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合集下载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是数学中的两种表达形式。

参数方程使用参数来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而普通方程则以变量直接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可以进行互化,即从参数方程导出普通方程,或者从普通方程导出参数方程。

首先,我们来探讨从参数方程导出普通方程的方法。

假设我们有以下参数方程:x=f(t)y=g(t)我们的目标是找到一个普通方程,将x和y之间的关系用该方程表示出来。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1.将第一个参数方程中的t表示为x的函数,即t=h1(x)。

这里的h1(x)是反函数,用来表示x的函数与t的关系。

2.将第二个参数方程中的t表示为y的函数,即t=h2(y)。

这里的h2(y)是反函数,用来表示y的函数与t的关系。

3.将上述两个方程联立,得到h1(x)=h2(y)。

4.最后将h1(x)=h2(y)代入第一个参数方程,得到x=f(h1(x))。

5.将x=f(h1(x))代入第二个参数方程,得到y=g(h2(y))。

最终,我们得到普通方程x=f(h1(x))和y=g(h2(y))。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从普通方程导出参数方程的方法。

假设我们有以下普通方程:F(x,y)=0我们的目标是找到一对参数方程,将x和y之间的关系用这对方程表示出来。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1.假设x=f(t),其中f(t)是x关于一些参数t的函数。

2.将上面的假设代入普通方程,得到F(f(t),y)=0。

3.将上述方程进行整理,解出y关于t的函数,即y=g(t)。

4.最终得到参数方程x=f(t)和y=g(t)。

需要注意的是,从普通方程导出参数方程的过程中,参数t的选择是自由的,并不唯一、不同的参数选择会导致不同的参数方程,但它们的图形表达的是同一个曲线。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在数学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几何学和物理学中经常会用到。

例如,在解决曲线的问题时,参数方程能够更直观地描述曲线的性质,而普通方程则更方便计算。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参数方程的定义。

参数方程是指使用单一变量来表示曲线上的点的坐标,其中变量通常表示为 t。

对于平面上的曲线,参数方程可以表示为 x=f(t),y=g(t),其中 f(t) 和 g(t) 是 t 的函数。

参数方程通常用来表示曲线上每一个点的坐标,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圆的参数方程可以表示为 x=rcos(t),y=rsin(t),其中 r 表示圆的半径,t 表示角度。

与之相对应的,普通方程是用一个或多个变量的代数方程来表示曲线的方程。

对于平面上的曲线,普通方程可以表示为F(x,y)=0,其中F(x,y)是二元函数。

普通方程常常用来表达曲线的性质和方程,例如直线的普通方程可以表示为Ax+By+C=0,其中A、B和C是常数。

1.由参数方程到普通方程:要将参数方程转换为普通方程,可以将参数方程中的参数表示为普通方程中的变量,并解出其他变量的表达式。

具体步骤如下:a.将x=f(t),y=g(t)中的t表示为普通方程中的变量,如令t=x。

b.将t的表达式代入f(t)和g(t)中,得到x=f(x),y=g(x)。

c.将得到的方程进行整理,化为普通方程的形式。

2.由普通方程到参数方程:要将普通方程转换为参数方程,可以选取一个合适的参数来表示曲线上每一点的坐标,并构造对应的参数方程。

具体步骤如下:a.选择一个变量作为参数,通常可以选择x或y。

b.将选取的参数代入普通方程中,得到一条关于参数的方程。

c.将方程整理,化为参数方程的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在表示曲线时的优势和劣势不同。

参数方程可以方便地描绘复杂的曲线,如椭圆、双曲线等,而普通方程可以方便地计算曲线的性质和方程。

因此,在不同的问题和计算需求中,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方程形式。

除了上述的基本转换方法,还有一些特殊的曲线可以通过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来简化求解。

例如,对于一些特殊的曲线,我们可以通过参数方程的方法来求解它的曲率和切线方程,然后转换为普通方程表示的形式。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一、引言在数学中,方程是研究数学问题的基础。

方程可以描述物理规律、经济模型、自然现象等各种问题,是数学建模的重要工具。

在代数学中,我们常常用普通方程来表示问题,例如一元一次方程、二次方程等。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使用普通方程描述问题可能会比较复杂,此时参数方程就能够提供更加简洁的表示方法。

参数方程是一种用参数化变量表示的方程系统,通过引入参数,可以将复杂的方程化简为一系列简单的参数方程。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之间具有相互转换的关系,本文将介绍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方法。

二、参数方程的基本概念参数方程是一种常见的数学表达形式,它由一个或多个参数化变量组成。

在参数方程中,每个变量都是独立的,并且可以通过参数的变化来表示方程中的不同解。

例如,我们可以用参数方程来描述一个点在直线上的运动轨迹。

设直线的方程为y = mx + b,参数方程可以表示为:x = t y = mt + b在这个参数方程中,t是一个独立的参数,它的变化可以表达直线上所有的点。

三、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转换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之间可以通过参数的消除和引入来进行转换。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转换方法。

1. 从普通方程到参数方程的转换如果我们已知一个普通方程,想要将其转换为参数方程,可以通过参数的引入来实现。

具体步骤如下:(1)选取一个或多个参数,用它们表示方程中的变量。

(2)将参数代入普通方程中,得到参数方程。

例如,我们有一个圆的方程为x^2 + y^2 = r^2,我们希望将其转换为参数方程。

我们可以选取参数θ表示角度,并引入参数方程:x = r * cos(θ) y = r * sin(θ)在这个参数方程中,当θ取遍所有的值时,圆上的所有点都可以覆盖到。

2. 从参数方程到普通方程的转换如果我们已知一个参数方程,想要将其转换为普通方程,可以通过参数的消除来实现。

具体步骤如下:(1)从一个参数方程中解出一个参数。

(2)将解出的参数代入另一个参数方程中,得到普通方程。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一、参数方程转换为普通方程对于一个平面曲线,通常可以用参数方程表示,如x=f(t),y=g(t)。

将其转换为普通方程的方法是将参数t消去,得到y=f(x)的形式。

以直线为例,设直线的参数方程为x=x0+a*t,y=y0+b*t,其中x0和y0为直线上其中一点的坐标,a和b为向量(a,b)的分量。

我们可以通过消去参数t,得到直线的普通方程。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参数方程消去参数t,得到x-x0/a=y-y0/b。

然后,通过变形化简得到b*(x-x0)=a*(y-y0),即b*x-a*y=b*x0-a*y0。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直线的普通方程为b*x-a*y=b*x0-a*y0。

同样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曲线,如圆形、抛物线、椭圆等。

通过将参数方程中的参数消去,我们可以得到这些曲线的普通方程。

二、普通方程转换为参数方程对于给定的普通方程f(x,y)=0,要将其转换为参数方程x=f(t),y=g(t),可以通过替换变量的方法实现。

以圆为例,设圆的普通方程为(x-a)^2+(y-b)^2=r^2,其中(a,b)为圆心坐标,r为半径。

要将其转换为参数方程,可以设x-a=r*cos(t),y-b=r*sin(t)。

通过替换变量,我们可以得到参数方程x=a+r*cos(t),y=b+r*sin(t)。

类似地,对于其他类型的曲线,如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等,也可以通过替换变量的方法得到参数方程。

根据曲线的性质和普通方程的形式,选择适当的替换变量可以简化参数方程的形式。

三、参数方程于普通方程的优缺点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各有优缺点,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表达形式。

参数方程的优点在于可以直接描述几何图形的轨迹,可以用简洁的数学形式表示出曲线的特点。

参数方程也更适合于描述复杂的曲线,如螺旋线、双曲螺线等。

此外,参数方程也更适合于计算机图形学和动画设计等领域,可以通过改变参数值来控制图形的形态和运动。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2cos 5(为参数)所 3 2sin
表示圆的圆心坐标、半径,并化为普通方程。
(x 5)2 ( y 3)2 4
x r r cos 是3、4,圆则y圆 心2r 坐r s标in是 (__为_(_参_2_,数__1,_)_r___0)的直径
4 所以x [ 2, 2], 所以与参数方程等价的普通方程为
x2 y, x [ 2, 2]. 这是抛物线的一部分。
y
o
2
x
2
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步骤
步骤: 1、消掉参数 2、写出定义域
练习1
下列参数方程与方程y2 x表示同一曲线的是
A

x y

t t
2
(t为参数)
2 0得焦点坐标为(2,0)和(0,2) 4
小节:
1、参数方程的概念 2、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参数方程 3、圆的参数方程的表达式 4、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方法 5、将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的方法
注意:在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中,必须 使x,y的取值范围保持一致。
作业:26页1、2、4、5
解:(1)把x 3cos代入椭圆方程,得到
9 cos2 y2 1,
94
所以y2 4(1 cos2 ) 4sin2 即y 2sin
由参数的任意性,可取y 2sin ,
所以椭圆 x2 y2 1的参数方程是 94
x

y

3 c os (为参数) 2sin
解:(1)由x t 1 1有 t x 1 代入y 1 2 t ,得到y 2x 3 又x t 1 1,所以与参数方程等价的 普通方程是 y 2x 3(x 1) 这是以(1,1)为端点的一条射线 (包括端点)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是数学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它们在不同的问题中有着不同的应用。

参数方程是将一个图形的点表示为一个或多个参数的函数,而普通方程则是将一个图形表示为变量之间的关系式。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1.参数方程转换为普通方程:将参数方程转换为普通方程的主要思想是通过消除参数化表示中的参数。

下面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过程。

考虑一个简单的参数方程:$x=2t$$y=t^2$要将它转换为普通方程,我们需要通过消除参数t来获得$x$和$y$之间的关系。

观察参数方程可以发现,$t$在$x$和$y$的表示中都存在。

我们可以利用第一个参数方程来消除$t$,得到$x=2t$。

然后将这个$x$的表达式代入第二个参数方程中,得到$y=(x/2)^2$,再对其进行化简,得到普通方程$y=x^2/4$。

2.普通方程转换为参数方程:将普通方程转换为参数方程的主要思想是引入一个新的参数,让普通方程的变量都表示为这个参数的函数。

下面同样以一个例子来说明。

考虑一个简单的普通方程:$y=x^2$要将它转换为参数方程,我们需要引入一个新的参数$t$,让$x$和$y$都表示为$t$的函数。

我们可以让$x=t$,然后将这个$x$的表达式代入到普通方程中,得到$y=t^2$。

通过这样的转换,我们可以得到参数方程$x=t$,$y=t^2$。

3.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应用: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应用。

参数方程的主要优势是可以描述一些较复杂的曲线,尤其是含有角度或弧度的曲线。

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参数方程常被用来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轨迹,例如质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普通方程则更适合描述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尤其是直线和圆形。

在几何学和代数学中,普通方程常被用来解决直线和圆的性质问题,例如确定直线的斜率、直线与曲线的交点等。

4.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优缺点分析: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各有优缺点。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1)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是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曲线的方程的两种不同形式,两种方程是等价的可以互相转化.(2)将曲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有利于识别曲线的类型.参数方程通过消去参数就可得到普通方程.(3)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首先确定变数x ,y 中的一个与参数t 的关系,例如x =f (t ),其次将x =f (t )代入普通方程解出y =g (t ),则⎩⎪⎨⎪⎧x =f (t )y =g (t )(t 为参数)就是曲线的参数方程.(4)在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中,必须使x ,y 的取值范围保持一致.1.参数方程⎩⎪⎨⎪⎧x =cos 2θy =sin 2θ,(θ为参数)表示的曲线是( ) A .直线 B .圆 C .线段D .射线解析:选C.x =cos 2θ∈[0,1],y =sin 2θ∈[0,1],所以x +y =1,(x ,y ∈[0,1])为线段.2.能化为普通方程x 2+y -1=0的参数方程为( )A.⎩⎪⎨⎪⎧x =sin t y =cos 2tB.⎩⎪⎨⎪⎧x =tan φy =1-tan 2φC.⎩⎨⎧x =1-t y =tD.⎩⎪⎨⎪⎧x =cos θy =sin 2θ 解析:选B.对A ,可化为x 2+y =1(y ∈[0,1]);对B ,可化为x 2+y -1=0;对C ,可化为x 2+y -1=0(x ≥0);对D ,可化为y 2=4x 2-4x 4.(x ∈[-1,1]).3.(1)参数方程⎩⎪⎨⎪⎧x =2t y =t (t 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为____________.(2)参数方程⎩⎪⎨⎪⎧x =1+cos θy =1-sin θ,(θ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为____________.解析:(1)把t =12x 代入y =t 得y =12x .(2)参数方程变形为⎩⎪⎨⎪⎧x -1=cos θ,y -1=-sin θ,两式平方相加,得(x -1)2+(y -1)2=1. 答案:(1)y =12x (2)(x -1)2+(y -1)2=14.(1)若x =cos θ,θ为参数,则曲线x 2+(y +1)2=1的参数方程为____________. (2)若y =2t (t 为参数),则抛物线y 2=4x 的参数方程为____________. 解析:(1)把x =cos θ代入曲线x 2+(y +1)2=1,得cos 2θ+(y +1)2=1, 于是(y +1)2=1-cos 2θ=sin 2θ, 即y =-1±sin θ, 由于参数θ的任意性, 可取y =-1+sin θ, 因此,曲线x2+(y +1)2=1的参数方程为⎩⎪⎨⎪⎧x =cos θy =-1+sin θ,(θ为参数).(2)把y =2t 代入y 2=4x , 解得x =t 2, 所以抛物线y2=4x 的参数方程为⎩⎪⎨⎪⎧x =t 2y =2t (t 为参数).答案:(1)⎩⎪⎨⎪⎧x =cos θ,y =-1+sin θ(θ为参数)(2)⎩⎪⎨⎪⎧x =t2y =2t (t 为参数)参数方程化普通方程将下列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1)⎩⎨⎧x =t +1y =1-2t,(t 为参数); (2)⎩⎪⎨⎪⎧x =5cos θy =4sin θ-1,(θ为参数);(3)⎩⎪⎨⎪⎧x =1+32t y =2-12t,(t 为参数); (4)⎩⎪⎨⎪⎧x =2t 1+t 2y =1-t 21+t 2,(t 为参数).[解] (1)由x =t +1≥1,有t =x -1, 代入y =1-2t , 得y =-2x +3(x ≥1).(2)由⎩⎪⎨⎪⎧x =5cos θy =4sin θ-1得⎩⎪⎨⎪⎧cos θ=x5sin θ=y +14, ① ②①2+②2得x 225+(y +1)216=1.(3)由⎩⎪⎨⎪⎧x =1+32t y =2-12t 得⎩⎪⎨⎪⎧x -1=32t y -2=-12t , ① ②②÷①得y -2x -1=-33,所以y -2=-33(x -1)(x ≠1), 所以3x +3y -6-3=0,又当t =0时x =1,y =2也适合,故普通方程为3x +3y -6-3=0. (4)由⎩⎪⎨⎪⎧x =2t 1+t 2y =1-t 21+t 2,得⎩⎪⎨⎪⎧x 2=4t 2(1+t 2)2y 2=1+t 4-2t 2(1+t 2)2,① ② ①+②得x 2+y 2=1.(1)消参的三种方法①利用解方程的技巧求出参数的表示式,然后运用代入消元法或加减消元法消去参数; ②利用三角恒等式借助sin 2θ+cos 2θ=1等消去参数;③根据参数方程本身的结构特征,选用一些灵活的方法(例如借助⎝ ⎛⎭⎪⎫2t 1+t 22+⎝ ⎛⎭⎪⎫1-t 21+t 22=1,⎝ ⎛⎭⎪⎫t +1t 2-⎝ ⎛⎭⎪⎫t -1t 2=4等)从整体上消去参数. (2)化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应注意的问题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时,要注意防止变量x 和y 的取值范围的扩大或缩小,必须根据参数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f (t )和g (t )的值域,即x 和y 的取值范围.1.参数方程⎩⎪⎨⎪⎧x =2+sin 2θy =-1+cos 2θ,(θ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是( )A .2x -y +4=0B .2x +y -4=0C .2x -y +4=0,x ∈[2,3]D .2x +y -4=0,x ∈[2,3]解析:选D.由x =2+sin 2θ,则x ∈[2,3],sin 2θ=x -2,y =-1+1-2sin 2θ=-2sin 2θ=-2x +4,即2x +y -4=0,故化为普通方程为2x +y -4=0,x ∈[2,3].2.化参数方程⎩⎪⎨⎪⎧x =a 2⎝ ⎛⎭⎪⎫t +1t y =b 2⎝ ⎛⎭⎪⎫t -1t ,(a ,b 为大于0的常数,t 为参数)为普通方程.解:因为x =a 2⎝ ⎛⎭⎪⎫t +1t ,当t >0时,x ∈[a ,+∞),当t <0时,x ∈(-∞,-a ].由x =a 2⎝ ⎛⎭⎪⎫t +1t 两边平方可得x 2=a 24⎝⎛⎭⎪⎫t 2+2+1t 2,①由y =b 2⎝ ⎛⎭⎪⎫t -1t 两边平方可得y 2=b 24⎝⎛⎭⎪⎫t 2-2+1t 2,②①×1a 2-②×1b 2并化简,得x 2a 2-y 2b2=1(a ,b 为大于0的常数).所以普通方程为x 2a 2-y 2b2=1(a >0,b >0).普通方程化参数方程根据所给条件,把曲线的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 (1)(x -1)23+(y -2)25=1,x =3cos θ+1.(θ为参数)(2)x 2-y +x -1=0,x =t +1.(t 为参数)[解] (1)将x =3cos θ+1代入(x -1)23+(y -2)25=1得y =2+5sin θ.所以⎩⎨⎧x =3cos θ+1,y =5sin θ+2.(θ为参数)这就是所求的参数方程.(2)将x =t +1代入x 2-y +x -1=0得:y =x 2+x -1=(t +1)2+t +1-1=t 2+3t +1,所以⎩⎪⎨⎪⎧x =t +1,y =t 2+3t +1.(t 为参数)这就是所求的参数方程.化普通方程为参数方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选取参数后,要特别注意参数的取值范围,它将决定参数方程是否与普通方程等价. (2)参数的选取不同,得到的参数方程是不同的.根据所给条件,求方程4x 2+y 2=16的参数方程.(1)设y =4sin θ,θ为参数;(2)若令y =t (t 为参数),如何求曲线的参数方程?若令x =2t (t 为参数),如何求曲线的参数方程?解:(1)把y =4sin θ代入方程,得到4x 2+16sin 2 θ=16,于是4x 2=16-16sin 2θ=16cos 2θ,所以x =±2cos θ.所以4x 2+y 2=16的参数方程是⎩⎪⎨⎪⎧x =2cos θ,y =4sin θ或⎩⎪⎨⎪⎧x =-2cos θ,y =4sin θ(θ为参数).(2)将y =t 代入椭圆方程4x 2+y 2=16,得4x 2+t 2=16,则x 2=16-t24.所以x =±16-t 22.因此,椭圆4x 2+y 2=16的参数方程是⎩⎪⎨⎪⎧x =16-t 22y =t ,或⎩⎪⎨⎪⎧x =-16-t 22y =t,(t 为参数).同理将x =2t 代入椭圆4x 2+y 2=16,得椭圆的参数方程为⎩⎨⎧x =2t y =41-t 2,或⎩⎨⎧x =2t ,y =-41-t2(t 为参数).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的应用已知曲线C 1:⎩⎪⎨⎪⎧x =-4+cos t y =3+sin t,(t 为参数),C 2:⎩⎪⎨⎪⎧x =8cos θy =3sin θ,(θ为参数).(1)化C 1,C 2的方程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曲线? (2)若C 1上的点P 对应的参数t =π2,Q 为C 2上的动点,求PQ 中点M 到直线C 3:⎩⎪⎨⎪⎧x =3+2t ,y =-2+t(t 为参数)距离的最小值及此时Q 点的坐标.[解] (1)由C 1:⎩⎪⎨⎪⎧x =-4+cos ty =3+sin t ,(t 为参数),则⎩⎪⎨⎪⎧cos t =x +4,sin t =y -3,由sin 2t +cos 2t =1得(x +4)2+(y -3)2=1,即曲线C 1的普通方程.C 1表示的是圆心为(-4,3),半径为1的圆.由C 2:⎩⎪⎨⎪⎧x =8cos θ,y =3sin θ(θ为参数),则⎩⎪⎨⎪⎧cos θ=x 8,sin θ=y3,由cos 2θ+sin 2θ=1得x 264+y 29=1,即曲线C 2的普通方程.C 2表示的是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 轴上,长半轴长为8,短半轴长为3的椭圆.(2)当t =π2时,P (-4,4),Q (8cos θ,3sin θ),故M ⎝ ⎛⎭⎪⎫-2+4cos θ,2+32sin θ, C 3为直线x -2y -7=0.则点M 到直线C 3的距离d =55|4cos θ-3sin θ-13|=55|5cos(θ+φ)-13|, 其中cos φ=45,sin φ=35,所以当cos(θ+φ)=1时,d 取得最小值855.此时cos θ=45,sin θ=-35,所以Q 点的坐标为⎝ ⎛⎭⎪⎫325,-95.(1)在利用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的过程中,若化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则既要掌握几种常见的消参方法,又要注明未知数的取值范围;若化普通方程为参数方程,则既要根据选取参数的条件,把变量x ,y 表示为关于参数的函数,又要注明参数及其取值范围,做到规范答题.(2)在解题过程中,当一种方程形式不利于解题时就应设法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想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3+12t ,y =32t(t 为参数).以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3sin θ.(1)写出⊙C 的直角坐标方程;(2)P 为直线l 上一动点,当P 到圆心C 的距离最小时,求P 的直角坐标. 解:(1)由ρ=23sin θ,得ρ2=23ρsin θ, 从而有x 2+y 2=23y ,所以x 2+(y -3)2=3. (2)设P ⎝ ⎛⎭⎪⎫3+12t ,32t ,又C (0,3),则|PC |=⎝ ⎛⎭⎪⎫3+12t 2+⎝ ⎛⎭⎪⎫32t -32=t 2+12, 故当t =0时,|PC |取得最小值, 此时,点P 的直角坐标为(3,0).1.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可通过代入消元法和三角恒等式消参法消去参数方程中的参数,通过曲线的普通方程来判断曲线的类型.由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要选定恰当的参数,寻求曲线上任一点M 的坐标x ,y 和参数的关系,根据实际问题的要求,我们可以选择时间、角度、线段长度、直线的斜率、截距等作为参数.2.同一道题参数的选择往往不是唯一的,适当地选择参数,可以简化解题的过程,降低计算量,提高准确率.求轨迹方程与求轨迹有所不同,求轨迹方程只需求出方程即可,而求轨迹往往是先求出轨迹方程,然后根据轨迹方程指明轨迹是什么图形.3.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等价性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后,很容易改变了变量的取值范围,从而使得两种方程所表示的曲线不一致,因此我们要注意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等价性.1.曲线⎩⎪⎨⎪⎧x =|sin θ|,y =cos θ(θ为参数)的方程等价于( )A .x =1-y 2B .y =1-x 2C .y =±1-x 2D .x 2+y 2=1解析:选A.由x =|sin θ|得0≤x ≤1;由y =cos θ得-1≤y ≤1.故选A. 2.方程⎩⎪⎨⎪⎧x =t +1t y =2表示的曲线是( ) A .一条直线 B .两条射线 C .一条线段D .抛物线的一部分解析:选B.因为t >0时x ≥2,t <0时x ≤-2. 所以普通方程为y =2,x ∈(-∞,-2]∪[2,+∞), 它表示的图形是两条射线.3.若y =tx (t 为参数),则圆x 2+y 2-4y =0的参数方程为( )A.⎩⎪⎨⎪⎧x =4t1+t2y =4t 21+t2(t 为参数)B .⎩⎪⎨⎪⎧x =2t1+t2y =4t 21+t2(t 为参数)C.⎩⎪⎨⎪⎧x =4t 1+t 2y =8t 1+t2(t 为参数)D .⎩⎪⎨⎪⎧x =2t1+t 2y =4t 1+t2(t 为参数)解析:选A.因为y =tx ,代入x 2+y 2-4y =0, 得x 2+(tx )2-4tx =0. 当t =0时,x =0,且y =0,即⎩⎪⎨⎪⎧x =0,y =0.当t ≠0时,x =4t1+t2.而y =tx ,即y =4t21+t 2,得⎩⎪⎨⎪⎧x =4t 1+t 2y =4t21+t2(t 为参数).综上知,所求圆的参数方程为⎩⎪⎨⎪⎧x =4t 1+t2y =4t 21+t2(t 为参数).4.已知某条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1+2t ,y =at 2(其中t 是参数,a ∈R),点M (5,4)在该曲线上.(1)求常数a ;(2)求曲线C 的普通方程.解:(1)由题意,可知⎩⎪⎨⎪⎧1+2t =5,at 2=4,故⎩⎪⎨⎪⎧t =2,a =1,所以a =1.(2)由已知及(1)可得,曲线C 的方程为⎩⎪⎨⎪⎧x =1+2t ,y =t2,由第一个方程,得t =x -12,代入第二个方程,得y =⎝ ⎛⎭⎪⎫x -122,即(x -1)2=4y 为所求.[A 基础达标]1.与参数方程⎩⎨⎧x =ty =21-t,(t 为参数)等价的普通方程为( )A .x 2+y 24=1B .x 2+y 24=1(0≤x ≤1)C .x 2+y 24=1(0≤y ≤2)D .x 2+y 24=1(0≤x ≤1,0≤y ≤2)解析:选D.方程⎩⎨⎧x =t ,y =21-t ,变形为⎩⎪⎨⎪⎧x =t y 2=1-t ,两式平方相加,得x 2+y 24=1,由式子t ,21-t 有意义,得0≤t ≤1,所以0≤x ≤1,0≤y ≤2,故选D.2.曲线⎩⎪⎨⎪⎧x =-1+cos θ,y =2+sin θ(θ为参数)的对称中心( )A .在直线y =2x 上B .在直线y =-2x 上C .在直线y =x -1上D .在直线y =x +1上解析:选B.将⎩⎪⎨⎪⎧x =-1+cos θ,y =2+sin θ(θ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为(x +1)2+(y -2)2=1,其表示以(-1,2)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其对称中心即圆心,显然(-1,2)在直线y =-2x 上,故选B.3.已知直线l :⎩⎪⎨⎪⎧x =2+t ,y =-2-t (t 为参数)与圆C :⎩⎪⎨⎪⎧x =2cos θ+1,y =2sin θ(θ为参数),则直线l 的倾斜角及圆心C 的直角坐标分别是( )A.π4,(1,0) B .π4,(-1,0) C.3π4,(1,0) D .3π4,(-1,0) 解析:选C.直线消去参数得直线方程为y =-x ,所以斜率k =-1即倾斜角为3π4.圆的标准方程为(x -1)2+y 2=4,圆心坐标为(1,0).4.参数方程⎩⎪⎨⎪⎧x =1-t 21+t2,y =2t1+t2(t 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为( )A .x 2+y 2=1B .x 2+y 2=1去掉(0,1)点 C .x 2+y 2=1去掉(1,0)点 D .x 2+y 2=1去掉(-1,0)点解:选D.x 2+y 2=⎝ ⎛⎭⎪⎫1-t 21+t 22+⎝ ⎛⎭⎪⎫2t 1+t 22=1,又因为x =-1时,1-t 2=-(1+t 2)不成立,故去掉点(-1,0).5.参数方程⎩⎪⎨⎪⎧x =⎪⎪⎪⎪⎪⎪cos θ2+sin θ2,y =12(1+sin θ).(0≤θ<2π)表示的是( )A .双曲线的一支,这支过点⎝ ⎛⎭⎪⎫1,12B .抛物线的一部分,这部分过点⎝ ⎛⎭⎪⎫1,12 C .双曲线的一支,这支过点⎝ ⎛⎭⎪⎫1,-12 D .抛物线的一部分,这部分过点⎝⎛⎭⎪⎫1,-12解析:选B.因为x =⎪⎪⎪⎪⎪⎪2sin ⎝ ⎛⎭⎪⎫θ2+π4,故x ∈[0,2],又y =12(1+sin θ),故y ∈[0,1].因为x 2=1+sin θ,所以sin θ=x 2-1, 代入y =12(1+sin θ)中得y =12x 2,即x 2=2y ,(0≤x ≤2,0≤y ≤1)表示抛物线的一部分, 又2×12=1,故过点⎝ ⎛⎭⎪⎫1,12. 6.圆的参数方程为⎩⎪⎨⎪⎧x =3sin θ+4cos θy =4sin θ-3cos θ,(θ为参数),则此圆的半径为________.解析:两式平方相加,得x 2+y 2=9sin 2θ+16cos 2θ+24sin θcos θ+16sin 2θ+9cos 2θ-24sin θcos θ=9+16=25.所以圆的半径r =5. 答案:57.过原点作倾斜角为θ的直线与圆⎩⎪⎨⎪⎧x =4+2cos α,y =2sin α相切,则θ=________.解析:直线为y =x tan θ,圆为(x -4)2+y 2=4,直线与圆相切时,易知tan θ=±33,所以θ=π6或5π6.答案:π6或5π68.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曲线C 1:⎩⎪⎨⎪⎧x =t +1,y =1-2t (t 为参数)与曲线C 2:⎩⎪⎨⎪⎧x =a sin θy =3cos θ(θ为参数,a >0)有一个公共点在x 轴上,则a =________.解析:曲线C 1的普通方程为2x +y =3,曲线C 2的普通方程为x 2a 2+y 29=1,直线2x +y =3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 ⎛⎭⎪⎫32,0,故曲线x 2a 2+y 29=1也经过这个点,代入解得a =32(舍去-32). 答案:3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直线l 上两点M ,N 的极坐标分别为(2,0),⎝ ⎛⎭⎪⎫233,π2,圆C 的参数方程为⎩⎨⎧x =2+2cos θ,y =-3+2sin θ(θ为参数). (1)设P 为线段MN 的中点,求直线OP 的平面直角坐标方程; (2)判断直线l 与圆C 的位置关系.解:(1)由题意知,M ,N 的平面直角坐标分别为(2,0),⎝ ⎛⎭⎪⎫0,233.又P 为线段MN 的中点,从而点P 的平面直角坐标为⎝ ⎛⎭⎪⎫1,33,故直线OP 的平面直角坐标方程为y =33x . (2)因为直线l 上两点M ,N 的平面直角坐标分别为(2,0),⎝ ⎛⎭⎪⎫0,233,所以直线l 的平面直角坐标方程为x +3y -2=0.又圆C 的圆心坐标为(2,-3),半径为r =2,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d =|2-3-2|2=32<r ,故直线l 与圆C 相交.10.已知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x =4+5cos t ,y =5+5sin t (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 θ.(1)把C 1的参数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2)求C 1与C 2交点的极坐标(ρ≥0,0≤θ<2π). 解:(1)将⎩⎪⎨⎪⎧x =4+5cos t ,y =5+5sin t消去参数t ,化为普通方程(x -4)2+(y -5)2=25,即C 1:x 2+y 2-8x -10y +16=0.将⎩⎪⎨⎪⎧x =ρcos θ,y =ρsin θ代入x 2+y 2-8x -10y +16=0得 ρ2-8ρcos θ-10ρsin θ+16=0.所以C 1的极坐标方程为ρ2-8ρcos θ-10ρsin θ+16=0. (2)C 2的普通方程为x 2+y 2-2y =0.由⎩⎪⎨⎪⎧x 2+y 2-8x -10y +16=0,x 2+y 2-2y =0,解得⎩⎪⎨⎪⎧x =1y =1或⎩⎪⎨⎪⎧x =0,y =2. 所以C 1与C 2交点的极坐标分别为(2,π4),(2,π2).[B 能力提升]11.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的参数方程为:⎩⎨⎧x =3+3cos θ,y =1+3sin θ(θ为参数),以Ox 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 ⎛⎭⎪⎫θ+π6=0,则圆C 截直线所得弦长为( )A. 2 B .2 2 C .3 2D .4 2解析:选D.圆C 的参数方程为⎩⎨⎧x =3+3cos θy =1+3sin θ,圆心为(3,1),半径为3,直线普通方程为32x -12y =0,即3x -y =0,圆心C (3,1)到直线3x -y =0的距离为d =|(3)2-1|3+1=1,所以圆C 截直线所得弦长|AB |=2r 2-d 2=232-12=4 2.12.在极坐标系中,圆C 1的方程为ρ=42cos ⎝⎛⎭⎪⎫θ-π4,以极点为坐标原点,极轴为x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圆C 2的参数方程⎩⎪⎨⎪⎧x =-1+a cos θ,y =-1+a sin θ(θ为参数),若圆C 1与C 2相切,则实数a =________.解析:圆C 1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4x +4y ,其标准方程为(x -2)2+(y -2)2=8,圆心为(2,2),半径长为22,圆C 2的圆心坐标为(-1,-1),半径长为|a |,由于圆C 1与圆C 2相切,则|C 1C 2|=22+|a |=32或|C 1C 2| =|a |-22=32⇒a =±2或a =±5 2.答案:±2或±5 213.化参数方程⎩⎪⎨⎪⎧x =t +1ty =t -1t (t 为参数)为普通方程,并求出该曲线上一点P ,使它到y =2x +1的距离为最小,并求此最小距离.解:化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为x 2-y 2=4.设P (t +1t ,t -1t ),则点P 到直线2x -y +1=0的距离d =|t +3t +1|5.(1)当t >0时,d ≥23+15.(2)当t <0时,因为-t -3t≥23,所以t +3t+1≤-23+1.所以|t +3t +1|≥23-1,所以d ≥23-15.因为23+15>23-15,所以d 的最小值为23-15,即215-55,此时点P 的坐标为(-433,-233).14.(选做题)已知曲线C 1:⎩⎪⎨⎪⎧x =cos θ,y =sin θ(θ为参数),曲线C 2:⎩⎪⎨⎪⎧x =22t -2,y =22t (t为参数).(1)指出C 1,C 2各是什么曲线,并说明C 1与C 2的公共点的个数;(2)若把C 1,C 2上各点的纵坐标都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分别得到曲线C 1′,C 2′,写出C 1′,C 2′的参数方程.C 1′与C 2′公共点的个数和C 1与C 2公共点的个数是否相同?说明你的理由.解:(1)C 1是圆,C 2是直线.C 1的普通方程为x 2+y 2=1,圆心C 1(0,0),半径r =1.C 2的普通方程为x -y +2=0.因为圆心C 1到直线x -y +2=0的距离为1,所以C 1与C 2只有一个公共点.(2)压缩后的参数方程分别为C 1′:⎩⎪⎨⎪⎧x =cos θ,y =12sin θ(θ为参数),C 2′:⎩⎪⎨⎪⎧x =22t -2,y =24t(t 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为C 1′:x 2+4y 2=1,C 2′:y =12x +22,联立消元得2x 2+22x +1=0,其判别式Δ=(22)2-4×2×1=0,所以压缩后的直线C2′与椭圆C1′仍然只有一个公共点,和C1与C2公共点的个数相同.。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是基本的微积分学中解决曲线问题常用的两类方程,分别为一类把曲线上某一点叫做参数点来求解方程的参数方程,另一类把曲线上某一点叫做普通点来求解方程的普通方程。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都可以用来求解曲线上的某一点,但是它们在求解曲线上点的方法存在明显的区别。

参数方程既可以表示曲线的一般方程式,又可以以自变量作为曲线的参数,将曲线表示为一个参数函数,并以此函数为研究对象,从而实现求解曲线上点的任务。

它通过求解参数方程,可以求出曲线上某一点的坐标,从而实现曲线上点的求解。

普通方程是曲线上某一点的函数关系,它以这个点为基础,通过求解方程求出曲线上其他点的坐标,从而实现求解曲线上点的任务。

普通方程的求解更加直观,也更容易理解,但与参数方程相比,它的求解成本要高得多。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之间的区别只在于参数点与普通点的定义不同,一般情况下,参数方程比普通方程求解更为灵活,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参数方程不能求出曲线上某一点的法向量。

为了弥补参数方程的局限性,数学家们引入了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求解,这种求解非常有效,在解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时尤其突出。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求解是一种可以兼顾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求解方法,它从根本上克服了参数方程的局限性,同时也不会降低普通方程的求解精度,能够有效提高求解的速度和准确度。

所以,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求解的应用已深入到各种曲线问题的解决中,在特殊情况下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求解是近几年来微积分学发展中比较热门的话题,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例如表达参数方程的求解方法、求解准确度的提高、构建普通方程的多解表模型等等。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求解技术也已成功应用在生物科学和物理学等领域,形成了一系列模型,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未来,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求解将进一步深化解决曲线问题的技术研究,并推动曲线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

参数方程普通方程的互化

参数方程普通方程的互化
创设情境
由参数方程
x y
cos sin
3,
(
为参数)直接判断点M的轨迹的
曲线类型并不容易,但如果将参数方程转化为熟悉的普通
方程,则比较简单。
由参数方程得:
cos sin
x y
3,sin2
cos2
(x
3)2
y2
1
所以点M的轨迹是圆心在(3,0),半径为1的圆。
知识点分析
1.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
(2)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需要引入参数
如:①直线L 的普通方程是2x - y+2= 0,可以化为参数方程
x
y
t, 2t
(t为参数)
2.
②在普通方程xy=1中,令x = tan,可以化为参数方程
x tan ,
y
cot .
(为参数)
示例分析
例3 求椭圆 x2 y2 1的参数方程。 94
x y
t2 t4
B 、
x y
sin sin
t

t
C、x t y t
D、
x y
t t
2
分析: 在y=x2中,x∈R, y≥0, 在A、B、C中,x,y的范围都
发生了变化,因而与 y=x2不等价; 而在D中,
x,y范围与y=x2中x,y的范围相同,
x t
且以
y
t2
代入y=x2后满足该方程,从而D是曲线y=x2的一种参数方程.
注意:在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中,必须使x,y的
取值范围保持一致。否则,互化就是不等价的.
示例分析
示例1、把下列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 各表示什么曲线?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 课件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   课件

那么可以利用t+1t 2-t-1t 2=4 消参.
(2)一般来说,如果消去曲线的参数方程中的参数, 就可以得到曲线的普通方程,但要注意,这种消参的过 程要求不减少也不增加曲线上的点,即要求参数方程和 消去参数后的普通方程是等价的.
已知曲线
C1:xy==3-+4s+inctos
t, (t
为参数),
(1)C1:(x+4)2+(y-3)2=1,C2:6x42 +y92=1. C1 为圆心是(-4,3),半径是 1 的圆. C2 为中心是坐标原点,焦点在 x 轴上,长半轴长是 8,短半轴长是 3 的椭圆.
π (2)当 t= 2 时,P(-4,4),Q(8cos
θ,3sin
θ),
故 M(-2+4cos θ,2+32sin θ).M 到 C3 的距离 d
4 x=t+1, y=(t-1)2,(t 为参数)相交于 A,B 两点,则线段 AB 的 中点的直角坐标为________.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 化,射线的极坐标方程及联立方程解方程组的解题思想.
π [解析] 记 A(ຫໍສະໝຸດ 1,y1),B(x2,y2),将 θ= 4 ,转化 为直角坐标方程为 y=x(x≥0),曲线为 y=(x-2)2,联 立上述两个方程得 x2-5x+4=0,所以 x1+x2=5,故 线段 AB 的中点坐标为(52,52). 答案:(52,52)
(2)选取参数后,要特别注意参数的取值范围,它 将决定参数方程是否与普通方程等价.
分别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把参数方程
x=12(et+e-t)cos y=12(et-e-t)sin
θ,
化为普通方程:
θ
(1)θ 为参数,t 为常数;
(2)t 为参数,θ为常数.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例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 x =t +1,y =2t (t 为参数),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2tan 2θy =2tan θ(θ为参数).试求直线l 和曲线C 的普通方程,并求出它们的公共点的坐标.【解】 因为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t +1,y =2t (t 为参数),由x=t +1得t =x -1,代入y =2t ,得到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2x -y -2=0.因为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2tan 2θ ①y =2tan θ ②,由y =2tan θ,得tan θ=y 2,代入①得y 2=2x .解方程组⎩⎪⎨⎪⎧y =2(x -1),y 2=2x ,得公共点的坐标为(2,2),12,-1.(1)曲线⎩⎪⎨⎪⎧x =-1+cos θ,y =2+sin θ(θ为参数)的对称中心( )A .在直线y =2x 上B .在直线y =-2x 上C .在直线y =x -1上D .在直线y =x +1上(2)⎩⎪⎨⎪⎧x =12(e t+e -t)y =12(e t-e-t)(t 为参数)的普通方程是________.解析:(1)由已知得⎩⎪⎨⎪⎧cos θ=x +1,sin θ=y -2,消参得(x +1)2+(y -2)2=1.所以其对称中心为(-1,2).显然该点在直线y =-2x 上.故选B.(2)由参数方程得e t =x +y ,e -t =x -y , ∴(x +y )(x -y )=1,即x 2-y 2=1. 答案:(1)B (2)x 2-y 2=1 热点二 直线的参数方程的应用【例2】 已知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1+4cos θ,y =2+4sin θ(θ为参数),直线l 经过定点P (3,5),倾斜角为π3. (1)写出直线l 的参数方程和曲线C 的标准方程;(2)设直线l 与曲线C 相交于A ,B 两点,求|P A |·|PB |的值.【解】 (1)曲线C :(x -1)2+(y -2)2=16,直线l :⎩⎨⎧x =3+12t ,y =5+32t(t 为参数).(2)将直线l 的参数方程代入圆C 的方程可得t 2+(2+33)t -3=0,设t 1,t 2是方程的两个根,则t 1t 2=-3,所以|P A ||PB |=|t 1||t 2|=|t 1t 2|=3.(2016·江苏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1+12t ,y =32t(t 为参数),椭圆C 的参数方程为⎩⎪⎨⎪⎧x =cos θ,y =2sin θ(θ为参数).设直线l 与椭圆C 相交于A ,B 两点,求线段AB 的长.解:椭圆C 的普通方程为x 2+y24=1.将直线l 的参数方程⎩⎨⎧x =1+12t ,y =32t代入x 2+y 24=1,得(1+12t)2+(32t )24=1,即7t 2+16t=0,解得t 1=0,t 2=-167.所以AB =|t 1-t 2|=167.。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传统的数学学科中,方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概念。

一般而言,我们所看到的方程都属于普通方程,比如抛物线的方程或是直线的方程等等。

然而,除了普通方程之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方程,那就是参数方程。

参数方程是一种用参数的形式来表示曲线的方程,其主要特点是可以直观地描述出曲线的走向和形状,因此在实际计算和理论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对于普通方程和参数方程的互化,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

一、将普通方程转化为参数方程对于普通方程 y = f(x),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参数方程 x = t,y = f(t)。

这里的 t 是一个参数,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自变量,它的变化将会影响到函数图像的形态和走向。

以直线 y = 2x + 1 为例,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参数方程 x = t,y = 2t + 1。

在这个参数方程中,当 t 取 0 时,我们可以得到直线的一个点 (0,1),而当 t 取 1 时,我们可以得到直线的另一个点(1,3),以此类推。

通过这样的转化,我们不仅可以更加直观地描述出曲线的走向和形态,还能够对曲线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和计算。

二、将参数方程转化为普通方程对于参数方程 x = f(t),y = g(t),我们可以通过消除参数 t 来得到普通方程 y = g(x)。

这个过程需要用到高中阶段学习的基本代数技能,具体步骤如下:1. 由第一个参数方程得到 x = f(t),即 t = f^{-1}(x)。

2. 将第二个参数方程中的 t 用上一步得到的代数式代替,得到y = g(f^{-1}(x))。

3. 对上一步得到的式子进行合并和化简,即可得到普通方程形式的表达式 y = g(x)。

以圆为例,我们可以将其参数方程 x = rcos(t),y = rsin(t) 转化为普通方程:1. t = arccos(\frac{x}{r}) 或 t = arcsin(\frac{x}{r})。

参数方程普通方程互化

参数方程普通方程互化

参数方程普通方程互化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是描述曲线的两种常用方式。

参数方程以参数的形式给出曲线上的点的坐标,而普通方程则以变量的形式给出曲线上的点的坐标。

这两种表达方式之间的互化可以通过代数的方法实现。

下面将对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之间的互化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我们来讨论如何从参数方程转换为普通方程。

假设有一个参数方程:x=f(t)y=g(t)要将其转换为普通方程,我们需要将参数t消去。

为此,我们可以将x和y用t的形式表示出来,然后将它们代入到一个合适的方程中。

首先,将x用t表示为:t=f^(-1)(x)其中,f^(-1)表示函数f的反函数。

然后,将y用t表示为:y=g(f^(-1)(x))这样,通过将x和y用t表示,并将它们代入到一个关系式中,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普通方程。

举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有一个参数方程:x=2t+1y=t^2-3我们需要将其转换为普通方程。

首先,将x用t表示:t=(x-1)/2然后,将y用t表示:y=((x-1)/2)^2-3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普通方程。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如何从普通方程转换为参数方程。

假设有一个普通方程:F(x,y)=0要将其转换为参数方程,我们需要引入一个参数,通常用t表示。

然后,我们将x和y表示为t的函数,并将它们代入到方程F(x,y)=0中。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确定参数t来得到曲线上的点的坐标。

举个例子来说明。

x^2+y^2=1我们需要将其转换为参数方程。

首先,引入参数t,并将x和y表示为t的函数:x = cos(t)y = sin(t)然后,将x和y代入到方程x^2+y^2=1中:cos^2(t) + sin^2(t) = 1由于三角函数的性质,上述等式恒成立,因此得到了一个参数方程。

综上所述,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之间可以通过代数的方法进行互化。

从参数方程转换为普通方程时,将x和y用参数t表示,并将它们代入到一个关系式中。

从普通方程转换为参数方程时,引入一个参数t,并将x 和y表示为t的函数,并将它们代入到普通方程中。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
2

4
)
总结:
消参数方程的方法:
1.代入法;如上题的(1) 2.利用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式消去参数。 如上题中的(2)
x 3 cos 1. , (0 ) 2 y 3 sin
化普通方程,表示什么曲线。
x t 3 2. , y 4t 2
2
化普通方程
2 = r2 y ( rcosθ, rsinθ)
o
r
x
2、圆心不在原点的圆的参数方程:
( x -a ) 2 + ( y -b ) 2 = r 2
x a r cos (为参数) y b r sin
圆心为 ( a , b ),半径为 r 的 圆的参数方程。 参数θ—— 圆的动半径与过圆心平行 x 轴 正半轴的射线所成的角。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x f (t ) (曲线的参数方程) y g( t )
消去参数t
y h( x )(普通方程)
2.把下列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并说明它们各表示什么曲线:
x t 1 (1) ( t为参数) y 1 2 t x sin cos (2) ( 为参数) y 1 sin 2

x 1 4cos y 2 4sin x 2sec y 2 tan
2
把普通方程化参数方程 xy=1
练习:书本P27 5(2)
课后总结:两种方程的互化
作业:
书本P27 4(1)(2);5(1) 相应的优化设计
1.设点M x, y 在圆x +y =1上,求
2 2
1 , 点P x y, xy 的轨迹
解 :设点M cos , sin 0 2 ,则点 P x' , y ' 则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是一类多项式方程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互化。

参数方程是把未知量以参数的形式表示,即在方程中以参数的形式出现,把直接求解出来的未知量的过程改为先求出参数大小,再根据参数给出的方程求解未知量,这样可以非常方便地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并且求解时更容易得到整体的解。

普通方程是指未知量出现在方程中,通过求解这些方程就可以求出未知量的值。

通过适当的替换,可以把参数方程转换为普通方程。

首先,可以用定义的参数来替换参数方程中的参数,然后对方程的每个自变量和参数进行分别求导,得到无关的普通方程,再利用分离变量法去除参数,最后求解得到未知量的值。

参数方程转换为普通方程步骤如下:
1.用定义的参数替换参数方程中的参数;
2.对每个自变量和参数分别求导,得到无关的普通方程;
3.利用分离变量法去除参数,得到普通方程;
4.将普通方程转化为一般形式,求解自变量的值;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将参数方程转换为普通方程,并获得解析函数,从而求出未知量的值。

参数方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为普通方程。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x y 例4 求椭圆 1 的参数方程。 9 4
2
2
(1)设x=3cos,为参数;
cos 2 sin 2 1 法二: x y 令 cos , sin 3 2 x 3cos 为参数 y 2sin
(2)设y=2t,t为参数.
(2)设y=2t,t为参数.
(
D
)
A、相交但不过圆心,B、相交且过圆心 C、相离,D、相切
6、设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x 1 t y 2 2t
(t为参数)
4 x2 y 2 它与椭圆 1的交点为A和B,求线段 9 9 AB的长度。
解:将直线的参数方程 化为普通方程得 2 x y 4 0, 得到y 2 x 4.......... 1) ...( 椭圆化为4 x 2 y 2 9 0.......... .........( ) 2 将(1)代入(2)得8 x 16x 7 0 7 x1 x2 2, x1 x2 8 由弦长公式得

D )
a 1 x (t ) 2 t (2) (4) b 1 (t为参数,a、b为常数) y (t ) 2 t
3、将下列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x 2 3cosθ x sinθ (3) (2) (1) y 3sinθ y cos2θ
x 4t (2)把y 2t代入椭圆方程,得 1 9 4 于是x 9(1 t ), x 3 1 t
2 2 2 2 2 2 2
x y 所以,椭圆 1的参数方程是 9 4 { x 3 1 t y 2t
2
(t为参数)和{
x 3 1 t y 2t
2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教学目标1.理解参数方程和消去参数后所得的普通方程是等价的.2.基本掌握消去参数的方法.3.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和灵活地进行公式的恒等变形的能力.即在“互化”训练中,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转化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掌握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之间的互化法则,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掌握消去参数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师:前面的课程里,我们学习了参数方程,下面请看这样一个问题:(放投影片)由圆外一点Q(a,b)向圆x2+y2=r2作割线,交圆周于A、B两点,求AB中点P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如图3-5).分析割线过点Q(a,b),故割线PQ方程为:此斜率k可作为参数.(投影)解设过点Q的直线方程是y-b=k(x-a),则圆心O与AB中点P的即为所求点P的轨迹的参数方程.师:你能根据点P的参数方程说出点P的轨迹吗?生:(无言以对)看不出来.(启发学生猜想,培养参与意识.)师:你通过题目中点P符合的条件,多画几个点,猜想一下它的形状.(学生在纸上画,讨论.)生:点P的轨迹(1)过坐标原点,也就是已知圆的圆心.(2)轨迹不是直线.师:参数方法是研究曲线和方程的又一种方法,是一种利用参数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间接联系的方法.也就是说,参数方程里的参数可以协调x、y的变化.基于这点理论,有时为了判定曲线的类型、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需要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即想办法消去参数k,把参数方程转化为我们熟知的普通方程,再去研究它的几何性质就容易了.把(3)代入(2)得:x2-ax+y2-by=0.(4)方程(4)证实了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具体地说:点P的轨迹是一个过圆心的圆弧(在圆x2+y2=r2的内部).师:以上事例说明,有时为了判定曲线的类型,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确实需要把参数方程化为我们认知的普通方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法则.例1 炮弹从点(0,0)以初速度v0向倾斜角为α的方向发射,问:(1)在时刻t的高度和水平距离如何?(2)炮弹描绘的(弹道)是一条什么样的曲线?(学生通过物理知识,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解(1)设炮弹发射后的位置在点M(x,y)(如图3-6),因为炮弹在Ox方向是以v0cosα为速度的匀速直线运动,在Oy方向是以v0sinα为初速度的竖直上抛运动,所以按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知:炮弹在时刻t的水平距离是x=v0cosα·t,按竖直上抛运动的位移公式知:炮弹在时即弹道曲线的参数方程上看不出来,那么怎么办呢?生:消去参数t,转化成为普通方程后,就可看出曲线的形状了.故炮弹描绘的曲线是一条抛物线.(含顶点在内的一部分.因为二次项系数是负值,所以这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与实际问题相吻合.)例2 把参数方程即3x+5y-11=0是所求的普通方程,它的轨迹是一条直线.师:这个同学理解了消参的基本方法——代入消参法.这正与解方程组中代入消元法相类似.他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新问题.你认为他的解题过程有问题吗?生:挺好的.我与他解的一样,没问题.师:同学们在解题时注意参数t的取值范围了吗?生:t为不等于-1的实数,即t≠-1.师:答案是否有何不妥?生:没觉得哪儿不妥,轨迹确实是一条直线.师:普通方程是相对于参数方程而言的,它反映了坐标变量x与y之间的直接关系,而参数方程是通过参数反映坐标变量x与y之间的间接关系.如能消去参数(不是所有的参数方程都能化为普通方程),参数方程就转化为普通方程,所以普通方程和参数方程是同一曲线的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为此,在化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时,必须注意变数的范围不应扩大或缩小,也就是对应曲线上的点不应增加也不应减小.这就要求参数方程和消去参数后的普通方程等价.请修正一下你的答案.生:3x+5y-11=0(x≠-3)是所求的普通方程,它的轨迹是一条直线(去掉点(-3,4)).师:观察一下方程(1)、(2)的形式与你学过的知识中哪个式子类似?(提供类比,用以理解直线的参数方程形式不只一种,它与选定的参数相关.)至此,想必学生悟到t的几何意义:动点P分P1P2所成的比,即t=解过点(2,1),(-3,4)的直线方程是:化简,得3x+5y-11=0.师:这个事实说明,据参数的几何意义,也能达到消参的目的.师:例2表明,直线的参数方程的形式不只一种.那么对同一个参数方程来说,指定的参数不同,会带来曲线的形状不同吗?你试试看.(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生:对同一个参数方程来讲,由于指定的参数不同,会带来曲线形状的变化.例4 化下列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让学生按小组讨论求解,然后在投影仪上打出答案.)略解(1)(x+1)2+y=sin2θ+cos2θ,所以 (x+1)2+y=1,(0≤y≤1).所以x2-y2=4.师:消去参数的方法常用的有哪些?转化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消去参数的方法常用的有以下两种:(1)代入法:先求出参数的表达式,然后代入另一个方程中去(如例1).(2)利用代数或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式消去参数.(如例4)转化过程中应注意参数的范围不能扩大也不能缩小.也就是对应曲线上的点,不应增加也不应减少,保证参数方程和消参后的普通方程等价.师:方程组中有3个变量,其中的x和y表示曲线上点的坐标;θ是参变量.参数方程之所以能描绘出动点的轨迹,是由于当给出一个参数值时,就能唯一地求出相应的x与y的值,因而也就确定了这时点所在的位置.所以问题可转化为讨论当θ为何值时,点P到直线的距离最小问题.因为tanθ、cotθ同号,又|tanθ+2cotθ+2|≥|tanθ+2cotθ|-|2|,从例5的结论知道,参数θ不是问题的主要对象,却能牵动主要对象的根本性质.这个问题的解决再一次说明:参数方程能明确地揭示点的运动规律,对解决某些问题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法则.首先通过问题的提出,我们知道有时为了判定曲线的类型,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需要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又在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过程中,掌握了消去参数的常用方法,并且理解了参数方程和消去参数后所得的普通方程为什么要等价.家庭作业:一、把下列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各表示什么曲线.二、关于t的方程t2+(2+i)t+4xy+(2x-y)i=0(x,y∈R,i是虚数单位)有实根,求动点P(x,y)的轨迹的普通方程.下面是作业题略解.一、(1)(x-x0)2+(y-y0)2=t2,以(x0,y0)为圆心,|t|为半径的圆.(2)y-y0=tanθ(x-x0),过点(x0,y0),斜率是tanθ的直线.(3)2x+y-5=0(0≤x<3),缺一个端点的线段.(4)y2-x2=4(y≥2),双曲线的上支.二、已知方程整理为:(t2+2t+4xy)+i(2x-y+t)=0因为x,y,t∈R,得4x2+y2+4x-2y=0为所求.设计说明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应该是两课时,这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对这一问题课本仅用3/2页的篇幅介绍了互化的方法共3个例题.纵观全章《参数方程、极坐标》也只是对参数方程进行了初步研究.而事实上,参数方程也是解析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继续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在生产实践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我们知道,参数方程与带有参数的问题固然不同,但是学习参数方程对于熟练参数的运用却很有帮助.更有一类问题,看来不是参数方程,而实质上是参数方程问题.这就是所求轨迹的方程,轨迹是双曲线.这解法有些使人莫名其妙,实际上这是参数方程.本来我们应该先把对应直线的交点求出来:这就是所求轨迹的参数方程.为了求x、y的方程而消t的话,可以照这样进行:数学中的参数好像是一种活泼的元素,有它的时候可以添一些麻烦,但这麻烦却多半是有趣的现象.它能使一些问题化繁为简.故活用参数,问题,常规解法是:这一问题也可巧用参数,把它转化成求过动点(cosθ,sinθ)和定点(1,2)直线的斜率取值范围问题.动点P(cosθ,sinθ)的轨迹是以坐标原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挖去(1,0)点).如图3-7知:(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纪小华)(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是微积分中极其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也是数学家们探索与研究的重点之一。

几个世纪以来,数学家们一直努力地探索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本文主要讨论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并介绍一些用于实现转换的方法。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是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换。

参数方程可以称为微分方程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它的解也可以通过普通方程来定义。

即参数方程的解也可以看成是普通方程的解。

一般来说,当参数方程的参数被给定时,可以将参数方程转换为普通方程;当普通方程的参数被给定时,可以将普通方程转换为参数方程。

普通方程和参数方程之间的转换可以通过曲线积分法和线性变
换法来实现。

曲线积分法是以参数形式表示曲线的各种方程,可以将参数方程转换为普通方程,更准确地说是曲线积分方程。

线性变换法是将参数方程的参数进行变换,并由此将参数方程转换为普通方程。

在实际应用中,普通方程和参数方程的转换非常重要。

例如,如果需要求解某个参数方程的解,可以先将该参数方程转换为普通方程,然后再求解普通方程。

此外,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之间的转换也可以用来检验普通方程的解,并可用来求解更复杂的参数方程。

总之,通过曲线积分法和线性变换法,可以顺利地实现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相互转换。

这种相互转换的方法为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为数学的探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