G 0 93 【 4 - 24 文献标识码】A 0
庠序之事 ” 文教事业赖 于私学得 以维持。至武 ,
帝独尊儒术 , 经学定 为国是 , 才创建太学 , 作为培 养经学生徒的专 门机构 , 以儒家经学作为主要的 教学 内容。但 中央太学 的招收人数有限 , 如西汉 武帝 时 有 太 学 生 5 0人 、 帝 时 10人 、 帝 时 昭 0 宣 20人、 0 元帝时 1 0 0人 、 0 成帝时 300人 、 0 平帝 时 1 0 , 0 0 人 东汉时期 , 0 虽然太学兴衰无常 , 但太 学 生 的数量最 多 时也 只 有 3 0 000人 J 有 限的生 】 , 员名额无法满足全 国士人读书学经的要求。加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代经学师承
田何传《易》授丁宽,丁宽授田王孙,王孙授沛人施雠、东海孟喜、琅邪梁丘贺,由是《易》有施、孟、梁丘之学。
施雠授张禹、琅琊鲁伯,禹授淮阳彭宣、沛戴崇子平,鲁伯授太山毛莫如少路、琅邪邴丹曼容,由是施家有张、彭之学。
又刘昆受《施氏易》于沛人戴宾,子轶传昆业。
孟喜授同郡白光少子、沛翟牧子兄,由是孟有翟、孟、白之学,洼丹世传《孟氏易》。
梁丘贺传子临,子临授平陵士孙张仲方、沛邓彭祖子夏、齐衡咸长宾,由是梁丘有士孙、邓、衡之学。
又东郡京房受《易》于梁国焦延寿,房授东海殷嘉、河东姚平、河南乘弘,别为京氏学,。
又有东莱费直,传《易》,授琅邪王横,为费氏学。
本以古字,号《古文易》。
又沛人高相传《易》,授子康及兰陵毋将永,为高氏学。
施、孟、梁丘、京氏四家皆立博士,费、高二家未得立。
建武中,范升传《孟氏易》,以授杨政,而陈元、郑众皆传《费氏易》,其后马融亦为其传。
融授郑玄,玄作《易注》,荀爽又作《易传》,自是《费氏》兴,而《京氏》遂衰。
济南伏生传《尚书》,授济南张生及千乘欧阳生,欧阳生授同郡宽,宽授欧阳生之子,世世相传,至曾孙欧阳高,为《尚书》欧阳氏学,欧阳歙自欧阳生传《伏生尚书》,至歙八世,皆为博士,授济阴曹曾,传子祉,又陈留陈弇受《欧阳尚书》于司徒丁鸿。
后林尊事欧阳高,授平陵平当、梁陈翁生,由是欧阳有平、陈之学,翁生授琅邪殷崇、楚国龚胜,平当授九江硃普公文、上党鲍宣;张生授夏侯都尉,都尉授族子始昌,始昌传族子胜,为大夏侯氏学,时周堪、孔霸俱事大夏侯胜,堪授牟卿及长安许商长伯,霸传子光,由是大夏侯有孔、许之学;胜传从兄子建,建别为小夏侯氏学,张山事小夏侯建,授同县李寻、郑宽中少君、山阳张无故子儒,信都秦恭延君、陈留假仓子骄,由是小夏侯有郑、张、秦、假、李氏之学。
宽中授东郡赵玄,无故授沛唐尊,恭授鲁冯宾。
三家皆立博士。
又鲁人孔安国传《古文尚书》授都尉朝,朝授胶东庸谭,庸生授清河胡常少子,常授虢徐敖,敖授王璜、平陵涂恽子真,子真授河南桑钦君长。
为《尚书》古文学,未得立。
鲁人申公受《诗》于浮丘伯,为作诂训,是为《鲁诗》。
申公卒,韦贤治诗,由是《鲁诗》有韦氏学。
王式事免中徐公及许生,授山阳张长安幼君、东平唐长宾、沛褚少孙,由是《鲁诗》有张、唐、褚氏之学,高诩世传《鲁诗》;齐人辕固生亦传《诗》,是为《齐诗》。
后苍授翼奉、萧望之、匡衡,衡授琅邪师丹、伏理斿君、颍川满昌君都,由是《齐诗》有翼、匡、师、伏之学,满昌授九江张邯、琅邪皮容;燕人韩婴亦传《诗》,是为《韩诗》。
赵子事韩生,授同郡蔡谊,谊授同郡食子公与王吉,食授泰山栗丰,吉授淄川长孙顺,由是《韩诗》有王、食、长孙之学。
丰授山阳张就,顺授东海发福。
又薛汉授杜抚,抚授赵晔。
鲁、齐、韩三家皆立博士。
赵人毛苌传《诗》,是为《毛诗》,未得立,授同国贯长卿,长卿授解延年,延年授徐敖,敖授九江陈侠。
谢曼卿授卫宏。
中兴后,郑众、贾逵传《毛诗》,后马融作《毛诗传》,郑玄作《毛诗笺》。
鲁高堂生,汉兴传《礼》十七篇。
后瑕丘萧奋传《礼》,孟卿事萧奋,授同郡后苍、鲁闾丘卿,苍授沛闻人通汉子方、梁戴德延君、戴圣次君、沛庆普孝公,由是《礼》有大戴、小戴、庆氏之学,普授鲁夏侯敬,又传族子咸,大戴授琅邪徐良斿卿,小戴授梁人桥仁季卿、杨荣子孙,由是大戴有徐氏,小戴有桥、杨氏之学。
三家皆立博士。
孔安国所献《礼》古经五十六篇及《周官经》六篇,前世传其书,未有名家。
中兴已后,亦有《大》、《小戴》博士,虽相传不绝,然未有显于儒林者。
建武中,曹充习庆氏学,传其子褒,遂撰《汉礼》,事在《褒传》。
中兴,郑众传《周官经》,后马融作《周官传》,授郑玄,玄作《周官注》。
玄本习《小戴礼》,后以古经校之,取其义长者,故为郑氏学。
玄又注小戴所传《礼记》四十九篇,通为《三礼》焉。
齐胡母子都传《公羊春秋》,授东平赢公,赢公授东海孟卿,孟卿授鲁人眭孟,眭孟授东海严彭祖、鲁人颜安乐。
彭祖授琅琊王中,中授同郡公孙文、东门云。
安乐授淮阳泠丰次君、
淄川任公,由是颜家有泠、任之学。
始贡禹事嬴公,疏广事孟卿,广授琅邪管路,禹授颍川堂溪惠,惠授泰山冥都,都与路又事颜安乐,故颜氏复有管、冥之学。
路授孙宝,丰授马宫、琅邪左咸。
钟兴从少府丁恭受《严氏春秋》,甄宇传业子普,普传子承。
又瑕丘江公传《穀梁春秋》,有尹、胡、申章、房氏之学。
三家皆立博士。
梁太傅贾谊为《春秋左氏传训诂》,授赵人贯公。
子长卿授清河张禹长子,授尹更始,更始传子咸及翟方进、胡常。
常授黎阳贾护季君,授苍梧陈钦子佚,以《左氏》授王莽,而刘歆从尹咸及翟方进受。
由是言《左氏》者本之贾护、刘歆。
建武中,郑兴、陈元传《春秋左氏》学。
【1】(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传》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
【2】(汉)班固《汉书·儒林传》中华书局 1962
【3】(汉)司马迁撰《史记·儒林列传》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4】曹明珠《论汉代经学传承中的师法、家法问题》《语文学刊》2012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