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症状学
诊断学---症状学
诊断学一、诊断学绪论:二、症状学发热、水肿、咯血、疼痛、呼吸困难、呕血、便血、黄疸、意识障碍概念;发生机制;病因及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问诊要点三.诊断学的概念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基)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
四.诊断学的重要性是衔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起着桥梁作用的学科;为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奠定理论和方法的基础;是每一位从事和服务于临床医学的医务工作者毕生都需要掌握和运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五.诊断学的内容1、病史采集(问诊);2、症状和体征;3、体格检查;4、实验室检查;5、辅助检查。
六.(一)病史采集(问诊)❖通过医生与病人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二)症状与体征❖症状(symptom):是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
❖体征(sign):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
❖症状和体征可单独出现或同时存在。
体征对临床诊断的建立可发挥主导的作用。
(三)体格检查视、触、叩、听(四)实验室检查(五)辅助检查七.学习方法和要求必须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重视平时与临床实践时基本功的训练与掌握;诊断学是以基础医学的知识为基础,故学习时必须经常与基础医学密切联系,承上启下,温故知新;诊断学各项内容的具体要求。
八.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诊断的基本原则——诊断步骤及临床思维方法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初步诊断临床验证最后诊断获得临床归纳法健康状态资料诊除法疾病发病原因(病因诊断)病理解剖改变(形态诊断)病理生理改变(功能诊断)九.诊断学的学习要领1、是学习临床各学科的基础,但不是具体的临床课,主要是学习诊断方法,而不是学具体的诊断。
2、虽然各种高、新技术的检查方法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但不能完全取代问诊、一般的物理检查和常规的实验室检查,更不能取代临床思维。
3、反复实践、不断训练。
学习诊断学的同时应学一点辩正法,也就是学会辩正思维,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不是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眼光看问题。
临床诊断学症状学重点
临床诊断学症状学重点一、引言临床诊断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研究了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症状,对于医生正确诊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症状学是临床诊断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主要研究了疾病所引起的不适感觉、异常体验以及患者自身感受的问题,是诊断的重要线索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临床诊断学中症状学的相关内容,包括症状的分类、描述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症状的临床特征。
二、症状的分类1. 按症状产生的原因分类症状可以根据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生理性症状:生理性症状是正常生理状态下的一些特征性体验,如饥饿、口渴等。
•病理性症状:病理性症状是疾病所致,如发热、疼痛等。
•心理症状:心理症状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一些体验,如焦虑、抑郁等。
•过敏性症状:过敏性症状是特定的物质引起的一些不良反应,如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
2. 按症状的性质分类症状还可以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有:•主观症状:主观症状是患者自身感受到的不适,如疼痛、头晕等。
•客观症状:客观症状是由医生或他人观察到的一些体征,如体温升高、皮肤发红等。
三、症状的描述方法在病史采集和临床诊断中,对症状进行准确描述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而言,症状的描述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程描述病程描述主要是指症状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以及发展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疼痛的发生是否突然,症状的持续时间是长久的还是间断的等。
2. 症状的特点症状的特点描述是指对症状的性质、强度、程度以及所涉及的范围进行描述。
例如,疼痛的性质是刺痛、钝痛还是绞痛,疼痛的强度是轻度、中度还是剧烈等。
3. 相关因素描述症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会有变化,对于这些相关因素的描述有助于进一步确定病因。
例如,疼痛是否与活动、压力、进食等有关,对于头痛是否与经期有关等。
4. 伴随症状描述有些症状可能会伴随着其他症状一起出现,对这些伴随症状进行描述有助于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
例如,恶心、呕吐是否伴随着腹痛,咳嗽是否伴随着咳痰等。
(完整)诊断学(常见症状)
第四章常见症状症状(symptom)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感觉.症状表现有多种形式,有些只有主观才能感觉到,如疼痛、眩晕等;有些既有主观感觉,客观检查也能发现的,如发热、黄疸、呼吸困难等;也有主观无异常感觉,是通过客观检查才发现的,如黏膜出血、肝脾肿大等;还有些生命现象发生了质量变化(不足或超过),如肥胖、消瘦、多尿、少尿等,需通过客观评定才能确定的.凡此种种,广义上均可视为症状,即广义的症状,也包括了一些体征,体征(sign)是指医师或其他人客观检查到的改变。
症状学(symtomatology)研究症状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
症状是医师向患者进行疾病调查的第一步,是问诊的主要内容是诊断、鉴别诊断的线索和依据,也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疾病的症状很多,同一疾病可有不同的症状,不同的疾病又可有某些相同的症状,因此,在诊断疾病时必须结合临床所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切忌单凭某一个或几个症状而做出错误的诊断.临床症状很多,本章仅对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症状加以阐述.第一节发热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源(pyrogen)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
【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左右,正常体温在不同个体之间略有差异,且常受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稍有波动。
在24小时内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体温也可略升高,但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1℃。
妇女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略高于正常.老年人因代谢率偏低,体温相对低于青壮年。
另外,在高温环境下体温也可稍升高。
【发生机制】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则出现发热。
1.致热源性发热致热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诊断学(症状诊断)考核题及答案
诊断学(症状诊断)考核题及答案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1.引起发热最常见的病因是(D)A.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B.变态反应C.自主神经功能紊乱D.病原体感染E.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A. 2.发热伴皮肤黏膜出血.淋巴结肿大, 常见于(D)B.败血症C.斑疹伤寒D.胆道感染E.急性白血病F.病毒性肝炎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发热的主要机理是(A)A.产热过多B.散热过少C.植物神经功能紊乱D.抗原-抗体反应E.坏死物质吸收4.下列属感染性发热的疾病是(B)A.肝癌B.出血热C.白血病D.脑出血E.肢体坏死5.先昏迷后发热常见于下列哪些疾病(B)A.败血症B.脑出血C.流行性出血热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流行性乙型脑炎A. 6.慢性进行性头痛伴呕吐、视乳头水肿,提示(E)B.偏头痛C.颅骨骨折D.脑血栓形成E.从集性头痛F.颅内占位性病变7.下列哪项属于典型心绞痛疼痛性质(C)A.刀割样痛B.刺痛C.压榨性疼痛D.灼痛8.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最主要的鉴别点在与(D)A.疼痛诱因B.疼痛部位C.疼痛性质D.疼痛持续时间E.疼痛发生规律9.下列哪项是引起胸痛的胸壁疾病(D)A.胸膜炎B.肺肿瘤C.胸膜肿瘤D.肋间神经炎E.自发性气胸A.10.胸骨后疼痛向左肩和左臂内侧放射,应用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提示(C)B.食管炎C.纵隔炎D.心绞痛E.急性心包炎F.急性心肌梗死A.11.男性,40岁。
搬重物时突感左上胸短暂刺痛,继而渐感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首先应考虑为(B)C.气胸D.胸膜炎E.支气管哮喘F.急性左心衰竭A.12.男性,50岁,既往健康。
因生气后突感胸部闷痛,有压榨感,疼痛牵涉至左肩,休息约3分钟后自行缓解。
最可能是(D)B.肋间神经痛C.急性心肌梗死D.急性左心衰E.心绞痛F.急性肺梗死13.胃肠穿孔引起腹痛的性质多呈(B)A.闪电样B.刀割样C.钻顶样D.撕裂样E.压榨样A.14.进食油腻食物后,右上腹剧痛,辗转不安,常见于(B)B.急性胃肠穿孔C.胆绞痛D.肝脓肿E.急性胃炎F.急性胰腺炎A.15.长期慢性咳嗽,咯血,咯大量脓痰,见于(D)B.肺炎C.肺癌D.百日咳E.支气管扩张F.慢性支气管炎16.引起咯血最常见的疾病是(A)A.肺结核B.肺淤血C.肺炎链球菌性肺炎D.肺癌E.肺脓肿17.心源性哮喘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D)A.胸闷B.气促C.发绀D.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E.心率加快A.18.吸气时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提示(D)B.肺气肿C.支气管哮喘D.重症肺炎E.气管内异物F.大量胸腔积液19.急性喉头水肿最重要的体征是(E)A.呛咳B.烦躁不安C.声音嘶哑D.心率加快E.出现三凹症20.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常见于(D)A.肺气肿B.胸腔积液C.支气管哮喘D.左心衰竭E.急性右心衰竭21.心悸伴消瘦及出汗可见于(C)A.心肌炎B.心包炎C.甲状腺功能亢进症D.感染性心内膜炎E.心脏神经炎22.下列哪种病因引起的发热不属于感染性发热(D)A.细菌B.病毒C.支原体D.变态反应二.多选题23.下列哪几项属于急性腹痛的常见病因(B D E)A.胃癌B.肠梗阻C.急性肝炎D.胃肠穿孔E.胆道蛔虫症24.黄疸伴寒战高热可见于(A B C D E)A.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B.急性溶血C.败血症D.钩端螺旋体病E.疟疾25.腹痛伴休克常见于(A D E)A.胃肠穿孔B.腹腔结核C.肠道肿瘤D.急性化脓性胆管炎E.急性腹腔内出血。
诊断学症状学-ppt课件
金属音调咳嗽 见于纵隔肿瘤、主动脉瘤或支气管癌压迫气管
鸡鸣样咳嗽
见于会厌炎、喉部疾患和气管受压
咳嗽声音低微或无声 见于极度衰弱或声带麻痹患者
8
痰的性质及临床意义
(-)性质可分黏液性、浆液性、脓性、血性等。 (二)支气管扩张、空洞型肺结核、肺脓肿等痰量常较多。
支气管扩张与肺脓肿痰量多,往往为大量脓性臭痰,将痰 液放置于玻璃容器内痰液可出现分层现象:上层为泡沫, 中层为浆液性或浆液脓性,下层为坏死组织。 (三)脓痰伴恶臭提示厌氧菌感染。 (四)黄绿色或翠绿色痰提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呕吐?咳嗽?恶心?”
32
咯血的问诊
病史要点
“曾得过肺结核吗?” “家里也有人咯过血吗?”
(父母,祖父母等) “你服用抗凝药吗?” “最近做过手术吗?” “有无夜间多汗,气短,心悸,心跳不齐,
声音嘶哑,体重减轻,下肢肿胀或疼痛?
33
思考题
I. 怎样鉴别咯血与呕血? II. 咯血的问诊要点? III. 咯血的常见病因?
9
痰的性质及临床意义
(五)粉红色泡沫痰见于肺瘀血或肺水肿。 (六)铁锈色痰见于大叶性肺炎。 (七)红褐色或巧克力色痰见于阿米巴肺脓肿 (八)痰白粘稠、牵拉成丝、难以咳出,提示真菌
感染。
10
伴随症状
发热 急性呼吸道感染、肺TB等 胸痛 肺炎、胸膜炎、肺癌、肺栓塞等 呼吸困难 喉水肿、喉部肿瘤、大量胸腔积液、
伴随症状
伴咳嗽、咳痰和/或发热:常见于气管、支气 管和肺部疾病。
伴咯血:主要见于肺栓塞、支气管肺癌。 伴呼吸困难: 大叶性肺炎、自发性气胸 伴苍白、大汗、血压下降或休克等:多见于心
肌梗死、夹层动脉瘤 伴吞咽困难:多提示食管疾病,如反流性食管
诊断学常见症状学
诊断学常见症状学诊断学常见症状学是医学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通过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分析和诊断,确定疾病的性质和程度,并引导治疗和预后的判断的学科。
医生在病历记录中往往会记载病人的症状,医生首先要根据患者症状做出初步诊断,然后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的辅助,最终确诊。
因此,症状学的掌握对医生的临床工作和诊断能力非常重要。
一、体温体温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体温的变化,能够反映出人体在代谢、能量消耗、免疫和炎症等方面的状态。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大约在36.5℃到37.5℃之间,但是身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时候体温也会发生变化。
高热(38℃以上)通常被认为是病理反应的表现,可能与感染、炎症以及代谢异常有关。
低热(37.5℃以下)通常不引起患者的注意,但是医生如果能发现低热,有助于诊断某些疾病,比如结核病、恶性肿瘤等。
反复发热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比如风湿性疾病、结核病等。
二、咳嗽咳嗽是人体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通常用于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和痰液等物质。
常见的咳嗽种类有干咳和湿咳,干咳通常是因为呼吸道内缺少分泌物质而引起,湿咳则通常是由痰液、血液或者渗出液刺激而引起。
另外,也有咳嗽症状常伴随着疼痛、喉咙痒等不适感。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长期不愈的咳嗽、咳出血性痰或者白沫样痰液等症状,则需考虑肺部肿瘤、活动性结核等疾病的可能性。
三、腹痛腹痛是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发生于胃肠道、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器官和组织,不同的疾病会表现出不同的腹痛类型,如钝痛、绞痛、剧痛等等,同时疼痛的部位、范围和放射也不尽相同。
胃肠道引起的腹痛常伴随恶心呕吐、腹泻等表现,尿路感染引起的腹痛常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表现。
长期反复出现的腹痛,应去医院咨询和检查,以确定诊断,并进行系统治疗。
四、头痛头痛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轻微疼痛到强烈剧痛,其性质和伴随症状也会有所不同。
头痛既可以是原发于头部的疾病造成的,也可以是由于心血管、代谢、内分泌等方面的疾病所致。
诊断学——症状
控制策略
早期发现
提高对疾病的警惕性,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控制疾病的传播。
社区干预
采取社区干预措施,如封闭管理、限制人员 流动等,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
隔离和治疗
对确诊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减少病毒和细 菌的传播。
监测和预警
建立疾病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应对 疫情。
公共卫生意义
控制疾病传播
通过预防和控制措施,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减 少疾病对社会的危害。
症状的定义
症状是指患者因疾病而表现出的主观感受和异常表现,可以是疼痛、 发热、乏力、咳嗽等。
症状的分类
症状可以分为常见症状和罕见症状,常见症状是指在大多数情况下与 特定疾病相关的症状,罕见症状则是指较少见到的症状。
症状的评估
评估症状需要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等多方面因素,以确定症状的病因和严重程度。
等,来初步判断病情。
问诊法
通过询问患者病史、症状出现的时 间、程度和伴随症状等,了解病情 的发展过程和患者的感受。
体检法
通过物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如测 量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来进一 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
评估标准
症状的严重程度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判断病情的紧急性和 危重性。
伴随症状
观察伴随的其他症状,判断病情的复杂性和 病因。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症状的误诊与鉴别诊断
误诊原因
医生经验不足
症状相似
缺乏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导致对症状的 判断出现偏差。
不同疾病可能表现出相似的症状,导致医 生难以准确判断。
执业药师考试知识题库--诊断学基础-- 症状学
第一单元症状学一、A11、咯血可见于下列疾病,但除外( )A.支气管扩张B.鼻出血C.肺结核D.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E.白血病2、犬吠样咳嗽见于( )A.急性胸膜炎B.大叶性肺炎C.急性左心衰D.急性喉炎E.肺结核3、关于热型的说法错误是( )A.伤寒常为稽留热B.弛张热是指体温在39℃以上,一天内波动不超过2℃C.间歇热是发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D.肺结核常为不规则热E.发热不一定是感染引起的4、下列属感染性发热的是( )A.无菌性坏死组织吸收B.抗原-抗体反应C.内分泌代谢疾病D.肺炎支原体感染E.烧伤5、在非感染性发热中,属抗原-抗体反应性疾病的是( )A.血清病B.中暑C.重度安眠药中毒D.大面积烧伤E.急性心肌梗死6、引起发热的病因中,属非感染性发热的是( )A.立克次体B.抗原-抗体反应C.肺炎支原体D.螺旋体E.病毒7、不是感染性发热病因的是( )A.血清病B.肺炎支原体C.真菌D.细菌E.立克次体8、若患者胸痛部位在胸骨中上段后方,并向左,肩部放射,最可能的疾病为( )A.胸膜疾病B.心绞痛C.肋间神经病变D.食管炎症E.肋骨骨折9、急性心梗患者常有发热,其主要机制是( )A.变态反应B.代谢障碍C.体温调节中枢失常D.神经功能障碍E.吸收热10、腹痛伴里急后重者可见于( )A.急性细菌性痢疾B.伤寒C.副伤寒D.肠结核E.肺结核病11、呕血与黑便最常见于( )A.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B.十二指肠炎C.慢性胃炎D.急性胃黏膜病变E.消化性溃疡12、关于腹痛部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胃、十二指肠疾病疼痛多在中上腹部B.急性阑尾炎疼痛在右上腹麦氏点C.小肠疾病疼痛多在右上腹D.胆囊炎疼痛多在左上腹E.肝脓肿疼痛多在中下腹13、下列可出现慢性腹痛的疾病是( )A.异位妊娠破裂B.急性胆囊炎C.肠穿孔D.结核性腹膜炎E.急性胰腺炎14、下列可出现急性腹痛的疾病是( )A.反流性食管炎B.慢性胃炎C.肝炎D.胃、十二指肠溃疡E.肠梗阻15、黄疸伴右上腹钻顶样痛见于( )A.急性肝炎B.急性胆囊炎C.胆道蛔虫D.急性胰腺炎E.以上都不是16、咯血的原因有下列几种,但除外( )A.支气管疾病B.心脏病C.白血病D.肺部疾病E.脾破裂17、下列疾病可引起咯血,但除外( )A.肺结核B.肺炎C.支气管内膜结核D.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8、下列最容易引起大咯血的疾病是( )A.肺炎B.肺结核C.肺脓肿D.肺肿瘤E.肺梗死19、长期咳嗽,咯白色泡沫痰,可能是( )A.支气管哮喘B.肺炎C.支气管扩张D.慢性支气管炎E.肺结核20、胸痛伴有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呼吸音消失,可能是( )A.肺脓肿B.肺炎C.支气管哮喘D.急性心肌梗死E.急性左心衰21、气胸出现的呼吸困难为( )A.呼气性呼吸困难B.吸气性呼吸困难C.混合性呼吸困难D.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E.以上都不是22、突然出现的吸气困难,临床上主要见于( )A.支气管哮喘B.肺癌C.气道异物或梗阻D.气胸E.以上都不是23、反复发作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主要见于( )A.气道异物C.大叶性肺炎D.肺不张E.气胸24、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 )A.明显的哮鸣音B.深大呼吸C.桶状胸D.三凹征E.胸部一侧呼吸减弱二、A21、患者,女性,40岁。
诊断学基础—症状学
诊断学基础——第一单元症状学目录CONTENTS(一)症状学(二)问诊(三)检体诊断(四)实验诊断(五)器械检查(六)影像诊断1.发热2.胸痛3.腹痛4.咳嗽与咯痰5.咯血6.呼吸困难7.发绀8.水肿9.恶心与呕吐10.呕血与黑便11.腹泻12.黄疸13.皮肤黏膜出血14.抽搐15.意识障碍概念症状:患者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
体征:医师通过体格检查发现的异常征象。
细目一发热要点:1.发热的病因2.发热的临床表现3.发热的问诊要点概念: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一)发热的病因1.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
2.非感染性发热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术后、烧伤、出血等。
抗原抗体反应: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病。
内分泌代谢障碍:甲亢、严重脱水。
皮肤散热减少:广泛性皮炎、鱼鳞癣、慢性心衰。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暑、脑出血等。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产热大于散热所致。
发热的临床分度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热型及临床意义发热患者在每天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数天的各体温点连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为热型(fevertype)。
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常各具有相应的热型。
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稽留热39~40℃。
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及伤寒高热期。
2.驰张热>39℃。
波动范围>2℃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骤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诊断学--症状学
7.发绀(cyanosis)
亦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deoxyhemoglobin)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而言。广义发绀还包括少数由于异常血红蛋白衍化物(高铁血红蛋白、硫化血红蛋白)所致皮肤黏膜青紫现象。
发生:当毛细血管血液的脱氧血红蛋白量超过50g/L(5g/dl)时,皮肤黏膜出现发绀。
2.中枢性呕吐:
(1)颅内感染、各种脑炎、脑膜炎。
(2)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高血压脑病及偏头痛等。
(3)颅脑损伤:脑挫裂伤或颅内血肿。
(4)癫痫,特别是持续状态。
(5)全身疾病,可能因尿毒症、肝性脑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者低血糖引起脑水肿、颅压升高等。
(6)药物: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癌药、洋地黄、吗啡等,因兴奋呕吐中枢而呕吐。
咯血量:每日100ml以内为小量,100-500ml为中等量,500以上为大量(也有认为<=50ml/d为小量咯血,一次咯血>100ml为大量)。大量咯血主要见于肺结核空洞、支气管扩张症和慢性肺脓肿,良性支气管瘤为小量咯血或者痰中带血,支气管肺癌的咯血主要表现为持续或间断痰中带血,少有大咯血。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原体肺炎咳嗽剧烈时,可口有痰中带血或血性痰。
呕血: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胆道出血/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呕出、可为喷射状/棕黑、暗红、有时鲜红/食物残渣、胃液/酸性/有,可为柏油样便,呕血停止后仍持续数日/无痰。
咯血病因:以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为常见。
(1)支气管疾病: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肺癌;(2)肺部疾病:肺结核、肺炎、肺脓肿;(3)心血管疾病:二尖瓣狭窄;(4)其他:血液病(白血病、血友病等)、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风湿性疾病(白赛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染性发热(infective fever)\非感染性发热(noninfective fever)\咳痰(expectoration)\咯血(hemoptysis)\呼吸困难(dyspnea)\三凹征(three depression sign)\发绀(cyanosis)\心悸(palpitation)\恶心(nausea)\呕吐(vomiting)\便血(hematochezia)\隐血(occult blood)\柏油便(tarry stool)\里急后重(tenesmus)一、症状学1.发热感染性发热(infective fever):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者全身性,均可出现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noninfective fever):只要有下列原因:(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包括机械性、物理或化学性损害,如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内出血、大血肿、大面积烧伤等;因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而引起的心肌、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如癌、白血病、淋巴瘤、溶血反映等。
(2)抗原-抗体反映,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
(3)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重度脱水等。
(4)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癣以及慢性心力衰竭而引起的发热,一般为低热。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包括物理性,如中暑、日射病;化学性,如重度安眠药中毒;机械性,如脑出血、脑震荡、颅骨骨折等。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热型(fevertype):稽留热(continued fever):体温恒定维持39-40c以上,达数天或数周。
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c.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和伤寒高热期。
驰张热(remittent fever):又称败血症热型。
体温常在39c以上,波动幅度较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c,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以及化脓性炎症、感染性心内膜炎。
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胆道感染等。
一日内发热呈两次升降者称双峰热,见于葛兰阴性杆菌败血症,长期间歇热,又称消耗热。
波状热(undulant fever):体温逐渐上升达39c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反复多次,称“反复发热”常见于布氏杆菌病、结缔组织病、肿瘤等。
回归热(recurrent fever):体温急剧上升至39c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Hodgkin disease)、周期热等。
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2.水肿全身性水肿:(1)心源性水肿:主要是右心衰竭的表现。
水中特点是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位,从足部开始,向上延吉全身,发展缓慢,伴有体循环淤血的其他表现,如心脏增大、心脏杂音、肝大、静脉压升高、颈静脉怒张、严重时可出现胸水、腹水等。
(2)肾源性水肿:可见于各种肾炎和肾病。
水中特点是初期为晨起眼见和颜面水中,以后发展为全身水肿。
肾病综合症时常出现中度或重度水肿,凹陷性明显,发展迅速,可伴有尿检异常,高血压、肾功能异常等。
3.皮肤粘膜出血基本机制:(1)血管壁缺陷;(2)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3)凝血因子缺乏或活性降;(4)血液中抗凝物质增多;(5)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4.咳嗽与咳痰咳嗽(cough):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也是临床极其常见呼吸道症状之一。
咳嗽的主要病因为呼吸道与胸膜疾病:(1)呼吸道疾病:从鼻咽部到小支气管整个呼吸道黏膜受刺激时,均可引起咳嗽,刺激效应以喉部杓状间腔和气管分叉部粘膜最敏感。
肺泡受刺激所致咳嗽,一般认为除由于肺泡内稀薄分泌物、渗出物、漏出物进入小支气管引起外,也与分布于肺的C纤维末梢受刺激尤其是化学性刺激有关。
呼吸道各部位,如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受刺激性气体、烟雾、灰尘、异物、炎症、出血与肿瘤等的刺激均可引发咳嗽。
(2)胸膜疾病:胸膜炎、胸膜间皮瘤或者胸膜受刺激如自发性或外伤性气胸、血胸、胸膜腔穿刺。
(3)心血管疾病:当二尖瓣狭窄或左心衰竭引起肺动脉高压、肺淤血、肺水肿,或因右心及体循环静脉栓子脱落或羊水、气栓、瘤栓引起肺栓塞时,肺泡与支气管内漏出物或渗出物,刺激肺泡壁及支气管黏膜。
咳痰(expectoration):是通过咳嗽动作将呼吸道内病理性分泌物或渗出物排除口腔外的病态现象。
咳嗽的性质:咳嗽无痰或痰量甚少,称干性咳嗽,见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初期、胸膜炎、喉及肺结核、二尖瓣狭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等。
咳嗽伴有痰液称湿性咳嗽,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空洞型肺结核、肺囊肿合并感染、支气管胸膜瘘等。
咳嗽的音色:(1)咳嗽声音嘶哑:多见于喉炎、喉结核、喉癌和喉返神经麻痹等;而经常清喉咳嗽、有鼻后咽部滴漏的感觉,常见于鼻炎、鼻窦炎所致鼻后滴漏综合症。
(2)金属音调咳嗽,见于纵隔肿瘤、主动脉瘤或支气管癌、淋巴瘤、结节病压迫气管等。
(3)阵发性连续剧咳伴有高调吸气回声,见于百日咳、会厌、喉部疾患和气管受压。
(4)咳嗽声音低微或无声,见于严重肺气肿、极度衰弱或者声带麻痹患者。
----->痰的性状和量:5.咯血(hemoptysis)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病因/出血前症状/出血方式/血色/血中混有物/反应/黑便/出血后痰性状)咯血: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炎、肺脓肿、肺癌、心脏病等/喉部痒感、胸闷、咳嗽/咯出/鲜红/痰、泡沫/碱性/除非眼下否则没有/常有血痰数日。
呕血: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胆道出血/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呕出、可为喷射状/棕黑、暗红、有时鲜红/食物残渣、胃液/酸性/有,可为柏油样便,呕血停止后仍持续数日/无痰。
咯血病因:以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为常见。
(1)支气管疾病: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肺癌;(2)肺部疾病:肺结核、肺炎、肺脓肿;(3)心血管疾病:二尖瓣狭窄;(4)其他:血液病(白血病、血友病等)、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风湿性疾病(白赛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咯血量:每日100ml以内为小量,100-500ml为中等量,500以上为大量(也有认为<=50ml/d 为小量咯血,一次咯血>100ml为大量)。
大量咯血主要见于肺结核空洞、支气管扩张症和慢性肺脓肿,良性支气管瘤为小量咯血或者痰中带血,支气管肺癌的咯血主要表现为持续或间断痰中带血,少有大咯血。
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原体肺炎咳嗽剧烈时,可口有痰中带血或血性痰。
颜色和性状: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支气管结核、出血性疾病,咯血颜色鲜红;铁锈色血痰主要见于肺炎球菌大叶性肺炎、肺吸虫病和肺泡出血;砖红色胶冻样血痰主要见于雷波杆菌肺炎(Klebssiellar pneumonia)。
二尖瓣狭窄肺淤血咯血一般为暗红色,左心衰竭肺水肿时咯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血痰,并发肺梗死时常喀粘稠暗红色血痰。
6.呼吸困难(dyspnea)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
重者鼻翼煽动、张口耸肩、呼吸辅助肌也参加活动,或者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发生机制: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1.气道阻塞2.肺疾病3.胸壁胸廓胸膜疾病4神经肌肉疾病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5.膈疾病与运动受限(2)血管系统疾病:各种原因所致心力衰竭、心包压塞、缩窄性心包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和肺栓塞(血栓栓塞、羊水栓塞、脂肪栓塞最常见)等。
(3)中毒性呼吸困难:见于1.各种原因引起的酸中毒,如急慢性肾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小管酸中毒;2.急性感染与传染病;3.药物和化学物质中毒。
(4)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见于1.器质性颅脑疾患;2.精神或心理疾病,如癔症或抑郁症等。
(5)血液病三凹征(three depression sign):发生于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费力,显著困难,重者因吸气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大,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各肋间隙明显凹陷。
分类:(1)肺源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混合性呼吸困难。
(2)心源性呼吸困难(3)中毒性呼吸困难(4)精神神经性呼吸困难7.发绀(cyanosis)亦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deoxyhemoglobin)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而言。
广义发绀还包括少数由于异常血红蛋白衍化物(高铁血红蛋白、硫化血红蛋白)所致皮肤黏膜青紫现象。
发生:当毛细血管血液的脱氧血红蛋白量超过50g/L(5g/dl)时,皮肤黏膜出现发绀。
中心性发绀与周围性发绀的区别:中心性发绀:特点是全身性发绀,除四肢与颜面以外,亦见于粘膜和躯干,皮肤温暖。
主要见于有心肺功能不全的疾病和右-左异常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心性混血性发绀),周围性发绀:发绀常见于肢体末梢与下垂部位,如肢端、耳垂、鼻尖,因周围血流障碍,故这些部位皮肤温度低、发凉,按摩或加温使其温暖,发绀可消失,此点有助于与中心性发绀鉴别,后者即使按摩或加温,青紫不消失。
混合性发绀:两者并存,见于心力衰竭等。
8.心悸(palpitation)指患者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症状。
病因:(1)心脏搏动增强(2)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s)(3)心脏神经症(cardiac neurosis)9.恶心与呕吐恶心(nausea):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吐的感觉并伴随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如皮肤苍白、出汗、流涎、血压降低、心动过缓等,常为呕吐的前奏。
呕吐(vomiting):胃或者小肠的内容物,经过食管、口腔排出体外的现象。
病因:1.反射性呕吐:(1)咽部受到刺激:如吸烟、剧咳、鼻咽部炎症或者溢脓等。
(2)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扩张或幽门梗阻、十二指肠雍滞等。
(3)肠道疾病:急性阑尾炎、各型肠梗阻、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腹型过敏性紫癜等。
(4)肝胆胰疾病:急性肝炎、肝硬化、肝淤血、急慢性胆囊炎或者胰腺炎等。
(5)腹膜及肠系膜疾病:急性腹膜炎。
(6)全身性疾病:如肾输尿管结石、急性肾盂肾炎、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破裂等。
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内耳迷路病变、青光眼、屈光不正等。